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页 小说列表 排行榜 搜索

    《孺子帝》-第87页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温馨提醒:系统正在全面升级。您可以访问最新站点。谢谢!

        她没去见祖母,因为老君对倦侯的印象实在很差。

        回家时天已经快要黑了,倦侯仍无消息,其他几家也开始着急了,之前虽有过数日不归的经历,可是都会派人跟家里打声招呼,而且六名贵公子,居然一名仆人也不带,这可是前所未有的怪事。

        寻人的队伍迅速扩大,很快就将曾与六人遭遇过的巡夜兵丁给找了出来,由此大大缩小了他们失踪的区域。

        次日上午,令人惊讶的消息传来,归义侯一家莫名失踪,而归义侯府邸恰好就在那块可能的区域里。

        一时间传言四起,金家的女儿“胡尤”被频频提及,柴韵的尸体被埋,还没有被发现。

        崔小君更加担心。

        这天傍晚,倦侯府迎来一位极为特殊的客人。

        先到的是几名太监,传令倦侯府准备迎接宫中贵人,将府丞、府尉吓得魂飞魄散,马上准备相应仪式,只是不知道该怎么解释倦侯并不在家中。

        贵人的轿子没有在门口停留,直接抬进了后宅,也没有询问倦侯的去向,丞、尉两人这才大大地松了口气,却又疑虑重重,觉得这次到访突兀而不合礼仪。

      ¡¡¡¡À´ÕßÊǺ«Èæ×ÓµÄÇ×ÉúĸÇ×ÍõÃÀÈË¡£

        崔小君惊讶万分,但还是执儿媳之礼,恭恭敬敬地将王美人请入房中。

        “孺子失踪得太不是时候了。”王美人开门见山,连茶水都不喝。

        “您也听说了?”崔小君很尴尬,还有点害怕。

        “嗯,昨天就听说了,一开始以为是胡闹,现在看来,事情并不简单。”

        “该怎么办?”

        “怎么办?你应该看好他。”

        崔小君脸一红,心里感到委屈,却不敢多说一字。

        王美人上前,握住崔小君的一只手,柔声道:“你是一位好妻子,孺子能娶到你,是他上辈子修来的福分。”

        崔小君的脸更红了,“可我还是……”

        “不不,那不怪你,是我一时口无遮拦。”王美人叹息一声,“孺子正处于危险之中,只有咱们两人愿意真心救他。”

        “危险?”崔小君生出不祥的预感。

        “太后有一种推测,以为孺子是被……崔家带走的。”

        “我回崔家问过……哦,太后怀疑的是我父亲。”

        “嗯,太后怀疑崔太傅掳走孺子是要借机起事,她很快就会做出反击,双方无论谁胜谁负,对孺子都是威胁。”

        崔小君咬着嘴唇想了一会,“您说吧,我究竟应该怎么做?”

        “我好不容易才求得太后的同意,出宫来见你,就是要告诉你一件事:务必找到孺子,让他脱身而出,千万不要参与这场争斗。”

        崔小君无话可说,她连倦侯人在哪都不知道,如何让他脱身?

        王美人也知道这个任务实在太难,“或许你可以找杨奉帮忙,可我觉得他帮不了多大的忙。”

        “府里有人去找杨公了,可是……”

        王美人不能逗留太久,很快就乘轿回宫,将一个巨大的难题留给了儿媳。

        崔小君是个聪明人,没多久就明白了王美人为何如此看重自己:如果倦侯真是被崔太傅带走,的确只有她可能将人要出来。

        崔小君再次来到娘家,只找一个人,那就是东海王。

        不出所料,东海王不在府内,虽然每个人都说他在某处,可哪里都没有他的身影,这件事证明王美人和太后的猜测很可能是正确的。

        次日一大早,崔小君出城去见父亲。

        这次见面十分艰难,南军大营守卫森严,南军大司马之女、倦侯夫人这些头衔都没有用,就算是太后亲临,也得有正式的旨意下达才能进入辕门。

        崔小君却有一股执着的劲头儿,就是不肯离开,在辕门外守了整整三个时辰,崔太傅终于召见了这个不听话的女儿。

        “是太后让你来的吧?”崔宏已经猜出了真相,“她在利用你试探我,说吧,太后希望通过你对我说什么?”

