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页 小说列表 排行榜 搜索

    《女主三国》-第53页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温馨提醒:系统正在全面升级。您可以访问最新站点。谢谢!

      田兰找了个地方坐下。这时张辽说话了。张辽说:“云长那边的士兵突然哗变,杀了你这边的士兵很多人。”“哦,原来营外的乱兵是云长的啊。他这兵带得可……”田兰道,“我的兵死伤不惨重吧?”太史慈道:“还好。多亏文远将军相救,我跟文将军才逃了出来。”“啐,我问的不是将,我问的是兵。”田兰道。太史慈道:“在文远将军的安排之下,我军很多士兵都跑出来了。”田兰追问道:“很多是多少?你这人说话咋没个准信。”太史慈答道:“有……有好几百人。”

      田兰笑道:“你们合起伙来起骗我是不是?我进城的是八千人呢。云长就一万人,我们就算打不过,也不会只剩几百人吧。下次注意,说谎得把谎话编圆了。”太史慈没有答话,到一旁扶文丑去了。张辽道:“篮子你也不要太难过。俗话说‘慈不掌兵,义不理财’,既然带兵,那心肠就得硬一点。朝夕相处的兄弟,转眼就没了。这兵凶战危的世道。是免不了的事情。心疼归心疼,但光是心疼不行。还得多想想接下来该怎么办,想想怎么让活着的兄弟活得更好。”

      张辽的亲兵进帐:“报告将军,北边的兄弟到了。请问安置何处?”张辽答道:“还是后营。跟前面田帅的士兵一起。他们的战马,临时找个地方圈起来。”田兰一听,这是指自己驻守北门外苏阁的丙队了。亲兵出帐了。田兰道:“越来越像了,但是这不合情理啊。”张辽道:“士兵突然哗变,哪管什么情理。”田兰道:“我不是说这个。我是说,我的兵绝不是不堪一击的懦夫,不可能死那么多……”“田帅,”太史慈插言了。田兰一转头,见太史慈虎目蕴泪,心里便是一跳。果然,太史慈给出了理由:“田帅,我们不知道他们是敌人哪!”

      田兰既不是大公无私的人,也没有现代人的自觉。在这个时刻,田刻想到的并不是自己与朝夕相处的士兵有多少感情,而是自身的安危。往日里田兰虽然与士兵经常混在一起,那实在是因为田兰出身低微,天性使然。要说一点情份没有,也不是那样。但田兰与士兵之间的那点点情份。与田兰自身的安危来讲,田兰更注重于后者。

      田兰的士兵给田兰带来的最大感觉就是安全。士兵没有了,安全就成了问题。眼下虽然张辽还在庇护自己,那是因为张辽还不知道自己与郭嘉的丑事。倘若知道了,很难说张辽会不会杀了自己。哎,对了,假使郭嘉也在这场兵乱当中丧身,岂不是谁也不知道了么?

      想到这儿,田兰问道:“奉孝呢?”张辽道:“奉孝也没有办法。他把自己灌醉了。”田兰一听,心都凉了半截。郭嘉不仅没死,而且还醉酒。一个整天醉酒的人,说不定哪天就会把心中的秘密和盘向人托出。看来,自己的小命只在朝夕之间了。

      忽然,营外传来吼叫之声。张辽立即吩咐亲兵出去查看情况。不一会儿,亲兵回来说,关羽到了,正在约束乱兵。看上去乱兵基本上老实了。

      亲兵出帐后,田兰道:“我不想见云长,带我们到别帐休息吧。”文丑突然道:“田帅,颜良是关羽亲手杀死的!”田兰气息为之一滞,怎么这里面还有关羽本人的事儿哪。田兰脑中一片混乱,理不清思绪,便只道:“跟我走。”然后田兰、文丑、太史慈三人就被张辽的亲兵带到了附近一座空帐逢里。

      一事找不到事做,田兰就瞎琢磨。关羽杀了颜良,文丑势必不与关羽干休。二人水火不容,自己站哪头?算了,自己泥菩萨过河,自身难保。不如瞅个空子射郭嘉一箭管用些。但是,用神臂弓射的话。很容易被发现的。改天偷一张普通弓,再捡几箭普通箭矢,收藏收藏。

