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醒:系统正在全面升级。您可以访问最新站点。谢谢!
说完此话,范仲淹心底最后一丝对崔文卿的警惕也消失了。
既然之振武军之人,那么崔文卿必定不会是政敌派来故意接近他的。
于是乎,范仲淹心内更是轻松,微笑言道:“崔公子,富弼一直赞叹你是具有钱税之能的奇才,说起来老朽对你发行国债军债,以及福利【创建和谐家园】之事非常感兴趣,不知你能否替老朽讲
妻为大都督 分节阅读 83
d解一二”
崔文卿慨然点头道:“希文先生的要求,小子自当从命。”于是乎稍事整理思路,便一五一十的讲解了起来。
第一八三章 几分歪理
范仲淹听得非常的认真,若有不明白的词汇亦或是问题,也会及时开口询问。
待过了足足一个时辰,崔文卿才将国债以及福利【创建和谐家园】大概的意思讲述清楚,末了正容言道:“总之一点,国债乃是朝廷筹集银两的一种非常重要的手段,特别是在财政窘迫,需要大量资金的时候,更是一种有效办法,朝廷如今对国债依旧秉持着怀疑的态度,尚未解除禁令,实乃一种非常愚昧之举。”
听罢此话,范仲淹暗自心惊,暗忖这崔文卿当真大胆,连这样诋毁朝廷的话也敢在他面前直言不讳。
然而很快,范仲淹又觉得崔文卿这样直言不讳也非是一件坏事,如此有才华才干又具有胆魄的年轻人实在太少了,倘若今后此子能够走上仕途正路,为朝廷所用,必定可以为王安石等人平添助力。
心念及此,范仲淹满是皱纹的老脸上涌现出了一丝丝微笑的波纹,笑着开口道:“朝廷发行国债收拢民间闲散资金,其后又以这些资金来反哺他人,可谓是一举两得,受益甚多,在老朽看来,其作用比福利【创建和谐家园】更为高明,自然应当解除禁令。”
听到这里,崔文卿倒是有些佩服。
目前在许多人眼中,都觉得福利【创建和谐家园】比国债赚钱之法更为有效高明,就连折昭和童州也是如此认为。
然而范仲淹此话,却是让崔文卿找到了一种知己的感觉,他不禁大笑言道:“希文先生果然乃当世名相,的确,从长远来说,国债才是【创建和谐家园】经济,发展商业的最为有效的办法,相比较起来,福利【创建和谐家园】虽则也是不错,但却还是沦为下策了。”
范仲淹笑道:“的确如此,不过你别以为朝廷相公们都愚昧不堪,不清楚国债的用途,他们现在是担心一旦老百姓对国债失去信心,从而蜂拥而来挤兑换回银两,到时候朝廷府库无法填补这个窟窿,从而失信于天下。”
闻言,崔文卿却是嗤笑了一声,随口说道:“相公们觉得国债风险太大,实则最为主要的,是担心收拢的银两无法以两成的利息借出去,从而产生无法填报的窟窿,其实在我看来,这些都不是问题。”
范仲淹虽则有些觉得此子言语太过自负,但还是耐着心思问道:“莫非崔公子有所高见老朽愿闻其详。”
崔文卿正色问道:“敢问希文先生,何为第一生产力”
“生产力”范仲淹一愣,“此乃何意”
崔文卿想了想,找到了一个合适的词汇,笑道:“你可以将生产力理解为创造财富,第一生产力,也就是说普天之下最为主要,也是首要的赚钱之法。”
范仲淹思忖了半天,这才想到了答案,回答道:“以老朽之见,当然属发展农业,根据十来年前户部统计,国朝人口八千万,有七千五百万乃是靠耕种庄稼为生,而国朝财政九成,也是靠农人缴纳的钱粮赋税,故此农业是第一生产力。”
闻言,崔文卿却是一笑。
