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页 小说列表 排行榜 搜索

    《官仙_精校版》-第60页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温馨提醒:系统正在全面升级。您可以访问最新站点。谢谢!

        黄老六被收拾得太惨了,一旁的人看着陈太忠发飙,竟然没人敢上前劝阻。

        面子上装了幌子,那并不是什么要紧事,哪怕是鼻梁塌了,再接起来也就完了,重要的是那只右手,大家都清楚,黄老六以后,怕是再也不能吃这碗饭了。

        所谓的手艺人,那全凭两只手生活,黄老六的手毁成这样,就算将来恢复了大部分能力,也不能再上赌场了。

        是个赌客就明白,手被人毁那是因为什么,谁还会同他对赌?

        路韩城站在一边,也傻眼了,他有心帮黄老六说情,不过,以他的年龄和家庭背景,论心机的话他不缺,说起打架斗殴,最多最多,他也不过是见识过点小场面而已,哪里见到过眼下这么血肉模糊的暴力场面?

        给我个面子吧……这话他憋了好久,却是死活没勇气说出口。

        事实上,陈太忠并没有打算放过这元凶,他走到路韩城面前,上下打量一番,才冷冷地发问,“十七你说说,照规矩,这家伙该怎么处理?”

        他是真不懂这规矩,但十七显然不这么认为,嘴里毫不含糊地答话了,“赢多少加倍退还,哪只手作弊,废哪只手……”

        这确实是道上玩家的规矩,不过。显然并不适用于眼下——黄老六地手已经被废了,而到目前为止,路韩城跟赢钱这词儿并不沾边,就遑论什么“加倍退还”了。

        “你是说,这个主谋……居然没什么事儿?”陈太忠还是死死地盯着路韩城,不过,语气中已经透出了些许地不耐烦。还伴随着阵阵血腥的杀气。

        “我不知道……我真不知道……”路韩城语无伦次地狡辩着,他地脸被吓得雪白。“我真不是主使,我不知道他会手艺,十七哥……你要给我做证啊!”

        “呃……”十七被这话气得差点没晕过去,妈的你现在知道找我帮忙了?老子刚才一个劲儿劝你,你丫怎么不听呢?现在让我帮你“做证”?

        “嗯,还有,通常情况下。是要没收赌资的,”他这话,有点不尽不实,不过,道上规矩也是人定的,强势一方有这样地借口,没收赌资是常见的事儿。

        这还像句人话!陈太忠对这个结果,还是比较满意地。不过,他侧头一看,才想起,这厮的六十万,本来就是五十四万,现在桌上。不过还有三十万不到,这火气腾地又上来了。

        “这点钱,是喂猫呢?”他冷笑一声,想想刘望男居然被这厮不知天高地厚地纠缠,他觉得,这点钱不够看,“我要换个法子!”

        换什么法子好呢?他左一眼右一眼地来回看着路韩城,看得小路同学毛骨悚然,腿肚子直发抖,却是一动也不敢动。

        “嗯。海上明月是你家开的?”陈太忠终于想起点别的来。“你老爹是路广杰?”

        “是……是,”路韩城真的吓坏了。连说话都不利索了,“这点钱……你拿走算了,就当我为我的无心之失,赔罪了。”

        “那点钱你留着买猫粮吧,”陈太忠冷哼一声,“嗯,回头跟你老爹说一声,让他那儿给我留三十个岗位,我要安置下岗女工……”

        哗在场的人,眼镜跌碎了一地!

        什么?这个凶神恶煞,居然不要桌上地三十万,反倒要去安排下岗女工?不是我不明白,这世界,变化得实在太快了啊……

        路韩城的大脑,也陷入了深度宕机中,久久没有反应过来,他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怎么,小子,看起来……你有点不乐意?”陈太忠脸一沉,伸出手,不轻不重地在对方脸上连拍了好几下,这不是耳光,但侮辱人的味道很浓。

        只是,他出手教训黄老六时的那种狠毒,被在场的人看了个真又真,谁也不敢说,他这么做过分,就连当事人,也只能呆若木鸡地咬牙在那里生受着。

        “告诉你,这是看你十七哥的面子,”陈太忠一边拍打,一边冷笑,“惹我的女人,你真是活得腻歪了,话我就说到这儿,岗位留不留,随便你啊……”

        海上明月很大,保洁和择菜洗菜、洗碗传菜地人,总得要吧?

