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醒:系统正在全面升级。您可以访问最新站点。谢谢!
以及后来一次次的波折,连古城县棚户区也没有落过,那里才是民怨的渊薮。从义务宣传员的口中,赵建军和高飞的所作所为一点点被拔丝抽茧,全部晾晒到阳光之下!
不只是大市场项目,还有农民学徒工计划,还有大学生村官计划,渐渐地,一个锐意改革进取的县委书记形象凸显出来,黄玉英成为义务宣传员们口中女菩萨一样的存在!
一个领导干部如此宣传绝对不是正道,会引起很多严重后遗症。可是黄玉英的情况不一样,美女书记已经成为淮阳省高层想要撇开的目标,再低调也就没有意义。
相反,在黄玉英离开之前,为她造势,借助大市场项目和诸多政策的正面宣传,顺理成章推举出一个改革者的领导干部形象,无疑有益无害。
如果说黄玉英此时是市委书记,邓华绝对不会这么干,那不是在帮书记姐姐,那是一个坑!华夏官场历来倡导做官先做人,倡导低调做人高调做事。
按照儒家中庸之道的理解,为官者只有耐得住清贫和寂寞,甘愿过平淡生活,摆脱名缰利锁的束缚,才能克服贪图享乐、追求金钱、盲目攀比等错误思想,才能始终保持知足心理、健康心态,才能做一个好官。
邓公子此次恰恰剑走偏锋,先行一步为美女书记营造一种绝好的舆论氛围,有了媒体的推介,一个英明神武的县委书记形象将会呈现在民众面前,最主要呈现在组织部门面前。
明星干部不为上下所喜,只是偶一为之,却是破解当前困局的最佳办法。尤其是还有“民意、民望、民心”的旗帜,更是把宣扬推介古城县大市场项目作为焦点,想必如此做效果将会出乎意料的好!
一如邓华所料,不到中午,已经有十几名反应迅速的记者,前往乡下采访,他们乘坐的,是“凑巧”来县城办事的四轮子、马车、毛驴车,还有牛车。有些记者当天都不可能到达目的地,古城县的山很大,路也难走。
大多数记者没有进过山,绝对没有感受过山区老百姓的困窘,很多地方甚至有电源没有人家点得起电灯。尽管国家政策倾斜,山里一度电还是达到吓人的两块钱。
而此时古城县县城的民用电,不过两毛三一度,巨大的电路损耗,巨额的线路成本,让农民根本无福享受现代化工业带来的诸多便利。
农业用电是一个很特别的称呼,如果说电力资源是纯粹公益性质,似乎不应该让农民承受太多额外成本。如果是商业行为,农民更没有必要为商家的店铺铺设买单,偏偏此时的华夏就有这么荒诞的电力销售模式!
“得益于”高昂的电价,这里磨米还是石磨,晚上还是在用煤油灯照明,有的干脆就是借用堂屋火坑的亮光。山里人睡得早,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没有光明,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无非是最原始的生产生活方式。
山里的孩子最苦,他们只能在学校写完作业,等跋山涉水回到家里,天色已晚,想学习都不可能。城里孩子的学习时间远远超过村里的,更不要说其他学习资源,城乡差距在这里【创建和谐家园】裸展现在人们面前!
第一卷 从头再来 第206章 逼宫
记者们正是在这样的地方,看见了那些堪称是艺术品的民俗产品,大家都被这些穷乡僻壤农民做出来的东西惊呆了。大家纷纷拿起相机,拍下这些精美的产品,这是华夏最古老的传承。
同时摄入镜头的,还有古城县乡下残破的学校,石块堆起来的课桌,树墩甚至是土坯充当的“凳子”。还有学生们几个人共用一套教材,那教材已经磨飞边,孩子们依旧像宝一样珍惜,轮流保管。
记者们第一次发现,原来自己的镜头可以帮到这些山里的孩子,原来自己的笔墨可以让外面的人们了解更多贫困地区的窘境,原来老区的生活是如此的困窘!
记者们并不傻,相反一个个都是人精,从到了乡下那一刻,就知道自己被利用了。可是眼前的一幕幕,让他们油然而生一种媒体人的责任感,和这些衣不蔽体食不果腹的人在一起,所有的物欲追求似乎都是可耻的!
