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页 小说列表 排行榜 搜索

    《奸雄天下》-第27页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温馨提醒:系统正在全面升级。您可以访问最新站点。谢谢!

        五六千红袄甲士,披挂整齐,列阵而后,只是在静静等候。

        这个景象,不用说,自是大军开拔,准备前往战场了。不过和两个月前不同,每个人脸上表情,都流露出不安和畏惧,士气显得有些低落。

        李雄和他的忠义军各营将佐,也都身穿红袄,只是策马侍立在李翠仙身后,眼神当中也尽是忧色。

        李璮、李翠仙暗通贾似道,在益都李家内部,也是最高的机密,只有李璮、李翠仙父女和隐居幕后多年的杨妙真,还有杨妙真的义女杨明霞,【创建和谐家园】崔月儿等五人知晓。连跟随李璮多年的义子李雄,也只知道李璮拥兵自重,不大服从蒙古号令而已。

        至于跟随李雄、李翠仙出阵的李家军将们,也只当自己是蒙古大军的一分子,对于眼下日益艰难的战局,自是忧心忡忡,担心一旦兵败会回不了家园。到时候四条腿的蒙古骑兵,可不会管两条腿的汉军步兵死活的!

        不过李翠仙却是面带微笑,一副成竹在胸的表情,听到身后马蹄轻响,便知道是自己的义兄李雄,她低声问道:“四哥儿,都准备好了吗?”

        李雄看了李翠仙一眼,压低了声音道:“三姐儿,都已经备好了,每名军卒都带了六日的口粮。”

        李家红袄军的规矩,一日野战口粮就是两斤米面,六日口粮便是十二斤,加在普通军卒身上可是个不小的负担。因而这样的安排,是极不寻常的。只要稍有经验的军将,都知道上面在打随时开溜的算盘。

        李翠仙嘘了一口气,回头看看十几步外列队等候出发的大军,还算严整肃静。此时,蒙军大营方向有沉闷而密集的蹄声传来,显然是蒙古骑兵出动了。她转过头来,低声切齿道:“明后两日必有苦战,若不胜,这六日口粮便是俺们几千红袄儿郎的性命!要是肚子里面没食,俺们可难生还淮北了!”

        李雄却没有答话,他也实在不知道说什么才好。只是李翠仙容色异常平静,让他感到了几分安心,当然还有遗憾。现在李三郡主的表现,分明就是大将之风嘛!这益都李家第三代最杰出的一人,为什么是个女子呢?

      第74章 敌在扬子桥

        大运河两岸的平原,现在已经笼罩着一层深秋的颜色。放眼望去,尽是枯黄,无比萧瑟。

        如此季节,倒正是兵家征伐的好时候。

        从扬州通往扬子桥的道路上,十余骑宋军骑士,正不顾马力地沿着运河策马狂奔,看见远处翻滚的旗帜和浩浩荡荡列队而来的大军,更是挥鞭猛抽了几下,驱动胯下已经累得气喘吁吁的战马再一次加速前进。

        “报……”

        人马还未到,呐喊的声音已经远远传来。他们是宋军的探马游骑,昨天晚间就奉了贾似道的军令,沿着运河一路向南去打探扬子桥一带的战况。蒙古大军是昨天黄昏时刻“突然”抵达扬州桥附近,还有两三个蒙古千人队一下插到了扬子桥和瓜洲之间,切断了扬子桥城内那位官拜保康军承宣使的宦官董宋臣退往江南的必经之路。

        宋朝的宦官其实没有多少势力,人数之少更是历朝之最。宋太祖时期所用宦官不过五十余人,仁宗时期给出的限员是一百八十人,哲宗时代又减少到千人,到宋徽宗时期宦官人数有所增加,但是到了南宋人数有再一次减少,孝宗时期以二百五十人为额,一直传到官家赵昀都没有再增加。

