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页 小说列表 排行榜 搜索

    《好莱坞制作_校对版by:白色十三号》-第54页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温馨提醒:系统正在全面升级。您可以访问最新站点。谢谢!

        大公司之间合作是常态,这也是最常规的规避投资风险的方式之一。

        洽谈结束后,南希又离开伯班克,前往世纪城的福克斯大厦,虽然华纳兄弟没有明确的表示,但她相信,随着《勇闯夺命岛》的票房数字继续增高,项目的进展会越来越顺利!

        整个六月份档期,北美电影市场基本上是《侏罗纪公园》一家独大的局面,例如《绝岭雄风》《夜访吸血鬼》和《勇闯夺命岛》这样票房已经相当喜人的影片,统统都要往后站。

        在上映八周后,《勇闯夺命岛》的北美票房终于突破了1亿5000万美元大关,缓缓来到1亿5224万美元这一数字上,而影片的院线数已经滑落到了500家,单周单馆票房降到了1500美元以下,虽然还没有突破院线强制下档的临界点,但潜力基本消耗的差不多了。

        同期上映的《夜访吸血鬼》,命运就要比《勇闯夺命岛》凄惨了,影片的北美票房累计已经达到了9778万美元,即将突破一亿美元大关,单周单馆票房却跌下了500美元,早就超过了院线方1000美元的心理底线,如果不是CAA的公关努力,影片在几天前就会被强制下档。

        就算是如此,在剩余不多的放映时间和院线里,突破亿元大关需要的200多万美元,根本就是不可能正常完成的任务。

        不过,总有人会出手将《夜访吸血鬼》的北美票房推过一亿美元,这不仅是几百万美元的区别,对于好莱坞来说,主演和制作的电影的票房是以千万还是以亿作为计量,完全是两个概念,下部影片享受到的也可能是差别巨大的待遇。

        “230万美元不够,派特!”

        比弗利山庄的豪宅中,汤姆·克鲁斯正对经纪人施展着终极吹风机,“如果影片最后刚刚超过一亿美元,所有人都知道我们在造假,我要这一数字增加到400万美元!”

        “汤姆,这部影片你的片酬也不过1500万美元。”派特·金丝莉很冷静,“扣去税金和必须的支出,加上首周投入的300万美元,你打算在《夜访吸血鬼》的票房上面投入700万美元?这意味着你在这部影片上的收入可能是负数,你最近一年的工作都在做无用功!”

        “钱可以再赚,但我要我的电影北美票房过亿!”汤姆·克鲁斯声嘶力竭的吼道。

        一向没有发言权的妮可·基德曼,静静的坐在会客室的角落里,只有她才知道,高傲的汤姆·克鲁斯有多么气急败坏,最近两人爆发了数次争吵,现在还处以分房而睡的状态,每每看到骄傲自大又不懂得收敛的丈夫,她就觉得自己当初嫁给他,似乎是个错误的决定。

        他目光短浅,心胸狭窄,如果身边没有人提点,总会做一些没脑子的事情,简直……

        而克鲁斯明面上的对手杜克·罗森伯格呢?虽然没有深入交往过,但根据观察以及娜奥米·沃茨的一些话,她隐隐觉得这是个心思深沉又有独立见解的人,从他和克鲁斯互黑的事件中,也能看出对方只要抓住机会,就绝对不会放过,机会过去后,又主动退缩回去,仿佛无害的毒蛇一样。

        心理成熟,进退有据……

        想到这里,妮可·基德曼忽然觉得,除了更有名更有钱外,汤姆·克鲁斯在其他方面,似乎都比不上那个年轻的导演。

        而钱和名可以随着时间积累,年轻的杜克·罗森伯格唯一不缺的就是时间吧?

        时间总能改变太多,《夜访吸血鬼》在上映的第九周,票房突然激增,原本每天只有不到10万美元的票房积累,突然涨到了60万美元左右,虽然数据可以欺骗公众,让克鲁斯先生的支持者们欢欣鼓舞,却瞒不过院线方,当这个周末过去之后,《夜访吸血鬼》被北美院线联盟强制下档,北美票房停在了1亿326万美元。

        杜克也结束度假,回到了洛杉矶,在南希的协调下,分别见了华纳兄弟和二十世纪福克斯的高层,《独立日》项目有了初步的进展。

        与此同时,《勇闯夺命岛》在北美的放映,也来到了最尾段,仅仅比《夜访吸血鬼》多坚持了十天,在独立日假期之后,也因为单馆票房连续数天表现不佳,潜力彻底消耗殆尽,而被强行赶出了院线。

