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页 小说列表 排行榜 搜索

    《官界》-第45页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温馨提醒:系统正在全面升级。您可以访问最新站点。谢谢!

      “好的,好的。”

      “开始。”

      说着,摄影机启动的那盏灯又亮了。

      好一会,书记又那么傻愣着。

      ö¦Å®Ö÷³Ö˵£º¡°Äã˵»°°¡£¡¡±

      书记说:“你不问了?”

      靓女主持说:“我刚才已经问了。回去可以剪接,直接接到你说话的内容前面。”

      书记笑了笑,说:“是这样,原来是这样。我还等你问呢!”

      张建中心里想,真是土帽!但从他的诚惶诚恐也看出基层领导有多重视这次采访。不重视不会那么紧张!于是,便示意党校同学出去。

      两人站在走廊上,张建中小声谈了自己的看法。同学就说,不是重视,而是非常重视!根据你们的要求把讲话稿写出来后,昨晚,就一直在背。这就像考试,平时表现怎么样?知道的人不多,这一上电视,全城的人都看得见,有时候,群众会根据一个人说话的姿势和腔调,说你像不像领导,能不能当领导?

      张建中笑着说:“他想得也太多了。”

      同学说:“领导的压力不是我们这些人能考虑到的。”

      “他也应该相信我们这些做具体事的同志嘛!难道我们还会把他最不好的一面呈现给观众?这本身也是我们的失职啊!”

      “看得出来,电视台的记者和女主持都很敬业。”

      张建中开始往自己想要说的话题引了,说“这次采访,面比较广,时间比较紧,记者们白天忙采访,晚上还要赶做片子和写稿,都很辛苦。”

      “是的,是的。你也很辛苦。”

      “我倒没什么?也就是跑前跑后,为他们做好服务工作,希望能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

      同学笑了笑说:“有时候,调动积极性不是嘴就可以调动起来的。”

      张建中点头说:“是啊!还要让记者们吃好喝好,让他们得到好处。这一点,还希望你们能体谅。”

      “体谅,当然体谅。书记已经有安排了。”

      张建中反而尴尬起来,想你也太多此一举了。同学左右张望,见走廊并没有其他人,就从手里的皮包里掏出一叠信封,说:“我们都准备好了,你派给他们吧!”

      “还是你派吧!”

      同学坚持要他派,说,你派方便些!我一个个派场面就乱了,影响也不好!上了车,你再派给他们吧!张建中便不客气了,伸手接过信封,同学又说,你数一数,一共七封。张建中很清楚,三个记者一个主持,多出的三封,包括自己和王主任还有司机。

      回到办公室,采访已经结束,书记担心地说:“还可以吧?不会太丢架吧?”

      ö¦Å®Ö÷³Ö˵£º¡°Ó¦¸ÃOKÁË¡£¡±

      摄影记者就把机器放在办公桌上,把带子倒过来重播给他看。重播的窗口很小,他凑得很近,看得很认真。

      张建中手里拿着信封,底气很足,对记者们说:“本来,书记是要请大家吃午饭的,考虑到大家有睡午休的习惯,就不安排了,大家还是回家吃吧!现在还有一点时间,电视台的记者也要回去做片子。”

      这次连续做战,张建中还考虑到做片子需要的时间,采访的时间安排的得并不紧,采访完,大家就回去“赶稿”。今天上午的片子晚上要播出街,下午的片子要做好了留明天晚上用。到了边陲镇,当天是赶不回来的。

      为了鼓励大家,也为了让城区的领导们知道他并没私吞那些信封,张建中并没按同学的吩咐去做,而是在书记的办公室,当着大家的面,把那些信封派了。

      大家热情非常高涨,连连说:“谢谢书记!”