        但是宋朝的宦官升到一定的级别后就会转武资,成文重武轻的大宋武官中的一员!而这些宋朝没卵子的武官还不一定是挂名的,整个宋朝是很有一些带兵打仗出名的宦官将军,仅仅是入传的真会打仗宦官将军就多达18人!其中最有名的当属徽宗朝曾领枢密院事,统帅大军伐辽的童贯。

        虽然童贯伐辽的仗打得不怎么样,但总归还是真知兵的,可是南宋的那些挂着承宣使、观察使名号的大宦官对兵事可就一窍不通了,因为自宋廷南渡开始,便没有领兵打仗的宦官了。官拜正四品保康军承宣使的董宋臣也不例外,别说领兵打仗了,连战场都没有上过一回,也不敢上!这回被官家赵昀派了个点人头的差事,而且刚一过江就被蒙古人围困在了扬子桥,连跑都没地儿跑,真是倒了八辈子的霉!

        不过还算走运的是,蒙古人只是围城,并没有攻打,显然是打定围点打援的主意,拿这位董宋臣当个鱼钩,想钓出贾似道这条又奸又滑的大鱼了。

        一个游骑队将在贾似道的帅旗下勒住战马,翻身下来就在贾似道跟前扑通跪下,大声报告:“相公!相公!【创建和谐家园】兵已经将扬子桥团团围住啦,足足好好几万人,还有万余【创建和谐家园】骑兵!”

        听到有上万【创建和谐家园】骑兵,围在贾似道身边的诸将和幕僚,都暗自吸了口凉气,只有奸臣本人还镇定自若,轻轻一挥手:“知道了,下去领赏吧。”

        “诸位,”奸臣的目光四下一扫,将诸将面部细微的变化尽收于眼底,淡淡一笑,“官家的天使就在扬子桥,正好亲眼目睹我等如何摧破北虏大军,诸位的功劳,立时可以上达天听,如此可好啊?”

        还别说,这奸臣真是有几分大将气度的,怪不得可以让蒙哥忽必烈都在他手底下吃亏。

        陈德兴也在诸将之列,听了贾似道的话,暗自点点头,便带头高呼:“某家愿随相公破北虏于扬子桥!”

        “某家愿随相公破北虏于扬子桥!”

        一众武夫连忙跟着呼喊,还真有几分士气高昂的样子。

        贾似道捋着胡须,满意的点点头,将目光投向了陈德兴,微笑着道:“庆之,今日一战,全要看炮军如何建功了!”

        这话一出口,陈德兴就感到十几股嫉妒的目光在自己身上扫来扫去。独食上次已经吃过了,这次要再吃恐怕真要人见人恨了。

        “相公,炮军乃是器械兵,无法接敌肉搏,若无诸军遮护,【创建和谐家园】骑兵只消一阵践踏,俺们就得全军覆没。这今日一役,还是要靠枢密相公运筹帷幄,靠诸军将士搏命而战,俺们炮军不过是居后应援,能分润上一成功劳已经心满意足了。”

        还懂些道理。贾似道目光扫了下诸将,“诸君以为如何?”

        “某家但凭相公吩咐。”

        “某家全听相公的。”

        诸将在昨天都已经见识过震天雷的威力了。贾似道只是让陈德兴交出了一百架发石机,并没有让他交出震天雷。奸臣虽然没有问陈德兴这些震天雷是如何来的,不过也知道来之不易,不能随便乱丢。所以便没有让陈德兴分配给诸军,只是命人拨了些寻常的铁炮下去。其实只要打得准也够蒙古军受得了,要是打不着,就是装了梯恩梯炸药也白给。

        “如此甚好,尔等皆回各自军中,督促士卒速速前行,今日巳时当抵达扬子桥,与北虏决一死战!”

