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醒:系统正在全面升级。您可以访问最新站点。谢谢!
只见薛大富乐呵呵道:“那就买黄牛吧!”
都说好买黄牛了,薛二虎和薛四虎就带着薛五虎一块去镇上买牛和小猪去了。又是走去镇上的。
薛大富、李荷花、刘桂霞又去锄要开的荒地上面的草木了。
余红燕去了隔壁春梅婶子家,让春梅婶子教她做虎头鞋,她要给她肚子里还没出世的孩子做一双。
薛一虎又在棚子底下做东西。
因为要买牛了,到时候还得薛一虎帮着做个套在牛上的木车,薛一虎没仔细观察过,并不会做,薛琰就回了房间,坐在书桌前,开始画木车的结构,等画好,以后让他大哥薛一虎按画的来做就行了。
他也发现了,只要他画出来了,他大哥看懂了,他大哥就能做出来。
他大哥虽然不大会说话,特别憨厚老实,但也有自己的天赋。
姜月没事干,就拿了个小板凳放在书桌旁,站在小板凳上,看着薛琰画。
她也发现了薛一虎只要看得懂,就能做得出来,便道:“你有空也画点别的吧,整理成一本书,大哥要是想做什么,就翻开看看,也就不用去请教谁了,与种庄稼相比,大哥明显比较喜欢捣鼓这些东西,等将作坊的需要木匠做的活大哥都做了,大家也能知道,大哥的手艺不光是结实,还能将东西做的非常好,以后应该能来活,那大哥就是不种庄稼,也能靠做这些过活。”
“我倒是也有这个想法,”薛琰一边画,一边不紧不慢的说道,“就是感觉需要画的东西太多,一时间不知道从哪里下手。”
“随便画吧,想到什么画什么,画多少算多少。”
“嗯。”
姜月又看薛琰在纸上画了两笔,她才从空间拿出一个番茄,递给薛琰。
这番茄昨天就结出来了,可以摘下来吃了,昨天没找到机会给他,现在正好也没别人。
不过,别看她只种了一株番茄,但上面却结了好多个,每个个头都挺大。
“番茄。”姜月说道。
突然眼前被伸过来一个挺大的红果子,薛琰怔了下,才放下笔,接了过来。又听她说叫番茄,他也不惊讶。
种田山里汉:末世娇娇三岁半
===第254章 简在帝心===
那买来的五亩荒地上,就有小半亩种的是番茄,只是他不知道番茄果子长的什么样子罢了,现在他知道了。
知道是给自己吃的,薛琰便咬了一口,皮薄肉厚还多汁,还有一点酸。
还算爽口。
“这个也可以做菜吃,像是番茄炒蛋,也可以做汤,很开胃。”姜月说道。
“嗯。”薛琰点点头。看向她。
她道:“我已经吃过了。还有,你要不要?”
薛琰立刻摇头。这一个番茄可比上次吃的草莓大多了,好几个草莓加起来才能抵一个番茄这么大,还有点酸,他吃一点酸行,太多了,他就受不住了。
认识这么久了,姜月自然知道他不大受得了太酸太甜的东西,而有点酸的东西吃多了,会觉得更酸的,所以她才只先给了他一个番茄,见他是真不想再要了,她也就没强求,只点点头,应了声嗯,表示知道了。
很快就到了中午,可以吃午饭了。
薛四虎他们去镇上买牛还没回来,就姜月他们吃。
正吃着的时候,薛大贵来了,一如往常,涎着脸,朝薛大富道:“嘿嘿三哥,你们怎么才吃饭,我都在大哥那吃好了。”
“你今天怎么在大哥那吃饭了?”薛大富不解。
薛大贵嘿嘿笑道:“这不是说好要去镇上学堂问问狗子读书的事吗,我今儿个吃过早饭就去了,回来的时候,正好大哥家在吃饭,我就在那吃了。”
说完,他人也在饭桌前坐下了。
刘桂霞笑道:“难得你这么积极。那问好了吗?”
