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醒:系统正在全面升级。您可以访问最新站点。谢谢!
厉元朗嘴上答应着,心里却想,肖展望这是以金胜为借口拉拢他,间接说他俩是一条战壕里的战友,都是金胜的人。可他一点不放权给厉元朗,只给了个教育分工,口是心非,拿什么帮他,笑话。
“那好,以后就靠你元朗老弟多帮我留心那边,有事多向我汇报。”肖展望将半截烟摁灭在烟缸里,夹着记事本走出小会议室。
他说的那边当然是指马胜然,意思让厉元朗当个小特务,多多监视马胜然。这种见不得人的勾当,厉元朗直接嗤之以鼻过滤掉,他才不会做呢。
出了会议室,厉元朗又被刘树喜给叫了去。刘树喜还算中规中矩,给厉元朗分配好办公室和宿舍,就连韩卫的身份和住宿问题一并解决了。
韩卫还是按照事业编分到车队,因为乡里车不多,暂时作为厉元朗的司机开那辆捷达王。宿舍也分在了厉元朗隔壁,彼此方便照应。
刘树喜让黄文发领着厉元朗去看看办公室和宿舍。黄文发心气不顺,还没从被张国瑞训斥的阴影里走出来,指给厉元朗房间位置,把钥匙一交,就脚底下抹油了。
厉元朗一个被处理的降职副乡长,他还看不进眼里,有马胜然呵护,他谁都不在乎。
厉元朗也不会跟他计较,独自一人找到办公室,开锁进去一看,顿时被眼前情形给惊呆住了。
第131章
厉元朗打开房门一看,里面破破烂烂不说,到处是垃圾废纸,桌椅板凳东倒西歪,哪里像办公室,分明就是个杂物间。
他顿时胸中冒火,这是刘树喜故意而为之,接着再来一记下马威。
真正欺人太甚,老虎不发威,你当我是病猫啊。
厉元朗气得咬牙切齿,狠狠攥起拳头就要去找刘树喜理论。
猛然间看见个脑袋在不远处的楼梯口一晃不见,即便那人速度奇快,只在刹那间,也没逃脱厉元朗的火眼金睛。
刀条脸三角眼,尤其那只鹰勾大鼻子,黄文发?准是他!他在监视自己?
确切的说,或许刘树喜故意这么搞,就是试探他的反应,如果厉元朗真去找刘树喜算账,肯定传到马胜然耳朵里,马胜然会觉得他不安分,说不定将矛头对准他,千方百计整治他,直到把他弄出水明乡,季天侯不就是前车之鉴么。
一想到此,厉元朗暗暗运了口气,心说好险!迅速将怒火调匀消化掉,低身拿起墙角的笤帚和撮子,默默走进去开始打扫。
他不是惧怕马胜然,而是此时此刻,不是和马胜然对着干的最佳时机,韬光养晦,才是一击制胜的首选。
干点活倒无所谓,权当锻炼身体了。厉元朗脱掉外套,卷起袖子,将桌椅板凳归置好,又开始扫地清灰尘,干得热火朝天,全身冒汗。
没一会儿韩卫从外面进来,他闷声不吭,低头加入帮着收拾。两个大男人撅腚猫腰,笤帚满天飞,正起劲的时候,忽听门外响起一个女人干练的嗓音:“这哪里是你们男人该干的活儿,都快躲开,给我们女同胞腾地方。”
说话的正是吴红丽,她还领着两个小姑娘,都二十上下,穿的洋气,模样也养眼,浑身散发青春活力。
“吴委员,太谢谢了,我们自己来就行,不用麻烦大家的。”厉元朗客气的说。
“什么麻烦不麻烦的,举手之劳。”别看吴红丽长相文静,骨子里却相当外向,更像风风火火闯九州的孙二娘。
这两小姑娘都是乡广播站的,吴红丽听说厉元朗亲自打扫办公室,就把她俩喊来帮忙,还要走了厉元朗宿舍钥匙,办公室收拾完还要去宿舍整理,需要添置东西,男人不行,还得我们女人。
厉元朗这个不好意思,赶忙从钱包里掏出一沓钞票递给吴红丽,买东西需要花钱,还有干完活也不能让女同胞饿肚子吧。
吴红丽当即谢绝,说乡领导买东西公家报销,至于吃饭嘛,让厉元朗记住这个事就行,等有时间再说。
厉元朗拗不过只好服从,吴红丽大咧咧说:“以后别一口一个吴委员叫了,听着生疏,我比你大,就叫我吴姐好了。”
“那就麻烦吴姐了,我还真有点事,忙完了回头请吴姐吃饭。”厉元朗看着天色逐渐暗淡,他还要赶去韩家屯办件事,太晚了怕来不及。