        最终,《勇闯夺命岛》的北美票房定格为1亿5752万美元,杜克成功刷新了《生死时速》创造的北美票房成绩,而且影片的海外票房同样表现不俗,如今全球票房稳稳向着3亿美元大关前进,根据数家专业机构的预测,全球票房最终必然会超过《生死时速》。

        连续两部影片大卖,杜克也被不少媒体和制片公司瞩目,甚至吞掉联美的米高梅,还试探过南希,想要邀请杜克执导最新一集的007电影。

        如果是在《生死时速》前,杜克肯定会接下来,如今却毫不犹豫的推掉了,在好莱坞打开了局面的导演,没几个会去执导《007》系列,影片口碑爆棚、票房大卖,对于杜克这样的导演来说,最多只能算锦上添花,毕竟没几个人会将功劳记在导演身上,只会认为是系列的威力。

        如果失败了……如此具有广泛粉丝基础的电影还会失败,那几乎是自毁事业。

        何况,杜克早就为自己制定了计划!

        《勇闯夺命岛》下档后,影片在北美的工作,也进入最后的阶段,等院线方将影片分成打到发行方华纳兄弟的账上的时候,新一次的分赃大会也就此拉开大幕。

      第八十七章 分赃

        想要尽快拿到《勇闯夺命岛》在北美的收益分成,并不容易,按照杜克与华纳兄弟签订的合约,后者会在影片下档半年内付清,相比碍于卢卡斯影业的二十世纪福克斯支付《生死时速》的分成,这个时间看似很长,实则是好莱坞最正常的情况。

        作为一名导演,杜克不可能每次都找卢卡斯影业和乔治·卢卡斯帮忙,华纳兄弟也未必买卢卡斯影业的帐,坦白地讲,半年几乎是南希能争取到的最短的结款时间了。

        按照好莱坞的惯例,影片的投资分成结算起来非常麻烦,拖上几年什么的,除了【创建和谐家园】,根本没有地方去抱怨,甚至不少投资电影的公司,苦苦熬到公司破产,往往还收不到应得的分成款项。

        至于导演,如果制片公司不想继续合作,应该支付的酬劳往往也会拖很久,曾经的迈克尔·贝和彼得·杰克逊等人都遇到过这种情况。

        好在杜克早早的就抛出了一块鱼饵,也证明过他有将鱼饵变成一条大鱼的实力,华纳兄弟方面正在推动《独立日》项目的前期调查,双方未来还会合作,北美分成按时支付不存在多少问题,海外华纳可能会动点手脚,但也会控制在杜克可以忍受的范围之内。

        就算杜克聘请了专业的律师和会计师团队监督,也无法完全保障最后的海外收益的真实性,只能将其控制在不算大的范围之内。

        相比于海外,北美可以受到更加严格的监管,《勇闯夺命岛》下档后不久,杜克的会计师、岩石工作室和华纳兄弟就同时发来了账目明细。

        账目很清晰,就算杜克这种对财务不是特别了解的人,也能看明白。

        《勇闯夺命岛》北美票房总计1亿5752万美元,按照签署的发行协议,院线方扣除税费等固定开支后,华纳兄弟收到了总计7650万美元的北美票房分成。

        虽然华纳兄弟在《勇闯夺命岛》上使用了退税名额,拿到了总计280万美元的退税,但根据协议,这部分钱不计入影片的收益,而影片在悍马和法拉利等厂商那里获得的350万美元广告费,则算入了收益之中。

        这样,影片就有了八千万美元的收入,华纳兄弟拿掉北美票房百分之十作为发行抽成,又扣除1500万美元的宣发费用,这部分资金剩下了4925万美元。

        其中,还要扣掉火灾烧掉的价值87万美元的器材和道具,支付演职人员剩余的薪酬以及其他行业协会类等开支,结余4500万美元。

        这次不存在类似卢卡斯影业还要抽取制作抽成的公司,包括杜克的公爵工作室、华纳兄弟以及AUG电影投资基金等投资商,可以按照各自的投资比例,享受应有的分成。

        杜克的公爵工作室占据制作成本五分之一,未来能分走900万美元,虽然还要缴纳税款,却也让他看到了单凭影片在北美的收益分成,就能还清母亲贷款的希望。

        《勇闯夺命岛》从北美下档后,华纳兄弟就在与北美最大的录像带连锁商百事达商谈录像带基本转让费和租赁销售抽成的事宜,后者属于长线收益,与公爵工作室没有太大关系,前者经过四轮谈判,在850万美元这一数字上面达成了一致。

        然后就是北美电视播放版权,这也是公爵工作室可以享受分成的地方,650万美元的基础转让费,也符合影片的票房和身价。

        华纳兄弟都可以从两者的长线收入中抽成,而公爵工作室签下的只是短线收益分成,从中可以获取300万美元!

