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页 小说列表 排行榜 搜索

    《宗明天下》-第33页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温馨提醒:系统正在全面升级。您可以访问最新站点。谢谢!

      ¡°ÎÒ´òËãÃ÷ÈÕ¾ÍÇëÒ»¸ö³ö¹¬µÄÀÏæÖæÖÀ´½Ìµ¼ÄãÃÇ£¬Ê¡µÄÄãÃDz»¶®¹¬ÀïµÄ¹æ¾Ø£¬Ò»²»Ð¡Ðľʹ¥·¸Á˱ÝÏ»òÕß»ÊÌ«Ëïµî϶ø²»×ÔÖª¡£¡±

      薛熙瑶和薛熙怡默默地点头。

      第99章 通知

      允熥回到文华殿,平复了自己不知道是怎样的心情,然后把自己手底下的四个太监都叫过来。

      王进、王步他们几个各有一摊事情,平时并不都在允熥身边,也只有王喜因为没什么管理的本事,所以在文华殿的事情理顺之后就专门跟在允熥身边,其他三个并不总与允熥见面。

      论与允熥的亲近程度,当然是王进第一,王喜次之,王步和王恭三四;但是论现在的权利大小,却是王步第一,王进、王喜二三,王恭第四。

      因为王步极有管理的本事,而即使是王进也不能把文华殿管的井井有条,允熥因为他们四个不会叛变,所以也不管文华殿的庶务,所以王步后来居上了。不过王步心知自己‘圣眷’不如王进和王喜,所以对他们视若上级,倒也相安无事。

      四人都是很奇怪允熥把他们叫过来干什么。允熥平日里作息是很有规律的,就算是想和他们说说话,也一般在午饭的时候。

      等四人都到齐了,允熥也不特意背着其它宦官,说道:“今天,皇爷爷给我指婚了。”允熥觉得作为自己最信任的人,应该现在就知道。

      下边的四个太监表情各异。虽然都有惊讶,但是却各不相同。

      王喜人如其名,第一个在惊讶之后面现喜色,说道:“殿下终于要大婚了,恭喜殿下。”

      王进他们也都齐声说道:“恭喜殿下。”

      允熥现在并不平静,也没注意到他们声音里的不同意味。现在时间已经不早了,允熥说完了自己想说的,也就挥挥手让他们散了,自己不管看的进去看不进去拿起书看了一会儿睡了。

      但是其他人难以这么过去。从允熥的寝殿出来,王步偷偷地向王进使眼色,王进也心领神会,随着王步来到一间殿阁。

      等王进进来了,王步仔细巡视一遍无其它人,对王进说道:“今日殿下说了陛下已经指婚,你有什么想法?”

      王进眼光一闪,反问道:“那你有什么想法?”

      王步说道:“我?你还能猜不到?和聪明人打交道,就得实话实说,要不然什么也办不成。王进你也是个聪明人,太孙妃来了以后,一开始或许不会怎么,但是既然殿下自己不掌管宫务,太孙妃会让咱们把持宫务?”

      “特别是陛下百年之后,掌管整个皇宫,那时的皇后怎会允许咱们几个太监管着整个宫廷。”

      “王喜那个人不管事只是得殿下亲近,太孙妃未必会拿他如何,但是咱们两个都是管事儿的人,太孙妃会不对咱们有芥蒂?”

      “并且如果咱们老实放弃手中的权利,你会甘心?反正我是不愿意的。”

      王进一直静静地听着王步的话,这时他说道:“那你有办法吗?”

      王步局沮丧地说道:“现在还没有。”

      “那你把我叫到这里来想干什么?就算要我支持你,你也得拿出办法来。”

      在王进看来,王步的话就是在挑唆自己和太孙妃斗起来,以收渔翁之利。

      王步知道自己的心思已经被王进识破,他也不多说了,但是临走前仍说道:“就算你认为我不怀好意,就算太孙妃第一个对付我,第二个就得对付你。”

      在没有灯光的屋子里看不清王进的表情,只知道王进独站了一会儿,叹了一声,转身走了。

      第二天上午允熥起床后就奔李侧妃和文英居住的春和殿而去。

      到了春和殿见到李侧妃和文英,允熥寒暄几句,说道:“皇爷爷给我选定了太孙妃。”

      李侧妃起身说道:“恭喜殿下。不知是哪家的人这么有福气能被选为太孙妃?”