      进来一个张辽的亲兵,说是田兰的亲兵、郭图及一些辎重兵从南面过来了。田兰就说,叫郭图一个人过来就行。

      过了一阵,郭图来了。郭图还不清楚是怎么回事,只是感觉出了大事。进帐之后,向田兰拱拱手。田兰没说话,郭图也就没问。

      又过了一阵,外面传来争吵的声音。不过,就关羽声音大。只听关羽说:“事已至此,说不清楚谁对谁错了”、“是杀几百人还是杀几千人”、“不如……就此一了百了”、“我看你就是舍不得”

      争吵声没了。但张辽一时也没过来。田兰对郭图说:“出了点事。我不知道详情。大致的情况是,关羽的士兵哗变了,杀了我们的士兵。我军士兵猝不及防之下,死伤惨重。八千人只逃出数百。就这数百人居然还是文远的士兵保护出城的。另外,云长还杀了颜将军。具体的经过就更是不知道了。”

      郭图一听,脸色大变。呆了片刻,道:“既然是这样,听刚才云长之语,似乎要对我们赶尽杀绝呀。我军就剩几百人了么?如果只有这么点人,可不要轻易离开文远的军队呀。”

      确实不应该离开。但是,万事反着来,就等于要离开了。田兰因此道:“留在这里。让文远很是为难。离开吧。自己的路还得自己走。”郭图嘴一张,想说什么,但又咽了回去。

      既然有了决定,田兰就出帐找张辽。说自己要离开。张辽劝阻。田兰道:“你们的争吵,我已经听见了。关羽要对我赶尽杀绝。我这里呢,要想息事宁人也是做不到的。我跟关羽,已经水火不容。除非你也跟关羽翻脸,否则我不能呆在你这儿。关羽要杀我,也没那么容易。不过,我希望你今后杀我之前,给我说一声。”张辽骂道:“说什么胡话呢。我怎么会杀你呢!今后就算你杀了云长,我也只会在总督面前为你分辩。”随即语气一软,“只不过你现在的力量太小了,贸然出营,云长定会沿途追杀的。”田兰道:“我呆在这儿,你很难做的。别劝了。我意已决。明早就走。”

      次日,一支快速部队离开了张辽的大营。这就是田兰的人马。田兰有辎重车五千多辆,只带了两千。其余的留给张辽了。两千多辆马车,并不是都有人赶。而是每五辆串在一起,由四百人驱赶。丙队一千人原来就有马匹。还有四百多人,就骑上了原来拉车的马。将近两千人,都不是徒步赶路了。因此说这是一支快速部队。

      南营原有鄄城俘虏六千多人,跑了一些,最后只有三千多人转移到了张辽那里。张辽得了俘虏,又得了辎重马车,给了田兰一千张弓,两万支箭。既算礼尚往来,也算夫妻情份。

      刚到申时,就到达了接山。郭图说,虽然时辰尚早,但如果继续赶路的话,前方数十里皆泥泞不堪,不容易找到宿营的地方。不如就地宿营。田兰也想起与典韦的骑兵交战的事情,地点好像就有前方不远,就同意了。

      郭图的本意,是担心在前方泥泞之处会有关羽的埋伏,想要找机会劝劝田兰。

      前方,是当初田兰歼灭典韦的地方。地势基本平坦,只是略有起伏。但地名却带了个“山”字。方圆数十里水田遍布,泥泞不堪,但地名却叫“铁皮山”。

      铁皮山这儿还真有关羽埋伏。

      出了这么大的事,关羽也没有认为自己完全正确。但关羽不愿意回头思考,只愿意想以后的事。用关羽的话来说就是“事已至此,说不清楚谁对谁错了”,那就不用说了。

      死者已已,冲突双方活着的人,自己这边有七千。而田兰一方还不到一千。这是涉及数千条人命的冲突,错误的一方是要偿命的。是让七千人偿命,还是让几百人死亡,仅仅从数量上来看,就让关羽倾向于后者。因此,关羽的意思,就是一不做二不休,干脆全歼田兰的人,既可以绝了后患,又能够宣布错误都在田兰一方,以便堵住众人的嘴。

