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醒:系统正在全面升级。您可以访问最新站点。谢谢!
彭冬梅又走近一步,问道:“上次你和一个女的在我妈面前说你要定亲,你到底订亲没有?”
所有人都盯着薛华鼎,都等待他的回答。
“我没有……”说到这里,薛华鼎突然想起那次跟罗敏碰见她妈妈的事,一时不好怎么说。
“没有?那你明天跟我一起去租门面。”彭冬梅很干脆地说道。
薛华鼎惊讶地问道:“租门面?租门面干什么?”
彭冬梅反问道:“你难道就这么一天天地荡下去,一事无成?我现在已经找到了门面钱,我跟你一起开修理店!”
薛华鼎闻言心里一颤,感动地看着这个大胆的女子:她还在为那个卑微的目标努力着。
薛华鼎小声地说道:“我已经在邮电局找到工作了……”
彭冬梅的脸色一下变的苍白,盯着薛华鼎问道:“真的吗?”
薛华鼎点了点头,不自然地说道:“对不起,我不知道你为我做了这么多。真的谢谢你。”
这时候,不知出于什么目的,旁边的王庆贺说话了:“彭冬梅,他骗你的。他没有找到工作。至少是没有找邮电局找到工作。我跟你家离的不远,你应该知道我今年分配到了邮电局,他是不是在邮电局工作,我知道。邮电局进入是非常困难的,除非有很大的后台。”
听了王庆贺的话,彭冬梅的眼泪一下涌了出来。看了看薛华鼎,又扫了一眼旁边的黄清明,然后双手捧着脸,踉踉跄跄地走了。
薛华鼎知道彭冬梅在王庆贺的误导下误解了他和黄清明的关系,以为自己在追黄清明而用谎话来搪塞她。他想追上去说清楚,但想起她妈妈杨胖子骂人的那一幕,他胆怯了。
看着彭冬梅哭着出门,薛华鼎心情非常沉重。他默默地出了黄家,深一脚浅一脚地回了家。
王庆贺则显得很高兴,好像薛华鼎的难堪就是他的杰作似的。
薛华鼎连续几天都呆在家里,想着对自己真情一片的彭冬梅。他知道,只要把自己已经找到工作的真实情况跟杨胖子说清楚,她也许会同意这门亲事。问题是他对她谈不上真正的爱情,上次二人上床没有她妈妈突然出现的话,自己肯定会占有她的身子,但那多半是出于异性的冲动。冷静下来后才发现自己并没有与她长相厮守的准备,二人之间的感情还不深。可是,她现在这么痴情……
星期一罗敏从单位上回家,兴奋地对薛华鼎说起她们邮电所的京汉广一线传输干线已经开通,开始了试运行。她知道了光端机的相关配置,认识了光中继板,复用板,电源板,知道了使用手持终端来进行故障定位和简单的故障处理,还能配合上级局进行电路迂回,知道测试光功率并通过光功率来判定光缆损耗是否在正常范围……。
厂家的人偷偷地说她表现出色,比那个市局来的王工都强。
说到市局王工,罗敏就小声问薛华鼎是不是跟黄清明闹矛盾了,那个王工对县局的马敬堂主任说他快要拿下黄家了。马主任说要他请客,王工拍着胸口说保证在黄清明开学前把关系搞定,把黄矛镇的第一美女纳为自己的老婆,实现工作和爱情双丰收。
薛华鼎摇头说他跟黄清明本来就只是相互有点好感,二人之间是很单纯的同学关系。她跟王庆贺好是她的自由。
罗敏自然不信,她扭住薛华鼎耳朵咬着牙问他:“是不是跟你南京的那个许什么蕾的好了就要甩黄清明?”
“没有!我就是那次舞场上见了她,再也没有见过她,从没有联系过。”
“哼,你不联系她,她联系你啊。她已经跟我打过二次电话了,问你工作问题解决了没有。”
“那你也没有告诉我呀。”
“我就是不告诉你这花心的家伙。”
“不告诉就不告诉。”薛华鼎嘴强硬地说道。过了一会儿又小声地问道,“她说什么了?”
