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页 小说列表 排行榜 搜索

    《妻为大都督》-第277页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温馨提醒:系统正在全面升级。您可以访问最新站点。谢谢!

      “盖上河东银行的大印就能生效了”苏轼听得连连咋舌,望着崔文卿叹服笑道:“文卿兄,现在你这河东银行正是厉害啊,居然堪比朝廷的造币坊了。”

      崔文卿摇手笑道:“不然,说起来,纸质货币只是实物货币的替代物而已,最终稳定百价的,还是朝廷所发行的纹银以及铜币,况且每月振武军大都督府以及河东经略府给河东银行印制纸质货币都有定额,并非是我们想印多少就印多少。”

      苏轼明白了过来,失笑道:“不管怎么说,光这银票一发行,你们就能够以几乎没有成本的简单纸张,从百姓们手中唤来真金白银,文卿兄,这一招比起横征暴敛还有厉害,而且更为厉害的是,百姓商贾全都是心甘情愿,且人人雀跃,所以说,赚钱赚到你这一步,呵呵,真是厉害啊”

      面对苏轼的赞美,崔文卿却丝毫没有露出欣喜得意之色,神情反倒说不出的凝重:“其实以前我觐见官家的时候,曾向官家提过银票之事,官家虽不支持,但也没有表示反对,而安石相公的意思便是让我们以河东路作为试点,倘若切实可行,在将银票用作全国推广,从目前成效来看,的确非常显著,然我却一直有一个心结,那就是现在我们的货币体系实在是太脆弱了,一个不好,说不定就会激起极大的麻烦。”

      发行银票本就是吕惠卿的得意之作,听到崔文卿这么说,他顿时有些奇怪了,问道:“敢问崔行长,有何麻烦之处”

      “还是一句话,那就是货币安全性的问题。”崔文卿竖起了一根指头,从容不迫的解释道,“百姓之所以信任纸质货币,乃是因为河东银行所代表的为振武军大都督及经略府,这两府在河东从某种意义上来讲,就相当于朝廷,故而货币具有较高的稳定性,然若遇到比如说是辽国入侵、亦或是重大自然灾害时,百姓们稳定的生活条件发生改变,许多不确定的因素也开始增加,朝廷的威望受到打击,百姓们对朝廷的信任也开始下降,到得这个时候,百姓们便不会在相信纸币,而是会更加看重实物,例如粮食、真金白银这些。”

      崔文卿此话可谓非常正确,从古今中外历史诸多此内乱来说,纸质货币必定会受到强烈的冲击。

      第六【创建和谐家园】章 论货币下

      最够稳定物价的,唯有粮食,粮价稳则百价稳定。

      其次便为黄金,历来黄金储备都是一个国家重中之重的事情,而面对货币体系崩溃之时,也只有黄金依旧是硬通货币,放眼全世界均能通用。

      而如今大齐发行纸质货币,所缺少的就是黄金的支撑。

      就比如说倘若齐辽发生大战,百姓们肯定会第一时间前去河东银行用手中的纸质货币换取真金白银出来。

      如此一来,挤兑成风,很容易就会引起银行的崩溃以及货币体系的【创建和谐家园】,故而崔文卿才未雨绸缪的提出这个问题,希望童州等人能够及时防范。

      听完了崔文卿的耐心讲解,童州露出了深思之色。

      然他毕竟不像崔文卿这般,接触过现代金融知识,只能虚心求教道:“文卿贤侄,不知你对于此事,可有什么高见”

      崔文卿思忖半响,亢声言道:“目前在下尚有三策可以应对即将发生的货币危机。”

      童州双目一亮,颇觉振奋的言道:“好,文卿贤侄请说。”

      “最上之策,乃是朝廷公开承认银票所具备的支付作用,咱们府州发行的银票不论拿到何处,都能够从各地商号钱庄中换来银两。”

      听罢崔文卿此策,童州眉头大皱,言道:“一时半刻,要朝廷同意银票发行全国,只怕是有些困难。”

      崔文卿也知道从目前情况来看,朝廷是不可能答应银票推广发行全国,点头继续言道:“至于中策,乃是在货币体系崩塌之事,朝廷愿意出资挽救,当然,这其中就需要大笔资金了。”

      的确,能够得到朝廷雄厚的资金支持,河东路的货币体系就能够得到极大的保障。

      在他前世97年东南亚金融危机的时候,国际大鳄做空港币,zyzf当机立断,以雄厚的资金支持,才保住了香港经济。

      然听到崔文卿的话,童州依旧摇头,叹息都:“目前朝廷用钱的地方还较多,若非生死存亡之时,想要朝廷提供资金支持,谈何容易”

