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页 小说列表 排行榜 搜索

    《官路淘宝》-第36页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温馨提醒:系统正在全面升级。您可以访问最新站点。谢谢!

      在100元至500元左右。

      建国初期的烟标(厂名字样)有国营、地方国营、公私合营之分,品种繁多,

      纸质欠佳,一般应在20元至50元之间。在这一时期还有一类"抗美援朝"标,因产品

      多为赠与在朝的中国人民志愿军,所以流传在国内的极为稀少,因此很难得,拍卖

      价一般都在百元以上。

      "*"标是收藏界人士格外看重的一个专题,这个专题由于红色满天,语录至

      上,八个样板,时代性强,所以非常热门,其价格也颇高,一般都在20元至100元左

      右。

      改革开放之后,烟标更加灿烂也更加泛滥。除国营、集体厂之外,个体厂家也

      纷纷上马,一时精品与次品同生,鱼目与珠玑共存,"三无"标(没有注册商标、焦

      油含量、烟性型号、"吸烟有害健康"警句及条形码的烟标)更是混迹于世。目前这

      类烟标的价位较低,应在5元以下。

      在此值得一提的是,在革命战争时期,解放区生产的烟标,这类烟标由于环境

      原因,存世量极为有限,难觅难寻,可遇而不可求,有胆有识的收藏家见到这种烟

      标一般是不会轻易放过的。

      烟标基础知识名称浅释(转)

      一、老标:解放以前十九世纪末至1949年这一时期的烟标,它包括以下几个专题:

      1、舶来品标:最早由西方输入中国的烟标,特点是标面上基本无汉字。

      2、洋商烟标:外国资本家在华建厂生产,标面逐渐出现汉字或英文的地名、厂名。

      3、国产烟标:民族资本家建厂生产的烟标,特点是图案设计具东方色彩。

      4、满洲烟标:日本帝国主义侵占东北时期所生产的烟标。

      5、解放区标:设计简单,印刷粗糙,有民主特色。

      二、早期标:建国后至“中烟标”出现以前这一时期的烟标,包含以下几个方面:

      1、公私合营标:厂名贯以“公私合营**厂”字样的,时间约在1951年至1956年之间的,个别有稍迟的。

      2、地方国营标:稍晚于“公私合营”标,厂名贯以“地方国营**厂”字样的烟标,时间稍长,大都于五十年代末期结束,个别小厂在在此例。

      3、特殊厂名标:厂名不是地名,无“公私合营”、“地方国营”等字样的烟标。

      4、繁体字标:此类标应含两部分:(1)文字倒排的,也就是常说的“逆书”。(2)文字正排、文字繁体、无汉语拼音或者有汉语拼音也不规范.

      5、还有一种标,汉字繁简混杂,又有汉语拼音,从时间上也应划入早期标之列。

      三、中烟标:厂名贯以“中国烟草工业公司”字样的烟标,时间上始于1964年,约结束于1968年左右,个别厂要晚得多。(详细请参考中烟标简史)

      四、语录标:语录时期出口的、带有语录气息的烟标,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语录标:标面印有**语录诗词或者*的话。

      2、题词标:*或者*手书题词加印在标面上。

      3、口号标:带有*中政治口号的烟标。

      五、下马标:已经停产的烟标。

      六、下马厂标:国家令其停产,改产的烟厂停产前生产的烟标。

      七、三无标:70s标面无R,无焦,无嘴标(个别70s有嘴也在三无标之列,区别在于此类标关键在于烟枝长度是否为70s的)。时间约在六十年代初至八十年代初期。

      八、总公司标:时间在八十年代初至八十年代末,厂名贯以“中国烟草总公司**厂”的烟标。

      九、直嘴标:烟枝长81s以上的无R、无焦直标,其中含有一些雪茄标。最早现于六十年代,结束于八十年代中期。

      十、含焦标:标面上出现焦油含量字样的烟标,始于86年前后。

      十一、警句标:标面上印有“吸烟有害健康”等警示句的烟标。

      十二、条码标:烟标上印有商品代码的。它包含三种情况:(1)全码标:按总公司的要求,由13【创建和谐家园】数字组成.(2)简码标:标面上仅印有8位【创建和谐家园】数字,即总公司和产品代码.(3)出口码标:针对出口国负责制的对应码数.“中烟标”史略(转)

