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醒:系统正在全面升级。您可以访问最新站点。谢谢!
这些发现,对村里的人说来不稀奇,都是村里的旧事。杨再新第一次听说这事,有些新鲜,觉得之前人们能够开垦种植,如今要开垦出来肯定可行,只是,要选中适合的作物,选择有经济价值的作物。
有了这样的基础,杨再新觉得离目标又接近一分,便继续往山顶爬。到半山时,看看时间已经中午。几个人也都消耗不少体能,吃了干粮,再继续往上爬。过了山腰后,地势更平坦,钻林子也容易一些。不过,这边是斜坡面,风景普通。
到山顶,将沿路拍下的照片翻看一遍,杨再新也将沿途采集到土壤样本整理一番,觉得这一天的收获还不错。“龙哥,这片坡地大约有多少面积?”
“几百亩总会有。”龙成海说,对于山坡野地,估算面积比较难准确,“这种的坡地,沿途至少有五六处,这里是离村里最近,也是七十年代开垦耕种过的,往上游走,还有开垦过的也有一直没开垦的坡地,从山顶走,彼此的实际距离就不算远。”
“也应该是的,”杨再新也回味过来,从河沟走,弯弯曲曲的道路难行,一大半天才爬上坡来,但从坡顶走,村里所占地区不过十来公里,之外就是临县领地了。“这里离进村公路不是没多远了?”
“是的。”龙成海指着一个方向,“往这里走,过那个山头下去就是进村公路。”
三个人不是沿旧路下河沟,而是选择在山顶走,从进村公路回村,这样需要的时间更少。
第二天,杨再新浑身都痛只得留在村里不走,休息一天,恢复一【创建和谐家园】能。过一天,龙秀国也得空,再次出村就有四个人,并不走河沟而是从进村公路直接走山顶。看了两处坡地,从山顶往下看,实际的感受会少很多,但从宏观上对这些坡地又更好把握。
一天看了两处坡地,在山顶行进不过才到中午。坐到山头上,
龙秀国说,“杨主任,河沟两侧风景最好的,可能就是这一段。我们从这里看过去,角度不是太好。往前走,有一个平台,站到平台上看,山谷两边都能够看清楚。特别是起雾的时候,真的就像在仙境一样。”
听龙秀国这样说,杨再新忍不住站起来,一行人往那个平台走。张兵在前带路,没走多久,开始沿山势下,一条小毛路勉强可识别。路途是一些大块大块的巨石,一些是与山体相连,一些是搁置在石头上,非常壮观。t;!t;
第25章 摘星台
这真是一处绝美的风景,站在观景台上,这一处观景台只有唯一的一条通道。不足一米宽的石路,从山体延伸出来。延伸有三四米后,与这站台搭在一起。站台总面积大约十来平米,上堆着三层石块,好在看起来石块不会下滑滚落到几百米的深沟去。
站到站台上,突然四周一空,完全呈孤岛性质的一处观景台,天然的。杨再新一来到这里,第一感觉是战战兢兢,因为四周空旷,唯一与山体相连的地方,狭窄、孤深,似乎这一处岩石随时会离开山体,往河沟里下坠溜。
“杨主任,恐高吗。”龙秀国笑着说,可能是看到杨再新有些紧张。
第一次到这个地方的人,估计都会有同样的感受。环周是峭壁,白森森的,直接垂直到沟底。看向沟底,如果有人在至少是六七百米。
过一会,适应这处天然的观景台,山风吹拂,身上的汗水逐渐干了,格外凉爽。看周边,观景台两侧的石壁,如同斧头劈砍一般,间或在半山有些矮小的长青乔木。观景台自身下方是什么样子,从他们这个角度是无法看到,要从对面山,或侧面的山坡上才有视角。
对面山也是峭壁、三条峡沟往远处延伸。正对面是一个比观景台还要高的大石柱,龙成海指着对面大石柱,“杨主任,对面那里叫摘星台,你看像不像?”