        “我不管别的事情,只希望倦侯平安无事。”

        崔宏无奈地说:“找我也没用啊,不管太后怎么说,倦侯确确实实不在我手里。”

        “太后早有准备,迟迟找不到倦侯,太后会提前出手。”

        崔宏大笑,“太后若是真有本事一举击败南军,怎么会让你来提醒我呢?兵不厌诈,太后这是在虚张声势。可不管是虚是实,太后都弄错了,你也弄错了,我将一个退位半年的废帝握在手里做什么呢?就算我有本事废立天子,要推的人也是东海王。”

        崔小君觉得父亲的话颇有几分道理,“东海王呢?他不在崔家,肯定在你这里,我要见他,东海王鬼主意多,没准是他……”

        崔宏摇摇头,对女儿说:“我为你已经破例了,倦侯肯定不在我这里,至于东海王,那是我的事情,你不要多问,如果你还是我的女儿,回家之后也不要对任何人提起他,明白吗?”

        崔小君无奈地告辞,失魂落魄地打道回府,不知道下一步该怎么办,每个人好像都有问题,可她却看不透问题究竟是什么。

        “杨奉……”崔小君又想了那名太监,或许只有他能看破这重重烟雾。

        之前被派去找杨奉的杜摸天已经回府,带来的消息令崔小君更加不安。

        杨奉的看法与王美人一样:倦侯无论如何不可介入太后与崔家的斗争,崔太傅有阴谋,太后绝不会毫无防范。

        坐在屋子里仔细想了一会,崔小君明白过来,她被父亲骗了,倦侯就在崔太傅的掌握之中,只是不在南军营内。

        一边是崔家,一边是倦侯,崔小君被逼到了绝路上,命令侍女找来一柄剑,明天她还要去见父亲,若是没有结果,她宁愿死在倦侯之前。

        一大早,崔小君尚未出发,府里来了一位陌生的客人,敲响后门,改变了崔小君的计划。

        大楚军队被匈奴击败的消息彼时已经传得沸沸扬扬,据说不少勋贵都要从军效力,对朝堂只有一知半解的崔小君突发奇想,给倦侯写下一纸简单的信:

        边疆战乱,宫中有备,夫君宜上书请战,万不可冒险行事。

        在她看来,这是唯一的脱身之计。

      第一百二十一章 江湖内奸

      ¡¡¡¡º«Èæ×ÓÈϵôÞС¾ýµÄ±Ê¼££¬¶øÇÒ¶Á¶®ÁËÐÅÖеĺ¬Òå¡£

        边疆战乱,宫中有备,夫君宜上书请战,万不可冒险行事。

        “宫中有备”,备的并不是“边疆战乱”,而是崔家策划的阴谋,所以她劝倦侯“万不可冒险行事”。

        一封由陌生人转交的信不可能写得太明白,韩孺子将信攥在手里,问马大:“没人跟你一块回来?”

        马大笑道:“有个小子非要跟我走,我没同意,他还悄悄跟踪我,我是谁啊?在城里有点晕头转向,出城进入野地,兜几个圈子就把他给甩掉了。”

        马大得意洋洋,韩孺子却是哭笑不得,原来是为了摆脱跟踪,马大才回来得这么晚。

        韩孺子没办法,只能怪自己当初的命令说得不清楚,转身望去,晁化等人已经进入百步之内,身边一人身穿破烂僧袍,正是疯僧光顶。

        韩孺子向水边的小船走去,东海王跑到前面拦住,“你又要做什么?事已至此,你不能再改主意了。”

        “太后已有防备,此次起事绝无成功的希望。”

        “哈,太后有防备,难道崔家就没有?你不用担心。”

      ¡¡¡¡º«Èæ×ÓÈ´¸ü¼Óµ£ÐÄÁË£¬ÀäÀäµØËµ£º¡°Èÿª¡£¡±

        东海王摇头,不肯让路,“这种时候需要的是胆略,你想得太多,做得太少,得由别人替你做决定。”

        东海王招手,十几名义兵聚拢过来,抽刀在手。

        东海王遣走了三十名卫兵,暗中又召来了一些帮手,河边寨这两天来的人既多又杂,就算是久居湖畔的老渔夫晁永思也没法分清每个人的来历。

        韩孺子退后几步,也招手叫人,那些真正的义兵纷纷跑来,马大赤手空拳,却一点也不怕,向对面的人发出低吼。

        滩涂上还有一些义兵没动,二十七八人,目光都看向林坤山。

        林坤山此前声称寨子里有二十名武林高手,还是有意少说了一点。

        三方之中,韩孺子身边的义兵数量最多,战斗力却最弱,好多人甚至不明白究竟发生了什么,互相小声议论。

        东海王道:“林先生,你可不能站在一边看戏了,必须选择支持一方。”

        林坤山笑道:“大家同乘一条船,自当齐心协力,要我说,东海王别急,陛下也不要退缩,起码给出一个理由吧。光顶【创建和谐家园】到了,正好把话说清楚。”

        疯僧光顶穿着破烂,脸上却没有一点疯意,大袖飘飘,站在圈外左右扫视,反而有一股豪气,“怎么回事?还没起事,先要自相残杀吗?”

