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醒:系统正在全面升级。您可以访问最新站点。谢谢!
“李书记。”关允先打了招呼。
“小关,刚才蒋书记点你的名,过一会儿也许还会找你谈话,你要记住一点,有一说一,尽量少说,不要给蒋书记留下不好的印象,好不好?”李永昌和颜悦色,似乎是真心为关允着想一样。
关允忙说:“我记下了,谢谢李书记的提醒,我不会乱说话。”
李永昌满意地点了点头,漫不经心地又问了一句:“你以前认识蒋书记?”
“不认识。”
“哦。”李永昌见问不出什么,不置可否地微一点头,又大步向前走去,很快就将关允远远地甩在了身后。
关允摇头笑笑,官场中人,太容易被表面迷惑了,他是无欲则刚,相信蒋雪松找他,不会有什么了不起的事情,也不会是为了当面敲打他,他不急,李永昌却急了……
蒋雪松一行先被迎到了孔县的礼堂,按照事先约定的程序,应该是蒋雪松发表重要讲话,不过蒋雪松却打乱了既定的安排,对李逸风和冷枫说道:“逸风同志,我看讲话的排场就免了,就不升堂了,我就站着随便说几句好了。”
蒋雪松当前一站,周围围绕的都是县委、县政府、人大和政协的主要同志,既然不召开全体干部大会,无关人等就进不来了,包括关允、温琳等人,也只能在外面等候了,他中气十足地朗声说道:“同志们,我其实早该来孔县走一走看一看了,我应该向同志们道歉,我来晚了。孔县山青水秀,民风纯朴,是个好地方。”
“我来孔县有两件事情,一是为了和同志们见个面,好好地聊一聊孔县的风土人情,了解一下孔县的各项工作的开展。二是想参观一下流沙河大坝,流沙河大坝是孔县开天辟地的大项目,为孔县的经济发展注入了一剂强心针……”
蒋雪松的讲话很有特点,喜欢脱稿讲,而且兴趣所致信手拈来,很真实很有感染力,他的话讲到一半的时候,李永昌就已经露出了会心的笑容,他听了出来,蒋书记对流沙河大坝还是寄予厚望,如此说来,在蒋书记视察的整个过程中,他将会唱主角了?
尽管有蒋书记意外点名关允的插曲让李永昌心里犯堵,还好蒋书记视察的主题没有偏离主线,就让他一颗心又放回了肚子里。
李逸风和冷枫只是微微点头附和,冷枫还好,即使面对蒋雪松,也是一脸的沉静如水,面无表情,李逸风却目光跳动几下,从蒋雪松身上跳到常务副市长曾伟宪身上,又从曾伟宪身上落到了市委秘书长冷岳的身上。
冷岳和冷枫同姓,但并无传闻表明冷岳和冷枫认识,也无人知道冷岳和冷枫是不是系出同门,二人之间除了同姓之外就没有共同点了,冷枫是省城人,而冷岳却是京城人。
没错,冷岳身为京城人,却在黄梁市担任市委常委、秘书长似乎大有可堪玩味之处,再联想到冷岳才四十出头的年龄就官居副厅级的市委常委之位,如果说他不是大有来历,谁也不会相信。
“我看现在时间还早,就先去参观一下流沙河大坝,逸风同志,你是什么意见?”蒋雪松倒也雷厉风行,也不坐下喝上一口水,就直接提出去工地视察,也不知他平常风格就是干脆利落,还是故意为之。
“蒋书记,不如先喝口水,休息一下……”
李逸风刚一开口说了半句,就被李永昌抢过了话头:“蒋书记刚到孔县就要视察大坝项目,一路上是不是太劳累了?希望蒋书记休息一下再去。这不正好快到午饭时间了,县委安排了乡村风味的午饭,请蒋书记、曾市长和冷秘书长先吃饭。”
李永昌的话没什么错,说得也很得体,错在他抢了李逸风的话,犯了官场大忌!他才是县委的三号人物,前面不仅有李逸风,还有冷枫。况且在李逸风话未说完的情形之下,当着蒋雪松的面抢话,李永昌的用心当真是险恶之极。
他就是有意为之!