        ……

        同一时刻,数十骑蒙古骑士,也正沿着大运河河岸旁边的道路,飞速的南下。他们是蒙古人的探马斥候,被也柳干撒在扬州城到扬子桥之间的旷野上,监视宋军的一举一动。

        宋军主力离开扬州城的消息,很快就通过这些蒙古探马传到了扬州桥城下。扬子桥原名扬子津,本是一个渡口,扬州桥南的瓜洲原是个岛屿,从扬州南渡的旅客便在扬子津上船,不过现在因为泥沙淤积,瓜洲已经和扬子桥连成一片。因而扬子津就成了扬子桥。

        虽然名叫扬子桥,不过也不是孤零零的只有座桥,而是一个颇为富庶的大镇子,比起此时北地的州城大概也差不到哪里。而在女真入侵中原后,这座扬子桥镇自然因为守护着扬州的后路,成为了扬州防御体系中颇为重要的环节,筑起了高大的城垣,挖掘宽达十仗的护城河。现在还驻扎了武锐军、游击水军、游奕军等部近八千大兵,另外还动员组织了三四千民勇弓箭手参战。这样的防卫虽然不能称固若金汤,但是凭着也柳干麾下的七万余人,不苦战上十天半个月是根本不可能破城的。

        所以也柳干压根就没有攻城的打算,只是围了城池,就等贾似道带兵来救,好在野外战上一场。

        “来了?哈哈哈,来了就好!”得了军报,也柳干便是一阵畅快的大笑,“这次可以生擒了贾似道,替战死在扬州城下的蒙古健儿报仇雪恨了!”

        “父帅,需得小心那陈德兴,李三打听来的消息,那姓陈的被贾似道提拔当了都统制,麾下有千五之兵,据说还献了个什么发石机,可以抛射铁炮火球。”

        上次在保障河边吃了陈德兴大亏的阿里罕现在已经失了千户职位,只是跟着父亲充当护卫,但是地位却不是寻常护卫可比,仍然有参与军议的资格。见父亲有些轻敌,便上前去提醒。

        “不就是发石机么,吾大蒙古也是有的,那是攻城的家伙,几时可以野战了?”也柳干挥挥手,回头看着自己身后跃跃欲试的诸将,笑呵呵地道:“这贾似道要是死守着扬州不出,吾等还拿他没有办法。既然他出来了,那死期便到了!只要尽破了扬州的几万守军,这两淮的花花世界,还不任凭俺们洗掠?”

      第75章 打仗赢六成

        号角之声呜咽响起,回荡在大运河西岸的平原上。这声号角,是由一名骑在马上的宋军斥候用足浑身力气吹动的,低沉的呜咽声音卷过平原,一直到了运河岸边。

        运河西岸,一支首尾都望不到边际的大军,正在浩浩荡荡的前行!这支大军是主要是由步卒甲士和牛拉人推的大车组成的。步卒在内,靠着河岸开进,兵车在外,首尾相连,绵延不绝,正好遮护住步卒甲士的另一侧。而这些兵车上,不是堆放着各种器械、鹿砦、拒马、营帐,就是满满当当的米面袋子。

        不过陈德兴炮军的车辆却不在其列,这些发石机现在是贾似道的宝贝,都“享有”了步卒的待遇,在其他车辆的遮护下缓缓前行。陈德兴则策马走在炮军车队的后面,看着一辆辆小巧但威力十足的炮车排着整齐的队列,在炮军士卒,静静地向前开进,脸上挂着得意的微笑。

        魂穿复生不过两个多月,自己已经拉出了这么一支小小的队伍,虽然只有2000人,顶多就是后世一个团的规模,但是各级带兵官都是自己的把兄弟。虽然这把子拜了把子未见得就是死党心腹,不过这总是一个良好的开端!

        身处乱世,枪杆子才是安身立命的本钱!也是扶天倾、挽狂澜的资本!

        “什么时候能有10000大军,50艘桨帆船,这东亚沿海各处,就没有去不得的地方了。”陈德兴正盘算到这里,呜咽的号角声就从远方传来。这是遇敌报警的信号!