其实最为标准的答案,当属科技是第一生产力,这也是他穿越之前,一代伟人为华夏所定的立国之本。
但是在目前大齐,人们根本就没有多少科技的概念,而且在没有资本主义萌芽之时,无论是朝廷还是民间也无法推动科技的进步,故此,当此之时,言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为之尚早。
心念及此,崔文卿说出了自己针对大齐财政窘迫现状,而全新的观念:“希文先生,其实在下倒觉得,商业才应该成为我大齐朝第一生产力。”
此言一出,范仲淹登时就露出了错愕无比之色,怔怔然半响,好气又是好笑的言道:“荒谬士农工商各有其位,即便我朝并不鄙视商贾,然商贾言利争利,品行卑下,国朝岂能够重视商业,将之发展为第一生产力”
崔文卿心知如范仲淹这般的儒家之士,骨子里最瞧不起的就是商人。
的确,儒家崇尚的是知仁行义的谦谦君子,而商人却是追逐利润的卑劣小人,此乃冰炭不能同器,要儒家之认可商人之利,那是不可能的。
崔文卿在在心内暗叹了一声,耐下心知开口言道:“希文先生,我也知道这个提法或许有些荒谬,但逐利本性并非是商人所有,在我看来,即便是希文先生你,也不能脱俗”
“哦老夫也追逐利益哼哼,说来听听。”范仲淹嘴角已是溢出了丝丝冷笑,显然有些不高兴了。
崔文卿正容言道:“听闻当年太宗皇帝兵败梁河,辽国铁骑蜂拥而至欲渡黄河进攻中原,是希文先生你临危授命,出使辽国与辽人进行谈判,经过一番讨价还价之后,国朝赔偿足足三十万两,才使得辽人退兵,敢问希文先生,辽人最开始是要价几多”
此事乃范仲淹生平壮举,对于谈判过程以及情况都是了然在心,想也不想就回答道:“辽人最初开价白银一千万两,老朽与诸位同僚费了数天的功夫,才将赔偿之价说成三十万两。”
崔文卿颔首笑道:“那为何当时希文先生不同意辽人的一千万两要求呢”
范仲淹瞪了他一眼,言道:“此乃明摆着辽人是挟胜想要漫天要价,先别说那时候朝廷根本就没有一千万两银子,就算是有,也不可能答应他们。”
“呵呵,那么说到这里,希文先生难道没有追本逐利,与辽人讨价还价”
范仲淹一怔,有些恼怒的言道:“老朽即便是与辽人争利,也是为国争利,并非是为了自己,与商人有着很大的区别,岂能混淆而论”
崔文卿失笑道:“希文先生此言实乃一叶障目,你的确没有为自己争夺利益,但是为国争利也是等同,说到底,国家与国家之间不也斤斤计较寸利不让它们何曾想要儒学所言的谦虚仁义,见利谦让说到底国与国都是自私的,都想自己占据便宜,让别国吃亏”
一席话听来,范仲淹被深深的震撼住了。
说起来,他还从来没有以这个角度想过这个问题。
虽则崔文卿此言是深受儒家学术熏陶的他难以忍受的,但平心而论,他不得不承认此话还真有几分歪理。
范仲淹虽则不会接受,但他同样也不会如那些卫道士般无脑抨击。
第一八四章 尔乃歪才盟主加更18
心念及此,范仲淹捋须淡然笑道:“崔公子此话倒也新颖,老朽生平见过有才华的年轻俊杰无数,如崔公子这般的歪才,还当真是生平首次见到。”
“歪才”乍听范仲淹对自己如斯评价,崔文卿颇有些意料不到的感觉,无奈笑言道,“敢问希文先生,歪才乃是何意”
范仲淹轻轻一叹,老眼中闪烁出了几丝复杂之色,平静如常的评价:“所谓歪才,乃是指明明身负才学,却又不通儒家之义,行事做事随心所欲,特立独行,不喜受世间礼法约束之人。”
崔文卿细细琢磨着范仲淹这番话,哭笑不得的言道:“这么说来,希文先生是觉得在下乃是有才无德之人呢”
