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醒:系统正在全面升级。您可以访问最新站点。谢谢!
周正先是皱眉,后来听到潘仁上当,曹公公吃瘪,眉宇也不禁舒展开来。等沈傲说完,周正不禁多看了沈傲几眼。他想不到,一个小小书童却作出这么多常人想做而不敢去做的事,想起自己为了家族,在许多场合三缄其口,明哲保身,心中感伏万千。
与沈傲相比,周正感觉自己有些尸位素餐。
他沉默了片刻,沉声道:“你也太造次了。”这一句话虽有斥责的意思,可是语气却柔和了起来,就像父母教训孩子,棒子高高挂起,却是轻轻落下。
沈傲心里清楚,他赌对了,于是连忙道:“身为书童,我这样做可能会为国公府惹来麻烦,请国公责罚。”
沈傲先是虚心认错,态度很重要的,有了一个好态度,才能让人生出好感,随即话锋一转,又道:“不过就是国公将沈傲打死,沈傲也不会后悔。沈傲读过一些书,知道什么是有所为有所不为的道理。”这一句话是告诉周正,自己做的没有错。
周正却是苦笑,一时间却是难以决断了,沈傲所作所为,他是认可的,可是他这样做的后果,他却不认同。该怎么处置这个书童呢?若是不闻不问,只怕将来又会闹出什么事来。可是若是责罚他,本心上又有些过不去。
沈傲漫不经心地道:“沈傲知道,有些事虽然是对的,可是做出来却是错了。正如我的老师陈相公一样,明明他没有错,其实却是错了。”
周正咦了一声:“你是陈相公的【创建和谐家园】?”
沈傲心里嘿嘿笑,陈济这个师父认得好啊。口里说:“是的,承蒙先生不弃,让我拜入门下,时刻聆听老师的训诫。”
周正吁了口气,心里说:“原来如此,这人是陈相公的【创建和谐家园】,是了,陈济相公不近人情,这个书童却有些圆滑,不过本性上却又有些相通,有一种偏执。”
他脸色缓和了一些,朝沈傲虚抬了手:“坐。”
寻常的奴仆,自然没有坐的资格,沈傲心里清楚,他这是沾了陈济的光,所以说这个便宜师父拜得没有错,做了他的【创建和谐家园】,身份地位一下子就随之提升了。
他大大方方地坐下,口里道:“谢国公。”
周正此时刻意不去提沈傲在外头做的事了,反而将沈傲看成了后辈,问沈傲在哪里发蒙。
沈傲早有说辞,以前就对夫人说过,还是家道中落那一套,说谎最怕的就是前后不一致,若是在夫人面前一套说辞,到了国公面前又换一套,结果哪天这一对公婆说起自己,哇,发现了破绽,那就惨了。
周正听了,也是唏嘘不已,口里道:“既如此,你就更要用功,把时间用在做学问上。你做书童,会有很多闲暇,可以去找些书看。太学里授课,你也可以旁听,将来等学问有了长进,就赎了身,去取个功名,不要辱没了自己。”
沈傲连忙感激称谢,周正又问他在府上的近况,沈傲自然说好,口里说:“夫人很照顾我,少爷也对我很好。”
周正点头,捻须道:“陈相公近来身体如何了?这些时日公务繁忙,倒是很少去看他。”
沈傲自然是拣好的说。周正便笑了,道:“往后你要读书,大可以到这书房来,我这里有不少藏书,更有不少经典时文,不要让陈相公失望。”
他这样说,算是不追究沈傲的事了,言语之中有了一些关切之意,算是对沈傲有了认可。
沈傲点头称谢,目光一扫,落在国公尾指的那枚戒指上,这枚戒指很古朴,虽然只是与沈傲短促的对话,可是沈傲已看到国公几次去抚弄这枚戒指,这意味着什么?
