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醒:系统正在全面升级。您可以访问最新站点。谢谢!
吕妃不动声色地说道:“知道了,你下去吧,叮嘱眼线继续好好盯着。”宫女退下。
等到宫女完全不见人影,寝室内只有吕妃自己一人时,吕妃咬牙切齿地说道:“李氏,咱们也斗了十几年了,看你这次最重要的争斗还能不能赢;若是你输了,将来我要你不得好死。”
第41章 宫廷内外的阴谋——休息一下
第二天早上,允熥为了防范意外,下令整个东暖阁所有的人都吃同一种食物,然后允熥随机的抽取了一份食物来吃。就这样,允熥还是提心吊胆地用完的膳食。
吃了饭,穿完衣,带上人,允熥还在担心自己可能会被毒死。一直带着侍卫们和王恭来到了户部,允熥才稍微放下了对于被毒死的担心。
允熥来户部是来确定放粮的地点的。昨天赵毅提出了这个问题,允熥回去之后想了二刻多时间,认为最好在在城北的北门桥以北的地方选择一个地点。在北门桥以北这里找个地方也容易,并且离专门为这次宝钞兑换粮食的设立的粮仓也近,万一有变还方便调兵,虽然允熥认为老百姓发生【创建和谐家园】件的可能性很小,毕竟虽然大明开国尚短,但是在老百姓心中威严甚高,加之此地是京城,老百姓更不敢挑战政府的威严。但是有备无患嘛,允熥又念叨着这两天他叨咕了好几遍的话。
允熥现在反而担心苏、杭二府的情况。虽然论实际处理事物的能力,高翔和卓敬多半在自己之上,但是他们毕竟没有自己这样的身份,说出的话不管文武官员莫敢不听,所以他们那里出问题的可能更大。
进了户部的大门,照例还是行礼花了一柱香的时间来互相行礼。等允熥进了sichuan司所在的办公屋子,照例大家都到齐了。
允熥照例与他们行完礼后,照例开门见山地说道:“昨天孤回去思索一阵,以为就在北门桥以北找一个空旷的地方,或者是和五军都督府借一块儿兵营用地作为这次宝钞兑换粮食的地点最好。你们觉得如何?”虽然允熥自己认为这个地点很不错,但是没准有人有更好的想法呢、所以他问了一下。同时也表示对于手底下大臣的重视。
但是注定允熥没有收获了。现在sichuan司这里的官员,因为高翔去了杭州,赵毅请假,所以除了郎中李仁以外一个在《明史》上有记载的人都没有。换句话说,就是一个在某一方面突出的人都没有,即使是因为【创建和谐家园】【创建和谐家园】被杀了的人,也因为毫无特色而在其他人名字后的“等等”给代替了。而李仁又与允熥英雄所见略同,所以下边的大臣们思索片刻以后,纷纷发言赞颂允熥的意见。
但是允熥还是第一次经历有这么多人齐声赞颂他的场面,虽然以后允熥会因为这样的事情太多而习惯甚至麻木,但是现在的允熥还是很高兴的。
允熥高兴了一会儿,回过神来,想了想,说道:“京城这里好办,苏、杭二府虽然现在人不多,但仍需防范百姓有异动,不如户部下一道命令,允许高翔和卓敬在十月份,如果宝钞兑换粮食的地方百姓有异动,可以调动当地卫所官兵。孤想陛下必会赞同。”
下面的官员又陷入了沉思状,至于是不是真的在沉思那就只有天知道了。不过sichuan司郎中李仁看来是真的在沉思,因为过了一会儿,他说道:“殿下所言有理,但是我户部并无管理卫所之权,如以户部的名义下发通告当地卫所未必会买账;如果是殿下下手诏,又不和规矩;如果让陛下下圣旨,又太过麻烦。殿下不如和陛下打声招呼,待陛下允诺,再到五军都督府让右军都督冯都督下命令,这样最好。”
允熥想了想,确实是郎中李仁的意见有道理,出声说道:“李郎中所言不错。如果没有其他事情,孤这就回宫中向陛下请示。”
又看了郎中李仁一眼,觉得他还不错啊!应该是在《明史》上有记载的人吧,可惜自己不知道。
