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醒:系统正在全面升级。您可以访问最新站点。谢谢!
? ?PS:宝宝们,求月票~
? 求月票~
?
????
(本章完)
===第281章 姜月也想问===
姜月听着,觉得他们四哥在这方面是真有头脑。
“成成成,”刘桂霞被她四儿子这一番账算的乐的合不拢嘴,“今天中午我们家就吃炒米粉。”
李荷花道:“都中午要吃了,那是不是就不用晒那么干了?”
刘桂霞笑道:“肯定不用了,但先放那晒着吧,这也不知道放哪,而且一上午也晒不了那么干。”
午时,薛大富、薛二虎、薛五虎先回来的。
回来就看到挂在那晒的洁白光亮、一根又一根的米线,三人眼睛都亮了,薛五虎一如往常,又咋呼起来:“这就是米条吧!”
然后,薛五虎就跑到竹竿旁,围着还晒着的米线直看。
看了一会,才意识道:“娘,你们怎么还没做饭啊?”
刘桂霞笑道:“中午吃炒米粉,青菜和鸡蛋都准备好了,就等你们回来炒了。很快的,就没先做。欸,小琰呢,怎么还没回来?你们看到了吗?”
姜月也想问。
薛大富一边擦了擦头上的汗,一边咧着嘴有些憨的笑道:“被大宝和小宝绊住了,大宝和小宝非要看牛,正在牛棚里围着牛闹呢,小琰早放好牛了,但现在不是不好回来吗,等会应该就能回来了,我刚还听见大嫂喊大宝和小宝回家吃饭呢,大宝和小宝应该也快回家了。”
刘桂霞笑道:“那等会应该就能回来了。”
话音落没多久,薛琰果然回来了。
因为薛大宝和薛小宝没闹他了,回家吃午饭去了。
看到院子里那两根细竹竿上挂着的米线,薛琰也不惊讶,倒是刘桂霞一见他回来了,就忙开始和李荷花一块做炒米粉了。
家里这段时间每天几乎都有肉,也就有肉油,这肉油加进去,还有鸡蛋,还有小青菜,还有调味料,喷香。
“要不要加点酱油?”加到酱油的时候,刘桂霞大声问。
“随便。”大家都无所谓。
刘桂霞就还是加了点酱油,看起来也就更有食欲了。
这么多人呢,加上薛大富他们干力气活,本来就饭量大,刘桂霞怕大家吃不饱,就炒了很多。
最后炒出来的第一大碗,忙让送去给薛老汉。
薛大富他们也都是一大碗,姜月和薛琰吃不了那么多,都是一小碗。
别说,味道是真的很不错。
“这怎么这么好吃啊!”薛五虎蹲在那,吃的头也不抬,然后,话都不想说了,只不停大口又大口的吃着。
薛四虎也特别高兴:“原来味道是这样,那跟面一样做成别的样式,味道应该也不差。”
“好。好啊。”薛大富也是高兴的不行。也是一大口又一大口吃着。“他娘,等晒干了,也给大哥和大富家送点,别忘了。”
“记着呢。”刘桂霞笑道,也觉得这米粉这么炒是真好吃。
竹竿上,还晒着不少米线。下午若是太阳还大的话,估计今天就能晒好了,但最好明天还晒一下。
“这真加了面粉吗,怎么吃不出来有面的味道。”薛二虎坐在桌前,一边吃,一边笑问。
余红燕笑道:“加了,我都看到了,不过没加很多,面粉还剩不少呢,但的确是完全没有面粉的味道。”
种田山里汉:末世娇娇三岁半
===第282章 招幌===
薛四虎笑道:“这样其实就可以拿到镇上去卖了,但加面粉的话本钱就有些高了,还是尽量能弄不加面粉的米粉就弄不加面粉的米粉吧。我们这又不是北方,面粉贵着呢。”
“这倒是。”薛二虎认同。
姜月和薛琰刚才随便说了两句话,现在在吃东西呢,也没什么话好说,就没说话,都只安安静静的吃着他们各自小碗里的炒米粉。
薛四虎又吃了一大口,才转头看薛琰,跟薛琰笑道:“小琰,你得帮我写一个招幌,到时候卖米粉的时候要用的,就叫‘薛记米线’吧,我看很多人都是姓什么,自己的铺子就这么取名字的。而这做出来的米条的确跟线一样,叫这个名字我觉得特别合适。以后这个就叫米线了!也是我刚才正好听到你和月宝说话,好像说什么米和线的,我就怎么想,怎么觉得这名字好。”
姜月知道,这里的招幌就是铺子的招牌,一般若是有正经的铺子,都是做牌匾挂门上的,但只是在镇上支个摊,就用不着这样了,只用弄块布,再布上写上铺子的名字,然后挂在摊位上,跟挂旗差不多,识字的人就能知道你这铺子叫什么名字了。
“嗯。”薛琰应了,答应写招幌。“但四哥,你已经琢磨好都卖什么米线了吗?”
