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页 小说列表 排行榜 搜索

    《妻为大都督》-第321页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温馨提醒:系统正在全面升级。您可以访问最新站点。谢谢!

      一个是女作男装,俊俏得一塌糊涂的宁贞。

      一个是眼神躲闪,仿若是作出了事的荷叶,想来应是怕他责怪。

      而另一人,则是一个从未见过的年轻公子,二十岁左右的年纪,摇着折扇神情冷然,目光中透着深深的仇恨。

      双方见面,一方得意,一方惊诧,气氛大是沉默。

      待好不容易回过神来,苏轼好气又是好笑,直接摆起了兄长的架子,言道:“苏三,你如何这么没有规矩,居然不经过我的允许,就私自跑到赛诗会上来了可有把我放在眼里”

      崔文卿一听此话,暗忖道:果然是苏兄的小妾啊,训斥起来居然这么不留情面。

      未等苏凝开口,王鹏举已是上前一步挡在了苏凝面前,冷冷言道:“你是何人,竟敢前来管苏姑娘的事情”

      “我我是何人”苏轼指着自己鼻头甚为啼笑皆非,显然被对方的问题逗乐了。

      第七九三章 有那种调调

      故此,苏轼冷笑言道:“苏凝乃是我的书童,难道大爷我管不得她”

      闻言,王鹏举顿时惊讶,回身望着苏凝不能置信的言道:“苏姑娘,你是她的书童”的确,以苏凝所展现出来的文采,岂会是一个小小的书童如此变故,自然令王鹏举大感震惊。

      苏凝暗地里对苏轼作了一个鬼脸,淡淡言道:“苏公子,你敢摸着自己的良心说,我苏凝真的是你书童么”

      一席话落点,苏轼嘴巴张了张,显然哑口无言,在心底无声呐喊道:我擦你是我妹啊

      听到两者的对话,崔文卿更是误会,暗忖:果然是小妾,苏兄真是风流不羁啊

      一旁,王鹏举顿时放下心来,冷笑道:“即便苏姑娘当真是书童,今日大爷我也要为她赎身,从你这浪荡公子的魔抓中解救出来。”

      闻言,苏轼脸膛上的神色顿时冷了下来,冷冷问道:“阁下何人怎会与苏姑娘同路”

      王鹏举一甩折扇,扇面轻拂胸前,露出了上面斗大的四个字“宁静致远”,口气却是一点也不宁静致远:“大爷我姓王,乃是苏姑娘刚刚结识的好友,忘了告诉你们两个田舍奴,今日负责诗词雅集举办的府州王别驾,乃是在下之父,识相一点就给我向苏姑娘认错道歉,赔礼认罪,否者今晚大爷我让你们吃不完兜着走”

      “王别驾”崔文卿和苏轼同时惊声一句,面面相觑,脸上的神情要多精彩有多精彩。

      “哈哈,被吓到了吧”王鹏举得意洋洋一句,“乘现在滚走还是来得及,跪下道歉吧,大爷我放你们离开”

      “放你娘的构皮”苏轼一声怒骂,显然被激怒了,“别说王别驾,就连府州刺史对吾等也是以礼相待,你算个什么东西,居然胆敢在我面前口出狂言”

      “哦连府州刺史对你也以礼相待”王鹏举一怔,顿时被此话逗乐了,“哈哈,田舍奴,你以为你是皇亲国戚还是【创建和谐家园】显贵做梦的吧若姜刺史真对你以礼相待,今晚怎不邀请你作上宾,你反倒要来参加这赛诗会,方能入场呢真是可笑啊哈哈哈”

      苏轼冷笑道:“姜太东亲自派人给在下送来赴宴请柬,只是在下不愿意凭此前来而已,想凭借自己的能力入内”

      听到此话,王鹏举笑得更是开心,揶揄言道:“刺史大人专程给你送请柬你还不愿意前来想凭借自己的能力入内哈哈,我没听错吧,有你这么往自己脸上贴金的么”

