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页 小说列表 排行榜 搜索

    《宇宙的边缘世界》-第9页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温馨提醒:系统正在全面升级。您可以访问最新站点。谢谢!

        新的学期很快就按部就班的开始了,天文学院的师生们正大范围地热议着关于原晧宸的事情。

        一个大一新生,在上个学期几乎满分通过了所有原计划四年的学习课程考核,并且拿到了相应的学分。这个学期就要提前开始跟着院长做毕业论文课题研究了。

        宿舍里,洪进展正叫嚣着:“晧宸,果然厉害啊,我们以前在学校里也都算是学霸了,现在和你比一下,俨然学渣,自惭形秽!”

        “你不看看人家晧宸多勤奋,哪像你天天沉浸在温柔乡里。”杨阳在一旁打趣的说着洪进展和吕秋芳的事情。

        超公子则坐在椅子上什么都没说,只是转过头来,朝着原晧宸竖起大拇指。

        “没什么吧,只是大家感兴趣的方面不一样……”

        正当原晧宸开口套路地解释着,一个枕头朝他飞了过来。

        “让你装,晚上请吃饭。”众人义正辞严地提出要求。

        ……

        李院长是天文学院的博士生导师,原本是很少带本科生的论文课题的。但是李院长的实验室今年正好有一个关于陨石和天体化学跨专业相结合的课题,在教学上适宜本科学历的学生作为毕业论文的研究课题。

        所以,这个项目就很自然的落到了原晧宸头上。

        原晧宸的主要任务是分析检测从全球各地第一时间采集来的陨石,进而分析推测太阳系星云的主要成分、演化、形成等主要信息。

        关于陨石的书籍,原晧宸去年早已经有过大量的涉猎,所以对其极为熟悉。

        陨石是地球以外脱离原有运行轨道的宇宙流星或尘碎块飞快散落到地球或其它行星表面的未燃尽的石质的、铁质的或是石铁混合物质。

        陨星的形状各异,全世界已收集到4万多块陨石样品,它们大致可分为三大类:石陨石、铁陨石、和石铁陨石。

        世界上目前发现的最大的陨石来自中国,重1770千克,最大的陨铁是则是纳米比亚的戈巴陨铁,重约60吨。

        地球上大多数陨石都来自于火星和木星间的小行星带,小部分来自月球和火星。

        天文科学家在多年来观察中发现,在太阳系的行星,火星和木星的轨道之间有一条小行星带,这里就是陨石的故乡,这些小行星在自己轨道运行,并不断地发生着碰撞,有时就会被撞出轨道奔向地球。

        我们地球每天都要接受大量来自宇宙的“礼物”。

        当然,大多数陨石在距地面10到40里的高空就已燃尽,即便落在地上也难找到。

        由于陨石在宇宙中运行时,过程中没有其它的保护,所以直接受到各种宇宙线的辐射和灾变,所以陨石里记载着很多可靠的,有价值的信息。对于天文学中高能物理、天体演变、地球化学、生命的起源研究领域等有重要的科研价值。

      第15章 流星雨

        天文学院,实验大楼,李慧群院长的实验组会议室里,正围坐着六人。

        “今天的例会,我给大家介绍一下我们团队的新成员,原晧宸。”李慧群拍着原晧宸的肩膀继续说,“想必你们也听说了,原晧宸同学只用了一个学期就完成了天体物理学四年的本科教学课程。这个学期就会在我们实验组进行毕业论文的研究,他的研究课题是通过对陨石样本的检测来研究分析太阳系星云的主要成分及演化信息。”

        “很高兴加入实验组,请各位师兄师姐多照顾。”原晧宸面站起身来,带微笑向众人问好。

        “欢迎你,我是叶海军,我的研究方向是星系形成与引力透镜。”一个年级约三十出头的男子率先介绍自己。叶海军个头不高,五官端正,一副充满活力的样子,他是实验室资历最深的成员,是唯一的在读博士。

        “欢迎你,我叫吕清莲。”一个满脸笑容的女生随即站了起来,“他是刘坤,我们两个是同一个研究生课题组的,我们的研究方向是行星运行轨道。”

        “欢迎,欢迎,该说的清莲学姐都说了,我们以后多交流。”

        刘坤热情的向原晧宸伸出右手,原晧宸也很大方的握了上去。刘坤身形高大,看得出他是一个性格外向的人。

        “欢迎。”

        一个外形靓丽的女生等到其他人都说完后,才一脸高冷的淡淡吐出两个字。

        后来原晧宸听其他人介绍才知道,她叫陈汐,也是实验组的硕士研究生,据说家庭背景十分了得。

        “好,希望大家以后和睦相处,互相帮助,共同进步!”

