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页 小说列表 排行榜 搜索

    《妻为大都督》-第201页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温馨提醒:系统正在全面升级。您可以访问最新站点。谢谢!

      折蔡勾结咄咄逼人

      崔氏秀才不畏强权

      一个个字眼结合起来,当真是博人眼球,引人话题,饶是陈宏的冷静从容,心内也不禁大起八卦之意。

      待看罢小报,陈宏想了一阵,却又忍不住为之失笑,问正站在台下的宁贞道:“不知宁副总管对于折昭强抢民男之事如何看待”

      宁贞的母亲乃是蔡皇后的姐姐,故而陈宏算是宁贞的姨父,加之宁贞又贴身护卫陈宏安危,所说自然直言不讳:“官家,派人前去洛阳城强抢民男强行逼婚,如此做派倒像是折昭的行径,关于这一点,理应无差。”

      陈宏点着头自言自语的言道:“这么说来,折昭当真是把崔文卿抢回去逼着成亲呢”

      宁贞面无表情的点了点头,继而又是开口道:“不过官家,折昭容颜绝色,家事出众,加之又贵为振武军大都督,其人一直非常自傲自爱,断然不会如洛阳小报所言,垂涎崔文卿的男色将之掳走,她这么做必定是另有隐情”说完之后,又忍不住在心里愤愤然的补了一句:“况且那崔文卿生的是贼眉鼠眼,猥琐不堪,岂会能够让折昭倾心”

      当然,此话只能藏在心里,不敢对陈宏提及。

      见到陈宏点着头却没有说话的意思,宁贞继续言道:“丝绸商会的确是蔡家的产业,然而蔡家岂能与折昭联合起来,对付一个微不足道的崔文卿由此可见,洛都小报后面所载的事情完全是胡编乱造之言,根本就不足为信”

      听完宁贞的看法,陈宏却是一笑,有些好奇的言道:“朕曾听闻昔年在国子监的时候,宁副总管与折昭可是不太对路啊,你二人也引以为对手,为何今日你却要帮折昭说好话呢”

      宁贞淡淡回答道:“官家,微臣对于公事私事分得很清楚,微臣的确不喜欢折昭,但凭公心而言,折昭她的确不是这样的人,否者微臣岂会将她视为生平对手”

      “哈哈,公私分明,这才是朕为之倚重的六扇门”陈宏忍不住一阵大笑,随即笑容一收口气又变得有些冷然,“蔡家乃洛阳名门望族,曾与我们陈氏并称于世,这些年来也多有达官显宦,皇后贵妃出于门中,朕知道丝绸商会长期垄断洛阳布料市场的情况,之所以爱理不理,便是在于丝绸商会所作所为也不算太过分,但是蔡家以为朕会对她们所作所为听任由之,那就想得太简单了。”

      说罢之后,陈宏口气沉沉的言道:“宁副总管,你替朕带一句话

      妻为大都督 分节阅读 220

      d给你外祖父。”

      “诺。官家请说。宁贞连忙抱拳。

      陈宏冷冷言道:“告诉他,吃东西可也,但吃相不要太过难看了”

      宁贞长期伴驾左右,听闻此话瞬间心头一凛,知道官家动了真怒,连忙颔首言道:“微臣立即前去将官家之言转告给蔡丞相知晓。”

      壮哉洛阳,有里坊一百六座,要论权贵集居之处,当属积善坊与尚善坊。

      这两坊分列天津桥东西桥头,恍若两个卫士扼守着通往洛阳皇宫的朱雀大道,坊内高宅大院遍布而立,朱门重楼随处可见,虽然失之繁华热闹,却透着一股权贵门第的高雅娴静。

      此刻在积善坊蔡府,一声惊人的耳光声响彻正堂之内,当朝宰相蔡道贵的咆哮声更是令所有的人都忍不住为之一颤:“混账谁让你们自作主张,前去招惹那个崔文卿的现在事情闹大了连久居深宫内的官家都是知晓,还说老夫吃相太过难看,老夫吃相如何难看了还不是你们这些不肖子孙害得。”

      挨打的乃是蔡道贵的二子蔡傲天,此刻他正捂着捂着【创建和谐家园】辣的脸颊望着盛怒中的蔡道贵,委屈得周身上下瑟瑟颤抖,竟连一句话也说不出来了。

      第四八五章 继续炒作

      在蔡傲天旁边,丝绸商会会长蔡东来也是惨白着脸,显然被堂兄突如其来的愤怒吓得呆住了。

      又是一声冷哼,蔡道贵落座在了案后,一张脸色阴沉得可怕,寒声问道:“东来,你先来说说,究竟是怎么一回事”

