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页 小说列表 排行榜 搜索

    《宿主请留步》-第56页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温馨提醒:系统正在全面升级。您可以访问最新站点。谢谢!

        至于屠杀,他是不敢的。

        但就在百姓中一个妇人一口叫破了一个辽兵的名字,揪着自家儿子的耳朵往外走去之后,百姓们找到了解决这群大军的方法。

        于是乎……

        “好你个狗蛋,你是要反了你了是吧?”

        “铁蛋,你给老子回来,把你的刀丢掉,否则,以后你就别叫我爹!”

        “娃呀,娘求求你了,回家吧,跟娘回家吧,咱们别去送死了好吧?”

        “二狗子,你要是一心想要去战场上送死的话,你就先把娘杀了吧!”

        “你爹我今天给你跪下啦,孩子啊,跟爹回去吧,你这不是去打仗,是去送死啊!”

        “孩他爹,你放心的去吧,不用担心我和娃的,我刚看见了咱家隔壁王大哥脱了盔甲跟大娘回家了,以后……他应该会照顾好我们母子俩的!”

        招呼声,怒骂声,乞求声,各种声音混杂在一起。

        每时每刻,都有穿着盔甲的将士扑向人群,与亲人抱着痛苦。

        每时每刻,都有军人脱掉盔甲,放弃自己的使命。

        即便有个别的顽固不化,不听亲人劝告的,家人也都自有别的方法让他们回心转意。

        比如那隔壁老王。

        比如,这个……

        “娃啊,娘求求你了,你爹走得早,你可是咱们老王家最后的血脉了啊。你要是有个三长两短,九泉之下,娘可怎么跟你爹交代啊!”

        “娘,你不用劝了,保家卫国,是军人的天职,我不能跟你回去,不能眼睁睁的看着上京城被宋军的铁骑践踏。”

        老太太怒其不争的瞪着儿子,“你就忍心看着兵败之后,宋军屠城?”

        儿子一脸决绝,“军人,保家卫国,马革裹尸,只要我还活着,就不允许敌兵前进一步。想要屠城,先要从我的尸体上踏过去。”

        言下之意,我不会眼睁睁看着宋军屠城,宋军屠城,我会闭上眼睛。

        因为……那时候,我已经死了!

        然后……

        “唉!”

        老太太一脸的颓然,无奈的叹了口气,“既然说到这了,我也就不瞒着你了。娃啊!其实你不姓王,你本来应该姓段,你是娘和当年咱们对门段叔叔生的。段叔叔是【创建和谐家园】,所以,城外那不是敌军,是友军啊!”

        “……”

        总之,无论多么顽固的将士,在一声声招呼,一具具劝告,一次次乞求之下,也只能咬牙脱掉盔甲,放弃守城的使命。

        而有一就有二,当接二连三的有将士脱掉盔甲,丢掉兵器之时,这一现象,就引起了跟风。

        而后,越来越多的人离开了军营。

        十人。

        百人。

        千人。

        万人。

        当小皇帝领着大军赶至临潢府城外一公里位置时,耶律淳才的十万大军,已经不足三万。

        而扬言誓死守卫上京城的耶律淳才,也已经被叛乱的将士和民众活捉,绑成了一个粽子。

        城外,小皇帝看着静悄悄仿佛无人守卫的城门,忍不住微微皱眉。

        这上京城的守卫,在玩什么阴谋诡计?

        思索了半天,没能想明白这是玩的哪一出,小皇帝无奈摇头,决定不去多想。

        管他有什么守城的阴谋诡计,在系统爸爸资助的高爆炸药包面前都是个笑话。

        “小德子!”

        这么想着,小皇帝叫一声小德子,手一挥,自有小德子带着九名小太监,扛着炸药包、展开轻功就奔着城门而去。

        城门前,小德子几人刚刚将炸药包堆在城门口,还没等后撤耳边突然听到什么动静。

        “吱呀!”

        一回头,就见城门被从里面缓缓推开,露出城门后的场景。

        城门后,无法计数的百姓将三面围住,空出城门的位置。

        而在城门外可见的地方,一群穿着辽国贵族服饰的皇子公主与大臣将军,正排着队的跪在城门口,像是迎接着宋军入城。

        “这……是什么情况?”

        小皇帝一脸懵逼。

        “导演,剧本上没有这出戏啊!”

        宋军,十万八千六百五十二脸懵逼。

      第八十三章 真·君临天下

        《孙子兵法》有云:“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故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攻城之法为不得已。”

