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页 小说列表 排行榜 搜索

    《妻为大都督》-第169页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温馨提醒:系统正在全面升级。您可以访问最新站点。谢谢!

      看来这位年轻的大齐皇帝,应是一个勤政爱民,有理想有抱负的好皇帝,民间传言他一直不得谢太后的喜爱,使得谢太后产生了另立他人为帝之心,实在是可惜了。

      默然一阵,崔文卿开口言道:“其实官家所言,并非是官家之失,而是大唐末年天下大乱所留下的祸端,而以微臣看来,如今的大齐,的确也是处在一个非常危险的漩涡当中。”

      一听此话,陈宏微微一愣,在他看来,目前大齐周边的形势的确非常严峻,但若说处于危险旋窝,却是显然有些夸大其词了。

      不过他相信能够被王安石所看重的人,绝对不会是一个无的放矢之人,故而正容求教道:“不知小崔卿家所言的危险旋窝,乃是何意”

      崔文卿慢慢斟酌了一番言辞,开口言道:“其实就大齐而言,国内天下安宁,官吏勤政,百姓安乐,虽有明教宵小作乱于江南路一带,然也只是小病小疾,不足以影响大局,但是大齐的外部环境却不一般,就实而论,微臣觉得北敌之患可谓心腹大患。”

      “北敌,你是说辽国”陈宏皱起了眉头。

      崔文卿答道:“不仅仅是辽国,还有更加北面的女真人以及蒙古人。”

      闻言,陈宏更是讶然了:“女真人你说身在辽东苦寒之地,半农半猎,备受辽人压迫的女真部落”

      崔文卿点头道:“对,微臣真是说的辽东女真族。”

      陈宏愣怔怔的看了崔文卿半响,却是忍不住笑了:“小崔爱卿啊,你说的那些女真人,可是被辽人欺负得衣不遮体,食不果腹,他们能有什么能耐威胁我朝你真是”说到后面,已是忍不住摇着头笑了,与崔文卿交谈的兴趣也是大减。

      崔文卿没有半分窘迫,反倒是义正言辞的开口道:“官家,在辽东一带,有一句很著名的话,叫做女真不满万,满万不可敌。”

      听到此话,陈宏笑容顿收,细细琢磨半响,哑然失笑道:“女真满一万人就不可敌了么谁说的”

      崔文卿正容言道:“辽国太祖耶律阿保机。”

      恰如一声惊雷,陈宏瞬间就露出了震撼之色,显然有些意想不到。

      辽太祖耶律阿保机可谓是大名鼎鼎,即便是在中原,也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正因为他统一的契丹诸多部落,才使得契丹族击败了前来平叛的唐军,从而建立起大辽,乃当之无愧的英雄。

      在崔文卿穿越之前的那个时代,关于女真这句评判的确是耶律阿保机所言的,然在这个平行世界,阿保机说没有说过这话崔文卿却是不知道。

      但他明白耶律阿保机过世已经百年,且他说过的每一句话也不可能记得清清楚楚,陈宏也不可能前去求证,故而才会这般言语。

      陈宏神色渐渐凝重了起来,言道:“小崔爱卿,还请你对朕说一说这女真不满万,满万不可敌的由来”

      崔文卿点点头,娓娓讲述道:“当年耶律阿保机合契丹诸部,建立辽国,而后便东征渤海,力战二十余载,方得底定辽东。辽东之地,女真、渤海、靺鞨、高丽皆为同种,当时因契丹之强,各部合纵拒辽,女真便曾以兵万人助高丽与阿保机之战,迭挫其兵锋。阿保机震于女真之勇,故而有此一言。”