      关羽与张辽相处多日,相互间非常投契。关羽相信张辽绝不会与自己为敌的。可偏偏张辽就帮助了田兰。其原因,估计是因为张辽与田兰的夫妻关系。在关羽看来,夫妻关系乃私人关系,自己与田兰的冲突乃军队与军队之间的冲突,为人应该公私分明,因此关羽向张辽说了自己的想法。张辽不同意,说了很多理由。关羽认为张辽那些理由都是借口,张辽就是舍不得田兰而已。

      一个女人,如此而已。关羽相信,杀了田兰,也不会影响自己与张辽的交情。既然说不动张辽,那么就自己动手好了。是故,关羽回营之后,就紧锣密鼓地进行安排。首先,第一步是传信,让驻守白马的眭元连夜移师鄄城,与自己汇合。有了眭元的三千人马,再加上三千鄄城俘虏,自己就又多了一半的实力。

      第二个动作是派出哨探,昼夜监视张辽军营,以期获得田兰等人的动向。同时,寻找神箭手或者江湖游侠。如果能够刺杀掉田兰,或许张辽就能同意自己的想法。一旦张辽同意,那营中的几百田兰士兵就等着被瓮中捉鳖了。

      神箭手没有找到,江湖游侠更不是容易碰上的。而这边却有了动静。哨兵说,田兰的人马离开了张辽大营。并且还亲眼看见了田兰本人。

      “好!”这下就方便了!关羽太高兴了。看来,张文远还是够交情啊。两头为难,就干脆两不相帮,把田兰赶出了军营。既然田兰没有张辽的庇护,杀她还不跟宰鸡一样容易?

      不过,既然文远讲义气,咱关某可不能不讲。说什么,也不能在文远的军营附近动手。得等到田兰走得远远地,再一举拿下才是。关羽翻出行军地图,察看了一下,叫过眭元。让眭元将本部三千人马与三千鄄城俘虏混编,立即赶赴山阳。自己则率兵抄小路赶往铁皮山。关羽计算了一下,田兰此去,北面是黄河,西面是自己的军营,田兰此去,就剩两个方向。一是南下,前方是徐州,再远是杨州。由于曹操的军队正在攻打徐州,这种可能性不大。不过,关羽还是让眭元赶到山阳,予以阻截。第二条路是东行,到济南与于禁汇合。济南有田兰的一千士兵。于禁正在操练的东阿、范县俘虏兵还有一万三。因此,济南是田兰最可能去的地方。自己抄小路赶到铁皮山,正好可以利用那里的泥泞地形,阻击田兰的马军。

      第二卷 第143章 两下山阳

      安营扎寨,生火做饭。其后。郭图来找田兰,还没开劝,田兰就问道:“我们这是要去哪里?”郭图诧道:“嗯,他们没有请示你吗?我们这是要到济南去呀。”田兰又问:“为什么去济南呢?”郭图道:“我们的甲队士兵在还济南呢。此外,不是有一万多俘虏正在那儿操练嘛。”“哦,是这样啊,”田兰道,“那我们不应该去哪里呢?”“山阳。”郭图想也不想就脱口而出。

      田兰问道:“你说的山羊,是地名吧?在哪个方向?”郭图道:“在南方。山阳是地名。是‘太阳’的‘阳’字。那个地方什么也没有。到山阳,并不是说到山阳那个地方,说的是走那个方向。”“那方向有什么?”郭图道:“徐州啊。曹贼不是正在打徐州嘛。我军南下,极可能碰上。试想,我军打了曹贼三座城池,曹贼会放过我军?”

      “再往南呢?”田兰问。郭图答道:“再往南是扬州。扬州地广物薄,未经战乱,倒是个好地方。可惜南下得先经过徐州。”“嗯,你说得很有道理。明日一早,我们就走山阳吧。”郭图一愣,田兰怎么是这个决定?忙说:“这不行啊这个。铁皮山一带虽然极可能有关羽的伏兵,但我军小心一点,是完全有可能绕过去的。南下山阳的话。济南的人马我们不要了么?”