        这样,公爵工作室半年后能拿到账面上1200万美元的分成收入,但其中的120万美元需要支付给南希·约瑟夫森和律师会计师团队,二者各享有公爵工作室在《勇闯夺命岛》上投资收益的百分之五。

        成功的影片绝不是导演一个人的杰作,需要的是一个整个团队的协作,如果没有经纪人,杜克就要亲自去跟各大公司扯皮,也别考虑影片的拍摄制作了,而专业律师和会计师团队的监督审核作用同样不可或缺,资本从来就没有良心可言。

        这些收入还属于未来时,华纳兄弟在1994年之前能付清就很不错了,至于海外收益分成,那就有的等了。

        关注过预期收入之后,杜克又恢复到了放松状态,工作和新电影项目全都交给南希去谈,过去两年间,他的神经绷的太紧了,如果一直维持下去,说不定就会有断掉的那一天。

        甚至,在母亲忙完纽约的业务回到洛杉矶后,杜克暂时搬回了圣塔莫尼卡的家中。

        “还记得你提过的关于维多利亚的秘密的建议吗?”

        晚饭的时候,莉亚夫人忽然提起了杜克差不多都快忘掉的事情,“圣菲亚已经制定了详细的宣传计划,维多利亚的秘密的管理层基本上也同意我们的计划,如果不出意外的话,明年的超级碗中场演出会是一场内衣走秀。”

        “如果有时间的话。”杜克大感兴趣,“到时我可以去现场看看。”

        貌似最有名的那些天使,现在还都是小萝莉吧?

        又与母亲说了几句,杜克得知到时压轴的模特会是娜奥米·坎贝尔和克劳迪亚·希弗,如今这个年代,名头最响的还是五大超模。

        “下个月,我准备去一趟以色列。”

        放下刀叉的时候,莉亚夫人又说道:“有时间的话,来照看下这边的房子。”

        “我知道,妈妈。”杜克跟着母亲站了起来,“注意安全。”

        在他的印象里,以色列那就是个战乱之地,随时都会有【创建和谐家园】冲出来当做【创建和谐家园】。

        想了想后,杜克干脆说道:“妈妈,如果到时工作不忙,我陪你一起去好了。”

        清楚杜克对于工作的专注,也知道他的新电影项目正在推进,莉亚夫人随意摆了摆手,明显没有把这句话当真,径直出了别墅,到海滨大道散步去了。

        手机忽然响了起来,杜克取过,按下接听键,却是娜奥米·沃茨。

        “嗨,杜克,好久没见了。”

        她的声音隐约带着点柔弱和甜美,杜克这才想起,的确好久没有见过这个澳大利亚女演员了,问道:“是啊,好久不见了,娜米,最近忙什么呢?”

        “我……我搬家了!”那边的声音稍稍迟疑了一下,继续说道:“就是想打电话通知你一下。”

        “噢,搬到什么地方去了?”杜克适时问道。

        “比弗利山庄的外围。”听筒有些噪音,杜克换了一只手,那边的娜奥米·沃茨自顾自的说道:“我租赁了一栋独立房屋。”

        娜奥米·沃茨也算在好莱坞打开了局面,明星可不像表面看起来那般好做,什么样的地位就要有与之相匹配的行头和住所,特别是对女演员来说,形象更为重要,这方面的花费绝对是一笔巨款,甚至有许多刚刚成名的明星要为此而举债。

        “怎么搬去了那里?”

        如果说好莱坞是个大染缸,那作为好莱坞明星聚居区的比弗利山庄,堪称是它的缩影。

        “玛丽的建议,南希帮我办的手续。”

        好像怕杜克听不明白,她又解释了一句,“玛丽就是妮可·基德曼,她建议我们住的近一些,彼此好有照应。”

        “照应?”杜克撇了撇嘴。

        现在娜奥米·沃茨的圈内地位和名气远不如妮可·基德曼,一弱一强的搭配,双方还能融洽共处,如果有一天娜奥米·沃茨快速崛起,与妮可·基德曼之间产生竞争的关系,两人的姐妹情必然会像曾经那般烟消云散。

        相对来说,男演员之间即使竞争,大多也不会彻底撕破脸皮,女演员就不同了,或许是女人的天性使然,如果有直接乃至间接竞争的局面,私下里绝对是恨不得拔刀见血的局面。

        当然,这也与女演员的保鲜期更短,在好莱坞的路更窄有关系,毕竟哪怕过去二十年,这个圈子还是男权主义的天下。

        相对于妮可·基德曼,杜克更像是外人,与娜奥米·沃茨只有很简单的肉体关系,不会傻到去说什么,只是在对方试探的问可不可以一起用夜宵的时候,应了下来。

        给母亲留了张字条,杜克驾车离开圣塔莫尼卡,直接驶向了比弗利山庄的西侧,这种没有感情和责任压力的关系,对他来说,简直是最好的放松方式。

        这个身体柔弱的女人,战斗力远不及仙妮亚·唐恩强悍,却也有独属于自己的魅力,特别是杜克将她压在身体下面,其苦苦哀求的时候,总能激发人更多的冲动和欲望,甚至恨不得将她揉碎。

