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醒:系统正在全面升级。您可以访问最新站点。谢谢!
蒋副书记知道怎么回事了,自己在乡上这么些年,这次被侄子害得连防守也来不及,他额头上不觉冒出了汗水。
袁书记拿出份文件,念道:“蒋正才同志因涉嫌主谋放火焚烧炸『药』房一事,暂停乡党委委员、副乡长职务,接受有关部门调查,并在规定的时间和地点交待清楚自己的问题,接受组织外理。乡长助理齐昊同志任乡党委委员、代理副乡长职务,主抓修渠引水改旱地为水田工作,工程必须在春耕生产到来前完成。”
袁书记停住话,蒋书记见没有免他的职,感觉自己仿佛处在风口浪尖上,一阵疾风暴雨过后终于稳住了身体。在大地乡作了这么多年的书记,如果为这事给免了职,他在亲人、老百姓面前丢不起这个面子!他战战兢兢表态道:“我坚决拥护县委决定,同乡党委、乡『政府』班子同志一道,坚决在春耕生产前完成修渠引水改旱地为水田的工程!”
县里出面势如破竹,蒋书记虽然还是蒋书记,可他在大地乡多年形成的势力土崩瓦解,一夜之间,蒋书记看上去老了十岁。[]官行天梯38
齐昊现在是乡党委委员、代理副乡长,成了名正言顺的乡级领导,也是名正言顺的工程前线总指挥。
蒋书记经过侄儿主谋放火焚烧炸『药』房事件后,虽然还是党委书记,但在乡上一呼百应的局面彻底打破,许多人不声不响站到黄乡长、齐昊这边来了。人往利边行,蒋书记没有办法控制势利的人。
蒋书记是聪明人,他清楚再不支持修渠引水,下一步县委有可能免他书记的职务,于是他来个顺水推舟,以突击工程确保春耕生产前完成工程为由,除了留下少数人在乡『政府』值班外,其他人全部上工地,工地更加热闹了。
陈书记亲自到工地调研,蒋书记、黄乡长陪同,陈书记叫上齐昊四人在工地走了一圈。
回到工地指挥部简易办公室,陈书记问齐昊:“工程完工后,全乡可以搞多少亩土改田?”
齐昊看着黄乡长,黄乡长说:“陈书记问你呢!”
蒋书记脸上很不自然,以前陈书记来到乡上调研都问他,陈书记说老蒋是老农民,家和县的陈永贵,农业生产不问他问谁?可现在农业生产的事情问齐昊,他心里自然不是滋味。
齐昊尊重目光看着蒋记说:“陈书记精通农业工作,回答提问可要考虑好啊!”
齐昊转脸陈书记:“按照黄乡长的要求,山下的五个村一次要改水田四千亩。”
陈书记转脸黄乡长:“这个要求是为了完成任务,还是因地制宜?”
黄乡长说:“山下四个村有九千亩土地,我们把容易灌溉的土地改造成水田,下年根据水稻收成情况再决定土改田计划。”
陈书记点点头,转脸问齐昊:“测没有测算过经济效益?”
齐昊胸有成竹表情回答说:“测算过,每亩田按五百斤稻谷计算,比起种红苕、土豆,实际可以净增一百六十元的经济效益,全乡四千亩水田,全乡一年就可以净增六十多万元的经济效益呢!”
陈书记点点头:“看来山区农业不能再用老一套干了,得走改革创新的路子,你们现在搞的土改田,既可以说是创新、也可以说是试验,不过只能成功、不能失败!要问我为什么,我只能说,农民前些年饿怕了肚子,现在刚刚解决温饱,再也经不起折腾!”