        第141章 另类强势

        牌玩到这个程度,想继续也是不可能,陈太忠转身收拾好钱物等东西,就昂然离开了。

        路过刘望男的时候,他还不忘记轻佻地在她的脸上拧了一把,嘴里轻笑着,“宝贝,今天我赢的的钱,回头让十七收拾出来,算我送给你的……”

        十七把这一切都看在了眼里,略一思索,才轻出一口气,慢慢地摇摇头,佩服啊佩服,陈哥果然是做大事地人,今天玩的这一手,实在是太厉害了!

        陈太忠对钱不太看重,而他又受不了刘望男被人骚扰,才做出了这种令人匪夷所思的举动,换给任何一个神智正常的主儿,三十万人民币和三十个下岗女工的岗位,该如何取舍,那还用么?

        可十七偏偏地从中看出了名堂:陈哥这一手,才是真真正正的强势!

        有钱不拿,证明人家不缺钱,接着,又自顾自地提出了要求,根本容不得别人还嘴,而且提的要求,还是一般无人过问的下岗女工岗位的这种小事。

        这不但强调出了他政府官员的身份,更是明显地表达出一种意思:对此人而言。眼前众人在其眼中,根本是蝼蚁一般地存在,不值得他去认真对待。

        这是一种绝对地、目中无人、睥睨天下的强势!

        十七还清楚一点,路韩城是自小娇生惯养地,长这么大,怕是连类似的气都没受过,陈哥若是用别的手段。小路那厮难免还会有不服气的念头,说不定会背地里使点坏什么地。可眼下这一手,那绝绝对对地把小路镇住了!

        任何一个脑瓜够用的人,估计都不愿意招惹这样地强势人物吧?

        若是陈太忠知道十七会这么想,怕是都会有点傻眼,哥们儿只是想到什么就做什么啊,哪里会有那么多的花花肠子?

        不过,不管怎么说。他今天是又痛快淋漓了一把,虽然时间已经晚了,没办法再去图书馆之类的地方了,可今天总是办了不少事不是?

        最让他高兴的,还是帮刘望男挣了点钱,做男人嘛,自然要有一个做男人的样子,再说。望男有了钱,自然也亏待不了常寡妇母女俩。

        嗯……常寡妇?想到这里,陈太忠禁不住又想起了任娇,任老师那里,我好像很久没送东西了吧?

        哥们儿早就想好,要给她买个手机来的!陈太忠看看手机上的时间。还有二十来分钟才到下班,拦了辆车就向电信商场赶去。

        九七年时,电信尚未拆分,行业垄断地位牢不可破,虽然凤凰市已经出现了不少电话和手机地专营商店,而且价格低廉,但很多人还是愿意去价格高昂的电信商场购买电话、手机。

        陈太忠来到电信商场的时候,正是要下班的时候,还好,柜台的售货员刚送走一位客人。见他凑在一边。虽然有些不情不愿,还是拿出了几款手机任他挑选。

        他正在这里挑呢。又过来一位,“小姑娘,我这个手机,电池有点问题,前天才买的呢,三天内,我要换一块儿电池。”

        售货员有点不高兴,换货最耽误时间了,“现在都要下班了,领导也不在,明天你早点来吧。”

        这位不干了,“我说你这什么服务态度啊?敢情买手机的你就招呼,我换电池你就不理?是不是嫌没提成啊?”

        陈太忠正低头琢磨那几款机子呢,听到来的这位居然捎带上了自己,少不得就要抬头扫视一下对方,靠,我招你惹你了?

        这一抬头不要紧,他发现自己认得这位,“呃,是阎教授?哈,好久不见了。”

        换手机地,正是市委党校那位铁面君子阎教授,陈太忠对此人印象比较好,虽说考试时,阎谦坚持主张闭卷考,很多同学对此颇有微词,可陈太忠认为,像这么能坚持原则的人,真的不多了。

        阎谦愣了一下,盯着陈太忠寻思一下,“哦,是小陈啊,你等等,我先把电池换了,再跟你聊。”

        那你就加塞儿好了!陈太忠也懒得多说,随手拎了一部看起来最小的手机,“我就选这个了,嗯,这是我老师,你先帮他换一下电池吧。”

        服务员心里肯定有点不乐意,不过,既然拖那么几分钟,就能拿一笔提成,也只能认了,于是把开始登记手机的串号。

        陈太忠发现,阎教授的手机比较小巧,“阎教授,你这手机,好像不合适你用吧?”