      崔文卿暗叹一声可惜,脸上神色有了几分严肃,言道:“既然如此,那就是用下策了,这段时间可尽量减少银票的发行,并暗中回购老百姓手中的银票,保持真金白银的主要货币流通地位,争取将有可能的冲击将至最低。”

      见到崔文卿稍加思索就想出了三策,旁边默然而立的宁贞不由大感惊诧,不由暗忖道:没想到这小贼平日里看起来吊儿郎当,居然还能够设想出纸质银票这种东西,且还能想到办法,连河东路经略使都为之叹服,怪不得这次能够临危授命,前去隩州平乱了。

      童州想了想,点头道:“倒是着下策还算可行,本官会及时与折大都督进行商量,另外河东银行方面,还请文卿贤侄进行安排。”

      崔文卿笑道:“河东银行方面经略相公大可放心,不过目前我职司隩州安抚使,要前往隩州平定骚乱,至于河东银行的事务,就由惠卿兄全权负责便可。”

      吕惠卿早已经熟悉了银行的各种业务,听到崔文卿的吩咐,立即点头道:“好,在下一定会按照两府以及崔行长的命令去做的,尽量减小风险。”

      待商谈完货币之事,童州这才笑道:“另外还有一件事,须请文卿贤侄帮忙才是。”

      崔文卿慷之大慨,笑道:“经略相公但说无妨。”

      童州转头看了一直喝着闷酒的童擎一眼,脸上泛起了几丝无奈的笑容,言道:“犬子童擎生性顽劣,一直让本官大是头疼,倘若方便的话,本官相请文卿贤侄带他一并前去隩州历练一番,不知文卿贤侄意下如何”

      话音刚落,童擎微微一愣,随即讶然发问:“爹,你想让我去隩州”

      童州点头道:“不错,隩州骚乱,正是大丈夫力挽狂澜,建功立业之时,若你能够给跟随崔大人一并前去,对你来说也算是一场不错的历练。”

      童擎冷笑道:“爹爹,我知道,你是嫌我一天在太原惹祸,所以想赶我出家门而已,不要说得这么光面堂皇,我不去”

      “真的不去”

      “我童擎乃男子汉大丈夫,一言九鼎,说不去就不去”

      见这逆子在客人面前这样不给自己情面,童州老脸上不由有些尴尬之色,飞快的乜了崔文卿一眼之后,这才轻咳一声,言道:“据说折大都督目前也在隩州,你若前去,倒是可以多多向折大都督学习兵法韬略。”

      “啊昭姐现在隩州此话当真”闻言,童擎仿若被准确捏住了七寸的腾蛇,一席话击中他的要害,双目中顿时泛出了欣喜之色。

      听到这父子两人的对话,崔文卿为之气结,也是哭笑不得。

      童州见到童擎不愿意前去,居然拿他娘子使了一招美人计,实在是无所不用其极,看来童擎肯定是去定了。

      果然,童擎立即抱拳一拱,昂昂高声道:“父亲,既然是隩州生乱,儿乃国之良将,自当忠君为国,愿意前往。”

      Í¯ÖÝÂúÒâµÄµãµãÍ·£¬È̲»×¡ºÇºÇЦÁËÆðÀ´£¬´óÔÞÈæ×ӿɽÌÒ²

      于是乎翌日马队中又多了一个童擎。

      童擎本就是将门虎子,虽算不得娇生惯养,当也绝对算得上是骄纵霸道,整个马队除了崔文卿之外,谁人他都不理。

      直到有一天,童擎不知女扮男装宁贞的真实性别,笑她是娘娘腔护卫之后,被后者喊去单打独斗了一场。

      崔文卿虽不知道两人比斗的结果如何,然自从那一日之后,童擎立即从骄傲的公鸡变作了垂头丧气的鹌鹑,忍不住对崔文卿抱怨道:“姐夫,你那娘娘腔护卫武功好是高强啊,只怕赶得上昭姐了。”

      崔文卿啼笑皆非,言道:“宁护卫的武功赶不赶得上折昭我不知道,但我知道昔日在洛阳的时候,她倒是很厉害的。”

      “厉害”童擎愣了愣,继而嗤之以鼻,不屑言道,“一个普通护卫,有何厉害之处”

      崔文卿笑容可掬的提醒他道:“呵呵,宁护卫以前,可是六扇门副总管,专门护卫官家安全的,你说说看,在洛阳城谁人胆敢前去招惹她”