“嘻嘻,还是忍不住要问?她说的可多了,不过嘛——,她都是跟我说话。没你什么事。”
星期二上午薛华鼎就先坐汽车后坐火车赶到武汉邮电研究院参加光端机培训。培训的内容基本都是光传输的基础知识。通过学习,薛华鼎知道了传输数据的编码结构,知道了什么是1B1H码,什么是PDH。与在南京邮电学院一样,薛华鼎都是埋头苦学,加上培训班几乎清一色的男人,没有分心的因素。
通过一段时间的学习,他对武汉邮电研究院的光端机设备已经非常清楚:如何上下电路、怎么判断设备性能、如何进行故障定位、怎么使用误码仪等等都很清楚。因为学员的培训目的仅仅是为了维护这些设备,所以涉及的知识难度很小,唯一复杂点的可能是手持终端的操作。这些知识连罗敏这个丫头在黄矛邮电所现场短短几天就了解一个大概,怎么可能难住专门在这里培训半个月的薛华鼎呢。
当然他还学了许多与光传输技术相关联的专业知识。在星期日还在附近的武汉大学和华中工学院去走了走,买了一些计算机等方面的书籍。
在这半个月的学习中,这里给他留下深刻印象的是研究院的巨大的占地面积、院内多个大面积长满荷叶的藕塘和一个老师的名字。那是一个中年女人,忘记了她姓什么,只知道她的名是“小妹”二个字。他多次想:她爸爸妈妈怎么给她取这么一个名字,要是她九十岁了,别人还喊她小妹吗?
从武汉回来已经是八月初,在家休息了一天,母亲告诉他是黄清明临走上学前来过一次,说是学校要实习所以提前返校。
而罗敏则悄悄地告诉他说是她不愿意得罪王庆贺,也不想与家里闹翻就眼不见为净提前走。而且罗敏还告诉他黄清明和彭冬梅现在和好了,经常在一起玩。
薛华鼎哭笑不得地说道:“她们本来就没有矛盾,说什么和好?”
“哼,她们是情敌,怎么没矛盾?”
“呵呵,你还真看得起你表哥。不过我明确地告诉你,我的心现在还属于自己!”
¡°ßý£¬¹íÐÅ£¡ÎÒÖªµÀÄãÐÄÀïÔÚÏëʲô¡£¡±
“在想什么?”
“远方的那个什么蕾。嘻嘻,是吧?”
……
第二天乘车到了县邮电局报到后算是正式上班,正式解决了工作问题。
在人事劳资股谢股长的带着下,薛华鼎走进了长益县邮电局维护中心,受到维护中心的四个人和闻讯而来的电信股六个人的欢迎。谢股长先简单地将薛华鼎介绍给他们,然后是维护中心主任马敬堂将电信股的领导和他们维护中心的人一一作了介绍:
电信股股长陈伟军、设备管理员李铁、电信业务管理员林白山、通信建设管理员曾国华、通信建设管理员蔡志勇、资料管理员张灿。其中曾国华是一位憨厚的老同志,张灿是一名四十岁上下的妇女。股长陈伟军与薛华鼎在跃马认识的陈明军的名字只有一字只差,二人像貌相差很大,而且眼前这个股长年轻得多,也就三十一二岁的样子。“他与陈明军应该不是兄弟。”薛华鼎心里想。
维护中心四个人,他们分别是:马敬堂主任,兼主管传输设备维护;毛海东,主管交换机设备维护;何飞山,主管电源等配套设备维护;申力,主管线路维护。四个人都算是年轻人,何飞山的年纪最大三十六岁,其他的都在三十岁以下。
简单的欢迎会后,薛华鼎就始在马敬堂主任手下当了普通一兵,
局里在集体宿舍为他安排了一个床位,与七位局里的年轻人住在一起,蔡志勇自然住在家里。
马敬堂主任早就知道他要来,就给他准备许多技术资料,让他先了解全县的基本情况,特别是线路、设备。在河背镇相处了一段时间的“老熟人”毛海东对薛华鼎也是知无不言,言无不尽:当时薛华鼎在河背镇邮电局值班和英勇救人,毛海东就是知情者或者说是目击者,也很佩服薛华鼎那种不要性命的血性。
除了熟悉情况,当哪个支局(所)里设备发生故障后薛华鼎还随维护中心的同事乘车下支局所去处理故障。在处理故障过程中,开始薛华鼎只是在旁边看、或者在旁边询问。只有他们忙不过来的时候才主动插手帮忙。但不久后,薛华鼎就逐步取得了他们的信任,放心地让他单独处理一些简单的故障。
日子就这么平平静静地过着,虽然有时候深夜里发生通信故障,深夜出车抢修第二天返回,但年轻人也不觉得特别累,对加班加点夜里出勤还感到新奇和有趣,体力在休息一会也就很快恢复了。总之,薛华鼎对他目前所进行的工作很满意,生活得很开心。