      文英也起身说道:“不知是谁能三生有幸当我的三嫂子?”

      允熥说道:“是金吾后卫指挥使薛宁的女儿。”

      李侧妃的惊讶表情一闪而过,然后马上恢复笑脸“恭喜”起来。

      允熥也回礼。

      等到恭喜之后,允熥打算告知李侧妃文英的‘郡马’的时候,李侧妃抢先说道:“殿下接下来是要说文英的夫婿的事情了吧。”

      允熥说道:“什么都瞒不过娘娘。”又对红着脸低下头打算出去的文英说道:“我是你的亲哥哥,都是一家人,也不必有什么避讳的。”

      然后说道:“陛下选了景川侯曹震的次子曹彻为文英的‘郡马’;并且正式赐予文英封号:江都郡主。”

      对于封号什么的他们都不在意,就算不好,等到允熥继位封她为公主的时候再求允熥改就是了;但是‘郡马’人选可不能改。

      李侧妃完全无法忍住自己的露出沮丧的表情;文英一直低着头,允熥到看不见她的表情。

      允熥见到李侧妃的表情,马上说道:“之前娘娘确实是对我说过不想文英和封爵的家里结亲;但是这是皇爷爷的意思,我不可能改变皇爷爷的意思的。”

      “并且爷爷必定不会让曹震不得善终的,娘娘请放心。”

      李侧妃也不敢埋怨允熥,只能说道:“既如此,我就放心了。”又好言好语的把允熥送出了春和殿;又把文英送回了自己的寝殿。

      但是回来以后李侧妃就自己坐在屋子里生叹气。她也知道这时嫁文英就是在替允熥笼络人,不会像李善长那样被处死;但是嫁了武将就意味着会上战场打仗啊!

      打仗就意味着会死人,说不定哪天在战场上文英的夫婿就会死在战场上、她自己守了两年多的寡,可不想再让自己的女儿守寡了。

      但是现在说什么都晚了。李侧妃只能强装笑脸去和文英说话。

      允熥从春和殿出来,回到自己的文华殿打理折子;这些日子老朱把一部分不太重要的事情交给允熥来批答,自己再把关。

      允熥花了一个多时辰把自己的折子批答完,让人送到谨身殿。此时已经接近中午了。允熥吃过了饭,带着王喜骑马去讲武堂看看。

      一刻钟之后允熥到了讲武堂。此时讲武堂的课大部分都讲完了,只有没有固定讲课东西的战例课仍未结课,所以听不到允熥已经习惯了的讲课声。

      但是并不意味着学生就可以放松了。他们还有一个毕业考试,允熥让所有上课的先生出题,每门课满分十分,并且有总排名,水路两科分排名。

      大家都知道排名靠前的必然会更有更好地发展,所以大家都认真学习;而对于那些没什么志向的人来说,总不能考的太差,那太丢脸了,并且有风声,成绩太差的会剥夺继承世袭的权利,所以也都在‘临阵磨枪’。

      允熥一路走来看到的都在努力学习,就好像现代大学里面期末考试以前人满为患的自习室一样,操场上也有不少在练武或者弓马的人。

      这时允熥遇到了蓝玉的次子蓝琏。蓝琏一见到允熥,先是行礼,然后马上说道:“恭喜殿下。”

      旁边的人闻言问道:“殿下有何喜事?”

      王喜还未说话,蓝琏有意卖弄,说道:“今日上午,陛下派人宣旨:以金吾后卫指挥使薛大人的长女为太孙妃,次女为太孙侧妃,殿下明年就要大婚了。”他中午见到了自己家的仆人,所以听说了。

      其他的学生马上也都过来说道:“恭喜殿下。”所有人脸上都堆了笑容。

      不过也有京里或者直隶的学生听说过或见过薛家姐妹花的,偷偷地痛心两朵鲜花……

      允熥一一回礼。随着恭喜的人越来越多,允熥有些后悔这几天来讲武堂了,应该把去各衙门的事情在这几天先办了;衙门的官员再怎么也不敢和讲武堂的学生一样。

      允熥好不容易把几乎所有的学生都回礼完毕,才得了空儿到司务长练子宁的公房。

      练子宁显然是听到了外边的声音,同样对允熥说道:“恭喜殿下。”

      允熥回道:“你还和我讲什么虚礼,等真的大婚了再恭喜不迟。事情办得怎么样了?”

