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醒:系统正在全面升级。您可以访问最新站点。谢谢!
侯卫东由衷地赞道:“你是和我配合得最好的舞伴,跳起来行云流水,是真正的享受。”长发女子有一米六五左右,正好比侯卫东矮上十公分,借着昏暗的灯光,他才把女子的相貌看清楚,长发女子不过二十出头,五官精致,鼻头稍稍有些翘,是一位漂亮而又气质不俗的美女,配上一头飘飘长发,竟和李若彤有七分相似。
第三曲是一支慢舞,前台响起了“午夜的收音机轻轻传来一首歌,那是你我都已熟悉的旋律……所有的爱情只能有一个结果,我深深知道那绝对不是我”的忧伤歌声。
侯卫东和长发女子轻轻滑进了舞池,刚到舞池中央,灯光一下就暗了下来,一个低沉的男低音道:“现在是柔情十分钟,请先生们女士们尽情地沉浸在音乐和舞蹈之中。”话音刚落,灯光竟然大部分都熄掉,只在进门处有一盏昏暗的顶灯。
伸手不见五指,这舞也就没有办法跳了,侯卫东就带着长发女子,随着忧伤的歌声,轻轻地摇动着。
第23章 跑断腿(十)
歌厅里的男歌手,声音颇有磁性,一首情歌,带着一股淡淡地忧伤直入心肺,揽得侯卫东痛楚无比。
两人就这样摇啊摇,忽然被人一撞,身体就贴在了一起,就没有再分开。一具带着热量的温润身体,轻轻地依偎在侯卫东的怀里,他轻轻地抱住了长发女子的腰身,长发女子也慢慢地将双手环住了侯卫东宽厚的后背。
侯卫东血气正旺,美女入怀,身体就不由思想控制,而且侯卫东的思想也有意无意地放纵了身体,他稍稍将【创建和谐家园】往上翘了翘,这样就可以避免让滚荡直挺的下身碰到长发女子,可是采用这个姿势,两人上身就更加紧密地贴在了一起。
“既然曾经爱过又何必真正拥有你,即使离别也不会有太多难过,午夜里的旋律一直重复着那首歌,Will you still love me tomorrow.”
随着歌声,长发女子将额头靠在了侯卫东的肩上,除了小佳以外,侯卫东从来没有和其他女子接触过,这位女子的气味与小佳相比区别很大,若用花来比较,小佳是茉莉花,而这长发女人就是一朵玫瑰,香型不一样,同样都很迷人。
第二首情歌是《水中花》,“凄风冷雨中多少繁华如梦,曾经万紫千红随风吹落,蓦然回首中欢爱宛如烟云,……我看见水中的花朵,强要留住一抹红。”
第二首歌声响起之时,两人的脸颊也紧紧地贴在了一起,侯卫东放弃了掩饰,下身直直地抵在了长发女子的身体,侯卫东相信长发女子一定感受到了他的热力,因为,他清晰地感受到长发女子胸部慢慢地变硬了。
两人已经完全停止了移动,就站在舞池中间,身体随着音乐轻轻地摇啊摇,身体越来越热。
再一首歌曲响起,同样是熟悉的旋律和歌词:“爱一个人可以爱多久,心痛到那里才是尽头……你的诺言像颗泪水,晶莹夺目却叫人心碎……花瓣雨飘落在我身后。”
长发女子的眼泪已将侯卫东的肩膀全部打湿,侯卫东知道这位长发女子肯定遇到了伤心事情,而她这个年龄,最大的可能性便是失恋,他本来想说两句安慰的话,可是此时无声胜有声,说话就会破坏了气氛,两人默默地相拥,共同沉醉于轻曼的音乐之中。
柔情十分钟结束之后,灯光依次地亮了起来,虽然依然昏暗,可是比刚才亮了许多,两人站在原地分开,长发女子脸上犹有泪痕,她迅速扭过头,用手背揩了揩泪水,侯卫东站在一旁,用眼角余光瞟见了她这个动作,只是装作不知,就这样站着。
音乐再响时,侯卫东又发出邀请,谁知长发女子低声道“谢谢你了。”说完,转身就朝舞厅外去走。
