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页 小说列表 排行榜 搜索

    《家父李隆基》-第13页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温馨提醒:系统正在全面升级。您可以访问最新站点。谢谢!

        中藏是皇帝的内库,里面什么都有。

        国库,皇帝是不能动的,归太府寺下面的左藏署和右藏署管理,凡出纳,先勘木契,禁烟火,守卫森严。

        中藏,归内侍省下面的内府局管理,掌宝货给纳之数。

        三大库,就属中藏最小,这是肯定的,私人财物怎么能和国家的比呢?

        但是李琩很清楚,宫廷斗鸡做暗庄的那位王鉷,历史上就是靠给李隆基修建了两座大库,从而获得李隆基青睐,得以在天宝年间成为李林甫之下第一人。

        如今嘛.......李琩打算走他的路,让王鉷无路可走。

        反正王鉷现在啥也不知道,他的官位还没有他那个傻弟弟王銲高。

        王鉷的户部员外郎,是从六品上,王銲的户部郎中,是从五品上,原因很简单,王銲是嫡出,王鉷是庶出,兄弟俩都是门荫入仕,当然是优待嫡出的。

        王鉷之所以敢在背地里坐庄,一来,挣的钱基本都给李隆基进贡了,所以后者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再者,人家亲爹曾经是正五品的中书舍人。

        三省当中,论与天子亲近,首推中书省,其次门下省,最后尚书省。

        ......

        八月初四的晚上,内侍省一名宦官来了,他是带着李隆基的旨意来的。

        大概就是说,等到隋王宅修缮好了,李琩就可以搬出去,届时再举行继嗣典礼,务必节俭,勿失朕意。

        其实就是暗示李琩,你把事情给我低调点办了。

        要不然大晚上过来宣读敕旨干什么,不就是想将风声压到最小嘛,在李琩看来,李隆基巴不得他典礼都不办。

        “将幼明叫来,”李琩吩咐武庆道。

        郭幼明,是住在寿王府的,别看他家也算大户,但是在长安没有宅子,家在华州的郑县,也就是后世的渭南市华州区。

        长安寸土寸金,好的地段轮不到,差的地段看不上,所以郭子仪每次回长安,只能住在宣阳坊的朔方留后院,也就是地方节度使设立在长安的驻京办事处。

        “钱都准备的怎么样了?”李琩询问道。

        郭幼明苦着脸道:“您让我变卖的那些珍玩,都不好卖,拢共没卖出去几個。”

        他这个人,办事能力一般,优点是性格很好,与谁都相处的很融洽,面面俱圆,这件事要是交给韩滉去办,肯定已经办成了。

        李琩笑了笑,也不介意,道:“这是立嗣隋王的敕文,你先看看。”

        郭幼明看完之后,皱眉道:

        “削减的确实厉害,四百宫【创建和谐家园】婢,只留一百二十人,率十二人,医师四人、药童六人,车乘降一品、纸、药、帛、黍、盐、酒供应全减.......皆由王府开支,殿下今后的日子,要艰难了。”

        寿王府的宫【创建和谐家园】婢,全都是由宫里养着的,归内侍省掖庭局,医师药童,归奚官局,车乘归内仆局。

        以前你是皇帝的儿子,虽然没有自由,但是吃喝不愁,你现在要自由,行,先发愁自己的吃喝吧。

        也就是说,今后的隋王府,除了幕职仍旧吃朝廷俸禄之外,其他人全靠李琩自己养活,包括他的那些侍卫。

        按大唐律,亲王率,不得超过十二人,嗣亲王八人,公主三人,率,就是武士侍卫的意思。

        李琩的侍卫队本来就是超标的,但是没人管,毕竟是武惠妃当年额外赏赐的增额,包括甲胄军械,也都是赏赐的。

        儿子要什么,当妈的就赏赐什么,这很正常,前身的寿王非常喜欢甲胄,还收藏了一副材质极好的铠甲。

        但是如今李琩的侍卫里面,超出八人之外的名额,得靠他自己养着了。

        李琩吩咐道:

        “宫女只留下年轻的,取一百二之数,其她全部交还内侍省,严衡和王卓,无需更换,你安顿好府里的下人之后,便带着无伤去一趟同州,接收我的食邑,都由哪些田户耕种,盘点清楚。”