        李慧群朗声说着,并示意大家都坐好,会议继续。

        在接下来的流程里,实验组的成员照例要分别向李院长汇报各课题组的研究进度,李院长则会对大家的研究工作作出点评和指导。

        实验组里的人平时都是各忙各的,因为原晧宸是个新人,所以李慧群就安排了吕清莲给予他一些必要的帮助。

        会议结束后,吕清莲把原晧宸带到了一间实验室。

        “这间就是你平时做常规实验分析的地方,这里只有一些常用的实验设备。一些精密高端仪器设备,比如你做陨石检测时会用到的高精度微量元素和同位素分析仪器设备等,都有专人管理,使用时候需要提前申请和预约。”

        原晧宸打量着这间实验室,房间里陈设简洁,实验台上摆放着一台超高清电子扫描显微镜。

        实验台四周还有一台电子探针设备,一台同位素分析仪,X射线荧光光谱仪,靠墙有一个玻璃门橱柜,里面摆满了各种玻璃仪器和药品。

        “这几天,你要尽快熟悉我们的实验室和常用设备,如果有遇到操作问题,你可以问我和刘坤。清华大学天文学院实验室的仪器设备水平和科研力量在中国来说还是相对不错的,基本可以满足我们日常科研所需,但是如果需要用到更为顶尖的技术力量,就要通过学院申请向中国科学院等最具权威的科研机构帮忙。”吕清莲认真地向原晧宸介绍着。

        “对了,你需要检测研究的第一批陨石样本过几天就会送到实验室,到时候你要去材料科自行领取。”吕清莲补充说。

        “好的,谢谢师姐,我会尽快开始熟悉工作的。”

        看得出来,这个学姐人还是蛮热心的,原晧宸连忙向吕清莲致以谢意。

        ……

        接下来的几天,原晧宸详细了解了自己的研究任务。

        这个科研课题实际上是一个多国联合项目的分支,同时开展的包括美国哈佛大学、英国伦敦国王学院、德国慕尼黑理工大学、澳大利亚国立大学、日本东京大学等知名大学的天文研究实验组。