告别吴红丽,厉元朗便和韩卫驱车直奔韩家屯。
在路上,话不肯多说的韩卫,竟然主动提起分厉元朗办公室的事情。“主任,刘树喜就是那样的人,他对你还算客气。以前县里下派副职干部,新分的办公室连死猫死耗子都常有,他就靠这招试探新人的性格和城府,做好提前预判,而且屡试不爽,大有收获。”
韩卫的话令厉元朗十分诧异,心里连说几个好险。刘树喜这人太阴险,怪不得那么多人在水明乡折戟沉沙,五步一个坑,十步一个陷阱,稍有不慎,掉进去满盘皆输。
看来,今后可要小心加小心,万万不可大意。
厉元朗又问起韩卫当初离开水明乡的原因,曾经听他哥韩老三提过那么一嘴,貌似踢了谁一脚,迫不得已做的决定。
这段尘封的伤心往事,韩卫本来不想提及,架不住长路漫漫,实在无聊,韩卫这才边开车边打开话匣子。
韩卫当初就在乡政府小车班,还是乡长的专职司机。那天,他开车载着乡长去刘家地村检查工作,中午被村支书刘万全留下来吃午饭。
韩卫不能喝酒,简单吃了几口饭,闲来无事就在村子里溜达,不知不觉走到村头的一片玉米地边上,正要解手之际,忽听得玉米地里传来救命声。
赶紧顺着声音跑过去一看,只见一个二十来岁的精瘦小青年,光着膀子,正死死压住一个有几分姿色的女孩身上,欲行不轨。
女孩十六七的样子,还未成年,衣服已经撕破,头发披散着,正在极力挣扎。
第132章
韩卫胸膛里冒火,一个箭步冲上去,飞起一脚踹在小青年的肩膀上,直接踢出去老远。幸亏被他发现,及时将女孩从恶魔手里面解救出来,只怕再晚一步,女孩名节不保。
韩卫是特种兵出身,手脚上是有功夫的。这一脚他只用了不到五成的力道,小青年却也伤得不轻,好半天才从地上爬起来,龇牙咧嘴手指韩卫叫嚣,让他有种别跑,一定要他颜色瞧瞧。
女孩名叫信蕊,今年十六岁,因为家穷没钱供她念书,高二后半学期就辍学了。她上午出来割猪草,回家时正好被喝了酒的刘小三撞见,借着酒劲生拉硬拽进玉米地,多亏韩卫及时出现,否则就坏事了。
刘小三是刘万全的小儿子,平常在村里横气霸道无恶不作,信蕊劝韩卫赶紧离开,担心刘万全护犊子心切,韩卫该吃大亏了。
韩卫本来行的就是正义之事,他身正不怕影子斜,况且还有乡长做后盾,不怕刘万全能掀起多大风浪。
可是他错了,完全估错了形势。刘小三回去后,颠倒黑白胡说八道,愣把韩卫说成是不轨分子,把他树立成见义勇为的勇士,大言不惭的说是为救信蕊被韩卫打了。
刘万全不干了,纠结村民围住乡长讨要说法,一定要把韩卫抓起来。
乡长无奈答应,但是选择报警,让乡派出所带走了韩卫。
派出所突审韩卫三天三夜,不让韩卫睡觉,想把他整崩溃了屈打成招。可韩卫愣是挺过来,他没做的事,打死都不会承认的。
然而寒心的是,信蕊竟然报案称,是韩卫企图对她做坏事,刘小三属于见义勇为。
韩卫没想到信蕊会恩将仇报,白的说成黑的。更寒心的是乡长做法,不问青红皂白也不调查清楚,公事公办的态度,让韩卫的处境雪上加霜,眼看派出所就要向检察院申请逮捕他,下一步将是【创建和谐家园】的审判。
关键时刻,一向跟乡长不和的马胜然竟然出面阻拦,为韩卫说了好话。最后,派出所对韩卫做出拘留十五天,罚款五千元的处理。
自然了,他的工作也丢了。有这样的领导,这样不为老百姓撑腰做主的衙门,不干也罢。
韩卫真是伤透了心,提起那段往事,他心里就冒火。不单单是刘小三恶人告状,信蕊恩将仇报,更多的是乡长明知他是被冤枉的,却不能主持正义,向邪恶势力低头。最后也没落得好下场,同样灰溜溜的被马胜然赶出水明乡。
要不是厉元朗,换成另外一个人,韩卫说啥也不会再回到水明乡工作,这里的人和这里的事,把他的心伤得拔凉拔凉。
厉元朗对韩卫的遭遇倍感同情,唏嘘不已,并问他:“以后再遇见这样的事,你还会这么做吗?”