蒋雪松脸色不变,对李永昌的抢话视而不见,抬手看了看手表说道:“才十点,吃哪门子饭?先去项目上看看。”
蒋雪松的表现,明显有袒护李永昌之意。而在蒋雪松身后的曾伟宪也是一脸平静,对刚才的一幕置若罔闻,倒是冷岳微不可察地动了动眉毛,目光迅速从李永昌脸上一扫而过。
更不为人所注意的是,冷岳的目光还在极短的时间内和冷枫的目光有过交流,虽然一闪而过,二人目光在电光火石的交汇时所交换的内容却十分丰富。
李逸风脸上闪过一丝不满,不过他还是没有太明显表露出来:“一切按照蒋书记的指示办。”
蒋雪松一行要去流沙河大坝视察工作,除了市委的随同人员之外,县委四套班子不可能全部出动,政协、人大的老同志就主动告退了,县委县政府也只能挑选几名主要领导,李逸风看了出来,不管是假装也好,或是真是个人风格也罢,蒋雪松确实喜欢轻车简从,不喜欢兴师动众。
县委就点名了两名副书记,李永昌和桂晓杰,政府班子就由冷枫和郭伟全出面,然后又让三个通讯员全部陪同。点名关允的时候,李逸风心中还闪过一丝疑惑,明明打压关允的压力来自蒋雪松,蒋雪松一露面就点了关允的名,到底蒋雪松对关允是什么态度,很让人摸不着头脑……
李逸风最是清楚蒋雪松和夏德长的关系,如果说蒋雪松对关允改变了看法,就他认为,可能性极小,虽然夏德长的省委组织部常务副部长对一名市委书记的前途影响不大,但蒋雪松和夏德长的私交密切,那么蒋雪松当众点名关允,又有什么内情?
想不明白就索性不去想了,李逸风却不知道,连他自己都没有察觉的是,不知不觉中,他对关允的态度已经悄然地转了一个大弯,由以前的冷落排挤变成了关心爱护。或许是瓦儿无意中影响了他的判断,又或许是他和冷枫之间达成的共识让他对关允多了好感。
一行队伍浩浩荡荡奔向流沙河大坝,关允、温琳和王车军同乘一车。本来温琳坐在中间,关允在左,王车军在右,温琳却以晕车由和关允换了座位,等于是她连挨都不愿意挨着王车军坐。
王车军愤愤地看了温琳一眼,随后又假装若无其事地望向了窗外,心里却想,等蒋书记视察大坝的时候,会由他出面向蒋书记介绍大坝项目的施工进度,他要大出风头了,说不定就能让蒋书记立马对他另眼相看,等他真的成了蒋书记的跟前红人,一个小小的关允又算得了什么?还有温琳,等温琳主动来求他临幸,他也要矜持一下再说。
到了大坝工程现场,蒋雪松兴致颇高,叉腰仰望高高矗立的大坝:“逸风同志,谁来介绍一下大坝的情况?”
当面向市委书记介绍大坝情况,绝对是一个露脸的大好时机,是无数人打破头也要争着上的千载难逢的机遇!
第087章 不小的挑战
上级领导下来视察工作,从人员陪同到吃饭、住宿,以及每一个环节该由谁对等接待,基本上事无巨细,都会事先由县委办和市委办沟通,达成共识之后,最后由双方确认,蒋雪松的视察才会正式启动。
等具体落实时,会一步步按照约定好的程序,就和排练好的大戏一样,不能有丝毫闪失地上演。事先在安排由谁为蒋雪松介绍大坝项目的情况进展时,李逸风和冷枫合计之后,觉得还是应该由李逸风出面比较合适,也只有李逸风能代表孔县发言。
当然,李永昌本想由他出面做情况介绍,毕竟他是大坝项目的主要负责人,但冷枫提议由李逸风出面,他再想出风头,也得遵守官场规矩。
但刚才在县委抢了李逸风的话头之后,李逸风没有表示,蒋雪松也是默许的态度,李永昌的胆子就大了起来,依仗蒋雪松是由他请来视察工作的天时优势,再加上他在孔县的地利和人和,等于是天时地利人和全部具备,此时不争,更待何时?
相信李逸风也奈何不了他!
“还是由我来介绍比较合适,毕竟大坝项目由我具体负责,我比较清楚每一个环节。”李永昌主意既定,就不等李逸风说话,当仁不让地站了出来,毛遂自荐。
算上第一次抢了李逸风的话头,在蒋雪松来到孔县不到一个小时内,李永昌已经是第二次以三号的身份,越过二号直接单挑一号的权威了。
果然够牛气,不愧为孔县不倒的平丘山。
此话一出,李逸风脸色微有不喜,却还是保持了风度,而冷枫也是终于动容,十分不满地看了李永昌一眼。以冷枫的冷静,还是忍不住动怒了,可见李永昌确实太过分了。
不过耐人寻味的是,蒋雪松依然是不动声色,对李永昌公然挑战李逸风和冷枫权威的举动视而不见,真是明显偏袒李永昌,就连曾伟宪和冷岳也不约而同看了李永昌一眼,微微流露出了不耐的神情。
李永昌傲然而立,不理会别人的目光,只等蒋雪松的许可。
蒋雪松的目光没有落在任何一人的身上,而是越过了众人,凝视远处的大坝。大坝工程现场,高立的脚手架,高大的吊车,以及初具规模的大坝雏形,矗立在孔县苍茫的秋天的大地上,别有诗意和美感。
“为有牺牲多壮志,敢叫日月换新天。”蒋雪松忽然就吟了一句诗,哈哈一笑,豪气冲天地说道,“谁介绍大坝项目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谁会用诗一样的语言介绍?我是文人出身,喜欢壮丽的山河和优美的诗句。”
蒋雪松话音刚落,李逸风和冷枫心中一动,同时脱口而出:“关允……关允是京城大学中文系的高材生!”