        所以,原本小皇帝灭辽的一贯做法就是攻城。

        一座一座城的攻陷,直到灭掉整个辽国。

        这,在兵法中乃是用兵的下下策,是不得已而为之,全靠兵器之利,火药之强。

        然而,即便是小皇帝自己都没有想到,自己屠城的举动震动了整个大辽,竟让整个辽国百姓都感觉到了恐惧。

        在自己要攻占上京的时候,这些百姓因为害怕自己再次屠城,竟然绑了整个上京城的贵族,主动打开了上京城的城门,迎接他的大军入城。

        所谓不战而屈人之兵,小皇帝自己都没想到,在攻了几个月城之后,在最后一战中自己竟然创造了一个战场上的神话。

        辽国上京临潢府中,大大小小的贵族全被百姓绑在了城门口,自然再没有了阻碍大军进城之人。

        这一场宋辽之间的大战,最终以辽国数百万百姓自发的投降而告终。

        最终,小皇帝很果决的杀了耶律洪基所有子嗣后人,屠了皇室所有血脉。

        又将包括逃走后被百姓自觉的抓回来的耶律乙辛在内的所有辽国重臣全部收押,送回汴京城听候处理。

        至此,辽国彻底从世界上除名,包括辽国五京在内的大片地域,重新划归到大宋的国土之中。

        而后,留军队镇守上京城,小皇帝班师回朝。

        一往一返,耗时六个月,时值元佑八年(公园1093)夏,大宋皇帝赵煦班师回朝,重归朝堂,威风一时无两。

        同年七月,西夏、吐蕃两国皇帝派遣使者,恭贺大宋皇帝一战平定辽国,并表示此后愿对大宋年年进贡,岁岁来朝。

        对于两国的诚意,小皇帝并没有辜负,很痛快的表示——只要西夏吐蕃守好小弟的本分,以后两国就有他罩着了。

        得到小皇帝的回复,使者大喜,在小皇帝设宴之后,两国使者于文德殿向小皇帝辞别,回国复命。

        见到使者带回的小皇帝的亲笔书,西夏和吐蕃皇帝才算彻底的送了一口气。

        不怨他们怂,实在是大宋以十一万大军灭辽军三十万,更是反攻辽国,六月时间灭辽,这一系列的举动无不深深的【创建和谐家园】着他们的神经。

        那么强大的辽国都没能挡住大宋铁骑六个月的时间,他们……够给人填牙缝的不?

        在西夏与吐蕃皇帝送了一口气的同时,送走了两国使者的小皇帝却也没闲着。

        刚刚收服辽国广阔地域,正是要将契丹融入大宋,彻底将这地域与百姓掌控在手中的时候。

        小皇帝没有迟疑,接连下令,将高产粮食推广至辽国大部分地域。

        红薯、土豆等作物大量在大同府一代种植,高粱玉米在辽阳府一代扎根。

        别问东京都被屠城,方圆百里鸡犬不留了,是谁种的高粱玉米。

        不只是现代化都市,即便在古代,也流行一种政策,叫做【创建和谐家园】!

        大半年的时间,小皇帝从衣食住行等方方面面同化,改变着原辽国土地上的民众的习惯,收拢着民心。

        半年后,皇帝改年号绍圣。

        绍圣元年,风调雨顺,国泰民安,百姓吃得饱穿得暖,整个大宋境内,大部分百姓对给自己带来如今好生活的皇帝心怀感激,心中对之前战事与屠城的芥蒂消去不小。

        这一年,小皇帝都忙于治理自己的国家,顺带收集资源兑换积分。

        一年多的时间里,小皇帝的积分从五千万再次回到了九千万。

        如果不是知道自己的最强皇帝之路不只如此,小皇帝差点没忍住将这九千万积分换成金丹境界的实力。

        绍圣二年,百姓安居乐业,大宋一片歌舞升平。

        周边西夏吐蕃忌惮大宋铁骑战力,更是年年进贡,岁岁称臣,不敢有丝毫逾越,即便是生活在大宋边境,也再不用忍受任何战乱之苦。

        然而,就在所有人都以为天下格局将如此维持很长一段时间的时候。

        绍圣二年三月,一条消息传出,天下再次震动。

        小皇帝暗中于西夏边境屯兵十五万,亲赴战场,领兵入侵西夏。

        没有人发现任何端倪,没有任何人事先有过准备。

        懵了!

        面对小皇帝气势汹汹的十五万大军,西夏直接被打懵了。

        等到反应过来组织防御的时候,小皇帝已经一路长驱直入,带领大军攻到了西夏都城兴庆府。

        兴庆府,十一岁的西夏皇帝李乾顺站在城门楼上看着下方黑压压一片宋军,手中拿着两年前大宋皇帝赵煦的回信,整个人都差点哭了。

        假的!都是骗人的!还说什么你爱……呸!拿错台词了。

        还说什么你罩着我,只要年年进贡岁岁称臣就保我西夏不受欺负。

      ¡¡¡¡½á¹ûàÏ£¿µÚÒ»¸ö´ø×Å´ó¾üɱ¹ýÀ´µÄ¾ÍÊÇÄã¡£

        只是,现如今兵临城下,他还能怎么办呢?

        他也很绝望啊!

        西夏本就小国,人口不多,兵力更是少的可怜。

        如今更是被打到了都城外,根本无力抵抗,唯有投向。

        所以,面对小皇帝的十五万大军与屠城利器,十一岁的西夏李乾顺,最终流着泪喊出了开门投降的话语。

        绍圣二年五月,西夏自世上除名,西夏国度,化作大宋兴庆府。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技术支持:近思之  所有书籍
    北京时间:2025/10/17 08:14: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