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醒:系统正在全面升级。您可以访问最新站点。谢谢!
合上所有材料,费雯丽补充了一个电话,打给她儿子。
“小南,你那个朋友什么来路?不用担心,东西我已经看了,确实有料的,可以合作。”
“真的?没想到啊,妈,这是我班上同学顾莫杰写的,我一开始不告诉你名字是怕你知道身份就看轻了他……”
“顾莫杰?哦,想起来了——是钱氧集团莫主任的儿子是吧?去年家长会上看到莫主任时,还有点儿惊讶呢,看来莫主任倒是生了个能干的儿子。”
电话另一头的费迪南一阵老郁闷,心说老妈这么说不是明摆了打自己脸么?这可怎么接话?
费雯丽当然从电话另一头的沉默背后,醒悟到自己又打击到了儿子自信心,补救了一句:“好了,咱家小南也不错,至少知道该交什么样的朋友了。”
费迪南郁闷地客套完,挂了电话,也不知老妈最后的话究竟算是补救呢,还是补刀呢?
不过事情总归是办成了,那就是好消息,费迪南不是小心眼之人,郁闷几秒钟也就过去了。
……
一个多小时后,费雯丽收拾了东西,准备下班。这个点儿家里丈夫儿子都应该已经吃过了,她也没打算回去吃。因为工作的关系加班是很常见的,每到这种时候,她就会出去解决晚餐问题。
刚刚披上风衣,办公室的门被轻轻敲响。
“请进——”费雯丽脱口而出,随后马上想起是忘了侄女儿费莉萝被晾在旁边了,换了一副温柔和蔼的笑脸。大学里期末考试比较早,只要不是大一的学生,一月上旬末也就可以自由了,费莉萝这几天正是刚刚来她这儿寒假实习的。
“小姑,我查了——那三个都是全新的,确保有创新点可以过审。而且应该是刻意避开了已有创新点的排列组合,专门针对性刷的,感觉是有同行指点的样子。科技厅那边已经下班了,不过我把申请函拟好了,周一就可以申请。”
03年1月虽然SOOPAT还没搭建起来,但是国内网上的专利公开检索渠道依然是比较畅通的,只不过查询起来没有后世那么智能化。数据库检索工具的简陋,对查新人员的专业素质和敏锐性要求就变高了。
这一点很好理解,就好比80年代工程公司那些测量员,放线水平简直就是一门精准的手艺活儿;而到了2000年之后,只要会用超声波或者红外测距仪测X仪瞄着点扫一下就好了。
拿着AK-47突击步枪的士兵需要有高超的瞄准枪法才能用好这杆老枪;而拿着皮卡汀尼导轨加内置红点瞄准镜G36的士兵,只要懂得把红点往敌人身上套就行。
老布什当总统那阵子,海湾战争中的米国大兵个个都会熟练读军用地图。可是到了他儿子小布什在位的时候,同样是执行胖揍萨达姆任务的大兵们,就已经退化到只会在GPS的向左向右语音指挥下行动的行尸走肉了。
任何领域,随着工具和手段的不断智能化,对“研发人员”的要求会越来越高,但是对“操作使用人员”的素质要求则会越来越低。在数据库查询和结果的归纳分析这个领域亦然,数据库软件越落后,使用者素质要求就越高,软件越先进,使用者就可以笨一点。
费莉萝作为一个大二学生,可以在2003年初的原始数据库手段下,这么快把事情做好做干净,可见也是个在法务和技术科普方面都下了苦功的,将来假以时日绝对能够做个好律师。
“这么快?值得表扬。真是一代比一代强了,后生可畏啊。”费雯丽脸上笑容也从职业化变得发自内心,侄女儿能干懂事,做姑姑的哪有不开心的,“走,先下班吃饭去,姑姑带你吃好吃的。这事儿下周一再交接给小李,让他安排好时间分批送去,别扎堆儿。”
费雯丽拉着侄女儿下楼,出了电梯就先给兄嫂打了电话说明情况,免得侄女儿家里担心。挂了电话,上车一脚油门到了两个街口外的银泰百货,找了一家颇有特色,既做意餐也做日餐的主题餐厅。
沙拉,刺身,配上有浓浓芝士的焗千层面,天妇罗拼盘,说不出算是什么风格,不过费雯丽知道侄女儿喜欢这种口味。芝士焗面要现焗,约莫二十分钟,所以沙拉和天妇罗拼盘先上来后,姑侄二人就着这些点心零食聊起天来。
费雯丽在离开事务所之前,说过一句“后生可畏”,费莉萝本就是顶灵透一个人,这么一会儿思索下来,自然也知道姑姑拿到的材料肯定是一个年轻人写的,此时好奇心驱使之下,自然会试图追问下去。
“小姑,今天的活儿是谁接进来的?能让小姑说后生可畏,莫非有我这么年轻。”说着,费莉萝抿了一口果汁,满满的都是骄傲,在她看来,再是当得上后生可畏,最多也就是个刚刚大学毕业的吧。
“这回可猜错了——是小南的同学,才高三,完全是读书的时候抽几个晚自习的功夫,就把这事儿办了。”费雯丽叉了一根天妇罗大虾,在叉子上转悠着,一边说一边自个儿也在思索,显然她至今也依然觉得有一丝不可思议,没能彻底接受这个事实。
费莉萝的腮帮子和充了气的刺河豚一样鼓了起来,幸好嘟嘟嘴还算严实,没把果汁喷出来,赶紧咽下去后拿张纸巾下意识抹了下嘴,才惊诧道:“阿南的同学?这不能吧……17岁?”
