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醒:系统正在全面升级。您可以访问最新站点。谢谢!
“你闭嘴!”夏老太公真火了,手中的拐棍戳得地板咚咚响,眼神雪亮,“给我滚回屋里去!再这么给脸不要脸的,可别怪我这当爹的不客气!”
夏二太太自打进门,还没受过这样严厉的责骂,一时间确实有些吓到了。
可再看夏太公控制不住哆嗦的双手,还有那满头白发,夏二太太忽地又壮起了胆子。
再凶猛的狮子,一旦老了,都没那么可怕了。
她虽不敢直接跟夏老太公顶嘴,却是走到了夏珍珍的面前,“都看到了吧?你是不是很得意?有这么好爹娘,从小就宠着你护着你。不管家里有什么好吃的好喝的,总是第一个先供着你。要做新衣服了,也总是你第一个挑完,接下来才能轮得到我们。甚至,就连你二哥——”
“住嘴,你住嘴!”夏老太公眼神恨得想杀人,哆哆嗦嗦扬起拐棍,竟是想【创建和谐家园】。
然后宁芳只觉手上一紧,是外祖母忽地拉住她和她娘的手,想把她们带走,却被夏二太太堵住了去路。
“怎么,你们怕了吗?怎么就不敢听了?”
夏老太太颤微微的道,“老二媳妇呀,你说我们疼你小姑子,可这些年,也待你不薄吧?除了没让你孙女住进她这绣楼,你们吃的穿的,哪一样不是最拔尖的?”
“对呀,我们二房吃的穿的,确实都是拔尖的。可那是为什么呢?”
看着夏二太太那怨毒的眼神,宁芳心中忽地有份隐隐的不安。
都说二舅舅是跑生意途中遇到洪水,意外过世的,难道还有隐情?
第71章回乡
贯穿南北的大运河推着船儿顺流直下,那一路高高飘扬的官家大旗,在风雨中越发象一只展翅的火鸟,拉着船儿披波斩浪,是那样的气势千钧,令得其他船儿纷纷避让。
掌舵的焦老大看那面容俊雅的青年进士又披着斗篷走出船舷,不由得笑道,“宁大人,您也太心急了。我们这船可已经够快的了,再快就要飞起来了!这么大的雨,您还是回去吧,仔细着凉。”
宁怀璧笑道,“从前离得远,倒也不觉得,如今快到家了,由不得人不着急起来。不过掌船的事你说了算,可别被我扰了心神。这回也是好运,搭上了你的船,否则还不知在哪儿耽搁呢!”
那日南苑宫宴后没几日,他的朝廷任命便下来了。
按习俗,先放了他两个月的省亲假,让他先回乡夸耀乡里,然后再赶去赴任。
因辛姨娘查出有孕,不好赶路。故此宁怀璧把大半仆役钱财都留给她,只带着孟拴柱一人,简简单单收拾了几件行李,便去英王府辞了行,赶回老家去。
而程岳除了替他准备了回乡的礼物,还打听到往皇宫送春季新布的江南织造署,近日正好有船回去,便命人带着宁怀璧去碰碰运气,谁知便正好撞上了焦老大。
他是江南一个船行老大,因水上经验丰富,人又爽朗大方,与官府颇有交情。故此这回送布上京,也征用了他的船。此次完了差事,又能搭上宁怀璧这样的新科进士,他其实也挺高兴。
“您这样的新科老爷愿意坐我这小船,可是我们全船兄弟的光彩。您要是实在坐不住,不如到船尾去试试手气,若能捞两条鱼上来,一会儿也好加个菜。”
宁怀璧笑道,“正有此意。”
说着话,果真去了船尾。
有人赶紧递了支前端装着网兜的长竿过来,却是被卖的孟保柱。比起从前在家时,他黑瘦了许多,却也精壮稳重了许多。
孟家后来发生的事情,因书信不便,连宁怀璧也是不知道的。谁知一上了焦老大的船,却是意外遇到【创建和谐家园】为奴的孟保柱。正诧异着,孟保柱自己一五一十把事情经过说了出来。
孟拴柱气得当时就捶了弟弟一顿,但捶完之后,兄弟俩又抱头痛哭。
但让宁怀璧意外的是,兄弟俩无论是哪一个,都没有提出要把人赎回去。
孟保柱是自觉有罪不敢提,孟拴柱是跟着宁怀璧上了回京城,开阔了不少眼界,觉得让弟弟留下受些磨砺,未必不是件好事。
孟保柱自小有些小聪明,就是在家中那一亩三分地上,养得有些眼高手低,不知天高地厚,是以才闯下大祸。横竖他如今跟着的焦老大并非坏人,相反长年走南闯北,还极有见识。于是孟拴柱便劝弟弟安心留上几年,跟人家好生学些本事。
孟保柱自出门后,很是吃了些辛苦,却也见识着不少在家里一辈子见识不着的人和事,是以也愿意留下。
看他们兄弟俩都无意回去,宁怀璧也不多费唇舌了。此时接过孟保柱递来的长竿就往水里划拉。
这种捞鱼【创建和谐家园】,全凭套在竿头的网兜捞,没有技巧,全凭运气。但也因其不确定性,反而成了水手们闲暇逗趣的消遣。
宁怀璧第一杆子下去,啥也没捞着。
再一杆子下去,还是什么也没有。
因船上游戏时定了规矩,一人一天只能捞三竿,宁怀璧不由得苦笑起来,“看来今天,我是要空手而归了。”
孟保柱道,“不还有一竿么?二爷别泄气,再试试。”
宁怀璧没抱什么希望的第三次把竿子【创建和谐家园】河里时,忽地瞥见水流中似是掠过一抹异色。只是在疾风细雨中,也看不真切。但他的手已经本能的往那里一划,顿时就觉得沉甸甸起来。
什么鱼这么沉?