        “殿下放心,我明日便启程,”郭幼明点头应喏。

        李琩口中的李无伤,是寿王府的副典军,以前没有名字,今年也只有十七岁,全身上下除了脸上没有伤疤,其它地方都是遍布伤痕。

        李无伤本为河北范阳人士,他五岁那年,父亲避役,不知所踪,家里没了劳动力,生活愈困,之后她的母亲精神估摸着有了问题,便将怒气都发泄李无伤身上,动则便用藤条鞭打。

        以至于李无伤一见到他的母亲,下意识的就会尿裤子,现在仍有尿裤子的习惯。

        两年前,辅国大将军、河北采访处置使张守珪谎报大捷,派人入朝献俘,这些俘虏里面,就有李无伤。

        前身寿王机遇巧合,见到了那时只有十五岁的可怜孩子,动了恻隐之心,收养至王府,赐名李无伤,意在希望他的后半生,不会再被伤害。

        可见前身的寿王,确实是个心善的人啊,可惜了,被自己亲爹活活气死了。

        李无伤这小子是个狠破天的人,平生唯独惧母,剩下的就没有他害怕的事情,对李琩也是死心塌地。

        之后,李琩写了一封奏疏,交给了王卓,道:

        “监院中官曹日昇,与你都出自高将军门下,伱去库房带些礼物,要厚,将这封奏疏送过去,请曹监院将奏疏递送入宫,最好在天明之前,圣人能够看到。”

        十王宅与皇宫内的联系,中间一直夹着一个曹日昇,这是个油水非常大的职位,别看品级不高,十六个亲王对人家都得和颜悦色。

        李琩就要离开十王宅了,今后与曹日昇打交道的可能性已经不大,但是这最后一次送礼,一定要丰厚,留份人情,方便今后。

        至于奏疏的内容,很简单,李琩听咸宜说母妃的旧宫被用来存放珍宝,所以知道圣人的中藏满了,所以上奏,请求为圣人在皇城内,再修建两座大库,位置也选好了,名字也想好了,与历史上一样,百宝大盈库以及琼林库。

        盈为满,百宝大盈,便是千万珍宝堆满了,琼林,就是仙境和天宫的意思。

        李琩懂营造工程吗?可以说是一窍不通。

        但是不要紧,工程这种事情最难的地方是包揽,至于修建,多的是懂行的,就像后世的开发商,能拿到地皮才是本事,至于盖房子,一层一层外包出去就可以了。

        李琩就是打的这个主意,我来主持,那么功劳在我。

        没办法,开元天宝年间,这天下只有一个主角,那就是李隆基,所有事情都得围绕着人家来,想要办事,也得先把他老人家给伺候好了。

        李琩可不会痴心妄想到修复他与李隆基之间的父子之情,而是想要借着为圣人做事,在其他人那里体现他的价值。

        人一旦有了价值,就会有投资者。

        ......

        今晚的高力士,是不打算睡觉了,事实上整个长安城,绝大多数的人,都在熬夜。

        宫城内的高台已经搭建完毕,百官朝贺的广场,也铺设一新,鲜花簇拥,金玉锦绣,比电影满城尽带黄金甲的场面,阔气不知道多少倍。

        高力士也在指挥着宫【创建和谐家园】婢们忙活着最后的布置,而得了好处的曹日昇亲自入宫了,人家有牌契,啥时候都能进来。

        “阿爷,寿王有一道奏疏,托我连夜送进来交给您,”他是高力士众多的义子之一,要不然监院中官的位置也轮不到他,但他绝对不是高力士最器重的义子。

        “大晚上的进宫,收了不少好处吧?”高力士笑了笑,接过来大致扫了一眼,倦怠的双目顿时一亮。

        曹日昇赔笑道:“瞒不过阿爷,寿王这次给的不少,儿子会给你送至府上。”

        混的好的宦官,在外面都有宅邸,不是买的,而是皇帝赐的,大多在翊善坊和来庭坊,大明宫的丹凤门出去就是。

        高力士的家就在翊善坊,朝中许多官员都是往那边送礼。

        “你自己留着吧,”高力士将卷宗合上,心情很不错,点头道:

        “你回去,转告寿王,难得他一片孝心,圣人明早自会看到。”