“这种事儿,不好说啊。如今不比几年前了,那时候体制外有本事的人无非都是二道贩子,最近这两年读书人也都灵透起来了,创新的人和渠道这么多。时代变了呀,姑姑是老了,不懂你们年轻人从网上刨东西的脑子,将来都看你们了。”
费莉萝满脑子都是一种难以名状,说不清是好奇,还是觉得傲气受挫。和姑姑聊了一阵,焗面上来了,姑侄二人埋头吃完,费雯丽开车送侄女儿回家去了。
费莉萝一到家,就拿出手机来给表弟打了个电话,确认小姑说的事儿是不是真的,从费迪南那里得到了确定之后,她免不了好奇地多问了一些,打听刷专利的人的个人信息。毕竟,作为同辈人,尤其是颇为自负的人,对于身边年纪小的人里头有天才,总是有些不信的。
第十一章 喝凉水也塞牙
后来一周的实习时间里,年轻的见习生费莉萝小姐每天都有一丝不甘、嫉妒、与好奇。好像做事情都慢了半拍,就如一块单核的CPU,突然【创建和谐家园】入了一个需要分出那么百分之几运算分时去处理的后台进程,虽然不怎么占脑子,却挥之不去。
可惜的是,同一时间,那个被她嫉妒盯上的“后生可畏”之人,本身却每天都在做一些很Low逼很掉价的事情。
……
钱塘二中,高三3班教室。
“沙沙沙……沙沙沙……”都还没到下午最后一节课下课呢,顾莫杰就那么坐在自己的位置上,也不埋头,不让老师看出破绽,但手底下却不停,在那里奋笔疾书地……抄作业。
没办法,谁都不是铁打的,这些天,要花心思刷专利拿钱,那么自然没时间做作业,只能用抄的了。然而,哪怕是抄作业,作为一个成熟缜密的人,他也会有理有节地低调抄。
要抄作业,首先要有供应作业的源头。以钱塘二中的校风,抄作业这种事情不能说没人干,但是肯定不多。随便找人要作业的话,如果关系不铁,很容易碰壁,也没有可持续性。顾莫杰在一周多之前,就想明白了这个问题,所以,他决定分两步走。
第一,数理化的作业,一事不烦二主,就找费迪南抄了。因为费迪南知道他这段时间在干啥,也对他颇为佩服了,知道他数理化成绩绝对差不了,只是事急从权才抄,应该会给他提供源头,而且还不会泄密。
但是一切作业都从费迪南那里要来就容易让人看低了,说不定对方还会劝自己收手——因为顾莫杰原本表现出来的水平,英语语文等偏文的科目并不算班上拔尖,只是中庸,尤其英语,甚至重生前只能在45人的班级里考将近30名。这样的英语语文成绩,如果再抄作业,很容易被费迪南当成自暴自弃,而非抄物理时那般“这小子就是物理天才,老师留的作业是为大多数人留的,他根本看不上那难度,不屑于做”的天经地义印象。
顾莫杰不想和人多废话,所以他找了另外一条渠道——交换作业抄。他找上了同寝室的一个东瓯借读生黄翔,每天把自己抄好的数理化作业转借给对方抄,然后换来黄翔的语文英语作业,两人交换抄。这样一来,顾莫杰依然可以做到一分钟都不花在思考作业上,每天一个小时的无脑奋笔疾书就能把所有课余学习任务都打发掉了,剩下的事情完全可以干别的事情。
钱塘二中没什么人抄作业,这一点“普遍原则”只是针对本校学籍的学生,不包括东瓯借读生。
任何学校,其实就算教学质量再好,也都有撸钱的需要的,钱塘二中因为是全省第一的理科竞赛强校,所以政策上有一个倾斜的漏洞,那就是允许学校“面向省内其他地级市招收一定规模的借读生”,以便实现各市教学资源的相对平衡——
然而,这个制度从一开始,就成了校方的敛财之道。从来没有一个学习好的穷学生因这个政策得到借读资格,反而来的都是掏得起钱的富商子弟。00年顾莫杰中考那年,钱塘二中收的借读费是5万,第二年涨到6万,第三年变成7万2……每年20%的坚挺增幅,完全不输于后来的中国房价,到顾莫杰重生前那一年,听说已经一二十万了,但是依然有外地不差钱、就希望子女学好的家长送子女来借读。
