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页 小说列表 排行榜 搜索

    《娇娇三岁半:重生嫁给种田汉》-第7页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温馨提醒:系统正在全面升级。您可以访问最新站点。谢谢!

      “听说了,怎么了?”

      “还怎么了?!”张美丽夸张的跟要跳起来一样,眼睛瞪的跟铜铃一样。“这算什么神童啊,我看三哥家和爹就是将牛吹上天了,这想种庄稼,不就不是读书的料吗!我看小琰肯定是在镇上读不好书,才干脆回来的。”

      “三弟家和爹什么时候吹了,小琰有多聪明我们又不是没亲眼见过,只要他见过一次的东西,都能牢牢记住,你少放屁。”

      “我哪是放屁啊,我说的是真的,”张美丽都急了,“不然他干嘛好好的突然不读书了,还回来种庄稼,绝对是在镇上读不好书,才会灰溜溜的跑回来。大家都这么说啊,又不是我一个人这么说。”

      “你声音小点,小心让小琰听见了。爹要是听见了,更不得了。”

      “怕什么,”嘴上这么说,但张美丽声音却小了很多,咕咕哝哝的:“我就看不惯爹还有三哥家宝贝他那个样子,还真以为有什么大出息呢,这下好了,丢人了吧。我都觉得丢人。”

      “咸吃萝卜淡操心,我怎么没见三弟家和爹觉得丢人?你还觉得丢人,跟你有什么关系?你是给过小琰一粒米吃了,还是咋了?行了行了,”钱彩玉不耐烦了,“我不会给你鸡的,你快点走。”

      “别啊,大嫂。”张美丽立刻一脸谄媚。

      “我拿扫把撵你了啊?”钱彩玉拿起了扫把。

      “行行行,我走就是了,小气鬼。”张美丽一溜烟的跑了,还不忘倒打一耙,说人家小气鬼。

      也不看看,农家中,平时谁舍得吃一只鸡?

      她竟然好意思死乞白赖的来要?

      “什么人啊这是……”钱彩玉被气到了。

      屋里,听着这些话的姜月望着薛琰。

      薛琰却跟什么都没听见一样,面色如常,但见她看过来,便朝她微微笑着摇了摇头,表示他没事。

      姜月便不望了。

      这时,薛老汉也找到东西了,用油纸包的东西,包了好多层。

      一找到,薛老汉便坐下了,特别慈祥的朝姜月和薛琰招招手,“小琰,月宝,你们过来。来,过来。”

      姜月和薛琰走过去了。

      “这是爷爷留给你们的。”薛老汉一边跟献宝一样的一层一层的打开油纸包,一边说道。“你们小姑上晌让人捎来的,我给大宝他们分过了,这都是你们的。”

      薛老汉还有两个女儿,早已经出嫁了。

      小女儿嫁的还可以,又孝顺,人没法总是来,却总是让人捎来些农家难见的好东西给薛老汉。

      油纸包终于打开了,里面是两小块红枣糕。

      “来,你们快吃,甜甜嘴。”薛老汉将红枣糕捧到他们面前。

      “爷爷你自己吃吧。”姜月和薛琰异口同声的说道,两人都没接红枣糕。

      可能是两人难得异口同声,两人还对视了一眼。

      “爷爷牙口不好,不能吃甜的。”

      闻言,姜月和薛琰又对视一眼,都从对方眼里看到了:真将我们当孩子哄呢。

      不过两人心里都暖烘烘的。

      “怎么还是不吃啊……”薛老汉一副失望的表情。

      ===第21章 长者赐不可辞===

      然后,薛老汉看向薛琰:“小琰,你告诉过爷爷,说先生教过,‘长者赐不可辞’,你是读过书的,是个懂礼的孩子,之前爷爷给你什么,你都有礼的接过去的,今天这是怎么了?”

      薛琰无奈。

      姜月颇为意外。这爷爷还挺聪明。

      薛琰没办法,只能两手搭在一起,跟以往一样,有礼的跟薛老汉作了个揖,才两只手接过来一块。

      这还是姜月第一次看薛琰作揖,虽然人小,却规规矩矩,又恰到好处的不多一分,不少一分,身板正正的,极其赏心悦目。

      薛老汉又看向姜月,跟哄小宝宝一样的哄姜月:“月宝,你看你琰哥哥都接过去了,你比他还小,是不是……”

      老人家一脸期待的看着她,浑浊的老眼里竟然亮亮的。

      姜月也只好接了过来。

      “好好好。”看他们都接了,薛老汉开心极了。

      “爷爷,你也吃。”姜月和薛琰却都将手里红枣糕掰成两半,一半都给塞进了薛老汉的嘴里。

      薛老汉被塞了一嘴,仰着头,乐的合不拢嘴:“还是你们知道心疼爷爷。还是你们知道心疼爷爷。”

      看老人家这么高兴,姜月和薛琰也都面露了笑意,这才吃着他们手里的另一半红枣糕。

      说是红枣糕,但其实只有一点甜,明显没加多少糖。

      在薛老汉这里呆了好一会,姜月和薛琰才回去。

      回到家的时候,刘桂霞已经在做晚饭了,余红燕正坐在灶门口,用烧火棍往灶里塞柴。

      太阳还没下山,这时候做饭,是为了天黑之前就能够吃完饭,然后洗洗睡下。

      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就是这个意思。

      也是不想折腾到天黑了,浪费灯油。农家能省就省。

      刘桂霞见他们回来了,立刻笑道:“小琰,我锄头忘了带回来,好像落在荒地旁边的沟里了,你爹他们应该不知道,你去一趟,给我拿回来。顺便跟你爹他们说,就说我和你二嫂已经在做饭了,让他们可以回来了,别弄的太晚,天黑就不好了。”

      “好,我这就去。”薛琰应了,便准备去了。

      姜月想着她正好可以看看荒地在哪,也看看家里的地都种了些什么东西,是否可以换上她空间里的高产量的东西,让这个家到时候的收成不再那么低,毕竟,这是在古代,不管什么,纵是大丰收其实产量也不高,完全比不上拥有各种高科技的后世的同种作物的产量。

      于是,姜月默默的跟在后面。

      薛琰发现了,便顿住脚步回头:“怎么,你也要去?”

