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醒:系统正在全面升级。您可以访问最新站点。谢谢!
刘桂霞忙跟薛四虎道:“还是明天去吧,现在都下午了,你二哥干了一上午力气活呢,这走去,又挑回来的,哪成啊,回来肯定还很晚。真要去也行,去跟你们田大叔借牛车,我看他今天也没去镇上。”
薛二虎笑道:“不用,我又不累,这专门借一下牛车得至少十几个钱呢,只借个木车让我们家牛拉,田大叔家肯定不高兴,还是算了吧,我和四虎走着去就行了,回来晚也不怕,现在晚上都有大月亮,还是能看得见的。再说,就只买一百斤呢,我和四虎一人挑一点,又不是一人挑很多,真累不着。”
说着,就拿着扁担绳子要跟薛四虎去了。
但却好像有什么拉着他们。
薛二虎和薛四虎都回头低头一看,一看是他们家两宝贝孩子月宝和小琰一人拉一个,都仰着小脑袋望着他们,摆明了不让他们走着去,薛四虎立刻就笑了:“得,二哥,我们还是去借牛车吧,不然我们怎么走得了。”
“行行行。”薛二虎也乐了,大手摸摸姜月和薛琰的脑袋,开心的不行。
他们家两宝贝孩子都不大爱说的,在这方面,向来都是靠做的。
种田山里汉:末世娇娇三岁半
===第285章 买石磨===
姜月和薛琰对视一眼,才收回了他们各自的小手。
这都要借牛车了,不用挑了,薛四虎就不止买一百斤的早稻米了,而是跟米铺买了两百斤的早稻米。
还花了几百文钱买了一个不大不小的石磨。
其实,村里有一个石磨的,就在村长家里,谁要用都可以去磨,但薛四虎觉得这样很不方便,加上他认为这个生意肯定能做的长,也不好总是去村长家磨什么大米粉,所以,在镇上跟薛二虎一商量,也不等回来问了,直接就在镇上买了一个石磨,一并让牛车给拉回来了。
虽然有牛车,但等薛四虎和薛二虎回来,还是天黑了。
第二天,天还没亮,就浸了三四十斤早稻米,怕浸太多,一天忙不完这么多。
石磨也洗的干干净净了。
可以让牛来拉石磨,但家里的院子的空间实在是太小了,牛在里面转不开,就算了,只能人力来推石磨了。
大米浸泡到手指轻轻捏捏就成粉的程度,这样就算是浸泡好了。
这样不仅磨的没那么费力,也会让磨出来的粉很细,若是直接用干大米,那肯定还会有粗粒的,得不知道磨几次。
而大米浸泡好后,还得沥干。
沥干了,才放到石磨上面的洞里,开始人来推动石磨转动来磨了。
等磨好,又加水搅成米浆,稠度依旧是能做成米线的程度。然后,漏丝。然后,滚熟的米线捞出来放冷水里。最后,挂在竹竿上晾晒。
因为不确定这晒干的米线到底能保存多少天,也不敢多做,总共就做了五十多斤大米的。
剩下的早稻米放在那,等以后再做也来得及。
等这些米线都晒干后,便去村长家拿秤来称了一下,发现有五十七斤。
姜月觉得差不多,一般情况一斤大米大概能做出一斤一两左右的干米线,具体看你的水和米的比例。晒的特别干的话,含水量也就越少,那也可能一斤大米就只能做出一斤的干米线。
一斤干米线能做好几碗米线。
当然,还是要看碗的大小的。
若是配菜很多,一碗也就用不着加那么多米线,那一斤干米线做出来的碗数也就更多。
反正这五十七斤的干米线能做很多碗。
而只花了四天,就折腾出五十七斤干米线,薛四虎、刘桂霞他们都特别高兴,也准备要去镇上卖米线了。
不过因为昨儿薛一虎才有空做套在牛上的木车,木车估计今天中午才能做好,那今天自然是没法去镇上做生意。
还没到中午,薛五虎就已经急不可耐的去将家里的大黄牛从牛棚里给牵来系在院子门口的树上了。
就等着套上木车看看。
上午这牛依旧是薛琰和姜月放的,牛也就刚吃草回来不久,两边肚子鼓鼓的。
“大哥,好了吗?好了吗?”薛五虎还忍不住问。
“快好了快好了,将这两个轮子安上去了就好了。”薛一虎笑的特别憨厚老实,弯着腰,埋着头,手上动作却不停,但任谁都能看到他有多高兴。
他会做的东西越多,他越高兴。
感觉自己越有用。
也能为这个家做更多的事。
种田山里汉:末世娇娇三岁半
===第286章 月宝当然一块去了===
听薛一虎这么说,姜月和薛琰也走过来看,正好见薛一虎将这两个木轮子给安上,一个两个轮子的跟板车一样的木车就做好了。
很简易,车上连个遮风挡雨的棚子都没有。
等套到牛身上,那就是牛车了。
“快,快,快套到牛身上看看。”薛五虎更兴奋了,和薛一虎一块,忙将做好的木车推出了院子。
薛二虎笑着去将系在树上的牛给牵了过来。
薛四虎则去拿套的东西去了。
薛一虎这做的木车是按照薛琰画的木车结构和尺寸做的,这套在牛身上,刚刚好,也没有需要改的地方。
一见套好了,薛五虎就爬到牛车上,高高站着,拿着鞭子,牵着牛绳,做赶牛车的样子:“驾!驾!”