        运河边上,正在蒙头行军的军将们,全都抬起头来,紧张地望着西南方向。这里可不是扬州城下,而是空旷的野外,除了一条运河,大军便再无凭藉了!两淮宋军的将卒,哪怕不是老于战阵者,也透过耳闻目睹,知道了蒙古铁骑在野战中的赫赫威名!

        即便是两个月前那场“胜仗”,宋军也有六个军被蒙古铁骑的冲锋踏破!现在随贾似道南下的士卒之中,起码有一半以上是从蒙古人的弯刀下逃生的。若是同样的“胜仗”发生在远离扬州城的运河之畔,没有了扬州城头上如雨而落的弩矢,哪怕是背水一战,恐怕也很难在蒙古铁骑和汉侯步卒的配合下讨得便宜吧?

        “枢密相公有令,全军停步,原地休息!”一骑飞奔,马背上是个嗓门洪亮的骑士,大声传达着贾似道的命令。

      ¡¡¡¡¡°È«ÌåÍ£²½£¡¡±³ÂµÂÐË´óÉùº°×Å£¬Ïò÷âϵÄÊ¿×äÏÂÁî¡£

        “庆之,决战就要在这里打响么?”黄智深骑着一匹驴子,跟着陈德兴一起出阵,这会儿有些紧张地发问。

        “这里的地形不错,正是大军会战的沙场!”回答问题的是吕师虎,这位安丰吕家的二代,虽然是文官,但也是能上阵打仗的。现在全身披挂,策马跟在陈德兴身旁。

        “应该是这里了!”陈德兴个子高,又骑着一匹高大的西域马,视线开阔,四下一望,便将周遭地形尽收眼底了。这里的地形的确比较利于大军会战,背后的运河河道几乎是笔直向南,也没有可以依托的溪流,宋军即使背水布阵,也无法借助地形地貌遮护自己的侧翼。

        而宋军的右侧,则是大片荒芜的农田,目之所极,还有两座小小的堡寨,沿着运河依次展开,应该是宋人的村落。两淮地区因为连年战事,已经没有不设防的村寨了,即便是靠近长江岸边,村寨也都修得跟个小城堡似的。寨子里面的青壮男儿,都开得硬弓,耍得刀枪。民风彪悍——不彪悍的大多已经跑去江南了,不过那里虽然没有蒙古【创建和谐家园】入寇,但是官绅田主却不似江北那么通情达理——和江南相比,两淮、京湖、四川、京西襄阳府这些前线地区农民的负担要轻得多了,税赋、地租都比较低,一旦遇上北虏南侵还可以豁免租税。原因无他,正是因为他们人人刀弓在手,已经是宋军防御体系的一部分,自然不能压迫太过。要真把农民逼得没了活路造起反来,可就便宜北面的蒙古人了。

        “那两座堡寨还在俺们手中?”

        陈德兴已经看见堡寨城墙上面挂出了宋字大旗,显然还没有被蒙古人占据——这种堡寨修得都非常坚固,每座寨子里都有千人以上的青壮,便是老弱妇孺也堪一战。真要拼起命来,也是够进攻方喝一壶的。

        “那是【创建和谐家园】故意不打的,”吕师虎虽然没有上过前线,但是对蒙古人的战法却颇有心得。“【创建和谐家园】一向自以为是野战无敌,即使留两个堡寨给我们,也是稳赢。也柳干这厮现在最担心的不是在运河边上吃瘪,而是我们渡河去运河东面。”

        此刻运河之中,还有几十艘宋军的战船在缓缓航行,其中包括两艘23轮的车船。他们都是两淮水军的战船,从扬州城一路跟随过来的。只要贾似道一声令下,这些水军立即就能用小船在运河上搭起浮桥,以供大军渡河。

        “吕机宜,你是说【创建和谐家园】故意留个破绽,就是想诱我们依托这两座堡寨决战?”一旁的黄智深摇了摇头,道:“枢密相公怕还是会在运河上架桥的吧?”

