LOGO
首页 小说列表 排行榜 搜索

    《寒门宰相_幸福来敲门》-第24页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温馨提醒:系统正在全面升级。您可以访问最新站点。谢谢!

      章越到了家叩门,但见是于氏开了门。

      “叔叔……你求学回来了?”于氏又有些吃惊又有些高兴,眉间又有些顾虑。

      章越点点头道:“今日没有功课,向先生告了假,回家看看哥哥嫂嫂。”

      “也好。叔叔走了一路,快进屋歇歇。”

      章越感觉有些陌生,回家一趟倒似成了客人。到了家中,也与以往有些不同,到处堆放了杂物,耳听楼上传来走动,还有孩童蹦蹦跳跳的走路声。

      章越心道,这不是章丘。章丘年纪虽小,但性子却沉静早已不会如此。

      于氏给章越端了水解释道:“是,卖鱼徐婶的媳妇,她年纪轻轻没了丈夫,如今带着个两岁大的孩子,也是不易。人家如今与徐婶一并僦居在咱们家。一个月两百钱虽是少了些,但徐婶常送咱们些卖不完的鱼货,如此也可省得两三百钱了。”

      嫂嫂真是会精打细算,本来以为她如此大户人家出来的女子不会持家。

      章越笑道:“真好,我记得溪儿可喜欢吃鱼了,说得溪儿,他去学堂了?”

      “是啊,午后就回来了,”提到章丘,于氏疲倦的脸上有些了喜色,“叔叔是吃完午食后再回乌溪?”

      章越神色微微有些一僵,然后道:“嗯,是的,哥哥呢?”

      于氏道:“实郎去了茶饭店徐掌柜那,本以为好歹能算算账,勾当些事,但却给人家使唤跑腿,有时还去陪着笑脸讨账。”

      章越为大哥心疼,原来他也是经营着铺子,大大小小算是个体面的商人,但如今却给人跑腿打杂,身份落差太大了。

      章越起身将背上的包裹解开,然后道:“嫂嫂,乌溪没什么东西,这是一些山货,我还要去城中一趟,回来再看哥哥和溪儿。”

      说罢章越放下包裹起身。

      于氏亦是起身,她有些不好意思道:“那叔叔早些回来,我煮你的饭。”

      “好的。”

      章越走后,于氏打开包裹,但见里面是些兔皮山菌土笋,果真都是些山货。

      山货在山里当然不值几个钱,但在城里才值钱。章越瘦弱的身板,走了一大早的路从山里带至城中给家里捎来东西,这说明他心底有这个家。

      “叔叔他,”于氏的目光里有些复杂,“真的明事理多了。”

      章越放下山货后,即从南浦桥进城。

      他没有去别处,而是去寻彭经义。自己好容易回来一趟,肯定是要去看看小伙伴的。章越到了其家中,才从他家人口中得知彭经义已是去仁寿寨。

      章越留下口讯,又去了彭县尉宅里。

      章越又扑了个空,彭县尉在县衙办差,章越将自己带来的木樨茶放下,这才出城回家。

      这时候兄长与章丘都是回来了。

      章丘一看见章越回来了很是高兴,一见面就道:“三叔,我把你教给我的三字经都背完了。”

      “三叔不信!你快背于我听听!”章越言道。

      当即章丘从‘人之初,性本善’一路不停地背下来,这时于氏在厨房张罗着饭菜,兄长则穿着短衫洗脸。

      章丘带着童稚的背诵声徐徐道来,清晰地落在每个人耳中。

      兄长边洗脸边带着笑意,而于氏也不时转过头看向这里。

      当章丘北至‘勤有功,戏无益。戒之哉,宜勉力。’

      章越大喜道:“溪儿,竟如此了得!不仅背下了,还一字不错。”

      ÕÂÇðÌýÕÂÔ½Èç´Ë¿ä½±£¬ëïÌóµØÐ¦ÁË¡£

      “好了,不要缠着你三叔了,摆碗筷吧!”于氏端着一盘鱼上桌,然后走到楼道旁。

      “徐婶,我家叔叔回来了,家里多煮了这些菜,也下来吃些。”

      楼上传来声音道:“多谢大娘子了,咱们用过了……”

      双方客气了几句,徐嫂到底没下来吃饭。

      而章越与章丘已动手摆好了碗筷。章越见桌上摆满五六道饭菜。虽都是些家常小菜,但世间最好吃的也莫过于家常菜了。

      章实照旧坐在主位上对章越道:“几时才到的家?”