半个月之后,薛华鼎就能完全独立开始维护工作了,不过他自己把自己约束在维修抢修的范围内,没有如维护中心的其他同事那样把自己定位于既维修抢修又对下面的支局(所)的维护工作进行检查督促的双层身份。因为只老老实实埋头苦干,才进局的薛华鼎赢得了支局所很多职工的好感。
县局局长唐康到他们维护中心来过一二次,但都是正常的工作了解或者称之为临时工作检查,跟薛华鼎没有什么特别的交谈。蔡志勇则是与每个人都有说有笑,他所到之处都是香烟翻飞,吞云吐雾。
第二卷 初涉官场 第098章 【县委书记批示】
手机电子书2009W.com网 更新时间:2008-8-11 15:31:25 本章字数:2762
第二天忐忑不安的薛华鼎在原来陈伟军留下的办公桌前坐了下来,开始了第一天的做官生涯。
他还不知道如何开始工作——没有完全进入角色——的时候,四十多岁的资料员张灿就从外面进来交给他一纸报告,并告诉他:“李副局长叫我们尽快解决。”
薛华鼎有点兴奋地接过那张A4纸。但扫了一眼之后,脑袋立即就变大了:上面有县委庄书记的批示、县邮电局唐局长的批示、李副局长的批示。薛华鼎哭笑不得,心里想:“真是比中【创建和谐家园】的运气还好,第一天就与县里的第一把手扯上了关系。”
薛华鼎先看了张灿一眼,想问她一些情况。但见她已经转身,就忍住没问,认真阅读起里面的内容来。
报告的内容很简单,只有不到二百个字,就是天南摩托车公司申请解决安装十部电话的问题,报告里也提到他们已经申请了二个月了,邮电局却没有一点动静。
三个领导批示的字数远远超过报告里正文的字数。
庄书记龙飞凤舞地批示道:“报告中提及的问题请邮电局自查。通信保障是我县招商引资中最重要的基础和前提。为我县最大的台资企业解决通信难题,你局应该作为一件政治大事来抓。三个月之后请唐局长就全县通信建设情况向县委县政府做一个专题汇报。庄。”
唐局长的批示则稍微简短些:“请李副局长阅办,在一周之内拿出解决方案交局办公会议讨论。在庄书记规定的期限前解决这个问题。唐康。”
李副局长写道:“电信股必须立即与对方联系,五天内拿出一个解决方案交我。李。”
从字面上改动的痕迹看,李副局长原来是要求三天拿出解决方案,后把三改成了五。
薛华鼎看着这张盖了鲜红的公章和布满来头很大的批示的报告,心里感到非常奇怪:不就是安装十部电话吗?如果是三个月前也许还有困难,现在新的数字程控交换机已经开通,有一万多门电话的容量,不说你装十部,就是装百部,一千部,一万部邮电局也可以跟他们装。
他站起来走到负责电信业务管理的林白山办公桌前,把手里的报告递给他。
林白山只看了报告的题目就放下了报告,眼里露出明白一切的神色。
薛华鼎连忙问道:“怎么回事,仅仅十部电话就需要如此兴师动众吗?”
林白山笑了一下,将报告递回给薛华鼎,有点夸张地说道:“我的天,这种事都告到县委书记那里去了。他们来我们这里闹了好几次了,我们现在没有办法解决。老曾最熟悉,你问问他。”
薛华鼎收回投注在林白山身上的目光,转头看着已闻声转过头的曾国华,从林白山手里接过报告走了二步转给曾国华。蔡志勇和马敬堂等人都抬起头看了薛华鼎一眼,然后低下了头继续他们的事:马敬堂继续看报纸,蔡志勇拿着资料在整理。
曾国华快速地扫了报告一眼,把报告递还给薛华鼎,为难地说道:“这事很麻烦!主要是我们邮电局的用户电缆暂时过不去。他们又不肯出钱。”
曾国华一边说一边在办公桌上找着资料,很快他就拿出一张蓝色图纸铺开摆在桌上,对靠拢来的薛华鼎道:“你看,这个天南摩托车公司在县城的东南角,离我们的机房有近九公里的距离。他们那里以前,不,现在,现在还是农村,没有一部电话。而东南边的这么一大片地方我们都没有什么杆路,到他们那里至少要新架七公里杆路进去才行。如果为了这十部电话架杆路过去,杆线投资、施工费用、青苗补偿等费用需要一百二十多万。我们从他们公司收回的初装费才五万块钱。而且他们申请的这十部电话也只是作为对外中继线使用,只要对外联系的时候我们才能收到费用。他们在公司内部将安装内部小交换机,他们内部通话我们一分钱的话费也收不到。”
薛华鼎问道:“我们以前跟他们是怎么交涉的?”
曾国华回答道:“我们局里已经与他们谈了好多次。他们摩托车公司是铁公鸡一只,一直咬定最多最多出十万元。拖了这么长时间了,他们就是不松口。”
薛华鼎一听才明白怎么回事,问道:“李副局长他们知道吗?”