      书记从摄影机的小窗口抬起头,满面红光,说:“小意思,一点小意思,还希望大家别嫌礼薄。下午再请大家吃晚饭。下午,我还有其他事要处理,就不能陪你们了。”

      大家都知道这是客气话,书记就是没其他事,也不会陪他们吃饭的。

      上了车,大家热情非常高涨,那两个报社电台的记者也不觉得干坐着无聊浪费时间。大家都说,跟着张总指挥,我们的工作越来越有【创建和谐家园】。有人就提议鼓掌感谢张建中。

      张建中说:“不用,不用。能为你们服务,我感到非常荣幸。”

      女主持说:“张总指挥太谦虚了。你是我们的领导!”

      有人说:“是的,是的。我们这一车人都听你指挥。你叫我们去哪,我们就去哪。你叫我们采访谁,我们就采访谁!”

      张建中还没得意得忘乎所以,忙说:“不过,我还是先给大家交个底,不是每一站都能让大家满意的。当然,我会去争取,争取不到,我也没办法,总不能把手伸进人家口袋里硬抢吧?”

      大家都笑起来。

      有人说:“只要张部指挥尽力,总会有效果的!”

      大家便附和:“就是,就是!”

      第九十四章不是昨天安排的那几个人

      下午,在县城的一个社区召开扶贫对象座谈会。那社区的地点是一个旧楼屋,党校的同学早就到了,一听到张建中他们的车,就从楼屋里走出来,跟在他身边的是一个二十多岁的年青人,张建中想,这社区的主任真够年青的。经同学介绍,他才知道,那年青人是社区的民政干事。

      ÄÇÄêÇàÈ˺ÜëïÌ󣬺ì×ÅÁ³Ëµ£º¡°Ö÷ÈÎËûÃǶ¼³öÈ¥ÁË¡£¡±

      同学也说:“刚好发生了点急事,主任带着社区的干部赶着去处理了。”

      张建中还想,这事一定很急,且也严重,否则,不会就剩一个民政干事应付他们的事。虽然,张建中算不上官,但社区这个庙更小,就是王主任到社区来也属大驾光临。

      旧楼屋的光线很暗,大白天还亮着灯。干事把张建中他们引进一个类似会议室的房间,就见好几个人已经坐在里面了。先是感觉房间很小,会议桌很大,大很四周只剩走路的空间了,再就见那几个参加座谈会的扶贫对象穿得很破烂,衣服补丁打补丁,一个比一个干瘦如柴。干事介绍他们时,张建中心里有一种不想跟他们握手的拒绝感。

      坐下来时,张建中听见助理悄声问干事:“怎么是这几个人?”

      言下之意好像原来安排的不是这几个人。

      干事也悄声说:“社区主任说,扶贫对象就是要有一副贫穷相。”

      同学便笑着对张建中说:“扶贫对象嘛!太滋润,观众也不相信。”

      张建中不客气地说:“至少,也不要那么吓人吧?”

      干事说:“领导定的,我也作不了主。”

      张建中对同学说:“你是不是和主任沟通一下?”

      同学便问干事,知不知道主任上哪去了?在什么地方可以跟他联系上?干事说,他去处理一例超生户,可能要派出所吧!

      这边小声议论着,记者们见社区主任不在,也议论起来。

      有人说:“哪有这么不配合的?也不看看自己是什么单位?一个小社区,也摆这么大的架子。”

      有人说:“没时间就算了,又不是就这一个典型,还担心找不到采访对象?”

      有人附和:“就是,就是。”

      王主任仿佛不想搞得太僵,即使这是一个小社区,也做了许多前期准备工作,怎么好说换就换呢?

      他对大家说:“主任的确是有其他事,计生工作也很重要。大家配合一下,我们抓紧一点,缩短采访时间。”

      张建中也说:“先和扶贫对象谈谈吧!”

      不谈还好,一谈,那几个扶贫对象却答非所问。

      张建中问:“你们接受政府的扶贫有多长时间了?”

      他们连连摇头,说:“还没有,说是说了一段时间了,才没见政府兑现。”

      王主任以为他们没听明白,问得更具体:“社区是不是总给你们送些米啊油的?”

      他们你看看我,我看看你。

      有人说:“我没有,不知他们有没有?”

