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页 小说列表 排行榜 搜索

    《妻为大都督》-第316页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温馨提醒:系统正在全面升级。您可以访问最新站点。谢谢!

      苏凝心知自己不能亲自前去寻苏轼和崔文卿的麻烦,只得将求助的目光投向了宁贞,问道:“宁姐姐,你可有什么好办法”

      宁贞掰下一个橘瓣儿丢入小口当中,香汁肆溢甜入心扉,贝齿慢慢咀嚼含糊不清的言道:“刚才听你们说,崔文卿他们准备隐姓埋名参加诗词雅集”

      ¡°¶Ô¡£¡±ËÕÄýÖØÖØò¥Ê×£¬ËµÆð´ËÊÂËý¾ÍÀ´Æø¡£

      宁贞一声冷笑,站起身来,在凉亭内慢悠悠的踱上几步,已是计上心来,转身笑言道:“你们觉得崔文卿和苏轼倘若前去,能获得吴都知的青睐么”

      苏凝略一思忖,言道:“这些自喻为文人雅客的都知几乎都是爱才之人,阿兄文采了得,乃当代有名的文学才士,而崔文卿更是绝世大才,相信以他二人的文学功底,引起吴都知的注意应该不是什么难事。”

      “那就好办了。”宁贞将手儿一拍,笑道,“既然此二人自持文才,那干脆我们三人也组成一个诗社,前去诗词雅集上击败他们,这样一来不仅断了崔苏二人之念想,更让他们无言自容无颜见人,你不知你们意下如何”

      苏凝愣了愣,美目陡然就亮了起来,然她又很快意识到了一个问题,原本有些明亮的眸子登时就有些黯淡了,一声轻叹道:“可是,先不论崔文卿,光是阿兄的文才就让人仰望如泰山,我们如何能够匹敌”

      宁贞轻笑道:“传言苏家当中并非苏轼和苏辙两人才华最是高超,而是另有其人,不知苏姑娘以为然否”

      轻轻一席话,顿让苏凝露出了惊讶之色,她睁大美目不能置信的望着宁贞,显然震惊在了宁贞的言语当中。

      宁贞微微的瞥了荷叶一眼,确保她不能听出端倪,才微笑解释道:“在下职司崔文卿护卫之前,乃六扇门副总管,本就对朝中的【创建和谐家园】显臣负有监视探听之职,兵部苏尚书家中的情况在下也略知一二,对于苏姑娘的情况也是知晓,故才有此言。”

      苏凝恍然醒悟,这才知道原来宁贞早就知道了她的身份,只是一直没有点破而已。

      心念及此,苏凝微笑言道:“宁姐姐果然聪明,小女子以前时常跟着公子读书写字,倒也耳濡目染,文采么马马虎虎,那好吧,就算我一个。然你二人”说完目光落在两女身上,却是有些狐疑。

      荷叶明白了她的意思,连连摇手摆头道:“不行的不行的,那些作诗作词我可不会,况且给我天大的胆子,也不敢与公子为敌啊。”

      苏凝暗叹了一声,自己这个假书童却不好责怪身为真正侍女的荷叶,荷叶那种唯主人至上的思想是不可能被轻易跟改变的。

      倒是宁贞淡淡笑道:“荷叶作诗作词就算了吧,与我们一道前去打酱油便可,至于在下,以前好歹也是国子监的学子,应付这种地方小诗会还不是手到擒来,也算我一个便是”

      听宁贞答应了下来,苏凝登时就面露喜色,自信满满的言道:“那好,宁姐姐,就由我们三人组成诗社,一道前去让崔苏两人铩羽而归,断绝他们的【创建和谐家园】念想。”

      “好”宁贞点头同意,“崔文卿的诗社名为一库,那咱们诗社叫什么诗社为妥呢总该有个名字才是吧”

      苏凝略一思忖,美目登时一亮,轻笑莞尔的说出一个临时想到的名字:“我们正好三个人,叫三人行诗社如何”

      宁贞想了想,击掌赞叹道:“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果然好名字,那好,就让我们前去当崔文卿和苏轼的文学老师吧。”

