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醒:系统正在全面升级。您可以访问最新站点。谢谢!
丁牧杰原本不想在这个时候给庄王泼冷水,可他不得不泼。此战虽胜,却还有更强大的敌人等在后面,远不到该庆祝的时候。
“这些我都明白,粮草问题我会向父皇奏报,请他调派,至于莫啸的重骑兵,我还得再想想办法。”
李宪话音刚落,林淡就在帐内说道:“想什么想,等京城的调令下来,我们这边早已入冬,将士们饿都快饿死了,哪还有力气打仗。匈奴的粮草均是劫掠我大魏国百姓所得,我们干脆也组建一支骑兵,同样劫掠他们。这附近还有几支匈奴残部,更有许多游民抢夺了我们大魏国百姓的田地,已定居下来。我们打了就跑,不费事。今日我们既已斩杀莫戾数十万兵马,就派人把战场上遗留的铠甲和战马都收敛起来,同样打造一支重骑,我来负责训练。时日不多,我们快点准备,主动出击总好过坐以待毙。”
林淡的进取心立刻就打消了李宪的重重顾虑,令他轻快地笑起来:“好,我这就命人去准备。你好好养伤,来日我们并肩作战。”
丁牧杰连忙拱手道:“庄王殿下,草民不才,愿为军队出一份力。匈奴重骑虽然可怕,但我们可以想办法逼他们下马,还可改进武器,用来克制他们的重甲。若是您愿意相信我,请借一步说话。”
¡¡¡¡ÀîÏÜÉîÉî¿´ËûÒ»ÑÛ£¬ò¥Ê×µÀ£º¡°ÐУ¬ÎÒÃÇÈ¥Ö÷ÕÊ̸¡£¡±
丁牧杰面上并未露出喜色,反倒走到门口,柔声道:“林淡,你莫要忧心,先把伤养好再说。”
“多谢关心。”帐内传来一道不冷不热的声音。丁牧杰心里有些难受,却也不敢多留,与庄王匆匆离开。林清则守着帐篷一步都不敢挪动,一会儿询问姐姐好不好,一会儿做出深刻的检讨,一会儿又催促士兵去找医女,心绪乱得很。
…………
林淡的伤好得很快,只半个月功夫就已恢复如初,不但吓了军医一跳,连她自己也有些惊讶。伤好之后她挑出五千精兵跟随自己学刀,等操练得差不多了就带他们四处去草原上打劫。
她的刀法很独特,而且杀伤力巨大,又极容易上手,招式不花哨,只劈砍和戳刺,日日挥刀数万遍,接连三四十日下来,整支队伍的精神面貌已大为不同。
林淡就带着这支军队在草原上游荡,日升时奔袭东边的部落,掳走马匹;日落之前却又到了西边的部落,夺了粮草;入夜时分忽然到得南面,抢了盐铁,简直是神出鬼没,难以预料。被匈奴人强占的、原本属于中原人的庄园田地,均被他们洗劫一空。
渐渐地,附近的匈奴人竟怕了她,开始往草原深处迁移,更甚者,只要远远听见林淡的名号,他们就会落荒而逃。见此情景,魏国百姓便慢慢搬回家园,并对林淡感恩戴德。他们主动捐献粮草,希望这支部队长长久久地待下去,以保护他们的安全。
不过短短两月功夫,被林淡抢回来的粮草就堆了满仓满谷,还有数不尽的马匹和盐铁可用。如此,李宪就有了改造兵器和盔甲的资本,于是大肆招揽工匠开始熔炼。
备战工作如火如荼地展开,与此同时,莫啸的军队也慢慢踏入河套,与林家军呈对垒之势。
一场大战一触即发。
第69章 战神15
骑兵素有野战王者之称,而重骑兵又与普通骑兵不同,不但将士身穿重甲,刀枪不入,就连马匹身上也同样披挂着重重甲胄,攻击力惊人。一名骑兵足以对付六七个步兵,而一名重骑兵对付一二十个步兵都不成问题。