      练子宁恢复正经的神情,说道:“地理等五门课程的考题已经让先生们出好了,答案也让他们出好了;弓马课和武艺课也已经商量好怎么考试了。只是战策、指挥和战例课到底如何考试殿下还未明示。”

      允熥说道:“我已经想清楚了,这三门课合并到一起考试。我打算让陛下出一道题,描述战场的实际情景,让学生们写下自己的处理办法;如果自己写字不好的,可以让司务替写;最终的考卷由我和陛下亲自处理。”

      练子宁说道:“殿下的这个方法好。比这再能知道他们的本事的考试也就只有拉到战场上打一仗了。”

      允熥笑道:“你这话可别让他们听去。”又道:“你等我走了把这件事告知他们,让他们有个准备。并且考试时间已经定下来了,从下月初五开始,先是弓马,然后是地理等课,最后是武艺课,一对一对的进行比试;这门课的分数怎么给我还没想好,再说吧。”

      然后允熥又聊了几句,走了。

      等允熥走了,练子宁马上写下考试顺序的安排和考试形式,并让司务张贴到‘公示栏’上。

      第100章 后续

      ‘公示栏’在从校舍到课室的必经之地上,再加上允熥之前就一直使用这种方法来告知消息,因为没注意看而吃亏的也不只有一个两个人了,所以大家都已经形成习惯,在从课堂到校舍的路上都会扫一眼公示栏。

      大家得知考试之后议论纷纷,特别是对于最后两条武艺课的考核和战例、指挥、战策课的考核形势。

      曹震长子曹行与西凉侯濮屿的弟弟濮汕议论道:“这战例课的考试方式倒是不错,平日里我爹也这样问询过我;这武艺课的考试方法就不好了吧,明显是对咱们这些封爵家的人有利啊!那些下边儿的武将之子岂敢对咱们下手。”

      å§ÉÇ˵µÀ£º¡°¶ÔÔÛÃÇÓÐÀû»¹²»ºÃ£¿¡±

      曹行白了他一眼说道:“你以为到时候殿下看不出来这事儿?以殿下的性子,如果想不出更好的办法,说不定会废除这门课的考试,咱们不就白努力了吗?”

      å§ÉÇÌý²ÜÐеϰÓеÀÀí£¬ÎʵÀ£º¡°ÄÇÔÛÃÇÔõô°ì£¿¡±

      曹行说道:“这讲武堂里边儿能看出这点的不会太少的,咱们又不是军中第一派系,出这个头干嘛?静观其变吧。”

      甲子第十五号校舍,郭威和耿富等人说道:“我还担心这几门课会让大将们出题甚至当面考核,那他们岂不会向着那些封爵家的人?现在好了,不用担心了。”他学习甚是刻苦,去年年终考试就是总榜第二,今年想争取第一。

      佟永说道:“怎么不用担心,你没注意到武艺课的考试?”

      郭威说道:“不过是比武而已,我从前就上过金吾卫的擂台,就算有几个我打不过,也差不了多少,能有什么?”

      佟永笑道:“那可是当面比武,要是你的对手是魏国公徐家的长子,你下的去手?你家可是京卫里的,就算魏国公不与你计较,未必所有人都不与你计较。”

      郭威听到这话,也反应过来,顿时面现忧色说道:“这可如何是好?”同校舍的耿富、于晖,即使是陈奇和陈廷也坐立不安。

      陈奇说道:“那你有什么办法?去告知练司务长还是殿下?”