刘桂霞她们差点笑岔气,“五虎,这是牛,不是马。”
薛五虎乐呵呵:“四哥明天就要上镇上卖米线了,水砻脱谷作坊的东西大哥也做的差不多了,小琰都说让爹找人,要开始造作坊了,我们家迟早也会买马的!”
虽然刘桂霞她们觉得薛五虎是在做梦,但并不妨碍她们开心啊,还都纷纷开心的应道:“好好好。我们家要有马,那可真不得了了。”
薛四虎笑道:“娘,我们还是快吃饭吧,吃完饭我还得去镇上买东西呢,锅要买,炉子也要买,不然明天到镇上拿什么煮米线啊。还得买一些家里没有的配菜和作料呢。还有别的……反正不少呢。”
“对对对,你快点吃午饭,吃了你好去镇上。”说着,刘桂霞就转身回院子里,边走还边高兴的不行的说:“现在好了,咱们家有牛车了,你直接赶我们自己家的牛车去镇上就行了。”
“是啊。”薛四虎应了声,才跟薛琰笑道:“小琰,明天你也跟我一块去镇上吧,上次我坐钰轩的马车的时候,钰轩说我要是做生意,有什么东西,都可以放他家,他家空屋子多,后来到他家门口的时候,又碰到了沈老大夫,沈老大夫听说我到镇上干什么,也是这么说的,还说大物件也行,他们家后院够大,平时都空着,也能放东西,但你怎么都跟他们熟悉一点,还是你跟我一块去吧,到时候桌凳锅炉子棚子这些,我们就不每天带回来了,放在他们那。”
“好。”薛琰点头。下意识的看向姜月。
姜月还没说话,薛四虎就笑道:“月宝当然一块去了,她平时不都是你带着的吗,我不会忘了的。”
薛琰摸摸鼻子,有点尴尬。
姜月有点明白上次薛琰为何摸鼻子了。敢情也是被他们四哥打趣了。
薛大富道:“放人家那可以,但改天我们一定要还人家人情。”
薛四虎笑道:“放心吧爹,我们心里都有数的。再说了,钰轩和小琰关系好,不能直接还,不然人家心里不舒服,感觉跟见外了似的。”
薛大富看自己儿子们都心里有数,就不操心了,而是跟薛琰说道:“那明天你就带着月宝跟你们四哥一块去镇上吧,造水砻脱谷作坊的事,回头我跟村长说,看能不能给我们家找一些人,过两天我们家就动工造。”
------题外话------
ps:宝宝们,求月票~
求月票~
种田山里汉:末世娇娇三岁半
===第287章 左右他也不会害我===
薛琰:“嗯。”
薛二虎却急道:“爹,还是先别找村长了,我先去问问青树他们,这一天每人工钱能有十五文呢,平时他们都难找到活干,能做一天是一天。”
薛大富道:“那也成。”
于是,下午,薛四虎赶着家里的牛车去镇上买东西的时候,薛二虎去问李青树他们了。
李青树他们都很高兴,但又怕造不好,因为水砻脱谷作坊,他们听都没听说过。
可又听薛二虎说,他们只用跟着一块将给谷砻遮风避雨的两间房子给造起来,并没有别的复杂的事,他们这才都同意了。
人找好了,这造作坊的事也就定了,定在了两天后开工。
薛一虎还在做着东西,倒不是又在给作坊做东西,而是在按薛琰新画的结构图,做两张榫卯结构、可以拆开放、不占什么位置、也方便携带的桌子。
这桌子是要明天带去镇上做生意的,总不能别人来买米线吃了,让人家蹲着或者站着吃,总要桌凳坐着吃的。
长板凳家里有,就不用做了。
但家里的桌子就是那种很普通的四方桌,拆不了,也折叠不起来,而那么大个,也不好带去镇上。
