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页 小说列表 排行榜 搜索

    《好莱坞制作_校对版by:白色十三号》-第81页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温馨提醒:系统正在全面升级。您可以访问最新站点。谢谢!

        聊了没几句,午夜场很快开始,因为影片大致相似的关系,杜克的精力并没有完全放在电影上,目光从影厅中扫过,算上他和查理兹·塞隆在内,坐了不到十个人。

        如果是偏僻地区的影院,这样的午夜场上座率还算可以,但这里是全洛杉矶都能算得上繁华的劳瑞尔山谷大道,上座人数未免少了一些。

        不过,这也很正常,午夜场依靠粉丝支持,这种类型的影片不可能像动作片或者科幻片那样,有铁杆支持者,蒂姆·罗宾斯和摩根·弗里曼如今也没多少影迷可言。

        影片开始阶段很压抑,虽然不乏希望,但给人的感觉依然过于沉重,甚至还没有放映到一半,就有三个二十岁左右的人提前退场了。

        哪怕蒂姆·罗宾斯雨中的镜头让人压抑的情绪得到了释放,却也没有畅快淋漓的感觉,沉闷和压抑始终坠在人的心头……

        “很有感染力的影片。”

        相比于杜克,查理兹·塞隆看的很认真,字幕落下的时候也很有感触,“我觉得……我觉得影片有种说不出来的感觉……”

        她似乎找不到合适的形容。

        “我们走吧。”

        不等查理兹·塞隆继续感慨,杜克拉着她向外走去,来到影厅外面的时候,拒绝了调查咨询人员的问卷反馈,缓缓向外走去。

        后面有声音响起,似乎是别的观众在与调查咨询人员说话。

        “《肖申克的救赎》很精彩,这是我今年看过最好的电影,单论剧情和给人的感触,现在热映的《独立日》与它比根本不入流,但我有一种奇怪的感觉,总觉得在影厅里看这部影片怪怪的……”

        似乎是想明白了,这位男观众又说道:“这种影片好像不太适合影院的氛围,而应该一个人躲在家里或者其他更安静的地方,一点一点的去品味,影院的环境与电影的主题太相悖了。”

        走出影院的时候,杜克还在思考刚才那人的话,曾经《肖申克的救赎》票房失败的原因非常复杂,不适合院线放映肯定是其中之一,至于被很多人提及的宣传营销的问题,反而不是太突出,毕竟影片第一次上映前的宣传营销费用相比投资并不低,而且在奥斯卡失利后,引发了铺天盖地同情的声音,甚至被媒体冠以史上最佳的称号,发行方也再次宣传上映,结果第二次进入院线还是以大扑街结束。

        “你在想什么呢?”

        上了汽车,查理兹好奇的问杜克,“从影院出来就在走神。”

        “我在想……”杜克绑好安全带,转过头看着她,“今晚该怎么吃你这块漂亮可口的点心。”

        “只要不是上次那样的三明治,”查理兹的红唇凑到杜克耳边,“我乐意奉陪。”

        几分钟后,宾利车就驶入了社区,两人挽着手走进公寓,几乎用最快的速度解掉了对方的衣服,杜克更是直接将光溜溜的查理兹·塞隆扛进卧室,扔到厚实的床垫上,然后扑了上去。

        上一次的时候,虽然还有些模糊的记忆,但对当时喝醉了的杜克来说,几乎记不清享受的过程,这次自然要细细体会曾经艳名传遍全世界的这颗美钻的滋味,虽然现在更多的是青涩,远没有未来强大的女王气场,却也别有一种风情。

        周五的太阳升上天空,索尼哥伦比亚影业总部中没有丝毫假日的轻松,有的只是忙碌。

        坐在办公桌的后面,拉尔夫正快速翻阅着北美的各大报纸,从影评专栏中寻找《肖申克的救赎》的影评。

        “一条漫长的自由之路、一次灵魂深处的洗涤、一部不朽的励志经典,《肖申克的救赎》带来的是恒久不变的真挚友情、百折不挠的灵魂铸炼和生生不息的命运之火!这是一部伟大的电影!”

        《芝加哥太阳报》的专栏里,罗杰·艾伯特不但竖起了标志性的大拇指,还直接为影片亮出了十分!