首先,可以说明国公对这戒指很看重,示弱珍宝。其次,可以推断这枚戒指应该是长年累月的戴在国公手上的,从而使国公养成了抚弄戒指的习惯。
再打量这书房,书房中摆设了不少古董,有精美的花瓶儿,有古色古香的笔筒,就是那砚台似乎也很不简单。
有一点可以确认了,国公很喜欢古玩,只怕还是一个收藏家。别看这屋子里很不起眼,若是将这些物件放在后世,只怕随便拿出一个瓷瓶,价值至少也超过八位数。
会话的艺术在于投其所好,虽然国公对沈傲的态度有了改观,可是二人之间仍然很生疏,这种生疏既有年龄上的断层,也是因为地位的悬殊。
沈傲笑了笑,道:“公爷,这枚戒指不知从何而来……”他话说到一半,又诚惶诚恐的样子道:“公爷恕罪,沈傲对古玩有些小兴趣,所以鬼使神差地竟问了些不该问的事……”
周正一副不怪罪的样子,反而眼眸一亮:“怎么?你也懂古玩?”
沈傲不但懂古玩,制作赝品古董没有一千也有几百了,若说他不懂,只怕天下没几个人懂的。他很谦虚的笑:“略懂一二,平日对一些古物有兴趣,因此也学到一些鉴定之术。”
¡¡¡¡ÖÜÕý¶ÙʱÀ´ÁËÐËÖ£¬µÀ£º¡°ºÃ¼«ÁË¡£¡±ËûÐÄÄîһת£¬ÄÃÆðÊé×ÀÉϵÄÑą̂£¬µÀ£º¡°ÄÇÎÒ¿¼¿¼Ä㣬ÕâÑą̂¿ÉÓÐʲô²»Í¬£¿¡±
第五十三章 基情四射
收藏古玩,最主要的前提是鉴别古今真伪,凭借的就是眼力。无论是出土还是传世的古玩,唯一识别的方法仍是靠“眼”来观察。要练就一双‘眼’可不简单,非但要长年累月的观察,更要懂得观察入微。而观察的同时,又要对历史和各时期的工艺有深刻的了解。有了这两样,算是步入鉴宝的门槛了。
但凡是酷爱收藏古玩的人,多多少少都对鉴宝有一些心得。因此,听说沈傲也会鉴宝,周正的兴致就来了。
沈傲比周正的水平高好几个档次,他不但会鉴宝,更为‘造宝’,伪作古玩是他吃饭的家伙。而要伪造古玩,就不止要懂得鉴宝了,更要对古玩的历史细节不能有丝毫的错漏。除此之外,各个时代的工艺、用料也极有讲究。
比如某样世界知名的唐三彩,要【创建和谐家园】它就先要了解它的历史细节,任何有关它的历史记录都不容错过,譬如某某时期被什么人收藏,某某时期被人摔碎一角,某某时期随某人入土。之后就是选料,唐朝的工艺水平如何,用料如何,风气如何。诸如此类,都必须考虑进去。
沈傲是造假高手,自然是不怕周正的试探的,哇,若是堂堂沈傲鉴定不出古董,传到后世同行耳朵里还不要笑掉大牙?
