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页 小说列表 排行榜 搜索

    《孺子帝》-第143页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温馨提醒:系统正在全面升级。您可以访问最新站点。谢谢!

        “本官乃左察御史萧声!受大都督府与兵部委派,来此接管所有楚军,我这里还有北军大司马的亲笔信,要求北军将领服从本官的命令。”萧声的确有这样一封信,从怀里取出,高高举在手中。

        柴悦身边的刘昆升道:“北军大司马在信中说了什么?萧大人念来听听。”

        萧声正有此意,打开信,高声念道:“北军众将士听令:北军大司马、冠军侯施命尔等进击匈奴、奋勇杀敌……”

        信很长,大意是命令北军务必击败匈奴人,不可退却,不可听从外人蛊惑,大司马印转由军正柴智掌管,左察御史乃冠军侯亲信重臣,柴智等人要服从萧大人的命令,云云。

        柴智的死讯还没有传到京城,冠军侯在信中对他寄予厚望。

        信已念毕,萧声向众将道:“镇北将军返京,无异于自投罗网,你们若不悬崖勒马,跟他是一个下场。我不妨明说,当今圣上重病垂危,冠军侯很快就将继位登基,他的命令就是圣旨……”

        柴悦问道:“冠军侯肯定能登基?”

        萧声最恨此人,冷笑道:“当然,否则的话,我为什么远道而来?京城大势已定,没准冠军侯此刻已然登基,圣旨就在路上。”

        大街不是朝堂,将士也不是文臣,萧声的反应倒快,他明白,必须用直接浅显的话语,才能打动这些人,从而一举奠定胜局,他已经漏掉了废帝,冠军侯一旦听说这个消息,不知该有多么气愤,他必须尽快立功自保。

        这些天来,关于新皇帝的消息一直在军中悄悄流传,萧声是第一个公开提出来的人,众人倒也不是特别意外。

        柴悦走上两级台阶,站得更高一些,大声道:“萧大人说冠军侯肯定会登基,本人蠢笨,却有一个疑惑:冠军侯身为北军大司马,北军将士尽是他的臂膀爪牙,可他不将北军调往京城助阵,却频频命令北军远攻匈奴,打一场难胜之仗,究竟为何?”

        萧声正要开口解释,柴悦又道:“萧大人曾经亲口对我说,南军已经返京,将要辅佐东海王称帝,是也不是?”

        萧声察觉到柴悦的用意,一时语塞,后悔此前透露这个消息了。

        柴悦挑起了所有人的疑惑,尤其是南军返京的消息,令北军众将士愤怒,南、北军向来不和,一旦让南军扶立新皇帝,北军再没有好日子过了,偏偏在这种时候,冠军侯却命令他们北上进攻匈奴人,离京城越来越远。

        “冠军侯不会亏待北军!”萧声喊道,挥舞手中的信,“只要你们击败匈奴人,冠军侯自会重重地奖赏所有人……”

        柴悦踏上最高一级台阶,伸手指向萧声,“萧大人,前来神雄关的路上,你从何人手中得到大司马印?”

        “本官没有必要回答……”萧声左右各看了一眼,发现自己必须回答这个问题,柴悦的话太具蛊惑力,连萧声身后的人都开始交头接耳地议论,“我从东海王手中拿到大司马印。”

        这不是什么新消息,很多人早就知道此事,柴悦只是要当众再提起来,“南军返京,准备辅佐的人就是东海王。萧大人自称奉冠军侯之令来到神雄关,却与冠军侯的对手交情不浅,请问萧大人,朝野议论萧大人唯崔太傅马首是瞻,是真是假?”

        萧声心中又惊又怒,三天前,他败给了年轻的废帝,现在他又要掉入年轻将军的彀中,他早就见过柴悦,为什么当年没看出这名唯唯诺诺的柴家庶子是头狼呢?

        “我有冠军侯亲笔信……”萧声牢牢抓住最后一根救命稻草。

        柴悦却已准备刺出最后一剑,“事实再清楚不过,冠军侯在京城已被软禁,甚至遇害,萧大人根本不是奉冠军侯之命而来,他奉的是崔太傅和东海王之命!目的只有一个,将北军送上战场,借匈奴人之手消灭北军,为东海王登基消除后顾之忧!”

        “胡说!诬陷!”萧声气得声音都在颤抖,“我有冠军侯的亲笔信,你们这些笨蛋,冠军侯能够说服南军……”

        再说什么也是多余,柴悦已经说服街上的全体将士。

        “北军不去送死!”

        “为冠军侯报仇!”