      蔡东来应得一声,这才将事情的经过原原本本的道来。

      说了他诚挚邀请崔文卿加入丝绸商会。

      说了崔文卿不识抬举断然拒绝。

      更说了崔文卿极其挑衅的将门店开在了丝绸商会的旁边。

      末了,蔡东来忿忿不平的言道:“堂兄,其实这件事情说起来完全是那个崔文卿的不对,若非是他故意挑衅,挑拨那些不明真相的百姓对付我们,我们岂会出手教训于他况且,也是他率先联合洛都小报诋毁我们,我们也是迫于无奈,才进行反击,只是没想到,今日洛都小报居然爆出了这么大的事情,也让原本已是声名狼藉的崔文卿陡然获得了好名声,才让我们措手不及。”

      听完之后,蔡道贵脸上怒容稍霁,想了想这才冷声说道:“看来,这个崔文卿也非是什么愚昧之辈,洛都小报所爆出的这些消息,只怕也是他在暗中推手,若是平日,倒是可以继续对付于他,但现在官家已是盯上了这件事,那咱们也只能忍耐退让了。”

      蔡东来心头一惊,惊讶问道:“堂兄的意思莫非”

      蔡道贵轻轻颔首,捋着白花花的胡须言道:“东来,这段时间你那丝绸商会不要前去招惹崔文卿,河南小报那里也不可进行言语反击,待到事情平息之后再作计较,明白了么”

      闻言,蔡东来心内百味陈杂,万般不是滋味。

      在他执掌丝绸商会之后,因有着蔡家毫无保留的支持,丝绸商会可以说是在洛阳政商两界横着走,从来也只有他蔡东来欺负别人的份,何人胆敢捋其虎须

      然没想到,就这么突然冒出来的阿玛尼服饰店,却是让丝绸商会在阴沟里翻船,吃了一个暗亏,且还不得不忍气吞声,实在令蔡东来大感憋屈。

      他深深的吐了一口浊气,拱手言道:“堂兄,如果此刻咱们对崔文卿服软,那么原本加入会中,却对丝绸商会一直隐含不满的那些绸缎庄,只怕也是人心不稳,一个不好说不定就会树倒猢狲散,故而末下认为,当不能这么轻易认输。”

      蔡道贵瞪了他一眼道:“怎么还不舍得放手我且问你,是赚钱重要,还是官家的圣眷重要”

      蔡东来张了张嘴,却是无言以对,因为答案显而易见。

      蔡道贵阴沉着脸开口道:“只要咱们蔡家不倒,不在官家面前失宠,赚钱的机会便是络绎不绝,若我蔡家倒了,即便你丝绸商会再是红火,很快也会倒闭关门,故而对于崔文卿,咱们是君子报仇十年不晚”

      蔡东来领会了蔡道贵的意思,连忙颔首道:“末下明白堂兄的用意,必定按此吩咐办理。”

      ²ÌµÀ¹óÀäÀäµãÍ·£¬Ä¿¹âÉÁ¹ýÁËһ˿²»¿É²ì¾õµÄÒõðºÖ®É«¡£

      接连数天,都没有河南小报以及丝绸商会反击的动静,崔文卿当真有些望眼欲穿了。

      原本依照他的猜想,丝绸商会为了在舆论上彻底击败他,当会继续利用河南小报刊发新闻进行反击。

      而双方理应还会利用舆论继续交锋,从而他便能够将阿玛尼服饰店之名彻底炒热,以备开店之需。

      然没想到的是,最近丝绸商会却是偃旗息鼓了,实在令崔文卿大感意外。

      Äª·Ç£¬²Ì¶«À´ÕâØË×¼±¸µ±ËõÍ·Îڹ겻³É

      想到这里,崔文卿暗自苦笑。

      若是如此,只怕还有些麻烦,毕竟一个巴掌是拍不响的,对方既然毫无反应,那么光凭洛都小报又何能继续进行炒作

      崔文卿边在房内慢悠悠的踱着步子,脑海中边思忖不止,终是计上心来,暗自叹息道:“看来,也只有用这个办法了。”

      没过几天,洛阳城排名第二的京城小报突然爆料:崔文卿在府州之时与折昭大都督恩爱非常,双方更共同挫败了图谋篡位的折惟本的阴谋,两人的关系断不是如洛都小报所言乃是仇敌,而折昭也不可能联合蔡家来对付崔文卿。