      其他人又摇头。

      张建中有一种很不妙的感觉。

      电台记者问:“你们参加这次座谈会,想说些什么呢?”

      报社记者怂恿道:“你们大胆说,有什么说什么。”

      上午,在城区书记办公室,他们显得懒洋洋,这会儿,却非常专注,把一直合着的采访笔记也打开了。摄影记者也没等把三角架架好,就把设备扛在肩上,女主持总嫌干电池重,这会儿,也挎在肩上跟在摄影记者身边。

      女主持问:“能说说你们参加这种座谈会的目的吗?”

      她是拿着麦克风说的,说完,就把麦克风往坐在对方桌的几个扶贫对象前送。他们更没见过那玩意,便互相推让?

      报社记者说:“你们放心,我们会如实报道的。”

      就有一个大胆的人接过麦克风,由于太用劲,差点把线扯断了,忙就趴在会议桌上,弯腰前倾,说:“我们希望政府不要只是说得好听,更要让我们真正体会到扶贫的好处。”

      摄影记者觉得他的姿势太难看,就绕过去,与他只有一米左右的距离,说:“你直起腰,别让人觉得你说这话没底气。”

      那人就直起了腰,很抖擞地说:“我们知道,你们是来采访扶贫的,我们就是需要扶贫的对象,社区做了调查,早就把我划入扶贫册了,但是,到现在,我们还没有得到一点点扶贫物质。”

      “确是,他说的是真话。”

      其他几个人胆子也大了,嚷嚷起来,有人干脆站起来,往摄影镜头前凑。

      张建中小声问:“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昨天我还来看过,安排得好好的啊!”王主任他对干事说,“昨天不是这么安排的啊!“干事说:“我也不清楚。主任离开的时候特别交代,要他们说实话说真话。”

      王主任说:“这就是真话实话?”

      干事说:“应该是吧!”

      很显然,社区的主任没有按照原来的安排行事,他更希望呈现给记者的是扶贫工作存在的不足。

      张建中很严肃地问那干事:“你们主任真是有事离开吗?虽然,计生工作很重要,但不是一定就他去办吧?”

      干事说:“计生是一票否定。”

      张建中站起来说:“大家先停一停,我们等社区主任回来再进行采访。”

      电台记者说:“这才是我们需要听的真话。”

      报社记者说:“我们更需要这种发自群众的声音。”

      摄影记者肩上扛着摄影机又启动了那盏红灯。

      张建中心里想,你们拿人家信封的时候,手怎么不软呢?你们得了城区的好处,又要报道不利于城区的新闻,良心上过得去吗?

      他话中有话地说:“我们对不起城区党委政府啊!”

      王主任附和道:“我们还是听张总指挥的吧!”

      记者们愣了一下,电台记者先表态,说,我们还是听从指挥吧!报社记者翻了翻采访笔记,收了笔说,也好!电视台的记者和女主持却凑在一起咬耳朵。张建中很清楚,他们未必听自己的,或许,觉得采访的内容足够见报出街了,便玩假服从。

      第九十五章爆出【创建和谐家园】的黑幕

      党校的同学对社区的工作还是清楚的,到底把社区主任挖了出来。他并不在派出所,而是躲在一个经常呆的小百货店闲聊天。同学打电话过去,店主不知道什么事,一接电话说是找主任,就说:“主任在,主任在。”

      同学毕竟是城区政府的人,很不客气地说:“你搞什么鬼?县委的领导下来,民政局的人下来,还有那么多记者下来,你不见,跑到闲聊天,你怕不怕我马上向书记汇报?书记有多重视这项工作你不是不知道,你汇报上去,他秒秒钟撒了你!”

      主任忙解释说:“我是出来处理计生的事,刚处理完,经过这里,还没坐下呢!”

      “我们管你那么多,现在你不在社区,你就是渎职。”

      主任似乎怕了,又或者觉得那几个扶贫对象也把该说的话说了,就说:“我这就回去,这就回去。”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技术支持:近思之  所有书籍
    北京时间:2025/10/11 04:25: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