侯卫东身体一动不动,如被孙悟空的定身法定住一般,目光却追随着在人群众显得孤寂的长发女子,长发女子走到门口时,门口的顶灯将使她的身影显现出来,她回过头来看了一眼,似是寻找着什么,一道亮光闪过,侯卫东眼睛一花,等到他再凝神之时,长发女子已经不知所踪。
长发女子离开了,侯卫东也就失去了继续跳舞的兴趣,他在懦动的人群中穿梭着,离开了舞厅。
外面的世界和舞厅相比就是现实的世界,舞厅没有散场,几个做冷饮的摊点,冷清清地没有一个顾客,摊主都是附近的居民,有气无力地守着这个摊子,看到侯卫东出来,都充满着希望地看着他。
从后门进入了学院,虽然是一墙之隔,却是两个完全不同的世界,学院的植被蔚然已成,茂盛而充满着生机,在这有些燥热的夏季夜晚,快速地生长着,侯卫东没有走大道,而是在林间小道中穿行,毕业虽然很短暂,他的心灵已受到了不大不小的冲击,所有的感受,和学生时代暂然不同。
林间有相恋的情人偎在一起,这些选择留下来的情人们,都有着各种各样的原因,侯卫东默默地想道:“毕业以后的事情真是说不清,趁着现在能够在一起,就好好地爱一场,以后回想起青春的日子,也就有个念想。”
这种想法很有些灰暗,校园中的侯卫【创建和谐家园】然想到,小佳还在沙州等待着自己,正在经受着张远征和陈庆蓉耐心细致的思想教育工作,他暗自询问自己:“我是花心萝卜吗,为什么今夜面对着这个长发女子,会砰然心动?”
侯卫东自可扣心自问,他无时无刻地想着小佳,而且思念随着离别时间的增强而愈发浓重,却并不妨碍他与这个女子相拥在一起。
小佳常说:男人的心可以分为几块,送给不同的人,而女人的心却是实实在在密密实实的一个整体,给了一个人,就很难容得下其他的人。
此时,侯卫东疑惑地想:难道小佳所说都是真的。
在招待所不远处,开着一个小书店,这是学院为了照顾那些没有工作的教师家属,特许在校园内开的商店,侯卫东十分熟悉这些小店,他一眼瞧见了自己常去的小书店里,依在如往常一般飘着灯光。
进了书店,老板娘不在,一个不认识的女孩子守在店里,看到有人进来,也不招呼,自顾自地拿着一本书看得津津有味。
侯卫东在书店里翻看了一会,又进来一人,在社会文学哲学类书柜前停了下来,侯卫东也没有注意此人是谁,可是不经意转过头,却发现此人居然是副院长济道林。侯卫东主动招呼道:“济院长,您好。”济道林身穿一件质地极佳的真丝短袖,他看了一眼侯卫东,有些奇怪地道:“侯卫东,怎么在这里?”
侯卫东没有想到济道林能一口叫出自己的名字,不禁受宠若惊,便简要地说了说最近的情况。
“青林镇,这是镇我去过,很艰苦,你要有思想准备。”济道林从书柜里抽出了一本书,又道:“看问题要一分为二,最艰苦的地方,往往就有着特殊的机遇,只要用心把握,用心体会,一定会有收获的。”
济道林鼓励了两句,突然脸色有些阴郁,道:“你们系上的朱老师前些天,突发脑溢血,已经去世了。”朱老师是政法系教民法学的讲师,知识丰富,口才极佳,最受学生好评,侯卫东有些吃惊,道:“朱教授身体这么好,怎么就突然走了。”
“朱老师要评副教授,要考英语,他英语不太好,就在家加班学习,谁知就出了事,医院全力抢救,没有救回来。”济道林取出钢笔,在书上写了几个字,抬起头,道:“侯卫东,你是沙州学院的优秀毕业生,相信你一定为会母校增光,这是路遥的《平凡的世界》,是老师送给你的礼物。”
意外地收到了济道林的礼物,侯卫东心情很是激动,将济道林送出了书店,也就拿着《平凡的世界》,回到了招待所。
第24章 原来是发配(一)
这一夜,侯卫东一会梦见小佳,一会梦见这个神秘的长发女子,甚至还有段英的片段在脑中闪现,侯卫东最终在梦中选择了小佳,两人不顾一切的抱在了一起,醒来之时,侯卫东的短裤已湿了一片。
居然梦遗了!