        “不会!”陈德兴摇摇头,“枢密相公要打就不会架桥,架了桥就没有背水一战的形势了。”

        “那北虏若是占了两座堡垒呢?”黄智深虽然熟读兵法,但毕竟是商人出身,没有地方去学实用的战术,现在成了个好奇宝宝,问个不停了。

        “若是那样,俺们就不会过来了。”陈德兴一笑,对黄智深道,“百万,记着了,打仗赢六成。赢面最多六成,再多就很难打起来了。也柳干如果不卖几分破绽,俺们扭头就走回了扬州他怎么办?真的去猛攻扬子桥?”

        “那么枢密相公……”

        “当然也要让也柳干看见赢面,这样他才会和俺们战啊!要不然他拍拍【创建和谐家园】走了,俺们去哪里割脑袋报功?”

        三个人谈话的时候,调兵的号角声又响了起来,然后是一遍遍的传骑通令。先是强勇军当先而出,分成两部去占领两个堡寨作为大军支撑。然后是武锋、敢勇、雄胜、镇淮、武定、雄边、忠节等七军接到号令,在两处堡寨之间,背水展开战阵。于此同时,原来遮护大军右翼的车队也一分为三,粮车向运河岸边集中。运输器械(器械已经取下)、鹿砦、营帐(营帐也卸下了)、拒马等物品的车辆,也随着雄武、勇锐两军分向南北两头而去——这是要用车阵和鹿砦、拒马遮护大军两翼。

        整个战场之上,到处喊声、口令声、踏步声,好像乱成了一锅粥,但是从高空俯瞰的话,就不难发现,一队队一列列的宋军甲士,正井然有序的运动,只是片刻,就在运河以西摆好了决战的架子。

      第76章 将决战

        “呵呵,竟然是个堂堂之阵!这贾似道还真敢打啊!”

        就在宋军布阵的当口,百数十名骑士簇拥着蒙古军统帅也柳干、渤花,还有几个汉军将领、谋士,一同靠上前来观阵。这也是欺负宋军没有骑兵,同时也是自恃弓马娴熟。

        也柳干立在马背之上,一边观看一边眉飞色舞的品评。还回头对站在另一匹战马背上的李翠仙道:“李崔安答,这一次你可立大功了,等斩了贾似道,俺亲自给大汗上奏替你请功。”

        李翠仙脸上形容自若,只是嘻嘻一笑,道:“元帅,我是什么人您又不是不知,有甚功劳好请的?大汗还能封我个官做不成?”

        “怎就不能封了?我大蒙古又不是南蛮子,只要有功就能有封赏,哪怕女流也能加封个郡主、公主的,说不定还能赐个蒙古姓氏呢!”刘孝元在一旁插话道,这个忽必烈的幕僚现在一脸的得意洋洋。

        他此次南下收获不小,联络上了几个长江和鄱阳湖里讨生活的豪杰,都是受不得宋国九江制置使袁玠欺压的渔霸土豪,预备在蒙古大军南下时投效,好搏一个富贵出身。

        见李翠仙一扭头不搭理自己,刘孝元接着提议道:“元帅,若是今次真能斩了贾似道,灭了眼前的几万宋兵,倒也不急着北走,不如联络一批渔湖土豪,一举渡江。这南蛮的精兵都在江北,江南向来空虚,说不定能一口气杀进临安,统一了南北,也遂了大汗多年的心愿。”

        也柳干哈哈大笑,两腿一分就滑到了马背上,“渡江也不是不行,等打完这仗再琢磨吧!”说着话,就催动战马,绝尘而去了。

        “炮军听令,随吾前进!”

        陈德兴的炮军这时也已经接到了命令,推进到宋军大阵中样待命。陈德兴将手中一柄长枪向前招呼了一下,就策马在前面领路了。

        “快快快,都跟上!”

        “儿郎们,加把劲儿啊!”

        “都跟紧了,别掉队!”