尤其在攻城之战中,重骑兵的作用就更大。只要有一支超过五万人数的重骑兵,就可以轻而易举地夺取一座城池。守城的多是步兵,每次出城应战,城门开合之际,跑出来的步兵人数都很有限,往往还来不及摆开阵型,就被骑兵杀得七零八落,简直毫无还手之力。也因此,莫啸的这支军队在草原上纵横驰骋,鲜有敌手,入驻中原后更是攻无不克战无不胜。
眼下,林家军将要面对的就是这样一支堪称噩梦一般的军队。所幸林淡率领大家取得了一场大胜,极大地鼓舞了将士们的士气,又缴获了许多战马和盔甲,让他们改换了装备,还训练了一支五千人的重骑兵,并带领他们在草原上劫掠,沾染了满满的血煞之气,如此,这场战斗才有了一些胜算。
远处,战鼓在轰轰作响,近前,林淡已穿戴好重甲,慢慢朝自己的战马走去。她穿行在一群铁塔一般的彪形大汉中,身形显得越发纤瘦,气势却丝毫没被压制。分列两旁的将士在她走过来的时候便纷纷摘掉头盔,半跪行礼。他们发自内心地崇敬她,且早已彻彻底底地臣服于她。没有她就没有现在的林家军,更没有这支被匈奴人斥为魔鬼的虎狼之师。
五六十斤重的甲胄穿在林淡身上竟似没有重量一般,她极其利落地跃上马背,勒令道:“出发。”
“林淡!”一道沙哑的嗓音忽然响起,令她驻足回望。
丁牧杰缓缓走上前,强笑道:“林淡,我预祝你旗开得胜。战场上刀剑无眼,你定要小心!”
林淡尚未道谢,李宪就胸有成竹地说道:“有林将军这样的猛将助阵,又有明德这样的军师辅佐,此战我大魏必胜。话不多说,我们走吧,你且等着我们凯旋。”
明德是丁牧杰的字,这些日子他尽心尽力为李宪出谋划策,二人已从陌路变成知己好友。
一行人述完别情,战马便齐齐出发,扬起一片黄沙。沙尘模糊了林淡的背影,也模糊了丁牧杰的双眼。他死死压抑住了内心的恐惧和酸涩,待军队远地再也看不见了才摆手道:“走吧,我们找一处高地观战。”
一列士兵立刻护送他去附近的高岗。他如今是庄王的军师,且频频想出致胜奇招,故而在军中颇有地位。
两军在一处平原相遇,各自摆开阵型。严格来说,林家军的人数比莫啸的军队还要多出十几万人,但这十几万人均是步兵,在重骑兵面前根本不够看。但莫啸并未因此而轻视林家军。这些日子以来,他不断从斥候那里得知林淡的战绩与威名,不知不觉竟对她产生了惺惺相惜之感。
看见林淡那张艳丽到极致,也冷冽到极致的脸庞,他不禁拊掌大笑:“好,这才是我莫啸想象中的对手!”
林淡巍然不动。
莫啸也不叫阵,直接便扬起手,“进攻!”
身穿重甲的匈奴铁骑似一堵墙,沉沉地压过来。站在林家军最前方的一名骑兵忽然举起手里的小旗子挥舞几下,后方的军队就立刻开始变阵,步兵井然有序地跑上前,十人一排,五人一列,错落有致地组成一个个方阵,反把骑兵护在后面。
骑兵对骑兵才是最优的选择,骑兵对步兵,等同于给敌方送菜。莫啸不知道林家军在搞什么鬼,心中略有迟疑,可这点小小的迟疑,并无法让他对魏国的军队产生惧意。
马蹄声渐渐逼近,林家军的步兵方阵却依然坚守前方,未曾后退,而他们的骑兵也心安理得地被步兵守护着,未曾想过迎击。
两百丈、一百五十丈、一百仗,眼看敌军越来越近,林家军却始终没有反应,仿佛在等死一般。这种情况显然不符合常理,其中肯定有诈!莫啸刚想到这里,冲在最前方的匈奴铁骑就猛然陷了下去,后面的铁骑收势不及,纷纷踩踏在他们身上,造成更大的伤亡。
莫啸定睛一看,这才发现平坦的草原上竟不知何时被林家军挖出一条条壕沟,其上盖着竹网,再铺设一层草皮,远远看去竟发现不了一丝异状。这些壕沟像一张张大嘴,把奔袭而来的匈奴铁骑吞噬干净,直等跑在前面的铁骑把坑填满,后面的铁骑才能过去。