      “中烟标”是指中国烟草工业公司时期,全国统一规定牌号、质量、价格,由数家烟厂共同生产的品牌。由于是特殊时期的产物,备受收藏者喜爱。

      解放后烟草管理约分几个阶段。从解放初至1952年由大区、省市管理,1953年至1957年除七个重点烟厂由轻工部管理外,中小烟厂由地方管理。1958年全部下放地方,同处一市的两厂互争原料。为此,借鉴日本经验,1963年3月中央批准“烟草统一管理”,同年七月,一轻部成立中国烟草工业公司及四个分公司,并要求各地烟草工业的基本资料同时上报总公司,1964年元月1日正式接管烟草行业。根据**同志进一步压缩厂数的指示,一年多后,烟厂从104个调整为62个,牌号减至428个,平均一个牌号一万箱。据查,日本全国烟牌仅12个,而上海厂有26个,每年要换710个牌号。据此,要求以四统一(牌号、配方、价格、生产工艺)为原则,一年内将牌号减至150个左右,1964年5月在安徽试点,蚌埠厂与滁县厂7月同时生产“新年丰”。

      1965年5月5日一轻部、商业部、工商总局联合下发通知“继续整顿卷烟商标”。要求上海、天津、郑州、贵阳、昆明、蚌埠、沈阳等中烟分公司,广州、济南总厂贯彻执行。一、商标注册与注销一律由中烟总公司负责。二、对保留或新设计的商标最小包装商标纸一律印制“中国烟草工业公司”字样,为便于质量监督,小包封签上印制生产厂名(出口产品不在此限),已印制的商标纸用完之后再行更换。三、实行同一牌号统一配方的产品,零售价也应一样。不宜同一牌号进行商品对流往返调拨,减少商品流动。四、对保留或精减的商标,由各分公司、总厂会同当地工商局糖烟酒公司确定,上报中央工商局、烟草、糖业两公司。保留的商标分批由烟草总公司注册。同月12日中烟总公司下发卷烟商标印制“中国烟草工业公司”字样样式的函,明确规定字样两式(白底黑字、黑底白字),字号两种。可根据本厂商标图案色调选出。小包封签印制生产厂名全称,封签规格式样由各厂自行确定,但企业之间通用商标所用封签,力求规格式样统一,望各厂所存确定保留的牌号原有商标纸用完即行更换。

      上海分公司厂数6,保留牌号36个;蚌埠分公司厂数9,保留牌号21个;济南总厂厂数6,保留牌号5;广州总厂厂数4,保留牌号8;昆明分公司厂数2,保留牌号8;沈阳分公司厂数4,保留牌号10;郑州分公司厂数17,保留牌号27;贵阳分公司厂数6,保留牌号21;天津分公司厂数6,保留牌号10个;还有山西厂1与内蒙厂1。共合计烟厂数58家,保留牌号150个。扣除跨省统用牌号5(“前门”、“秦岭”等),实用牌号145个。随后,又印发“各分公司、总厂19651966年卷烟商标明细表”,其中增加调整了“官厅”、“大福字”、“佳宾”等牌号共计实际使用牌号154个。

      各分公司所属企业统用牌名进度表详细规定了统用实际期限,其中规定了天津分公司保留统用牌号,并规定开始使用统用牌号的期限是天津、石家庄厂(三季度),保定、张家口厂(四季度)。其中,“斑马”牌号因故未用。按进度表计划,统用牌号合计62个。二、三季度40个,四季度23个。按级别分(甲二)1、(乙二)12、(丙一)16、(丙二)16、(丁)15个。由此可见,中低档烟居多,说明了全国的生活水平。1966年全国卷烟统用牌号明细表明确规定1966年底实现统用共57个牌号,其中新设计图案的牌名10个,须修改图案的8个。

      1965年11月9日天津分公司下达“烟厂生产统一配方,同一牌号执行同一销价的通知”。要求石家庄、保定、张家口厂当年11月统一生产丙二级“大福字”,12月份生产(乙二级)“海河”和(丙级)“太阳”,明年1月生产(丁级)“绿叶”。(当年8月石家庄厂已生产“绿叶”)要求省新产地投入生产后应执行原产地出厂价,销价地应与原产地相同。