这回包括郎中李仁在内的户部sichuan司所有在坐的官员思考之后都表示没有其他没有其他问题了。
允熥是说干就干的性子,与sichuan司众官员拜别以后也不理户部其他想对他行礼的人了,反正尚书和侍郎还在上朝,其它人等级低他不应付也行。
允熥回到皇宫,来到奉天殿的后面,确定了老朱还没有下朝。想着老朱下朝之后,不管是批奏折也好,接见大臣也罢,十有【创建和谐家园】都是在谨身殿,于是转过身到华盖殿等着。华盖殿正好在奉天殿和谨身殿的中间,可以在半途拦截老朱;而如果老朱不去谨身殿,那追过去也容易。
允熥在华盖殿等着,没有事情干又想起了吕妃可能毒害他。允熥非常认真地考虑了要不要把这件事情和老朱说。不过最终思考的结果还是不要:现在是丝毫证据也无,而吕妃在自己小时候还抚育过自己,是自己的母妃,允炆的亲妈。如果向老朱无证据提出,有可能让老朱误以为自己要除掉亲兄弟,万一老朱另行选择储君人选就坏了。
他还在思考的时候,响起了悠扬的呼号声,允熥知道那是代表下朝了,赶忙站起来。老朱今天没有发生十之一二的概率,正常的向谨身殿走来。
允熥赶忙从华盖殿出来迎上去。老朱应该在下朝后就知道了允熥来找他,也不惊讶,只是正常的说道:“允熥来找爷爷啦。”
允熥因为这里是外朝,恭恭敬敬的行礼说道:“回皇爷爷的话,孙儿找陛下有事。”
老朱没有答话,只是示意他跟上。允熥赶忙走到队伍里,李进忠自动把位置让给他。
到了谨身殿,老朱也没有急着问允熥什么事,而是好整以暇的喝茶,然后说道:“这几天你好像一直有事情找爷爷,还都是在白天;其实有些事情你自己先办了,晚上回来说一下就好。”
允熥因为还在想着吕妃,心不在焉,只是“嗯”、“嗯”而已。老朱皱起眉头,但想着现在允熥的事情也不少,并且是第一次承担这么大的事情,也不忍心怪罪允熥,于是直接问道:“今天来又有什么事情来找爷爷拿主意?”
允熥这【创建和谐家园】过神来,说道:“是这样的,孙儿担心苏、杭二府的百姓有异动,…………所以希望爷爷给予高翔与卓敬这样的权力。”
老朱思考片刻,说道:“你说的不错,就照你的意思去办吧。”
允熥回道:“是。那孙儿就去五军都督府找宋国公了。”
老朱一挥手,说道:“你既然着急,就去吧。”
允熥此时不知道怎的,十分着急做事,行礼退下。
等他退下了,老朱回想允熥的表现和神情,觉得允熥不像是完全因为担子重才如此表现,有些奇怪,所以决定让密探再多加注意文华殿。
第42章 宫廷内外的阴谋——继续;正式开始
允熥再次出宫,出承天门向西走,来到五军都督府。
五军都督府原名大都督府,洪武十三年被分成了五军都督府,五军各设左右都督一名,现在苏、杭二府的卫所俱属右军都督府所管,此时由宋国公冯胜管辖。
允熥走进右军都督府,冯胜此时正在思考如何进行各都指挥使司的都指挥使,都指挥佥事的调换。以老朱的个性,肯定不会放心一名武将长时间的担任同一个都指挥使司的都指挥使的,所以每名都指挥使基本上在一个都指挥使司只能担任三年的都指挥使。冯胜作为都督,需要先拿出一个意见来,然后再交给老朱审阅。
允熥走进冯胜的公房的时候,毕竟通报的声音那么大除非聋子才听不见,所以冯胜已经做好了迎接的准备,见他进来就马上行礼。
允熥马上就伸手去扶。冯胜毕竟是开国六公爵之一,劳苦功高,就算是做个样子也要做出来。
但是允熥吃惊的发现,他完全扶不住冯胜,眼看着冯胜来了四个鞠躬。虽然冯胜已经是六十多岁人了,但是身体仍然非常结实,允熥十四岁的小身板根本扶不住他。
等到冯胜完全行完了礼,允熥才反应过来,回礼并说道:“宋国公乃我朝开国元勋,行大礼允熥怎么受得住?”