穿着重甲的士兵和战马行动本就不便,摔倒后根本没有时间爬起来就被同袍的铁蹄踩得粉碎。所幸莫啸为了压阵,并未跑在最前方,否则这下也着了道。此时再要撤退已经来不及了,匈奴士兵只能忽视脚下的同袍,继续往前冲。
林家军的步兵依然站在原地不动,等匈奴铁骑靠得足够近时才从身后抽出一根拒马竿,斜抱在身前。原本齐齐整整的方阵,忽然就变成了一个个刺猬,根本无法靠近。刹不住马蹄的匈奴骑兵狠狠撞上这些拒马竿,又造成许多伤亡。
一名魏国士兵一边往后跑,一边挥舞手里的小旗,林家军见此情形立刻变阵。蹲守在最前方的步兵扔掉已经断裂的拒马竿,往后跑去,始终躲在后方的轻骑兵这才奔上前,手里拿着的武器却不是普通的刀枪剑戟,而是一种长达六尺的战镰。他们并未用这些镰刀收割敌军的头颅,而是弯腰俯身,用锋利的刀刃去攻击马蹄。
匈奴重骑兵从头到尾都裹着甲胄,堪称刀枪不入,就连他们的战马也隐藏在厚厚的铁甲里,除了一双眼睛和四只马蹄,几乎无处下手。而林家军看准的就是这个弱点,一旦伤到马蹄,这些负重上百斤的战马立刻便会倒下,给它们再多的时间也爬不起来。重甲给予它们层层保护的同时也限制了它们的行动能力。
魏国轻骑兵砍了马蹄就走,十分灵活地穿梭在匈奴重骑兵里,给他们造成成片成片的伤害。往往一匹马摔倒了,后面就会摔倒一群马,伤亡十分惨重。这样的武器,这样的战术,匈奴铁骑当真闻所未闻、见所未见,一下就被打蒙了。
眼看匈奴铁骑又倒下一批,在人数和战斗力方面已经没有多大优势,林淡率领的五千重骑这才从后方疾驰而出,肆意砍杀。这回,林家军再没有战略战术可言,他们与匈奴人一样,展开了直来直往地杀戮。他们在草原上游荡数月,早已杀红了眼,所过之处势如破竹,竟叫匈奴铁骑丢盔弃甲,难以招架。莫啸被接二连三的变故弄得心神大乱,眼见林淡举着刀朝自己奔来,竟转身便跑。
他万万没想到,不过数月而已,魏国军队竟产生了这样的变化。他们狠绝、血性、悍勇,远比匈奴铁骑更斗志昂扬。这头家养的、没了牙的病虎,现在已变成一头雄狮,草原上的狼群已远远不是他的对手!
“撤,快撤!”莫啸声嘶力竭地喊道。开战不到半个时辰,他的七万重骑就被残杀过半,此时再不跑,他的全部身家就要葬送在这里。他虽然是匈奴单于,但很多部落只是表面臣服于他,暗地里却藏有异心。若是他没有足够强大的武力去震慑这些人,来日必定会被他们反噬。
攻占中原本来是他为了转移这些人的视线而画下的大饼,如今大饼变成毒药,他自然会吐出来。
林淡怎么可能让他轻易走脱,提着大刀追出去数百里,直追入草原深处才堪堪停下。待她率领的重骑回到战场时,战斗已经结束了,林家军用最小的代价几乎全歼匈奴大军,取得了最终的胜利。
没有莫啸坐镇,其余匈奴军队已不足为惧。林淡率领自己的重骑兵在草原上围剿这些残部,渐渐打出了自己的威名。只要一说林将军来了,匈奴小儿连哭都不敢哭,立刻跑进帐篷里躲起来。若是远远看见她的铁骑驰过,匈奴人便会扔下羊群和帐篷,逃得飞快。往常只有他们劫掠中原人的份儿,何曾被中原人劫掠过?
林家世世代代镇守边疆,与匈奴人打过无数次交道,匈奴人恨他们入骨,满以为这次能让林家灭族,却没料他家竟又冒出林淡这样一个如狼似虎的狠人,差点反过来把匈奴人给灭了!难道林家果真是匈奴的克星不成?