二人同时说出关允的名字,先是一愣随后相视一笑,只一笑就都明白了对方的心意,在借关允之手打击李永昌的嚣张的目的上,二人的心意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默契。
“蒋书记,关允并没有具体参预到大坝项目,他对大坝项目的具体进展可能不太了解。”李永昌急了,急忙说出了关允的不足,试图将关允可以大出风头的机会扼杀。千万不能让关允在蒋书记面前露脸,万一关允给蒋书记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事关蒋书记秘书人选的大事上,说不定会出现他最不想见到的变故!
见李永昌差点急赤白脸,李逸风和冷枫又对视一眼,会心地暗暗一笑,是人都有软肋,李永昌最怕见到关允的崛起,因为自始至终虽然李逸风和冷枫压制了关允一段时间,但都留了余地,李永昌却不一样,他不但怕关允会骑到王车军头上,还担心关允会挑战他在孔县土皇帝的权威,因此,关允才是他真正的心腹大患。
蒋雪松却笑着摆了摆手:“孔县不大,流沙河大坝项目怕是在县里人人皆知,关允就算没有具体参预,大概情况肯定也知道一些吧?就让他给我介绍一下也好,听听年轻人的想法,总能感受到年轻的活力。永昌,等下平坟复耕的工作开展,我一定要听你具体介绍进展,别人介绍,我都不会听。”
李逸风再次和冷枫对视一眼,冷枫微微摇头,意思是他也不知道蒋雪松是何用意,原本以为蒋雪松此来孔县是为李永昌造势,毕竟蒋雪松肯来孔县工作视察,是李永昌一手推动的结果,不成想,蒋雪松对李永昌的态度在纵容之中,似乎又有疏离之意。
看不透,想不通,蒋雪松先是点名关允,现在又同意让关允为他介绍大坝项目的进展,究竟蒋雪松打的是什么算盘?李逸风和冷枫都暗中摇头,也不知道关允是交了好运,还是要被蒋雪松变着法子收拾了。
不过蒋雪松特意点名让李永昌接下来介绍平坟复耕的工作开展,大有深意呀。
有好戏看了,蒋雪松这一次来孔县,看来不仅仅是为李永昌撑腰,他肯定还别有用意。
情况,变复杂了。
李永昌只能说道:“那好,我一会儿再向蒋书记汇报平坟复耕工作的进展。”表面上很顺从,其实内心却是恨得不行,怎么就让关允抢了头彩,失误,真是失误,早知道这样,早先还不如找个机会让关允去干别的事情,不让他跟来就万事大吉了。
县委办主任柳星雅见几位主要领导达成了共识,就忙不迭从人群之中领着关允来到了蒋雪松面前,他也想借机小露一脸,好让蒋书记记住他。
“蒋书记,我是县委办主任柳星雅……”
柳星雅话还没有说完,就被蒋雪松打断了,蒋雪松并没有冲他说话,而是直接问关允:“关允,你是京城大学中文系毕业?”
关允突然被天上掉下的金砖砸中,并没有中奖一样的兴奋,相反,他早就知道他在孔县的待遇和眼前这位市委一号人物有关,所以并不对蒋雪松和他之间的互动抱有什么不切实际的幻想,只要蒋书记不当众呵斥他让他的处境雪上加霜就不错了,至于其他的好事,想都不会去想。
“是。”关允老实地回答。
“听说你还是孔县历史上第一个考上京城大学的学生,至今还没有人超越你?”