        “影片触及的是人类永恒的主题和当下的不可回避困境。电影的结构比原小说更精炼,台词比原小说更有节奏感,更加有所推敲锤炼、也更有深意,人物形象比原小说更鲜活有力。导演以丰富、机巧的艺术文本,将自由精神高扬在天地之间!”

        一向以冷嘲热讽闻名的《纽约客》的影评人大卫·登比给了9.5分的高分!

        同样,其他影评人也对这部影片赞誉有加。

        “影片把自由和救赎的灵魂融进了骨头里,从而创造出一种无法抵抗的、动人的感染力。”

        “《肖申克的救赎》是关于希望最强有力的注释。”

        在纸质媒体的影评专栏里,特别是最有名的那批影评人那里,《肖申克的救赎》得到了一致的好评,专业评分大多是九分或者十分,绝对是近年来专业口碑最为爆棚的影片。

        然而,报纸上看到的这一切,却无法让拉尔夫兴奋,因为在秘书送进报纸之前,他已经看到了《肖申克的救赎》的午夜场成绩。

        97万美元!

        即使影片类型和演员缺少粉丝和号召力,这样的数据,特别是在北美观影热潮的暑期档,未免少了一些。

        不过拉尔夫还是存在一定的希望,根据调查统计,看过影片的观众虽然不多,但口碑同样极好,A级好评率接近了百分之九十,完全是大卖电影才有的观众口碑。

        或许口口相传以及口碑发酵,白天的票房会涨上来?

        虽然明白要与《独立日》这般强势的影片拼争,但拉尔夫和索尼哥伦比亚影业的希望并没有破灭。

      第一百三十二章 正面碰撞

        随着周五的太阳升起,又一个竞争激烈的周末拉开了序幕,就像上个周末集体抨击谩骂《独立日》那样,职业影评人再次集体发声,盛赞《肖申克的救赎》,几乎将今年最好的评价都扔到了这部影片的头上,就差没有说它影史第一了。

        与上周的抨击近乎类似,影评人的赞誉放在院线市场上,没有掀起狂热的连锁反应。

        或许是影片的演员阵容缺乏号召力,或许是带着丝宗教意味的片名不讨喜,或许是影片的类型题材不适合,也或许是上周影评人抨击《独立日》而观众却喜欢带来的后遗症,《肖申克的救赎》的市场反响只能用异常平淡来形容。

        周五晚上,往往是周末观影的第一个高峰,MXEB公司的市场调查员帕克早早的就走进了市中心商业广场的一家影院,观察《肖申克的救赎》的一线市场反应。

        七点半以后,进入影院的人数明显增多,帕克通过相当长时间的抽访以及从院线方得到的数据,对所调查的影片渐渐有了初步的印象——情况不是很好。

        非常明显,《独立日》虽然进入到上映的第二个周末,却仍然强势,占据了观影比例的近一半!

        当然,这也在发行方和他们公司的预计之中,此前《独立日》的数据反馈就摆在那里,没有人会傻到认为《肖申克的救赎》能与这部影片在票房市场上比拼。

        影片拼不过《独立日》很正常,为什么观众比例只与《狮子王》和《阿甘正传》相当呢?后两者已经上映数周了,而《肖申克的救赎》仅仅是首周上映!

        就在帕克如此想着的时候,一场《肖申克的救赎》放映结束,稀稀疏疏的观众从影厅那边走了过来,他赶紧迎了上去,开始例行的抽访。

        “影片很精彩,也很有感染力,剧情非常的棒……”

        如同白天询问过的一些观众那样,被他拦下的这位男青年对影片赞不绝口,帕克又问道:“你会向周围的人推荐,或者带自己的家人朋友再来观看吗?”

        “不会!”男青年没有任何犹豫,直接给了答案,“绝对不会!”

        “为什么?”帕克连忙问道。

        “这部影片太沉重了,压得人心里难受,就算是看悲剧,往往也能从中找到欢乐。”

        男青年紧紧皱着眉头,“但《肖申克的救赎》却非常压抑,我周围的人进影院都是为了娱乐,他们肯定不想感受这种气氛。”