        “是啊,”阎谦难得地笑笑,手扶一扶鼻梁上地眼镜,“嗯,是这样,我爱人最近要下去调研,刚说买一款手机,好随时联系呢。”

        “你爱人?她做什么工作的?”

        “她啊,地方志办公室的,清水衙门,呵呵……”

        陈太忠顿时就愣住了,能下去调研的,肯定是凤凰市地方志办公室的,虽然同他这区级的地志办没什么统属上的关联,不过,这也太巧了点吧?

        虽然阎谦的妻子是凤凰市地方志办公室的,可惜,人家接下来要去几个县区调研,陈太忠想去她那里弄些资料,被阎谦婉拒了。

        “淑芬要走了,工作上的事情。我不好违反原则来,你还是回单位开张介绍信,不就完了?”

        好像我要走后门似地!陈太忠有点不高兴了,我这可也是为了工作呢,到时候市地志办还不是一样能得点好处?

        不过,阎教授地婉拒,让他再次弄明白了一个问题。你以为你的点子能造福大家,而且出发点也是好地。但是放在官场上,别人未必就愿意配合你!

        当然,别人的不配合,原因肯定是多方面的,有了这个认识,陈太忠居然有点怀疑:哥们儿这点子,不会又是“不合时宜”吧?

        我有必要找个人问问!

        该找谁问呢?他琢磨了一阵。杨倩倩太年轻,未必能比哥们儿强到那里;唐亦萱嘛……她那里还在帮自己的忙,似乎也不宜打扰。

        到最后,他决定去问问张新华,这是自己地老书记,又是入党介绍人,前不久分润了自己不少功劳走,将来考察下岗职工的安置。还要通过街道办,无论如何,他是要同张书记处好关系地。

        有时候,求人反倒能拉近双方的距离,以示彼此不是外人,陈太忠对这个道理有点隐隐的认知。但又不是很明确,他只是确信,自己多问问张新华,张书记一定会乐意帮忙。

        不过,张新华实在是太木讷了,听了陈太忠的想法,不说行,也不说不行,只是微微地颔首,“嗯。小陈你能这么快地找到新岗位的感觉。也不枉我对的期待。”

        陈太忠已经被这种腔调折磨得习以为常了,他知道。自己必须单刀直入地尖锐发问,或者才能得到自己想要的东西,“我想问问,这个点子,是先跟区里汇报,开上介绍信好呢,还是说,自己先做一下调研好?”

        这是他拿不准地地方,先开介绍信的话,风声就传出去了,万一做不好的话,很难收场;可要是先自己私下调研,会不会给人一种“急功近利”的感觉呢?

        “调研是该有的,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嘛,”张新华憨厚地笑笑,顺手端起杯子抿口茶水,“不过呢,该向领导请示的,你最好还是请示一下,作为领导,他也应该及时掌握一些新的消息才对……”

        你这说了半天,不是跟没说一样么?陈太忠有点毛躁了,“新华书记,您就教教我,请示,还是不请示?”

        请示不请示,是看你对事态的掌控能力啊!张新华也快要冒火了,这种事情,错非是局内人,谁说得清楚?两样都可取,两样都不可取,关键是看你身后地人想不想挺你了!

        不过,念及陈太忠是如此地年轻,张书记禁不住叹口气,现在想踏实做点事的人,确实是太少了,我不指点他,谁又能指点他呢?

        “你可以折衷一下嘛,先偷偷地调研,别把风声传出去,等确定能操作的时候,再低调地向领导汇报,这不就完了?”

        这么简单两句话,你也不知道早说!陈太忠心中腹诽,脸上还得挂着笑意,“哈,老书记说的,才是最稳妥的办法,我知道了。”

        等到离开街道办,陈太忠走在街上,才开始仔细琢磨张新华话里的意思,是地,他现在已经知道适度地藏拙了,而且,他非常想弄明白,新华书记为什么会这么建议。

        第142章 宁家巷

        万事都怕人琢磨,陈太忠一路走着,直到到了区政府门口,才恍然大悟,敢情,这年头,多做多错,少做少错,只有不做,才可能不错啊!