后世的借读生来源,其实省内各市都有。然而顾莫杰入校的00年前后,省内大部分地方经济上不宽裕,所以名义上是“面向全省招收借读生”,其实九成以上借读生都来自于东瓯,因为那儿的家长最给得起钱。21世纪最初的十年里头,全国有名的扎堆有钱人就是两拨:雁门煤老板,东瓯炒房团。
借读生的规模,基本上是在钱塘二中每一个男生寝室里面,都可以插一个借读生,原本也是本着对他们负责,希望他们高中三年可以被优等生感化影响,对得起爹妈给的借读费。
不过大多数时候这种设定的效果只能用然并卵来形容,借读生们依然仗着家里有钱自成派系不读书、城会玩。学校么,因为借读生的学籍并不在本校,就算到时候高考考烂了,也不会影响本校升学数据,所以并不管太多。
黄翔就是插到顾莫杰所在寝室的那个东瓯借读生,高中的前两年里头,顾莫杰和对方谈不上交情,也不至于相互讨厌,只是没有交集而已。最近顾莫杰开始走上了和借读生们一样的抄作业之路,黄翔倒是觉得和顾莫杰颇有两三分臭味相投的意思了,至少会在学校小店打照面的时候请顾莫杰喝奶茶吃烤串什么的。
……
“叮铃铃~”下午最后一节课的【创建和谐家园】响了,顾莫杰不动声色地把一份数学卷子往英语书底下一塞,目送欧SIR离开教室,然后收拾东西回寝室。还没出教室门,就先把数学卷子塞给黄翔,换来一份对方抄完的英语卷子——英语卷子当然不是黄翔自己做的,也是找别人抄的。
“杰哥,去撸点儿串呗!今天作业少,晚自习再搞来得及!”
黄翔好歹也是要点儿脸的,平时虽然抄作业,却没有稳定的“作业供应商”,总觉得怕找一家抄得多了会没面子,被人看不起,毕竟钱塘二中大多数学生价值观还是很以好学为荣的,反而不怎么会因为别人家里有钱就崇拜对方。
黄翔恰好是有钱不好学,这两年除了和其他借读生混小圈子之外,其实活得挺郁闷。这阵子顾莫杰表现出来的在读书上的淡泊、不以成绩好坏看人的态度,着实让黄翔亲近了一些。
因为顾莫杰重生之后,那是真心不以读书为荣,而不是装出来的:未来的时代,脑子灵活最重要,高中里那些知识,触类旁通就够了,学太好有个卵用?这种发自内心的态度,散发出来的气场就是不一样的,虽然很难言说,但是足以让差生觉得“这小子够哥们儿,有点同道中人的意思”。
顾莫杰看看表,觉得还是不在乎耽误那么几分钟的,也不好拂了对方的善意,就和黄翔扣肩搭背地去了校内的小卖部,照例黄翔买单,上了一堆烤串儿,然后两人开始侃起一些差生专属的话题。
顾莫杰无意当中提到:“听说今年要进来的借读生,哪儿的都有了,明州的,临海的,都会有两三个,以后可不是你们东瓯帮一家独大了——不过咱也要毕业了,看不见这些了。”
黄翔把一串骨肉相连横着塞进嘴里,一口撸下来,正嚼得鼓鼓囊囊、还没彻底咽下去呢,就含含糊糊地说:“这几年诸暨人、东阳人的小生意都做得发,不比前两年了,更别说义乌人那也是早就有钱的。前几年就算咱东瓯这边来借读的,家里十个八个是房地产,连我家这种开厂子的都少,现在是各行各业来钱的小老板都多了。”
顾莫杰也不知为什么会被这句话逗笑,鬼使神差补了一句:“那是,东瓯炒房团,全国出名,那帮搞房地产的……诶。”
说完之后,顾莫杰才在心里暗暗纳罕:自己怎么会突然冒出“东瓯炒房团”这个名词的?哪来的?应该是后世的记忆碎片了……经过量子【创建和谐家园】还能留下这个词,看来未来这些东瓯炒房团肯定要么是做成了什么大事业,要么是弄得【创建和谐家园】人怨了。