一周后,刚刚回到古城县的黄玉英和王尚春,被召到夏书记办公室:“为什么会出现这种事!”
夏书记的脸色,阴沉的仿佛能下雨,王尚春拿起摔在地上的报纸,《如此好项目为什么被前县长弄得死去活来?》、《贫困县的希望之光是怎么样熄灭的!》、《巧手编织幸福路》、《老区还是老屈?》!
几十份报纸上面,全都是古城县大市场项目深入报导,从整个项目策划,到招商引资成功,以至于后来棚户区强征,全新的策划理念,人走政熄,高主任再度接手后,再一次使得项目陷入困境!
除此之外,以往清远市乃至淮阳省高层讳莫如深的贫困县真实情况,被批露出来。从来没有过一次,如此全面深入报道老区人民生活,从来没有一次让外界如此近距离认识老区人民!
黄玉英终于明白邓华为什么要求她去省城办事,就是要摆脱嫌疑,这些东西对古城县来说有百利无一害,可是对官场中人来说,有百害无一利!
正因为如此,那些领导干部才会避讳谈及下面贫困人生,也只有在向上面索要救济款的时候,才会揭开一点点盖子,让老百姓的苦难,为自己换得一点扶贫款,至于说这笔钱换来之后用在哪里,只有天知道!
明白是一回事,还是要装糊涂,美女书记可不傻:“书记,我们都没有在家,这些好像都是道听途说的东西。”
“道听途说?道听途说的东西居然比我知道的都清楚?”夏文明火大,明明已经给赵建军定性,垮桥事件没有人追究,却爆出大市场项目,“这件事必须一查到底,究竟是谁在煽风点火!”
王尚春匆匆浏览几份报纸:“夏书记,这上面没有一句话来自官方,全都是村官和老百姓的言论。更没有一组来自官方的数据,确实是道听途说,只是只是这些事在古城县,恐怕早就不是什么秘密。比方说赵建军同志的工程队,那里面的人员素质参差不齐,让他们保守秘密根本不可能。”
“你是说那些记者自己发现的新闻线索?”夏文明早就发现这些细节,只是不愿意相信罢了,看着两个人一脸无辜,“马上回去补救,一定要把影响降到最低,那个大市场项目,一定要运转起来!”
黄玉英皱起眉:“书记,古城县为了垮桥事件,已经投入全部力量,实在是拿不出一分钱运作大市场项目。”
“我不管你们想什么办法,总之要在三天内,看到大市场项目正常运转!”
古城县两位领导就那么站着,一言不发,夏文明恨得牙根痒痒,可是大市场项目绝对是一个大丑闻,甚至超过此前的垮桥事件。这样一个丑闻,如果不能及时处理掉,势必会影响夏书记秋季上位。
实际上这么几天,夏文明已经接到来自各方求证的电话,否则也不会如此恼火。赵建军事件本身就是一个坑,这个坑必须捂上盖子,绝对不能掀出来。眼下夏文明恨死了赵建军这个死鬼,如果不是他留下一【创建和谐家园】破事,哪至于让市委焦头烂额!
可是这件事绝对不能听之任之,就凭赵建军做下的那些丑事,恐怕足够在清远市掀起一轮政治风暴!一旦出现这样的局面,他夏文明不要说上位,搞不好都要下课乃至身陷囹圄!
“看什么看!看着我就有钱吗!堂堂的一县之长,光知道向国家伸手,你的节操何在?你的立场何在?你的政治觉悟何在!”
夏文明恨不得把面前的墨水瓶砸到王尚春脸上,都是这个混帐东西,如果不是他弄出垮桥事件,怎么可能会让清远市陷进舆论漩涡!只是想起落地为安的那笔巨款,夏书记忽然心平气和很多,如果赵建军不死,自己怎么可能用十万块的代价,拿到一千三百万的资产!
只有梳理过那些资产,夏文明才明白高飞送给自己一份多大的礼!那两个采矿点是古城县最好的,连县属国营矿点都没有它的产出高。仅仅是这两个采矿点,一年收入就足以超过三百万,如果矿场全部产出供应市里面,嘿嘿!
