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页 小说列表 排行榜 搜索

    《妻为大都督》-第361页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温馨提醒:系统正在全面升级。您可以访问最新站点。谢谢!

      吕惠卿点点头,脸上挂起了讨好的笑容:“崔行长,据说你这次进京,是要出任大齐银行的副行长,对吗”

      崔文卿颔首笑道:“是啊,你看我这劳碌命,北地四州安抚之事刚完成没几天,新的任务就来了,连过年只怕也在赶路当中,实乃令人郁闷。”

      吕惠卿虽则是在认同点头,心内却是不以为然,更有一种强烈的羡慕之感在心头燃烧。

      那可是大齐银行的副行长啊,朝廷新设立的正六品官职,许多人做梦都梦不到,没想到这崔文卿居然还嫌东嫌西的,真是不知足啊

      苏轼轻笑言道:“呵呵,文卿兄这官职虽然只是副行长,然而作为行长的富弼要负责户部事务,所以也没有多少心思来管理大齐银行的具体事情,所以文卿兄这副行长实际便是大齐银行的行长了。”

      吕惠卿又是羡慕又有几分隐隐然的嫉妒,面上却是不做声色的言道:“崔行长,也不知道大齐银行将来具体业务是何是否会与河东银行起冲突”

      崔文卿微笑解释道:“大齐银行作为朝廷的中央银行,最为关键的并非是如河东银行这样进行融资啊,贷款啊,发行国债啊这些,它的主要任务是进行经济调控,也就是发挥银行职责,将大齐经济保持在一个可以控制的范围内,保持经济平稳运行,这才是最为关键的。”

      ÔÚ´ÞÎÄÇäÉí±ß¶úå¦Ä¿È¾Õâô¾Ã£¬ÂÀ»ÝÇäºÍËÕéø¶¼ÃãÇ¿Äܹ»Ã÷°×Ëû¿ÚÖÐËùÑÔµÄÕâЩ´Ê»ã£¬ÓÚÊǺõÇáÇáò¥Êס£

      “不过”说到这里,崔文卿话锋一转,“据我了解,现在中原许多州郡都成立了相应的地方银行,从事与河东银行差不多的业务,出现了多而杂,杂而乱的现象,我想下一步,将对地方银行进行整顿,规范地方银行所受理的业务。”

      见到吕惠卿露出紧张之色,崔文卿笑着摇了摇手道,“放心,河东银行还算规范,故此受到的影响不会很大,对了,姚徒南可在太原”

      闻言,吕惠卿目光一闪,笑道:“徒南前段时间前往隩州指导贷款发行事务去了,故而不在太原城内。”

      崔文卿点头笑道:“姚徒南乃是国子监高才,有他与惠卿兄你配合,实乃相得益彰,现在我出任大齐银行副行长之后,不便过多插手河东银行事务,以免遭人话柄,还望你们两人能够精诚协作,共同进步。”

      吕惠卿心头一喜,点头昂昂言道:“崔行长放心,我一定会按照你的吩咐去做,为河东银行赚取更多银两。”

      待走出河东银行,苏轼再也忍不住心头之言,对着崔文卿言道:“文卿兄,据我看来,这吕惠卿似乎并非善类啊”

      崔文卿深有同感的点点头,喟叹道:“此人乃有才无德之辈,他的才华为我所欣赏认同,他的人品也为我所厌恶唾弃,只不过两权相害取其轻,吕惠卿眼光老辣,思维独到,实乃目前河东银行最佳的掌舵人,相比之下,姚徒南还有些太过书卷气了。”

      苏轼轻笑道:“原来文卿兄早就心里有数,倒是我多嘴了,不过我总觉得你赋予吕惠卿这么大的权力,终有一天会出乱子的。”

      崔文卿略微思忖了一番,却没有将苏轼的话太过记在心上,只是点头言道:“好吧,我会请童经略使多多提点吕惠卿,相信不会出现太大差错。”

      两人回到驿馆分开,崔文卿刚走入他所居住的那间小院,却见院中正立着一个美丽的身影,白衣白裙白色斗篷,站在雪地中恍若冰雪世界的仙女一般。

      “咦陆姑娘,你怎么来了”见到来者乃是陆若瑄,崔文卿甚感意外。

      陆若瑄展颜一笑,柔声道:“听闻崔大人路过太原,小女子特地前来感谢大人对我和幼弟的再造之恩。”