“知道!怎么会不知道,陈股长带我跑过三趟没戏,后来李副局长出面带我们与他们进行了二轮谈判,还是没戏。最后一次,就是上个月,李局长很生气了,跟他们拍了桌子才走的。那些人特牛,老板好象是台湾人。那个老板我们没有见过,但他手下的人不买我们的帐,只说要我们快点为他们装电话,就是不肯出更多的钱。”曾国华脸上有点怒气。
听说李副局长知道这个事,还参与了谈判,薛华鼎看着他那个要求电信股五天拿出方案的批示,心里有点异样的感觉:“你一个副局长出面都没有解决这个问题,却要求我们五天拿出方案,这不是把责任往下推吗?”
刚才本想去找李副局长请示一下,想从他那里得到一点提示。现在看来自己去只是自讨没趣,这个问题还得自己来想办法:“哎,一个比针鼻眼还小的小官都难当啊。”
想到这里,薛华鼎把报告放在一边,认真地看起图纸来。他仔细地看了一会儿图纸,对曾国华问道:“这里不有电话吗?离那里好象并不远。”
“那是电力局的电话,当时利用的是电力局的电力杆线,装八部电话只收一半的钱才办好的。”曾国华道。
“那我们能不能再利用他们的杆线?”薛华鼎问。
“我们以前也这么想过。但是,利用电力杆路也就省四公里多一点的杆路投资,只能省四十几万的投资。而且电力部门现在不同意我们利用他们的杆路。”
“那不没有办法了吗?”薛华鼎听了,有点垂头丧气。
“要是好解决早就解决了。只要局里愿意出冤枉钱,解决起来很容易,不要三个月。”曾国华苦笑道。
“台商怎么把公司建到那鬼地方?”薛华鼎拿着报告往回走,嘴里自言自语地说道。
“那里地皮便宜,又是台商的老家。”曾国华的目光追着薛华鼎,说道。
薛华鼎把报告放在桌上,想了想然后对曾国华说道:“我们现在去看一下?”
“好的。要向汽车队申请车吗?”曾国华问道。曾国华知道现在去那里去看也看不出什么名堂,这么做仅仅是向领导表明一下工作态度,也说明这件事办不好不是因为电信股不努力,而是实在没办法:嘿,什么方案不方案,最终不就是投资一百多万冤枉钱为他们解决十部电话吗?现在县委书记都发了指示,邮电局还能拖着不办?
“这个时候申请车也晚了,我们骑自行车去。我也想看看我们的线路。我现在对外线不熟悉。”说到这里,又对蔡志勇道,“蔡志勇,你也一起去看看?”
薛华鼎从林白山、马敬堂、曾国华脸上的表情就知道这些老职员对自己突然被提拔当股长多少有点不服气。自己和蔡志勇都是新来的,如果二人之间的关系不搞好,股里的工作更难进行。
第二卷 初涉官场 第099章 【当官的滋味】
手机电子书2009W.com网 更新时间:2008-8-11 15:32:04 本章字数:3229
薛华鼎昨天想了很多:蔡志勇是从邮电学校毕业的,出来就跟着曾国华管线路。有关线路方面的问题,他这个科班出身的人应该懂得,现在只是经验不足而已。自己又懂交换机和传输等设备。电信股管理的也就是线路、设备和业务三大块。只要二人拧成一股绳,股里的大部分工作就能顺利开展,自己就能立于不败之地。
薛华鼎决定今后一定让蔡志勇多熟悉全局的情况。今天有这个机会自然不放过。
……
三人骑着绿色的邮电单车,穿着深绿色的邮电制服,出了县邮电局大院。在参加工作不久,在唐局长的干预下,薛华鼎和蔡志勇二人很快就分到了单车和制服。
“这里的皮线怎么这么乱?机线班的人也太不负责了吧?”骑在自行车上看着马路边建筑物墙上凌乱的皮线,薛华鼎不高兴的说道。
曾国华听了比自己年轻了一半还多的薛华鼎的话,老脸有点发红,心里也有点恼怒:他就是主管负责线路维护的机线班的人,皮线安装质量不好当然有他一份责任。
虽然他也看到墙角处很多皮线缠在一起,象一个乱蓬蓬的鸟窝,但他还是冷冷地说道:“机线班才十个人,负责全县城的装机、维护。不但他们的任务很重,我们电信股的人也不可能每个地方都检查到。”
年轻气盛的薛华鼎没有注意到老曾的脸色变化,继续说道:“应该每个地方都检查到,要是象这样凌乱,不说影响通话质量带来故障隐患。至少太难看了,影响我们……”本来说影响邮电局的形象,话到嘴巴边就变成了“影响我们的考核指标。”
“每个地方都检查到,哪里有这么多人?我一个人即要工程随工,又要检查,还要查勘。现在小蔡来了,也许可以抓一抓了。”曾国华道。
“以前你们没有向局长要人?”薛华鼎问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