      1965年5月20日总公司下发“关于整顿商标的手续和程序的通知”。一、今后商标的注册与注销须经分公司同意,转报总公司办理手续。二、凡商标的图案修改,已注销牌号商标纸的处理由分公司(总厂)处理。三、注册商标的转让须征得当地工商局与糖烟酒公司同意。由转让单位与受让单位会同申请转注册,再由分公司转报总公司审批。如,1965年11月柳州厂申请将江西厂“红灯”牌商标转让,以替代“睦南关”商标的报告。包头厂申请受让张家口厂“官厅”牌商标的函。天津厂同意长春厂生产“联星”牌的函。有人反映“大福字”牌有迷信思想,天津厂须申报总公司审办。

      由于牌号的压缩、注销,统用商标图案的修改,积存了大批旧商标,废物利用,反包装做为经济烟盒皮,又称白皮烟。从1969年二季度起经济烟不再使用白纸包装,利用平台铅印机印制丁级或经济烟标,套色多的商标减少套色等,设法增加印制能力。

      1969年根据中央通知,下放企业管理权。从7月1日起烟厂划归地方管理,中烟工业公司无疾而终。1971年8月天津厂新出“团结”“新港”烟,只须上报天律一轻局审批。从以上史料看出,1964年1965年5月,虽属中烟公司统管,除厂名有的变更外,烟标特征不明显。1965年5月1969年7月是理论上“中烟标”生产时期。各地被注销的商标反包利用的白皮经济烟是正宗的“中烟标”。“中烟标”历经刻骨铭心的“*”,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很具文物价值,尤其是语录标。

      小小烟标也是有大学问,付生倒也是长了见识了。

      他本来喜欢抽烟,收藏烟标不过是业余爱好而已。看这些资料,倒是感觉烟标王国果然神奇。

      第八十五章青花瓷

      ps:学习章节

      付生感慨的说:“其实我这个毛病是被我父亲惯出来的。当年我父亲就喜欢弄这些东西,他喜欢抽烟,也喜欢弄这些花花绿绿的东西,尤其是这玩意如果是积攒到一起的话,那也是能够给我做算术的草稿纸的。这样子的话,我也是能够节省不少的本子。

      你们这样子的年轻人大约就是没有经历过这种事情的。我父亲可是把艰苦朴素的革命传统发挥到了淋漓尽致的地步了啊。

      没有想到这玩意还能赚钱,我当年就是用过不少语录烟标的本子,每个本子都有五六十张。现在我家中还有十几个这本子呢,算是纪念我父亲。倒是有一些瓷器在那个时候被砸了不少,瓷器不好藏啊。”

      这收藏其实也是有很大的遗传作用的。老子喜欢这玩意,儿子接触这东西的可能性就大的多了。

      王海东接过书来,翻到青花瓷的内容中说:“局长,如果是当年的一些瓷器能够保留到现在的话,那价值就非常的高了。再过三五年,你看的这种瓷器的价值就会上亿了,这可是我们江流市一个季度的国民生产总值啊。”

      青花瓷这玩意以后的疯狂已经是到达了一个炉火纯青的地步了。说是炉火纯青这种炼丹的词语来形容青花瓷,那是因为青花瓷是所有瓷器中后来被炒作到最高的价值,这简直就只有用炉火纯青来形容了。付生倒是没有想到烟标能够换钱,但是,瓷器却能够让一个人疯狂,上亿的资金啊。

      他楞了一下说:“那这样子的话,不是说四件就能等于我们江流市一年的国民生产总值吗?”仔细看这玩意,青花瓷果然是了得啊。

      书上有记载:青花瓷(blueandwhiteporcelain),又称白地青花瓷,常简称青花,是中国瓷器的主流品种之一,属釉下彩瓷。青花瓷是用含氧化钴的钴矿为原料,在陶瓷坯体上描绘纹饰,再罩上一层透明釉,经高温还原焰一次烧成。钴料烧成后呈蓝色,具有着色力强、发色鲜艳、烧成率高、呈色稳定的特点。原始青花瓷于唐宋已见端倪,成熟的青花瓷则出现在元代景德镇的湖田窑。明代青花成为瓷器的主流。清康熙时发展到了顶峰。明清时期,还创烧了青花五彩、孔雀绿釉青花、豆青釉青花、青花红彩、黄地青花、哥釉青花等衍生品种。