宁怀璧还在想,孟保柱已经眼尖的惊呼起来,“哎呀,是个人!”
宁怀璧吓了一跳,孟保柱忙过来帮他稳住竹竿,又叫了焦老大等一帮老水手过来帮忙,大伙儿很快七手八脚,将人给捞了上来。
谁知竟是一个二十来岁,容貌姣好的年轻妇人,。
因船上都是男人,大家碍于名节,没人敢上前施救。
宁怀璧急道,“如此性命攸关的时候,万不能拘礼。我今日在此做个见证,焦老大,烦你使个人去救救她吧!”
第75节
得了他的吩咐,在船上年纪最大的焦老大才亲自出了手。
他经验丰富,很快便按压着这妇人腹部,迫使她吐出水来,人也渐渐恢复了清醒。
可她见自己获救,先是惊慌了一下,随即又要闹着投河。
宁怀璧见劝不住,索性抬手先打了她一耳光,把人镇住,才和气道,“你若受了什么委屈,尽管说出来。我们或许帮不上忙,但总可以替你出出主意。蝼蚁尚且爱惜性命,你这么三番两次的寻死,可对得起生养你的父母?再说难道这世上,并无一个你牵挂的人不成?”
妇人听了他的话,顿时掩面痛哭,只是仍不肯多说半句。
宁怀璧无法,只得让焦老大寻一个最近的码头停下。
他算着这妇人若是自尽投河,家人必定顺流来寻,到时打听一下,把她送归家去,才算善始善终。
谁知才到码头,就见一个十来岁的少年郎一身孝服,牵着个两三岁,同样披麻带孝的小女孩,在码头拦着每一个经过的人,焦急的打听有没有看到上游掉下来一个妇人。
瞧他和那小女孩面目清秀,与这女子颇有几分相似,宁怀璧心中便有了底。
把这两孩子叫来一瞧,少年顿时抱着妇人号啕大哭,“姨娘啊姨娘,你怎么这么狠心,竟要舍了我和妹妹而去?”
妇人也哭,“傻孩子,姨娘就是不想拖累你们,才自寻死路。若是我活着回去,夫人不待见你们怎么办?”
等这母子三人哭够了,宁怀璧才细细打听。
那妇人犹自不肯说,倒是那少年见他品貌不凡,诚实的道出原委。
“……原本我们也是官宦人家的子弟,只因父亲在任上突然病逝,姨娘只得带着我和妹妹扶灵回家。可父亲生前常说,嫡母善妒,容不得人。所以这些年来,竟是丝毫不敢将姨娘和我们兄妹之事告知。眼下回家,还不知会是怎样收场。可若不回家,难道任凭父亲的尸骨流落在外?况且我和妹妹也得认祖归宗啊!”
¿´ÕâÉÙÄê¿ÞºìÁËÑÛ£¬Äþ»³èµÒ²²»Ê¤ßñÐê¡£
可清官难断家务事,这要怎么办?
倒是老于世故的焦老大顿时问道,“你爹既知你嫡母善妒,又为何要在外头安置你们?可是不喜她所出的子女?”
少年不好回答,只道,“我家本是诗书传家,可听闻嫡兄不怎么喜好读书,令父亲略有些失望。况且我父亲又是一脉单传,岂敢只指望嫡兄一人?”
焦老大一拍大腿,顿时懂了。
“你既有嫡兄,便是你姨娘死了,你嫡母也不会喜欢你们。尤其瞧你小子这一身文绉绉的书生气,又肯上进,只怕更加瞧你不顺眼。你若真想惹她不生气,办法只有一个——分家!”
第72章归家1
焦老大提了个分家的建议,却见少年含泪道,“父亲素来为官清正,俸禄又多给家中嫡母收去,是以宦囊羞涩,并无积蓄。此次回乡,还是父亲同僚叔伯见我母子可怜,赠送了盘缠,才得以成行。可便是如此节省,路上已花去大半。而姨娘出身寒微,若是分家,必遭嫡母克扣,我们兄妹又年幼无依,往后何以谋生?”
