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页 小说列表 排行榜 搜索

    《妻为大都督》-第167页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温馨提醒:系统正在全面升级。您可以访问最新站点。谢谢!

      这件事,也是整个杨家心头之痛。

      故此在心里面,杨家所有人还是把陈宁陌当作了家人一般的对待,每逢家族中有重要宴席,都会邀请陈宁陌前来与宴,而这中秋之宴,正是其中之一。

      又稍事等待了片刻,前院响起了管事殷情引领声,以及舒缓而又具有节奏的脚步声,崔文卿抬目望去,可见陈宁陌已是在府中老管事的陪同下走了进来。

      依旧是一身白如霜雪的长裙,一头如云秀发就这般简简单单用一根丝带挽着,陈宁陌恰如一朵生长在天上山的雪莲花般,陡然降临人间绽放,使得在场所有人眼睛都止不住一亮。

      “哈哈,宁陌来了么快快来坐。”见状,杨文广已是站起身来微笑招呼。

      陈宁陌颔首一笑,轻步行至堂中,微笑招呼道:“杨相公、大郎君、三郎君。”

      闻言,杨怀仁、杨怀玉自然也不敢怠慢,连忙与老父一道拱手问好。

      见到崔文卿站在原地呐呐未言,杨文广笑着提醒道:“文卿啊,看到你的恩师,怎么还不行礼呢不要以为是一家人就可以免去师徒礼仪。”

      未等崔文卿开口,陈宁陌已是淡淡笑着摇手道:“杨相公客气,其实说起来,我与崔文卿并无师徒之名,这师徒之礼就完全不必了。”

      话音落点,杨文广却是一惊,讶然道:“怎么不是说过宁陌你收文卿为徒么难道并非如此”

      陈宁陌目光直勾勾的望着崔文卿,轻轻笑道:“只要他能够在我门下努力研习学问便可,至于那什么师徒名分,其实要不要也无所谓了。”

      “那怎么成”杨文广顿时皱起了白眉,“该有的礼仪还是应该有,礼制不可废也”

      陈宁陌不置可否的一笑,却是没有同意下来。

      崔文卿自然明白陈宁陌坚持不收他为徒的缘由。

      要知道那天晚上在白马寺的时,陈宁陌可是认定了他崔文卿乃是一个贪花好色的轻薄之徒,若非是她已经早早答应了官家,说不定他连国子监的大门都进不去,以陈宁陌的秉性,自然不会认他这个徒弟。

      正在此时,折秀已经入内安置坐席,并引领着所有人落座。

      除了孩童在侍女的照料下另立他席之外,杨家三代全都是坐在了一张圆桌前。

      其中,杨家第一代只有家主杨文广一人。

      第二代便是杨怀仁及夫人陈氏,杨怀玉与夫人柳氏,以及陈宁陌。

      杨家第三代则是杨正武以及夫人,杨士奎及折秀,还有崔文卿以及杨怀玉二子杨士清。

      满当当一共十二人,倒也是坐得其乐融融。

      中秋家宴,主题自是离不开团圆,杨家直系本就人丁单薄,许多杨家人更是献身战死在了战场上面,故而中秋之夜也难免有些伤怀。

      特别是大家一想到杨文广四子杨怀瑾战死沙场,心内更有一种难过之悲壮。

      酒宴之后,男人们坐在一起续茶闲聊,而女子则围成一圈玩折子戏。

      第四百零一章 骄傲单身

      杨文广心思不在此处,对着陈宁陌微笑作请道:“宁陌啊,陪老夫去后院走走如何”

      闻言,陈宁陌便知道杨文广肯定是有话要对自己说明,自然不会拒绝,颔首道:“好,悉听尊便。”

      于是乎,两人出了大堂,穿过曲曲折折的回廊小径,步入了杨府后院之内。

      杨府后院乃是一片修葺得极其规范整齐的园林,有山有水有树有草,可谓是一个难得的悠闲漫步之所。

      此际皓月当空,群星闪烁,惹来了陈宁陌一丝感概,望着圆月微笑感概道:“常言十五的月亮十六圆,今日一见果真如此。”