齐昊准备说我们是经过科学论证,不是蛮干,想想这话还是不说为好,长出了稻谷还怕没有说服力。
蒋书记忙接话说:“陈书记讲得对,只能成功,不能失败,我是农民,最了解农民……”
“土改田工作不仅仅是你们乡上的事情,也是县上的事情,做好了,县上推广,做砸了,不好向群众交待。”陈记的话,“我回去给财政讲讲,叫他们再给你们拨十万元,确保春耕『插』下秧苗,我是担着风险支持你们的,你们要明白我的意思。”
吼吼,收藏、推荐票砸来哦!
第三十九章 苗不长穗
陈书记的话说到这儿了,可见县上有不同的意见,难怪下面修渠引水改旱地为水田工作进行得风风火火,县委分管农业的张副书记、县『政府』分管农业的杨副县长没有到过现场呢!保守思想、习惯势力是无形的,但往往无所不在、有时还强大得让人目瞪口呆,黄乡长、齐昊的心情不由沉重起来。
蒋书记目光一闪,的确也是,多少年来大地乡都种旱地庄稼,现在出风头搞什么地改田,一潭古井不波的水搅得波浪滔滔,成不成功还难说,已经弄出了意想不到的事情,看来县上也有人反对这事,陈书记的话使他内心多少找到些平衡。
关键还在于,人家张副书记、杨副县长分管农业都没有提出搞土改田、陈永贵似的农民蒋书记也没有提出土改田,齐昊你算哪根葱、出什么彩?没事好说,有事枪打出头鸟的事情难免不发生。
县上的十万元很快到位,大地乡修渠引水改旱地为水田工程一鼓作气完成。
元月中旬水渠修通,山上的溪泉水终于通过新修渠道哗啦啦流进山下新开垦的水田。[]官行天梯39
由于农民是第一次种水稻,没有一点种植经验,齐昊分管农业,撒种、育苗、『插』秧、施肥、喷『药』、除草,哪个程序都要亲自指挥,他整天在田边忙得团团转,人被太阳晒得黑不溜秋的。
黄乡长带领乡『政府』全体干部职工在第一线工作,为的是改种工作一次『性』成功!
农民说话了,农民说,原来乡『政府』一年到头只知道农税提留刮宫引产,现在知道为农民富裕日夜『操』劳了!
水稻秧苗『插』下去后一天天成长起来,茎干和叶片笔直向上,在火红的太阳光下茁壮精神,放眼望去,大山脚下绿油油一片,随风翻着浪,真是喜人啊!
稻子含苞了,开花了,稻谷长出来了,如果不出意外,丰收是肯定的!
问题却出来了,有近四分之一农户的秧苗长势好,有半人多高了,还在往上长,简直长疯了!可不知怎么的,就是不含苞,不开花,不长出稻穗来。
看着别人家田里,这些农户急了,找齐昊,齐昊也说不出所以然。
黄乡长问齐昊,怎么有的田稻苗长不出稻谷呢?齐昊说,照理说不应该出这样的事情呀,怎么会这样呢?两人给急得,一本种植水稻的书都翻烂了,就是找不出原因。
蒋书记的办公室平时冷冷清清,这两天热闹起来了,来找他的亲戚比较多,都是反映水稻不长稻谷问题!
蒋书记把齐昊叫去办公室:“怎么有的稻苗不长稻谷?”
齐昊着急道:“正在查找原因。”
蒋书记阴着脸:“陈书记强调要因地制宜,你们偏不信,怎么样,出问题了吧?”
齐昊着急道:“我再找找原因。”
蒋书记一下子火气:“还找什么原因,这明明是因了制宜的问题嘛!我看找原因事小,考虑可粒无收农户一年的生计才是大事情!”