¡¡¡¡²»¹ýÿһ´Î¼ø¶¨Ç°£¬Éò°Á¶¼²»¸ÒµôÒÔÇáÐÄ£¬´ËʱËûÞÛÆðÐä×Ó£¬Ð¡ÐÄÒíÒíµØ½«Êé×ÀÉϵÄÑą̂¶ËÆð£¬Ò»Ë«ÑÛ¾¦¿ªÊ¼ÔÚ¸÷¸öϸ½Ú´¦åÒѲ¡£
鉴别砚台,首要是看,这个看主要是看其纹理、工艺、品相、铭文,砚台的年代已经有些久远了,材质暂时还看不透,但是工艺却是极好,有一股开阔的风气,砚台的边缘圆滑,应当不是汉晋时期的作品,那个时候的工艺水平虽然有了极大的进步,但是还没有到这种水平。推算下来,砚台的年代应该是在五代末期隋朝初期。
¡¡¡¡Ñą̂µ×ϲ¢Ã»ÓÐÃúÎÄ£¬ÓÉ´ËÍÆ¶Ï£¬ÕâÓ¦µ±²»Êǹ©Ó¦¹¬Í¢»òÍõºîµÄÑą̂¡£×ö¹¤Èç´ËϸÄåÈ´ÓÖÊÇѰ³£°ÙÐÕ¼ÒµÄÑą̂£¬µ¹ÊÇÉÙ¼û¡£
¡¡¡¡Éò°Á¶ÙʱÀ´ÁËÐËȤ£¬ÇáÇáÓÃÊÖÖ¸ÔÚÑâµ×Ò»µ¯£¬Ò»ÖÖ³ÁÖØµÄľÉù´«³ö£¬ºÜ»ëºñ¡£Éò°ÁЦÁËЦ£¬±ãÈ·¶¨ÕâÓ¦µ±ÊǶËÑ⣬¶ËÑâÓëì¨Ñâ²¢³ÆÎªÌìÏÂÃûÑ⣬ÒÔʯÖʼáʵ¡¢È󻬡¢Ï¸Äå¡¢½¿ÄÛ¶ø³ÛÃûÓÚÊÀ£¬ÓöËÑâÑÐÄ«²»ÖÍ£¬·¢Ä«¿ì£¬Ñгö֮īÖϸ»¬£¬ÊéдÁ÷³©²»ËðºÁ£¬×Ö¼£ÑÕÉ«¾¾Ã²»±ä£¬ºÃµÄ¶ËÑ⣬ÎÞÂÛÊÇ¿áÊ»òÊÇÑ϶¬£¬ÓÃÊÖ°´ÆäÑâÐÄ£¬ÑâÐÄÕ¿À¶Ä«ÂÌ£¬Ë®Æø¾Ã¾Ã²»¸É£¬ÓС°¹þÆøÑÐÄ«¡±Ö®Ëµ¡£
¡¡¡¡¶ø¶ËÑâµÄÉùÒôÊÇÒÔľÉùΪ¼Ñ£¬ÍßÉù´ÎÖ®£¬½ðÉùΪÏ£¬·½²Å·¢³öµÄľÉù£¬ËµÃ÷Õâ¶ËÑâµÄ²ÄÖʼ«ºÃ£¬¼ÛÖµ²»·Æ¡£
沈傲放下砚台,开始踟蹰。这个砚台很奇怪,明明价值不菲,工艺精湛,却又没有铭文,除了宫廷王侯,谁又有这样的财力来制造使用呢?许多历史往往是从古物中发掘,而古物又可以为历史引为旁证,这就是古玩的魅力所在。
¡¡¡¡Ô½ÊÇ´æÔÚÒÉ»ó£¬Éò°Á¾ÍÔ½ÊÇÐËÖ¸߰º£¬´Ë¿Ì·Â·ðÒ»ÏÂ×ÓÍüÁ˹ú¹«µÄ´æÔÚ£¬¸º×ÅÊÖ£¬ÑÛ¾¦²¢Ã»ÓÐÀ뿪Ñą̂£¬¿ÚÀïÈ´ÊÇà«à«µÀ£º¡°ÑâÃæ°¼ÏÝ£¬Ïë±ØÓÃÑâÖ®ÈËÊǸö±¥Ñ§Ö®ÈË£¬ÎÆÀíÒ²·Ç³£Æ½Ë³£¬ÄÇôĥÑâÖ®ÈËÏë±ØÊǸöÅ®×Ó£¬Á¦µÀÇáÈᣬÇÒ¾ßÓÐÏ൱·á¸»µÄÄ¥Ñâ¾Ñé¡£¡±
推断出这个,沈傲更感到疑惑,既然是这样,那么砚台的主人应当是个贵族,且身份相当的高贵,若是穷人,磨砚自然是亲手代劳,男人的力道大,不会有这么平顺。可若是一个磨墨经验相当丰富的女人,那这人应该是个奴婢,一个专门为主人磨砚的奴婢。
隋初奢靡之风未开,当时的隋文帝甚至连马车都舍不得用。上等的极品端砚,再加上专门磨砚的女婢,这一切都可以证明它的主人具有相当大的权势,富可敌国。那么,为什么没有铭文呢?解释不通,既然家世如此高贵,按常理,铭文是必须的,任何一个大府邸的器具都会刻上铭文,以显耀身份。
