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页 小说列表 排行榜 搜索

    《妻为大都督》-第370页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温馨提醒:系统正在全面升级。您可以访问最新站点。谢谢!

      世人常言司马光古板守旧,此话诚然不假,然他却非是那种食古不化的顽固之臣。

      相反,司马光还是名扬当代的绝世英臣,他的智慧才能均是能够比肩王安石。

      略微思忖了一番,司马光拱手言道:“官家,即便当真要实践,也须得谨慎为之,不可鲁莽行事,否者造成朝野动荡,必定会动摇朝廷根基。”

      陈宏听得双目一亮,司马光此话口气,态度显然有了明显改变。

      于是乎,他连忙点头道:“司马相公此言不错,的确当谨慎行事,嗯,小崔爱卿,不知道你具体实践之法如何”

      这句话竟是直接带过了时才讨论是否发行纸质银票的话题,而是来到了怎么做的上面。

      崔文卿胸有成竹的言道:“官家,大齐银行将以遍布全国各州郡的地方银行为依托,集中时间、人力、物力、财力统一发行银票,在发行之前到发行之后的时间中,大齐银行将邀请政事堂、三司使派驻专门人员前来大齐银行监督整个过程,每日均有具体情况具体举措汇报至政事堂中,确保整个过程不出现任何偏差,任何意外,同时,我们也请求朝廷设立专门的监督机构,对全国各地银票发行进行监督,查处不法,纠正错漏,保障将银票发行工作落到实处。”

      “想得很周到”陈宏赞赏的点点头,环顾群相问道,“对于崔文卿此话,不知道众卿家可有不同意见。”

      王安石淡淡一笑,率先拱手道:“老臣无异议。”

      司马光略微犹豫了一下,也是拱手道:“老臣同意。”

      本持反对意见的韩琦等人,瞧见司马光也同意了,也只能无可奈何的暗叹,点头道:“臣等无异议。”

      “好。”陈宏拍案定策道,“既然众爱卿均是同意,那朕就接受崔文卿大齐银行发展建言事,诸多事情容政事堂商议之后上报退朝”

      顷刻之后,群臣如潮水般退去,龙首道中冠带如云,人头攒动。

      苏轼故意掉在了队伍后面,待等到崔文卿之后,忍不住翘起大拇指笑道:“文卿兄,今日之事当真让在下大开眼界,特别是你那出死谏,哈哈,直接让那张监令傻了眼。”

      崔文卿摇手笑道:“苏兄过奖,在下也是以彼之道还施彼身罢了,当不得谬赞。”

      “非是谬赞,非是谬赞”苏轼笑着一把揽住了崔文卿肩头,丝毫不顾不远处监督礼仪的侍御史投来之目光,压低声音笑语道,“话说你将大齐银行搞的是轰轰烈烈,惹来无数瞩目之光,改天你可否来我仓部看看,给我也出出主意”

      崔文卿斜眼望着他,笑言道:“苏兄文韬武略,智勇双全,还需在下替你出主意”

      “唉,你就不要笑话我了。”苏轼苦笑了一下,言道,“文卿兄素来知我,以前在下官阶虽低,然好歹翰林院知制晧,陪伴天子左右,侍立群相之间,眼下虽则官升一级,却成了这劳什子仓部员外郎,你不知道现在好多人背后笑话我是管粮食守仓库的”

      一听此话,崔文卿顿时正容了,言道:“食乃政首,粮食的重要性不可言喻,否则当初我家娘子也不会因为粮食供应问题而被折惟本要挟了,这样,待我忙完了大齐银行之事,立即到你仓部去看看,替你想几个好办法。”

      苏轼大喜过望,连忙笑语道:“哈哈,文卿兄爽快,好,多谢了,改天在下请你喝酒”

      崔文卿笑嘻嘻的纠正道:“错,是喝花酒,娘子不在身边嘛,你懂得。”