      这时,几人周围已经围满了不少看热闹的才子们,听到苏轼的“吹牛皮”之言,再听到王鹏举嘲笑之声,大家顿时轰然大笑看来,看向苏轼的目光中也充满了鄙夷之色,显然认为他是不知天高地厚的狂徒。

      苏轼又觉愤怒又是郁闷,更不明白苏小妹今天哪根筋不对,为何要与他做对。

      便在他想要发怒的时候,崔文卿上前拍了拍他的肩头,开口言道:“苏兄,稍安勿躁,不值得为这样的人而动怒。”

      苏轼深深吐了一口浊气,强迫自己冷静下来,颔首道:“文卿兄说得不错。”

      “况且赛诗会本就不限男女,苏姑娘以及宁姑娘乃至荷叶想要参加,咱们也管不着对不对”

      “对。”苏轼点点头,怒气顿消。

      顺利安抚苏轼后,崔文卿才望着苏凝笑道:“苏姑娘,今日咱们相逢于诗词雅集,也算是一件乐事,况且还能同场竞技,更是快哉快哉。”

      “谁愿跟你快哉快哉”苏凝冷笑一句,突然意识到她的话带着些许歧义,娇靥顿时就红了,捏紧粉拳一脸镇重其事的言道:“今天,我要在诗词雅集上堂堂正正的击败你”

      崔文卿一愣,自然明白苏凝这么恨他的缘由,不由露出了苦笑之色。

      见崔文卿如此模样,苏凝大感畅快,言道:“崔公子,你且记住我给你说的话便是。”说完,犹如一只骄傲的孔雀般离去了。

      苏凝一走,宁贞自然毫不留恋紧随她而去,唯有荷叶欲言又止,最后化作一声轻叹,也是跟去了。

      倒是那王鹏举兀自不服,用折扇扇尖指点着崔文卿和苏轼,冷笑道:“你们两个田舍奴好样的,呵呵,今晚给我等着”说完此话,也是转身离开。

      被苏凝这么插了一手,苏轼原本的好心情顿时荡然无存了,苦笑言道:“这苏凝啊,今天也不知道是发了什么失心疯,居然前来跟我们作对。看我回去不好好收拾她。”

      崔文卿自然明白苏凝此举的缘由,一时之间倒是有些郁闷,却无法对苏轼言及,轻叹道:“大概是女儿家特有的那几天吧,心情不舒服”

      “什么”苏轼没听清楚,连忙询问。

      “没什么。”崔文卿连连摇手,可不能让苏轼听明白此话,轻笑问道:“苏兄啊,事到如今,你还想瞒我,苏凝明明是你的呵呵,你懂的。”

      最后那句小妾,自然是怕说出来苏轼不好意思,故此咽进了肚子里。

      苏轼以为崔文卿已经看出了苏凝乃是他小妹,尴尬笑道:“文卿兄聪慧过人,苏凝之事自然瞒不过你,说起来,倒是让你见笑了。”

      崔文卿露出一副我早知道的表情,言道:“苏兄,你们苏家也算是名门望族,相信家教甚严,为何苏凝如此做派,只是是你把她惯坏了吧”

      苏轼轻叹一声道:“说起来不止是我,就连我爹,我弟苏辙,都对她甚是宠爱,自然性子有些倔强娇蛮了,现在想来真是我们父子三人之失啊。”

      “他爹他二弟这什么鬼”

      崔文卿瞬间就被深深震撼住了。

      苏轼之爱妾,他爹和他二弟宠爱甚来这三人之间好歹也要避嫌才是

      难道他们父子三人有那种调调喜欢玩互换小妾的游戏

      想到这个可能,崔文卿不免周身恶寒,这才发现似乎自己对苏轼了解得太浅了。

      第七九四章 吴都知

      待夜幕降临之时,崔文卿等人终于走进了举办诗词雅集的营地。

      这一片营地位于黄河之畔,不远处就是滚滚滔滔的黄河水。

      此际天空中圆月高悬,星光闪烁,营地内华灯初上,人声喧嚣,月光、星光、灯光倒影在黄河中更是点点晃动,整个天地一片朦胧美色。

      “此等美景,实在壮哉”苏轼显然也是第一次来到黄河河畔吟诗作对,忍不住一声赞叹,脸上露出了欣赏之色。

      崔文卿点头笑道:“中原山河,当以五岳以及黄河长江最为雄壮,黄河九曲十八弯,哺育了华族数千年血脉,如今更是成为大齐抵挡辽人铁骑入侵的第一道防线,实乃当之无愧的河川长城。”