“我相信孔县以后一定还会有人再考上京城大学。孔县是个人才倍出的好地方,在李书记和冷县长的领导下,孔县的教育事业发展水平逐年提高……”
蒋雪松哈哈一笑:“好了,不说套话了,你就为我介绍了一下大坝项目的进展吧,要注意一定要用词优美,我很挑剔的,不喜欢只有骨头没有血肉的官样文章。”
难度不小,用优美的语言介绍一项政府项目,确实是一道天大的难题,尤其是对长年累月在政府机关工作的文秘来讲,早就习惯了文秘式的语言和说话方式,让他转变思路,用诗一样的语言来汇报工作,简直就是一种折磨。
好在……关允从未放下书法和古诗——古诗,关允蓦然心中灵光一闪,想起前段时间老容头让他捡起书法并且熟读古诗,难道说老容头未雨绸缪,是在为他指路?
诚然,有老容头的指路明灯确实可以让关允有先人一步的先机,但路灯再亮,终究还要自己铺路并且自己脚踏实地地走路才行,还好,最近几天关允书法不但进步不小,还背下了许多首古诗,对于一直热爱文学并且有一定文学功底的他来说,练字和读诗不仅仅是应付差事,还是他的一项爱好。
能将爱好转化为生活中实际动力并且有助于成长的人,是聪明人。
“在孔县历史上最欣欣向荣的秋天,在县委李逸风书记和冷枫县长的大力支持下,在李永昌副书记的亲自领导下,在金黄遍地的原野之上,在河水充沛、水草丰美的流沙河畔,一座象征着孔县精神和孔县人民不屈的奋斗意志的大坝,即将落成成为孔县最壮丽的丰碑……”
“在此丰收的季节,孔县大地繁花似锦,孔县人民热火朝天,孔县百姓载歌载舞,迎来了孔县历史上最尊贵的客人——市委蒋雪松蒋书记,于是,孔县大地处处诗情画意,孔县人民一片欢声笑语,孔县的秋天,就成了美的海洋,美的世界。”
“万丈红尘三杯酒,千秋大业一壶茶——蒋书记的到来,挥洒间,流沙河大坝拔地而起,弹指间,流沙河波涛滚滚,谈笑间,流沙河大坝项目已经完成了三分之一的工程量……”
关允侃侃而谈,以诗意一般的语言开篇,生动地描述出了孔县秋天的盛景,既高抬了主要县委领导,又突出了蒋雪松视察的高度,总之,他的叙说犹如一次生动的告白,虽然在李永昌、郭伟全耳中听来不伦不类而且装腔作势,但也人人知道,哪怕李逸风和冷枫听了不喜欢也不要紧,只要蒋雪松满意就行。
官场上是老大优先制原则,眼下,在场之中最大的老大是蒋雪松。
关允说完,也不等蒋雪松表态,用手遥指大坝雏形,提出了一个连李永昌、李逸风都不敢当面向蒋雪松提及的十分过分的要求:“蒋书记,流河沙大坝必将成为孔县的丰碑,如果由您题字,肯定可以在孔县历史上留下浓重的一笔。”
众人顿时为之一惊!
第088章 打擂台
最震惊的不是李逸风、冷枫和李永昌,而是冷岳。作为市委秘书长,蒋雪松视察期间的每一个细节他都要考虑周详,不能出一丝差错,按照事先敲定的视察方案,并没有题字一项。
尽管他也知道蒋书记的书法确实不错,但蒋书记为人含蓄,从来不向外界透露他喜好书法的事实,冷岳心中疑问连连,就连蒋书记点名关允也是意外插曲,关允向蒋书记介绍大坝项目的进展,更是意外之外的意外,而现在,关允又提出请蒋书记题字,这……完全就是乱套了。
冷岳急忙向李逸风使了个眼色,意思是赶紧让李逸风阻止关允,万一关允的提议惹得蒋书记不高兴了,事情就不好收场了,他清楚地记得有一次蒋书记去视察一家企业,企业老总也不知道从哪里打听到了蒋书记的书法不错,非要提出请蒋书记留下墨宝,结果蒋书记一怒之下拂袖而去,工作只视察了一半,闹得不欢而散。
事后,蒋雪松狠狠批评了冷岳几句,指责冷岳工作不细致,冷岳当时就满头大汗,事后努力了很久才又重新获得了蒋雪松的信任。
李逸风也是吃惊不小,关允才有了在蒋雪松面前露脸的机会,怎么一句话又弄砸了?到底年轻不经事,不知道有时候一句话不对,就有可能一辈子交待了?更何况蒋书记本来就对关允有偏见?一时间他都替关允着急了。
冷枫也是暗中替关允捏了一把汗,关允也真是,怎么这么胆大?官场上不能傻大胆,要步步为营。
李逸风正要开口说话,蒋雪松却一伸手阻止了李逸风,他的目光淡然而威严地落在关允的脸上,似是探究,又似是不解,过了片刻,他才饶有兴趣问道:“关允,你刚才的介绍确实不错,诗情画意都在其中,尤其是万丈红尘三杯酒,千秋大业一壶茶引用得好,有浑然天成之妙,不过……你怎么就知道我会为流沙河大坝题字?”