那个采石场,拥有附近整座青石山的采矿权,手续完备,每年可供开采的各种石材,售价绝对超过三百万!这还是采石场营销力度不大,如今采石场更换了主人,刚刚签订一笔市政供应合同,就高达七百余万元,这不过是刚刚开始。
相比之下,那个做添头的建筑公司,已经改头换面,成为清远市鸿运建筑公司,以后将承揽相当的市政工程。这可是一个下金蛋的鸡,夏书记已经决定,马上启动旧城改造计划,首先就要鸿运建筑公司承揽【创建和谐家园】工程。
公交车夏书记没看在眼里,烦心那东西事多,干脆赠送给别人了。有了这些巨大的投资,于情于理夏书记都不能让高飞太过难受,首先就要解决大市场的复建问题,绝对不能让这项工程鼓包!
这些还都是见得光的东西,赵建军的胆子之大,连夏文明也为之咂舌。他手上那些见不得光的产业,才是真正的大头,让身为市委书记的他也不忍心放弃!
第一卷 从头再来 第207章 被逼的
“夏书记,古城县为了弥补垮桥事件造成的漏洞,为了媒体公关,已经把下半年度全部财政资金消耗殆尽。”王尚春从来没有这么缺钱过,以往交通局那可是香饽饽,要钱有钱,要权有权,哪里会像这样受夹板气!
尽管被贬谪之前,已经帮古城县做了很多事,可只有当上这个受气的县长才会知道,古城县就像是病入膏肓的患者,一点点的药物治疗,不足以让它起死回生!
没错,大市场项目也好,采石场项目也罢,都有着广阔的钱景,那也只是前景罢了!眼下青黄不接才是最要命的,等到秋收打粮,搞不好人都饿死了!
农民学徒工计划固然换回来一笔资金,那笔钱早就用于采石场的启动资金,哪里还有一点闲钱,给赵建军堵上这个天大的窟窿!更何况,给赵建军堵窟窿,嘿嘿,王尚春又不是傻子,填坑的事情做不得!
官场中很多事是做不得滴!最关键就是不能给别人填坑,不管是政敌亦或是朋友!说不准什么时候,这个坑就会爆出来,那时候到底是谁的坑,没有人会听你解释!
上面只会让承办人挨板子,而不是上溯追究,比方说如果垮桥事件不是发生在赵建军任上,那时候谁倒霉?这个王尚春不知道,邓公子可是心知肚明,前世人家赵建军官运亨通,只有他老爸倒霉!
夏文明狠狠瞪一眼两个人,他知道黄玉英手中一直有一笔资金,那是从上面带下来的。只是这笔钱就算是他,也不敢说随意动用,财政部下发的带帽款项,不是那么好动的!
黄玉英就像是没看见夏书记的眼神,小女人已经打定主意,绝对不能放弃小男生为自己营造的机会。邓公子谋划的好深,一边暴露出赵建军贪腐本质,一边借用舆论的力量,促使上面重视大市场项目。
非但如此,还变相给古城县的民俗产品打广告,这可是全国性的广告,还是免费的!难怪那小子说,只要有产品就不用犯愁买家,想必眼下那些民俗产品供销商,已经开始关注古城县了。
“你们你们这是在逼宫!”夏文明重重敲打桌子,可惜王尚春真没钱,黄玉英装糊涂,他能怎么样,“都给我出去!”
王尚春张张嘴,终于还是跟着黄玉英走出书记办公室,此时说什么都没用,反而会惹得夏书记生气。两个人刚刚回到古城县,已经有人通知,市财政局拨款一千万!
这么快?黄玉英眼前一亮,忍住笑对王尚春说:“王县长,大市场项目政府方面多多费心了,县委这边大学生村官计划马上展开,很难帮上你的忙。”
“我只想向书记借一人!”
王尚春心情大好,有钱好办事,虽然挨骂,总算是弄来一笔现款不是。王县长大概是最郁闷的县长,别人赴任,尤其是赴任贫困县,都会带来一笔资金,他这算是被踢出来的,先前几个项目还是未雨绸缪,否则没有一点机会。
黄书记点点头:“没问题,不管王县长借谁,打个招呼就行。”
“玉英姐就这么把我卖了?”
卢瑶在一边偷笑,黄玉英白一眼男人:“什么话?还有比你更适合大市场项目的人选吗?我看王尚春很赏识你,是不是上次跑项目跑出交情来了?”