      苏轼哈哈笑道:“所以刚才文卿兄才作出了:黄河九天上,人鬼瞰重关。长风怒卷高浪,飞洒日光寒的词句”

      崔文卿笑而不语,权作装逼。

      此时,便有吏员将参加诗词雅集的十二个诗社安置坐在了帐篷之间的广场上。

      广场宽阔明亮,根根木柱犹如雨后春笋拔地而起,上面悬挂着盏盏风灯,在轻拂而过的河风中轻轻摇曳着,照着四周犹如白昼。

      而在广场中央,跳动着一团熊熊燃烧的篝火,篝火上面架着金黄油亮的烤羊,可见在诗词雅集作诗作词之余,与宴才子们也能够大快朵颐一番。

      苏轼和崔文卿的位置在广场偏北之处,也不知道是巧合还是故意,他们两人的对面正是三人行诗社。

      而且更令崔文卿觉得悲催的是,苏凝恰好坐在了他的正对面,也就是说只要他不移动视线,就这么平行看过去,入目便是苏凝美丽无匹的俏脸。

      然得知苏凝的“真实身份”后,再看那张俏脸时,崔文卿直接有些胃疼,转头对着苏轼苦笑言道:“苏兄,打个商量,你我换个位置如何”

      苏轼岂知道崔文卿心内之苦乜了对面的苏凝一眼,悠然笑道:“怎么地,以文卿兄的才华,难道还害怕苏凝那小丫头不成”

      “这和怕不怕没关系。”崔文卿有苦不能言,脸上苦笑更甚。

      苏轼正容言道:“文卿兄,你可千万不要小看苏凝,若论文才,只怕她不

      妻为大都督 分节阅读 351

      d在我之下,待会诗词比试,你一定得当心才是。”

      崔文卿怎会料到他们苏家除了三苏以及苏小妹外,居然还有苏凝这么一个妖孽,不由点头轻叹:“放心吧,不管她有多么厉害,我相信她也不会是我和苏兄你的对手,无论如何,我们都要赢得比试,不为其他,单为愿你一场美梦。”

      苏轼哈哈笑道:“今夜只要能够见到那位传说中的吴都知,在下就已经心满意足,何须真要拿到第一当吴都知的入幕之宾”

      崔文卿笑着反问:“难道苏兄舍得将入幕之宾这么难得的机会让给别人让别人一亲芳泽”

      苏轼想了想,说道:“自然不愿意。”

      “那不就对了么,所以啊,咱们今晚遇神杀神,遇佛杀佛,必须第一。”

      崔文卿话音刚落,突闻广场上响起了一阵欢快轻盈的踏歌声,再看场中,却见乃是一群彩衣女子簇拥着一个绝色女子进场来了。

      ð¨½àÒø»Ô֮ϣ¬¿É¼ûÄǾøÉ«Å®×Ó¾öÈ»²»³¬¹ý¶þÊ®Ë꣬һϮ°×Ò£¬Éí¶Îñºñ»¡£

      Ä«·¢Á÷ÔÆ°ãÇãк¶øÏ£¬É¢ÂäÑü¼Ê£¬½¿ØÌÑýÄõÈç˹£¬¶ËµÄÊǷ绪ÎÞË«£¬ÆøÖʸßÑųö³¾£¬´øµÃ¼¸·ÖÇåÀ䣬´¿¾»µÃÈôÌìÉÏÚØÏÉ¡£

      待到看到女子的那一霎那,不仅仅是崔文卿和苏轼两人,广场上所有的才子才女全都为之愣怔住了,显然惊于此女的容貌。

      在众目睽睽注视下,绝色女子没有半点慌乱失措,她坦然自如的款款而行,来到了广场中央,对着围成弧形的才子坐席彬彬一礼,亲和柔美的嗓音已是飘荡开来:“奴太原都知吴柔萱,见过诸位才士。”