      消息传出,京城小报报纸发行量陡然激增,整个洛阳城又被巨大的八卦所笼罩,沸沸扬扬之声响彻在街头巷尾,茶肆酒馆,成为了人们争相议论的话题。

      对于洛阳人士来说,似乎遇到友人不谈谈崔文卿与折昭的恩怨纠葛,阿玛尼服饰店与丝绸商会之间的是非【创建和谐家园】,就是落伍了一般。

      蔡府之内,蔡道贵彻底怒了,扬起手狠狠一巴掌扇在了蔡东来的脸上,直将后者打得原地转了一圈之后,这才愤怒不已的怒骂道:“混帐东西,不是让你就此收手为之忍让么谁让你又另外找了家报纸继续反击崔文卿你要官家怎么看怎么想”

      蔡东来直接被这一巴掌打懵了,捂着【创建和谐家园】辣的脸颊愣怔半响,这才甚是委屈的言道:“堂兄,我没有,这件事真不是【创建和谐家园】了。”

      ²ÌµÀ¹óÆøßÝßݵÄÑÔµÀ£º¡°²»ÊÇÄ㻹»áÓÐË­¡±

      蔡东来又是心酸又是委屈,哀声言道:“这几日我一直按照堂兄你的吩咐忍耐为上,断然没有去找京城小报反击崔文卿,想是那崔文卿除了我们丝绸商会之外还另有仇敌,必定是其他人找到京城小报整治于他。”

      听罢蔡东来的解释,蔡东来心知他还不敢在这样的大事面前欺骗自己,冷哼一声思忖半响,吩咐道:“你速速前去京城小报调查一下,究竟是谁人反击崔文卿,居然将帽子扣到了我们蔡家的头上。”

      蔡东来连忙应命,转身疾步而去。

      很快,蔡东来便将京城小报刊登崔文卿事件的新闻调查清楚。

      原是有人偷偷在京城小报门店门前放置了一个包袱,里面所装的便为崔文卿与折昭婚事的具体内幕。

      那京城小报的东家本就眼红于洛都小报与河南小报最近销量激增,故而也决定蹭了一噌话题热度,顺势将这些内幕报道出来,才发生了接下来的事情。

      蔡东来反复询问京城小报的东家,说起来,他也不知道那些内幕消息究竟是何人偷偷送来的。

      故而,真正的幕后黑手,已是无从查起了。

      第四八六章 炒作之道

      得知如此情况之后,蔡东来又气又急又是悲愤,崔文卿这厮也不知道有多少仇敌,居然是墙倒众人推,可怜他殃及池鱼遭到牵连,也着实太过倒霉了一点。

      心念及此,蔡东来不由暗暗叹息了。

      阿玛尼服饰店内,常文一脸满是崇拜的望着崔文卿,敬佩得当真是无以复加了。

      作为整个新闻热点事件的知晓者,参与者,常文对于崔文卿的计划再清楚不过了。

      他也自认为学到了崔文卿凭借热门话题炒作新闻的手段。

      然而直到今日,他还是觉得自己太过稚嫩了一点,完全没有料到崔文卿居然暗自准备了一份关于他自己的黑材料,偷偷送给了京城小报,继续将舆论话题炒的是天翻地覆。

      如此计谋,实在是令人在震撼之余,也感到了一丝不可琢磨的莫测。

      常文觉得自己跟随崔文卿越久,越是看不明白他。

      真不知道这位姑爷脑海中还有多少惊鸿绝艳的计策,从而改变这纷繁复杂的世事。

      似乎看出了常文的震撼,崔文卿轻笑解释道:“其实说来也很简单,丝绸商会不是偃旗息鼓不与咱们斗下去么那好,咱们自己炒作自己便是,所达到的目的也是同样的。”

      常文恍然颔首,但还是有些问题不解,询问道:“可是姑爷,你利用京城小报这么诋毁自己,若是又引起了百姓们对你的误会,那又要该当如何是好”

      崔文卿摇手笑道:“关于这一点,其实也很简单,作为普通的百姓们来说,他们既不认识我,也不了解我的生平事迹,故此他们对我的看法,全都是来自于目前所载的新闻报道上,也就是说,新闻报道的内容,直接决定于我人物秉性的好坏,古人常言:福兮祸所伏,祸兮福所倚。同样,好的报道有可能转变为坏的报道,而坏的报道也有可能转换为好的报道,一切都要看制造舆论之人如何操作。”