这让侯卫东很是感慨,他从裤包里找出手纸,将【创建和谐家园】上椰子味的人生精华揩干净,自从和小佳好了以后,侯卫东就没有梦遗过了,今天一个神秘的长发女子,居然引来了久违的梦遗。
¡¡¡¡µÚ¶þÌìÒ»Ô磬ÄÚ¿ãÇ°ÃæÓÐÒ»¿éÓ²°ð°ðµØ¼«²»Êæ·þ£¬¿ÉÊÇÉí±ßÖ»ÓÐÒ»ÌõÄڿ㣬¾¡¹Ü²»Êæ·þ£¬Ò²Ö»ºÃ½«¾Í´©ÁË¡£
到了车站,看到开往青林镇的客车,侯卫东暗吸一口气,这辆车是整个益杨汽车站最脏的一辆车,而且是唯一先上车再买票的客车。
车上堆满了各种货物,过道上则堆着好向个竹筐,竹筐中藏着说不清来源的破烂,还有两台叫不出名字的机械,机油黑腻腻的发亮,侯卫东小心地避让着,还是将衣服弄脏了。
发车之时,车上已挤满了人和货物。
走了一个小时,路越来越烂,也越来越窄,乘客的衣服越来越烂,越来越脏,满车都是带着话把子的粗俗谈笑声,几只鸭子在前面“呱、呱”地叫着。
又走了一段,公路变发生了质变,一个坑接着一个坑,大坑套着小坑,客车就如在舞厅跳舞一样,东摇西晃,侯卫东的衣服已经与竹筐和机械进行了无数次亲密接触,迫不得已和青林人民群众打成了一片。
三个小时以后,终于到了一个破破烂烂的小镇,侯卫东站在小镇中间,一眼就将小镇尽收眼底,虽然知道乡镇条件差,侯卫东心里还是有掩饰不住的失望,为了稳定情绪,他取出最后一枝红塔山,站在街道一边点燃了。
一辆黑色桑塔纳从一个院子里开出来,侯卫东没有想到这个小镇还有桑塔纳,赶快避到了一边,迎风而起了灰尘将侯卫东包得严严实实,就如洗了一个灰尘桑拿。
摸了摸脸,只觉触手处全是沙尘,侯卫东就用手使劲搓了搓脸颊,一会功夫就搓出来一根又一根泥条,他挺了挺胸膛,就朝着桑塔纳出来的方向走去,他估计得没有错,远远地就看到了几块牌子,最醒目的就是“中共益杨县青林镇委员会”、“益杨县青林镇人民政府”这两块牌子,旁边还有人武部、纪委和人大主席团的牌子,院子角落,还立着一块牌子——青林镇派出所。
侯卫东站在外面看了一会,政府大门有村民进进出出,他找到了党政办公室,见门开着,就走了进去。
党政办公室里放着四张桌子,十几个村民围在一张桌子前,似乎在【创建和谐家园】,一个胖胖的女子坐在桌上前发呆,另外一个三十岁左右的男子在打电话,这名男子道:“晁镇长,赵书记要县里开会,今天下午的会就改在明天上午十点,在中会议室。”
这名男子打完电话,一【创建和谐家园】坐了下来,滕椅坏了一只脚,用布条缠起来,随着男子的体重,“嘎吱”响了一声,滕椅被压得弯起来,似乎马上就要散掉。
侯卫东走到那名男子跟前,道:“同志,你好,我是来报到的。”说着把人事局办理的相关证明递给了那名男子,那名男子把证明接了过来,并没有看,反问道:“你报什么到?”
“我分到益杨政府,今天来报到。”那名男子笑道:“是今年分来的教师吗,你到教办去报到。”侯卫东解释道:“我分到镇政府,那是人事局的介绍信。”
中年男子瞟了一眼介绍信,而问胖女子道:“没有听说要进人,是不是?”