      田兰问:“关羽的伏兵能走到我们前头去?”郭图道:“当然能。田帅想想我军今日的速度。虽然有马,但马车沉重,跟步行也差不了多少的。关羽若是有心设伏,完全可以派兵轻装疾进,抄小路赶在前头。”

      “亲兵,”田兰叫了个亲兵进来,说:“你去安排一下,派几个士兵,到黄河边上,乘木筏下济南。通知济南的人到山阳跟我们会合。”“是。”亲兵走了。郭图问:“真的走山阳啊?”田兰道:“是啊,真的走。”

      关羽在铁皮山设伏,并不是所有的士兵都去了,而是只去了五千。另外五千也不是没动,而是随后慢行。关羽听说过田兰士兵的战绩,辉煌得有些吓人。自己和张辽这边在郭嘉设计的情况下打下一座濮阳城,田兰那边就拿下了偌大个青州。张辽连战数番没有攻下的东阿,田兰一去就攻陷了,次日还顺手取了范县。鄄城一战,自己也是参与了的。自己也拿固守的鄄城没有办法,又是田兰这边突破的。关羽曾经计算过,田兰这边大约还有两千人。人虽不多,但跟在鄄城之内已经截然不同。在鄄城之内,自己的七千人杀她八千,那主要还是她的士兵没有警觉的缘故。如今,双方已经公然敌对,就没有那么好打了。两千人固然不多,但听说田兰打范县就是用的两千人。因此。为了避免过多的损失,关羽认为,尽量不要硬拼,设伏是最好的办法。

      关羽率五千士兵轻装疾进抄小路赶到了铁皮山。其余士兵随辎重缓进。关羽也猜到了,田兰多半会在接山一带宿营。侦察之后,果真如此。既然田兰这边宿营了,那么关羽就在田兰军营不远的地方设了几个哨位,然后自己也找了个相对干燥一点的庄稼地宿营。关羽后续的五千人略滞后田兰一个时辰的路程。在到达索庄之后,择地宿营。

      清晨,飞骑来报。说是飞骑,实际这时候飞骑二字只代表职位了。因为土地的湿滑的原因,哨兵是用双脚跑的。哨兵报告关羽,说田兰拔营之后,居然没有过来,反而向南去了。

      关羽一听,嗯,搞了半天,田兰走这边是虚晃一枪,真正想走的反而是南方。这田兰怎么就不怕曹贼的堵截呢?算了,没功夫想这些了。关羽当即另外派了几个擅长跑路之人,火速通知索庄那边的后续部队。退开一点,别让田兰发觉了。然后找来行军地图,找了一条小道。全军拔营,自小道奔往山阳。关羽想,还好,虽然发觉得迟了一点,但山阳那边还有眭元的六千人。相信能够拦住田兰。

      一路无事,晚间到了山阳。因战乱,山阳已经废置,荒无人烟。田兰等人就屯兵城外了。

      田兰宿营了,关羽可没宿营。只过了半个时辰,关羽的五千精兵就赶了上来。并且还从南阳湖边绕过了田兰的军营。天刚黑,关羽就进入了九里山,跟眭元的人马会合了。吃了饭之后,关羽打着火把,步行走了一趟设伏的过山大道。新增了许多伏击地点。然后关羽命令所有士卒强行睡觉。丑时起来,埋锅造饭,吃完饭后,立即奔赴各自的伏击地点。全部完成,应该是寅时。

      通常,军队都是卯时起床的。卯时起床,吃饭之后,恰好天色发亮。有什么行动也刚好合适。关羽早了两个时辰,是为了更加妥当,防止田兰提前过山。

      一直等到辰时,天光大亮了,还是没有动静。关羽感觉不妙了。自埋伏的地方走了出来,亲自查看情况。到了山前,却见远处田兰的营帐已经没有了。

      营帐没有了。人到哪里去了?该死的!被田兰玩了。田兰还是要走济南!南下只是为了调开自己的埋伏。想来也真是,曹军定不会放过田兰,她又怎么会南下?

      田兰为何又北上了呢?田兰并不聪明,不可能忽然之间就变得跟郭嘉一样。北上,其实是因为郭图的分析。田兰说下一步的行动自己已经有了主意,让郭图猜。郭图就分析了一下。郭图说,最大的可能,就是原地等待济南的人马。其次就是先过九里山。再然后就是返回西北方向的鄄城。最不可能的,就是原路返回。“哈哈,你猜错啦,”田兰道,“明日清晨出发,目标接山。”于是,田兰就北上了。

      关羽原来宿营索庄那边的后续部队,在接到关羽的通知之后,只退了五里。同时也派出了侦察的士兵。得知田兰的人马南下之后,又等了半个时辰,然后就大摇大摆地跟在了后面。田兰宿营山阳城外,这支关羽的后续部队就屯兵胡集。