      “女真人当真这么厉害”陈宏闻言更觉不可思议。

      说起来大齐与辽国最近的一次大决战,便是二十年之前的梁河之战。

      在那场战役中,辽国以十万骑兵,很是轻而易举的就击败了几乎可以说是大齐最为精锐的二十余万大军,故此对于辽军的战斗力,大齐上下是深有体会的。

      然没想到在有着强悍战斗力的辽军面前,居然还有一句“女真不满万,满万不可敌”之话,自然而然令陈宏震撼当场。

      崔文卿颔首道:“女真人之厉害,在于其生在在白山黑水之间,土地贫瘠,人丁稀薄,摆在女真人面前的头等大事,便是生存,故此,女真人自小便俗勇悍,喜战斗,耐饥刻苦,骑马纵横崖壁如飞,济江河不用舟楫,浮马而渡,长期以来,女真人都在反抗高丽对其部落的侵略,而辽人建立之后,更为了抵抗辽国的剥削而奋力抗争着,正是有了耶律阿保机女真过万不可敌的这句话,故此辽国从未让女真各部的成年男子人数加起来有超过一万人的时候。”

      “那既然女真壮年男子连一万人也没有,何以成患呢”陈宏正容一问。

      崔文卿正色言道:“官家,常言堤坝溃于蚁穴,偌大的辽国,终会有着内部腐朽的那一天,这一天说不定还会快,臣以为女真的崛起也只是在这五十年之内,到时是若没有半分防范,只怕会让我大齐措手不及。”

      崔文卿此话并非危言耸听。

      在他穿越之前的宋朝,正是辽道宗耶律洪基在位之时,隶属于辽朝的女真诸部逐趋统一。

      如今大齐之世,耶律洪基刚刚登基不久,相信女真族的统一也是近在眼前的事情了。

      第四零六章 上中下三策

      而女真人灭辽国,只用了短短十年,又在两年之后攻破了北宋国都汴梁,俘虏了宋徽宗,宋钦宗两位皇帝,可谓是汉族从未有过的奇耻大辱。

      崔文卿未雨绸缪,故此才出言请求陈宏提防这些北方异族。

      陈宏默然思忖半响,镇重其事的言道:“小崔爱卿之言朕从未听过,还容朕下去之后仔细思之,在图谋对策,然对于目前大齐来讲,北疆最主要的对手还是在于辽国、夏国,不知小崔爱卿可有什么独到见解”

      其实以崔文卿的身份,陈宏是断然不可能询问这么重要的军事之事的。

      但一来因崔文卿许多主意实在不错,二来也是因为刚才他对女真人的这般认识太过深刻,陈宏这才忍不住起了询问之心。

      崔文卿略微斟酌了半响,开口娓娓而论:“官家,其实以臣看来,辽国、西夏之矛盾,完全不可能得到调和,三国也不可能能够长期和平共处,从历史来看,至两汉到如今,中原民族在对抗北方异族的战事中,几乎都是采取守势,这不仅仅单单只因为北地草原民风彪悍,弓马娴熟,最为主要的,在于北方草原民族生存环境恶劣,财货资源匮乏,必须只有南下劫掠富饶的中原民族,才能求取温饱,故此,微臣以为,农耕文明是断然不可能与草原文明和谐共处的,故此草原民族的战士们在很小的时候,脑海中便有一个念头,那就是抢南国的财富,抢南国的粮食,抢南国的女人,在他们的思想认识中,抢掠南国就如同我朝百姓秋天收获庄稼一般。”

      ³ÂºêÉñÉ«ÄýÖØ£¬Î¢Î¢ò¥Ê×µÀ£º¡°»¹ÇëС´ÞÇä¼Ò¼ÌÐøËµÏÂÈ¥¡£¡±

      崔文卿这时候已经完全恢复了正常,即便是面对这位大齐最高的统治者,也一点没有怯场的感觉了,思路愈发流利通畅:“再从实际来看,辽国崛起于唐朝末年,乘天下大乱之际夺取燕云十六州,从此大齐北部疆域几近不在,只要乘着冬天黄河冰冻,胡马就能轻而易举的越过黄河,侵扰我中原腹地,因为此,我朝才不得不在洛阳城周围设立大量折冲府,抵御辽人入侵,昔年太宗皇帝高瞻远瞩,明白只有夺回燕云十六州,才能确保中原腹地安稳,故此才尽起大军与辽国决战,惜乎梁河一败愿望落空,燕云十六州也被辽人攥得更紧了,而两朝只要谁掌握了燕云十六字,谁就更能掌握主动权,相信官家你也明白这个道理,故此我们与辽国的矛盾,最重要的就是在燕云十六州上面。”