冯胜恭恭敬敬的回道:“殿下虽然年轻,但也是储君,在下只不过是臣子,殿下如何受不住?”
允熥抬头看向冯胜,一个长得并不好看的六十多岁的老头子,头发也都白了,但是看上去却自有一股威严让人感受得到。但此时这个颇有威严的人恭恭敬敬的在允熥面前站着。
允熥一向是不怎么会辩论的,并且这次来是有正事要办,所以他绕过这个话题,寒暄了两句,就说起正事:“适才孤才从皇宫出来,有一件事情需宋国公协助办理。”
冯胜当然知道他是有事情才来的,问道:“不知殿下有何事需臣办理?”
允熥于是把在老朱哪里说过的话大概又在冯胜这里复述了一遍。
冯胜听完,虽然觉得允熥应该已经和老朱说过了,但仍问道:“殿下可跟陛下说过此事了?”
允熥答道:“已知会了陛下,并且陛下已经允诺了。”
冯胜琢嚰着允熥没必要假传圣旨,于是说道:“此事易而,臣马上就办。”
冯胜也是说办就办,当即叫来书办,写好发往苏、杭二府卫所的指令,并加盖都督大印,马上下令使用军驿送往苏、杭二府。
然后冯胜又说道:“至于京城的事情就更好办了,武德卫就在北门桥以西北不远之地,臣这就叫人把武德卫指挥使叫来,告诉他腾出一块校场。明日殿下带户部官员直接去武德卫即可。”
允熥说道:“那多谢宋国公了。”冯胜赶忙连说“不敢”。在给允熥办事的过程中,这个本来应该豪爽奔放的大将始终是一副十分恭敬甚至谄媚的态度。
允熥也知道冯胜在力图给自己一个好印象。他理解冯胜,但是看着这么一个本该意气风发的人为了活命如此的低三下四,心中不是滋味。
事情办完,允熥也不便在五军都督府多待,又与冯胜寒暄几句,匆匆走了。
在他出右军都督府院门的时候,差点儿与一名武将撞上。那人大概三十多岁,看起来颇有精神。
允熥受礼已经都快烦死了,心想若是停下来估计这名武将又要行礼个没完,于是也没有理他直接就往外走。
那名武将在刚撞到他的时候似乎要开口训斥,但是扫到他身上穿的衣服之后,表情马上变得惊喜起来,似乎要说什么的样子。
不过允熥当时也没注意,拔腿就出了院门;那名武将也没机会说话,只能将话语憋回肚子里。
但是,已经走出几步的允熥忽然听到身后传来的声音:“卑职神策卫指挥使宁正,见过开国公。”
允熥顿时顿住了脚步,几乎就要回身走过去了!因为这时的开国公是常升,允熥的二舅!
但是理智告诉允熥,在老朱发话之前,他不应该和常家、蓝家的人有所接触,所以允熥在原地站了几个弹指的时间之后,以绝大的毅力拔腿往兵部走。
但是允熥一路上都在回想与常升相撞的瞬间。他回想起,与他相撞的那人确实是一身公侯伯爵的服饰。他努力地想回想到常升的长相,但是完全回想不到。记忆里上次见到常升还是五年以前,已经没有多少印象了。
允熥接下来先派杨峰去户部告知他们关于场地的事情,然后按照原计划来到兵部的武选司工作。但是允熥一直是心不在焉的,与别人行礼也是完全凭借身体记忆完成的。工作也是错漏不断,来考核的武将不得不小心翼翼的指正允熥的错误。
允熥态度倒是还好,被多次指出错误也没什么生气的表现,但是就是心不在焉。一直到中午午休的时间才好些。然后下午上班就恢复了正常。
晚上允熥回到文华殿东暖阁,与王进他们几个吃饭的时候,王进说道:“今日文渊阁有一名宫女因为打碎了一个听风瓶,还是宋代的,惹得吕妃大怒,吕妃命人打了这个人二十板子,本来要直接打死的,后来改为逐出宫去。”
允熥笑道:“看来吕妃的心情很不好嘛!”