焦老大一时给问住,不知如何作答,宁怀璧却不赞同的道,“这世上岂能事事尽如人意?你既想认祖归宗,就必得你嫡母承认。你若有些志气,索性就由着嫡母分家,哪怕只给你半亩薄田,总也不至于饿死。”
少年闭嘴不答,姨娘却是泣道,“大爷说的我们也明白。贱妾本就出身贫寒,就算是种菜喂鸡,又有什么做不得?只我家孩儿读书极好,老爷临终前千叮咛万嘱咐,万不可误了他的前程。一定要让他好生读书,方不堕我谢家门楣。若是让他去操持农事,纵是能勉强糊口,又有何意义?”
宁怀璧惊道,“你们是山阴谢家人?”
少年道,“不过是大户旁枝,我们这一支是早已迁到临海去的。”
宁怀璧刮目相看,“怪不得看你小小年纪便谈吐不俗,原来竟是名门之后。也罢,你我今日相逢,总是有缘,我就助你一把!”
让金墨取来笔墨,他很快写下一封书信。
信中自称,他在旅途中意外与少年结识,念其孝心,便教了他一些学问,算是自己半个学生。希望归家之后,谢家人能多加照拂。
那姨娘还没明白这一封信能有多大用处,可那少年待看清落款,却是感激涕零,顿时跪下,口称先生,要行拜师大礼。
宁怀璧原不肯受,可少年却道,“若先生不肯受,那我也不敢要这封书信了。”
金陵宁家,虽不比山阴谢氏鼎鼎大名,却也非浪得虚名之辈。况且宁怀璧还有新科进士这个金字招牌傍身,他只要把这封书信拿回去,嫡母就算再如何不喜,但族人总不至于眼睁睁看他母子被人欺凌了。
看这少年坚持,宁怀璧只得受了他一礼。可既然受了礼,也不能没有表示。
虽然船舱里堆着不少英王府给的好东西,可那都是要带给妻儿老小的。要送给旁人,宁怀璧还真有些舍不得。至于钱财,就更没有了。
不对!
宁怀璧忽地想起,摸出女儿临出行前缝的小沙袋,这里的钱,他可一直没舍得动用。
不过看看这少年,再想想乖巧懂事的大女儿,宁怀璧还是把那只小沙袋拿了出来,“我既受了你的礼,你也算是我的挂名【创建和谐家园】。这里有些银两,你先拿去傍身。若有难处,也可与我写信。”
少年本不想收,可瞧瞧弱母幼妹,到底咬牙接了,然后以头触地道,“学生谢云溪,誓死不忘先生大恩!”
此时宁怀璧尚不知道这少年若干年后,会用怎样的行动,来回报他的大恩。此时的他,是完全没想着回报的,只道,“你日后若能好好上进,便不负我今日助你一番美意了。”
然后,他本想把银子取了,荷包收回来,那个做得再丑,也是他宝贝女儿的针线,他可舍不得随便送人。
可那少年却把荷包收到怀里,半点没有还他的意思,再度跪拜道,“学生定不敢忘记先生教诲!”
然后,他就要带着姨娘小妹离开了。
见此,宁怀璧也不好管人讨要,只得挥手作别。
第72章归家2
但他却不知道,自己的一番举动,或者说是女儿那个小小沙袋,竟是改写了这少年的一生。
原本,在宁芳有记忆的那个后世里,这少年的姨娘虽投水而死,但他和妹妹回家后,却仍未得到嫡母的谅解。反被百般凌虐,尝尽人间万般苦楚,甚至连唯一的亲妹妹也没保住。
后来他虽因机缘巧合,终于扬眉吐气,出人头地,但因少年时的经历,却也性情大变,行事乖张,一生毁誉掺半,乃是后世史书中一个颇有争议的人物。
可这一世,因有了宁怀璧的书信作护身符,嫡母再不喜,却不敢动他母子三人性命。
后在分家时,嫡母虽依旧苛刻少年,但到底还是给了几亩足以度日的薄田。然后凭着宁怀璧的那点银两,有亲母小妹相伴的少年也终于熬过了人生最艰难的时候,心中便始终保留了人间的那点温情。待他长大成人,便又是另一番格局了。
第76节
但此时与这个半路捞来的徒弟作别之后,没几日,宁怀璧也下了焦老大的船。
临行前,自然也替孟保柱关照了几句,然后便要雇车往家赶。谁知车还没寻到,竟是遇到宁珂了。
宁珂见了他,就一把抓住,“堂兄回来得正好,快随我去夏家走一趟!先别问了,我路上跟你细说!”
然后,就在夏珍珍晕倒的那一刻,宁芳眼睁睁的看着她娘,就要摔到那硬梆梆的青砖地上时,就见有人犹如天神般,从天而降,接住了夏珍珍。
“芳儿,芳儿你快看看爹,你看得到爹吗?”
接住妻子的宁怀璧还没顾得上看看怀里这一个,就被眼前的女儿吓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