从这边看过去,是一片石林、石壁叠石壁、石壁连石壁,全是几百米高,只有到山顶才有林木像是戴了帽子,掩藏这些天然岩石。仔细看,对面确实有一个形同柱台的地方,因为对面的海拔要比观景台稍微高一些,台柱上的情况看不清,不过,台柱正对面高度估计有三四百米,然后两边都是峡沟,只是看不到峡沟延伸进去多深。
按照龙成海所说,这峡沟在对面石柱后是对接的,要上这台柱在背后仅有一条如同梯状的石路,直达山顶。“能过去吗。”杨再新说。
“能啊,只是今天肯定不行了。要从下河那面走。摘星台上有将近五亩的平台,有一块两亩的水田。”
“水田?不是石柱顶端吗。”杨再新问。
“是有水田,之前有人耕种。还修建了一座庙宇,有一股泉水,可供饮用和耕田水稻。”张兵说。
“这还真是一个奇特的所在。谁能想到这样的石柱上,居然有泉流、有庙宇、有稻田。”
“杨主任,还有很多故事呢。”龙秀国说,“据说,之前山匪很凶的时候,附近的村里人都躲到山上,只要将上山的路设卡,谁也攻不上去。另一个传说是在古代,土皇帝看中一个美女,要收归己有。美女已经有一种人,自然不肯。土皇帝就拍人去抓,随后发生了冲突,扩大成土皇帝与村里之间的大战,后来,村民败退到摘星台上,一直坚持了三年半,到上面没有了粮食,全部饿死,土皇帝的兵才攻上去。”
这样的故事或许是真,或许是编出来的,但摘星台确实是一个地质很独特的所在,结合四周的山壁、河沟、故事,做一个景区也有些基本的要素。
“摘星台这么险要,我们明天能不能去看看?”杨再新有些心痒。
“没问题。”龙秀国说,“虽说路很难找了,但没年总会有人上摘星台去看看。不过,摘星台归属与邻县有些争议,按我们的说法,这山从古旧书双沟村的属地。这一点,邻县也承认。但要上摘星台,就必须从邻县的地方上去,从双沟村地盘没有路走。”
“我们是经过,又不是去抢地盘。”杨再新笑着说,至于今后开发这项目,完全可通邻县商议一起做,“从邻县到摘星台是不是有公路?”
“算不得通公路,不过,摘星台最近的村只有两里,公路修到那个村,是临县的村子。从外面横折县去,只能从沟底往上爬,太陡,很不安全。”龙秀国说。
从这个观景台看对面,石壁底部隐隐约约,也可想得到这样的石壁上爬,回事什么状况。杨再新一直都比较爱运动,但这几年在章童俊身边,锻炼身体的机会少,坐下来做字材料的时间多,确实不敢爬这样的峭壁。村干们也肯定不会陪自己这样做。
“那行,我们选一天到摘星台上去看看。仅仅这个地名,就非常让人向往。”
几个人坐下来,观景台地方小,但足够他们坐着聊天,看四周风景。这里虽说三块巨石叠重,此时,也没有危险感。享受山风,风忽然平静忽然急猛,龙成海给每个人丢一支烟,点上,便有几股青烟散在风里。
“龙主任,这里开发出景区,不就是一个很好的地方吗。村里做好配套设施,另外,下河那边水流比较急,是不是可开发出漂流?这样看,地质景观、乡间民宿、漂流探险,甚至还可开发其他的内容,比如在山壁上做横空栈道,在这里到摘星台做玻璃桥,不都是很有吸引力的项目?”
“杨主任,这里要说景观还是很有竞争优势的,不过,太偏远,交通台落后。真有大量的游客到来,在接待上可不容易啊。”龙秀国对杨再新这个设想,还是没信心。
用相机拍照,杨再新这相机虽说不是专业的,但因为跟在章童俊身边,买这相机时也不想没面子,质量还是不错的。将远近的景观都拍下来,照片的效果远没有观赏具备【创建和谐家园】性,主要是拍摄的角度无法选择。
等过几天,到摘星台看过,将周边的景观也都拍下来,这就算一个组成部分。至于上河那边河流的落差,那必须要专业的人来测,才会有具体数据。上河的溪流流量并不足,如果在上游修坝蓄水,调节水流,再做漂流还是很有基础的。
二十几天下来,杨再新的肤色完全变了,黑默默的,但人整个人都精神却变好了。资料收集得差不多,这段时间在山里、水里走,体能有了很大的改观。