      青花瓷所用青料

      苏麻离青

      苏麻离青,即苏泥麻青、苏勃泥青、苏泥勃青等。其名称的来源,一说是来自波斯语“苏来曼”的译音。这种钴料的产地在波斯卡山夸姆萨村,村民们认为是一名叫苏来曼的人发现了这种钴料,故以其名字来命名此料。另一种说法是,苏泥麻青应为苏麻离青,是英文【创建和谐家园】alt的译音,意为深蓝色或绘画用的深蓝色粉末颜料。此料属低锰高铁类钴料,故青花呈色浓重青翠,有“铁锈斑痕”,俗称“锡光”。元青花的一部分和明永乐、宣德官窑所用青料均是这种,产地均在古波斯或今叙利亚一带。

      平等青

      平等青,又称陂唐青,产于江西乐平。明“空白期”晚期和成化、弘治、正德早期时使用。此料呈色淡雅、青亮、稳定,尤其使成化青花器名噪一时。

      石子青

      石子青,又称石青,产于江西高安、宜丰、上高一带。此料单独使用时,青花发色灰暗甚至发黑,明清二代民窑普遍采用此料,官窑则用于与回青调和使用。

      回青

      回青,有产于西域、新疆、云南等多种说法。此料发色菁幽泛紫,若单独使用则浑散不收,故多与石子青混合使用。明代嘉靖至万历前期多用此料。其中分上青:混入石子青10%,用于混水(填色),发色青亮;中青:混入石子青40%,用于设色(勾勒轮廓),笔路分明清晰。

      浙料

      浙料,又称浙青,产于浙江绍兴、金华一带。国产料中以浙料最为上乘,其发色青翠,明代万历中期至清代,景德镇官窑青花器均采用此料。

      珠明料

      珠明料,产于云南宣威、会泽、宜良等县,其中以宣威料最好。此料发色明丽纯正。康熙青花多采用此料。

      上述国产钴料多属高锰类。

      化学青料

      化学青料,即用化学制品氧化钴配制的青料。发色紫蓝、纯粹、浓艳,但轻浮而缺乏附着力,价格也低廉。使用此料制作的青花器,缺乏天然青料的美感。

      编辑本段青花瓷的款识

      我国古代青花瓷,绘画装饰清秀素雅,瓷器底部的文字,图案款识种类繁多,各个时期的款识均有鲜明的时代特征。根据青花瓷款识的形式、种类来看,主要可分为纪年款、吉言款、堂名款、赞颂款和纹饰款五大类。

      纪年款

      在青花瓷上,用写、刻、印等方法标明瓷器烧造年代的款识,称为纪年款。我国古代瓷器款识,以纪年示为主,纪年款又分帝王年号的年款和以天干地支表明年号的干支款两类。明代永乐年间,在青花瓷上开始出现纪年款,篆书字体飘逸流畅,边饰莲瓣纹。宣靖款端庄刚劲。成化款铁划银钩,釉面有云蒙气。嘉靖款笔画粗重,劲中藏秀。前人曾将明代纪年款归纳为:“宣德款多,成化款肥,弘治款秀,正德款恭,嘉靖款杂”五句话。清代康熙款字体工整,青花料色明丽。雍正款楷书苍劲有力,格式讲究。乾隆、嘉、道光款多为篆体,字体排列紧密,犹如一枚篆印。近代款识中“江西瓷业公司”款较多,楷书秀逸,其中还有英文款识“CHINA”,是近代出口瓷的标志,是青花中最早使用的英文款。民窑青花瓷的纪年款很少,有“大明年造”等,字体草率。书写得很随意。

      吉言款

      书写含有吉祥寓意的词句,民间青花瓷上常普遍见到。字体多为行草,潇洒飘逸,一气呵成。“福寿康宁”、“长命富贵”、“万福攸同”等语句表达人们对幸福生活的向往。

      堂名款

      以典雅的堂名、人名书写在瓷器上,作为私家收藏的标志。有“浴砚书屋”、“若深珍藏”、“白玉斋”等。堂名款瓷的制作精良,有很高的收藏价值。

      赞颂款

      寄托了陶瓷艺术对瓷器的喜爱之情,如“玉石宝珍”、“今古珍玩”、“昌江美玉”等。“哥瓦弟玉”四字款,清新俊逸,很有意思。“瓦”即陶,比瓷器历史悠久,是为大哥,而瓷又比美“玉”更洁白光润,“玉”就只能屈居为“弟”了。