      话音落点,顿时激起了一阵银铃般的欢笑。

      第七八二章 你想当我妹夫

      八月十五,乃中原大地传统的中秋节。

      这一天,自古便有祭月、赏月、拜月、吃月饼、赏桂花、饮桂花酒等习俗,流传至今,经久不息。

      而中秋节以月之圆兆人之团圆,为寄托思念故乡,思念亲人之情。

      然崔文卿和苏轼都是少年不知愁滋味的年纪,加之奉旨公差少年显贵,倒也没有太多的思乡思人之情节。

      除了崔文卿想了想折昭之外,中秋节对于两人来说倒也没有太多其他含义了。

      而此时此刻,他俩都在为即将举行的诗词雅集而准备着,

      说是准备,此词对崔文卿来说却显得有些多余。

      与平常一样,参加诗词雅集的他该穿什么就穿什么。

      依旧是一身白底蓝边的儒士袍衫,头上戴着一顶普普通通,无任何装饰的纱罗幞头,腰间系着一条绣着金丝的暗纹腰带。

      如此装束,看起来完完全全像是一个稀松平常的儒学士子,除了略显俊朗的容貌,实在没有太过多少显眼之处。

      相比之下,苏轼今日的装束就显得隆重多了。

      一顶中间镶嵌着美玉的黑纱罗垂脚幞头,一领绣着暗纹大团花的月白色袍衫,脚下再是一双乌黑发亮的翘头乌皮履。

      更别提他本就生的面如冠玉,玉树临风,穿上这身衣衫之后,真乃如虎添翼,如龙得水,站在那里整个人顿时显出了与众不同的风范。

      “我嘞个擦,苏兄,穿这么隆重你准备去相亲啊”见到苏轼如此模样,自觉当了绿叶陪衬的崔文卿立即爆了一句粗口,露出了哭笑不得之色。

      苏轼一愣,随即好奇询问:“敢问文卿兄,你这口中的相亲乃是何意”

      崔文卿这才记起此时的大齐尚没有相亲一说,想了想挠着头皮言道:“这个相亲呢,是男女双方经媒人亦或是熟人介绍,从而相识相知相恋,乃至最后成亲的一种方式。”

      苏轼恍然大悟,笑道:“你说的这种不就是问媒么然在下目前尚无子嗣,如何能够相亲,文卿兄真是说笑了。”

      崔文卿心知古代的相亲乃是双方父母见面,与后世相亲当事人见面大不相同,不禁生出了几分不好回答之感,苦笑道:“苏兄,你可有想过男女双方就这么单独见面,整个相亲过程不要父母过问插手么”

      苏轼愣了愣,随即摇头道:“如此做派,岂不违背礼法,怎么可能即便是有违背礼法者想要见面,也多是男女双方各由媒人或父母带到集庙会亦或是【创建和谐家园】,进行所谓的会面,然也只能远远的看上一眼而已。”

      崔文卿轻叹道:“然这样婚姻大事全是由父母进行包办,夫妻两人直到成亲之后才能见上一见的事情,你就不觉得可怕么”

      苏轼根本不能理解崔文卿太过超前的想法,一脸纳闷的言道:“有什么可怕,千百年来所有人都是这么过的。”

      “唉,我这么给你说吧,倘若苏兄父母为你包办婚姻选择妻子,若你妻子丑若无盐女,这改要如何是好”

      听到崔文卿这一句话,苏轼俊脸很明显的抽了抽,这才叹息言道:“还能怎么办,婚姻大事乃媒妁之言父母之命,岂能凭人愿而改变倘若妻丑,大不了以后多纳几房美妾便是。”

      苏轼的想法也是大齐许多有权有势之人的想法,崔文卿倒也能够理解,轻轻颔首言道:“这也是没有办法的办法了,所以说啊,这娶妻当真犹如买【创建和谐家园】,能够娶上漂亮女子的毕竟是少数,苏兄,在下已无此忧,对你将来的遭遇,我只能对你表示同情了。”

      说起此事,苏轼登时就怒了,不满嚷嚷道:“擦你以为人人都像你,随便娶妻就能娶个如折昭这样的绝色,她除了脾气凶悍了一点,完全是一个犹如越国西施,汉宫飞燕的绝代美女,如此艳福,当真是比中了头等【创建和谐家园】还难啊”

      闻言,崔文卿顿时哈哈大笑,显然为自己的好运气而无比的得意,直看得苏轼郁闷不已。

      笑罢之后,崔文卿好奇问道:“对了,苏兄年已二十,难道苏尚书还没有为你纳娶妻子么”