接下来,得往县里、市里和省城跑一跑,看看能不能有所收获。t;!t;
第26章 省城行
去省城之前,在县里准备三天。有唐越帮忙,杨正新也不担心县那边会追究他离开双沟村。三天的时间,将一个月来搜集的材料整理出来,对双沟村的景点景色,制作成小短片,更容易让人全面了解双沟村的旅游资源,容易得到认可。
至于采集的土壤标本、坡地的环境、面积和从前耕种情况,也是图并茂的模式做出来的资料图册,对标本进行化验之后,就更有说服力。
在家里的三天,与李竹之间的关系同样冷冷的,那种距离感非常明显。以至于在家里都不能同李竹亲密,李竹还是用之前那个借口,表示自己这几天身体不爽。对此,杨再新也没办法,试图同李竹沟通、交流一番,但李竹显然是在回避。
张梅蕊得知杨再新在县城,约他以前私下吃了一个饭,问到如今在双沟村驻村,和李竹之间的关系如何。杨再新苦笑着表示,家里的情况还是那老样子。张梅蕊倒是不多问,对杨再新和李竹的若即若离,也是了解的。
便劝杨再新说,“杨主任,李竹如果不愿意好好过,也没必要勉强。合得好就在一起,实在彼此看着烦,干脆一些,都趁着年轻,另外找吧。”
“这个不是我能够主导的事,随她吧。”杨再新在这个问题上,还是表示不会主动去破裂。
张梅蕊也不多劝,这一次吃过饭后也就告辞,离开之前,她抓住杨再新的手不放,没说话,只是看着他。此时的杨再新外貌有不小变化,晒黑了,也显得健康不少。杨再新见她如此,笑笑,表示自己过得不错,完全能够安心在村里。
“今晚家里就我一个人”张梅蕊的意思很简单,给他提供一个信号,也听他选择。与杨再新之间,即使发展出那种关系,也不会涉及到婚姻的事情,只是一种往来而已。这是怎么让多次说过的,但杨再新始终没有去做。
唐越没时间同杨再新到省城去,县办这边得知杨再新准备跑省城,明华也不与杨再新见面,让向敬说一声,没有具体的态度。不支持也不反对,驻村干部跑项目这个问题,县里还没有先例。
但对杨再新这个特例,明华他们判断是他要去省城探视章童俊,用这样的籍口而已。偏偏唐越还为他跟这边招呼过,明华、王成和等人也不好强拦着不放人。
到县扶贫办邀一个人去省城,这样也算是真正出差。扶贫办这边不想过多参与杨再新的事情,知道如今的杨再新处在什么处境,可不想王成和、明华等人误解。扶贫办没人肯去,杨再新便问向军,向军肯和他一起去省城。
两人准备了些东西,这也是扶贫办的工作之一,是有经费开支的。到省里跑,如果有适合县里或村里的项目,自然要花销一些支出,请人吃饭等等。向军带一部车走,大半天到了省城,省城这边是双沟村对口扶贫的单位接待。
这是杨再新先就联络好了的,在村里那一个月中,杨再新联系了省里那边,虽说省城对口扶贫点是双沟村,在村里做不少项目,以达到出扶贫成效的目的,但不是村里修做项目他们都会支持,如果在便利店情况下,提供一些必要的帮助,对方也乐意。
接他们的是一个女人,叫娜娜,是省城单位的一个副科长。自我介绍之后,杨再新说,“娜娜科长,非常感谢。”
“不可欺,我们每年都会有同事到双沟村去驻村,大家都是朋友。”娜娜的意思也明白,省城的人到村里去,村里多提供一些便利就行。杨再新自然要表示一个态度。
到了酒店,看酒店房间,也看得出省城这边的诚意。三星级的酒店,很不错。当然,杨再新之前每次到省里来,也都是这档次的酒店,因为跟在章童俊身边不可能住太差的条件。
洗簌之后,娜娜还招待晚餐。点了菜,杨正新说,“娜娜科长,我这次来带了些土壤标本,想找专业的人帮化验,判断双沟村那边适合做什么种植。只是,省城这边完全陌生”
“杨主任,这个事情我问过,省城这边可找农科所,也可找农大,他们都有很专业的设施和人员。农大那边我们联系过,你看是不是可行?”