      早晨,营门雕斗上了望的士兵说,南边来了人马。极似田兰的军队。这边的几名千夫长慌忙【创建和谐家园】军队。等【创建和谐家园】完了,了望的士兵说,确认了。就是田兰的军队。

      怎么办?打,肯定是不对的。关羽从来就没有命令过这边的士兵硬攻。就连关羽那边也是设伏。所以,打,是不对的。既不能打,那就只有躲。躲,倒是符合关羽以前的命令的。不过,这个时候拔营套车是来不及了。泄露行踪是必然的,就不知道会受到什么处罚。

      就这样,关羽的后续部队在几名千夫长的带领下,急急出营,往东直奔清河崖。田兰等人过来。确实没有看见后续部队的士兵,而只是发现了军营。田兰让士兵进营查看了一下,并没有粮食。有千余辆马车,但却没有马。于是,田兰就命令士兵把帐篷收了,装到自己的车上。然后把马车及栅栏一把火烧了。

      这把火,关羽看见了。本来关羽落后很多,就因为田兰这一耽搁,而拉近了距离。关羽还在纳闷,好好的,田兰烧辎重是什么意思。遇上了自己的后续部队之后,关羽才知道,烧的是自己的辎重。

      这事要放在平时,关羽一定会大发雷霆的。但此时需要赶时间,没功夫计较。再说,丢了辎重是罪,延缓了田兰的行程又是功。而且丢失的辎重,都是当日使用的辎重。仅仅马车贵重一点,栅栏完全可以通过伐木得到。当日懒得卸马的其它辎重还是完好无损的。于是,关羽命令,全军急进铁皮山。

      关羽的军队此时分为三个部分。在同一个命令之下,表现各有不同。原来的后续部队,休息充足,也没有劳累。犯了错误,关羽还没有责罚。因而人人都急于将功赎罪,走了不远,就遥遥领先。眭元的部队,由鄄城俘虏和于禁原来的士兵组成,都出身于曹军。共有的特性,将他们与关羽的另外一万士兵隔离开来。他们曾经败了,士兵相对低落。但是他们到达九里山之后得到了充足的休息。而关羽的五千精兵却没有。走了一程之后,走在末尾的眭元分部就有点被堵车的感觉了。不久,关羽发现了这种情况。为了抢时间,为了确保能够赶在田兰的前头到达铁皮山,关羽命令自己的五千精兵靠边,让睦元的人马先行。这让眭元的士兵很有一种扬眉吐气的感觉。

      关羽的五千精兵实在是累得不行了。连续三天急行军。前夜睡了一下,昨夜几乎就没睡。而睡了一下的前夜。又是潮湿的地方。所以,当这他们就快要到达目的地的时候,怎么也挪不动脚步了。关羽连番催促无效,也只好让士兵停下了。

      这一停下,士兵们顺势就往地下躺。横七竖八的,遍地都是人。一些士兵躺下的地方在水田中,脑袋一放平就浸进了水中。不得不坐起。但这些坐起的士兵也就两个选择,一是挪到田边靠田垄而眠,二是抓稻草打结,把脑袋枕在结上。

      关羽自己也累得不行了。这边倒是土地。下了马,就地一躺,关羽也睡了。

      次日,日上三竿,关羽才醒。一醒过来就立即发现不妙。连喝带骂,叫醒士兵。这时候,发现有几十个士兵被淹死了。

      继续往铁皮山赶。关羽觉得晕乎乎的。糟糕,看样子是病了。往士兵看了看,却见大部分人脚步飘浮、走得摇摇晃晃。这样走过去,还有什么战斗力。

      关羽再看了一眼太阳。太阳快到头顶了。这时节,该打的仗应该已经打完了。要么,是自己的人胜了;要么,是田兰冲过了铁皮山。再怎么说,自己那边也有一万一千人哪。不一定非得这边的五千人上战场不可。

      这一夜关羽的实际位置距离铁皮山并不远。就三十多里地。三十多里,平时行军的时候半个时辰就到了。然而,今天这五千士兵却走了将近两个时辰。与前面到达的一万一千兵会合的时候,已是午时。