        随后,帕克又问了几名观众,其中有人的观点类似,认为影片很精彩,却不会向他人推荐。

        周五一天的票房、上座率以及观众人数,《独立日》一直领先同期上映的影片,周六一早,杜克就从独立日工作室得到了详实的数据。

        周末票房必然会反弹,虽然力度不是特别大,但《独立日》单日报收1557万美元,在这个周末占据了先手。

        排在第二位的就是刚刚上映的《肖申克的救赎》,单日拿到了512万美元,力压《狮子王》的478万美元和《阿甘正传》的427万美元,拿到了第二名。

        在杜克看来,只要《肖申克的救赎》单日成绩能够保持下去,首周末票房突破1500万美元乃至2000万美元都有可能,说不准会改变大扑街的命运。

        然而,这部被人冠以史上最佳以及最奇怪的电影,根本无法用正常的电影规律去衡量,就连最大胆的评估机构,也预料不到它那根本不符合正常规律的票房走势。

        按照一般情况,专业口碑爆棚,必然能起到一定的宣传作用,加上本就不错的观众口碑和正常的周末上映规律,《肖申克的救赎》在周六应该迎来一次小爆发,最起码也能超过周五的票房,但让所有人大跌眼镜的事发生了,影片的观众口碑和专业评分都在上升,票房却猛然下滑。

        周六当天,《肖申克的救赎》跌幅超过百分之五十,单日票房骤降到了224万美元,而《独立日》《狮子王》和《阿甘正传》成为了相对的获益方,分别斩获1634万美元、822万美元和743万美元,完爆这周所有新上映的影片。

        这是一个堪称颠覆性的档期,《独立日》被影评人贬低到一文不值,却持续大热大卖,《肖申克的救赎》被抬高到影史很高的那个层面,却乏人问津……

        如果说这种情况只是短暂的出现,或许观众不会在意,但时代华纳和新闻集团旗下的媒体一直在爆炒,不引人注目都难,近十天的纷纷扰扰,足以让很迟钝的影迷认清一个事实——影评人吹捧的电影未必适合他们,他们喜欢的电影却不会被影评人欣赏。

        好莱坞的各大公司则认清了另一个事实——影评人与市场之间,顶多只有五美分的关系。

        也就是在这个周末,派拉蒙和环球影业联合投资的《燃眉追击》以及新线影业的《变相怪杰》的试映会全都没有邀请影评人参加,这个吸血鬼行业的利益,明显受到了触动。

        同样是在这个周末,《独立日》开启海外之旅,率先登陆英国、法国、新西兰、西班牙、澳大利亚等海外市场,影片的反应就像是北美的翻版,引发观众购票观看热潮的同时,被无数国外的影评人疯狂吐槽抨击。

        “《独立日》是一个多部外星人入侵影片的混合物,而且主题还反映了美国的侵略主义!”——法国《费加罗报》。

        “《独立日》反映的是导演杜克·罗森伯格大美利坚主义的妄想和野心!”——西班牙《马卡报》。

        “影片中美国总统在战前的演讲,是好莱坞历史上最哗众取宠的对白!”——BBC。

        “杜克·罗森伯格疯了,妄想用科幻大片【创建和谐家园】全世界,居然想要所有国家的国庆日都改成7月4号!”——英国《泰晤士报》。

        这一部影片,这短短的一个周末,杜克引发的轰动效应,远远超过了过去几年间的总和,全世界的影评人都掀起了批判他的狂潮,而独立日工作室借助新闻集团遍布整个西方世界的媒体,将杜克反驳影评人的那些话,散播了出去,引得西方世界的影评人群情激奋,恨不得拉杜克出来绑在历史的耻辱柱上。

        抨击杜克变成了影评界的政治正确,哪怕有些想为他辩驳几句的影评人,也不得不变得小心谨慎。

        杜克并没有因此而沉默,反而继续为宣传炒作造势,在接受大名鼎鼎的《世界新闻周刊》采访时,如此说道。

        “我不会因影评人射来的明枪暗箭而感到难过,任何人都要接受自由市场的理念,如果人们不想购买我的产品,那么我就不会再制作这个产品,但观众一再表明他们爱看我的作品,即便影评人再不喜欢,我还是会首选考虑观众的需求。”

        似乎怕火不够大,杜克还特意说道:“我尽我所能的努力工作,我很高兴看到除了影评人之外观众都喜欢这部电影,那就让我们无视那些影评人吧,我拍电影就是为了让观众喜欢。”

        影评人被《独立日》的持续大热气得咬牙切齿,发出最猛烈恶毒的抨击,却无法阻止《独立日》在上映地区掀起《侏罗纪公园》般的观影狂潮。

        特别是在北美,影评人抨击的声音越大,《独立日》上涨的票房数字就越高,而他们对《肖申克的救赎》赞誉越多,影片越乏人问津。

        当新的一个周末票房出炉后,北美影评界短暂的沉默了一下,接着就掀起更大的抨击浪潮,但这些在《独立日》的票房数字面前,都显得那么的苍白无力。

        《独立日》第二个周末的北美票房高达4296万美元,不但秒杀了同期上映的所有影片,甚至超过了绝大多数影片的首周票房数字,影片的北美票房累计达到1亿5989万美元,杜克再收获一项北美影史纪录——最快破1亿5000万美元!

