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页 小说列表 排行榜 搜索

    《官路红人》-第65页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温馨提醒:系统正在全面升级。您可以访问最新站点。谢谢!

      当然,这种专项工作小组是有时段的,等全县刺梨种植推进工作基本结束,这个小组就会解散,成员也会各回原单位。会不会对成员进行工作调整,那也要等到期才知道。

      杨再新到怀仁镇不足两个月,正处在与其他领导、干部工作融洽的时段,确实有些舍不得离开。好在怀仁镇的工作,还是自己职权,遥控指挥也是一种能力。

      乡镇主要领导对乡镇的工作进行遥控管理,有些人是这样干的,之前在乎这些听说有,到长坪县后也听说有。

      乡镇书记、镇长平时很少在乡镇所在地露面,人基本上是在县城、家里,对工作进行监管都是电话、微信工作群来处理。

      他们在县城混,对外人说是在跑项目、处理与上级的关系、处理与实权部门之间的关系,所做的事也确实如此,吃吃喝喝,【创建和谐家园】洗脚,酒楼茶室,一年十二个月,至少有十个月的时间不在乡镇。

      杨再新虽不愿意离开怀仁镇而遥控指挥工作,可县里安排,他也得学着做。

      具体的部署还没下来,但杨再新的手机已经收到龙成海等人的恭喜信息,也借机表达了自己的立场,镇【创建和谐家园】的工作,请杨再新放心,一定会牢牢地看住。

      龙利群、田林俊等人也有信息到来,表达一定服从工作安排,请领导放心,怀仁镇这个后院绝对不会出问题。

      翻阅这些信息,杨再新也是感概,张辉如今回怀仁镇去,如果他得知其他人的想法,会有什么感想?

      自己虽不在怀仁镇,但要说张辉就把持怀仁镇,那是完全不可能的。

      第三天,刺梨种植专项工作小组常务工作成员,在县【创建和谐家园】集中。田仁权主导这个会议,章童俊没过来露面,但石东富却到了。到会的人有十几个,田茂平也在其中。

      围坐椭圆形会议桌,田仁权在开会前见杨再新和田茂平坐一起,笑着说,“杨主任,到这边坐。”却是要杨再新到他身边去坐,这也表明杨再新在这个小组中的地位。

      杨再新明白,稍犹豫,在田仁权的注视和坚持之下,起身坐到田仁权身边。田仁权笑着说,“今天,刺梨种植专项工作小组正式成立,我们作为小组的一员,身担重担,长坪县未来经济发展是我们工作的目标。明确自己的使命,不忘使命,尽心尽责,是我们每一个人时刻需要谨记的”

      这个会上,具体任务也有分工,杨再新的职责是协助田仁权主导全县刺梨种植项目工作。相当于田仁权的一个助理,但实际上的工作会有较多任务,因为田仁权虽说是小组做常务性工作,实际上他的工作繁杂,刺梨种植的具体事务则大部分落到杨再新头上。

      这个会议的主要内容,就是将专项工作小组成员的职责进行分工,对全县的刺梨种植小麦推进,划出一个时间段,并督促乡镇落实县里的工作精神,检查乡镇工作的进度情况。

      石东富虽参与会议,但不发言,等田仁权将工作分派好会议到最后环节,石东富才说,“今天我过来参加这个会议,主要是带耳朵来的。但还是说两句:第一句话,就是拜托各位。我先产业发展单一,如今总算有了新的突破口,请大家尽心尽力,将这个工作做好、做到最好;

      第二句话,你们放心大胆去做工作,县里是你们的坚强后盾。遇上阻力、可能和问题,及时向县里反馈,我和县委县【创建和谐家园】会全力去解决你们所遇到的问题、困难和阻力”t;!t;

      第192章 刘悌有心

      三天时间,长坪县关于刺梨种植小麦引进的相关政策确定下来。孟珍也是第三次到县里来碰面,商谈协议细节。

      这次孟珍到来,县里已经将与新畦食品商谈合作的工作,完全转移到专项工作小组。杨再新作为小组主要成员之一,收到田仁权的委托,与孟珍商谈。

      杨再新对这个任务有些排斥,他更希望自己的工作是与乡镇打交道,而不是同孟珍、米米、梁术这些人谈判。给他的感觉是,与孟珍的谈判完全是自己人之间在谈,不方便为谁争取更多利益。