      关羽凤眼微睁,发现前面的一万一千兵军容整洁,完全不像是打过仗的样子。叫过眭元问话,眭元诺诺的说不清楚。又换了个千夫长。千夫长才说,田兰的人马又南下了。

      关羽道:“是否田兰已经绕过去了,你们却拿她南下来搪塞于我?”千夫长道:“属下不敢。田兰两次宿营,均同一个地方。两次都是南下。车马痕迹犹在,将军一看便知。”

      听千夫长这么说,关羽就相信了。那么,现在又怎么办呢?再掉头南下追击?自己实在是不行了,这边的五千精兵也不行了。不过,看上去那先到的一万一千人还行。

      忽然,关羽想到一个问题。是一个撤退的问题。军队在撤退的时候,为了迷惑敌军,往往不收营帐。有时还吊一只羊在鼓上,让营中时不时传出鼓声。这就是兵法上常说的“兵者,诡道也”。欲进示敌以退,欲退示敌以进;能者示敌以不能,不能者示敌以能。

      照这么看来,田兰上次拔营而走,明显地走,其实不是真走;后来不就回来了。这一次呢?关羽问道:“田兰南下,拔营没有?”千夫长答道:“启禀将军,田兰的营帐、栅栏等物都收走了。”“这就对了!”关羽不禁双手一拍,发出啪的一声,“田兰如果真想南下,为何不布下疑阵,反而拔营出动呢?南下有什么?有的是曹贼的军队。田兰拔营,其实就是大声地告诉我军,她走了;她想引我军去追。她真正要去的地方,还是济南。这一次,我们就等在这里,守株待兔。她想调得我们满地乱跑,我们偏不跑,看她还有什么伎俩!”

      第二卷 第144章 安排演练

      田兰怎么又下山阳了呢?这次跟郭图可没有关系。而是因为亲兵提起,当日曾经派人通知济南的人马到山阳会合。算算时间,济南的人马应该快到山阳了。田兰一想,通知了别人去,而自己却不去,那算什么事儿呢?岂不是说自己不守信了么?于是,田兰就又下山阳了。

      到了山阳,果然见到济南的人马。其兵力并不是一万三,而是一万五。东阿俘虏有五千,范县有八千多。甲队一千,来自张辽部的士兵还有一千。

      当日田兰派遣的几个人,是坐木筏下济南的。顺风顺水,两个时辰就到了。进了济南城,见到了甲队的千夫长和于禁。先说了田兰的命令。于禁这边正在准备的时候,几个人嘴杂,把鄄城兵变的事情说了。

      曾经有个机会让于禁佩服郭嘉。于禁幼读兵书,已有较高造诣,于练兵、防守两道尤其出色。于禁这样的高手,轻易不会折服于其他人的。就算是投降,也不过是为了保命而已。救援濮阳,不仅败了。而且败得很彻底。这让于禁心中涌起一种莫名其妙的崇敬之情。于禁最初以为当日乃关羽用兵,交谈之后,才知是郭嘉。而郭嘉,却因为与关羽斗气,心中又有鬼,有些阴阳怪气。这让于禁很不喜欢。

      后来,于禁见到田兰练的兵,又亲眼看见田兰攻陷东阿,那一股崇敬之情就转移在了田兰的身上。崇敬,常常跟信仰联系在一起。它也能够赋予短暂人生以永恒的意义。

      崇敬是一种对美好的追求。有崇敬与没有崇敬是不一样的。崇敬的有无,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一个人的发展的可能性。有崇敬的人,会因为自己的崇敬而调动自身的一切力量,集中到既定的目标上,其知识、能力、内心世界都会得到充实和提高,从而推动个人及社会的发展。

      当然,崇敬不等于信仰。崇敬是简单层面的,信仰是复杂层面的。崇敬通常局限于某个方面,而信仰则是对于世界及人生的总看法和总方针。

      如今练兵的于禁,跟以前练兵的于禁大不相同。当日于禁带张辽的一千士兵过来,本来是要替换甲队走的。结果于禁把甲队留了下来。最直接的原因,就是因为甲队是现成的教材。甲队士兵,人人都是教官。当然,于禁之能远不止于此。于禁是一名出色的将才,是一名善于思考的将才。于禁不仅从甲队士兵身上直接学到现成的训练方法,而且,于禁还对其训练方法进行了分类整理,去芜存真。思考出了一个完整的练兵体系。