王喜凑趣说道:“殿下马上就要当储君了,吕妃怎么可能心情好呢。”
大家说笑一回,就把此事忘在了脑后,就连王进也没在意。
================================================================
时间回到今天上午。这天快到午时的时候,位于成贤街附近的‘shandong面馆’迎来了四名看起来很奇怪的客人。其中两人与常人无异,但是另外两人虽然穿着现在大明百姓常穿戴的衣服,但是身上有很多饰品,有银的,有玉的,还有的看不出来是什么材质的。并且这两个人是一男一女,女子也不像中原人一样戴着面纱,露出一张年轻的面孔;他俩儿给人的感觉像是西南地区,yunnan或者guangxi一代的人。这一行四人走到柜台处,一名看起来四十岁左右的男子,对在这里的老板唐伯鹤说道:“要一间三楼包房。”
第44章宫廷内外的阴谋——常蓝眼线
莫氏抬头,刚说了一个字“你……”,那yunnan来的小姑娘已经没影儿了。唐伯鹤走过来,指着柜台上的那个东西说道:“这个小玩意儿,咱们怎么处理?”
莫氏定睛一看,见是一个小小的香囊。唐伯鹤要用手去拿,莫氏赶忙拍掉他的手,说道:“别乱碰,yunnan那边儿的人都邪性得很,虽然这个小姑娘看起来对咱们没有恶意,但也小心为妙。”说着,自己用手帕垫着,把香囊拿了起来,装进个袋子里。
莫氏并不是觉得那个小姑娘想要害他们,如果她真的那样想的话,直接把香囊扔了就完了。莫氏想的是,yunnan那边儿的人和【创建和谐家园】不一样,他们习以为常对他们没有害处的一些东西,没准会对【创建和谐家园】有伤害。所以她得防着点儿。
莫氏提着装着香囊的袋子,对唐伯鹤说道:“你下午去市场上买只兔子回来,咱们晚上把兔子清洗的干干净净的,然后把香囊放在兔子身上,过几天兔子要是没事儿,这个香囊也就没什么害处了。”
唐伯鹤点头称是。此事遂暂且罢过不提。
================================================================
九月二十二日下午申时,城西南的秦淮河。
此时常升正在这里的一艘花船上,在他对面还有几个形态各异的男人。
九月初九那天,蓝玉说把自己手底下的一些人交给常升。常升知道舅舅既然话已说出口,就不会再收回,所以虽然对自己能不能用好这些人心怀忐忑,但是也只能接手。
但是想找到合适的时间和地点来与这些人见面可不容易。常升自己带着狐朋【创建和谐家园】在闲暇时间到处玩乐没什么,老朱没准还正愿意看到他这样;但是要是和几个生面孔见面那老朱未必放心。但是自己这是第一次与他们见面,不能像传递情报的时候那样擦肩而过就行,所以常升这几天绞尽脑汁的结合蓝玉给他的资料中这些人的身份来安排合适的见面时间和地点。前几天好不容易见到几个人。今天终于又可以见另外三个人了。
上一次见得三个人也就罢了,这一次见得三个人都让常升大大的惊讶了一番。先说第一个,竟然是承天门外五军都督府里边儿专门儿给各位都督做饭的大厨。这位大厨姓于,名责成,大家都叫他老于,常升以前也认识他。老于在五军都督府掌勺已经十多年了,当年五军都督府还叫大都督府的时候,他就在那里做饭了,大家差不多都猜测他是锦衣卫或者老朱直接安排在五军都督府的坐探,没想到是蓝玉的人,或者是两面通吃。
第二位是皇宫的大内侍卫。这个大内侍卫是府军前卫的世袭百户,姓毛,名任峰,今年三十多,冯胜、傅友德征西北的时候才当的兵,老家的亲戚都死光了,过往的经历又和常遇春、蓝玉一点儿都沾不上边儿,也不知道蓝玉怎么笼络来的。