      “什么,那个娘娘腔竟是六扇门副总管”童擎勃然变色,失声高叫,完全像是一只初生牛犊得知自己挑战了猛虎之后的后怕表情。

      “是啊”崔文卿点点头,随便提醒道,“你且小声一点,刚才我似乎看到她又瞪了你一眼呢。”

      童擎自然知道六扇门副总管意味着什么,顿时静若寒蝉,再也不敢放肆了。

      µÚÁù¾ÅÁãÕ µÖ´ïëTÖÝ

      太原离隩州足足还有五百里路程,马队又是行了七八天,方才赶在二月开春进入了隩州境内。

      时当初春时节,隩州大地已经从冰封雪冻中苏醒过来。

      ¿É¼û¹ÙµÀÁ½ÅÔ±ùÑ©ÏûÈÚ£¬²Ýľ·ºÂÌ£¬Á÷Ë®äÈäÈ£¬¾ÍÁ¬·÷¹ýÁ³ÅÓµÄ΢·ç£¬¶¼ÓÐÁ˼¸·ÖÎÂů֮ɫ¡£

      ëTÖÝλÓÚ±±½®£¬¼ÓÖ®´óÌÆÄ©ÄêÌìÏ´óÂÒ£¬ÑàÔÆÊ®ÁùÖݱ»ÁÉÈ˳¤ÆÚÕ¼¾ÝÖ®ºó£¬ëTÖÝÒÑÊdzÉΪÁËÕæÕýµÄ±ßÚïÖ®µØ£¬Ò²ÊÇ´óÆë¶Ô¿¹ÁɹúµÄÇ°ÑØÕ󵨡£

      ¶øëTÖݱ¾ÊôÓÚÕñÎä¾üµÄÊÆÁ¦·¶Î§Ö®ÄÚ£¬ÕñÎä¾üÒ»Ö±ÔÚëTÖÝפÓÐÖØ±ø£¬ÇÒ¶àÓйذ¯ÒªÈû¶óÊØÑʺíÒªµÀ¡£

      从前的隩州战乱颇多,导致人烟非常稀少,像模像样的城池也没有几座,然去岁朝廷共迁十七万江南路灾民前来隩州安置,使得此地终于有了几分人间气息。

      崔文卿手搭凉棚遥遥观望,官道两旁,有着一片片新建的田舍村落,阵阵炊烟直上蓝天,在蔚蓝天空的映承之下美得让人心醉。

      在进入隩州境内之前,崔文卿已经收到了振武军大都督府传来的文书,说是折昭刚抵达了府州之后,又率队前往了隩州州府所在的河曲县。

      对于折昭的敬业,崔文卿暗感敬佩,然他并不急着前去面见折昭,毕竟此行的目的乃是为了解决隩州乱象而来,伟人说得好: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故而他首先要做的事情,便是调查了解隩州内乱情况,以便再行定夺。

      带着这样的想法,崔文卿一行进入了来到隩州之后的第一座县城保德县。

      保德县地处黄河东岸,离西面的府谷县,相隔不过百来里,两县更是隔着黄河遥遥相对。

      吕梁山余脉从这片高原上纵横而过,被从云中奔涌而下的黄河拦腰斩成了两截,使得保德县依山畔水,地理位置自是极好。

      崔文卿一行进入保德县城门的时候,正值正午时分,崔文卿吩咐领军小校带领骑队就近驻扎,自己与苏轼等人则带上几个亲卫,进入了城池当中,

      不过让人惊奇的是,城门口居然没有把守的卫兵,也没有任何人前来察看照身,就

      妻为大都督 分节阅读 304

      d这么让他们一行轻而易举的堂而皇之进城,松懈得实在是令人大觉匪夷所思。

      对此,崔文卿眉头深皱,吩咐一名亲卫前去街边打听,才得知有乱民包围县衙,把守城门的卫兵奉县令之令,前去把守县衙抵抗乱民去了。

      得知如此情况,苏轼大感惊讶,言道:“文卿兄,据说保德县还是隩州大县,没想到治安情况居然恶化到这样的地步,堂堂县衙居然也被乱民门包围了难道振武军大都督府就不管么”

      崔文卿脸色凝重的开口言道:“苏兄有所不知,按照朝廷规定,隩州军政属于振武军管辖,而民政还是由朝廷管理,只不过振武军大都督府对于民政官员的任免,有着较大的提名权力而已,而朝廷一般也不会反对振武军的提名人选,所以说除非是发生了乱民暴动,振武军才会进入城市平叛,至于乱民生乱,一般也交由县衙处理便可。”