“对,”范仲淹肯定的点了点头,忽地肃颜尽扫化作了莞尔一笑,言道,“不过你的无德,并非是德性不佳,而是所具之德与常人不符,说难听一点吧,就是藐视礼法不服管束,好在现在国朝风气开明,你虽为异类,但今后若能够有名师指点约束,说不定将来还能成为有德有之人才,进入士子正途。”
一番话听罢,崔文卿暗自揣测:糟糕,这范仲淹莫非是见到哥如此优秀,一不小心起了爱才之心,准备收我为徒呢虽然成为这样名臣的学生十分光荣,然范仲淹可是儒学【创建和谐家园】,说不定整日让我背那些五经六义,还不闷得发慌
心念及此,他顿时就萌生退意,想要找个借口告辞离开。
崔文卿想得不错,范仲淹的确是对他起了几分爱才之心,更有一丝想要收他入学的念头。
然而如此念头只在范仲淹脑海中维持了短短一瞬,很快就消失不见了。
要知道培养一名学生可非轻而易举之事,非数年甚至十数年的功夫不能办到。
他现在年过八十,无论是精力还是体力,都无法再为人师表,而且以他的年龄来看,留给他的时间已是不多了
想到这里,范仲淹心内止不住暗自一叹,脑海中却是想到一个合适的人选,捋须笑言道:“这样,老朽有一学生,自小就通晓五经,学问高超,乃朝廷集贤殿大学生之一,而她也恰巧国子监担任国子丞一职,若崔公子能够拜在她的门下,将来必定能够理解儒义,成为我大齐栋梁之才。”
听罢范仲淹的介绍,崔文卿脑海中立即浮现出一个古板严厉,不苟言笑,整日都绷着一张脸的老年大儒。
其实也难怪崔文卿会有如此联想。
说起来,那朝廷集贤殿大学生相当于皇帝的智囊团,几乎个个都是七老八十之人。
再加之国子监国子丞专司学子考校,相当于后世学校里的教导主任,自是非常严厉。
面对这样严厉的老师,崔文卿打死也不会去的,他不便拒绝,只得吭哧着言道:“希文先生所推荐之人自然不差,待在下有朝前去洛阳,再去拜会这位集贤殿大学士吧。”
范仲淹满意的点了点头,本想直接告诉崔文卿他所举荐之人的名讳,然想到对方终归是一妙龄女子,在陌生人面前直言其闺名总归不妥,只得正容补充道:“这位学士姓陈,在国子监非常有名气,崔公子去了一问,就会知道。”
崔文卿颔首叫好,心里却根本就没有把范仲淹的话放在心上,又与范仲淹寒暄了几句,这才告辞去了。
待到崔文卿离开,范仲淹却是了无睡意,依旧沉浸在了刚才那番交谈当中。
崔文卿没有在庙堂内待过,不懂得其中的厉害深浅,所言的以商为本那是根本行不通的,即便是开明变通如以王安石为首的变法派,也不可能接收这样太过骇然的观点。
但是崔文卿的为政才华却是有目共睹,区区三言两语几番思量,就为朝廷解决了水患灾民安置缺钱少粮的问题,福利【创建和谐家园】之想可谓是黑夜举火,让人止不住双目一亮。
而更让范仲淹看重的是发行国债,若能建立一系列完善的发行秩序,国债说不定还真能成为朝廷重要的经济来源。
崔文卿此人的确是一个歪才啊
只可惜却与儒家之学有些格格不入
想到这里,范仲淹洒然一笑,暗忖道:人无完人,崔文卿不过十七八岁之龄,还有太多机会能够加之矫正,故而一定得寻名师教导,说起来折昭也是宁陌的学生,若他们夫妻俩共事一师,传出去倒也是一段佳话了。
心念及此,范仲淹精神大振,连忙坐下来扑纸研磨,片刻之后,一封书信已是顺利拟就。
他小心翼翼的风干宣纸上面的墨迹,这才将之叠好放入信封,其后吹灭油灯,翻身上榻陷入了沉沉的睡梦当中。