        虽然娜奥米·沃茨不是特别出色的床伴,但杜克在等待南希消息的这段时间里,时不时就会出现在她的公寓里,偶尔还会遇上她圈内的朋友,对方没有任何奇异之色,或许在她们看来,娜奥米·沃茨能拿到《勇闯夺命岛》份量最重的女性角色,与杜克这个导演肯定脱不了干系。

        其中有一次,杜克还遇到了妮可·基德曼,双方间交往不深,也只是一笑而过。

        时间慢慢晃到了八月份,在《勇闯夺命岛》全球票房超过3亿2000万美元的时候,南希那边传来了好消息。

      第八十八章 不靠谱的分成

        任何一部电影的成本堆高到一定阶段后,制片公司的审查和投资都会变得异常谨慎,虽然詹姆斯·卡梅隆的两部大作,真正开启了好莱坞的亿元制片时代,但像杜克为《独立日》喊出的如此巨额的投资,完全可以用凤毛麟角来形容。

        那些投资额只有几百万美元的小制作,都会被电影公司严格审核,更不用说《独立日》这样的项目了,每个上千万美元的电影项目的诞生,都是极其繁琐的过程。

        在好莱坞,从一个剧本概念到真正获得制片厂认可、决定投拍这个过程被称作“开绿灯”(GREEN.LIGHT),除去必须的审查委会审核外,还有众多的前期调查过程。

        第一、要有一个剧本,质量和创意能让制片公司感兴趣。

        第二、这个剧本要经过制片部门的系统审核,制片部门将分析剧本是否新颖、有无商业价值、是否符合制片公司的产品构架。如果得以经过审核,制片部门会预估电影制作成本、税收成本等等。

        第三、这个项目将经过发行部门的审核,他们会联合合作的分销商来一起调查很多问题——这部电影的商业价值何在?它的目标观众是谁?是否改编自小说,有没有固定的粉丝群?这部电影是否能够融入制片厂的全球分销体系?能否在合作电视台、录像带合作方方面得到支持?影片的类型和发行时间?影片有无植入广告的可能?影片有无冲击奖项的可能?在过去和未来的18个月内,有多少同样类型的影片已经上映或者正在筹备?它们的表现如何?投资回报率又如何?

        第四、建立制作团队,对于《独立日》来说,这是相对比较简单的问题。

        第五、敲定拍摄细节和合作意向……

        第六、预算、拍摄、地点、制作团队都最终获得首肯,终获“绿灯”。

        事实上,这只是一个大致的过程,并不能说明好莱坞电影制作中商业法则的完整和精细,但有一些数据或许可以说明这一点。

        比如,每一年好莱坞的制片厂大约会收到15000个以上的剧本,最终只有300部左右的电影进入制作阶段,其中还不知道有多少是压了几年的剧本。

        即使杜克有了《生死时速》和《勇闯夺命岛》的成功作为资本,华纳兄弟等公司也只是对他有了更多的信心,会对他的项目优先重视,却不会随随便便就开绿灯,毕竟这最终会涉及到1亿多美元的投资。

        “华纳兄弟和二十世纪福克斯已经做完了最初的审核。”

        公爵工作室中,南希·约瑟夫森坐在杜克的对面,一只手轻点着面前简陋的办公桌,“他们的制片部、发行部和市场部,暂时都给了项目A级的评价,当然,前提是影片拍摄出来后,能达成剧本描述的效果。”

        “只要资金充裕,我想这对我来说不是难事。”杜克说道。

        特效根本无法省钱,不同的价格,制作出来是完全不同的效果,如果项目顺利通过,杜克在特效方面的第一选择肯定是工业光魔!

        “三方会谈举行过了?”杜克又问道。

        “我与华纳兄弟和二十世纪福克斯的管理层一起谈过三次了。”

        说话间,南希轻轻揉了揉额头,脸上似乎还带着疲惫,大概消耗了不少精力,“基本达成了合作拍摄的意向,如果项目最终能够在两家公司通过审核,他们将各自负责一半的投资,发行方面暂时也达成了共识,华纳负责海外发行,二十世纪福克斯负责北美发行。”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技术支持:近思之  所有书籍
    北京时间:2025/10/15 04:56: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