黄翔却是没听出什么问题,只是对新名词有些好奇:“什么‘东瓯炒房团’?他们家里都是正经开发商,至不济也是承包商,炒房子倒是几乎没有的。”
顾莫杰觉得应该说两句别的,好把“东瓯炒房团”这个词儿的漏嘴给盖过去;突然灵光一闪,心说不如把话题转到黄翔自己家境上。一来好转移话题,二来顾莫杰和黄翔做了两年室友,还真没打听过对方家里是做什么生意的,此时顺势套套话,也好看看将来有没有多条路子合作。
“黄翔,你老说你家里开厂子的,到底是做啥生意这么赚,别家开厂子的,也没见掏钱来这里借读啊。”
顾莫杰问的时候,还是尽量字斟句酌,免得被人反感你是套他老底。然而黄翔就是个毫无心机的纨绔子弟,而且好像颇以家里的生意为荣,所以顾莫杰那番字斟句酌就显得浪费了。
“咱家是开皮革厂的——别小看这生意,不是做皮具,是给别的皮具厂供皮革原料的。什么行当,做大了一样赚,东瓯皮具生意一直全国有名,咱家的皮革厂叫江南皮革厂,全东瓯最大,还经常上报纸呢,你网上查查就知道了。”
问一答三,顾莫杰觉得黄翔真是太配合了。
上世纪【创建和谐家园】十年代的时候,东瓯假皮鞋也是闻名全国,虽然捞了第一桶金完成了资本原始积累后,很多皮具商都开始洗白卖真货了,但是那些原始的脏钱却颇为让全国人厌恶,害得钱江省的商人们在外省人看来都是卖假货的。
顾莫杰一听黄翔家里是做皮革生意的,顿时就没了什么花精力深交的兴趣——这种“夕阳产业”领域的朋友,纵然是号称东瓯最大,也不值得深交。当然了,若是将来有一些缺本钱的事情,需要拉融资倒是可以考虑考虑,别的深度合作可能就谈不上了。
不管怎么说,多个朋友多条路,就算不深交,至少先稳住。顾莫杰不动声色谈笑风生了一阵子,把串儿撸完,就往寝室楼走回去了。半道儿上,见到了两天没联系的费迪南,顾莫杰觉得该问一问合作的事情什么时候能够回款,也就把黄翔支开了,拉着费迪南私谈。
费迪南的神情有些闪烁,顾莫杰与之对视的时候,才恍然发现对方这几天莫不是故意在躲着自己?这么一想,他就更加上心了。
“阿杰……你也知道的,你那东西,要走流程,还要找下家,没那么快的……”
拉到一旁僻静处后,费迪南开口的第一句话,就让顾莫杰感到一阵烦躁。他预料到过这种事情会有麻烦,该躲的肯定躲不开,可惜真没想到才走到第一步,就有些小麻烦。
第十二章 见招拆招
寝室楼,走廊尽头。顾莫杰假作闲聊的样子,扯着费迪南说正事儿。一边说着,顾莫杰状似茫然地看着走廊,确保没有人接近。
费迪南抽出一个信封,塞到顾莫杰手里,顾莫杰当然不会遮遮掩掩推搡,而是干脆利落揣进兜里。
从厚度看,应该也就千把块钱,还是不够买手机的。
见顾莫杰收下了第一笔,费迪南也没一开始那么尴尬了,顺势说道:“阿杰,小轩的事情,还是谢谢你,他要的那个材料,最后我妈所里还是选了你写的其中一份,稍微加工了一下,顶上了。不过小轩那个活儿要求不高,只能算这么多价,你是知道的。你后来给的那些扩展材料,真要按照送专利局的标准来的话,审查资料就要不少时间。而且买家如果找不到恰好懂行的人的话,对方难免对成功率有怀疑。”
斐迪南这番话,其实是经过了多次组织,才说到现在这种相对流畅的程度。因为里面很多东西,他自己也不懂,就是个传话的。
说的时候,他内心还闪过一丝不好意思,可见他还是学生心态,没法和商人一样厚着脸皮坑队友。
不过,费迪南的语焉不详,并不影响顾莫杰一听就懂:他这两个星期拿出去的东西,除了一份被律所的人评估后挪用为“高考【创建和谐家园】敲门砖”、用在了钱俊轩的事儿上之外;其他的几份都被搁置了,暂时找不到买家,也就没法变现。
顾莫杰整理了一下情绪,试图让自己尽可能显得不那么咄咄逼人:“咱有给出后续修改服务的承诺的吧?这都不能打消对方对质量的疑虑?这不太说的过去吧。”