      章越如实答了。

      章实听章越回来去了彭县尉那很是高兴,当即道:“这就是了。上一次翻案的事,咱们兄弟俩全仰仗彭县尉。现在人家帮完你了,就不去走动了,这可是大忌。”

      “不是说咱们以后还要仰仗彭县尉,而是受人恩惠千年记,此话你要紧紧记得。”

      章越连连点头道:“兄长的话,我记得了。”

      章实笑道:“我看得出彭县尉还是很器重你的。”

      “你们兄弟俩说完没有?菜都冷了。”于氏忙完事也走到桌边来。

      这时候章丘奶声奶气地道:“娘,我可以动筷了吗?”

      章实哭笑不得道:“可以,可以,咱们兄弟光顾着说正事,连溪儿饿了都忘了。”

      于是众人这才动筷子。

      章实又向于氏笑责道:“张罗这么一大桌子菜,凭地让人以为咱们家来了客人。”

      于氏笑道:“叔叔是自家人,好容易回来一趟,怎能薄待?”

      章越连忙道:“实在劳累嫂嫂了。”

      于氏微微笑了笑。

      章实笑着对章越道:“一家人说这些作什么?既难得回来,今晚就在家里住下,明日一早再回去!”

      章实说完就听于氏轻咳一声。

      章实又改口道:“也是,家里没个地方,三哥不如去曹保正家里借宿一宿。”

      一旁于氏闷着声不说话。

      章越连忙道:“哥哥不用了,学堂里还有功课,我这需得赶回去。”

      章实点了点头,这才不再多说。

      于是一家人吃完饭了,章越就背起行囊又动身离家,不然天色晚了走山路很危险。

      章丘走到门口看着自己,一副依依不舍的表情:“三叔你几时再回来?”

      章越摸了摸章丘的头道:“三叔我学成了就回来了,你在家中要好好听爹娘的话,书要记得背,学得要勤,就如三字经里讲得‘勤有功,戏无益。戒之哉,宜勉力’,你记住了吗?”

      章丘道:“三叔,你自己整天睡懒觉,还说我!”

      告别章丘,章越头也不回走出门去,看到这一幕,章丘的眼泪就吧嗒吧嗒地往下掉,他一时难过的,忘了和章越说,他有一日不小心告诉蒙师,三叔教自己背三字经的事。

      而这时候章实将章越送出门去,等走了老远。章实回头望了一眼,然后从兜里掏出一袋钱来放在章越手里道:“到了学堂,好好勤学,但也不要为难自己,钱紧着些用。”

      章越道:“兄长,上次你给我的钱,我还剩着呢。不用这么多。”

      章实笑道:“家里日子还过得去,你不用省着。一切有哥哥我呢。”

      不是一切有老泰山吗?

      章越心底满满的怀疑,但还是收下钱袋子,然后向章实辞别踏上了归途。

      而章实回到家里又是一番光景,他见了于氏即责道:“三哥,好容易回来一趟,你怎地赶他走呢?连住一个晚上都不肯?”

      于氏听了道:“你是不是说过的话都不记得了?当初徐嫂住咱们家时,咱们应承他,叔叔住在学堂,除了逢年过节不会回来。既是咱们答允了人家,就当把事情办到。”

      “不就住一个晚上,我看徐嫂不会计较的。”章实言道。

      于氏皱眉道:“我也是为实郎你计较,我担心叔叔这次不言语突然跑回来,是否不想读了。你要知道在外难,在家好。山里读书那么苦,若是三叔回家一住,觉得舒坦了,生了懒意惰性,不肯回山里如何是好?那岂非是全功尽弃了,既然他要读书,咱们也答允供他读两三年,那么就不可让他半途而废,再苦都要读下去!”