“嘿,哪里有什么交情!”提起这个,就让邓公子想起自己的备胎身份,偏偏这事不能和书记姐姐解释,越解释越麻烦,“我看他是想着那一千万,搞不好要从中弄点钱,给县政府周转。”
黄玉英一皱眉:“那可是夏书记指定专项资金,你可不能胡来!”
“放心吧!”邓华一撇嘴,“只要到了古城县的账户上,啥钱还不是用?我想王尚春也没有赵建军那么愚蠢,塌桥事件让他成为清远市官场的另类,如果不想被人抓住小辫子,一定会踏踏实实干点实事。”
卢瑶和黄玉英相视一眼,前者问道:“莫非这些早就在你的预算之内?”
“怎么可能!”邓公子哈哈一笑,“不过是胡乱猜测罢了。”
两个女人齐齐鄙视邓某人,显见得不相信他的话,此次媒体风波运作如此完美,每一个当事人都不在家的情况下,发生如此事件,夏文明就算是有心发作,也找不到由头。
一想起夏书记被逼拿出一千万的痛苦,黄玉英就想笑,小男生总是能给她惊喜。如果大市场项目和采石场项目全部运转起来,古城县年底的gdp数据,想必会好看很多。
“现在大市场已经被你炒作出去,这件事如何收场?”
这是每一个人都在困扰的问题,如果任由媒体炒作,说不上下面会闹出什么事端,美女书记绝对不想有太多麻烦。毕竟夏文明此前已经给赵建军盖棺定论,此刻爆出这些东西,无疑是在打夏书记的脸!
邓华摊开手,冷冷一笑:“有什么办法?赵建军的事情,古城县想盖盖子是不可能的了,就看夏书记有多大能量,有多大决心!”
一个是自己的女人,一个是女人最忠实的拥趸,邓公子不介意多说一些。运作此次媒体风暴,什么大市场项目推介,什么为民俗产品造势,一切都是幌子!
邓公子不是那种鞭尸的性子,可是对于赵建军在位期间,为古城县留下的巨大资金漏洞,绝对不能轻易放过。赵县长手头搂了多少钱他不知道,但是赵建军给古城县造成多大损失,他还是可以估算出来一点!
仅仅是他入狱期间赵建军从市里边弄来那笔钱,已经导致大市场项目远远超出预算,却没见项目进展如何,就凭这,绝对不能让赵建军带着因公殉职的光环!
就算夏文明是赵建军的后台又如何?邓公子在这件事情上精心谋划,彻底把自己摘出去,就连美女书记和王尚春都不会受到波及。即便是夏文明怀疑,也没有任何拿得出手的证据,只能是像拨款这样吃个闷亏!
看看黄玉英又瞅瞅邓公子,心中有一个大大的问号,不问难受!卢微微皱眉道:“会不会导致市里边动荡?”
第一卷 从头再来 第208章 一团乱麻
“有可能,”黄玉英叹口气,“从王平到云龙,赵建军此前编织了一张大网,这张网是保护他的资本。不知道那些人在他身上有多大利益纠葛,有一点可以肯定,无利不起早,凡是想要捂盖子的,都是从赵建军身上捞到好处的。”
这些话只有在小男人和卢瑶面前才能说,如果这话传到夏文明的耳朵里,黄玉英就会成为夏书记的死敌!纵然黄家有再大的势力,在清远市的一亩三分地上,夏文明也势必要把黄玉英置于死地!
随着诸多媒体介入,随着一系列报道呈现在人们面前,赵建军已经是一个超级传染源!不管谁和他扯上关系,势必会让无数人拿着显微镜观察,观察二者之间有怎么样的交易。
那绝对是灾难性的结果,别说他夏文明,就是更高级别的大佬,也承受不了这样的后果!只要成为媒体人追逐的目标,他夏文明的前途就毁了,现在是和赵建军撇清的时候了!
卢瑶帮三个人倒上水,似乎这间办公室里面,她才是官职最小的那个:“听说高飞最近很活跃,赵建军的建筑公司和其他产业都被卖掉了,只给赵家十万块钱,赵家能消停吗?”
“不老实又能怎么样?”邓公子一撇嘴,心安理得接过上司递过来的茶水,喝上一口才说,“那本来就不是什么见得光的钱,倒过手之后,反倒是成了合法产业。嘿,看看那个采石场新接订单,我们就可以猜测,新老板是谁!要说高飞这个人绝对是个人物,深谙舍得之道,换做其他人,绝对不会把偌大产业拱手相让!”