      杨文广微笑颔首,忽地站定了脚步询问道:“宁陌,不知你在我们杨家过了几个中秋节呢”

      话音落点,陈宁陌却是愣了愣,蹙着眉头回忆半响,有些不确定的言道:“似乎是第五个还是第六个中秋了。”

      “是第六个啊”杨文广一叹,“说起来,怀瑾已经走了六年了”

      陈宁陌美目中波光一闪,紧接着俏脸露出了一丝微不可觉的黯淡。

      杨文广并没有注意到她脸上的表情,自顾自地的缓慢踱步,又是自顾自地的黯然感概:“怀瑾是老夫最小的一个儿子,也是最像老夫的一个儿子,未及二十岁便凭借战功当上了将军,那时候老夫便在想,他的三位兄长在军略战阵方面都不如他,在老夫百年之后,也只有怀瑾能够继承我们杨家的家业。”

      “可是老朽万万没想到,他居然就这么走了战死在与辽国的战事上那时候他还未到二十岁,也与你刚过三书六礼这孩子实在命苦啊。”

      一席话说罢,杨文广老眼中已是有了些许浑浊的老泪,口气更是说不出的悲凉。

      陈宁陌听得芳心阵痛,只觉呼吸陡然忍不住有些急促了。

      说起来,她从来都没有见过本应该成为自己夫君的杨怀瑾的容貌,只有那么一次,在皇宫大宴席上,她远远瞄得那么一眼,那位挺拔英伟的年轻将军也给她留下了极其深刻的印象。

      其后太后指婚,八贤王府与杨府共结秦晋之好,能够找到这样一个门当户对,且还是少年英杰的女婿,八贤王是满意的,也是无可挑剔的。

      那时候陈宁陌对于婚事也不甚在意,故而也就默认了。

      然随之而来的一系列事情,却是让这场原本被称为郎才女貌的婚事为之破碎,杨怀瑾的战死也让婚约无疾而终。

      陈宁陌虽然对杨怀瑾没有半分感情,但依旧为这个年轻将军的陨落而感觉到了一丝痛惜。

      故此对于杨怀瑾,她最多的感情也是同情,而未夹杂着一点爱意在里面。

      其实以她的条件,完全可以重新另找一个如意郎君,相信本就心存愧疚的谢太后,也很乐意在为她做媒。

      不过也因经过这件事之后,陈宁陌却发现这种受媒妁之言,父母之命的婚事并非是她所想要的婚姻。

      两个从未见过面的人,就这么生活在一起,且丝毫不了解对方的品行习惯,那真是相当可怕的。

      陈宁陌心内所追求的,并非是这样的婚事。

      故此,她对婚姻希冀感全无,索性就这么守了活寡,也不在乎外面的一系列闲言碎语。

      对她来说,若不能遇到一个立誓厮守终身之人,她情愿就这么孤独到老。

      在这番心思的作祟之下,陈宁陌才一直骄傲的单身着,任谁也无法在左右她的婚事。

      但作为杨文广来讲,却不是这么想的,他一直觉得是杨家耽搁了陈宁陌,故此轻叹言道:“宁陌,事情都已经过去了这么多年,该放下的还是应该放下了啊,你总得为自己着想才是。”

      陈宁陌知道杨文广这是关心自己,颔首言道:“多谢杨相公提醒,你说的这些话我会认真考虑的。”

      话音落点,她似乎不想再这个话题上继续下去,出言询问道:“对了,不知后日崔文卿进宫面圣之事,杨相公你安排得如何了”

      杨文广捋须笑道:“文卿乃深受儒家熏陶的读书人,懂礼受节理应不会又太大的问题,老夫也只是想请人明天专程教导一下他的礼仪就行。”