      苏轼明白了过来,忧心忡忡的言道:“管中窥豹,由此可见隩州一带乱民【创建和谐家园】实在是麻烦重重啊。”

      崔文卿淡淡笑了:“若不困难,岂能体现咱们此行之任务艰巨苏兄,凭借咱们两人的聪明才智,难道还解决不了一州之骚乱不成男儿在世,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纵南海折翅,又有何妨”

      此话虽是鼓励苏轼,然崔文卿也有鼓励自己之意。

      而且苏轼可是历史名人,在怎么说也有几分真才实学,有他相助,崔文卿自然是信心大增。

      苏轼双目一亮,被崔文卿这番话激起了心头豪气,扬鞭大笑道:“哈哈,好一句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文卿兄说得对,今日就让这隩州,成为你我兄弟二人建功立业之处。”

      宁贞看着意气风华,自信满满的两人,不知为何,心内突然涌出了一阵难以言说的感觉。

      特别是此刻的崔文卿,仿若与昔日的他换了一个模样一般,脸上那种自信之色足可以让人心生迷醉之感,仿若不管挡在他面前的是何等困难,他都能轻而易举的化解一般。

      就这么呆愣片刻,宁贞又回过神来,不禁哑然失笑。

      不过一从六品检校安抚使而已,有何意气风发之处看来还是她这段时间当衙役当太久了,有些懵懂了而已。

      Ëýµ¹Òª¿´¿´Ãæ¶ÔëTÖÝÂÒ¾Ö£¬´ÞÎÄÇä×¼±¸²ÉÓúεȷ½·¨½â¾ö¡£

      想到这里,宁贞不由更是好奇了。

      一行人马蹄轻快,很快就顺着路人所指的方向来到了保德县县衙之外。

      可见此刻,县衙内外早就围满了不少的老百姓。

      他们所穿衣物全都是清一色的青布长袍,下着黑色垮裤,脚踏短筒皂鞋,不用问也是由官府统一购置发放的衣物。

      隩州的二月依旧有些春寒,然这些人全都笼着手,跺着脚,徘徊在县衙周围也不肯离开。

      而在县衙大门边,则站着一群持刀带盾的甲士。

      个个面色凝重,长刀出鞘,一片紧张之色。

      见状,崔文卿吩咐马队暂停,让所有人下马之后,吩咐一名亲卫在此看守马匹,自己则与苏轼等人一道朝着县衙走了过去。

      然县衙周围的百姓人数实在是太多了,层层叠叠足足有几圈,根本就无法挤进去。

      崔文卿看着旁边站着一个慈眉善目的老翁,于是乎上前拱手笑问道:“老人家,在下名为崔文卿,今日初来保德县,不知可否询问你几件事情”

      老翁沟壑纵横的老脸上冻得通红,嘴中不停哈着凉气,听到崔文卿之言,立即颔首笑道:“公子有什么话但问无妨”

      崔文卿听他一口吴侬软语,便知道他一定来自于江南一带,于是乎笑着发问道:“敢问老丈,不知这大冷的天,你们聚在县衙门口干什么”

      闻言,老翁却是一声轻叹,目光显然也多了几分忧愁之色。

      第六九一章 昏庸县令

      稍事沉吟,老翁才轻叹言道:“公子你有所不知,老朽乃是江南道苏州人士,因前岁江南路水灾,故而朝廷将我们迁移到了隩州来安置,这隩州之地说起来也算不错,荒田甚多,也便于耕种,只要年景不错,温饱绝对不成问题,原本老朽已经安心了在这里养老,只是突然听到别人提及,说是今年辽国将会大举进攻我朝,而作为前沿阵地的隩州也会狼烟四起,兵戈杀伐。”

      说到这里,老翁又是一叹,脸上出现了忧心忡忡之色:“小老儿生于江南,此生从未经历过战事,没想到在这隩州,居然要面临敌国的入侵,据说那些辽人乃是以人头多寡来评定军功,每到一处都会烧杀抢掠,无恶不作,而吾等百姓之头颅,也会被他们割去计功,小老儿还想多活几年,故而特来县衙申请,看能不能返回江南。”

      “果然是因为想要返回江南啊”崔文卿和苏轼对视一眼,都在心里默然一句。

      百姓们想法美好,但现实却是残酷,根据目前情况来看,朝廷是绝对不会再让异地安置之民返回江南居住的。

      这不仅仅是因为让异地安置之民回去的话会消耗大量资金,更为重要的是目前江南路救灾尚在自顾不暇当中,岂有多余的余力来安置百姓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技术支持:近思之  所有书籍
    北京时间:2025/11/18 06:23: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