      “再说西夏,西夏李氏昔年本为大唐定难军节度使,亦是乘着唐朝末年乘乱而起,独霸夏州,及至大齐立国之后,李元昊誓不归顺,以孤军反抗大齐多年,随后借大齐梁河战败无暇西北战局之时,崛起于兴庆府建立夏国,而夏国所处之地,亦是大唐故土,乃我中原大地一部分,故而对于夏国,相信朝廷也是欲除之而后快。”

      “那小崔卿家以为觉得我朝该如何抵御辽国,西夏”

      “官家,辽国西夏之盛,关键在于兵甲之盛,就如辽国来讲,几乎每个成年男子都是一名合格的骑兵,这些胡骑骠马快刀,来如风,去如电,实在是难以对付,两汉以及唐朝对付胡骑的方法,也难以离开以骑对骑的思路,但就目前大齐而言,陇西养马之地尽在吐蕃人之手,河套养马之地又被西夏长期占据,故此极难建立一支真正意义上的骑兵,所以对抗擅马的西夏辽国更是难上加难。”

      听到这里,陈宏轻叹道:“是啊,从兵甲上来看,我朝的确不如北国。”

      崔文卿笑了笑,言道:“其实官家也不必为此忧虑,我朝兵甲的确不尽人意,但若说经济,却可以吊打辽人夏人几条街了。”

      “何为吊打几条街”陈宏大是不解。

      崔文卿总改不了说到酣处不知不觉会冒出现代词汇的习惯,尴尬的笑了笑,言道:“此意可以理解为超过对方很多的意思。”

      陈宏明白了过来,挥手一笑示意道:“继续说下去。”

      “是,官家”崔文卿清了清嗓子,继续言道,“我朝最大的优势,便在于财货之盛,说句不夸张的话,前段时间我在河东路发行军债,本以为借不到多少银子,但没料到光是一个河东路,借给振武军大都督府以及河东路经略府的银子,便高达一千万两银子,一千万两是什么概念我听府州城内的西夏商人们说,西夏一年的赋税,也只有不到三百万两,这还是因为西夏盛产青盐,向我朝以及辽国大量出售青盐之后的赋税。至于辽国,相信税收也不到一千万两吧,可以说,我朝光税收收入,就是西夏辽国相加的十倍。”

      “但是,让我吃惊的是大齐朝廷却没有多少钱,一个江南道赈灾就已经令朝廷财政入不敷出,大齐的钱去了哪里很欣慰的说,全在老百姓手上攥着,但也很遗憾的说,朝廷却是很穷,穷到连赈灾救灾,连支持大战的钱都没有。”

      听罢这样一席话,陈宏脸上微微有些发烫。

      崔文卿之言可谓是说中了大齐朝廷最大的窘状,那就是缺钱,若非不久之前崔文卿异想天开想出了一个福利【创建和谐家园】,加之又迁移江南道的百姓前去府州,说不定作为朝廷重要赋税来源的江南道,已经全部垮掉了。

      而为了钱财,身为计相的韩琦,很多时候都与朝中大臣在殿堂上争得是面红耳赤,竟如泼皮无赖般,说出那些什么要钱没有,要命一条的浑话。

      可以说,大齐朝廷已经穷了很久了。

      心念及此,陈宏不由对这位目光敏锐,才华横溢的年轻太学生起了几分希冀之心,正容询问道:“那对于提升财政收入,不知小崔爱卿可有什么良策”

      崔文卿也不含糊,直截了当的伸出三根手指头道:“启禀官家,方法有三,可为上中下三策。”

      明天后天加更。

      第四零七章 对答如流

      亿岁殿内,君臣对话如流。

      “啊还有三条计策”陈宏深深惊讶了,大喜过望之下连忙挥手言道,“既然如此,那还请小崔卿家为朕详细说说。”