      苏轼苦笑道:“我辈男儿当先立业后成家,我前岁才进士及第,家里还没有来得及为我选妻呢,不过我的二弟苏澈已经在去岁成家,而所选妻子乃是鸿胪寺少卿陈大人之女,这长相啧啧,只能对子由苏辙字深表同情和慰问。”

      这时候,崔文卿突然想起一事,连忙询问道:“对了,听闻苏兄还有一妹唤作苏小妹,自小聪明伶俐,文思泉涌,乃不可多得的绝世才女,也不知道是否有此事”

      崔文卿所言的这些传闻并非是听至当代,而是为他穿越的那个时空宋朝之事。

      根据不少野史记载,苏洵、苏轼、苏辙父子因文学成就极高,一直为后人所景仰,然在家中能够在文学上与三苏比肩的,还有苏洵之女苏小妹。

      一代文豪苏轼儒道互补,名气大得没边儿,然与妹妹苏小妹相比,他似乎还要矮上半截儿,而苏小妹更是留下了三难秦观、佛印与牛粪等等故事。

      崔文卿从来没有听苏轼提及过他是否有一个小妹,好奇之下才有此问。

      听到崔文卿之问题,苏轼顿时露出了警惕之色,望着崔文卿口气恍若是在防贼:“文卿兄,你问此事干什么”

      ´ÞÎÄÇäһ㶣¬ÞÞÞíЦµÀ£º¡°ÔõôµØ£¬ÄѵÀµ±ÕæÓиöËÕСÃ㬱»Äã²Ø×ÅÒ´×Å»¹²»Ïë±»±ðÈËÖªµÀ¡±

      苏轼苦笑道:“什么藏着掖着,小妹年龄尚小,乃我们家中之瑰宝,深受两老以及我和之子由的疼爱,故此听到你出言打听,我才有些奇怪。”

      “哇,原来真有苏小妹”崔文卿登时就兴奋了,抓住苏轼的衣袖道,“怎么样,多大年龄了,长得是否漂亮可有比拟折昭的容貌”

      苏轼一脸郁闷,暗忖:你不是已经早就见过了么嘴中却言道:“文卿兄,你打听这么清楚,难道想当我妹夫不成只可惜你乃有家室,要不然咱们两家结亲,你就成为了我的亲妹夫,岂不快哉”

      第七八三章 狂蜂浪蝶

      听到此话,崔文卿哭笑不得,要知道当苏小妹这样的才女的丈夫,可不是什么好的差事,进个洞房都要对个楹联,更别提时时刻刻都需要知书达理,出口成章,过这样的日子,对于崔文卿来讲当真是生不如死。