“问好了,嘿嘿。”薛大贵又嘿嘿笑。“本来我是想让狗子也进小琰读的那个书院读书的,那个书院也有启蒙班,可我去问了,那书院守门的人说,今年的前三甲,就是状元榜眼探花都是出自盛明书院,盛明书院现在可出名了,现在有谁想进盛明书院读书,都要先被里面的先生考,觉得合适,才让进去读。”
听到这话,薛琰依旧是不紧不慢极其斯文的吃饭,没说那前三甲都是他同窗好友。
他刚入学那会,也在启蒙班,但没多久,启蒙班的东西他就全学会了,然后他就升去了别的班。
后来又不停升,都没三年,他就升到了举人班。
而那前三甲,就是他曾经在举人班的同窗好友。
尽管他都还没参加科举考试,身上一个功名都没有。
因为大翎规定,学子得至少满十岁,才能参加科举,而他年纪不够。
上辈子,他参加科举,很顺利。
本来院试是三年两次,乡试、会试、殿试是三年一次,可就是那么恰好,他满十岁那年,正好可以参加院试,头名,案首,中了秀才;第二年十一岁正好可以考乡试,头名,解元,成了举人;第三年十二岁,正好可以参加会试,头名,会元,成了进士;会试同年四月,参加殿试,被帝王钦点为头名,成为大翎有史以来年纪最小的状元。
也是大翎有史以来,年纪最小的三元及第的学子。
从此,简在帝心。
被帝王器重,也被帝王算计。
种田山里汉:末世娇娇三岁半
===第255章 只是一颗棋子===
第255章只是一颗棋子
说到底,他上辈子,其实只是一颗棋子。
想到这,薛琰眸色暗了暗。
因他低着头吃着饭,也没人看见。
姜月虽然也没看见薛琰眸色的变化,但却看见薛琰不知为何,吃饭的动作顿了一下,接着又恢复了正常。
但她也没问什么,也是吃着她自己的饭。
“小琰,嘿嘿,我跟你说啊,”薛大贵却兴奋地过来了,蹲在薛琰旁边,一只胳膊环着薛琰单薄的肩头,“你真是傻啊,现在你还想回去读书都不一定行了,听说不少人已经念过几年私塾了,想再去人家那启蒙班,都考不进去呢。你说你,干嘛要回来种庄稼啊,要是当初继续在那书院读书,将来有出息的可能也大啊。”
“好好的,你说小琰做什么。”薛大富立刻不是很高兴的说道,下意识维护他小儿子。
薛琰自然心里发暖。
“说说嘛,说说嘛,”薛大贵还嘿嘿笑,“这不是为小琰可惜吗。行行行,我不说小琰了,还说我们家狗子吧,我觉得吧,三哥啊,我们家狗子不是读书的料,人家读了几年私塾、大字认识一箩筐现在都考不进去呢,狗子现在还一个字不认识肯定是进不去了,而且听说盛明书院的束脩比以前贵了,我想了想,还是决定让我们家狗子读私塾。”
余红燕立刻问道:“私塾能行吗?”
“嘿嘿,又不是去做学问,也不指望他考功名,有什么不行的。”薛大贵说道。“我找了个私塾,是个总是考不中举人的秀才开的,专门教不识字的人读书认字的,我不就是指望狗子能认些字,以后好在镇上找活干吗。这要是狗子有小琰那脑子,我肯定是想办法让他进盛明书院,但他没有啊,弄进去也是白搭,而且这私塾一年束脩只要二两银子,但吃喝用度是另外算,总之比在盛明书院少花不少钱。盛明书院光是交的束脩就得七两银子呢。钱我都交了,过两天狗子就要去那私塾读书认字了。”
刘桂霞有点不认同:“狗子这都还没开始学呢,你就觉得他不是读书的料了,要送他进私塾读书,是不是有点不好?”
薛大贵嘿嘿笑道:“私塾也读书啊,他真要是读书的料,那他在私塾学东西的时候就会比别人学得好,到时再让他去试着考盛明书院也不迟。”
“这倒是。”刘桂霞笑着点头。
“对了,二虎四虎五虎呢?怎么没看到他们?”薛大贵这才发现这三人不在。
刘桂霞:“去镇上了。”
“他们也去镇上了?早知道我跟他们一块去啊。行吧行吧,那我走了,嘿嘿,我要回去看看狗子回来没有。那死孩子早饭都没吃就跑去看张美丽了,张美丽都死了,又对他没一点好,他竟然还非要去,你们说他孬不孬?”