      但田仁权却将这个事情直言交给他,今天所要谈妥的,是新畦食品在长坪县修筑办公楼和库房用地。县里已经答应新畦食品,在县城周边空地,只要不是粮田,都可以无偿征用。

      对长坪县城的情况,杨再新也不熟,如此,要他带孟珍、梁术等新畦食品主要人物选公司地址,确实有所不便。

      杨再新接到工作任务后,也琢磨,新畦食品的办公地并非要在县城,在郊区选一块地,难度也不大。在他想来,办公地只要交通顺便,进出容易,就是最好的地方。

      反而是在县城内选择办公区,工作虽说便利一些,但实际上公司的工作对象,是乡镇过来的人或种植农户,有车才是最好的。

      见过田仁权听他嘱咐之后,杨再新到【创建和谐家园】办找田洪君,要他从【创建和谐家园】办派一个熟悉县城周边的人带路。田洪君听杨再新说了情况,笑呵呵地说,“杨主任,熟悉县城周围的人,【创建和谐家园】办这边派不出太熟悉的,我给你安排一两个人手,没问题吧。”

      “多谢田主任,让你费心了。”

      “杨主任还跟我客气?”田洪君笑呵呵地说,“我让他们尽快过来。”打了电话,田洪君说,“城关镇【创建和谐家园】那边,有专一负责配合县规划局的人做事,几乎整天就在县城周边打转。要找什么地块,他们最熟悉。”

      “太好了,田主任,如此可节省不少时间。”

      张新民、刘悌两人不到一个小时赶过来,很快了。见过田洪君后,便介绍两人与杨再新认识。田洪君说,“来,认识一下。这位是怀仁镇镇长杨再新,也是县委办副主任,目前,杨镇长在刺梨种植专项小组,专职协助田常委。”

      “杨镇长好。”张新民和刘悌都来握手,随后自我介绍。杨再新知道两人都是城关镇的国土员,对城区周边非常熟悉。笑呵呵地说,“张科、刘科,要麻烦两位了,非常感谢。”

      张新民和刘悌两人还不是正式的科级干部,张新民年龄大一些,三十二岁,主任科员。杨再新称他为张科,也是拔高了,表示尊重的意思。刘悌二十九岁,和杨再新差不多,也是主任科员,在城关镇算是混得不错,只要有机会往前一步,那就可晋升副科级了。

      相比较而言,刘悌的潜力自然比张新民要强一些,除了刘悌是女干部之外,她的优势也明显,那就是敢说敢喝。女干部一旦敢说敢喝,自然有更好的机会晋升。

      杨再新帅气又年轻,问题是这么年轻就是正科级别,还挂了好几个要职。每一个职位都同县里主要领导相关,如此,在杨再新身边做事,也就能够有机会见到县里主要领导,可能找到机会让领导看好。

      来之前,张新民和刘悌还不以为然,以为是县【创建和谐家园】办又要安排什么临时的接待工作。可听田洪君介绍之后,也明白,面前这个年轻帅气的家伙,可真的是长坪县的红人。

      在怀仁镇闹出不少事情,但县里却支持他,这种事不论在哪里都少见的。张新民与杨再新握手时,笑呵呵地说,“杨主任,有什么事尽管吩咐,一定全力做好。”

      “谢谢张哥,这几天可能都要辛苦你们了。”杨再新客气地说,对这些做具体事务的人,往往要更客气,才能将工作做到更好。

      刘悌不甘落后,站在张新民身边,面带微笑,看着帅气的年轻领导,心里不由地有些火热。之前,她不是没起过那种念头,但实际上都没敢真去做什么。这一次,似乎觉得不一样了,那种热麻在心头流过,扩散开来,让刘悌有种说不出的味道。

      握住杨再新的手,那样的感觉更强一些,一开始都不知该说什么了,随即,刘悌反应过来,笑嘻嘻地说,“杨镇长,好友才华哦。你是长坪县最年轻最有才干的的镇长吧。”

      “刘科,可不敢这样说,我其实没什么工作经验,都要向你和张哥多学习。”杨再新如今也听习惯了好话,不会为刘悌的一句话而走神。

      “杨镇长这样谦虚,我还在想,这次有机会多向杨镇长取经,你肯不肯传一两招?”刘悌说。

      女干部向领导说取经,这是典型的套话,是有典故的。杨再新自然听得懂其中含义,之前,张梅蕊没少跟他说过。

      杨再新笑着说,“刘科年轻轻的,很能干啊。我听田主任说,你和张哥对县城周边的情况非常熟悉,这几天得辛苦你们多跑跑。准备找一块地,给新畦食品用来修建办公房、库房,预计占地一百亩。你们有什么好建议?”

      一边将工作的事情说了,一边在观察刘悌。刘悌眉目清秀,又给人豪爽的印象,这样的人到哪里都不会惹人讨厌。

      “你们先讨论吧,有一个预案,然后与新畦食品的孟总一起去实地,确定用地。”田洪君说。他不准备参与这些具体的工作,安排两个人帮杨再新办这个事情,也就足够。

      说明要做的工作,张新民和刘悌两人也熟悉这一块,张新民说,“杨主任,要占地一百亩?可不小啊。”

      “新畦食品在长坪县发展刺梨种植项目,这家企业过一两年会壮大到什么程度,大家都难预测。总不能到时候再重新找地方建设吧?”