那个中年胖女子摇头道:“唐主任,没有听说,是不是来报到的教师,听说镇中分了几个教师来。”胖女人有些好奇地看了侯卫东一眼,道:“这是党政办唐主任,如果政府要进人,他肯定知道,你是不是弄错了。”
听到他们的对话,侯卫东再次解释道:“唐主任,我是沙州学院毕业的,分配到青林镇政府,那是人事局的介绍信。”唐主任这才把人事局的手续看了一遍,他道:“怪事,怎么我不知道这件事情。”侯卫东摸出沙州学院的毕业证和参加益杨县党政考试的分数单,道:“我参加了这次益杨县党政干部选拔考试,考过了,被分到青林镇来的。”
唐主任仔细看了一眼人事局的印章,道:“这介绍信是真的,这事奇怪了,你坐一会,小杨,给他倒杯水,我去问秦镇长。”侯卫东听唐主任称胖女人为小杨,有些奇怪,唐主任不过三十出头,这胖女人至少四十岁以上,为何称她小杨。
小杨从柜子里找出来一个杯子,倒了些茶味,泡了一杯茶,对侯卫东道:“喝茶,这青林镇的公路被重车压得到处是坑,肯定很难走。”
侯卫东这一段时间,为了跑已经落实了的手续,见识了一把机关作风,此时见小杨泡了一杯茶,又主动与自己说话,心里顿时对她有了几分好感,笑道:“是有些难走。”
“你家里哪里的?”
“吴海县的,我是沙州学院毕业的。”
小杨显得兴致盎然,继续追问道:“你爸爸妈妈是干什么的?”
“爸爸是吴海公安局的,妈妈是小学教师。”
小杨笑着道:“还是干部家庭,以前在农村呆过没有,若是没有呆过,乡镇工作可不好做。”
一个留着小分头的年青男子走到办公室,他端着一个大茶杯,对小杨道:“杨姐,给我点茶叶。”小杨热情地道:“苟林,又分来一个大学生,我们青林镇就有三个大学生了。”她热情地介绍道:“这是苟林,去年分到农经站的。”又道:“这是侯卫东,沙州学院毕业的,政法系。”
苟林有些用不可理喻地的眼神看了侯卫东一眼,道:“沙州学院政法系的,应该分到公检法司去,分到乡镇来,真是倒了八辈子霉。”等到苟林出了门,小杨神秘地道:“你别听苟林的,苟林在单位印象不好。”又道:“我叫杨凤,在办公室工作。”
这时,办公室围了一圈的农民陆续散了,一个穿警服的中年人端起一个军用水壶喝了一大口,抬头道:“大学生,来,喝一口。”小杨马上介绍道:“这是黄公安。”
侯卫东赶紧打招呼,“黄公安,你好。”这时,又进来了一位中年妇女,她有些畏缩地对着黄公安道:“同志,我来办户口。”黄公安不耐烦地道:“等一会。”那个中年妇女就站在门口,眼巴巴地看着黄公安。黄公安伸了几个懒腰,活动身体,道:“今天一开门就坐在这里,若天天这样,【创建和谐家园】都要憋出毛病。”他把水壶递给侯卫东,不容置疑地道:“大学生,来喝一口。”
黄公安说话很粗鲁,对农民态度也不好,有些象传说中的坏公安,侯卫东也不愿意轻易地得罪黄公安,接过水壶,就喝了一口,道:“黄公安,是酒。”一股【创建和谐家园】辣的味道,从口腔直接传到胃肠最深处。
黄公安见新来的大学生喝了一大口,夸道:“这个大学生还可以,有点耿直。”他说完,就出了门,把中年妇女丢在了门口,过了一会,回到了办公室,对中年妇女道:“你过来吧,哪个生产队的,叫什么名字。”中年妇女如释重负,站在黄公安的桌前,开始报上名字。
杨凤的嘴巴一刻也闲不住,她马上道:“派出所只有四个民警,秦所长带人去青林山,黄公安是内勤,留下来办户口,开门到现在就没有断过人。”她打量了一会侯卫东,道:“看你这个身材,酒量肯定不错,去年苟林来报到的时候,死个舅子不喝黄公安的酒,把黄公安得罪了。”