最后一个最厉害了,因为他是文华殿膳房专门熬汤的师傅。这位师傅姓李,名崖,太子妃常氏去世同一年进入文华殿。文华殿在太子妃死了以后就由吕妃接管,吕妃对于文华殿的下人是清理了一遍又一遍,常家自己留下来的眼线都少了好几个,现在只剩下一个了。想不到蓝玉竟然还能在文华殿留下这么一个不一般眼线。
并且,最后这个在文华殿熬汤的师傅不是代表他一个人来的,还代表一名在乾清宫伺候的太监。其实各个勋贵在宫里有眼线老朱也知道,但是多是在不起眼的小宫殿,像乾清宫这样的地方太难了。
常升今天是想着都是男人,在花船喝花酒遇到了凑在一起喝一顿还不太引人护目。在见到三人以前,他只有几人大概的身份,那个侍卫也就罢了,他一直在想那儿的厨子可以被蓝玉称之为最重要的四个眼线之一,但直到见到本人才知道这二位做饭的地方有多重要。
常升这是第二次见蓝玉留下的眼线了,按说应该是轻车熟路才对,但是面对这么三个超过他想像的重要眼线还是不知道该说什么。
今天三人都易了容,根本看不出来与平时他们的身份是一个人。反正常升要不是老于正常说话,是认不出来的。
常升沉默半响,还是决定先和自己认识的老于说话。他对着老于说道:“老于,你可是骗了我许久啊,我是真没想到你是舅舅的人。”
老于平静的说道:“命令所在,不敢透露分毫。”
常升也没别的话说,又问候了其他两个人。其实他是很想知道他们是怎么被蓝玉笼络来,以及是怎么就能在现在的地方待住的,但是知道问了他们大概也不会说,也就憋住不问。
又大概了解了一些情况,常升与他们约定了联络暗号,紧急时刻怎么办等事情,觉得没什么其他的了,正要叫进来几个姐儿进来喝喝酒,就见李崖说道:“常公爷,最近文华殿有一件不太寻常的事情。”
常升马上止住自己要干的事儿,说道:“有要紧事怎么现在才说?”
李崖说道:“因为我没把握。”
常升说道:“到底是什么事儿?让你都没把握?”
李崖说道:“今天,吕妃因为一个宫女打碎了一个听风瓶将她逐出宫去。按说就这,倒也没什么,但是二十日,吕妃宫中还有一名女官告假出宫探亲去了。”
常升疑惑地说道:“会不会是大难临头各自飞,那些人纷纷抛弃吕妃而去了。”
李崖说道:“公爷说的也有道理,确实有这种可能。但是我总觉得这事儿不对劲儿;感觉好像是吕妃要搞什么事情。现在文华殿除东暖阁外气氛紧张,很像是要出什么事儿,但是现在又没有证据。”
听到他的话,常升也小心起来。说道:“小心无大错。特别是在三殿下正式当皇太孙之前,一切要倍加注意,你小心探消息。我手里还有另外一个在文华殿的眼线,你和他联系没准会有什么收获。”
李崖马上道:“公爷千万不可告诉我其它人的消息。我李崖虽然这么多年都平安的过来了,但是没准哪天就被发现了,我见过被动大刑的人,自觉是无论如何承受不下来的,要是自尽没死成,估计保不住什么秘密。公爷手里的人,最好只有公爷自己知道。”
常升听他说得也有道理,忙止住。但又疑惑地问道:“你说的这么实诚,就不怕我不信任你了?”
李崖呵呵笑道:“公爷就算不信我了,难道还会把我供出去不成?顶多不用我传递消息,不信我的消息而已,对我未必没好有处。”他还有话没说出来,要是允熥成功继位,他多半要死的,难道谁还会把自己通过密探获得消息成功的事儿到处说,并且大肆封赏密探?
常升也没话可说。只能说道:“你在宫里尽量保住自己,多加注意探听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