      “哈哈,姑娘客气了。”崔文卿笑着摇了摇手,示意她不必如此讲究。

      前段时间返回府谷县时,崔文卿已令宁贞将陆若瑄的幼弟从明教妖人手中救了出来,并将她们姐弟二人送至洛阳童州处,请童州延请名医为陆若瑄幼弟诊治病情,今日陆若瑄前来道谢正是因为此般。

      见到崔文卿丝毫不以为意,也没有挟恩图报之意,陆若瑄心内暗感动,轻笑言道:“不管如何,大人你始终是我们陆氏旁支的大恩人,将来大人若有机会前往苏州,还请造访我陆氏大房,宗长必有重谢。”

      崔文卿知道江东陆氏乃是江南道最为出名的四大世家之一,更别提陆氏在前朝时还出现了陆瑾这么一个惊才绝艳的妖孽人物。

      不过他现在到没有计划前往江南,于是乎也只能点头感谢陆若瑄的美意了。

      第【创建和谐家园】零章 大朝会

      冬去春来,万物复苏,被冰雪覆盖的洛阳城终于有了一丝春天的暖意。

      今日乃是正月十六,也是朝廷官府结束休假,正式办公之日。

      未到卯时,天津桥头已经陆陆续续行来许多上朝官员。

      他们或紫衣或红衣或绿衣,或马或车或是步行,在端门门前汇成了一片,静候城门开启。

      今日乃是今年第一天上朝,按照惯例,是进行大朝会。

      除了常参官外,三省六部九寺七品以上官员,外地州郡五品以上在京官员都需要参加朝会。

      故而从人数方面而论,今日的大朝会足足有数百人之多。

      时至卯时,端门城楼上的晨鼓轰然鸣动开来,恰如惊天雷声般唤醒了尚在沉睡中的洛阳。

      晨鼓之后,所有里坊的大门均将同时开启,作为洛阳城商贸中心的北市、南市、西市也将同时开业,而洛阳百姓们一日的生活也在这一刻正式开始。

      鼓声落点,数百大臣们已在内侍的带领下进入了皇城之内,待走过应天、乾元门,巍峨耸立的皇宫正殿乾阳殿已经进入所有人的视线。

      嗡嗡哄哄的撞钟之声在皇宫广场上响彻开来,抬目望去,身穿金甲的羽林卫士手持矛戈分列龙首道两侧,一动不动恍若天兵天将般威武,唯有长风掠过旗幡的啪啪声响动不止。

      踏着钟声鸣动的节拍,群臣昂首阔步的走上龙首道越过广场,登上四十五级台阶步入乾阳殿中,以左文臣,右武官分列为两队而站。

      文官序列最前排乃尚书令王安石、中书令司马光、门下侍中蔡道贵。

      而武官最前排则是枢密使杨文广、枢密副使谢君豪,以及权兼洛阳府事、身为大臣又有别于一般大臣身份的齐王陈轩。

      及至卯时两刻,殿门外响起一声悠长的宣呼:“官家驾到,百官迎接。”

      话音落点,头戴展脚幞头,身穿褚黄色圆领袍服,脚蹬黑色翘头履的陈宏已是出现在了殿口。

      他手扶玉石腰带昂首阔步而入,舒缓的脚步踩在光可鉴人的白玉地砖上响声沉闷,似乎没几步便登上了正北面的三尺高台,端坐在龙床之上。

      群臣之中,陈轩和谢君豪悄悄对视了一下,嘴角均是付出了一丝冷笑之意。

      在内侍的引领下,大臣们对着正北高台深深长躬,起身高呼:“臣等见过官家,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众卿免礼。”陈宏手掌轻轻一拍龙床扶手,口气一如既往的沉稳。

      君臣见礼之后,按照正月大朝的惯例,乃是由中书令王安石念诵新年颂章。

      司马光文采飞扬,乃当世大家,原本冗长枯燥的新年颂章经过他的手笔,倒让人起了几分倾听的兴趣,足足念诵了大半个时辰,方才完结。

      其后,又由尚书令王安石念诵了各地州郡送来的新年恭贺奏折,比起司马光的文才,地方颂章显得要枯燥乏味许多,许多大臣都没有兴趣倾听,全都眼观鼻鼻观心,作发神之状。

      待必须的礼仪忙碌完毕,这才开始早朝议事。

      通常新年第一天早朝是不会商量什么大事的,一般是由大臣拍拍马屁,然后官家出言勉励群臣为主。

      然今日有新回京钦差觐见,故而早朝刚一开始,便有一名当值的殿中御史出班奏道:“启禀官家,今日北地四州安抚使崔文卿、安抚副使苏轼奉旨入京,正在殿外等候。”