      纹饰款

      又叫“花样款”,以简练的图案装饰器底,为民间青花瓷的特色款识,与篆刻中的“肖形印”有异同工之妙。图案有博古图、暗八仙、八吉祥等。纹饰款中的“豆干款”为菱形框架结构,犹如现代建筑中的高楼大厦,是民间作坊的记号,又叫“花押”。

      编辑本段青花瓷的发展

      唐青花

      唐代的青花瓷器是处于青花瓷的滥觞期。现在能见到的标本有20世纪70―80年代扬州出土的青花瓷残片二十余片;香港冯平山博物馆收藏的一件青花条纹复;美国波士顿博物馆收藏的一件花卉纹碗;丹麦哥本哈根博物馆收藏的一件鱼藻纹罐;南京博物院收藏的一件点彩梅朵纹器盖。通过对扬州出土瓷片的胎、釉、彩进行研究,并对唐代巩县窑的物质和技术条件进行分析,初步断定唐青花的产地是河南巩县窑。近年来在巩县窑窑址出土了少量青花瓷标本,由此进一步确认了唐青花的产地就在河南巩县窑。

      从扬州出土的青花瓷片来看,其青料发色浓艳,带结晶斑,为低锰低铁含铜钴料,应是从中西亚地区进口的钴料。胎质多粗松,呈米灰色,烧结度较差。底釉白中泛黄,釉质较粗。胎釉之间施化妆土。器型以小件为主,有

      复、碗、罐、盖等。纹饰除丹麦哥本哈根博物馆收藏的鱼藻纹罐以外,其余的均为花草纹。其中花草纹又分两大类,一类是典型的中国传统花草,以石竹花、梅花等小花朵为多见;另一类是在菱形等几何图形中夹以散叶纹,为典型的【创建和谐家园】图案纹饰。从这一点看来,并结合唐青花出土较多的地点(扬州为唐代重要港口),可证明唐青花瓷器主要供外销。

      宋青花

      唐青花经过初创期以后,并没有迅速发展起来,而是走向了衰败。到目前为止,我们能见到的宋青花只有从两处塔基遗址出土的十余片瓷片。一是1957年发掘于浙江省龙泉县的金沙塔塔基,共出土13片青花碗残片。该塔的塔砖上有绝对纪年北宋“太平兴国二年”(977年);另一处是1970年在浙江省绍兴市环翠塔的塔基,出土了一片青花碗腹部的残片。该塔塔基出土的塔碑证明此塔建于南宋咸淳元年(1265年)。

      这十余片宋青花瓷片,都是碗的残片。胎质有的较粗,有的较细。纹饰有菊花纹、圆圈纹、弦纹、线纹等。青花发色前一处的较浓、发黑;后一处的较淡。发色较黑者,应是外罩透明釉太薄的缘故。浙江省本身就有着丰富的钴土矿,这些青花瓷应该就是使用了本地的钴料。它们与唐青花并无直接的延续关系。

      元青花

      成熟的青花瓷出现在元代的景德镇。

      元青花瓷的胎由于采用了“瓷石+高岭土”的二元配方,使胎中的Al2O3含量增高,烧成温度提高,焙烧过程中的变形率减少。多数器物的胎体也因此厚重,造型厚实饱满。胎色略带灰、黄,胎质疏松。底釉分青白和卵白两种,乳浊感强。其使用的青料包括国产料和进口料两种:国产料为高锰低铁型青料,呈色青蓝偏灰黑;进口料为低锰高铁型青料,呈色青翠浓艳,有铁锈斑痕。在部分器物上,也有国产料和进口料并用的情况。器型主要有日用器、供器、镇墓器等类,尤以竹节高足杯、带座器、镇墓器最具时代特色。除玉壶春底足荡釉外,其它器物底多砂底无釉,见火石红。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技术支持:近思之  所有书籍
    北京时间:2025/10/12 06:47: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