莫啸如何仇恨林淡自是不提,但即便如此,他也拿对方毫无办法。论武功,林淡打遍草原无敌手;论血性,林淡只知强攻,不知防守,身上的每一滴血液都透着一股不死不休的狠劲儿,与她为敌就要做好粉身碎骨的准备。
莫啸两次重组军队,两次都被林淡打得落花流水,竟也怕了她,慢慢退回老家去了。惹不起他总躲得起,干脆递交一纸求和书,与大魏国皇帝化干戈为玉帛,免得林淡杀红了眼,不知哪一天杀到老家,将他彻底给灭了。
他可是听说了,林淡曾放下狠话,要灭了匈奴为她全家报仇。可恨莫戾手段太狠,已把她逼到绝境,否则他如今也不会被对方弄得这样狼狈。
第70章 战神16
站在高岗上观战的丁牧杰心情十分激荡。那陷马坑、拒马竿、长柄战镰、旗语,以及所有的战略战术,都是他制定的,他本该胸有成竹才对。可是,看见自己的战术发生效用,远不及看见林淡在敌阵中冲杀让他来得兴奋。
他一瞬不瞬地看着她所向披靡的身影,心脏跳动得十分厉害,连血液都止不住地沸腾了。未曾经历过上一世的人,永远无法了解他此时此刻的心情。正是由于今日这一战,魏国彻底被匈奴打趴下,从此陷入动荡和四分五裂。
后来他辅佐九皇子登基,虽然身居高位,权倾朝野,却始终无法改变魏国越发不堪的现状。每一年,魏国都要向匈奴缴纳数额庞大的岁供,还要送公主去和亲,边疆百姓常常被匈奴屠戮殆尽,也丝毫不敢反抗。
曾经万国来朝的大魏,已经变成一只苟延残喘的困兽,终有一天会被匈奴人彻底绞杀。丁牧杰死的时候,魏国还在苦苦支撑,尚未被灭,但他早已预见到那样的结局,所以心中难以释怀。重生而来,除了迎娶林菀,拯救林府,其实他还有一个更远大,也更难以实现的愿望,那就是重振国威,救黎民于水火。
但他又理智地知道,哪怕活了两世,预知很多先机,这个愿望或许穷尽他一生,也只是一个愿望而已。上辈子他殚精竭虑,呕心沥血,也只换来大魏国十几年的太平,这辈子或许要付出更多努力才能挽救危局。可他万万没料到,只这一战,只这一人,曾经做梦都梦不到的曙光,竟在这烽火连天的边疆缓缓绽开。
看着大败而逃的匈奴铁骑,看着突飞猛进、势如破竹的魏国军队,丁牧杰已是热泪盈眶,心绪难平。他翻身上马,头一次露出少年人的意气风发,呼和道:“走,我们回去迎接凯旋的同袍!”
“是!”陪同他观战的士兵也都露出狂喜的表情。
一行人匆匆回到营地,正好遇见打马而来的英雄们。他们身上的血迹尚未干透,脸上还带着疲惫之色,眼睛却一个比一个明亮。
“林淡,谢谢你!”丁牧杰抑制不住激动,一下马就朝林淡冲去,然后紧紧将她抱进怀里,用力拍打她的脊背。他的眼眶熬得通红,极想放声大哭,又硬生生忍住了。这场胜利彻底扭转了魏国的命运,不仅他要向林淡道谢,全天下的百姓都要向林淡道谢。
此时此刻的她,完全不知道自己创造了怎样的奇迹,又是如何把即将陷入水深火热的黎民拉出了绝望的深渊。若是……若是上辈子,他不曾阻拦她,一切都会变得不同吧?
这个问题,丁牧杰每想一次,心就会绞痛一次,眼里的酸涩越发浓重。
不等他完全抒发自己的情绪,一双大手就把他拉开了,李宪调侃道:“军师大人,也给我一个胜利的拥抱如何?若是没有你的计策,我们今日不会胜得如此轻松。军师居功至伟,回去后我必要奏请父皇,为你表功。”
丁牧杰连忙抱住他,哥俩好一般拍了拍他的肩膀。
军中之人大多豪放,勾肩搭背实乃寻常,更何况林淡武艺高强,威势甚重,已经无人把她当女人看待,自然也不会觉得她与男人拥抱有哪里奇怪。大家全都沉浸在胜利的喜悦中,需要大肆庆祝一番。
经此一战,匈奴人已被灭掉一些气焰,短时间内肯定不敢再来招惹魏国。而林家军也通过这场战斗摸清了对付匈奴人的办法,日后加强训练,慢慢改换装备,又有林将军坐镇此处,早晚有一天能组建出一支比匈奴铁骑更强大的军队。届时,他们就不是凭奇招制胜,而是凭真正的实力,他们会彻底把匈奴打趴下!
