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页 小说列表 排行榜 搜索

    《娇娇三岁半:重生嫁给种田汉》-第35页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温馨提醒:系统正在全面升级。您可以访问最新站点。谢谢!

      乔掌柜打量着薛琰放在脚边的那一背篓羊肚菌,思忖半晌,才道:“四百两吧,我只能给这个价。”

      不等姜月说话,乔掌柜又道:“我记得上次你们卖熊瞎子的时候,你好像说什么哥哥说至少值八十两,现在来的这位,想必就是那个哥哥吧。”

      说到这,乔掌柜笑看薛琰,眼睛里透着精明。

      这个又没什么好隐瞒的,姜月嗯了一声,算是承认了。

      薛琰只礼貌的笑了笑。

      乔掌柜这才问薛琰:“那你觉得我这四百两,价格是否合适?”

      “看你拿来做什么。”薛琰淡淡道。若是买来自己偷偷吃,这四百两就是天价了。若是买来巴结权贵,偷偷献给权贵,那得到的利益就不止四百两了,那这四百两就显然太少了。

      乔掌柜不是个傻的,一听,还是能听出点意思的,当即就问:“敢问贵姓?”

      “在下姓薛。”

      一听姓薛,乔掌柜就想起来了:“你就是盛明书院那个神童薛小公子?!”难怪他觉得眼熟,之前有跟同窗来他这吃过饭。

      姜月微微扬了下眉。还挺出名。

      薛琰道:“在下不是什么神童,也已经不在镇上读书了。”

      “你不读书的事我听说了,你们书院的人常常来我这吃饭,我多少知道一点。既然是薛小公子的话,今儿我就改一次价,六百两吧,多了是不能了,怎么说,我们东家也是个商人,我得为我们东家着想。”

      ===第116章 因为薛琰对吧===

      闻言,薛琰没立刻说什么,而是看向姜月。

      乔掌柜觉得有意思。怎么又看这个女宝宝?上次卖熊的时候,那三个大男人也是看这女宝宝?

      姜月道:“随你吧。”

      她无所谓,只要比熊卖的多就行了。

      不过她算是看出来了,薛琰其实是个谈价高手,轻松一句‘看你拿来做什么’,便能让从来一口价的乔掌柜立刻松口涨价了。

      薛琰这才道:“那就六百两吧。”

      乔掌柜忙叫人去拿钱,二十两的碎银子,八个十两的银元宝,以及五张一百两的银票。

      “谢谢。”薛琰道谢。这样,也省的他去换碎银子用,又方便他拿回家,这个掌柜,的确想的很周到。

      上次卖熊也是。

      一个小二进来,将背篓里的羊肚菌都给倒走了,只剩了个背篓给薛琰和姜月。

      薛琰将银票揣怀里,将一百两银子放背篓里,然后将包裹书的灰褐色的布拿下来,盖住这银子。

      书就不再放背篓里了,他自己拿着。

      背篓又背在背上。

      “这个你们拿回去吃吧,不值几个钱的,还望你们日后有什么好东西,还都往我这送。”乔掌柜不知何时,让人包了两包糕点,见薛琰和姜月要走了,忙跟小二要了来,笑着递给薛琰和姜月。

      “谢谢。”薛琰和姜月都礼貌的道了谢。

      乔掌柜帮着将那两包点心放到薛琰的背篓里,更能压住背篓里那银子了,让人根本看不出来这背篓

      “我送送你们。”乔掌柜说道。

      姜月挑了下眉。这乔掌柜比刚才还要客气的多,因为薛琰,对吧?

      乔掌柜特别客气的将他们送到门口。

      “留步。”薛琰极其有礼的说了这两个字,又得体的跟乔掌柜拱了拱手,才牵着姜月走了。

      乔掌柜目送着。

      有小二凑过来,不是很懂的小声道:“掌柜的,你这是不是太客气了,就两个娃娃。”

      “你知道什么!”乔掌柜斜他一眼。“今年的状元榜眼探花,都是出自盛明书院,都是他的同窗,跟他交好。新上任的县令大人也是他同窗好友。之前他就来过我们酒楼吃饭,就是跟这些同窗好友一块来的。”

      “我去!”那小二被吓到了。“他不就是个小孩子吗……”

      “人家那是神童,可不是什么普通孩子!在盛明书院只读了一年,便能当别人十年,听说盛明书院的藏书都被他看完了,还一字不落的全记在了脑子里。以后这两孩子要是再来,不管我在不在,都立刻告诉我。”

      “是是是。”那小二忙不迭回答,不敢再怠慢了。

      直到离开乔掌柜的视线了,姜月才回头看了眼,随即,跟薛琰道:“你挺出名的,人家大掌柜还目送你。”

      薛琰只笑了笑。

      “上辈子官不小吧。”姜月突然压低了声音,用只有他听到的音量道。

      “咳咳。”薛琰立刻被呛地剧烈咳嗽起来。

      “行了,”姜月嘴角边难得露出了点笑意,“你不用回答,也没让你回答。”她用脚趾头猜也能知道。

      ===第117章 羊肉面===

      这么一个聪明到极致的人,若是真走仕途,怎么也不可能只是个小官。

      她也更能确定了,上辈子他肯定最后结果却不好,所以,这辈子才不靠读书出仕,而是回家种庄稼。

      “接下来去哪,卖书吗?”她看着他手里的书。

      薛琰定了定神,才道:“都午时了,先吃点东西吧。”卖书的事不急。

      “吃什么?”