      听到这般天籁之声,众人这才纷纷回神,响起了一片乱糟糟的问好声:“吾等见过吴都知。”

      那叫做吴柔萱的绝色女子柔和一笑,开口言道:“今夜,奴奉府州姜刺史之令,代为主持诗词雅集,评点文学风雅,而负责今夜评判的,乃是数位德高望重的名士,因须得避嫌之关系,名士们全都在帐内落座,待大家作得诗词之后,会有专人送入帐中,供评判评点。”

      如此一来倒也公平,众才子自然没有丝毫的异议。

      苏轼小声问崔文卿道:“文卿兄,此女是否就是当日咱们推车时,你所见之人”

      崔文卿点头失笑道:“不错,正是她,如此绝色容貌,一见就过目难忘,自然记得。”

      苏轼偷笑道:“那你说吴都知可否还记得文卿兄你呢”

      崔文卿轻笑道:“这吴柔萱身份如此尊贵,容貌如此绝色,只怕每天围在她身边的狂蜂浪蝶多不胜数,见过的英俊公子也多不胜数,岂会记得只有一面之缘者的容貌我想啊,她早就把我忘了才是。”

      苏轼颇觉同感的点点头,继而满是振奋的言道:“无妨,只要今夜让她记住我们便可。”

      这时,吴柔萱正宣读着诗词雅集之规矩:“诸位才子,今晚诗词雅集共分三轮,第一轮在十二个诗社中选六个入围诗社算作胜利,第二轮在六个诗社中选三个入围诗社,而最后一轮则选一个获胜诗社,而这唯一的获胜诗社便是今夜诗词雅集的头魁,届时,姜刺史将邀请头魁诗社前往帐内主席落座,并赐酒奖励。”

      此话落点,一阵嗡嗡哄哄之声。

      吴柔萱轻笑道:“根据刚才姜刺史所言,另外今晚的诗词雅集还有尊贵宾客到来,倘若才子所作文学佳作能够入尊贵宾客法眼,进行点评,说不定名声就会水涨船高,倘若其人被尊贵宾客相中,那可谓是飞上枝头变凤凰,前途不可【创建和谐家园】”

      倘若刚才才子们还略作小声讨论,此时听到吴柔萱这番话,广场上立即就掀起了惊天骇浪,议论开来。

      “什么,尊贵客人难道身份比刺史大人还要尊贵么”

      “河东一带能有谁比刺史大人还要尊贵莫非是振武军大都督折昭”

      “嗳,也有可能是河东路经略使童州,除此两人其谁”

      一番猜测之后,几乎所有才子都忍不住兴奋了。

      第七九五章 美酒、佳人、功业

      听到耳畔嗡嗡议论,崔文卿却是嗤之以鼻的。

      因为他知道折昭现在正在隩州军营忙碌新军训练之事,根本不可能返回府州,更加不可能前来出席这个她根本就不敢兴趣的诗词雅集。

      至于童州,前段时间因那场争论事件,童相公多多少少有些尴尬,自觉不好意思面对崔文卿,故此在银票发行结束之久,就离开府州返回太原去了,短期之内决然没有可能再来府州。

      那这位尊贵客人既不是折昭,又不是童州,那究竟会是谁了

      崔文卿想不明白,自然不会多想,瞧见旁边的苏轼扭扭捏捏,欲言又止,想问却不好意思问的模样,便忍不住白了他一眼,向着吴柔萱问出了苏轼最为关切的问题:“那敢问吴姑娘,倘若取得诗词雅集头魁,也不知道能否与姑娘你秉烛夜谈,讨论文学诗词呢”

      此话一出,原本闹哄哄的广场顿时就一片安静。

      众才子循声望来,膛目结舌的望着崔文卿,又是惊讶又觉兴奋,更有许多人不能置信。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技术支持:近思之  所有书籍
    北京时间:2025/11/20 15:54: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