      章实听了点了点头,初时想不通,后来也觉得这话有道理。

      章越走了半日,回到郭学究后,第一件事即是找到郭林向他问道:“去章氏族学抄书的事,能不能也算上我?”

      第二十四章 氏族学

      章氏族学距此大约有数里山路。

      章越与郭林二人起了个大早,学究浑家给他们煮了两碗山菜粥。

      面对这一碗连油花都没有的山菜粥,章越和郭林喝得一点不剩。想穿越前自己顿顿无肉不欢,而现在清汤寡水的山菜粥都能吃得如此香甜,而且意犹未尽。

      二人走了近一个时辰终于赶到章氏族学。

      章氏族学建于南峰,山上本有一寺。章得象在未发解前,曾于寺中读书,列位宰相时将此寺改作家庙。按宋律官员可以奏请天子为先祖设祠院,但唯有执政才可将祠院设在寺观中。

      而这章氏家庙也兼作族学方便族中子弟读书。

      说起章氏渊源,要从先祖章仔钧说起。

      五代乱世时,藩镇相互攻伐。章仔钧为闽国大将,屯兵浦城,镇守入闽门户之地三十年,屡败南唐来犯。

      章仔钧病故后闽国自乱,南唐南北会攻于建安。

      城破时,南唐军欲屠城。其妻练氏舍一人之命,活全城百姓,被称为练夫人。

      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章仔钧有子十五人,孙六十八人。章氏于浦城繁衍,人口众多。

      章仔钧为章得象的高祖。章得象于咸平五年进士及第,授官大理寺评事。

      时宋朝立国已五十年,自太祖开国以来所用将相皆北人。太祖曾刻石禁中曰‘后世子孙无用南士作相,内臣主兵’。

      但章得象为宋仁宗破例简拔,为宋代闽人第一位入相者,扶掖了南方声誉,声动天下。

      相传福州有一条南台江,闽人谣曰:“南台江合出宰相。“至章得象相拜相时,南台江水退沙涌,行人可涉水至江对岸,后人称之‘沙合可涉’。

      庆历年间,章得象与富弼、韩琦同在枢辅。富,韩二人皆少年执政,颇务兴作。章得象位丞相,终日默然,不劝一句。

      旁人问:“富、韩勇于事,怎么办?”

      章得象道:“我每见小儿奔哒,从不诃止。等他脸撞墙上,就知道痛了。这时他方猛于奔跳时,你劝不住的。”

      章得象这话里透着宰相气度。

      章越虽没有进族学的资格,但颇以章得象自豪的,将来如果有机会,也想如他这样装个逼。

      官家啊官家,我到底该拿你怎么办?

      如今富弼,韩琦二度为相,而章得象已是病故,留此昼锦堂遗泽族人。

      另外说一下与章得象同朝为臣的范仲淹。范仲淹年少家贫,为官之后仍是生活俭朴至极。范仲淹却买了一千亩地拿来建作义庄,赡养贫穷的族人。

      章氏族学称昼锦堂正建于南峰山上。昼锦二字与锦衣夜行互为反义词。无独有偶,韩崎也有一座昼锦堂,欧阳修还为此写了一篇《昼锦堂记》。

      章越与郭林从山下至山上行来,道旁多植桂树。这时正值桂花盛开之时,二人一路从山下行来,但闻香飘满山,令人心旷神怡。

      浦城多植桂树,六朝时江掩知浦城时,曾写有‘香枝兮嫩叶,翡累兮翠叠’的诗句。而桂又通贵字,明清乡试在【创建和谐家园】月,因此人称桂榜一语双关。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技术支持:近思之  所有书籍
    北京时间:2025/10/10 04:32: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