黄玉英轻叹一声,很多事对小女人来说都搞不懂,她也不想搞懂:“有些事不是我们可以掌控的,做好自己的事,争取在94年来到之前,让古城县各项工作走上正轨。”
邓公子知道,之所以把时间定在94年之前,恐怕美女书记也有预感,在古城县不可能长久下去。不管是上次常委会发飙,还是此次垮桥事件,以至于此次媒体风波,都让黄玉英处在风口浪尖。
不要说夏文明能不能忍受这样一个干部在手下,就连家族中,也不能让她在这里继续招风。想起书记姐姐前途未卜,邓公子心中一痛,想要黄玉英有一个好未来,前提各项工作做好!
不能不说赵建军的确是一个人才!邓公子当初苦心巴力把大市场项目打造清爽干净,现在账目一塌糊涂,到处是欠账,到处是【创建和谐家园】。来到项目部第一天,邓公子整个被债主包围,所有人都来要账。
债主可不是混混,这些都是古城县的头面人物,别看一个个官职还没有眼下的邓华高,架不住人家是长辈!在这些人面前,除了摆低姿态,邓公子没有任何资本摆架子。
邓华双手抱拳作揖打躬:“各位各位,各位叔叔大爷阿姨大婶,我说过,债务不是问题,但是要等!”
“等到什么时候?等到老子入土那一天吗?”古城县穷,在这里做点买卖挣点钱忒难了,偏偏遇上赵建军这么一个极品县长,差点让眼前这些人血本无归!
邓公子满脸堆笑:“叔,瞧您说的,怎么可能啊!眼下大市场项目重启,我们大家都有了希望,我向各位保证,只要大市场开始运营,偿还债务也就是时间问题!”
“小华子,别忽悠你大婶子了,赶紧趁着有钱,把账都还上得了。要不,等哪一天,又换上那个王八蛋,我看你小子的承诺,还不如人家放个屁!”
妇人说话一点也不给小邓主任留面子,偏偏邓华还只有听的份,古城县巴掌大个地方,很多都是沾亲带故的。面前这一帮,几乎每一个邓公子都要称呼点啥,论起来都是亲戚,都是他的长辈!
“就是,听说那边又张扬起来,刚刚消停几天,嘿,这一次,恐怕是找到更大靠山了!”这才是在场诸位最纠结的,高主任此前的所作所为,才是他们陷身债务的根源!
“可不是,眼下那边可还挂着这边的位子,小华子,不知道这个项目部里面,谁才是老大!”
这个问题也正是困扰邓公子的问题,王尚春把他挖过来,丢到项目部就不管了。高飞同样也是项目部负责人,人家毕竟是老副科,论资历可比他这个新鲜出炉的小家伙强太多。
眼下项目部的财政大权收归上边,两个人都没有权利动用,越是这样,越导致债主们心里没底。一个投资三千万的项目,欠下的各种物资款项,绝对是一团乱麻。
有一些是实际付出代价的,有一些干脆就是当初财政混乱的时候,个别人送人情的,这样假债主绝对不在少数。高飞那个老狐狸,早早把财务这块扔给邓华,他是明知道这边没有油水只有账才这么干的。
这半年来大市场项目也不是没有进展,当初三大建筑公司可是全力以赴投入,眼下地下基础工程全部完工,地面一层也已经形成大框架。像这种框架式结构建筑,最难的就是基础,有了这些基础,按理说接下来好干很多。
“问题是账目不清,让项目根本无法运转,我请求县审计局入驻项目部,展开全面审计!”
邓公子被债主们逼得走投无路,只能是来找王尚春,一边的高飞阴阳怪气地说:“审计?全面审计?夏书记有过指示,赵县长在位时候的工程,不要纠缠不放,一切要向前看!”
居然还敢说风凉话?邓华眉头一皱,瞪一眼高飞,冷哼一声道:“高科长,既然如此,请你把你掌管项目部期间的账目理清,给县里边一个交代,也好让项目正常运转如何?”
对这个老狐狸,邓华没有一点好感,仗恃有后台,在古城县又是地头蛇,这几年没干过啥好事。以前的就不说,仅仅是招商局那边和项目部这边,这个老东西就没拉好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