      佟永说道:“要是我去告诉了,那就是做了小人了,我可不干这样的事情。等着吧,殿下现在一时没有想到,等到考试的时候,殿下也是会武的,看到有人手下留情就知道了。殿下最重公平,一定会另外再想个法子的。”

      允熥现在并不知道自己的武艺课考试方案有这么一个大漏洞,他现在面对着允炆在恭喜他。

      今天允熥从讲武堂回来的时候,宫里都知道老朱已经为允熥指定了太孙妃了,所以一路上遇到的所有人不管是宦官还是宫女,只要是有头有脸的都在恭喜他。

      伸手不打笑脸人,允熥也一一回礼。但是等到承天门内的东角门的时候,他竟然遇到了允炆。

      去年吕妃已经自己死掉了;今年吕本病逝后,吕本的三儿子犯事儿被流放辽东,大儿子主动上书说为父亲守孝,辞掉了差事全家回了老家。但不知道吕妃临死前怎么和允炆说的,允炆竟然不认为这是老朱或者允熥的原因。

      所以允炆和允熥的关系还不错。允炆在今年五月份已经成婚,娶了一个小文官家的女儿,所以他现在不仅在恭喜允熥,还以过来人的身份打趣允熥。

      好在允熥心里也不是真正的小孩子,倒也应付过去了。

      实际上允熥心里颇为可怜允炆,都不知道自己的亲妈去世的真相,并且自己的铁杆心腹黄子澄都因为政史处理不当被流放并且死在了甘州,真是个傻孩子。

      等到允熥进了宫城,侍卫们进不去的时候,陈兴对杨峰和秦楠略微有点假的半开玩笑说道:“二位马上可就是殿下的舅爷了,恭喜啊!”

      陈兴现在可羡慕杨峰和秦楠了,作为因为不想上战场才积极争取加入皇宫侍卫的他来说,要是自己能有这么一个亲戚多好。

      不过允熥很强调团结,不许自己的侍卫里有内部的倾轧,并且杨峰和秦楠毕竟是太孙妃的表兄弟,他倒也只是开开玩笑而已。

      杨峰和秦楠也知道他什么意思,都是一个卫长大的,谁还不知道谁?二人玩笑着回了回去。

      允熥回到文华殿,来到自己的寝殿内,稍微休息一会儿,提笔写起了东西。

      允熥现在写的是自己前世,也就是现代的自己知道的知识。来到明代已经两年多了,很多东西都处于遗忘的边缘,允熥从一年多以前开始记下自己想到的东西。

      并且允熥每天记日记,也掺杂着自己不同于当世的对各种问题的看法,比如今日的日记就掺合了对于明代历代太子妃的选拔看法:

      ‘自从朱祁镇以来,明代皇帝的的皇后均出自平民百姓家中,认为这样就可以防止后宫干政,也能够防止外戚势力过大。坦白的讲,确实是能防止外戚势力过大,但对后宫干政起到的作用很小。并且这些原本是平民的外戚与汉、唐的外戚相比更加贪婪【创建和谐家园】,败坏皇家声誉,实在是得不偿失。’

      允熥的这些文字都是用简体字写的,认识简体字的人辨认繁体字容易,但是认识繁体字的人很难辨认出简体字,再加上没有几个人可以来他的寝殿,他一出门又会带着本子,所以允熥不太担心被人发现。

      允熥正写着,有人敲门。允熥说道:“进来。”

      随即传来了门被打开的声音,然后王步的声音传来:“今日上午又增派了十名小宦官来咱们文华殿,都是精擅修房子的。但是有两人在‘培训’的时候不专心听讲,反而交头接耳,殿下要怎么处理?”

      允熥抬起头说道:“将这二人送回内官监。之前不都是这样办的嘛,今日怎么特意跑过来跟我说一声儿?”

      王步当然不会说出自己的真是想法,只是说道:“回禀殿下,这些小宦官都是精擅修房子的,是陛下特意派过来整修文华殿看起来有些破旧的房屋的,奴才岂能随意把他们都赶走了。”

      允熥说道:“孤既然定下了规矩,就绝不会违背,就算是皇爷爷说我也不会,以后这样的事情不必再来找我决断,事后告知我即可。”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技术支持:近思之  所有书籍
    北京时间:2025/11/26 20:01: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