      陈宁陌沉吟半响,忽地言道:“这样吧,还是由我来亲自教导他,免得他到时候又出现什么差错,从而丢脸于人前。”

      “你亲自教导”杨文广大是惊讶,一双白眉也是挑得老高。

      他深知陈宁陌整日事务也是相当繁琐,此际居然提出亲自教导崔文卿的面圣礼仪,实乃令人大觉不可思议。

      陈宁陌愣了愣,也有些好奇自己为何会突然作出如此决定,然不容多想已是找到了一番合适的说辞,理所当然的言道:“崔文卿虽则并非我的学生,然也在我处专研学问,若连简单的礼仪也不知晓,说不定不知情的大臣们还会嘲笑我对他管教不严,故而教授学问的事情,还是由我亲自出马吧。”

      既然陈宁陌都已经这么决定了,杨文广自然不会拒绝,颔首道:“那好吧,明日我就把崔文卿交给你了,以宁陌你的能力,相信崔文卿也能很快的学会相关的礼仪。”

      在两人轻描淡写的对话决定中,崔文卿翌日便乖乖前去国子监宁一院,找陈宁陌报道了。

      今日尚在中秋假期当中,国子监内并没有多少学子,陈宁陌所办公的宁一园更是一片安静。

      崔文卿到的时候,陈宁陌正站在水榭前拿着鱼食喂水池中的锦鲤,可见鱼食丢入水面掀起阵阵波澜,数十条颜色不一的鱼儿来回翻动身躯,左右争抢,显出了一片生气。

      “呵呵,清晨喂鱼,学士真的是好雅兴啊”崔文卿笑着招呼了一声,也是靠在了水榭前的凭栏上,驻足观看游鱼争食之景。

      陈宁陌头也不回,淡淡言道:“并非是我非常悠闲,而是等你等得实在无聊,如果我没有记错的话,咱们所定的时间是卯时吧,现在似乎已经辰时了。”

      第四百零二章 初入宫门

      一席话听得崔文卿大是尴尬。

      昨日他立下大功回家,加之又是杨府中秋家宴,自然喝多了一些。

      朦朦胧胧睡去已是三更,没想到一觉醒来,却是卯时已过。

      见状,他这才暗道一声不好,连忙吩咐荷叶伺候他穿衣着装,连早膳也没有来得及吃,就朝着国子监跑来。

      然而可惜的是,他还是来晚了,几近迟到了整整一个时辰,对于历来守时的陈宁陌来讲,自然是难以忍受的。

      不过也不知为何,今日陈宁陌却显然没有责怪他的意思,拍了拍沾满了鱼食碎屑的纤手,淡淡吩咐道:“既然已经来了,那咱们还是早点开始吧,走,随我进屋。”

      崔文卿点点头,跟随着陈宁陌进入了正堂之内。

      其后整整一天,陈宁陌都在耐心教授崔文卿相应的宫廷礼仪。

      Ëý´ÓÈ빬êî¼û¾ýÍõʱµÄÒÇÈÝÑÔ±í¿ªÊ¼ËµÆð£¬½²µ½ÁËÈçºÎµÈ´ýÕÙ¼û£¬ÈçºÎµÇµîêî¼û£¬ÈçºÎл¶÷¸æÍ˵ȵȣ¬¿ÉνÊÇÊ®·Ö×Ðϸ¡£

      坐在案几前的崔文卿也是听得特别认真,毕竟他从来还没有见过皇帝老儿是什么模样,今番进宫也算能够长长见识。

      一通培训完毕,已是夕阳西下,崔文卿着实累得不轻,告辞陈宁陌返回了杨府之中。

      翌日一早,尚在寅时鸡鸣,崔文卿就已经离榻梳洗了。

      ºÉÒ¶Ò²ÖªµÀ½ñÈÕ¹ÃÒ¯ÊÇǰȥêî¼ûÌì×Ó£¬¹Ê´ËÊáϴ֮ʱ¼«ÎªÈÏÕæ£¬½«´ÞÎÄÇäµÄ³¤·¢Íê³ÉÁËÒ»¸öƯÁÁµÄ·¢÷Ù£¬¼òµ¥È´ÓÖ²»Ê§ÃÀ¹Û¡£