      见到常文一头雾水不甚明白的模样,崔文卿笑着解释道:“就比如说吧,现在小报报道出一个商贾,他奸猾为商,寸利必争,锱铢必较,连一文钱也不想吃亏,如此一来,百姓们就会认为这个商贾乃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奸商,然若下一篇报道,却又报道出这个商贾之所以如此抠门,乃是他家中领养了数十名孤儿,为了这些孤儿的开销生计,他不得不节约用钱,同时,这位商贾还是一个充满爱心之人,时常偷偷派发大米给那些乞丐以及穷人,如此一来两相比较,商贾的形象便会在百姓们的认识中伟岸高大起来,如此改变,就在于舆论如何引导。”

      常文渐渐听得明白,开口询问道:“这么说来,姑爷你之所以开始要利用折大都督以及你的名声炒作,便是先树立了一个强弱对比的形象,将折大都督的蛮横霸道,以及你的软弱可欺展现在众人面前,从而引起了大家的同情”

      崔文卿颔首笑道:“大体无差,因为如此,才能勾起百姓们继续了解事情真相的八卦之心,而京城小报所报道的内幕,却是将剧情发生了一个较大的反转改变,霸道都督并非霸道,而软弱秀才也并非软弱,他们两人乃是因真心相爱,才成为了夫妻,崔文卿还是来自于权贵之家,而非是没有势力的小商人。”

      常文点了点头,继而露出了深思之色。

      崔文卿笑道:“说了这么多,你可有想到咱们下一步又该当如何做”

      常文有些不确定的言道:“按照姑爷你的逻辑思路,现在理应利用洛都小报,刊发一些你和大都督的正面消息。”

      崔文卿笑道:“这只是其中之一,不过最为关键的,可以让洛都小报刊发关于我和折昭爱情故事的文章,胡编乱造可也,轰轰烈烈也是可也,甚至是感人曲折也是可也,要让百姓们明白我和折昭乃是经过了无数艰难险阻,才走到了一起。同时,还可报道我在府州的所作所为,比如发明军债壮大振武军经济实力,提出异地安置壮大府州人口数量,还有智谋百出助折昭斗垮了折惟本,将百无一用是书生的形象转换为助妻子夺回家业的英伟男儿,这样强烈的反差,又会激起人们的热烈讨论,从而我和折昭的形象自然转好。”

      常文愣怔怔半响,猛然一拍自己的大腿赞叹道:“好计策,姑爷真是智谋堪比孔明,若能如此,咱们阿玛尼服饰店想不红火都难啊”言罢,一阵开心大笑。

      对于常文的这记马屁,崔文卿却是暗自一笑,正容言道:“至于后面,便是大肆宣扬我们的服饰店,继续增强百姓们对阿玛尼服饰店的关注度,同时,可利用洛都小报刊发关于新式衣物旗袍的文章,将旗袍这个话题炒热。”

      ³£ÎÄò¥Ê×ÑÔµÀ£º¡°ÊôÏÂÃ÷°×ÁË£¬Õâ¾ÍÈ¥×ö¡£¡±

      崔文卿点点头,想了想继续言道:“不过以这样的方式宣传旗袍却是有些太过单调了,毕竟纸面上的东西,远不如让百姓眼见为好,这样,明日咱们前去北市市令府一趟,与市令大人谈一谈生意。”

      常文不知道这位姑爷葫芦里又是卖得什么药,连忙点头应命。

      北市市令府位于北市最为繁华的大街上,一片灰蒙蒙的府邸在繁华气象的北市长街尤为突兀,一眼就能让人看见。

      所谓市令,乃是管辖市集的官职,六品官爵不高不低,然却尤为重要。

      就比如说这北市之内,天下大商,豪门望族不知几多,背后更有权贵实力暗自博弈争夺商业利益。

      身为市令,不仅仅要协调各方面的关系,更要懂得权衡利害,避重就轻,可以说如履薄冰也不为其过。

      如今的北市市令叫做贾楠合,四十出头生得是大腹便便,然一双绿豆眼转动得却甚是灵快,让人一看就知道是精于世故,长袖善舞之人。

      而也正因为此点,贾楠合才在北市市令之位上屹立不倒,足足有三年之久了。

      第四八七章 借坊墙

      得知崔文卿前来拜访的消息,贾楠合大是意外。

      对于崔文卿的名讳,贾楠合自然是知道的,

      妻为大都督 分节阅读 221

      d毕竟最近崔文卿与蔡家的争斗闹得是沸沸扬扬,他想不知道都非常难。

      身为北市市令,贾楠合深谙模棱之道,对于折氏蔡家也秉持着谁也不得罪的思想,坐山观虎斗便可。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技术支持:近思之  所有书籍
    北京时间:2025/11/13 07:05: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