        这个成绩也理所当然的蝉联了北美周票房排行榜冠军的宝座!

        站在最高处向下俯视,二三位的位置上根本看不到新上映影片的影子,上映四周的《狮子王》以1688万美元排在了第二位,上映五周的《阿甘正传》1418万美元排在第三位,排在第四位的是杜克没有印象的叫做《周末假日》的影片,票房为987万美元。

        而被无数影评人追捧的《肖申克的救赎》,因为周末后两天的票房一跌再跌,最终以857万美元排在了第五位。

        就像杜克想过的那样,《独立日》以火爆的成绩,碾压了影评人自认为光鲜亮丽的脸面,让他们对市场影响越来越弱的一面,彻底暴露在了好莱坞和影迷观众的面前。

        《独立日》在海外的第一个周末同样高歌猛进,虽然只是出现在西欧和英语区的海外市场,但周末三天,海外以7528万美元的总成绩报收,足以让所有的投资方都笑得合不拢嘴。

        新的一周开始,所有上映的影片都不可避免的开始下滑,而且在周末会迎来一个强悍的竞争对手,詹姆斯·卡梅隆一亿一千五百万美元的巨制《真实的谎言》。

      第一百三十三章 挽救杜克

        “杜克,我们不可能将大量资源持续投在一部影片中。”

        独立日工作室中,亲自赶过来的二十世纪福克斯CEO汤森·罗斯曼,向坐在旁边品着咖啡的杜克解释,“《独立日》已经形成了足够的声势,我们只需要保持目前这种声势就足够了。”

        “我明白,汤森。”杜克也不是那种胡搅蛮缠的人,更不会蠢到以为自己才是好莱坞的中心点,《真实的谎言》即将上映,福克斯肯定会转移宣传重心。

        汤森·罗斯曼松了口气,明显不想引起杜克的任何误会,否则也不用亲自从世纪城跑来华纳制片厂。

        是的,他非常非常重视这个年轻导演,前所未有的重视,甚至现在说对方是好莱坞第一流的导演他都不觉得过分。

        不去说前两个周末那灿烂到耀目的票房成绩,看看前天和昨天两个工作日的票房成绩吧,周一786万美元,周二767万美元,两天相加超过1500万美元,《独立日》的北美票房累计超过1亿7000万美元,就算上帝亲临,恐怕都无法阻止这周北美突破2亿美元!

        如果说这样的导演还不值得重视,那什么样的导演值得重视?汤森·罗斯曼一直记得,对方在编剧协会还备案了同样火爆的一个战争题材的剧本!

        要说福克斯不想继续投资杜克·罗森伯格的电影,那绝对是全美最好笑的笑话。

        “汤森,我只有一个要求。”

        现在有了足够的资本,杜克当然也不会什么都不提,“在下个周末到来前,《独立日》的院线数不能掉下2600家。”

        没有足够的院线上映,再好的电影也不可能产生高额票房。

        “这个……”汤森·罗斯曼似乎有些为难。

        毕竟《真实的谎言》即将上映,福克斯肯定要争取足够多的院线数,来保证这部大投资大制作的收益。

        “我明白,北美的院线数相对有限。”

        虽然明白这些,杜克却不会放弃,而且院线可以从其他地方找补回来,“汤森,你注意过没有?哥伦比亚影业上周上映的《肖申克的救赎》周一和周二的单日票房已经滑落到了200万美元以下,而上映院线还在1600家,为什么我们不能联络院线方,压缩它的上映规模呢?”

        “只要今天和明天它的票房没有起色……”汤森·罗斯曼眼中闪过精光,“福克斯一定会向院线方施加压力,压缩《肖申克的救赎》的院线数。”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技术支持:近思之  所有书籍
    北京时间:2025/10/27 11:18: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