      田兰士兵的训练方法,大部分是田润照搬现代的,小部分是田兰瞎琢磨的。由于田润并不是军人,因而在照搬的过程中,走样不小。田兰琢磨的,大多没有实际用途,仅个别稍有闪光之处。总的来说,其训练方法跟现代士兵相比,是存在不小差距的。如今,经过于禁的思考,与现代训练手法相当的、完整的练兵体系这才终于诞生。

      因而,这时候的于禁,灵魂深处就留有田兰的烙印。听到鄄城兵变的消息之后,于禁毫不犹豫地站在了田兰这边。

      田兰自接山一下山阳的那天,于禁接到通知,北渡黄河,自济南走到范县。田兰自山阳重返接山的那天,于禁从范县南渡,东平登岸之后,拆往西行,直奔鄄城附近。不进城。直接南下祁乡。田兰二下山阳的这天,于禁最后再擦着芒砀山、九里山的余脉,到达东北方向的山阳。于禁行军的路线,完全避开了关羽有可能的埋伏。

      还有一个人,望向田兰的目光中也带着无比的崇敬。这个人就是郭图。

      进攻鄄城的时候,郭图发现地道的妙用之后,激动万分。那样的激动,是因为郭图认为自己找到了一位明主。当时郭图就对田兰改以主公相称。但那时,郭图对田兰的感觉,主要是惊异和赞赏。

      知识是什么?百度百科的解释是“人类的认识成果”。其初级形态是经验知识,高级形态是系统科学规律。这是什么意思呢?就是说,知识,不能仅仅从“知”、“识”的字面上去理解为“知道”、“认识”。我隔壁家的小孩叫什么名字,我知道,因为我认得他。你不认得他,当然就不会知道。就这个小孩的名字而言,我知道你不知道,难道能说我的知识比你的多?

      百度百科解释的经验知识,就是类似于小孩名字之类的东西。推而广之,某篇文章的作者是谁、某首诗篇的创作背景、某座著名建筑背后隐藏的故事等等,都属于经验知识。

      经验知识也是一种知识。“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当中的“行万里路”,指的主要就是经验知识。尽管高级形态的系统科学规律是高级知识,但如果没有广博的经验知识,科学规律也是无法站住脚的。所谓“纸上谈兵”,说的就是这种情况。

      经验知识与系统科学规律的关系有点类似于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关系。虽然不是缺一不可,但最好还是相得益彰。这里有一个容易产生的误解,需要澄清一下。容易产生的误解是,历史,属于经验知识。就纯粹的学术而言。历史真还应该归入经验知识。但绝大多数人谈历史都不是纯学术的。绝大多数人都在“以史为镜”,用历史说明现在的事情。于是,就存在现在的事情与相应的历史经验是否存在必然关系的问题,相应的历史经验对现在的事情是否存在指导性的问题。于是,就涉及了历史所蕴含的内在规律。其内在规律,就属于系统科学规律,不再仅仅是经验知识了。

      地道,用木板木桩进行支撑,有利于安全。这点道理,一望可知。因此,郭图最初看到木板木桩的时候,心中波澜不惊。这是安全知识,但它只属于经验知识,一点都不能让人佩服。

      因为木板木桩的支撑,原来只能挖出狭窄的地道,现在可以挖出宽广的平台了。这里又有一点知识,但依然属于经验知识,依然不能使人佩服。

      取掉、或者说毁掉支撑,那宽广的地下平台就会出现塌方。还是经验知识,还是不能使人佩服。

      没有了。郭图所看见的,田兰以地道毁城墙的深意所蕴含的知识已经没有了。深意之所以深,是因为一般的人想不到,就好像埋藏在地底深处的黄金一样。但其意。所蕴含的知识就那么点,就跟隔壁家小孩的名字一样,属于一种初级的经验知识。所以,那时候,郭图对田兰的感觉,主要是惊异和赞赏,并没有一丝丝佩服或崇敬的意思。

      郭图对田兰的崇敬是什么时候产生的呢?是田兰烧辎重那个时候。那是在一下山阳之后重返接山的途中。没走多远,就发现一座军营。而这座军营在头天下山阳的时候还没有。明显有军队在跟着自己。跟着自己的这支军队是谁家的军队,这比较容易判断,应该是关羽的军队。从军营的规模,也能够容易地估算出大概的人数。在五六千人左右。然而,接下来的事情,就不容易判断了。