胜利,尤其是压倒性的胜利,促使这些军人建立起强大的斗志和自信心。以往,魏国军队只要一听见匈奴铁骑的号角便会心中发憷,不敢应战,但现在,他们热爱战斗,也渴望战斗。
当然,这种情况仅仅只针对林淡所在的西征军,其他各军依旧很难摆脱匈奴铁骑的阴影。但丁牧杰相信,只要给魏国更多时间,它一定会变得强大起来,有西征军镇守边疆,百姓一定能过上安稳日子。
但他到底还是低估了魏国政客的自私和愚蠢。不等西征军彻底巩固这次战果,把匈奴残部全击退,远在京城的太子、康王、九皇子等人,就急着来摘桃子了。
庆功宴刚过去两个月,林淡还忙着在草原上痛击匈奴残部,劫掠更多财物,一张圣旨就已发到军营,言及她身为女子,本不得从军,勒令她立刻退还将军之位,回京请罪,并着重要求她就弑杀生身父亲的行为作出解释。
她居功至伟,却没能得到半句嘉奖,全篇都是斥责之言,临到最后才稍稍安抚一句,说看在林家满门忠烈的份上,不会太过苛责于她,让她安心回去。庄王身为皇帝的亲儿子,倒是被大大褒奖一番,却也没让他继续担当主帅,而是派遣了一支御林军,特来接他回京,命他赶紧与负责颁发圣旨的康王换防。
偌大战功就这样被抹平了,反倒叫那些龟缩在京城的闲人坐享其成……
李宪没听完圣旨就已憋了一肚子火,刚想站起来与康王理论,林淡就伸出一只手,用力摁了摁他的肩膀,无声道:“稍安勿躁。”
李宪立刻冷静下来,不甘不愿地接了圣旨。丁牧杰和其他将士也都强自按捺,并未与康王起冲突。
这一次,康王是带着自己的心腹战将来与庄王换防的。林淡的功劳太大,威望太高,只短短五六个月的功夫就已经彻底收拢西征军,闯出了大魏战国军号,其人格魅力无远弗届,真真正正是百姓心目中的大英雄,是话本子里才存在的传奇人物。在边疆,百姓只知林淡,不知皇帝,闻听林淡过境,远隔数十里就纳头便拜;在军中,将士只知林淡,不知皇帝,皇帝的圣旨,远不及林淡一句号令管用……这样的诛心之语陆续传回京城,刺痛了皇帝的耳朵,他自然不会放任林淡继续留守边疆。
总之,为了抢夺功劳,康王等人使出了浑身解数来污蔑林淡,好把她拉下马,换自己的人上去。除了接管西征军,康王的另一个使命就是与匈奴人谈判,尽快签订和平条约,以结束数十年的战乱。这又是一份足以载入史册的政绩,是争夺储君之位的资本。康王急于求成,又怕庄王与自己争抢功劳,当晚就催促他们上路。
是夜,李宪和丁牧杰在营帐中密谈了半个时辰,这才决定出发。
林淡早已安坐在马上,静静等着他们,身后是红着眼眶的林清和一口口漆黑的棺木。这次,他们要把为国捐躯的林家儿郎全都带回去,入土为安。
“你就一点儿不甘也没有吗?”李宪打马靠近林淡,低不可闻地问道。
“比起不甘、怨愤,尽快把逝去的亲人带回家乡安葬,对我而言更为重要。”林淡夹紧马腹,语气干脆利落:“出发吧!”
“走了!”林清冲送行的将士们挥挥手,紧跟在姐姐身后。
看着他们潇洒离去的背影,李宪久久回不过神来,丁牧杰则叹息道:“林淡心里自然有一杆称,感情和理智,权势和家人,孰轻孰重,她心里门清。”
李宪忽然低笑起来,用近乎温柔的嗓音说道:“我等俗人哪里能与她比!赶紧跟上,再不走,仙女就该把咱们抛下了!”
李宪状似打趣,可追赶的速度一点儿也不慢。丁牧杰连忙跟上,看着林淡纤瘦而又挺拔的背影,眸光变得幽暗无比。他知道,李宪根本没在开玩笑,在他心里,甚至于在丁牧杰自己心里,林淡都是超凡脱俗的存在。她勇敢无畏,却又重情重义,他们有多渴望靠近她,又有多渴望获得她的青睐,或许只有老天爷和他们本人才知道。
林淡却对两人有意无意地靠近和明里暗里的献殷勤毫无所觉。她向来分得清轻重缓急,仗已经打完了,老太君还盼着她把家人带回去团聚,她自然不会耽误。至于那些勾心斗角、争权夺利,与她又有什么关系?