“太好了,非常感谢。”杨再新说。
“杨主任,农大那边也说了,可以免费帮你做化验,但未必就有你想要的结果。”娜娜说。
“这个我是明白的,多谢娜娜科长。”
吃了饭,娜娜给杨再新一个联系电话,便告辞,表示在省城期间有什么问题,都可电话联系她。杨再新再次表示了感谢,送走娜娜,杨再新和向军回到酒店。
向军在省城也有朋友,联系了,对方得知向军到省城,表示要安排。向军问杨再新的意思,是不是去,杨再新的打算是先见一见章童俊,到省城来,不见一见自家老板,那也说不过去。何况,他来省城的一个重要意图,也是同章童俊面谈一次。
和向军分开行动,要向军打听一下关于旅游项目方面的信息。杨再新联系章童俊,得知他在党校,表示过去见老领导,章童俊得知杨再新到了省城,也叫他过去见一见面。
打车到党校大门外,对这里杨再新也熟悉,之前陪章童俊到过两次。在党校外地一家茶楼和章童俊相见,看到章童俊精神面貌似乎没有什么改变,杨再新鼻头多少有些发酸。如同孩子见到亲人,忍不住要哭、求抱到情感,杨再新在章童俊面前也不掩饰。
“老板,一个人在省城很不方便吧。”杨再新说。
“没什么不方便的,我对党校很有情感。觉得工作一段时间,到党校里学习,是自己最好的反思和总结的环境,思想、视野、能力都能够得到提升。不知其他人有没有这样的感觉,我是深有体会的。所以,到党校学习,就像游子回到家、回到母亲怀抱一样。”章童俊笑得坦然。
“老板就是境界高。”杨再新见章童俊这样的状态,心里也是喜欢,看来之前考评的负面影响已经不存在了。
“对了,这一个月没听你说自己的工作,现在说说吧。”t;!t;
第27章 我满意
原先是有所准备的,知道自己来见老板,章童俊就工作上的事情。但因为自己目前被丢到双沟村驻村,不知章童俊会有什么反应,杨再新心里多少有些紧张。
既然到省城了,自己的事情也得告诉老板,同时将自己来省城的用意说出来,他在省城这边说不定有机会找到项目资金。
“老板,你到省里来学习,我的工作也有了调整。目前,我在双沟村驻村,做扶贫工作。”杨再新说着看了章童俊一眼,见他脸色有些严肃,知道他是在生气。
章童俊这个人对工作要求比较严格,对生活等方面也是如此,但一旦他认可你却也很有感情。自己在他离开县里,就被丢到双沟村驻村,实际上也是王成和、明华等人针对他,打他的脸,自己受到波及而已。
但章童俊却不说什么,这时候,给杨再新说安慰的话或承诺什么,都不是他的性格。
“老板,到村里一个月来,我对村里扶贫方面的工作有了更深切的体会。我们县扶贫工作难度大,要切实为村里做出事实,真正让村里脱贫致富,就必须要找到相应的、发挥村里资源优势的项目,才有可能解决实际的问题。
一个月来,双沟村该如何脱贫致富,我和村主干做了一系列的工作。”杨再新将他核查坡地情况,以及对村里旅游资源的考察、设想逐一地说出来,请章童俊帮忙判断。
“老板,村里坡地土壤样本我带到省里来了,明天请农学院的专业人帮忙化验土壤成分,分析这样的土地适合做什么产业种植。另外就是对当地旅游资源,我和村里还有扶贫办那边的向军,都觉得这样的资源,是可以开发出来,但关键是要找到投资方。这方面的信息和资源,村里和县里都毫无头绪。”
静静地听杨再新说他在村里做工作的过程,和目前工作进展到什么程度。从工作推进情况,也能够看到杨再新在双沟村的心态,看到他在明华等人明显打压的情况下,面对困难是什么样的态度。
章童俊点着头,等杨再新说的招商、引进资本对双沟村进行投资开发旅游景区,章童俊说,“要想找到投资方,那是要碰机遇,不过,只要我们真有优势资源,有深厚的潜力可挖,肯定会有投资者看重主动联络我们的。不过,对旅游景区的开发,我认为不仅仅局限在双沟村,应该从全县的角度甚至省市层面来看这个问题。
因为,对景区的开发,某一个点是没有多少钱里的,而是要开发出一条旅游观光线。只有这样,才能让投资方动心,真正开放出来后,也才会吸引客人来观光。试想一下,会有多少人因为某一个景区点而千里过来游览?