      田兰这边不清楚眭元那边的情况。因此关羽的总兵力,郭图只知道一万人。加上其获得的鄄城俘虏,应该不低于一万二。现在发现了一半的人马在后方跟着自己,那另一半人马在什么地方?这跟着自己的一半人马为什么没有攻击自己?他们为何弃营而去,又去了什么地方?接下来我军又该怎么做?当发现那座军营的时候,郭图的脑子里闪现出的问题就是这些。而这些问题,郭图都是没想出答案的。

      再看田兰。田兰一看见军营就叫人进去看看有没有人,叫的人还是自己的亲兵。一点戒备的意思都没有。亲兵回报,军营没人。这时,郭图感到,田兰明显早就判断出军营没人。随即田兰下令,收帐篷,放火,一点都没有犹豫。原来,那些难住自己的那些问题,其答案早就在田兰的心中。往日里,经常做出一些蠢事的田兰,在郭图的眼里一下子就被放大为大智若愚了。

      这是料敌如神,已经不再是初级的经验知识了,不得不让人佩服和崇敬了。尤其是,身负行军教授之责的郭图,自己的擅长的本来就是这方面。在自己擅长的领域高于自己,又怎么不让自己折服呢?

      接下来,郭图还是没有答案。郭图继续在思考其答案。关羽的军队一分为二,部分人轻装疾进,另一部分人后续跟上。那座军营是其后续部队留下的。这些,郭图都想出来了。但是,郭图没有想明白田兰为什么还要重返接山。郭图估算了一下,就算关羽轻装疾进的精兵因为劳累赶不到铁皮山设伏,这支后续部队还是能够提前到达接山的。

      结果田兰又是虚晃一枪,紧接着第二次下了山阳,并成功与于禁会合。这个时候,关羽的部队在哪里呢?算了,不想了。有这么料敌如神的主公,自己干脆就偷懒算了。

      郭图不准备想了。但田兰找派人来叫了,还不能偷懒。郭图赶了过去,见于禁、太史慈都在,文丑不在。田兰一见郭图,便问道:“公则,我记得你曾经进言,要我南下伏击曹军是吧?伏击的地点就是前面那座山吗?”

      郭图望了一眼,道:“是啊。徐州、兖州,皆一马平川,就两州之间,山脉纵横。此山名九里山,再往西叫芒砀山。实际均属泰山之余脉。”

      田兰道:“如今的人马,多数是文则带来的。跟原有的兄弟之间缺少默契。我想搞场演习,让他们契合、契合。”“请教主公,何为演习?”郭图问。

      田兰答道:“就是假定曹操的人来了,我们打一场伏击。跟你当初的进言差不离儿。不过,山里地形复杂,我们就不去了。就在这儿打。”

      太史慈道:“田帅此言极是。战争演练,比单兵操练更容易训练出士兵之间的默契。”“哦,子义也喜欢练兵吗?”于禁问道。太史慈正欲回应,田兰插言道:“就你,呆会没有什么事做。”“不会吧?”太史慈道,“慈习过兵书,也能带兵的。”

      “不是不让你带兵,”田兰道,“你有特别的任务。你负责射杀敌方的将领。这对于全局的胜败是很重要的。不过你还要多配一把普通的弓,以免你发箭太多,把箭矢给射没了。来,我们查看一下地势,边走边谈。”

      张辽送的弓箭,都给了于禁。田兰原来的士兵因为弓箭少,没怎么练习射箭。而于禁那边却因为有来自东阿、范县的弓箭,普遍练得较好。太史慈的确能够带兵,而且太史慈能够带骑兵。平素里,太史慈就喜欢丙队混在一起。只是因为时间太段,总共没有几天,因而太史慈暂时还没有把丙队训练成真正的骑兵。

      这一带,如果自徐州方向过来,就属于刚刚走出大山之后的空旷地带。但山脉的起伏也并不是戛然而止的,地表依然存在一些断断续续的皱摺。地面,因为人口的迁移,已经没有庄稼了,到处都是些零星的野草。距一里之外的胡集方向还有一大片树林。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技术支持:近思之  所有书籍
    北京时间:2025/10/14 10:3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