唐主任拿着侯卫东的介绍信,一边走一边扇着,他坐回椅子上,压得椅子又“吱”地一声,就如马上要散架,喝了一口茶水,唐主任才道:“刚才我去问了秦镇长,他让你十天以后再来。”
第25章 原来是发配(二)
与侯卫东跟断腿不同,七月十二日,张小佳就已经到沙州市园管所正式上班。
沙州园管所是建委下面的一个事业单位,二级法人,主管沙州全市的园林绿化事业。小佳是园管所的内勤之一,工作很轻闲,主要任务是守电话,接收文件,打印材料。
此时侯卫东还在家里等待着分配,两人约定,每天六点下班以后,就通一次电话,吴海县虽然属于沙州市,但是,两地通话仍属于长途,贵得要死,园管所所长是个老节约,就把电话的长途功能锁上了,所以,只能由侯卫东给小佳打过来,每天一次的通话,成了两人最快乐的时光,却让侯卫东老妈恨得咬牙切齿。
张小佳每天最后一个离开办公室,主要原因是为了与侯卫东通电话,却起了一个意想不到的作用,园管所老所长对于自觉加班的张小佳很是满意,工作了一个星期,老所长就在办公会上大大地表扬了张小佳一番。
快乐的通话时间持续到了八月四日,八月五日早上六点,侯卫东坐上了吴海县开往益杨县的早车,九点就赶到了益杨县,又换上了益杨县开往青杨镇的班车,十一点半,灰头灰脸地来到了青林镇政府。
杨凤正坐在椅子上津津有味地吃瓜子,瓜子壳就放在报纸上,已有一大堆了,她看见侯卫东,脸上表情便生动起来,道:“今天你的运气好,赵书记刚刚从五村回来,还问了你的情况。”侯卫东报到的手续全部交给了唐主任,他就顺口问一句,道:“唐主任没在吗?”杨凤眨了眨眼睛,道:“唐主任,不知道在哪里。”
杨凤带着侯卫东上了二楼,二楼不过六七间房子,从牌子上可以看出来,青林镇政府领导都在这里办公,杨凤在一间没有牌子的办公室前停了下来,敲了敲门,道:“赵书记,侯卫东来报到来了。”
“进来。”屋内传来了略有些沙哑的声音,声音虽然沙哑,可是语调却有一股气度,这种气度到底是什么,侯卫东也说不清楚,可是一听这语调,就知道里面的人充满了自信,大权再手的自信与威严。
侯卫东的父母都有工作,他从小在吴海县长大,基本没有在乡镇生活的经历,受到舆论的影响,心目中的乡镇干部就是戴着草帽、卷着裤腿、成天粗话、行为鲁莽、酒气熏天的田坎干部,可是见了赵书记,他对乡镇干部的印象就立刻得到了转变。
赵书记四十六、七岁,白净面孔,很有些官相,穿着质地颇佳的灰色衫衣,相貌气质与济道林倒有几分相似,他坐在沙发上,用钢笔在一份文件上写下了一行字,对杨凤道:“把这个拿给晁镇长,让他赶紧去办,不要耽误。”杨凤接过文件,也没有看侯卫东,急急地转身出去了。
赵书记这才抬起头来,温和地对侯卫东道:“你坐吧。”他摸出来一根烟,递给侯卫东,道:“你是哪个学校的,学的什么专业?”侯卫东来青林镇之前,哥哥送了他一条红塔山,他就带了一包在身边,此时他见赵书记递烟,连忙取出打火机,给赵书记点燃,自己了点上一根。
赵书记抽了一口烟,半响没有说话,这种静默给了侯卫东很大的威压,香烟袅袅,在屋内升起,快到屋顶之时,散了开去。
“经党委研究,决定让你到青林山去,青林政府在青林山上有一个工作组,负责独石村、尖山村、望日村三个村的工作,你安顿好以后,再给你分配具体的工作。”
侯卫东没有农村生活的经验,听到赵书记的话,心中有些茫然。