双沟村的古村落、环境也非常好,做一个体验生活、民宿点,确实很有潜力。如今的人,生活与工作的节奏太快,对乡村优美环境的向往是非常期待的,我们能够提供这样的环境,确实不愁没人去消费。”
“老板,双沟村离其他村子都远,县境内也没有类似的地质结构。我和向军讨论过,他对全县各村都走到了,这确实也是双沟村开发景区的一大缺陷。向军说,之前,也有人提过双沟村的旅游资源,也曾向外界推介过这里的风景,或许是因为景点太单一,至今没有人看上。
不过,观星台那边与邻县接近,邻县的风景很不错,倒是可以和邻县一起讨论这个问题。漂流、民俗、地质风貌、半空栈道、高空玻璃桥这些虽说全国有很多这些同质的景区,但我们也确实有独特的东西,与邻县联手,很可能做的起来。”
“你这个想法很好,也知道你们就这个问题确确实实做了深入的研究。至于邻县那边的想法,完全可主动跟他们联络,一起讨论、研究,做出一个切实可行的方案。我想,对于景点开发,邻县那边也会感兴趣的。”章童俊笑着说,“小杨,看得出这一个月你的变化很大我看很满意,身体体格有不小提升,思想精神上也提升很大啊,好好好。”
聊过这些事情,杨再新便问了章童俊在党校的学习情况,他将自己在这里如何提高,有哪些改变,说给杨再新听,也是想让他有所感触和提升。两人聊到将近半夜,杨再新送章童俊到校门外,才回酒店。
向军还没回来,杨再新也知道,省城这里的夜生活很丰富。对这样的情境有所了解,但自己却没有单独体验过。回到房间,回想章童俊说过的话,对双沟村旅游景区的开发思路,确实有所改变。
是得调整一些思路,如果从柳河市的角度来看这个旅游点,或许更切合实际。与全市的旅游挂在一起,双沟村应该做什么样的工作,要针对哪些方面进行宣传,思路和之前都不大同。
柳河市整体而言,对旅游休闲方面的开发,市场上并不成熟。整个柳河市的地貌偏向于平坦,像横折县这样有山沟、峭壁的却是不多,隐在深山里的村子也不多。这样看来,双沟村虽偏远,还是有自己特色和吸引力的。
山不多、水流不少,水上项目的开发不少,这是柳河市旅游休闲方面的特色。当然,如果眼光放远一些,江上省或全国范围来看,双沟村这里的景区特色确实算不得太稀有,吸引力就不够。不过,双沟村古村落是最大特色,其他地方就不可能【创建和谐家园】这里的优势。
如何将双沟村的古村落、幽静的环境、水流、古桥等等凸显出来,宣传上的作用显得非常重要。如此,之前自己所做的宣传短片是要做一些调整,还是以村子人因素做核心,漂流、观星台、峭壁等地质因素做陪衬,才具备双沟村自己的独有特色,是其他地方不可取代的。
想通这些,杨再新感觉到自己变得轻松,即使暂时双沟村景区开发还拉不到投资人,但村里对这方面的形成调子、在村里要做的工作也都有了明确的方向。
打开电脑,杨再新精神饱满,开始做新的宣传短片。t;!t;
第28章 样本化验
和向军一起到省农院找这里的专业土壤化验与分析,交了标本,杨再新多少有些紧张。因为对这次化验单期待有些高,如果真能够得到很好的数据或明确的种植方向,对接下来在双沟村的扶贫项目开发上有太大的影响。
向军看出他的心态,给杨再新递一支烟,杨再新推拒了,在章童俊身边三年,熬夜都不知多少,一直没有抽烟上瘾,如今,可不愿意沾上这东西。
向军见他如此,也不抽,毕竟是在农大这里。“杨主任,双沟村的项目虽说很指望这些坡地的开发,不过,横折县之前也做过不少次土壤化验,结果并不让人满意。”
“我也明白,当真说土壤蕴含某种特质,这样的情况总是太特殊,我们也不太可能如此好运就遇上。”杨再新笑着说,端正了心态,也明白双沟村项目开发的难度。即使真要进行种植项目,依旧是困难重重。
人力、资金、技术、管理、收成后的储存 、销售等等,每一件事都有大困难。如果是村里人看到具备潜力的项目,或许才会让他们乐意参与,不少困难就可克服。
等待的时间有些长,这也没办法,还是省里驻村单位那边的帮忙打招呼,农院这边才帮忙加紧做化验与分析。要不然,一般交送的标本,至少要一周时间甚至更久。
三个小时后,一个身穿着白大褂工作服的男子走过来,对两人说,“你们带来的土壤标本化验结果已经做出来,分析单据还在做。从数据上看,这些不同样品的标本,基本上都是一致的,没有特殊的富含成分,甚至可以说,这种土壤属于比较贫瘠,如果要耕种或开发,首先要做的就是让生土熟化,施肥、追肥之后,才可能适合种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