      “好,微臣先说下策,下策是为增加税收,其实按照道理来说,增加税收理应列为上策的,不过因大齐目前的情况,倘若要增加税收,只怕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之事,涉及到方方面面许许多多的矛盾,过程比较复杂,筹集资金的周期比较长,对经济也有持续的影响,且微臣也不赞成强加赋税于百姓之身,故此列为下策。”

      “再说中策,而这个中策,便是微臣已经使用过的发行国债,发行国债所需要的手续简便,一张欠条就可以比较快速的筹集资金,但它缺点是需要归还,造成财政赤字加重财政负担,若没有良好的理财手段,此法无异于饮鸩止渴。”

      陈宏听得连连点头,出言催促道:“上策呢上策是什么”

      崔文卿笑了笑,紧接着笑容一收正容言道:“最为有效的提高财政收入之法,便是发行货币,此法不仅快速便捷,而且立竿见影速见成效。”

      闻言,陈宏眼眸中希冀的光芒全部消失不见了,看向崔文卿的目光也如同再看一个夸夸其谈的书生,苦笑道:“小崔爱卿只怕不知,咱们大齐的白银黄铜开采量都是十分低下,每年铸造银两铜币也皆有定数,如何能够多发货币此法实在行不通啊”

      崔文卿笑道:“官家误会了,其实微臣所言的发行货币,并非是发行银两黄铜,而是一种名为银票的纸质货币。”

      “银票纸质货币”陈宏眉头猛然一挑,立即是深深惊讶了。

      崔文卿微微一笑,便将发行银票的理由好处一五一十的道来,舒缓而又清晰的嗓音在大殿内久久回荡着,作为大齐皇帝的陈

      妻为大都督 分节阅读 185

      d宏,已是震撼得无以复加了。

      发行银票本是崔文卿和折昭之间所议定之事,虽折昭在奏书中对王安石含糊不清的提及过,但一直没有作过较为正式的禀告,故而也没有引起王安石太多的重视。

      原本按照折昭和崔文卿的打算,也只准备在河东路发行银票,从而为振武军赚得充足军费。

      然而可惜的是,因为折昭近期忙于异地安置,没有多少精力来主持发行银票。

      而且身为河东银行行长的崔文卿,又身在洛阳城就学,副行长吕惠卿自然无法承担起这么具有开拓意义的大事,故此银票发行工作已是完全停滞不前了。

      今番崔文卿在陈宏这里提及,一来也是想要替朝廷做些实事,二来也是想借朝廷之手,把银票发行工作具体落实下去。

      当然,他还是有着一份偏向振武军的私心,末了补充道:“当然,发行银票乃是举国大事,却故此大意不得,马虎不得,必须观一隅之成效,再来谋全局之变化,故此微臣觉得可以先在河东路实行银票发行试点,观其成效,总结经验,分析不足,倘若一切可行,再在全国范围内进行全面推广。”

      一番言辞落点,陈宏的心内已是掀起了滔天巨浪,大觉崔文卿所言的这个银票真乃绝妙之物。

      不过陈宏不太懂经济,此际也不便妄下论断,妄作决定,好不容易平静了下来,不露神色的言道:“小崔爱卿这个办法的确不错,有空之时朕自会召集群臣商议银票之事。”

      崔文卿心知大齐天子以及宰相们都是非常的谨慎,否者当初他们也不会反对河东路发行军债国债之事,故而点头笑了。

      其后,陈宏又询问了崔文卿几个无关紧要的问题,方才让崔文卿离开。

      看到他的背影消失在殿门外,端坐在御座上的陈宏却是久久回不过神来,半响方才轻轻言道:“恩师,你可以出来了。”

      随着一阵轻轻的脚步声,殿内东角立着的屏风后走出一人来,竟是身着紫色官衣,须发斑白的大齐丞相王安石。

      他走到殿中,却没有开口,反倒是皱着眉头认真的思忖着,脸上隐隐有着兴奋之色。

      “恩师觉得崔文卿此言如何”陈宏沉声询问。

      王安石长吁了一口气,忍不住笑着拱手道:“官家,老臣本以为已经高看了这个崔文卿一眼,没想到的是,却依旧把他看轻了,此人的为政之才,只怕不在春秋时期管仲之下。”