除非……除非这个人想刻意低调,在政治上遭遇了某种猜忌。这种猜忌很有可能是致命的,让他事无巨细,都不敢有丝毫的逾越。
沈傲随即苦笑,说不通啊,又没有在铭文上刻什么禁语,有什么好逾越的,除非这个人杯弓蛇影,或者是……
“是了。”沈傲狂喜,眼眸一亮,自言自语的道:“隋朝初期,我竟把这个时期忘了,没有错,就是他。”
沈傲总算回过神来,定睛一看,见周正笑吟吟的捻须看着自己。这个眼神,很暧昧,意味很深。
这是怎么回事?沈傲顿时有点儿背脊发凉,左右四顾,才发现,不知什么时候自己竟是坐在了国公的太师椅上,而国公则被自己‘赶’到了一边,喧宾夺主啊。
不好意思的笑笑,沈傲连忙从太师椅上站起来,道:“公爷恕罪,沈傲真是万死。”
周正笑吟吟的道:“人生在世,难免会有喜好,有喜好就有痴迷,有痴迷自然就忘了礼仪,我又岂能怪罪,说起来我从前……咳咳……”
周正面上微微一红,说不下去了,很是尴尬。心里想:“我和一个后生晚辈说这个做什么?”
周正是把自己引为半个知己了,一来沈傲虽然做事不计后果,可是很得他的心意。二来沈傲是陈济的徒弟,让周正另眼相看。第三就是周正发现他与沈傲之间竟有共同的喜好,方才沈傲的言行是绝对装不出来的,看他那鉴定砚台时的各种动作,就已证明这后生是个老手。
人生在世,知己难求,周正的心思变化的极快,竟是差点要把自己从前的糗事说出来,好在及时住口,否则这面子就挂不住了。
沈傲笑吟吟地道:“莫非国公也曾有过我今日的孟浪吗?让我想想,国公位高权重,在寻常人面前倒也没有什么,若我猜的没有错,应当是官家请公爷去鉴宝,公爷一时无状,一定是做了很尴尬的事。”
周正哈哈的笑,没有否认,是默认了,便饶有兴趣的道:“这砚台你品鉴出来了吗?”
沈傲笃定的道:“这是隋初时期的极品端砚,材质以鹦哥眼为主,最令人称奇的是鹦哥眼中竟呈现出翠绿色之色,只怕全天下,也找不出十个来。”
周正连连点头:“一点也没有错,只是这砚台的来历是什么?”
沈傲微微一笑:“本来中上等的砚台大多都有铭文,唯独这一方砚台却是没有,要猜出它主人的身份,难度只怕增加了百倍千倍。公爷这样考我,很让我为难。”他先卖了个关子,随即慢悠悠的道:“好在我对隋初时期的历史有一些了解,与这砚台相互印证,终于想起一个人来。”
周正眼中满是期许,连忙道:“你说。”他是个内行,自然明白沈傲的话并不假,寻常的人能看出古玩的材质、品相、年代就已经不容易了,更何况是在没有铭文的情况下猜测出处,沈傲若能说中,那么其水平只怕足以与汴京几个鉴宝大家比肩。
沈傲道:“陈叔宝,公爷,不知我有没有猜错。”
周正拍案而起,大喜道:“果然是英雄出少年,竟是被你说中了。”
第五十四章 掉包的传家宝
陈叔宝是南朝陈国皇帝,在位时大建宫室,生活奢侈,不理朝政,日夜与妃嫔、文臣游宴,制作艳词。隋军南下时,自恃长江天险,不以为然。
此后的结局自然是隋军入建康,陈叔宝被俘,押到了长安,成了亡国之君。他虽然荒淫无道,却酷爱诗书,造诣也很高。到了长安之后,文帝对他优礼有如,每次引见,让他立于三品官员的行列中,每逢宴会,恐他伤心,不奏江南音乐。从君王到囚徒,陈叔宝的生活自然有所改变,荒淫是别想了,只能成日饮酒写些诗文度日。