      其后,崔文卿又换上了一套红色中单长袍,窄腰窄袖腰间再系上了一根玉带,看上去竟是说不出的潇洒风流。

      ¶øÔÚËûÍ·ÉÏ£¬ÔòÊÇ´ø×ÅÒ»¶¥ºÚɫɴÂÞ´¹½Åá¥Í·£¬ÕýÊÇÊ¿×Óêî¼û»ÊµÛÖ®Ò¹ڡ£

      此际他站在等人高的铜镜前一照,就连荷叶也忍不住美目中异彩连连了。

      简单的用罢一碗当作早膳的面皮儿,崔文卿来到前院,便见杨文广已经在院中等待了。

      °´ÕÕ´óÆë³¯Í¢¹æ¶¨£¬ÈýÆ·ÒÔÉϳ¯³¼´÷á¥Í·£¬×Å×Ï·þ£¬Åä½ðÓã´ü¡£

      杨文广身为正三品枢密使,政事堂宰相,故而也是以此规定着装。

      他头戴极有大齐特色的直脚官帽幞头,身穿具有大团花暗纹的紫色官服,腰间金带上挂着一个金鱼袋,加之他身材结实挺拔,气度英伟不凡,往院中这么一站,就显露出了朝廷【创建和谐家园】的赫赫威仪。

      见到崔文卿到来,杨文广淡淡一笑,言道:“犹记阿昭初次上朝之时,也是由老夫带领而去,没想到今日你也与阿昭一般,真是想不到啊。”

      不难同杨文广的口气中听出他对着折昭的溺爱,崔文卿不由笑了:“能够有外祖父这位当朝宰相引领,我和娘子当真是荣耀十足。”

      闻言,杨文广捋须笑道:“哈哈,你这小子马屁少拍,时间已经不早了,咱们走吧。”

      崔文卿点点头,便跟随着杨文广一道,坐上了府内的马车,离开杨府大门,朝着尚善坊坊门而去。

      马车磷磷隆隆,速度不紧不慢,很快就过了坊门来到了朱雀大道之上。

      崔文卿掀开车帘望去,便见马车已是顺着大道来到了天津桥头,河对岸巍峨耸立的宫楼城墙已是遥遥在目了。

      见此一幕,崔文卿不由回想起了初来洛阳的那日,与小荷叶来到天津桥头眺望皇宫之景。

      没想到这才过了短短十来天时间,他居然要进入这座他以前想也不敢想的皇城大门了,实在犹如做梦一般。

      这座洛阳宫建于隋朝之时,初名紫微宫,唐时改名为洛阳宫,其后一直延续至今,东西长四里一百八十步,南北长二里八十五步,周回十三里二百四十一步,由宫城、皇城、郭城、东城、含嘉仓城、上阳宫、西苑、离宫等八部分组成。

      宫城南面有三门,中间正门为应天门,东为兴教门,西为光政门。应天门内为乾元门,乾元门内为皇宫正殿乾阳殿。

      而崔文卿今日要去的地方,便是正殿乾元殿之旁的宣政殿,这也是举行常朝之地。

      过得天津桥,从端门进入了皇城,入目便是一片片鳞次栉比的官衙府邸。

      杨文广明白此乃崔文卿第一次进入宫城,便不遗余力的给他介绍皇城之内的官衙府邸,这些官衙都是朝廷中枢机构,如六部、兰台、如鸿胪寺、如御史台等等。

      而进入应天门之内的宫城,便是中书、门下、尚书三省,宰相们办公的政事堂亦是在尚书省当中。

      听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技术支持:近思之  所有书籍
    北京时间:2025/11/11 10:29: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