林淡一门心思赶路,却没料中途会遇见一群死士拦截。他们的首要目标是庄王李宪,其次才是自己,身为同袍,林淡哪里能眼睁睁地看着庄王被害,自然要出手相护。
比起战场杀敌,她仿佛更擅长武斗,只要一提起大刀就会被一股杀戮之气控制,很难停手。为了让自己杀得更痛快,她指着身后的吊桥说道:“你们先过去,我来断后!”
李宪等人深知她的实力,为防拖她后腿,连忙冲过吊桥。而林淡则始终守在桥头,未曾让那些死士靠近半分。她杀红了眼,倒叫这群死士心生惧意,为了完成任务,竟向林清护着的棺木下手。眼看一口棺木被死士砍断绳索,即将掉下山涧,林淡连忙伸手去捞,结果棺木是捞上来了,她自己却掉了下去。
千钧一发之际,她厉声喝道:“别管我,过了吊桥就把桥索砍掉,赶回京城!”话落已掉入激流,再也寻不见了。
林清不敢不听姐姐的话,哪怕心中恨得要命,亦红着眼眶运走棺木,砍断绳索,咬牙离开。那些死士绕着深达数十仗的山涧走了一会儿,确定没法过去,只能悻悻罢手,但杀不了李宪,却意外击杀了林淡,也算他们顺利完成任务,可以回去交差了。
第71章 战神17
林淡偷偷去了边关之后,林家委实乱了好一阵子,老太君连病都不敢生了,连忙爬起来打点中馈,又派人沿途去找孙女儿,生怕她遇见什么危险。好好的一个家,死的死,散的散,竟已乱得不成样子。
反倒是被老太君撵出去的石姨娘和林菀,过得十分舒服自在。林家子嗣众多,且个个能文能武,颇有出息,石姨娘肚子里的孩子也就不那么金贵。等孩子生下来,林家可以给他一口饭吃,但更多的却没有了。但现在,情况却完全不同。林家的好儿郎皆战死沙场,唯余林清侥幸存活,却又在边关打仗,境况十分危险,也因此,石姨娘肚子里这个孩子就成了林家必不可少的存在,定要好好保护并教养长大。
老太君接到噩耗的当晚就派人去请石姨娘回府,石姨娘连说自己身体虚弱,不好挪动地方,竟死活不愿上马车。老太君明白她的意思,翌日便亲自去接人,还拉下脸面向她道歉。为了孩子,为了林家的未来,老太君什么都可以忍。
石姨娘这才不拿乔了,领着林菀风风光光地回府,没住几天,林菀竟也查出有孕,好悬没把老太君气死。众人这才知道,林菀与康王沦落荒郊野外的那一晚便已成就好事,播下孽种。丁牧杰当初夸他们的那些话,如今再看简直打脸,什么品德高尚、坚守贞洁?这二人一个卑鄙,一个轻浮,真是一对儿不知廉耻的东西。
老太君气得头晕脑胀,几欲呕血,却不得不派人去给康王送信。康王成婚五年还没有子嗣,心里也有些着急,虽然林菀没什么利用价值,林家也败落了,但孩子却是夺嫡的关键,不能不要,于是命人抬着一顶小轿来接林菀。
林菀未能风光大嫁,心里多多少少有些不甘,但只要一想到自己肚子里怀着的是康王唯一的子嗣,母凭子贵,自己日后未必不能爬上正妃之位,便也释然了。眼见林家越来越破败,而自己入了王府,今后有享不尽的荣华富贵,她心里就很得意,更甚者,还在幻想着林淡此时此刻的惨状。
在她看来,林淡独自赶赴边关是愚蠢至极的行为,这会儿说不定已经被哪路土匪糟蹋并杀害了。她很想对老太君说一句:您老别忙着四处找人了,直接去找尸骨吧,那样还快一点。
只可惜她得意了没多久,边关就传来战报,说是薛照将军战死,林淡临危受命,顶替了薛照的位置,成了中军主将,并率领西征军大败匈奴,夺回了被抢占的河套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