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页 小说列表 排行榜 搜索

    《宋时行》-第14页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温馨提醒:系统正在全面升级。您可以访问最新站点。谢谢!

        “同去,同去!”

        玉尹对这大相国寺的【创建和谐家园】,颇为好奇。

        大相国寺,位于开封府的中心,始建于北齐天保六年,也就是公元555年,一个极为好记的年份。原名建国寺,后在唐代延和七年,唐睿宗因纪念其由相王登上皇位,于是便赐名为‘大相国寺’。

        到了宋代,相国寺甚得皇家尊崇,多次扩建。

        其治下,占地五百余亩,辖64个禅院和律院,样僧多达千人之数。后世四大名著之一的《水浒传》,其中有鲁智深倒拔垂杨柳的故事,便是发生在相国寺的辖地之内。不过而今,那处菜园子已经荒废不少。

        周良看着玉尹那醉态可掬的模样,有心拒绝,却不知如何开口。

        还是石三说道:“小乙哥,你去可以,但可不能在里面惹事。

        封行首前来献艺,有不少大人物会来捧场。如果你搅了场面,到时候就算我和二哥保你,也是保不住。你先应了,我们就带你过去。”

        “哈!”

        玉尹笑了。

        那红扑扑的脸上,满是醉意。

        他眯着眼,含糊不清道:“我又不是惹事生非的人,干嘛要搅场面呢?”

        你不是惹是生非的人?

        你这几年,惹得事情,还少吗!

        石三知道,难甩开玉尹。

        而且,玉尹又和燕奴吵了架,估计一时半会儿的,未必会愿意回去。放任他继续在这脚店里喝酒?弄不好还真就会惹出来麻烦。要事他和周良看着他,至少也能有个照应。免得被人杀了,都不晓得状况。

        朝着周良点点头,石三扶着玉尹说:“好吧,那我们带你过去。

        记住,不许再吃酒,也不许惹事。否则的话……”

        “我知道,我知道,你们保不住我。”

        玉尹傻傻的笑了,还打了个酒嗝,让周良二人,顿有一种哭笑不得的感觉。

        

      卷一 宣和六年 第015章 大相国寺(下)

        玉尹傻傻的笑了,还打了个酒嗝,让周良二人,顿有一种哭笑不得的感觉。

        三人在脚店里吃饱了肚子,付了帐,便慢悠悠走出脚店。

      ¡¡¡¡´©¹ýãêºÓ´ó½Ö£¬Ö±±¼´óÏà¹ú˶øÈ¥¡£

        远远的,就见相国寺外,灯火通明,人声鼎沸,看上去景色极为壮观。

        想来不少人,都是冲着封宜奴前来。

        沿途不时看到有车马行进,伴随着一阵阵的呼喝声,此起彼伏,喧闹不已。

        玉尹果然如他所言,没有惹事。

        非常听话的跟在周良和石三的身边,走进了相国寺。

        这相国寺,太大了!

        不过,也太拥挤了……

        给人感觉,开封府百万人口,有一半都聚集在这相国寺里。人挨人,人挤人,热闹非凡。周良和石三好不容易从人群中挤出来,却出了一身的臭汗。

        “二哥,封行首是在哪里献技?”

        “我听说,好像是八角琉璃殿……”

        周良一拍额头,忍不住道:“这还要往里走,少不得又要费些力气……

        小乙哥,干脆你在前面开路!

        小乙哥?小乙哥?”

        周良和石三突然发现,不见了玉尹的踪迹。

        左右看去,全都是人,惟独看不到玉尹……坏了,刚才光顾着往外挤,却没有在意玉尹的状况。如果换在平时,两人倒也未必会担心。凭玉尹那一手好扑,绝对不可能有事。问题在于,这厮现在吃多了酒。

        万一惹出祸事,该如何是好?

        “三哥,怎么办?”

        “我怎么知道!”

        石三也有点懵了,左顾右盼,寻找玉尹的身影。可人山人海,又如何能找到玉尹。

        “要不,找燕奴过来?”

        “嗯?”

        “万一小乙哥发了狂性,你我可都拦不住。

        我估计,也只有燕奴能让他老实下来……这样,我在这里继续找他,你赶快回去,带燕奴过来。咱们都别闲着,要尽快找到他才是。”

        周良眼一翻,“为何不是你去找燕奴,我留下来找小乙?”

        石三没有周良那么多的心思,听他这么一说,立刻点头道:“也好,那我去找燕奴,你在这里找小乙。找到他后,可别再丢了,就在东边的亭子里汇合。”

        “好!”

        等石三走了,周良又苦了脸。

        一个吃多了酒的玉小乙,那可是相当可怕啊!