翌日清晨,崔文卿本欲向范仲淹告辞离去,谁料一敲房门,才知道范仲淹早就已经走了。
崔文卿心知这样的名师高人做人做事向来神龙见首不见尾,倒也不甚奇怪,微微摇头一笑也转身离去。
及至黄昏,崔文卿的车驾在亲卫们的护持下裹挟着最后一丝晚霞进入了太原城门,磷磷隆隆的行进片刻,驿馆已至。
坐了整整一天的车,崔文卿早就已经大感周身酸疼,打着哈欠刚刚站起身子,忽闻外面传来了一阵抽刀出鞘的呛啷声,只闻护卫骑士厉声喝斥:“何人胆敢阻拦车驾还不快快退下”
话音刚落,便听见有人在车厢外哭声言道:“禀告军爷草民梁青川,敢问崔公子可在马车当中”
一听此话,崔文卿顿时忍不住笑了起来。
听梁青川急不可耐,且惶恐不安的声调,便知道他所施展的妙计已经奏效了。
这时,车窗外响起了穆婉低低的禀告声:“姑爷,梁青川在前面拦车请见,不知你是否愿意见他”
崔文卿明白欲擒故纵的道理,轻轻笑道:“你去告诉梁青川,本公子游玩数天舟车劳顿,眼下准备回去休息了,让他明天嗯,还是后天再来吧。”
为本书第一个盟主“秋怀涵梦”加更,一共八章,计划在这个月加更完毕,这是第一章加更。
第一八五章 梁青川投诚
穆婉身为折昭心腹,自然知晓崔文卿的计策,莞尔一笑轻轻回答了一声是,这才策马而出行至骑阵之前,对着站在面前焦急不安的梁青川淡淡言道:“梁掌柜,我家姑爷游玩数日身心俱乏,没有心思见客,还是请你后天再来吧。”
梁青川本就在心急如焚之中,一听此话差点直接给穆婉跪下了,连忙打躬不迭的哀求道:“穆将军,求你告诉崔公子,草民这事可是性命攸关,等不得耗不得啊,还请崔公子务必一见,拜托了。”
见到梁青川这般窝囊恳请状,穆婉心内暗爽不止,大有扬眉吐气的感觉。
当初折昭初掌振武军军权的时候,与折惟本好的可以穿一条裤子的梁青川可是丝毫不把折昭放在眼中,做事情很多时候都是阴奉阳违,只听折惟本的命令。
没想到才过两三年的功夫,此人却是已经放下身段,在此痛哭流涕的恳求一见了。
看来还真是恶人须得恶人磨啊
姑爷此人确实不简单
想到此处,穆婉生平首次对崔文卿起了几分
妻为大都督 分节阅读 84
d敬佩之情,没想到原本傻乎乎的崔文卿竟有如此智谋,真是意想不到。
“好吧,本将再去问问姑爷,可有心情见你。”穆婉淡淡一句,这才圈马回身施施然而去。
在梁青川一阵焦急不安的等待当中,穆婉好半天才回来,冷着俏脸言道:“梁青川,我家姑爷愿意与你一见,不过他时间宝贵,最多见你一刻钟,有什么重要的话你径直道来便可。”
闻言,梁青川登时就大喜过望,连忙颔首道:“好好好,多谢穆将军成全,草民待会便有大礼奉上,感谢穆将军相助之恩。”
穆婉不屑一笑,却不稀罕他的那些劳什子大礼,吩咐车队继续前进,进入了驿馆车马场之内。
待到崔文卿走入待客茶厅的时候,梁青川早就已经在此等候了。
“草民梁青川,见过崔公子。”
崔文卿乜了正在拱手作礼的梁青川一眼,嘴角溢出了一丝嘲讽的冷笑,打着哈欠淡淡言道:“梁掌柜啊,你这大半夜不睡觉跑到驿馆来作甚即便是想要见我,也可以明日再来啊。”
“崔公子,这是关乎草民的身家性命,可是等不得啊”梁青川老脸满是惊色愁容,显然早就已经方寸大乱了。
崔文卿轻轻颔首,面上却是风轻云淡,丝毫不见关心之色,悠然言道:“那好吧,有什么事梁掌柜但言无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