      “哦小崔爱卿和小苏爱卿归来了”陈宏双目一亮,抬手笑着示意道,“速速有情。”

      官家旨意一下,侍立在陈宏身边的老内侍佛尘一扬,用公鸭般的嗓子尖声宣呼道:“官家有旨,宣北地四州安抚使崔文卿、安抚副使苏轼觐见。”

      声浪经内侍们层层宣呼,直达乾阳殿殿下,不消片刻功夫,崔文卿和苏轼两人并肩而行,进入了大殿之内。

      大臣们抬目望去,可见这两人均是二十来岁的年龄,均是生得英伟不凡,又均是一身六品红衣,此际信步而至恍若一对天人,直看得众臣移不开眼来。

      两人走至阶下,对着端坐在龙床上的陈宏深深一个长躬,齐声道:“臣崔文卿苏轼,见过官家,官家万寿无疆”

      “哈哈,两位爱卿快快平身。”陈宏从龙床站起虚手相扶,这一幕足看得所有大臣目瞪口呆。

      寻常大臣回京,即便那些位高权重的重臣,官家往往都是端坐不动虚手相扶了事,没想到今日为了崔文卿和苏轼这两个晚生后辈,官家居然亲自站起了身子。

      此举对于官家来说虽则很简单,然而其中所蕴含的寓意却非常深厚,至少官家是想利用此举,向大臣们表达对崔苏两人的重视。

      看来,这位身为王安石关门【创建和谐家园】、官家师弟、振武军大都督折昭夫君的崔文卿,目前圣眷正隆啊

      崔文卿谢礼平身,简单向陈宏禀告了北地四州之行的经过。

      末了,他又是拱手言道:“官家,目前叛臣折惟本以及乱党易左使,已被押至宫门之外听后处置,听后朝廷发落。”

      听完禀告,陈宏大感欣慰,颔首笑言:“崔卿苏卿此行功勋卓著,劳苦功高,不仅顺利平息了北地四州乱民生事,而且还看穿敌寇阴谋,擒拿折惟本和易左使,朕心甚慰,须得好好奖励你二人才是。”说罢,对着司马光开口道:“中书省拟旨:加崔文卿正六品上朝议郎之勋。加苏轼从六品上承议郎之勋,以示嘉奖。”

      司马光立即拱手道:“老臣遵旨。”

      崔文卿和苏轼也同时拱手谢恩:“多谢官家恩赐。”

      今日陈宏所赏赐的朝议郎、承议郎之勋并非是实官,而是一种勋爵,与崔文卿昔日所受赏的云骑尉差不多,也只是多涨了一分工资而已,

      但对于崔文卿来说,这次北地四州之行让他直接从一名太学生变作了从六品金部员外郎,可谓是质的飞跃,也意味着他不用再去过那科举独木桥就能为官任事,因此总而言之,陈宏他的赏赐还是非常丰厚的。

      第【创建和谐家园】一章 三位宰相的问候

      朝会结束,崔文卿刚走出大殿,便见杨文广正在凭栏阶前等候。

      见到崔文卿,杨文广立即捋须大笑道:“哈哈,文卿,这次你实在做得很好,就连老夫也脸上有光也”

      “呵呵,外祖父褒奖了。”对于杨文广,崔文卿自然而然有种天然的亲切,走上来笑道,“昨日黄昏抵达的洛阳,因舟车劳顿就直接回的折府,未能及时前来向外祖父请安,说起来还是我失礼了。”

      “无妨无妨”杨文广大手一摇,

      妻为大都督 分节阅读 395

      d随即皱起了眉头,“不过折府目前就你一人,住在其内岂不孤苦伶仃以老夫之见,倒不如还是搬回杨府居住为妥,方便照料,说起来那间修竹园还一直给你留着呢。”

      崔文卿略微沉吟了一下,还是苦笑拒绝道:“外祖父,现在朝廷已经赐了府邸给折家,倘若我住在杨府之内而不住在折府,只怕会被人说闲话,对咱们两府也有些不利,故此外祖父的美意我也只有心领了。”

