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页 小说列表 排行榜 搜索

    《妻为大都督》-第325页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温馨提醒:系统正在全面升级。您可以访问最新站点。谢谢!

      好一首将进酒,诗文了得,意境了得,气势了得,文采了得。

      众人细细品味:此诗当先以时光流逝,如江河入海一去无回;人生苦短,看朝暮间青丝白雪之感概,言及人生苦短。

      又从人生苦短中暗示人生当及时行乐,引出了“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的绝佳妙句。

      而“天生我材必有用”,更是作者用乐观好强的口吻肯定人生,肯定自我,“有用”而“必”,显得非常自信,简直像是人的价值宣言。

      “千金散尽还复来”这又是一个高度自信的惊人之句,能驱使金钱而不为金钱所使,真足令一切凡夫俗子们咋舌。

      再品味其后,至此,狂放之情趋于【创建和谐家园】,诗的旋律加快。

      诗人那眼花耳热的醉态跃然纸上,恍然使人如闻其高声劝酒:“得知己,慰生平,将进酒,杯莫停”

      几个短句忽然加入,不但使诗歌节奏富于变化,既是生逢知己,又是酒逢对手,不但“忘形到尔汝”,诗人甚而忘却是在写诗,笔下之诗似乎还原为生活,他还要“与君歌一曲,请君为我倾耳听”,纯系神来之笔。

      而其后八句就是诗中之歌了。

      拍案而歌后,诗人酒兴更高,以下诗情再入狂放,而且愈来愈狂。

      “主人何为言少钱”,既照应“千金散尽”句,又故作跌宕,引出最后一番豪言壮语:即便千金散尽,也当不惜将出名贵宝物“五花马”毛色作五花纹的良马、“千金裘”来换取美酒,图个一醉方休。

      这结尾之妙,不仅在于“呼儿”、“与尔”,口气甚大,而且具有一种作者一时可能觉察不到的将宾作主的任诞情态。

      诗情至此狂放至极,令人嗟叹咏歌,直欲“手之舞之,足之蹈之”。

      待到众人本以为情犹未已,诗已告终之时,突然又迸出一句“与尔同销万古愁”,与开篇之“悲”关合,而“万古愁”的含义更其深沉。

      Õâ¡°°×ÔÆ´Ó¿Õ£¬Ëæ·ç±äÃ𡱵Ľá⣬ÏÔ¼ûÊ«È˱¼Ó¿µøå´µÄ¸ÐÇ鼤Á÷¡£Í¨¹Ûȫƪ£¬ÕæÊÇ´óÆð´óÂ䣬·ÇÈç´ª¾Þ±Ê²»°ì¡£

      倘若这样的诗词出自于文坛盟主欧阳修此等文学大家之手,人们在赞叹之余,倒也不足为怪。

      然怪就怪在这首诗居然是由一个名不见经传的诗社所作,那就足以令在场才子们为之震撼了。

      一时之间,所有人的目光都是落在了崔文卿和苏轼身上,眼眸中闪动着既是好奇,又是震撼之色。

      这两人,究竟何人

      面对众目睽睽,苏轼站起身来抬手一拱,笑语言道:“此诗并非在下所作,而是在下同伴崔轼作品。”

      “崔轼”

      一时之间,所有人都在念叨着这个名字。

      众人议论纷纷,均是不知道这个崔轼究竟是从何处冒出来的,为何竟有此等文采。

      惊讶赞叹声中,王鹏举恨得几乎将自己一口牙都要咬碎了。

      崔轼又是崔轼这个崔轼怎会如此厉害,居然次次拔得头筹,次次获得惊叹。

      似乎此人光凭自己的文采,就足以令世人震撼了。

      心念及此,王鹏举心内更是暗恨,他此生最是见不得同辈之人比他厉害,如此一来,更是恨上了崔轼。

      再看苏凝,待听完这首将进酒之后,整个人已经完全呆呆傻傻,全都懵懂了。

      作为有名的才女,苏凝在诗词造诣上不仅能够与苏洵、苏轼、苏辙三人比肩,甚至还有过之而无不及。

      而长期以来,苏凝对自己也是深有自信。

      她深信即便是遇到当世最了不得的才士,她也有信心与之较量一番。

      然而,待今日见识了崔文卿这首将进酒,她才知道什么叫做天外有天,人外有人。

      而崔文卿的这首诗,更让她生出了泰山仰之的感觉,竟无法窥其真正的文学高度。

      一时之间,苏凝心头涌出了阵阵说不清道不明的滋味,更有一丝莫名其妙的欣慰在里面。

      似乎对崔文卿获得如此荣誉,她还感觉到非常的高兴。

      面对周围赞叹之声,崔文卿淡淡一笑,轻摇折扇开口道:“能够作出此诗,在下也是侥幸而已,实在当不得大家的赞誉,况且现在谈胜负还言之过早,不是还有两轮不是么鹿死谁手也不好说”