        “回京!回京!”叫声越来越响亮。

        萧声的辩解完全被吞没了,他愤怒地想要抓住几个人强迫他们听自己说话,结果被不客气地推开。

        刘昆升等人惊讶地看着柴悦,他们知道柴悦早有准备,却没料到他能将左察御史击败得如此彻底,更没料到他用以说服北军将士的理由不是镇北将军,而是冠军侯!

        柴悦走下台阶,向刘昆升说:“刘都尉,返京吗?”

        “当、当然。”刘昆升掌印,返京的命令只能由他下达,“可是以什么理由……还有神雄关怎么办?”

        “北军返京,剩下的人守卫神雄关,此地粮草不足以长久供养北军,返京途中有数座粮仓,正可取食。至于理由——”柴悦看向金纯忠,“匈奴人派出使者要与大楚和谈,北军护送使者进京。”

        刘昆升心中大安,对他来说,顺应军心就是最好的选择,他只剩一个疑问:“镇北将军呢?”

        柴悦微笑:“这正是镇北将军的计策。”

        刘昆升恍然大悟:镇北将军不想这个时候当出头鸟,冠军侯与东海王、南军与北军,才应该是争斗的主角。以冠军侯的名义调回北军,惹怒这位远离北军的大司马之后,镇北将军将有机会完全掌握这支大军。在这个过程中,柴悦充当“说谎者”,不影响镇北将军的威望。

        白桥镇外的废庙里,韩孺子与孟娥正观望官道上的骑兵,这是他最为脆弱的一刻,作为能影响“千里之外”的力量,北军尚在路上行进,“十步以内”,他只有孟娥。

      第一百九十九章 雪林

        孟娥小声说:“藏起来。”

        韩孺子看了看,庙很小,实在没什么地方可藏,只有半扇门板还坚守在原处,他转到门后,贴墙站立。

        对于如何夺回帝位,他心里有一个完整的计划,可他做不到料事如神,更没法将每一步都计算得妥妥当当,破庙、士兵等等都不在他的预想之内,只能走一步算一步。

        京城里没人认识男装的孟娥,或许她真能将来者打发走。

        孟娥退后几步,正好能看到门后的韩孺子,而走到她对面的人即使转身也只能看到破旧的门板。

        马蹄声从门前经过,韩孺子刚有一点放心,突然想起,外面还有三匹驿马,来者不可能没注意到。

        马蹄声迅速减弱,十余名士兵下马,踩着雪走来,韩孺子隔着门缝看到有一道身影闪进来。

        “你是什么人?从哪来的?到哪去?”来者问道。

        “我是神雄关士兵,去往京城送信。”孟娥回答,就连韩孺子也听不出这是一名女子。

        “你一个人?”

        “嗯。”

        “外面怎么有三匹马?”

        杜穿云步行去查看地形,三匹马都留在了庙外,孟娥道:“换着骑。”

        来者沉默了一小会,“一个人带三匹马,你送的是急信喽?”

        “嗯。”

        “离天黑还有一会,你不急着赶路,停在这儿干嘛?”

        解释了这个关键问题,或许能将来者劝走,韩孺子很想听听孟娥怎么说,结果却出乎他的意料,更是将那名军官吓了一跳。

        孟娥寻思了一会,大概是想不出合适的理由,她撩开长袍衣襟,将刀【创建和谐家园】。

        “你、你想干嘛?”军官立刻后退,身影挡住了门缝,也将自己的刀【创建和谐家园】,庙外的士兵纷纷跑来支援。

        原来孟娥最终的解决手段就是动刀,她站的位置很巧妙,外面的人顶多同时进来两三人,无法将她围住。

        身为一名武功高手,孟娥完全合格,韩孺子相信她甚至想好了计划,要将十余名士兵全部杀死,可是作为一名掩护者,她实在失败。

        韩孺子不能再躲了,大步从门后走出来,伸手道:“且慢动手。”

        军官又吓一跳,几名士兵已经趁机进庙,呈扇形排列,个个手持腰刀,孟娥轻轻叹了口气,将刀收回鞘中,对她来说,最好的时机一瞬即逝。

        官兵们稍稍放心,刀却没有收回,军官打量了几眼新冒出来的人,“你是谁?”

        “我们一起的,从神雄关出发,给京城送信。”

        “你们……”

        韩孺子不等对方问出口,直接回道:“我们送的不是公文,是一封私信,没想到白桥镇会有南军的兄弟把守,一时弄不清怎么回事,所以在庙中暂留。”

        军官将刀垂下,“给谁送私信?”

        韩孺子面露难色,“这个……是左察御史萧大人的私信。”

        “给谁?”