      而且最为关键的是,现在他已经有了折昭这样美丽动人的娘子,如苏小妹这样的历史名人还是算了为好。

      闲聊片刻,两人准时出门,坐上马车朝着府谷县外而去。

      根据苏轼所打探得来的消息,中秋雅集共分为两场,其中第一场为赛诗会。

      所谓赛诗,是指有意于参加诗词雅集的诗社,报名参赛之后相互进行比拼,从而逐鹿名次,评选出最为优秀的十二个诗社。

      而胜出的这十二个诗社,就能在夜晚参加于黄河河畔举行的诗词雅集。

      令苏轼非常向往的吴都知,将会在夜晚的诗词雅集上出现,代为评点风雅,主持雅集。

      故而要参加诗词雅集,首先就必须夺取赛诗会名次。

      对于这一切,崔文卿和苏轼倒是信心满满。

      他们一人为穿越者,自己本就具有一定文学素养,脑海里所储备的诗词楹联多不胜数,应付这些小场面自然不是什么难事。

      而另一人则是名扬天下的无双才子,更被视为未来文坛盟主的最佳人选,区区一个地方性的赛诗会,自然是手到擒来。

      用崔文卿的话来形容,他俩现在就如同两个满

      妻为大都督 分节阅读 346

      d级大号,去刷新手村副本一般,完全没有难度。

      驱车来到黄河河畔,可见略见枯黄的草地上已经搭建了一片营帐。

      可见万里碧空如洗,黄河蜿蜒似练,营帐座座而起好似雨后生长出来的朵朵蘑菇,彩色的旗帜处处飞扬,犹如彩蝶翻飞飘舞,让人望之就生出了心旷神怡的感觉。

      此时此刻,营帐外面已经站满了不少的人,几乎都是穿儒士袍服,摇风流折扇的才子。

      他们三三两两的聚在一起,或微笑畅谈,或吟哦诗词,更或谈论风花雪月,其文明之风华,实乃令崔文卿大开眼界。

      “噢呀,没想到北地四州居然有这么多的才子,呵,看着场面只怕不下数百人吧”跳下马车,崔文卿笑着便是一句。

      苏轼紧随其后而下,站在草地上目光巡睃一周,折扇不紧不慢的摇着,口气也是不紧不慢的:“文卿兄,今日所来的才子,可不单单只是北地四州之人,而是囊括了整个河东路,据在下了解,听闻更有河东路之外的才子慕名而来,所以才有如此盛况。”

      崔文卿大觉纳闷,不解询问道:“怎么一场普通的地方雅集,居然能够吸引外地才子前来参加难道这些人都闷得发慌么”

      苏轼笑语言道:“文卿兄啊,今年八月十五整个河东路,也唯有府州举行了诗词雅集,自然非常吸引才士们的目光,加之作为才子,谁不想提升自己的名声,从而名扬天下,而参加诗词雅集作出不俗诗篇,便是最好的选择。”

      听到此话,崔文卿立即明白了过来,暗忖这些才子参加雅集想必也与后世那些明星需要曝光率维持自己的名声那般,曝光率多了,名声自然能够得到提升。

      苏轼继续说道:“而且今日代为主持风雅的乃美艳倾国的吴都知,此女实乃如同最是美丽的鲜花般招引狂蜂浪蝶,才子们闻美心动,自然趋之若鹜了。”说罢目光环视着眼前那些才子们,露出高洁名士对心怀不轨的浪荡之徒的鄙夷之色。

      崔文卿一脸正容的点头,拍着苏轼的肩头道:“这位狂蜂浪蝶说得真对,走啦,报名去”说完,大笑先行。

      苏轼大窘,疾步快追:“擦你才是狂蜂浪蝶,你全家都是狂蜂浪蝶”

      来到报名之处,可见那里已经排上了不少人,崔文卿和苏轼耐心的等待了柱香时间,终于轮到了他们。

      “是何诗社”负责登记造册的吏员头也不抬,冷冷询问。

      “一库诗社。”崔文卿淡定从容的说出了这个名字,蓦然回想起了去年八月十五在洛河参加诗词雅集的情景,当初他和高能两人可是凭借一库诗社大放光芒啊。

      只不过那时候的高能乃是猪队友一个,与今日的苏轼相比,实乃有着霄壤之别,何能同日而语。

      “一库诗社真是怪名字”吏员终于抬头看了崔文卿一眼,继而又漠不关心的言道,“为了控制诗社参加人数,按照刺史大人所制定的规矩,每个诗社最多只有三人参赛,你们可有想好人选”

      崔文卿点头道:“想好了,我们诗社只需两人便可。”

      “那好,姓名”

      “崔轼,苏文卿。”

      既然是隐姓埋名参加雅集,那自然就不能使用真名,崔文卿和苏轼早就商量妥当,直接将两人的名字互换一下造册登记便可。

      那吏员将两人的姓名登记在了名册上之后,旁边另一位吏员已经递来了两块参赛竹片。

      竹片上面写着参赛者的姓名以及大概长相,如高矮胖瘦,容貌特点等,这样做自是防止有人中途冒名顶替,也是为了确保公正性采取之法。

      待忙碌妥当之后,崔文卿苏轼两人说笑着走入了营中,却不知道在他们身后,已经悄悄的多了三个跟随者。

      苏凝、宁贞、荷叶三女是跟随这崔苏二人出城而来的,为怕他俩发现,她们一直小心翼翼得跟随其后,待见到崔文卿忙碌完毕进入营中,三女这才走到了登记造册之处。

      今日苏凝盛装出席,衣衫靓丽,打扮的非常明艳动人,刚一出现顿时迥吸引了许多才子们的注意,不少人都是露出了狼一般的表情,显然震惊在了苏凝的美貌之下。

      而宁贞依旧是一身男装,面如冠玉,唇红齿白,除了略显阴柔,实乃一个不折不扣的俊俏小生,自然也吸引了周围不少才女的目光。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技术支持:近思之  所有书籍
    北京时间:2025/11/20 09:48: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