近千亩田颗粒无收,农户血本无回,吃饭成了天大的事情,齐昊知道这其中的厉害关系。他走出蒋书记办公室,来到水田边,对照书本栽培技术,结合土壤肥力认真比对,觉得不应该出问题。
齐昊看着不长稻谷,只长秧苗的水稻,眼前突然一亮,会不会是稻种原因呢?但他马上就给否定了,稻种是农办从农业局种子公司买来的,不应该有问题。
不过,齐昊还是准备回去问问农办主任。
见齐昊来到田边,村里出来许多人,齐昊正要走,他们把齐昊堵在田坎上,一个『妇』人拉住齐昊哭喊道:“你干的好事,千百年来种旱地都过来了,你拗起要土改田种稻子!稻子没种成你到当官了,我家八口人颗粒无收,一年三百六十五天我们吃啥子!今天你不打条子保证我一家八口有饭吃,整死我也不放走你!”
齐昊说:“大婶,这事正在找原因,相信我会给你一个说法!”[]官行天梯39
『妇』人横蛮起来:“我不要说法,要你保证我一家一天三顿有饭吃!”
“对,他今天要在这里给我们保证有饭吃!”有人乘机大喊大叫,“他只知道弄政绩升官,不顾老百姓死活瞎折腾,县委陈书记都说了要因地制宜,他和黄乡长偏不听,还打压一心一意为老百姓办实事的蒋书记!现在事情弄成这样子,还拿找原因搪塞,今天他不给我们写保证条子,我们就不让他走人!反正没饭吃也活不成,上面的人来我们也是这个样子!”
Ðí¶àÈ˸ú×ÅÆðºå£¬°ÑÆëê»ÍÆÍÆÞúÞúŪµ½Ôº°ÓÀΧÔÚºËÐÄ¡£
齐昊不是不写保证条子,而是事情没弄清楚写保证条子有违原则,他大声说:“我们正在查找原因,相信结果很快就出来了,到时候肯定有人要负责任!至于大家吃饭问题,相信『政府』一定会妥善解决!”
有人吼道:“他说有人负责,谁肯给他负责!上面见事情闹大了下个调令,他一拍【创建和谐家园】走人,我们去找谁要饭吃?齐昊,个人弄出的事个人收拾,今天我们谁也不找,只找你解决问题!”
齐昊见给这些人说不清楚,不说话了,站在人群里听那些人叫骂不停。
随齐昊来的工作人员跑回乡『政府』报信,黄乡长听了赶紧叫上派出所汪所长,汪所长留下一人值班,其余人全部出警。
一下子来这么多警察,黄乡长也来了,山旮旯里人一辈子生活在这里,事情做绝了『政府』还怕找不到你的麻烦事,就算没有麻烦事,你要批不批地基、生不生孩子、承不承包责任地、还有挨邻宅近发生【创建和谐家园】也需要乡『政府』调解,想到这些,许多人就闪到一边去了。
不过,为首的几人还是逮着齐昊不放手,说齐昊不打条子坚决不放人,当然声音低调了许多,不像刚才嚣张的样子。
黄乡长说话了,黄乡长说:“齐乡长为了大家有白米干饭吃,哪里叫去哪里,你们看到过他有白天黑夜,他来时白白胖胖小伙子,现在又黑又瘦,你们还有没有良心?”
有人说:“我们都没得饭吃了,还讲得起良心!”
黄乡长说:“人家的水田长稻子,你的水田长苗子,这里面肯定有问题,齐乡长正在查找,给大家一个说法,你们中有个别人,就想慌着把责任推给齐乡长,什么居心?”
几个拉着齐昊的人都姓蒋,听得出黄乡长话的意思,但还是不愿意松手,看他们样子,齐昊就像有天大的罪。
“松开手!再不松开手我要叫抓人了!”汪所长突然吼道,他的声音大如炸雷,把院坝震得清风雅静,“你们拉住齐乡长,限制齐乡长人生自由是犯罪,我今天要抓犯罪分子,看哪个敢来碰这个硬!蒋正才你们都知道,副乡长,他犯罪我一样抓他去坐监狱!”
吼吼,新的一周来了,收藏、推荐票票砸过来哟!