薛四虎道:“我是又仔细琢磨了一下,炒米线这个简单又本钱少,肯定会卖这一样的,别的……像是羊肉米线、牛肉米线等这些,我得再考虑一下。我昨天在镇上看那些面摊的时候,发现,每个支在街上的面摊,都是最便宜的几样面卖的最好,这不就说明在摊位上吃这些的人都舍不得吃贵的么,我这要是真卖米粉的话,我觉得,我这一开始卖,应该只卖些便宜的,至于牛肉米粉这些,牛肉太贵了,以后再说吧,现在天也越来越热了,我也怕卖不完坏了。”
不说之前,光是听薛四虎这一段话,姜月和薛琰都能确定,他们这四哥,是真是做生意的料。
薛二虎觉得他四弟的话很有道理,十分赞同道:“那你就先卖些本钱没那么高的,像是素菜米线、猪肉米线等这些,本钱没那么高,那这样一碗米线也贵不了哪去,会好卖很多,还是穷人多啊,有钱人也不会来小摊吃东西,都是去吉祥酒楼那些。”
薛四虎笑:“我就是这么想的,先这么干,等这生意真做起来了,以后再慢慢的增添样式。”跟他二哥说完,又跟他娘说道:“娘,你那有布不,得要一块布,做招幌。”
刘桂霞笑道:“灰布行吗,家里粗的灰布还有几块,要是行,我就剪一块,将边缘都给缝了,做成招幌的样子,然后小琰再在上面写上大字就行了。”
“行。”薛四虎笑道。“但布别剪太大了,也别剪太小了。”
刘桂霞笑道:“我又不是没去过镇上,镇上哪个摊位没有挂招幌?我知道的。”
等吃过饭,刘桂霞就将碗筷交给李荷花洗了,她自己则去裁剪布了,做成招幌的形状,边缘也都缝的很密。
姜月和薛琰站在旁边看。
薛四虎也站在旁边看。
薛五虎跟猴子一样蹿过来,从后面抱住他四哥的脖子,挂在他四哥背上就乐呵呵:“四哥,我可等着你将这招幌换成牌匾啊。”
种田山里汉:末世娇娇三岁半
===第283章 都等着===
薛四虎也配合,跟说大话一样,超大口气的笑道:“等着吧,我不会一直就这么摆摊的,迟早会在镇上买个铺子专门卖咱们家的米线,到时候大门上就可以挂牌匾了。”
刘桂霞被逗的合不拢嘴:“我就不想的那么好了,只要能挣点钱就行了,你真要能在镇上买下个铺子,那咱们家祖坟上肯定是冒青烟了。”
薛四虎笑道:“咱们家祖坟上早就冒青烟了,小琰和月宝那羊肚菌就卖了六百两呢,六百两还是能在镇上买个非常不错的铺子的。”
“是是是,是是是。”刘桂霞更是乐的合不拢嘴。“那我也等着,我也等着。”
“好,都等着。”薛四虎自己也直笑。
“都等着什么啊,让我这老头子也乐乐。”这时,薛老汉拄着拐杖走进了院子,心情也特别好,满脸笑容。
“爷爷!”