      苏轼一副了然的模样,与崔文卿一道大笑而去。

      第九一四章 进行顺利

      接下来三月,崔文卿均在为银票之事忙碌着。

      他要处理的事情实在是太多了。

      开始最为重要的是纲举目张,也就是制定政策,贯彻落实。

      一项改革须得推广,能不能更好的执行,得到坚决的贯彻,乃是改革是否能够取得成功的关键所在。

      以往王安石变法,就为没能够取得地方衙门的支持,致使空有设想而流于形式,使得变法为之落空。

      如今大齐银行改革却不一样。

      首先是将中央朝廷和地方衙门的利益捆绑,形成共赢。

      主要是在储蓄利润方面,以朝廷和地方衙门按照比例负责各自的人财物,因地方不同而有所区别,总得说来中央朝廷作出了极大的诚意与让步,使得地方衙门占据了利益重头。

      其次是中央朝廷在解决国债方面作出让步。

      前段时期因为国债的滥发多发,地方州郡衙门虽然在极短时间内聚集了大量的财富,但因其经营不善的原因,使得资金亏空了不少。

      不少地方甚至是债台高筑,负载累累,财政赤字达到了触目惊心的地步。

      对于这些地方,崔文卿采取了量体裁衣,分而待之的办法。

      在求取政事堂支持,用中央资金进行一定补助外,他又采用实行购买地方银行所有权的方式进行收购。

      这其中涉及到了股份制改革,也是崔文卿首次将股份制合作的理念带入大齐。

      总的来说,一切进展都很顺利,地方衙门也认可崔文卿的做法,虽则没有达到人人称赞的地步,然各地状告大齐银行的奏折,却是少之又少。

      四月初夏,洛阳城的空气中终于有了一丝炎热之气,就在这一天,朝廷颁下诏书,宣告银票正式在大齐境内开始发行。

      此次制作了银票交河东银行所发行的银票,有了很大的区别与不同。

      第一是面额上,除了已经使用的一两、五两、十两、五十两、一百两外,更是发行了五百两和一千两。

      增添两种面额较大的货币,是因崔文卿审时度势,鉴于大齐富商较多,方便大宗货品交易的原因。

      第二是在防伪上,采用的是最为先进,且别家无可仿制的竹纸工艺,此法与现在惯用的麻纸大是不同,不论是光泽度还是细致度以及最为基本的纸张纹理,竹纸均是领先一筹。

      同时,大齐银票还使用了雕版活字印刷,盖上了大齐银行的阳文大印,此二项均是民间所不能伪造,确保银票不会被轻易仿造。

      这天午时初刻,崔文卿在大齐银行衙门前举行了盛大的发行仪式。

      可见北市之内,万人空巷,鼎沸热闹,大齐银行门前更是人头攒动,联袂成云,挥汗如雨。

      大齐秉笔宰相王安石出席仪式并宣读了天子诏书,崔文卿上台对银票发行进行说明,并详细讲解了具体的使用方法。

      同时,他也宣布银行储蓄制度在这一天正式施行,并可进行铜钱、白银、黄金、布匹等传统货币对银票的兑换业务。

      其实对于银票,洛阳城的百姓并不陌生,他们早就或听或看知道河东所发行的这种纸质货币,不少人更对其便捷的支付方式大加赞赏,只可惜河东银行的银票只能在河东路通行,这使得不少人诚为憾事。

      然这也没过多久,朝廷终于推行纸质银票发行,这让不少百姓,特别是那些须得进行大额支付的商贾们欣喜不已。

      故此当宣布银票发行之后,立即引来了现场一片欢呼雀跃之声。

      此际大齐银行正对面不远处的酒肆内,陈轩正与陈宁陌并肩而站,望着前面的一片热闹均是无言。

      就这么不知道过了多久,还是陈宁陌率先出打破了寂静,脸上难得焕发出了开心的笑容:“轩兄,看来银票发行与储蓄制度真的是民心所向,颇得百姓尊敬,今日能有种种,轩兄功不可没啊”

      陈轩脸上浮现出了一丝嘲弄之色:“呵,宁陌说笑了,此乃陈宏王安石崔文卿仨人之功,本王何有寸功”

      “不,皇兄你说错了。”陈宁陌正色摇头言道,“当日在朝堂之上,是轩兄你一言未发,算是默认支持了银行改革,而后来太后过问此事想要反对的时候又是轩兄你及时向太后解释,使得太后打消顾虑,此番种种,正可证明轩兄功劳,此刻轩兄何必自谦。”

      陈轩收回视线低着头沉默片刻,方才淡淡言道:“宁陌,不管如何我都是一个大齐人,也是太祖皇帝直系血脉,任何时候都希望大齐能够强盛富裕,这也是一个皇室子孙当作的事情而已。”

      陈宁陌嫣然笑道:“是啊,我们身上可都是流的太祖皇帝的血液同样,皇兄身上也是。”

      一句“皇兄”顿时让陈轩脸色阴沉了下来,嘴角也牵出了一丝阴冷的褶皱波纹。

      陈宁陌虽则已经看出了陈轩脸色不对,然为了大齐与皇室,还是仗义执言道:“轩兄,说句不好听的话,现在皇兄根基已深甚得民心,而你除了空有太后的支持,其他地方均是不能比较皇兄,当此之时应和好如初,免得再作不必要的争斗,届时如果轩兄能够与皇兄兄弟同心,共同开创大齐伟业,同时留名青史,一定能够得到完美结局”

      “宁陌啊,你真的是太天真的。”陈轩罕见没有半点指责,反倒是摇头苦笑道,“事已至此犹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啊。”

      陈宁陌不解,询问道:“此话何解”

      陈轩冷冷一笑,望着她一字一句的正容道:“倘若你是他,会放过一个曾经奢求过皇位的人么”