        “只说送到府中,别的事情我就不知道了。”

        军官示意,庙里的五名士兵也将手中的刀垂下,但是仍不肯收回鞘中。

        “既然是执行公务,你们紧张什么?过桥去吧,没人阻拦你们,南军驻守白桥镇,是为了提防周围的暴民,你们从神雄关一路赶来,遇见不少事吧?”

        “唉,一言难尽,能安全走到这儿,全靠谨慎,还有几分运气,所以走到白桥镇,一看到人多,就有点害怕。”

        “哈哈,官兵怕什么官兵啊?走吧,我送你们一程,就你们两位,没有第三位了?”

        “还有一位在镇子里,待会能回来,我们在这儿等会,就不劳动诸位兄弟了。”

        军官似乎被说服了,收起刀,庙内庙外的士兵也都收起兵器。

        “既然这样,我们就不多事了。你们不用害怕,到了这儿已算是天子脚下,有南军镇守,保你们太平无事,只管赶路就是。”

        韩孺子长出一口气,笑道:“有你这句话,我就放心了,等同伴回来,我们立刻过桥,找家店住下,明天一早就能进京将信送到萧大人府中了。”

        双方拱手,客气地告别,军官带人上马,沿着官道继续向前巡逻,但是有一名士兵调转方向回白桥镇。

      ¡¡¡¡º«Èæ×ÓÄ¿ËÍÊ¿±øÔ¶È¥£¬×ªÉí¶ÔÃ϶ð˵£º¡°Ëû²»ÏàÐÅÎÒ¡£¡±

        “嗯。”孟娥话不多。

        “把长袍留下,马匹也留下,咱们去找杜穿云。”

        孟娥也不多问,脱下长袍放在香案上,韩孺子去外面拿来两顶头盔,压住长袍,等到天色再黑一点,从外面望去,很像是两个人并肩而坐。

        “走吧。呃,你能找到杜穿云吗?”韩孺子能出主意,但是对跟踪就不在行了。

        孟娥点点头,带头出庙,向树林深处走去,两人都穿着轻便的皮甲,负担倒是不重。

        林地难行,韩孺子看着身后的脚印,叹道:“我要是会杜穿云的踏雪无痕就好了。”

        杜穿云曾经在侯府里展示过踏雪无痕的轻功,虽然跑不出太远,可有时候还是挺有用的。

        “我背你。”孟娥说。

        韩孺子马上摇头,“我只是随口说说,就算是杜穿云也会留下脚印,瞧,前面就是,反正很快天就要黑了……”

        “你走得太慢,天黑以后我就没办法追踪了。”孟娥侧身。

        韩孺子还是摇头,孟娥虽是男装,在他眼里却是再真实不过的女子,“我加快脚步就是。”

        孟娥扭头看着他,静静的目光里有一丝责备,好像在说如此扭捏的一个人怎么能当皇帝?

        “好吧。”韩孺子受不了这种监督似的目光,走到孟娥身后,伸手搭在她的肩上。

        韩孺子的个头与孟娥差不多,体重也相差无几,孟娥双手一托,将他背起,小步向前跑去,既没有踏雪无痕,速度也不是很快,可是不久之后,孟娥显出了自己的本事,她在雪地中如履平地,地上虽留脚印,却从来不会深陷进去,速度不快,却能一直保持,总能及时躲过横生的树枝。

        阳光逐渐消退,杜穿云在地上留下的脚印时有时无,这时更难辨认了,孟娥却没有减速,她好像大致猜到了杜穿云前进的方向。

        夜色降临,孟娥终于停下,韩孺子小声道:“我可以下来了。”

        孟娥却没有放他下来,从喉咙里发出几声奇怪的鸟叫,停顿片刻,换个方向又叫了几声,第四次之后,远处传来了回应。

        “咦,你和小杜事先商量好的吗?”韩孺子很是惊讶,孟娥与杜穿云并不熟,从神雄关一路走来,直到第三天杜穿云才认出她是一名女子,虽然没多问,但是与她说话更少了。

        “江湖上的玩意儿,大家都会。”孟娥解释得很简单,背着韩孺子继续前进。

        天色已黑,她的速度明显放慢,与行走无异,偶尔还会停下模仿鸟叫声,回应声越来越近。

        一段距离之后,孟娥小声说:“下来吧。”

        韩孺子马上下来,“谢谢。”他说,知道孟娥这么做是不想让他在杜穿云面前丢脸。

        两人一前一后,走出没多远,前方传来一个声音:“敢问阁下是何方英雄?”

        韩孺子微微一惊,那声音有些苍老,明显不是杜穿云,他不知该如何回答,孟娥突然退到他身边,顺手拔刀出鞘。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技术支持:近思之  所有书籍
    北京时间:2025/11/06 04:05: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