“爹。”刘桂霞也站了起来,笑道:“四虎说大话呢,说迟早要在镇上买下个铺子卖米线,而不是去镇上支个摊。”
“好,好,好啊。”薛老汉更是满脸笑容。“四虎这是想争气,好事,好事。”接着,注意到竹竿上还晒着的米线,“原来没炒的时候是这样的,你们送去的我吃了,可好吃了。”
刘桂霞笑道:“等晒干了还会给大哥和四弟送点,大哥那会多送点,爹你要是喜欢吃,回头让大哥家做给你吃啊,别舍不得,以后咱们家都做这个生意了,最不缺的就是这个吃了。”
“好好好。”薛老汉更高兴了。看向姜月,摸摸姜月的小脑袋:“我们月宝这脑子啊。”极其感叹,随即,又笑看刘桂霞他们:“是你们有福气啊,老天爷将这么好的小琰给了你们,又给你们一个这么好的月宝。”
“可不是,可不是。”不知为何,刘桂霞他们满脸笑的同时,眼里竟有着泪光。
薛琰和姜月都只是怔怔的望着刘桂霞他们的眼睛,似乎理解,又似乎不理解。
“这做什么呢?”薛老汉看着刘桂霞手中的灰布和针线。
刘桂霞立刻笑答:“做招幌呢,回头小琰还要在上面写上大字呢,四虎说就叫薛记米线。”
“薛记米线?好!好!”薛老汉重重的拄了两下拐杖,老人家是又激动,又高兴。儿孙日子越来越好,越来越有出息,都要在镇上支个摊卖米线了,他怎么可能不高兴不激动。
等刘桂霞将招幌缝好,薛琰才磨墨,要在招幌上写字。
薛四虎将招幌平铺在薛琰的书桌上,和薛五虎一块,按着招幌的四个角,等着薛琰在上面写上薛记米粉。
姜月站在小板凳上,看着。
等了一会,看薛琰还在磨墨,一点没耐心的薛五虎立刻问道:“小琰,你还要磨多久,我手都按累了。”
“……得磨匀了,不能急。”薛琰说道。
薛二虎走进来,敲薛五虎脑袋一下,“又没人让你们现在就按着,是你们自己着急。”
薛五虎被敲了,也不恼,还直乐:“所以啊,还是小琰是读书的料,这让我坐课堂里一直不动,只听先生说,我可扛不住。”
种田山里汉:末世娇娇三岁半
===第284章 看见就头大===
薛四虎笑道:“看家里多个识字的多好,有什么字都可以叫他写。”
就在他们说话期间,薛琰也将墨磨好了,放下研墨的东西,从笔架上,拿起一支大毛笔,这是要写招幌,字得粗得大,小毛笔不行。
姜月看薛琰提笔了,想着这墨一直研,他写才是最好的,就拿起研墨的东西,在薛琰沾了墨后,帮着又研了起来。
薛琰看了她一眼,才下笔。
薛——记——米——线,一笔一划,都极其苍劲有力,隽秀沉稳,仍似山川大河孕于其中。
两个字:大气!
三个字:有底蕴!
“它奶奶的!”薛五虎忍不住嚷了起来。“小琰这字是没话说啊,虽然我不识字,但我也知道它好看啊!比镇上那些招幌上的字好看多了!看看!看看!小琰,难怪你随便抄本书都能卖出不少钱!”
薛四虎招呼道:“来来来,都看一看,这四个字就是薛记米线,你们也都记住了,别以后我不在摊位上,你们还找不到哪个是我的摊位了。”
薛二虎他们一听,立刻都乐了。
“对了,小琰,我听钰轩说,月宝好像也识字,好像就是你教的对吧?”薛五虎转头就问薛琰。
薛琰心挺虚的,瞥了一脸平静的姜月一眼后,还是应了声:“嗯。”
“你这就不对了!”薛五虎又嚷了起来。“你怎么只教月宝认字啊,也不教教我。”
薛四虎笑道:“教你你会学吗?要是你会学,我现在就让小琰教你。”
“还是算了吧。”薛五虎立刻乐呵呵。身子晃过来,晃过去。“我是看见字就头大,哈哈。”
薛二虎他们更乐了。
又说笑一会,薛四虎才跟薛二虎说道:“二哥,你跟我一块上镇上,先买一百斤早稻米回来吧,以后米不够再买,估计那会大哥也有空做木车套在牛上了,到时候我们家就有牛车了,不用挑了,用牛车拉就行了。”
“行。”薛二虎非常爽快。
刘桂霞忙跟薛四虎道:“还是明天去吧,现在都下午了,你二哥干了一上午力气活呢,这走去,又挑回来的,哪成啊,回来肯定还很晚。真要去也行,去跟你们田大叔借牛车,我看他今天也没去镇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