“主任,”韩卫目光炯炯的说道:“别说是一件,就是十件百件,我韩卫还会这样做,哪怕是粉身碎骨,也要坚持到底。”
“好样的。”厉元朗由衷发出感叹,敬佩韩卫的为人,更是欣赏他和自己有一样的行事准则,有一颗闪亮的红心。
俩人说着话,天色越来越暗,捷达车行驶在凸凹不平的土路上,车灯照出去,忽见前方不远处地上蹲着团黑影。
好在韩卫发现及时,猛踩一脚刹车,好悬,晚一点就会撞到那团黑影了。
等厉元朗和韩卫下车查看,才看出那团黑影是个人,他正蹲在路中间修自行车。
那人被刚才一幕也吓了一大跳,就势一滚,连人带车都滚进路边的沟里了。
“忠旺叔!”等韩卫和厉元朗将那人从沟里面拽出来,韩卫一眼认出那人是韩家屯的村支书兼村主任韩忠旺,是他本家的叔叔。
“原来是韩卫啊。”韩忠旺不好意思的掸了掸身上的灰尘。他是参加完乡干部大会骑车回村,路上自行车的链子掉了,低头摆弄没看见有车经过,险些酿成大祸。
韩忠旺自然认识厉元朗,不好意思的握住厉元朗的手连忙赔不是。韩忠旺五十来岁,模样憨厚,跟有些肚满肠肥的村干部相比,他可是普通多了,若是不了解底细,还以为他就是一个朴实的农民。
正好厉元朗他们也要去韩家屯,就顺路捎上韩忠旺。
“厉乡长要去我们村,太好了,我这就给我家老婆子打电话,杀鸡吃肉。”
韩忠旺掏出老掉牙的诺基亚手机,刚要拨号码,却被厉元朗抬手拦住,“韩支书不用忙活了,我们也就去看一看办点事情,今晚还要赶回乡里。”
随后,厉元朗让韩卫将自行车放进捷达王的后备箱里,韩忠旺也过去帮忙。谁知,一打开后备箱,却传来韩忠旺“啊”的一声惊呼。
第133章
“哟呵,真香啊。”原来韩忠旺是闻到了后备箱打包的饭菜,禁不住惊呼起来。
“韩支书,喜欢就拿几袋回家吃,反正还有不少呢。”厉元朗诚实说道。
韩忠旺却没有接这个话茬,而是问:“厉乡长这么晚去我们村,是……”
厉元朗也没隐瞒,道出了心里想法。他是听到韩卫说韩家屯小学校的学生们晚上住校,寻思把这些吃喝给学校送过去,让老师和学生们改善一下伙食,打打牙祭。
“厉乡长……”韩忠旺浑浊的老眼里顿时雾蒙蒙一片,组合半天词语只说了一句话:“你是个大好人。”
韩忠旺用袖口擦了擦双眼,说时间不早了咱们赶紧赶路吧,晚了的话,学生们就该吃完饭了。
韩家屯距离水明乡不算远,三十多里地,只是山路多,黄土路面坑洼不平,捷达王开了将近一个小时才到。
路上,厉元朗和韩忠旺坐在后座,问他了解一些韩家屯还有受灾村民的安置情况。
还真是的,村民对于乡政府的赔偿方案很不满意,这里面固然有某些私心贪欲,但更多的是,乡政府的赔偿方案不合理,侵占了受灾户的权益。
厉元朗在政府办当主任时,了解县里对受灾户的赔偿方案,很人性化也很合理。不仅要异地给受灾户盖新房,每家每户还会补偿两万元钱。
可是到了乡政府这里,两万变成了六千,那一万四不知跑到哪里去了。
有的村民了解详情,大家口耳相传,义愤填墉,为此成群结队去乡里讨要说法。
那几天,季天侯被撤职,由肖展望暂管乡政府的工作,他出面解释说,考虑到韩家屯地处山区,气候寒冷,准备给每家受灾户铺设太阳能供热管道,这是项新科技,费用自然要高,所以那一万四千块钱都用在购买设备上面了。
村民们一听就炸窝了,他们身处山区,祖祖辈辈都是一铺大炕烧柴取暖,哪里用得了什么太阳能供热,万一阴天呢,岂不是要挨冻?