所以,薛琰才画了这种桌子的结构图,让他大哥薛一虎做。
薛一虎也惊讶一个桌子能这么巧妙,明明只有一个桌面、四条腿、四个横承,一点不复杂,但因为榫卯结构,这只用搭一下,就能够将桌子给搭的站起来,还十分牢固,推也推不散。
桌面好做,四条桌腿也好做,四个横承也好做,就是一些榫槽和榫头需要很注意,不然就搭不成功,也不稳固。
等薛四虎从镇上回来的时候,薛一虎也将这两张简易又方便携带的桌子做好了,薛四虎看到,也很是惊讶这桌子的巧妙。
盛明书院的藏书薛琰都看完了,其中就有一些这方面的知识,而薛琰上辈子位高权重,什么没见过,总共看的书也多的数不胜数,画这个对他而言,简直容易的不能再容易。
薛琰还画了可以折叠搭起的、也是榫卯结构的凳子,不过今天薛一虎是没时间做了,但以后会做的。
以后还会做这样的桌子的,毕竟,卖米线的生意真要好起来,两张桌子是不够的,只是这才一开始,应该人不多,两张应该够了。
看着薛四虎在那学着将榫卯结构的桌子给搭起来,又拆开,姜月迟疑了一下,还是没忍住,拉了拉薛琰,小声道:“你就不觉得四哥让你明天也去镇上,不止是让你到时候一块去将东西放沈钰轩家?”
薛琰点点头,颇为认同,也小声:“四哥这事做的是有点怪。平时四哥自己能做到的事,都不会麻烦别人,这他一个人将东西放钰轩家也行,但却叫上我,虽然理由还算充分,但……应该不止吧。可我也想不出别的原因,左右他也不会害我,明天就跟他去一趟镇上吧。怎么,你想出了别的原因?”
“没有。”她要是想出来了,也就不会问他了,直接就告诉他了。
不等他说话,她又道:“行吧。”左右是他们四哥,的确应该不会害他们才对。
种田山里汉:末世娇娇三岁半
===第288章 到镇上卖米线===
第二天,早上,姜月一边坐在专属于她的小板凳上一小勺一小勺的喝着稀饭,一边静静的看着薛四虎他们将东西搬上牛车绑好。
像是遮阳遮雨搭棚子的油布,像是已经拆卸好的两张榫卯结构的桌子,像是长板凳,像是锅、炉子、箩筐、木桶、瓢、盆、劈好的柴等。
三个箩筐,一个箩筐里装了二十斤干米线,因为今天是第一天去镇上卖,家里人其实都担心卖不完;一个箩筐里装的是碗筷,另一个箩筐装的是煮米线会用到的配菜和作料等物。
镇上有取水的地方,不用专门带水去,带桶和瓢就行了。
大黄牛天蒙蒙亮的时候就喂了草,现在大黄牛也不饿,但去镇上得下午才能回来,肯定会饿的,本来薛四虎还想带两捆干稻草,给大黄牛在镇上吃,但这牛车上实在是装不下了,不好绑,便算了,决定到时候将牛送到镇上专门放牛车的地方,那里有人会帮着看牛车,也可以跟那人买草料给牛吃。
田大叔一般赶牛车去镇上,都是停在那,只不过田大叔舍不得花钱让人家看牛,都是自己在那里看着。
而薛四虎不觉得他有那个时间和心思管他们家那大黄牛,放在专门放牛车那里给别人看着是他最好的选择。
姜月视线落在放在牛车上的那个挺大的炉子上,这个炉子灶膛挺大的,外面包着一层铁皮,铁皮里面镶嵌着厚厚的土,土中间向下凹,成为一个挺大的灶膛,柴就放在这灶膛里烧,炉子上面可以搁锅。
据她四哥说,光这个炉子,就花了近一两银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