      “什么管仲”陈宏无比惊讶的言得一句,又是震撼当场。

      要知道管仲可是从古到今最富盛名的名臣之一,其人不仅辅佐齐恒公九合诸侯,尊王攘夷,更大力发展齐国经济,创立多项经济制度,从而使齐国富甲天下数百年,可以说,此人乃是齐国霸业的主要辅佐者,齐国经济的主要奠基者。

      此际王安石以管仲喻之,自然而然让陈宏大觉震撼。

      似乎也感觉到了自己的比喻太过骇然,王安石沉声开口道:“官家,老臣此言有理有据,第一,崔文卿想出了一个匪夷所思的福利【创建和谐家园】,光此一项,每年就为朝廷赚得三千两白银;第二,此人又创立国债军债,从此河东路经略府衙门以及振武军大都督,可谓是富甲天下,相传两府府库所堆的银子更是如同小山,取之不尽用之不竭。而第三,此人所想的异地安置之策,在解朝廷燃眉之急之余,又壮大了府州麟州等地的实力,也是利在当代之壮举。而今日,他又提出了这个发行银票之设想,倘若实施,足可以改变从古到今的货币体系,实乃惊世之举,故此老臣才以管仲喻之。”

      听罢王安石这番话语,陈宏笑叹一声道:“听恩师这么说,朕又觉得此人的才华的确如同管仲了,然也不知道为何,却给朕一种非常不真实的感觉。”

      王安石捋须笑道:“其实官家这份感觉,老臣也一直有之,这个崔文卿不过十八岁之龄,却能够有这样的见解认识,他对辽国、西夏的分析也是非常到位,实乃非常难得,倘若这些话由一个年过花甲,为政多年的老臣提出,大概我们不会觉得太过惊奇,然若由一个不到二十的太学生提出,自然而然会感觉到了难以想象。”

      第四零八章 银票之重

      陈宏想想也对,止不住笑道:“那这么说来,老师你非常认可他所言的发行银票呢”

      王安石正容拱手道:“官家,老臣觉得此法可谓大妙,倘若能够以他所言的这种银票代替目前市面上所流通的白银铜币,朝廷自是可以壮大财政收入,且一本万利,不过老臣以为兹事体大,也不能在没有经过尝试之前,就在全国范围内发行银票,崔文卿所言的以河东路为试点,进行银票发行,也算是非常稳健之举,故而老臣觉得可以照崔文卿之话去尝试一下。”

      陈宏点头言道:“既然如此,那就请恩师你召集诸位宰相商议一下银票发行之事,待合适之机,再向朕禀告。”

      王安石正容拱手领命:“老臣知晓。”

      从亿岁殿出来,崔文卿独自一人漫步在宫道之上,思绪却是纷繁杂乱不止。

      时才他对于陈宏所言的那些话语,很多都是后世对宋朝外部关系的一些论断。

      ÔÚ»ªÏÄÀúÊ·ÉÏ£¬Ëγ¯µÄÈ·ÊÇÒ»¸ö·Ç³£ÆæÝâµÄ³¯´ú¡£

      作为唯一一个由武将建立的国家,却弱于军事败多胜少。

      在经济方面,那时候的宋朝,可谓是占据了全球一半以上的gd,乃封建文明,铁器时代的巅峰,然没想到的是,就是这样的宋朝,居然被北方草原蛮夷所打败,崖山之后华夏国祚不在,还被草原异族统治中原数十年,任谁听来,都会忍不住扼腕长叹。

      作为与宋朝外部环境非常相同的大齐,同样也是面临着这些问题。

      虽说比起宋朝,大齐在军事力量上倒也不弱,且有着折家、杨家这些军事大族支撑,但就实而论,对外战事中依旧被两个强邻所欺负。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技术支持:近思之  所有书籍
    北京时间:2025/11/11 12:42: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