      崔文卿此话到也是实情,在场诸多才子心内倒是生出了几分好胜之心,希望能够在接下来的比试中击败崔文卿以及一库诗社,从而也如他们这般获得大家的赞誉。

      霎那间,剩下的五个诗社斗志更是高昂。

      这时,吴柔萱继续言道:“接下来,是第二轮比试,请各诗社以佳人为题,作诗词一首,比试开始,现在开始点香计时。”说罢,抬手示意侍立在香炉旁边的吏员点燃黄香。

      崔文卿并没有急着作诗词,笑问苏轼道:“苏兄,照旧否”

      问的自然是两人还要不要继续比试。

      苏轼郑重其事的点头道:“自然照旧,文卿兄,这一轮我们再来比过。”说完,已是研磨提笔,认真思忖起来。

      崔文卿一笑,拿起毛笔略作思忖,一行行大字已是酣畅淋漓的写于纸上。

      待片刻之后搁笔,再看苏轼,似乎还没有写到一大半,崔文卿不由笑了起来。

      历史对于穿越者的福利,那是这些古人能够比拟的,这一局只怕文才高超的苏轼又是输定了。

      毕竟,他可是以中华历朝历代的绝妙诗词,来和苏轼比拼,苏轼想赢都非常之难。

      就这么等待了有倾,苏轼也完成了诗作,待搁笔长吁一口粗气,再望向崔文卿之事,苏轼不由深深的郁闷了,忍不住吐槽道:“你丫难道是为曹子建复生么居然又这么快作完了。”

      崔文卿笑道:“曹子建七步成诗,我崔文卿可是比不上,来,苏兄,咱们借着比过。”

      苏轼点点头,拿起自己所写的诗篇放在案几上,两人之间又开始比试了。

      第八零二章 屈居第二补欠更48

      煌煌灯烛下,崔文卿抬目望去,可见苏轼写的为一首西江月,题目为梅花,显然是一篇以花喻人之文章。

      È«´ÊΪ£º¡°Óñ¹ÇÄdzîÕÎÎí£¬±ù×Ë×ÔÓÐÏÉ·ç¡£

      海仙时遣探芳丛,倒挂绿毛幺凤。

      素面翻嫌粉涴,洗妆不褪唇红。

      高情已逐晓云空,不与梨花同梦。”

      再看苏轼,当看到崔文卿所写之词,苏轼微微一怔,瞬间露出了振奋之色,哈哈大笑道:“文卿兄啊,这一局,只怕是我要胜了”说完,竟是高兴德手舞足蹈,眉飞色舞。

      崔文卿微微一笑,再看向自己所写的词,题目为:南歌子香墨弯弯画。

      而全词是:“香墨弯弯画,燕脂淡淡匀。

      揉蓝衫子杏黄裙。独倚玉阑无语、点檀唇。

      人去空流水,花飞半掩门。

      乱山何处觅行云。又是一钩新月、照黄昏。”

      的确,比起苏轼这首词来,崔文卿这首词很明显要略逊一筹。

      见状,崔文卿心悦诚服的拱手笑道:“苏兄高才,这一局在下认输了。”

      苏轼大是得意,笑道:“说起来文卿兄这首词亦是不差,在下侥幸获胜而已,过奖过奖。”