这就解释的通了,身为阶下囚,却又受到优待,他足以打制一方极品端砚。另一方面,他的生活也是朝不保夕,生怕隋炀帝翻脸,又不得小心谨慎,因此连铭文都没有印上,以示自己不过是布衣百姓,没有野心。
据传陈叔宝喜爱端砚,未亡国时屡屡下诏寻找极品的端石,这样一来,这砚台至少有八成的可能是陈叔宝在长安时派人制造的,沈傲虽然只是猜测,可是理由却很充分。
周正忍不住拍案叫好,这方端砚的旧主确是陈叔宝,沈傲竟能在短瞬间辨别出端砚的材质、品相,居然连旧主都能猜出,作为一个收藏家,周正岂能不激动。
“沈傲,请坐。”这一次加了一个请字。
面子是人挣得,不是别人的施舍,要想别人以礼相待,靠得不止是家世,拥有一项高超的才能同样可以得到礼遇。沈傲没有诚惶诚恐,大大方方的坐下,道:“这方端砚确是不凡,公爷是从哪里收集来的?”端砚是周正的心爱之物,此时故意说些他感兴趣的事,有点拉近关系的意思。
周正眉飞色舞的道:“说来也有趣,那一日我下朝回来,见有人在叫卖古玩,这些古玩,其实大多都是不知从哪里淘来的赝品,却也有不少真品掺杂其中,那货郎是自然分不出真假的,都是从乡间收些各种蹊跷玩意来卖。那一日我兴致高的很,便叫住了轿子,本打算随意看看。”
“谁知……”周正说到这里哈哈一笑,很满足很自傲的道:“便一眼相中了这端砚,带回家中品鉴一番,也是产生了与你一样的疑惑,不过品鉴方面我还是及不上你,后来邀来了几个鉴宝的大行家一起琢磨了几天,终于才想起陈叔宝来。为此,我连夜翻阅了不少古籍,总算是找到了一些旁证。”
顿了顿,眼眸中对沈傲露出欣赏:“想不到你竟只用了小半时辰,竟猜出了他的来历,这份功夫不止是眼力过人,只怕也曾翻阅过不少古籍吧。”
虽是身为国公,可是周正另一个身份也是收藏家,重金购宝其实也算不得什么。只是这方端砚的来历却让他口若悬河,显然是在淘宝的过程中得到了满足感。
再高贵的收藏家在一堆赝品中寻到一件珍品,只花了极少价钱将其买下时都会生出这样的自豪和满足。这种心理上的快慰远远比重金购宝要强烈的多。
沈傲道:“从前家道还未落时,家中倒是有不少藏书,那时我还年幼,虽不经世,偶尔也会去翻阅的。”
周正忍不住道:“如此说来,你的家世想必也不简单。”
这个时代的书籍弥足珍贵,更何况是古籍,沈傲说自己翻阅了不少家中藏有的古籍,周正就推断出他的家世决不只是小康之家这样简单。沈傲也只能微微一笑,算做是默认。
其实在后世,别说是百本古籍,就是千本万本,对于沈傲来说也不过手到擒来,为了学习鉴宝,他早就忘了自己看过多少相关的书籍了。
周正兴致勃勃,想不到府上有这样一块瑰宝,便又教沈傲帮他鉴定几件新近购来的古玩,沈傲来者不拒,一一点出它们的材质、品相,周正此时只能用钦佩来形容了,摘下手上的指环,小心翼翼的交给沈傲道:“你来看看这指环,有什么不同之处。”
沈傲微微一笑,这枚指环才是国公压箱底的宝贝,他让自己鉴定,多半有一点炫耀的成分,于是便认真的捏着指环凑在窗格前光线昼亮的地方,认真端详起来。