这一句话问得有陷阱,如果关允回答不好,很容易栽一个跟头。众人一听,不由都紧张了起来,就连轻易不会动容的冷枫,此时也是紧锁眉头,而在人群后面的温琳,更是额头冒汗,鼻尖上都浸出了豆珠般的汗水。
只有李永昌和王车军交换了一个眼神,暗暗得意,一个大好的露面机会被关允自己搬了石头砸了自己脚,活该!谁看不出来,蒋书记生气了!
蒋雪松真生气了?关允却不这么认为,他在众目睽睽之下,第一次置身于无数人的中心,成为市委和县委两级主要领导的焦点,说不紧张那是骗人,但诚如他以前下定决心迈出倒向冷枫的第一步一样,骨子里不服输的勇气和天生好赌的冒险精神让他甘愿一试。
更何况,他此时脑中闪回的全是老容头让他练习书法和背诵古诗的教诲,老容头做事情,从来不会无的放矢,总有先人一步的眼光,让关允佩服不已。
蒋雪松为何点名他,他不清楚,但既然他现在阴错阳差也好,是蒋雪松有意为之的安排也罢,总之他现在站在了蒋雪松的面前,就要紧紧抓住机会,就要获得蒋雪松对他的好感,就是要让蒋雪松知道,他对他的偏见,站不住脚!
关允微微一笑,谦逊地弯了弯腰:“古人通常都是诗书画三绝,蒋书记一身儒雅之气,又出口成章,肯定也是才高八斗的高才。流沙河大坝项目是孔县开天辟地的大事,也只有胸中有丘壑的人题字,才能镇得住流沙河的滚滚河水,才能配得上孔县的大好河山。”
这一番话说得气势十足,既将蒋雪松无限拔高,又含蓄而间接地化解了蒋雪松咄咄逼人的攻势,题不题字是蒋雪松的事情,但如果题字了,就是胸中有丘壑的高才。
蒋雪松愣住了,显然以他多年的见识,也是第一次见到如关允一样有意思并且机智的年轻人,不由又多打量了关允几眼,忽然笑了:“小关啊,我不是不能题这个字,而是我题字时有一个习惯,需要酝酿一下气氛,你看现在人声嘈杂,又是外面,心境静不下来,字怎么能写得好?心到才能意到,意到才能字好。”
蒋雪松一番话说完,李逸风一颗提到嗓子眼的心总算落地了,好一个关允,竟然过关了,不但过关了,还引起了蒋雪松深厚的兴趣,聊起了书法的话题,气氛顿时为之一转,由刚才的肃杀之气变成了微风徐徐。
李逸风此时才忽然意识到,怎么突然间他对关允这么关心了?
冷枫也是长出了一口气,不由心中又气又恼,关允太冒失了,万一一着不慎惹怒了蒋雪松,他在县委刚刚好转的处境就有可能一落千丈,并且再无翻身的可能。年轻人有冒险精神是好事,但也要分时间场合,尤其是对自己不熟悉的可以决定自己命运的【创建和谐家园】,还是不要抱着侥幸的试探心理为好。
不管别人如何想,关允此时已经是没有了退路,而且说实话,他从一开始就没有想过要后退,因为他知道,他能否给蒋雪松留下好印象,关系到今后的长远。
随着夏德长的上任,随着孔县局势有可能再重新回到李永昌的掌控之中,形势,正在迅速滑向对他不利的一面,他不能坐等李逸风和冷枫及时出手力挽狂澜,诚然,他没有李逸风的权力,也没有冷枫的背景,但他的优势是年轻,是身后有一个惊天之才的高参老容头!
此时再不出手,更待何时?等蒋雪松视察完毕离开孔县,他或许就再也没有和蒋雪松见面的机会了。想通此节,关允暗中长舒一口浊气,说道:“蒋书记,您想要怎么酝酿气氛?”
尽管知道他这一句话一出口,蒋雪松必定会出难题,但也必须说出来,否则就会前功尽弃。
蒋雪松题字与否,和大坝项目最后能否顺利竣工并无关系,却和他以后的发展有莫大的关系。
“你既然是京城大学的高材生,应该也有一定的书法基础了?要不这样,你起头,如果你的字写得到位,我一时兴起,说不定也就挥毫泼墨了。”果然,关允话一出口,蒋雪松就将难题抛了出来,而且他一脸意味深长的笑容,直视关允的眼睛,笑容之中,甚至有一丝玩笑的调侃之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