第四十章 原来如此
蒋家的人原来在乡上是横着走的,自从公安局抓了蒋正才、蒋三疯子后,蒋家的人知道蒋姓家族人一样有官管,蒋书记一手遮不住天,因此平日行事有所收敛,现在派出所汪所长一诧呼,那几个抓住齐昊的人手触电般松开!
ɽê¸ê¹ÀïÈËÅÂÊ£¬¿öÇÒÍôËù³¤ËµµÄÊÇÊÂʵ£¬×Ô´Ó½¯¸±Ïç³¤×¥È¥×øÀκ󣬴óµØÏçµÄÈË·¸Ê²»·¸Ê¿´µ½ÍôËù³¤¶¼¾åÅÂÈý·Ö¡£
齐昊感激目光分别看看黄乡长、汪所长,转脸面对大家大声说:“乡亲们,出了这样的事我给你们一样急,我向大家保证,原因要找,饭也要有吃,我就不相信,同样的田,有的种出了稻谷,有的种不出来,这里面一定有原因!刚才我想到一件事,得立即赶回乡『政府』,我绝不是躲避大家,这几天请大家等在家里,听乡『政府』通知!”
齐昊讲完就往乡『政府』跑,黄乡长、汪所长跟了去。
种水稻不外乎土壤、肥料、水质、气温、季节和栽培技术,只要符合上述条件就能长出稻谷来,上述条件没有问题,况且大多数的人已经种出稻谷了,齐昊把所有的因素都排除了,于是想到了种子。[]官行天梯40
种子是农办于主任在县农业局下属的种子公司定购的,应该没有问题,不过齐昊还是不放心,他得问问农办于主任,然后再请农业局的专业技术人员鉴定,土改田第一年发生这么大的事情,不搞清楚影响农民种植水稻的积极『性』。
齐昊回到乡『政府』,立即去农办于主任办公室,于主任见齐昊找他神『色』大变,齐昊看在眼里,基本上可以肯定问题出在种子上了。
齐昊冷冷的说,于主任,你到我办公室来一下。他不说什么事,转身走出于主任的办公室。他这样做主要是给于主任思想施加压力,让他考虑下事情的严重『性』。
于主任见齐昊找他就知道是什么事,自从见有一部分田的稻苗不长稻穗,于主任就知道坏事了。由于事情涉及到自己,于主任不敢把真相捅出来,他心存侥幸,要是结论为这些田不适合种稻子,这样他就没事了。
于主任就这样一天天熬着,直到齐昊找自己。
齐昊找来于主任知道再也熬不下去了,他心里骂道,【创建和谐家园】李元龙,一时没拗过答应他塞进来种子,老子跟着摔筋斗!好在自己当时多个心眼,李云龙塞进来的稻种买给谁做了记录,且大部分卖给了姓蒋的人,结果这些稻种全长不出稻谷。惹出这么大的事情祸及自己,于主任恨不得把李元龙五马分尸!
李元龙是乡『政府』的农技员,蒋书记亲姐姐的儿子,蒋书记的外甥。他进乡『政府』两年了,属于临时八大员,平时不开腔不出气,叫他干什么就干什么,没有依仗他舅舅蒋书记的权势耀武扬威,所以大家对他评价还算好,最近听说蒋书记弄个指标,准备将他转正。
不叫的狗咬人,防不胜防啊,的确是这个道理。
土改田工程结束后,农办于主任根据乡『政府』安排去县农业局种子公司进购种子,李元农找到他,说他在省农学院弄了一批计划外种子,优良品种,正在推广,亩产比其他品种增产百分之二十。
万主任知道种子出问题的厉害关系,说:“种子国家控制了的,不得私自买卖,怕出问题。”
李元龙说:“你看你,小心眼不是,你我一个乡『政府』的人,会谝你?况且我舅舅是书记,难道不想着把事情做好,要故意要给他添『乱』子,有没有这个道理?”