      见到苏轼兴高采烈的模样,崔文卿不由暗暗一笑。

      在刚在作词的时候,崔文卿原本想写李煜的长相思,或者王观的卜算子。

      以这两首词的水平,想不获胜都是非常困难。

      只不过待到写词的时候,崔文卿转念一想。

      若他次次都胜过苏轼,每每都赢过他,即便苏轼表面上不会有什么,然内心必定会有所想法。

      毕竟维持兄弟情义最重要的是志同道合,而非是挑选一个比自己强的人。

      所以为了维系与苏轼之间的友谊,也为了留给苏轼颜面,所以崔文卿选择输掉此轮。

      这也是兄弟之间谦让之理。

      果然,取胜之后,苏轼一扫刚才的凝重之态,瞬间就变得意气风华起来,显然为胜过崔文卿而非常高兴。

      见状,崔文卿心头也是由衷高兴,在他眼中,胜负根本就不重要,重要的是人与人之间的情义。

      而从目前来看,他也是做对了。

      ´ýÎâÈáÝæ½«µÚ¶þÂÖÊ«´ÊË͵½´óÕÊÄÚ£¬×ÔÊǼ¤ÆðÁËһƬ¾ªÌ¾Ö®Éù¡£

      对于苏轼这首西江月梅花,陈宁陌也是赞不绝口。

      然可惜的是,虽然崔文卿故意输给了苏轼,却有人比苏轼更为厉害。

      苏凝以一首蝶恋花娇娥新妇,胜过了苏轼,取得了第二轮的头名,而西江月梅花屈居第二,倒是令崔文卿和苏轼有些想不到了。

      听完结果,崔文卿苦笑言道:“诚如苏兄所言,苏姑娘之文采果然高超,这一轮咱们输给她了。”

      苏轼毫不在意的大笑道:“文卿兄啊,我老早就告诉过你,苏凝的文采可是不在在下之下,她取得胜利也没什么奇怪的,看来咱们最后一轮可得当心一些了,若被苏凝取得头魁,只怕我们两人都要受其嘲笑了。”

      崔文卿想想也对,颔首道:“不错,你我两个堂堂男子,岂能输给苏凝这个小娘子苏兄,下一轮我得尽力了。”

      正待两人议论之际,另一边,王鹏举大笑着对着苏凝抱拳恭喜道:“苏姑娘果然高才,居然获得了第二轮头名,在下实在佩服佩服。”

      然令他没想到的是,苏凝脸上丝毫没有高兴得意之色,反倒隐隐有着一丝苦涩笑意,喟叹言道:“这首西江月梅花并非崔轼所作”

      “什么”王鹏举惊讶了。

      苏凝正容言道:“刚才这首词并非是崔轼所作,而为我兄长苏文卿所写,这一轮,崔轼根本就没有参赛”

      “吓”王鹏举被吓到了,不解询问道,“为何崔轼不继续作诗呢”

      苏轼略作思忖,轻叹言道:“或许是今夜的这些才子才女们,根本就无法激起他的斗志吧,所以也没有作诗作词的必要了。”

      听到如此回答,王鹏举更是妒火中烧,牙关也是咬得紧紧的,怒视着对面正在说笑的崔文卿,恨不得将之生生撕碎

      见到崔文卿依旧没有动放在桌案上的那壶酒,王鹏举忍耐不住之下,不由自言自语道:“可恶的田舍奴,待到你喝下此酒,你就知道本大爷的厉害了到时候看你怎么作诗。”

      此话声音虽是不大,然却让苏凝听得是明明白白,她顿时一怔,讶然道:“酒什么酒王兄,莫非崔文卿桌上的酒有什么问题”

      王鹏举自知失言,不免心头一跳,连忙轻笑掩饰道:“酒呵呵,我哪有说酒,苏姑娘,一定是你听错了”

      苏凝也不知道是否是自己听错了,然眼下王鹏举不愿意说,她也不好继续追问,望着对面的崔文卿,心头不由更是忐忑,一时之间竟不知道该怎么办才好。

      此刻,吴柔萱又是亢声言道:“诸位才子,经过两轮比试,现在共有三个诗社进入了今夜诗词雅集的最后一轮,分别为一库诗社、三人行诗社、弘文诗社。而现在,最后一轮比试正式开始,请三诗社以功业为题,作诗或作词一首成绩最佳者,便是今夜的头魁。”

      话音落点,所有人全都露出了既紧张又期待之色。

      毕竟是最后一轮,也是到了分胜负的时候,场面尤为精彩。

      待看到吏员点燃黄香之后,崔文卿望着苏轼笑道:“苏兄,此乃最后一轮了,你我的比试也是最后一场。”

      苏轼点头道:“不错,现在你我一胜一负,最后一轮定输赢。”

      “好那我就开始了”崔文卿大笑了一声,已是提起了搁在案头的毛笔。

      而苏轼也是长吁了一口气,眉峰轻挑,气沉丹田,摘下笔架上的毛笔想也不想就奋笔而书,显然关于功业的诗词早就已经思谋妥当,眼下只是落笔便可。

      两人均是人中之龙,才学名士,一人一笔书写飞快,一个个大字也是酣畅凛淋漓的挥洒在了宣纸上面。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技术支持:近思之  所有书籍
    北京时间:2025/11/20 21:1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