      闻言,杨文广虽则有些失望,然也明白内臣结交在外领兵大将乃是大忌,他身为负责大齐军事的枢密使,在有些时候也需要与折家保持一定表面上的距离,即便折昭是他外孙女也不例外,这对双方来说都好。

      于是乎,杨文广颔首言道:“既然如此,那好吧,若你有空的时候,还是常来杨家看看,折秀和士奎都是念你得紧呐。”

      崔文卿点点头示意明白,这才目送着杨文广下阶而去。

      望着杨文广的背影,崔文卿想到了那身为辽国驸马的杨怀瑾,心内万般郁闷无从言语,只得化作了郁郁一叹。

      若是外祖父知道杨怀瑾投敌叛国的消息,只怕会非常的难过,所以暂时瞒着杨家是非常正确的选择。

      ÕýÔÚËû̾Ϣ¼ä£¬±³ºó´«À´ÁËÒ»¸ö²ÔÀϵÄÞÞÞíЦÉù£º¡°ÔõôµØ¸ÕÉý¹Ù¾ÍÌ¾ÆøÁËÄѵÀÊÇÏÓÉʹͲ»¹»¡±

      崔文卿微微愕然,闻声转头却见正是老师王安石,连忙长躬作礼道:“学生见过恩师。”

      “哈哈,好了,不必多礼,起来吧。”王安石亲自上前扶起了崔文卿,眯着老眼对着他一通打量,笑道:“嗯,黑了,也瘦了,在北地四州只怕没少吃苦吧”

      崔文卿毫不在意的笑道:“黑了瘦了才能体现出北地四州之行的艰辛,这样才不会给老师你老人家抹黑。”

      王安石点点头,看到周围尚有不少同僚,而宿敌司马光亦站在不远处,心知此非说话之地,握住崔文卿的手掌拍了拍他的手背,笑着叮嘱道:“待有空了来老师府中来坐坐,知道么”

      崔文卿用力点头道:“学生明白,学生还有许多事须得向老师你请教呢。”

      话音落点,师徒两人心领神会的交换了一个眼神,王安石这才离去。

      这一幕足让周围的王公大臣们看得叹为观止。

      这崔文卿不愧是朝中红人,官家对其厚爱欣赏也倒罢了,没想到刚一下朝,连宰相杨文广、王安石也来嘘寒问暖,如此待遇,实乃令人又是敬佩又是羡慕啊。

      然众大臣的惊讶还没有结束,待王安石刚走下台阶,一直站在不远处的司马光突然走到了崔文卿的身边,口气淡淡的言道:“崔大人,咱们聊聊如何”

      突见此景,暗中观看的大臣们几乎快要瞪圆了眼睛。

      在朝堂之中,司马光一直以古板严厉著称,而他奉行不结党,不营私,在朝中几乎没什么朋友,没想到今番主动与崔文卿攀谈,自让所有人震撼不已。

      面对突如其来的司马光,崔文卿心内也是相当吃惊,不知道司马光意欲何为,而且他一想到此人乃是司马薇的老爹,更是有了几分慌乱,连忙作礼道:“见过司马大人,大人客气了,下官自然奉命。”

      司马光点点头,目光瞄了瞄周围面露好奇之色的大臣们,鼻端微不可觉的轻哼了一声,对着崔文卿冷冷道:“既然如此,那你跟我走吧。”说罢,背着手下了台阶。

      崔文卿不敢托大,连忙亦步亦趋跟随而去。

      两人一前一后的走下台阶,出了龙首道绕上了广场侧面宫道,这里除了每隔五丈有一名把守羽林卫之外,四下倒是无人。

      待行至宫道拐角之处,一直负手前行沉默不语的司马光突然停下了脚步,转过身来目光犀利的盯着崔文卿,眼波中流淌出意味不明之色。

      被司马光这么盯着,饶是崔文卿的镇定,此刻也忍不住头皮有些发麻,连忙强自镇定勉力笑道:“呃这个,司马大人,也不知道你找下官所为何事”

      司马光老眼视线依旧放在崔文卿脸上没有半点移开,待看得崔文卿大是窘迫之后,这才冷声言道:“崔大人,老夫感谢你昔日舍命相救小女,也感谢你能够在明教危及小女安危之下,救了她的性命,你的恩情,老夫虽然从来不曾挂在嘴边,然却一直是记在心头的。”

      “敢情这未来老泰山是专程向我致谢的”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技术支持:近思之  所有书籍
    北京时间:2025/11/22 01:3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