      办公地用房不会多大,但作为库房用地,还可能对摘采的刺梨果做简单的加工、干燥等,需要的用地就不小了。

      杨再新考虑,对摘下的鲜果做干燥处理,不在长坪县进行这道工序,而应该集中在柳河市更适合。t;!t;

      第193章 选 址

      简单的库房,在长坪县还是必须要准备,采摘的鲜果直接运送到柳河市集中处置,杨再新觉得也不实际。具体工作中,随着刺梨果丰产,带起的工作会更多,提前有所准备,总比到时候再做要简便些。

      张新民想了想,说,“杨镇长,根据你所说的要求,城郊一带适合的位置倒是有好几个,但都不是很理想。”

      杨再新点点头,表示理解。因为长坪县这些年来因为有矿藏,整个县的经济比起柳河市其他区县要占优,在县城周边的小区建设也相应的更繁华。只要稍微好一些的、交通便利一些的地方,基本都修建了小区住房。

      余下一些山地、坟山、要么就是路不通或当年规划相悖的方向。张新民从办公室打印机那拿出一张纸,随手将县城的样子画出来,主要交通干线也画出来,再在上面画几个圈。

      长坪县城所在地,是县域“人”字形两笔交汇处,撇与捺重合之后,基本是平坦之地,那边是一垄长长的良田。不过,到如今,粮田被侵占不少,粮田所有余留但绝对不准占用。

      所以对新畦食品用地选择,只能往“人”字形的撇或捺方向去找一块百亩之地。看张新民划出来的区域,杨再新感觉都不怎么好。要么远了些,要么离交通主道远,要么就是施工工程过大。

      但目前确实找不到一块非常适合的地方,对杨再新一个个否定的地块,张新民脸色逐渐地有些变了。似乎是他没有尽力一样,可杨再新所说的理由,确实是在为新畦食品考虑。

      张新民也不是第一次做这样的工作,心里对杨再新的要求有些高,确实稍有不满,但也知道这个事情必须要解决好。

      刘悌和张新民在城关镇里是有竞争关系的,因为他们都处在主任科员级别上,都有往前迈进一步的机会。谁能够让领导有好印象,谁能够得到领导一句关照的话,谁就可能先晋升到副科级。

      看到张新民先将工作抓在手,刘悌也不好当着杨再新的面争抢,在旁听着,也在找更好插话的机会。

      见杨再新一个个地块给否定,刘悌觉得杨再新选得刁,可心里多少有些暗喜。张新民不能成功,对她而言可能是机会,虽说她也没想到更适合的地方。

      “杨主任,能不能先到实地看看?这样的印象更清晰,是吧。”刘悌没等杨再新将张新民所标画出来的地块完全否决,提出自己的意见。

      虽说张新民标示的还有两处,但杨再新不用想,也明白这两处地块条件更差一些。听刘悌睁眼说,便看了看张新民,说,“要不到地方去看看,把新畦食品的人也叫来,最主要的还是对方认可。”

      “我们听杨镇长安排。”张新民说。

      张新民和刘悌之间确实存在竞争,但在杨再新面前,两人都不会体现出急切。同一个单位出来的,工作上彼此配合要默契,这才让领导有好印象。张新民也知道,刘悌这次是有意要插话,但他也明白,到这时候也只能这样做。

      孟珍和梁术接到电话,开车过来汇合。杨再新这边三人,孟珍他们也有三人,只能两台车分开走。如此,张新民和刘悌两人只能一人一车上。

      张新民说,“杨镇长,我来带路吧。”

      梁术坐过来与杨再新同车,刘悌只好到孟珍车上去指路。两车出发,张新民开着车往前走,同时留意孟珍他们的车,一边给杨再新介绍经过的建设情况。

      先往平坦区域走,离开县城往东南方,那是整个柳河市最大的产粮基地。一垄平坦粮田往前而去,一条河流在粮田中间穿插蛇形而远,也灌溉了这一垄粮田。

      在主道上跑两三公里,随后往小路插去,上坡,到半坡后张新民停车。等后面的车也到了,下车,张新民对杨再新说,“杨镇长,就是这一块,占地估计有八十亩。稍微小一点点,但最大的问题是上来的公路,要进行扩修,很难得到批准。”

      “县里农田基数已经到底了?”杨再新说。

      “不是到底了,而是早几年就超标准了。前两年还没有如今这样严格,县里那些人也不管政策不政策,先做下再说。后来市里发现了,提出严厉的警告,也受到省里的批评。”