赵书记观察力很是敏锐,他捕捉到侯卫东表情的细微变化,知道他对上青林没有概念,解释道:“去年搞了全县搞了并乡工作,山上的上青林乡与山下的下青林乡就合并成了青林镇政府,青林山上有一个老场镇,是上青林乡政府的原驻地,住房条件比山下好得多,你以后就住在那里。”
赵书记顿了顿,很严肃地道:“你有什么要求没有?可以提出来,组织上会考虑。”
侯卫东确实对青林山没有任何概念,既然来到了乡镇,他就做好了吃苦的准备,他也就没有更多的要求,当即表态道:“赵书记,我刚从学校毕业,对工作不熟悉,到了青林山上,一定多向老同志学习,踏踏实实工作,尽快早日进入角色。”
青林镇这两年来了三个大学生了,前两名大学生让赵书记很是失望,特别是苟林,无组织无纪律,大事做不了,小事又不做,让他很是失望,又很是头痛,新来的侯卫东,言谈举止还不错,只是时间还短,还须观其言察其行。
“我已让唐主任去办你的组织、人事关系,到了青林镇,就要吃得苦,吃不得苦就干不好工作。”赵书记打了一个电话,道:“唐主任,你就带侯卫东上山,让高镇长把住宿安排好,就侯卫东住二楼郑兵那间。”他又对侯卫东道:“高长山是上青林乡的副乡长,因为年龄原因已经退居二线,他工作经验丰富,在上青林乡很有威信,你到了上青林乡以后,就要听从他的安排。”
赵书记刚刚放下电话,端起茶杯喝了一口,唐主任就仿佛会妖术一般出现在赵书记门口,他微微喘着气,道“赵书记,有什么任务。”
赵书记吩咐道:“中午就在青林山上安排一顿,让工作组的几个同志跟侯卫东见个面。”
“我马上要去县里开会,就不多谈了。”赵书记和侯卫东握了握手,道:“有什么困难,可以打电话给办公室唐主任。”
唐主任带着侯卫东就来到了办公室,他一【创建和谐家园】坐在了椅子上,道:“你的行李在哪里。”侯卫东指了指带在身边的一个小提包,道:“就这些了,等到了青林山工作组,看看缺什么,再买一些就行了。”杨凤在一旁说道:“已经要十二点了,吃了饭上山,我们给侯卫东接风。”唐主任长着一张圆脸,肚子也有些凸起,他想了一会,道:“算了,以后再说,赵书记已给高镇长打了电话,他们已经去准备伙食去了,再说,喝了酒爬青林山,当真要我的命。”
侯卫东提起提包,就对黄公安和杨凤道:“黄公安,杨主任,我走了。”杨凤眼睛原本就小,此时已笑成了一条缝,她笑道:“侯卫东是正牌大学生,在基层锻炼几年就能提起来,以后要多关照大姐姐。”侯卫东暗想:“大姐姐?看样子就是一个阿姨。”黄公安话不多,他提起老旧的水壶,道:“侯小伙,整一口,下山我请你喝酒。”
侯卫东充满豪气地喝了一大口,就跟着唐树刚上山,一路上,唐树刚将青林镇的基本情况也向侯卫东作了介绍。
青林镇名字来源于这座青林山,以前并乡以前,青林山上是上青林乡,山下是下青林乡,由于交通原因,新的青林镇政府坐落于山下。如今青林山上有三个村加上一个老场镇合计七千多人,由于山上交通不便,只有一条机耕道通到独石村,而独石村又远离上青林场镇,因此到青林场镇上下只能从小道爬山,新的镇政府成立以后,上青林乡政府大部分人员都下了山,山上就留了一个工作组。
侯卫东就幸就成了工作组的一员。
上了山路,侯卫东倒吸了一口凉气,这青林山看不去并不高,可是山势颇为险峻,一路上,沿着青石板铺成了小道上山,大树遮住了天日,山水不断地从小沟里流过,有时青石路和山水平行,这山水清澈见底,触手颇为凉快。
在益杨读了四年书,常说益杨无风景,走了青林山,侯卫东才知道,不是益杨无风景,而是自己见识太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