        整个联合项目组将分别对全球各地采集的陨石样本进行分析。

        而原晧宸所在的实验组主要负责分析研究大中华区域采集到的陨石样本,并将采集到的数据进行初步的汇总分析,以提交给更加权威的机构用于进一步的科研用途。

        具体的来说,原晧宸需要对各种类陨石样本进行物理性质、光学性质、力学性质及其结构进行分析。

        实验室里,已经摆满了原晧宸从材料科室领来的一百多份来自各地的陨石样本,其中大部分是石陨石,少部分则是铁陨石。

        这些陨石样本多数都具有“熔壳”。

        所谓熔壳,就是陨石在高空飞行时,表面温度达到几千度,然后融化成了液体,当融化的表面冷却下来后形成的一层薄壳。

        因为陨石中常含有铁,所以通常情况下熔壳是黑色的,但也存在褐色或绿色,甚至是更清晰的颜色。

        原晧宸也发现极少数的陨石样本并没有熔壳,看上去就像普通的岩石一样平凡无奇。这是因为陨石掉落地球的时间较长,熔壳风化剥落的缘故。

        有了新的任务,原晧宸再次展现出了非一般的热情,除了休息和外出查询资料,他基本上都泡在实验室里。

        以他惊人的学习能力,非常快就掌握了所有实验理论和各种设备的操作。原晧宸在进行所有大小试验的过程中,每一个环节的操作都如行云流水般,即精准又到位,从未出现过失误。

        这让隔壁实验室的吕清莲和刘坤看的目瞪口呆,直赞叹这简直是在看艺术表演。

        ……

        一个晴好的夜里,郊区的一个视野开阔的山丘上。

        淡淡的月光洒在草地上,蟋蟀的歌声在耳边四处响起。夜的香气弥漫在空中,众多天文爱好者正聚集在这里等候观看双子座流星雨。

        这些天文爱好者中,就有学习狂魔原晧宸和他的大学挚友。

        “哇,还有这么专业的天文望远镜,这才叫看流星雨啊!”王雅丽兴致勃勃的雀跃着。

        “那是,谁让我们是天文学院的呢,和我们一起看流星雨……”杨阳一脸骄傲的吹嘘着。

        原晧宸和邓小超已经在山丘上架设和调试好了天文望远镜,洪进展正在细心的教吕秋芳如何使用天文望远镜。

        陈淑琴此时正坐在一块圆润的岩石上静静的等待着,并不时翘首远望星空。

        忽然,人群中响起阵阵欢呼声,流星雨如期而至。

        一颗流星,从遥远的星际划落过来,如同一条亮色的丝带,纤舞着钻进深邃的夜空。紧接着又是数道流星划过天幕,散发出迷人的光彩,一点点地融化到夜空里。

        流星之所以美,美在那一刹那的璀璨,流星之所以美,美在流逝的瞬间。今夜,一场令人期待的流星雨,美得别有一番意境。

        “晧宸,这里的星空好美,远离了雾霭,逃离了喧嚣,望着无尽的夜空,这样的感觉即安宁又神秘。”陈淑琴依旧遥望着夜空缓缓的对原晧宸说道。

        “是啊,我每次眺望星空,内心都会变得宁静,星空是多么令人震撼、敬畏。”原晧宸望了陈淑琴一眼,复又远眺着星空。

        “我想起了瀚海市的夜空,那里比这里更加静谧,更加明朗清澈……”陈淑琴感慨地说道。

        原晧宸也想起了自己在日月溪发源处的水潭边遥望星空的经历,想起了那天夜里流星过后不期而遇的奇异矿石,是它彻底改变了自己的人生轨迹。

        对,或许自己可以开始尝试着进一步了解那块矿石,可以利用实验室的设备分析一下它的成分,原晧宸心里盘算着……

      第16章 初探矿石

        第二天清晨,清华大学天文学院实验室。

        原晧宸小心翼翼的拿出那块从家里带来的,改变他人生轨迹的矿石。

        除了有些冰凉,比一般的石头重些外,矿石依旧显得平凡无奇,毫不起眼。

        经过一番观察后,原晧宸先用仪器测算了石块的密度。

        经测定,矿石的密度是7克/立方厘米,原晧宸对这个密度十分的敏感。

        地球上普通岩石的密度普遍为2.5-3.0克/立方厘米,金属矿石的密度范围则是4-6克/立方厘米。

        而大多数陨石是由重矿物组成,所以密度为3-8克/立方厘米。

        这便意味着这块矿石如果不是人工制造的,那它就很可能来自外太空!

        因为它没有熔壳,所以之前原晧宸并没有往陨石方面去考虑。

        现在想来,也许是落到了地球上的时间太久,熔壳已经氧化了吧。

        得出这一结论后,原晧宸尝试着从矿石上剥离一部分下来。

        这样的工作程序原晧宸在最近的陨石检测工作中已经很纯熟了。

        一般来说,他会先用角磨机磨开石块的一角,然后先观察石块的内部材质,接着分别取下比较有代表性的部分作为样本进行分析。

        如果不巧遇到表层和内部物质结构差异较大的情况,处理方式就会复杂的多。

        以往磨切陨石的时候,只有遇到铁陨石才会稍微花费点时间。所以原晧宸原以为稍花费些功夫就可以把这块矿石切开一角。

        ……

        一个多小时过去了,随着时间的推移,他越发变得崩溃起来。

        这矿石经过了一个多小时的磨切,竟然丝毫无损!

        除了四溅的火星,角磨机更换了几片超高硬度锯片外,其他一无所获。

        原晧宸停止了切割,拿起矿石几乎就要放在眼皮底下了,可是还是没发现矿石表面有丝毫的损伤。

        更让人惊奇的是,经过进两个小时的打磨,矿石摸上去依旧是冰凉的。

        如果是其他石块,经过两小时切割,估计摩擦产生的热量已经可以煎熟鸡蛋了。

        原晧宸陷入了沉思,思维飞快的翻滚着,想要找寻出他所知的符合条件的物质。

        半个小时过去了,他只能叹了口气,显然这个问题已经超出他的认知范畴了。

        “果然,这块石头可不是一块凡物。”原晧宸心中暗叹一声。

        经过一番思量,原晧宸决定先把这块诡异的石头再放一放。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技术支持:近思之  所有书籍
    北京时间:2025/10/08 08:1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