        韩孺子相信崔小君,甚至超过对杨奉的信任,一旦确认太后已有防备之后,他立刻觉得许多事情都有迹象,形势紧急,由不得他仔细思考,伸手指向疯僧的队伍,大声说:“你们当中有内奸!”

        韩孺子的目光迅速扫过,他曾经在一群投奔者当中诈出奸细,这一招此刻却没有用处,光顶带来的人不多,加上他总共十三人,都是京城内外有头有脸的江湖人物,互视一眼,都露出惊讶之色,却没有任何人表现出恐慌。

      ¡¡¡¡êË»¯µÈÊ®¼¸ÈËÊÇÕæÕýµÄÒå±ø£¬Ò»·¢ÏÖÇéÐβ»¶Ô£¬Á¢¿ÌÅܻغ«Èæ×ÓÉí±ß£¬ÓÖΪËûÔö¼ÓÁËһЩÁ¦Á¿¡£

        光顶身边的一人冷笑道:“咱们提着脑袋效忠皇帝,皇帝却怀疑咱们有二心,这笔买卖做得真是划算啊。”

        光顶抬手示意众人留在原地,自己大步上前,先向林坤山点点头,站在韩孺子几步之外,微笑道:“陛下还记得我吧。”

        “当然。”

        “我是内奸吗?”

        韩孺子沉吟不语,他现在谁也不相信。

        那些江湖人物炸锅了,光顶在江湖中地位崇高,怀疑他无异于怀疑所有人,他们本来就是抱着帮助皇帝的想法来的,心高气傲,与那些走投无路的义兵不同,一个个嘿然冷笑,向地上啐痰。

        最着急的人反而是东海王,得罪了这些江湖人,京北无法起事,引不走北军,南军想快速攻占京城难上加难,他举起双臂,高声道:“大家冷静,听我一言。”

        光顶不吱声,其他人也安静下来。

        东海王恨恨地盯了韩孺子一眼,不得不为他说话:“陛下感谢诸位义士的到来,诸位在冒险,陛下冒的风险更大,免不了心中有些紧张……”

        韩孺子确实有点紧张,原因却与东海王说的不一样,向光顶问道:“这一年来,江湖可还平静?”

        这句话问得莫名其妙,东海王闭嘴,悄悄示意卫兵们靠得更近一些。

        光顶也是一愣,寻思了一会才说:“还好,有人发财、有人破财,有人活着、有人死了,还有一批人不自量力,想为朝廷分忧,想为天下百姓做点事,江湖嘛,向来如此,你说平静也不平静,你说风波却也还是从前那些风波。”

        韩孺子假装没听懂疯僧话中的讥讽,如果是在平时,如果周围没有这么多人,他或许还能镇定自若,现在却只想着如何尽快说服疯僧等人。

        “齐王谋逆兵败,朝廷抓了多少人?杀了多少人?”韩孺子大声问道,话题改变得太突兀,谁也没有回答,他自己说下去,“至少两万人,其中不少是江湖人。”

        韩孺子看向林坤山,被抓的江湖人大都与望气者有关。

        “去年的那次宫变,江湖人参与了,望气者步蘅如迄今还在狱中,鬼手桂月华下落不明。”

        韩孺子闭上嘴,望向众人,少数人明白了他想说什么,却未必认可背后隐藏的结论,韩孺子的目光又落在疯僧身上,醒悟过来,自己只需说服这一个人就行。

        韩孺子抱拳拱手,“请【创建和谐家园】原谅我刚才的无礼之举,【创建和谐家园】避世多年,断不会出卖江湖同道,还请【创建和谐家园】再想一想,朝廷是否有过这样的宽宏大量,对谋逆者既往不咎?”

        光顶没有开口,他带来的一名江湖人在后面大声道:“这话说得不对,去年宫变的时候我们又没参加,朝廷干嘛要抓我们?至于鬼手桂月华,朝廷不是一直在追捕他吗?”

        众人深以为然地点头,韩孺子摇头,目光仍然盯着疯僧光顶,“不是这样,对朝廷来说,江湖是整体,几十名江湖人参与宫变,那么整个江湖都有问题。就好像……好像诸位受到官吏欺压,恨的是不是所有官吏呢?”

        点头的人更多了。

        韩孺子觉得自己快要成功了,“朝廷的想法跟你们一样,迟迟未对江湖人下手,只可能有一个原因,正在摸清底细,要将你们一网打尽。”

        韩孺子顿了顿,“诸位对武帝诛灭天下豪杰的事情还有印象吧?”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技术支持:近思之  所有书籍
    北京时间:2025/10/18 17:44: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