      “娘让吃面,你想吃面吗?”

      “那就吃面吧。”她来这还没吃过面呢,都要忘了面是什么味道了。

      “前面好像有个面摊。”

      “那过去吧。”

      “嗯。”

      姜月跟着薛琰走到面摊前,看着面摊都有些什么面,才跟卖汤面的大叔点了两小碗羊肉面。

      说是羊肉面,但每碗里根本没几块羊肉,这一小碗还得五文钱,两小碗就是十文钱。

      但就是这一小碗,也比家里的小碗大点,姜月根本吃不了那么多。

      于是,她拿起筷子,在还没有吃之前,往薛琰碗里夹了一些。薛琰比她大,饭量也比她大,应该能吃下。

      薛琰只坐在她对面默默的看着。

      直到她将他的那碗面又推给他,他才拿起筷子不急不缓的吃着,极其斯文。

      姜月也开始吃了。

      虽然没几块羊肉,但好歹味道挺鲜美的。算起来,这是她来这里这么多天,吃到的味道最好的食物了。

      喝了口汤,汤也很好喝。

      这面摊铺子难得见只有两个小孩子在一桌吃面,根本没有大人的陪伴,而这两小孩子还长相出众,又一个斯文,一个讨喜,都特别乖的吃面,几乎没有发出一点声音,让路过和在这面摊其他桌吃面的人都忍不住稀罕的往这边看几眼,这要不是两小孩都穿着粗布衣裳,旁边还放了个农家背篓,他们肯定都要觉得这是哪富贵人家偷跑出来的小公子小小姐。

      吃完面,薛琰拿出十文钱付给卖面的大叔。

      “去书肆吧。”薛琰说道。

      知道是要去卖书,姜月点点头,一边跟着薛琰过去,一边问:“远吗?”

      “不远,就在前面。”

      “嗯。”姜月又点点头。

      这条街是这镇上最繁华的一条街,看那最大、生意最好的吉祥酒楼开在这条街上也能知道,而这书肆能开在这条街上,生意自然不差。

      还没走近,姜月便看见了匾额,上面大书‘白间书肆’四个大字。

      这里的字是她原来世界古代的繁体字,她还是认识的。

      不少人从这书肆里进出,基本上都是文人,看衣着打扮也能看出来,各个长衫,满身的斯文和读书气。

      有些手里甚至都拿着书卷。

      之前薛琰也来这卖过几次书,算是熟门熟路。

      虽然现在不少书都可以雕版印刷,但雕版的成本太高了,不可能每本书都用这种方式来印着卖,而且,雕版的字体固定死了,很死板,反正这个世界抄书的人还是很多的。

      姜月跟薛琰进书肆的时候,前面就有几个人也是来卖手抄书的,不过那些人的字都没薛琰的好看,价格自然也就不高,薛琰字好看,这别人顶多只能卖三百文的书,他可以卖到五百文。

      ===第118章 笑里藏刀===

      这还是薄一点的书,若是手抄的厚一点的书,都能卖到好几两银子一本。

      薛琰接过五百文,也揣进了怀里。

      这五百文自然就是净收益。因为抄书的笔墨和纸都是书肆提供的,他只用拿回去,人工抄一下就行。

      看薛琰还打算接书肆提供的笔墨和纸,显然还打算要抄书来卖,姜月便压低了声音与他说道:“还是别抄了,这玩意伤眼,家里也不缺钱了,缺钱我们再弄点别的卖给乔掌柜就是了。”

      薛琰看着她,见她是真不想他抄,他也就算了。

      的确家里是不缺钱了。

      “那买点土纸吧,你不是想做个火折子吗?”薛琰说道。做火折子得用到土纸。

      “嗯。”这个姜月没意见。“多买点,我们多做几个,要是剩下了,放在那,以后我们再做。”

      “好。”

      土纸粗糙,并不像其他纸那么贵,薛琰买了不少,都放在背篓里。

      然后,才带姜月去了最近的医馆,买了些做火折子需要用的其他东西硫磺、硝、磷等易燃物。

      富贵人家的火折子里还会加有松香等香料,让燃烧起来的时候,还很香,薛琰和姜月便没浪费这个钱买香料了。

      这要不是加硫磺、硝、磷等易燃物,容易将火折子吹燃,不然特别难吹,他们都没打算买这些东西。

      买好这些东西,看跟田大叔约定的时辰尚早,薛琰便道:“我带你去看看四哥吧。”她都还没见过四哥。

      三哥倒是也在镇上,不过离的太远了,这去了,肯定回来赶不上牛车。

      “嗯。”

      于是,薛琰将姜月带去了他四哥薛四虎所在的酒楼长福酒楼。

      四哥在长福酒楼当小二。

      长福酒楼就有点偏僻了,生意没有吉祥酒楼好,但也不是很差,正好又过了午时,酒楼里已经不忙了,也几乎没人了,几个小二正或倚或趴在一楼大堂的空桌上打着盹。

      就连这酒楼的掌柜都在柜台后打着哈欠。

      十八岁的薛四虎也趴在离柜台不远的一张空桌上,整个人懒懒的,一身小二的衣裳,肩上还跟其他小二一样,搭了个布巾,随时准备给客人擦桌子,让客人入座。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技术支持:近思之  所有书籍
    北京时间:2025/10/09 11:55: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