也不等谁回答,薛大贵就骂咧咧的走了。
见人走了,李荷花才睁大了眼睛,一脸稀奇的小声道:“四叔竟然真要送狗子去读书。”
刘桂霞叹气道:“你们四叔啊,有时候我都看不懂他,瞧他有时候想的,就拿狗子是读私塾还是到盛明书院读书这事,哪一点想的不周到?”
(本章完)
===第256章 买回来了===
第256章买回来了!
薛大富道:“他脑子还是有的,我们兄弟四个就他脑子转的最快,就是他总是不用在正道上。”
闻言,姜月和薛琰立刻就想起上次大伯薛大荣也这么说过这个四叔。
可见,还是有很多人能看出他们四叔的脑子相当的灵光。
又说了几句,薛大富才道:“饭菜还是留一些吧,免得二虎他们没在镇上吃饭回来没饭吃。”
刘桂霞不免担心起来:“这都中午了还没回来,不会出了什么事吧?”
薛大富道:“四虎精的跟什么似的,能出什么事?”一向,他最放心的就是他四儿子了,一般家里要做什么大事,而他四儿子又在家,他都会让他四儿子一块去。“这没回来,肯定是在挑牛,又不是直接就敢买,值那么多钱呢,怎么也要挑一会,挑个好点的才敢买回来。”
“也是,也是。”刘桂霞连连笑道,放心多了。
就算薛大富不说这话,姜月和薛琰也能看出,薛大富最放心的就是他们四哥薛四虎。
而姜月不用问薛琰,也能知道,他们四哥肯定是从小到大,都很机灵,没吃过一点亏,所以薛大富才能如此放心。
等吃过午饭,就开始准备搭牛棚的东西了。
猪圈家里有,就不用再搭了,只用搭牛棚就行了。
现在这个季节,晚上都不冷了,牛棚可以搭的很简易,只用立四根柱子,再上面盖个茅草棚顶就行了。
等天气又凉下来了,再给这牛棚添上木板当墙也不迟。
姜月和薛琰也在帮着忙,帮着梳理着茅草,等梳理好,就可以都搬到村头去搭牛棚了。
田大叔家的牛棚也是搭在村头的。
牛棚离家远一点不要紧,偷牛是重罪,根本没人敢偷牛。
余红燕因为怀着身孕,刘桂霞没让她帮忙,早让她去村口等着去了,让要是牛买回来,就回来说一声,让他们也早高兴高兴。
看薛琰抱了一小捆茅草,准备跟着薛大富他们出门,去村头搭牛棚了,姜月就弯腰,两小手也想抱一小捆茅草。
可李荷花却被吓一跳,忙阻止:“月宝月宝,这个你抱不动,抱不动,乖,你别抱啊,你跟着你琰哥哥就行了。”
姜月只能默默的不抱了,小小的身子跟在薛琰的身后。
薛琰怕家里人说他不顾着姜月,不时还回头,留心一下小小的姜月有没有跟来。
姜月见薛琰这样,还是没忍住,望了下天。
但刚出院子门,就见他们二嫂余红燕挺着隆着的肚子,兴高采烈、脚下生风的回来了,人还远着,却已经在高兴的不行的大声喊:“爹!娘!二虎他们将牛和小猪买回来了,正被大家围在爷爷家门口看呢,我看了,那小猪有二十多斤呢,牛可好了,比田大叔家牛还大点,特别健硕!”
“真的呀!”刘桂霞高兴的忙放下她肩上的一小担理好的茅草。
走在最前面的薛大富也高兴的放下了他肩上的一大担茅草。
扛着牛棚的一根立柱的薛一虎也停下了,也特别高兴。
都忍不住了,要去看看他们家买回来的牛和小猪。
“啊我们家有牛和小猪了!”走在最后头的李荷花也激动地忙放下肩上挑着的一小担茅草。还不忘招呼她家两宝贝孩子:“走,快,快,我们也过去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