“你说的当然是这个道理:问题是,咱不能公开你的个人信息给买家,很多潜在客户都不知道是谁在为他们捉刀,他们下单前能不顾虑么?你想,假设买家是一个有身份有职称的工程师,让他知道他要买的指标是一个高中生刷出来的……”
费迪南说的话肯定有几分真,不过顾莫杰知道这绝对不是事实的真相。
因为顾莫杰在开价的时候,已经给出了充分的折扣。而折扣的作用就是为了让中间人把这部分差价作为消弭对方疑惑的努力。对方却依然和自己玩百分百的公事公办,这就不正常了。
打个比方,再过个七八年,一批来源不明、但是实际质检合格的货品,难道就不能上淘宝网卖了么?当然不是。没法证明品牌来源的东西,只是不能拿到天猫的官方认证正品店上销售而已。可是如果你足够便宜,淘宝上有的是买无牌仿品的消费者来接盘。
律所一边以无牌仿品的价码从顾莫杰这里收材料,一边说对方怀疑“品牌”没人下单,那就显然是中间环节有人太贪或者动了别的心思,想把仿品当成正品的价卖。
当然,顾莫杰倒不担心费迪南会骗他,只是费迪南终究也是社会阅历不足的主儿,说不定在传话的时候就被上家打了折扣。
所以顾莫杰决定借机进逼一下,至少从费迪南那儿找到一个突破口,联系到更深入的环节。
“南哥,这事儿当然不怪你——要不是你仗义,兄弟还找不到这条路子。不过,事情闹到这样,咱总该有点儿知情权——这些话,是伯母告诉你的?”
顾莫杰和费迪南,原本见到对方家长,都是称呼“叔叔/阿姨”,顾莫杰突然改口用上了“伯母”这么台剧化的称谓,费迪南当然可以感受到话语的氛围不同了,这是公事公办的前奏。
“不是我妈告诉我的,我没敢问,她事情多,这种小单字不会全程过问。是我堂姐……哦不对是表姐,她们学校寒假早,在我妈的律所实习。这事儿她帮着审过材料,所以知情。你给的材料里头,唯一那份变现了的、给小轩用的,也是我姐帮忙经手促成的。只是她没律师证,没资格谈正规的专利业务……”
费迪南的声音越来越低,最后还想尝试顾左右而言他,“话说咱的期末考试也就十天开外的功夫了,阿杰,要不你先把这事儿放一放?先准备考试要紧呐。”
“谢了,我有分寸——刚才你说的你堂姐,可以给个联系方式么?没有手机号的话,QQ也行。”
斐迪南无法拒绝,总不能既不给供应商回款、又不告知对方烧香的庙门吧?似乎为了证明自己所言不虚,费迪南直接把他表姐费莉萝的手机号和QQ都给了顾莫杰。
至于费迪南劝顾莫杰先消停一阵、过了期末考试再说的建议,则直接被顾莫杰无视了。
开玩笑,正是因为快寒假了,他才需要赶紧把钱凑够,把CDMA手机和别的作案工具买到手,然后好好利用寒假的二十天空闲研究一下初音娘那些还没有挖掘出来的功能。
如今正是年底体制内的人刷KPI的【创建和谐家园】,东西是最好卖的;要是真过了年关,没有年终奖KPI逼着,那些学阀官僚们哪个会急着掏钱?
期末考试,他真是不在乎。都高三了,充其量也就高考的那次成绩有点儿价值,区区一次期末考试,有什么好重视的?顾莫杰连自己为什么会“发挥失常”的借口都想好了,大不了过年就用准备好的借口搪塞父母的质问。
顾莫杰没有手机,在学校里并没有办法打电话。不过他还是趁着晚自习前电子阅览室开门的时间,上网加上了费莉萝的QQ。
费莉萝的QQ好友申请需要验证信息,顾莫杰没有遮掩,直截了当写明来意,很快就通过了验证。
……
显然,这个当口费莉萝是挂着QQ的。
实际上,咨询服务行业的人,就没几个不是全天候挂QQ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