        照这么来说,张书记的建议,那得反过来理解:你也别瞎折腾了,官场有风险,入场须谨慎,你就在地志办主任的位子上好好地呆着吧。

        这是至理名言,就算他一直不作为,将来地志办裁撤了,政府也一定要给他安排个出路,世间事原本如此。

        可陈太忠当然不能接受这种碌碌无为,少不得就要下下辛苦,自己老实地去跑图书馆之类的地方了。

        这下,倒是苦了李丽红李大姐,原本。办公室里有陈太忠坐镇的话,她只需每天上下午来擦擦桌子扫扫地,再随便找个借口,就可以比较早地离开,还能混个全勤。

        可陈主任这么一出去,她就没办法早走了,办公室里怎么也得留人不是?

        十来天下来。李丽红扛不住了,人都是惯出来地。若是陈太忠一开始严把考勤关的话,她倒也没什么念想,可既然习惯了早走,这日子就有些无法忍受了。

        这天,她正在擦抹桌子,看到陈太忠又拎起手包向外走,就有点着急了。“陈主任,今天我爱人出差,我得早点回家给孩子做饭。”

        我日,现在才八点半啊!陈太忠看她一眼,也懒得跟她一般计较,淡淡地回了一句,“今天我去宁家巷有要紧事,要想早点回。那你自己看着办吧。”

        今天他确实有事,因为他要去保护“文物古迹”。

        凤凰市的宁家,在几百年前是十足的大户,也出了几个了不得的人物,到得后来,宁家逐渐没落了下去。不过依旧算得上是凤凰旺族,眼下地宁家巷,仅仅是宁家宗祠所在地。

        经过近代中国地百年动荡,宁家地风光也就不再重现了,到得临近解放地时候,宁氏中人趁些身家地主儿,为了逃避专政,四散逃逸了。

        这宗祠在解放后,就收归国有了,后来安置了居民住进去。才有了这么个小小的宁家巷。很多城市里,都有类似的例子。

        宁家的宗祠早就被拆得七零八落了。只有东向偏殿处,还留了那么七八间平房,有几户居民在住。

        前些年,宁家后人归来,手持宁家的房地文书,一定要讨要宁家巷的土地,经过一段时间交涉,宁家兄妹也不知道找了什么人,到最后居然要到了那一溜平房。

        那是公产房,政府真要从居民手中回收,只要能将迁走的人妥善安置,倒也无须费多大地周折。

        为了这事,凤凰市的报纸上,还做过一些讨论,诸如“警惕新的反攻倒算翻案风”之类的,更明白地指出,在解放前,宁氏诸户在天南算是屈指可数的大户,他们聚敛的钱财,显然来自于对劳动人民的盘剥。

        不过,官方的解释是,别地东西不给就不给了,这是人家的宗祠,而且还是偏殿的几间房,给了也就给了,毕竟这也算文物不是?

        陈太忠原本没对这事怎么上心,不过,前一阵他查地方志,却发现一个事实,那就是大家所风传的宁家,并不是“宁家”,而是“甯家”!

        甯和宁,系出同宗,分为兄弟二人所承继,解放后简化繁体字,将这个字都归到“宁”中去了,而事实上,凤凰市的大户是甯姓一族,这姓氏很古老,在国内却没有什么公认的根底。

        这事情上,绝对是可以做做文章地,宣传得当的话,把宁家巷弄成甯氏归宗认祖的场所也不是不可能的,而且那一溜平房,也涉及了“文物”,少不得,陈太忠是要去现场看看的。

        去了一看,他才发现宁氏兄妹正捣腾房子呢,他俩打算拆了这一溜平房,盖成小楼,好对外出租,宁家巷虽小,但临街的房子,那也是门面啊。

        陈太忠当时就上前阻止,谁想那兄妹俩根本不吃他这一套,“你算什么玩意儿?我拆我们自家的房子,关你屁事!”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技术支持:近思之  所有书籍
    北京时间:2025/10/11 18:47: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