李元龙话说得有理,但他还是不放心:“种子的事情凭眼睛看不出来,只有下到田里能长出稻谷才知道是不是假冒伪劣。”
“我是农技员,比你更清楚种子的重要『性』。这样子,我和你去一趟省城农学院,那里有人接待我们,耳听为虚眼见为实,我们去实地看看,情况属实我们就买他们的种子!”
于主任想李元龙是蒋书记的外甥,近期要转正,转正后过两年说不定就是乡里的副乡长、副书记了,这次不答应他去省农学院看看,以后在他下面工作有穿不完的夹脚鞋。他寻思只要情况属实、那边又有正规手续,种子出问题负责赔偿,哪买种子都是一样的,关键是不得罪未来的领导,这是一起两得的事情。
于是,于主任跟着李元龙去了省农学院。
两人到了省农学院,果真有人出面接待,接待的人带两人去看了实验大楼,去农学院农场看水稻种子基地,然后给两人看许多图片,还说图片里的人谁是专家、谁是教授什么的。
接待两人的那人忙得很,手拿两人听说过的大哥大,平均两三分钟就接一个电话,都是定购水稻种子的。
那人接起电话说声我是,然后对电话说,你要的数量与去年有没有增加,如果有增加早点告诉我,迟了就没有了。那人收了电话对两人说,都是老客户,他们种了好几年了,一个劲增加数量,搞得我手忙脚『乱』的。
晚上那人接待两人,多了一男一女,说是学院种子基地的,一个是杨经理、一个是陈会计,来把合同签了,先交五千元订金。[]官行天梯40
耳听为虚眼见为实,堂堂农学院,科技兴农全靠农学院,还有什么信不过的呢?李元龙说那我就签了,于主任表示同意,李元龙就提笔签了。
交了保证金,第二天去仓库看种子,都打好包了,运家和县大地乡『政府』的,钱到发货。李元龙在省城守着种子,于主任回乡『政府』取钱,种子钱早就从农民那里收上来了的。
钱打出去,种子运回来了,李元龙给了于老板五百元钱,说是种子不赚农民的钱,省农学院发的奖金。
谁知这竟然是个骗局,真是害死人啊!
于主任从办公室出来没有去齐昊办公室,径直去找李元龙办公室。李元龙办公室门关着的,没有人。于主任回忆下,自从田里有不长稻穗的秧苗后,李元龙好像就没有见过了。
于主任敲了好几下门,怦怦着响,喊道:“李元龙!李元龙!【创建和谐家园】,死在哪里去了!”
乡『政府』的人多得很,大都是蒋姓家族的人来找蒋书记、黄乡长、齐昊的解决问题的。一个乡『政府』都是人,人头攒动叫骂声不绝于耳,都是骂黄乡长、齐昊的。
蒋书记这些天白天脸『色』不好看,晚上召集开会,会上蒋书记反复说,同志们,什么叫因地制宜、什么叫实事求是,现在知道了吧?知到是知道了,可是晚了!农民一年的生计,怎么经得住你们瞎折腾!
没有人接蒋书记的话,都知道他的话有所指,但都觉得奇怪,同样是农办拿出去的种子,田挨田土挨土种下去,怎么有的长稻穗、有的不长呢?
吼吼,新的一周来了,收藏、推荐票票砸过来哟!
第四十一章 水落石出
各位书友,《官行天梯》由于有各位书友厚爱支持、有起点编辑老师的关注,昨天起点编辑部正式通知签约,笑看云飞扬已经把纸质签约合同邮寄出去了!接下来,各位书友将和齐昊一同官行天梯,见证齐昊是怎样一步步登上权力颠峰的!
没有人接蒋书记的话,都知道他的话有所指,因地制宜、实事求是是颠扑不破的真理,谁能反驳不成?但奇怪的是,同样是农办拿出去的种子,田挨田土挨土种下去,怎么有的长稻穗、有的长不出稻穗呢?
大家百思不得其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