这枚指环很古朴,竟是用紫檀木雕刻而成,再嵌之以绿松石,整个戒指的纹理流畅,雕花缕空,精细极了。紫檀木表面一层似乎刷了一层淡淡的油脂,应当是防潮用的,年代显然已经很久远了。
这样的戒指,却是从未见过。其实直到唐朝,戴戒才逐渐风行起来,而更久远的,也只是在宫廷中流传。看这戒指的工艺,倒有一股晋风,年代应当在魏晋时期。这样精美绝伦,又选材檀木的戒子,当真是万中无一,世所罕见,其防潮的工艺,还有选料都别具匠心,只怕就是到了后世,也不一定能制出一个数百年不腐的木戒。
感叹之余,沈傲又踟蹰起来,宫廷……
魏晋时期,只有宫廷戴戒指才风行开,且多为女性佩戴,女性戴戒指是用以记事,戒指一种“禁戒”“戒止”的标志。当时皇帝有三宫、六院、七十二嫔妃,在后宫被皇帝看上者,宦官就记下她陪伴君王的日期,并在她右手上戴一枚银戒指作为记号。当后妃妊娠,告知宦官,就给戴一枚金戒指在左手上,以示戒身。
那么,这枚戒指想必应该也与宫廷有关,有意思。
古玩背后隐藏的故事越深,沈傲的战斗力就越强,兴趣就更浓,一枚世所罕见的檀木绿松戒,这已经足够让沈傲好好研究一番了。
宫廷,宫廷……又是周正的祖传之物,魏晋时期……姓周……
得好好想想,慢慢的排查。沈傲抬头去看房梁,不知怎么的,看房梁看上了瘾,一时间改不过来。
什么!房梁上竟然有一个蜘蛛网,天,这可是堂堂国公的书房房梁啊,太不可思议了,这只蜘蛛好大的胆子,太岁的房梁上动土。
厄……还是集中精神想要紧事吧,沈傲陷入深思。
历史上许多人物纷沓而至,姓周,姓周……沈傲想起了一个人,周瑜,不,应该是周瑜的儿子周胤,周胤并不出名,唯一出名是有了一个大名鼎鼎的老子和一个小名鼎鼎的老婆,他的老婆姓孙,是当时吴国的宗室。
莫非周正正是孙胤之后,那么许多事就可以理解了,比如周胤的妻子是公主,在宫廷中长大,耳濡目染,也喜欢戒指也不一定。既然喜欢,自然不能给她戴嫔妃们的金银戒。毕竟身份不同,礼仪还是要有的。那么孙氏自己定制一枚木戒,如此一来,用以和嫔妃们区分,嫁给周家之后,传给自己的子孙也是常有的事。
在那个时候,拥有一枚戒指可是不平凡的事,毕竟可以证明家族拥有宫廷血统,如此一来,周家视若珍宝也说得通。如今传到了周正手上,周正本就酷爱古玩收藏,自然对它格外的看重。
这只是推论,沈傲当然没有十足的把握,大胆假设,小心求证本来就是鉴宝人的职业素养,此时总算理出头绪,他不禁吁了口气。
想起周瑜,沈傲忍不住想起一首诗,徐徐吟道:“美哉公谨,问世而生。于吴定霸,与魏争衡。乌林破敌,赤壁陈兵。所以玄德,谓瑜世英!”
那美哉公瑾脱口,周正眼睛一亮,等到沈傲吟毕,周正叫好,道:“不用说,你已猜出了它的来历。”
沈傲很矜持的笑道:“想不到国公竟是周公瑾之后,真是令人惊讶。”
周正捋须大笑,有一个闻名天下的祖宗自然是一件光荣的事,很令人陶醉。
很快,他就笑不出来了,只听沈傲道:“可惜,可惜了,这枚戒指却是假的。”
“假的?”周正大惊失色,口里道:“你有何凭据,不要胡说。”他被沈傲这一句石破天惊的话吓得方寸大乱,半信半疑,这可是传家之宝,若真是假的,可不是闹着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