        他有点后悔,应该让石三留下来。可又一想,万一封宜奴出现,岂不是要平白错过?算了,还是别想这些乱七八糟的东西,找到小乙再说。

      ¡¡¡¡¡ù¡ù¡ù

        小风一吹,玉尹的酒劲儿上涌。

        随着人流进入相国寺,他也没有留意到,与周良石三两人走散了……

        等他发现时,已来到了一座大殿前。

        这大殿,名为罗汉殿,又俗称八角琉璃殿。大殿中,供奉的是千手观音,在大殿前,有一个极为空旷的广场,不过此时,却不见人踪。

        广场下,人潮汹涌。

        这罗汉殿广场,竟成了一处舞台。

        待一会儿,会有上厅行首封宜奴,在广场上小唱歌舞。而此时,封宜奴还不见踪影。所以广场四周,热闹非凡。有卖艺的,有杂耍的,吸引了不少游客。而在广场台阶下,还有许多手持各色乐器的乐师。

        这些乐师,大都是民间艺人,上不得台面。

        而今聚集在广场下,演奏乐器,赚些辛苦钱,同时也是想碰碰运气。

        比如说封宜奴的乐队,万一出了缺,他们也可以临时顶上。

        若是能为封宜奴看重,为她演奏一曲,就算不能出人头地,以后也可以作为一个资本。一说,我为东京上厅行首封宜奴伴奏过,那也是一件了不得的事情。哪怕普通演奏,也能多赚些钱来,岂不更好。

        以前可是有过这种先例。

        当时的东京上厅行首李师师在白矾楼小唱,临时出了缺。于是便找了一个普通的乐师顶替,哪知道那乐师因此,鱼跃龙门,身价倍增。

        有了这个先例,自然让许多人,生出无限遐想。

        玉尹倒不急着找人,而是漫无目的的在广场四周溜达。或是驻足观看杂耍,或是聆听乐师演奏。那乐器五花八门,有一些在后世,已经失传,玉尹也仅仅是听说过名字,却未见过真人演奏。而今,算是开了眼。

        心中的抑郁,似乎舒缓许多。

        耳闻乐声此起彼伏,让他仿佛回到了前世幼年时,随父亲到处拜访名家的场景。

        父亲常说:恨不能重生于宋。

        玉尹也说过:若能回到古代,定为一大幸事。

        而今,他真的回到了古代,而且重生于宋。不管两年后,开封府会遭受怎样的战火肆虐,可是在这一刻,他完成了他和父亲两代人的梦想。

        酒劲儿渐渐缓解过来,玉尹兴致勃勃,四下观察。

        忽然,他停下了脚步。

        却见在广场一侧的台阶下,一位布衣老者,正在手拉二胡,颇为惬意。

      ¡¡¡¡ÔÚËδú£¬¶þºúÃûΪïúÇÙ¡£

        早在唐代时,二胡就已经出现,在当时名为胡琴,又叫做奚琴,是流行于北方的民间乐器。在大多数场合下,这种乐器不登大雅之堂。可是因其音色低沉,适合演奏悲呛的情感,也能奏出气势恢宏的场面,所以在北方民间,颇受欢迎。而到了宋代以后,二胡又改名嵇琴。此时的二胡,已经开始渐渐走入宫廷,为大多数人所接受喜爱。

        沈括的《补笔谈·乐律》中记载,熙宁年间,曾有教坊伶人名徐衍,于宫宴之上演奏嵇琴。哪知道才开始饮酒,弓弦就断了一根。这徐衍也的确是个嵇琴大家,居然只凭着一根弦,便将一首乐曲演奏完毕。

        这若是没有极高的技巧,根本无法做到。

        但从另一个方面而言,嵇琴上宫宴,也代表着它的地位,不断提高。

        老者的技艺,并不算高明。

        一曲奏毕,并未得到太多人的关注。但玉尹觉得,这老人更多是自娱自乐,根本就不在意是否有人关注他的演奏。而令玉尹为之感兴趣的,还是老人所使用的那只二胡。感觉着,与后世二胡,已极为相近。

        只是,一些后世二胡演奏的技巧,在宋代还未出现。

        这也就不免令老人的演奏,显得有些呆板,失去了不少声色……

        犹豫了一下,玉尹终于还是下定决心,走上前去。

        “老人家,小底可否一观此琴?”

        小底,是开封方言,大致就是‘小子’的意思。这是一种年轻人,与老人之间对话的俗语,也是一种尊敬的表现。

        老人抹去额头碎汗,笑呵呵道:“怎地,官人也好嵇琴?拿去看就是。”

      ¡¡¡¡ÓñÒüÁ¬Ã¦µÀл£¬´ÓÀÏÈËÊÖÖУ¬½Ó¹ýïúÇÙ¡£

        这只嵇琴,绝对是一只好琴。琴筒用上等乌木所制,呈六角形形状。琴皮为蟒皮所制,能令发音沉厚圆润,性能稳定。最让玉尹好奇的,莫过于琴弦。这只二胡的琴弦,比他记忆中大多数琴弦要粗,不知是用什么材料制成。弓子使用上等紫竹所制,而弓毛却是用最适合的白马毛鞣制而成。

        做工精细,显示出非凡的手艺。

      ¡¡¡¡ÕâÖÖ´¿ÊÖ¹¤ËùÖÆµÄïúÇÙ£¬ÔÚºóÊÀ¿É²»¶à¼û¡£

        “看官人这架势,也是个好琴之人。

        何不在这里奏上一曲,说不得能使人心情舒畅。小老儿就是这样,每当烦闷,就走一曲,而后心情大好……呵呵,小官人要不,试一试?”

        试一试?

        玉尹怦然心动。

        他想了想,便在老人身边坐下。

        把眼睛闭上,玉尹努力让自己的心情平静下来。回想前世今生的种种遭遇,忽然间一首二胡曲,在脑海中浮现,却恰好应了他此刻心情。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技术支持:近思之  所有书籍
    北京时间:2025/10/10 03:3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