      陈宁陌一愣,遂即哑然。

      “所以说啊宁陌,”陈轩轻轻一拍陈宁陌的肩头,笑言道,“与其关心我和陈宏之事,倒不如先关心自己的婚事,你也老大不小了,将找到一个幸福的归宿才对。”说完,又是纵声一笑,竟是转身去了。

      陈宁陌愣怔怔的望着他的背影消失不见,许久才回过神来,细细品味,别有一番愁苦滋味涌上了心头。

      “或许又该前去怀瑾坟前去祭奠一下了似乎有许久没去了”

      带着这样的念头,陈宁陌沉沉叹息了一声,一丝愁容掠上了眉头。

      第九一五章 喜讯传来

      银票发行及储蓄推广仪式结束之后,大齐银行在衙门食堂内举行了庆功宴会。

      不仅行长富弼、副行长崔文卿亲自参加,甚至就连王安石也破例留了下来,与众人一道饮酒为乐。

      一盘盘美味佳肴端上桌席,一坛坛剑南烧春拆封开启,这个食堂内飘荡着醉人的香气。

      原本因王安石在场,大齐银行的诸多官员还有些放不开手脚,然当酒过三巡,菜过五味,众人也管不得谁是宰相、谁是尚书,该敬酒的时候照例进酒,绝对没有半点手软。

      崔文卿身为主角,自然不可避免成为了众官员围攻的对象。

      好在他本身酒量极大,加之又年富力强,倒也是来者不拒,直喝得围攻之人狼奔鼠窜不已。

      然杀敌一千自伤八百,最后崔文卿也是喝得晕头转向,脚步不稳,显然已经醉得不轻。

      回到折府,夕阳已经挂在了西方城楼,散发着血红之色,染红了片片大地。

      崔文卿来到书房稍事休息,又吩咐侍者端来了一杯橘汁,待一口饮尽酸甜之味直贯喉头,才将那股昏昏沉沉的醉意压了下去。

      正在此刻,书房门响,成事非推门走了进来,看到崔文卿此般醉态,忍不住大笑言道:“瞧姑爷今日模样,似乎喝了不少啊”

      崔文卿站起身来亲自拉着成事非入座,笑呵呵的言道:“成大哥,今日银票发行成功,而且还推广使用了储蓄制度,如此一来等于为朝廷开辟了一条稳赚不赔的财源,吾等自然万分高兴,多喝几杯也是常理。”

      成事非可是将崔文卿这段时间的忙碌看在了眼里,颔首笑言:“是啊,也多亏有了姑爷这样的奇才,否者那大齐银行还举步维艰呢。”

      说到这里,他突然想起了什么,从怀中拿出了一封书信,微笑言道:“对了姑爷,这是大都督写来的书信,今日刚到,我给你送来了。”

      崔文卿点头接过,脸上却露出了略感奇怪的神情。

      折昭写信恰如其人,十分有计划而规律,按照常态,一般是半月准时一封书信。

      信中说的除了北地四州许许多多的事情外,家中事务也告知了不少,然只可惜对于夫妻之间的悄悄话,折昭仍有些腼腆,几乎不见于笔墨。

      倒是崔文卿每次回信都会写下一首相思词儿,会让折昭面红耳赤许久。

      然则今天突兀来信却是怪也

      因为距离上次来信不过五天时间,难道在这短短五天内有什么大事发生,使得折昭一改常态

      带着这样的念头,崔文卿不做多想,飞快的拆开了信封,刚看罢几眼,脸上神情登时大变,竟是泛起了微微红潮,一双眼睛也张大了。

      成事非见他神情有意,连忙关切询问:“怎么姑爷莫非是有什么要事”

      突地“腾”的一声。

      却是崔文卿将信纸猛然攥紧站起身来,脸膛上浮现出了万般激动之色,颤声言道:“我要当爹了成大哥,我要当爹

      妻为大都督 分节阅读 406

      d了”最后一声比一声音量大,几乎是兴奋得吼了起来。

      “什么”成事非愣了愣,很快醒悟了过来,连忙起身哈哈大笑拱手:“好事啊好事,真乃天大喜讯,姑爷,在下在此恭喜你了,实乃羡煞旁人啊”

      崔文卿已经被这惊人的喜讯弄得是方寸全无,他兴奋的点点头,又将折昭来信仔细的读了一遍,只觉心头激动之情来回奔涌,阵阵热血直贯头顶,使得他忍不住闭上双目,任由那情绪在胸臆中无声蔓延。

      终于,他即将有了属于自己的子嗣,也是他和折昭的第一个孩子。

      今日,崔文卿首次在这个世界有了归属感。

      那是一种血脉相连,充满亲情的感觉。

      从此之后,他所奋斗的事业有了精神寄托,一切的努力也有了最终的方向。

      那就是让家人幸福,让大齐富强。

      一想到这里,崔文卿就忍不住攥紧拳头,只觉浑身上下充满了不可挑战的坚实力量。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技术支持:近思之  所有书籍
    北京时间:2025/11/22 04:49: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