        炮军的几个部将队将,也都大声招呼着手下拉着炮车紧跟在陈德兴背后。陈德兴的炮军编制是很小的,是两淮诸军中人数最少的一个军。总兵力不过2000,能上战场的左军只有1300多人。分成两个将四个部十个队和一个直属卫队,其中第一将下辖两部四炮队和一个护卫队,第二将有两部三炮队和两个护卫队。一共七个炮队和五个用于肉搏的护卫队。其中每个炮队拥有员额一百人,发石机九台,护卫队的员额也在百人左右。

        而炮军左军的统领、副统领、正将、部将、队将,再加上陈德兴的护卫队长朱四九,和炮军右军统领刘和尚,共二十一人,其中十七人是琼花楼兄弟的成员。加上炮军的干办黄智深,以及那名孔秀才孔玉。整个陈德兴集团的核心,大多已经跟着他上了战场。

        “孔孝宽!”陈德兴大声将编在自己卫队中的孔秀才唤到了身边。这位一个多月前还手无缚鸡之力的书生,现在已然能顶盔贯甲,手执长枪,虽然仍旧瘦削,但是脱去衣服再看,就能发现一条条新长出来的肌肉了。

        秀才上前叉手行了一礼,道:“都统有何吩咐?”

        “且跟着吾,吾教你指挥炮军。”说着话,他又回头望着黄智深,“百万兄,可愿为将否?”

        当一名炮兵或是炮兵军官,可不是只凭蛮勇和传统兵法就行了的,还需要掌握大量的数学知识,历史上那位炮兵军官出身的法国皇帝拿破仑的数学功底是可以称数学家的,他本人还是法兰西科学院院士呢!

        而在陈德兴现在教授的二十几个“学生”中,能够较快掌握后世数学知识的,只有吕师虎、孔玉、黄智深和任宜江四个人。其中吕师虎是堂堂文官,而且还是安丰吕家的人物,自然不可能为陈德兴所用。剩下的三人中,任宜江是不能上战场的。他不仅数学学得飞快,而且还是个化学家,是眼下炮军军工体系的核心人物,要是在战场上挂掉,可是国家和人民的重大损失。于是,就只有孔秀才和黄百万可以培养成未来的炮兵高级指挥官了。

        至于陆恶虎、高大、刘和尚这三位,让他们带兵拼杀是没有问题的,但是让他们指挥炮兵,那是决计打不准的。

        黄智深听了陈德兴的话,嘿嘿地笑起来:“如何不愿?百万我放着好好的生意不做,不远千里求学从军,不就是为了一个官吗?”

        在眼下的大宋,做官和做生意是完全可以兼容的,凡是巨商大贾,都是有个官位傍身的。但是这等买来的官位向来不怎么靠得住,所以巨商大贾的子弟们并不都会去经商,而是会优先向仕途发展,只有仕途无望之后,才会去经商做买卖。而这位黄百万虽然游学临安多年,但是却文采平平,不久之前还应过一次解试,自然是名落孙山。觉得科举的路子多半走不通,所以就来陈德兴这里找个当武官的机会了。

        这武官虽然比不上文官清贵,但是比一个花钱买来的官(不论文武)还是要高出许多的。

        陈德兴点点头,认真地道:“嗯!如今是乱世,汉家江山已经危在旦夕,正是读书人投笔从戎,共赴国难的时候!百万兄,孔秀才,今日先随吾炮打【创建和谐家园】,来日在一同收拾旧山河吧!”说着他又扭头望着已经策马跟来的吕师虎,“吕世兄,可愿效仿平西域之班定远吗?”

        吕师虎浑身一震,朗声道:“如何不愿!”

        陈德兴用力点了点头,道:“好!既如此,吕师兄也随吾向前,且看吾如何以炮军杀敌!”

        就在这个时候,突然就听见号角声在远方呜呜响动,这号角的声音比起宋军的军号更是沉闷了几分。陈德兴抬头望去,就看见正南方向,不知什么时候,已经腾起了大片的烟尘。

        蒙古人的大军,已经到来了!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技术支持:近思之  所有书籍
    北京时间:2025/10/06 20:2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