        “好嘞,那儿子去了,”曹日昇心情也很不错,收人钱财,为人办事,事情办好了,显得他有能力,按照惯例,寿王应该还有份馈赠。

        高力士其实早就在为这个问题发愁了,中藏已经满了,武惠妃的宫殿也不能总是用来存放珍宝,毕竟又不是库房。

        而圣人呢,也不好意思主动提出,给自己再修新库,不然显得圣人沉迷享受,破坏了他节俭的形象。

        而高力士呢,也不敢提,不然外面就要说了,是他怂恿皇帝奢侈铺张,这是个锅,他不能背,见惯了大风大浪的他,习惯不给人留把柄。

        所以他一直寄希望于李林甫,可惜这个老家伙反应慢,迟了一步,被寿王抢先了。

        “儿子记挂父亲,这是孝道,名正言顺,寿王比李林甫更合适啊,”高力士微笑自语一番,便将奏疏收了起来。

        他心里很清楚,别看寿王继嗣出去,成了一个嗣王,但有一个事实永远无法改变,人家终究是皇帝亲生的。

        只要听话乖巧,懂逢迎圣意,又怎是其他嗣王所能相较?

        高力士比谁都清楚,薄情的圣人,对寿王其实是偏爱的,可惜出了一个杨太真。

        .la,

      第十六章 这可不是一般的红豆

        大约丑时,李琩身在王府,便已经能听到外面的哄闹声。

        所有的留京官员,今晚都会带着贺礼进宫,所以丹凤门外的街道早就拥堵不堪了,十王宅距离这么远,都能够听的很清楚。

        李琩当然是不着急的,他住的近,何况他也知道,明天一整个上午,李隆基恐怕都不会露面,准确来说,是李琩现在这个身份,已经没资格见到李隆基了。

        他的贺礼数量虽少,但都是精品,大多为乐器,也是为了投其所好。

        其中最花费心思的,便是一面羯鼓了,李琩凭借前身寿王的知识和动手能力,亲自手工制作,“以表孝心”。

        西域公羊皮做的鼓皮,鼓杖用的是安南都护府进贡的交趾黄檀,左右两面鼓中间的连接部分,也就是棬,用的是薄薄的精炼钢。

        听起来,也就是那样,好像不费几个钱,但关键就在精炼钢的圈卷过程,圈不好,鼓边不齐,松紧不一,音质就不好,李琩耗费了数十件精炼铁棬,才达到了现在的效果。

        乐器就是这样,别看它材质如何,主要看音色。

        李隆基做为当世第一羯鼓专家,造诣极深,鼓有没有卷好,一上手就知道了,男人总是喜欢在没有灵魂的东西上,留下自己的一部分灵魂。

        比如你的第一辆车,你的第一個魔兽角色,你第一双球鞋.......

        李琩用【创建和谐家园】想也知道,明天进献羯鼓的人,肯定很多,但没有哪一件能比的过李隆基还是临淄王时候,亲手做的那面羯鼓。

        “殿下,宫城已经开始校勘门籍,大臣们陆陆续续进宫了,”杜鸿渐来到李琩身边,提醒道。

        李琩淡淡道:“十王宅什么动静?”

        “太子是最早出门的,毕竟是主朝,”杜鸿渐答道:“其他人的车队都已经停在府门外,随时都会出发。”

        李琩点了点头,在侍女的伺候下,梳洗更衣,换上三品以上才能穿的紫色朝服,戴上进贤冠,出门登上了马车。

        珍馐丞,九品官,但是李琩的爵位,是嗣亲王,从一品,大唐制,阶高而拟卑,则为行。

        阶,就是勋爵,拟就是职事,所以他这个叫做嗣隋王行珍馐丞事。

        千秋节休沐三天,今天明天和后天,但是今天呢,你得朝贺,名义上也算是休息了,这可不叫加班啊,你们是自愿恭贺皇帝寿诞的。

        人家李隆基可没有逼你们,人家给伱们放假了。

        大明宫南边有三道城门,西为兴安门,中为建福门,东为丹凤门。

        今天,只有主门丹凤门可以通过,监门府的禁军加派人手,正在一个个校勘入门牌籍,除了朝贺的官员和家眷之外,其他人一概不准入内,他们所携带的贺礼,由龙武军查验之后,从兴安门送入皇宫。

        亲王就不一样了,可以带宦官和两名王府幕职,这是特殊待遇,以示皇帝对宗室的信任,大唐的亲王们,也就是这种大型典礼的时候,方显的比官员高一个档次。

        而李琩如今的牌籍,还是寿王,毕竟隋王谱牒,宗正寺还没有给你造出来。

        “寿王,您的位置在含元殿外,”左羽林军将军薛畅,过来接引李琩。

        李琩皱了皱眉,瞥了一眼广场上密密麻麻的人群正在陆续落座,随后点了点头:

        “薛将军带路吧。”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技术支持:近思之  所有书籍
    北京时间:2025/10/10 05:39: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