      “嗯,去看看。”顿了顿,补充,“看看我们家的地。”

      薛琰也没多问什么,只点了个头。

      两人一块去开荒的地方。

      荒地是开在离槐树村最近的那个山的左侧面,那个山上,正对着槐树村的那面和右侧面已经都被开了荒,种上了东西;现在村里要是有人开荒,只能从左侧面开。

      去荒地的路上,从薛琰那里,姜月大概知道了,这些年,薛大富家总共开了五亩荒地。

      家里是没有水田的,种的水田都是跟镇上的地主租的。

      ===第22章 自己只能得三成===

      十里八村,几乎所有人都是租田种。

      只因,这十里八村,其实一开始都是各处流过来的流民。

      准确来说,是三十年前,很多地方遭受了战乱,很多人流离失所,逃亡到了这,薛大富、薛老汉他们就在其中。

      而这里的官府为了安置他们这些流民,就让他们在这十里落地生根了,建了八个村,并让他们租种一些地主的田地来谋生。

      租金很贵,收成当中,七成要归地主,自己只能得三成。

      可为了活下去,有条生路,他们只能租。

      好在租的田就在村子前面,不怎么远。

      薛琰没去镇上读书之前,薛大富只租了六亩田;后因为要供薛琰上学,便租了十四亩,一家人弓起背来日夜劳作;如今,这十四亩田已经种上了早稻。

      加上薛一虎他们不时给人做工能挣些银钱,以及薛四虎在镇上酒楼当小二,家中才能勉强糊口,并勉强供得起薛琰读书。

      她如今所在的国家叫大翎,在她看来,这个国家跟完全架空没两样,反正她不知道历史上有这么一个国家,也不知道历史上有哪个国家跟大翎差不多。

      而大翎一直鼓励开荒,开荒得来的地不仅能拿到地契,而且头三年不用交税。

      去那个山就只有一条路,就是之前她走过的那一条,这座山相对于后面绵延的几座山来说,算是小的了,也可以说是浅山区,平时大家打柴、挖野菜、开荒都基本在这个山上。

      通过这条路上到这个山,也算是来到了这个山正面对着槐树村的位置了。

      是往上走,还是往左侧,又是往右侧,山上因为开了荒,自然就有路走了。

      姜月被薛琰带着往左侧走。

      站在山上,可以清楚看到山脚下那条环抱着山的一条挺宽的水沟,这是从河里引过来的水,山上的地需要浇水,都是从这水沟里挑水去浇。

      槐树村和百柳村中间因为有条河,就是在大旱的时候,相对于其他地方,也没有那么缺水。

      “从这到那,都是我们家的。”薛琰一边沿着有些狭窄的路朝山左侧走,一边指着姜月看。

      姜月看了,大概两亩的样子,一亩种了棉花,一亩种了高粱,都是刚移栽不久的青苗。活是活了,但长势并不是很好。一看最后的收成就不高。

      又走了段路。

      “这亩也是我们家的地。”薛琰又指给她看。

      姜月看了,点点头。种了花生。

      “那亩也是我们家的。”薛琰指着靠近山脚最

      姜月又点点头。种了玉米。

      “还有一亩,”薛琰说道,“在这山的右侧那边,已经种了芝麻,今儿就算了,以后再带你去看。”

      “嗯。”姜月没意见。

      她心里也完全有数了,她可以在空间里育出同种作物的壮苗,然后都移栽出来,给这些地里种的东西全都换了。

      就是一棵一棵的拔掉,再换栽上她育的苗有些麻烦。

      尤其是花生和芝麻这两样。

      这两样虽然也可以移栽,但一般情况下是不需要对它移栽的,因为移栽的工作量太大了,便很少有人对它进行移栽。

      ===第23章 出于保护的心态===

      所以,花生一般都是在地里挖小坑,每个小坑里直接播种两粒花生种子,再盖上土就行了,根本不用育苗;芝麻播种更简单,直接弄好地,对着地均匀的播撒种子,再用耙覆盖上一层薄薄的土即可。

      那她若是一棵一棵的也给花生和芝麻换上她空间育出来的苗,就她一个人,那得移栽到什么时候?

      何况,移栽也是有时令的,时间太长,就会错过这个时令,也就会错过这些农作物的最佳生长期,那再好的种子育出来的苗,最后也不会有什么好收成。

      于是,姜月就想好了。

      只给高粱、玉米、棉花地里的苗给换了,芝麻和花生就算了,等明年,明年直接将芝麻和花生的种子换了。

      姜月跟着薛琰,沿着山路走着,然后,转了个弯,也就来到了山的左侧,自然也就看见了正在开荒的薛大富他们。

      除了不见薛五虎,薛大富、薛一虎、李荷花、薛二虎都在。

      薛大富、薛一虎、薛二虎在前面跟牛一样套着绳子,拉着犁,李荷花在后面,吃力的扶着犁。

      这一亩荒地其实快开出来了,草和树根都挖出来清理掉了,现在只剩下翻土,等土翻好,就可种东西。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技术支持:近思之  所有书籍
    北京时间:2025/10/05 11:23: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