      杨再新明白张新民所说意味着什么,修一条路上来确实不会占多数粮田,但政策最大。红线是谁也不能碰的,要不然就会要一个人来承担责任,很可能还要恢复粮田的原貌。

      这种事自然不能做。杨再新说,“改道呢。”

      “改道要经过小区,代价大不说,很可能协调不好。”刘悌说。

      孟珍和梁术看着缓缓而起的坡地,坡度不大,施工工程小,就是上来的路小了。小车可走,大货车行走及两车会车,那就不可能。孟珍看了看实地,确实有些不舍,只好说,“杨主任,先看看其他地块吧。”

      到第五地块,离县城的距离就有些远。前面几块地虽说稍微近一些,但这样那样的客观性条件都不怎么好,不得不另选下一块地。到这时候,孟珍也感觉到选一个满意的地块来修建办公房和库房,还真不容易。

      看了实地,杨再新也对张新民有另一页的印象,这个人业务确实精熟,对县城周边如此熟悉,对这些地块的所有权都分得很清楚,这是要有大量的工作和走访,才可能有这样的业务。

      对肯下力气实干的人,总会让人产生一股由衷的敬意。虽说选址不合意,可这不是张新民的原因。

      看第五地块,张新民介绍说,“这里的优势就是离高速入口比较近,虽然目前还没有路,但修一条不到两公里的路,就可接通高速入口,对来往市里是比较便利的,用做库房,这里的地势相对要高,不担心水灾引起的损失。

      不足之处就是这里离县城确实远了点,过来办事没车不便利,上班的人也不便利。”

      情况确实如此,杨再新看着孟珍,是在征求她的意见,今后这里的场地是要他们用的。孟珍还没表示,刘悌突然说,“我想,能不能这样解决问题呢?”t;!t;

      第194章 江水人家

      刘悌突然说话,大家都看向她。刘悌说,“孟总、杨主任,为什么一定要将库房和办公房放在一起?不能将办公房放在县城内,租一幢楼或买一幢楼,成本也不是太高。

      而库房就放这里,修一条路,地势也高,不担心洪水影响。管理问题上也简单,如今联网,办公房那边监视库房并不成问题,而库房这边反正要安排人值守。这样不可以吗?”

      这个说法是有道理的,杨再新听刘悌说了,看着孟珍说,“孟总,你的意见呢。”

      “长坪县这边实际条件如此,还有更好的选择吗?”孟珍笑笑地说,“对于库房值守和办公房的职员,大部分还是分开的。这样分两地办公,也可以。杨镇长,具体怎么做,还得请示公司。”

      “那这个就做为一个预案吧。我们再去看看另一块地块。”杨再新笑着说。

      看另外两处地块,确实也不满意。反而之前刘悌所说,似乎更让人动意。对在县城如何选办公地,孟珍也没有急,反正租楼或买楼,可选择的也不少。

      回到县城,这天急急忙忙地转,大家在办事的时候还不觉得,等回来后就感觉到累和热。进城时,杨再新在车上说,“张科,跟孟总她们说说,今天辛苦了,我请客。”

      “好,感谢杨镇关心。”张新民给刘悌打电话,让她与孟珍说吃饭的事。今天给新畦食品找办公房和库房用地,工作还没结果,哪怕选择刘悌之前所说的方案,都还得继续在这边做事。

      对张新民和刘悌而言,能够在杨再新身边多呆几天,或许就有机会见到县里主要领导,在领导面前表现一番。自然不想错过这样的机会。

      打电话时,张新民说,“杨镇,具体到哪里吃饭?我好跟他们说地方。”

      “张科有没有熟悉的地方?”杨再新虽说也熟悉长坪县城,但要说好去处,自然没有张新民等人熟悉。

      “杨镇,要么我们掉头,去江水人家。怎么样?”张新民说。

      “行啊,你觉得好就行。”

      车掉头往“江水人家”走,沿河走两公里,进一密林。密林全是上百年的老松树,出松林,有停车坪,已经停了不少车。他们到后,张新民说,“杨镇没到过这里?”

      “平时在怀仁镇,到县城也是要办事才匆匆来去。真没想到有这样一个好地方。”杨再新见这里不仅林荫满坡,空气凉爽,还有平台建在河水之上。

      这岔河是从河岔乡那边流过来,进县城外才与从怀仁镇那边的河汇聚,形成黑清分明的异象。这条河水清澈,河风清爽,旁晚之际,有不少人在江水人家那围着的水域里游泳。

      “杨镇,这里吃饭可到船上去,也可安排在水上包间。如果不是很饿,到河水中泡一泡,将一天的热气都驱散了。”张新民介绍这这里的情况。

      “可到河水中游泳?”孟珍说。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技术支持:近思之  所有书籍
    北京时间:2025/10/16 02:13: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