最后马胜然发话,受灾户不用太阳能也可以,但是每户只能给发一万五,剩下的五千元放在乡财政所,成立一笔专项基金,用于受灾户房屋今后的维修费用,这笔钱专款专用,乡里不会动一分。
马胜然在水明乡一言九鼎,谁不知道他在省里有大人物撑腰,别说甘平县,就是广南市都不敢动他。村民们即使心里不满意,好歹多了九千块钱,能有不少用处,忍一忍这事就平息了。
厉元朗听着心里不是滋味,这不是个例,在不少地方时有发生。截留上面拨下来的专款,是不少部门尤其基层部门惯有手段。
这和政策是相辅相成的,往往最高层制定的政策是好的,结果到了下面,级级改变层层加码,最后到了老百姓那里,完全变了味。
上行下效,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往往很难始终如一的贯彻执行。
到了韩家屯小学校,天已经黑了,但是从窗户中散发出来的灯光里,眼前的景象令厉元朗触目惊心。
一排校舍低矮破旧,年久失修墙壁斑驳,木质窗户框有的没有玻璃,用塑料布遮挡风雨却挡不住寒气,在瑟瑟冷风中呼啦啦直响。
校园不大,泥土地面上矗立着两个木头简易篮球架,篮球框还是用铁丝拧成的圆圈,至于球网想都不要想,根本没有。
操场中间有个升旗杆,倒是铁质的,却也是锈迹斑斑。
脚下踩在泥土路上,厉元朗思绪万千,他早有心理准备,却不成想一个小学校,育人子弟的地方却破烂成这样。“再苦不能苦教育,在穷不能穷孩子”,这句话,在韩家屯小学,简直就是空话。
校长也姓韩,是个白发苍苍的老者,估计不出真实年纪,怎么也在六十上下了,带着高度近视镜,穿得竟然是早就淘汰多年的蓝色校哔衣服,洗的有些发白。
“欢迎、欢迎厉乡长来我们韩家屯小学指导工作。”韩校长闻听厉元朗是乡里的副乡长,激动得双手紧握厉元朗的手,一通摇晃,脸上泛着红光,眼神通亮,说话时嘴唇都有些哆嗦。
厉元朗赶忙谦逊的摆手说:“指导谈不上,我就是随便走走,了解一下咱们韩家屯小学的情况,有什么困难和意见,还请韩校长直言不讳讲出来,咱们一起商量着解决。”
第134章
“不是我失态。”韩校长仍旧难以掩饰激动,说道:“也不是我背后嚼舌根,差不多五年了,韩家屯小学没有来过乡领导。就是乡教育办的胡主任,一年到头也来不了几次,有指示经常通过电话告诉我。”
乡教育办主任胡定义,厉元朗知道这个人,已经和他手机联系过了,明早上班就向厉元朗汇报工作。
有一点厉元朗不解,便问韩校长:“不是说上午马书记带领全体班子成员来韩家屯和受灾户座谈,没来咱们学校?”
一旁的韩忠旺满脸诧异的回答说:“马书记来韩家屯?厉乡长别不是听岔了,马书记怎会来我们这里?就是上一次发生洪水,金县长来了他才肯露一面,平时基本上就待在乡里面,下去的次数很少,去也经常去刘家地那样的富村,至于我们这样的穷地方,鸟不拉屎,谁愿意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