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页 小说列表 排行榜 搜索

    《女主三国》-第52页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温馨提醒:系统正在全面升级。您可以访问最新站点。谢谢!

      颜良道:“今日田帅的火箭,末将看来,劲力十足。我们可以用同样的弓箭,但不射城墙上的棉絮,越过城墙,射进城内。在城内弄出火灾,实行火攻骚扰。只是,这个办法能够在多长时间内奏效,末将不知。”

      “颜将军的办法很不错啊。”田兰赞了一句,又道,“还有没有别的呢?”这一下,就冷场了。田兰追问道,“有就快说,不说的话,我马上就决定了啊。”众人一听,似乎田兰言下之意是已经有了计较,就更是不说了。

      田兰等了一会儿,见真的没人说话了,便道:“好了。今天就算是主意已经想完了。剩下的鬼主意就下次再说吧。我决定采用挖地道的办法。挖地道,可是很好玩的。”

      可不?就两个办法。一个是挖地道,一个是射火箭。挖地道的办法一说出来就被郭图否决了,应该是个蠢办法。射火箭的办法想来都是能行的。点火肯定行,但却与攻城无关。实际上就剩下挖地道一个办法了。办法虽然愚蠢,但田润不是说过,啥事都反着来吗?越是不行,就越行嘛。

      田兰这支队伍早就灌输了绝对服从的概念。既然田兰已有决定,那么就坚决执行了。

      田兰自己,早些年曾经跟田润一道,参加过一座矿井的奠基仪式。当时的田润实在风光,让田兰羡慕不已。如今开挖地道,田兰也要弄个仪式。

      从哪儿开始挖呢?照理说,这种攻城的地道是应该保密的,需要在城内视兵视线不及的远处开挖。但郭图不是说了嘛,城内肯定会知道的。既然知道,还保什么密呀。因此田兰决定,就在城内弓箭刚好射不到的地方开挖。那样,将有利于缩短距离。

      田兰派出士兵,四处伐木,制作大量的木板木桩。这是做什么呢?这是田兰在矿井里看过的,为了防止隧道倒塌的保护性措施。不挖则已,要挖就要挖好。

      准备了一天之后,奠基仪式终于开始了。田润奠基的时候是说过一番话的。田兰记不住,这时也不知道该怎样说。田兰记得清楚的是,要埋一块石头,石头上有“奠基”二字。然后要铲土洒向那块石头,紧接着就是全场鼓掌。这些,田兰就一一照做了。当然,鼓掌的是田兰的士兵。鄄城的守城士兵可没有鼓掌。

      平地往下挖,得斜着挖。斜着挖的话,在水平方向就会延伸很远。那是矿井的做法。到田兰这里,就综合了一下,把斜坡变成了阶梯,既是斜的,又缩短了水平方向的距离。

      田兰整天都泡在地道这边,每隔一段时间,就下去检查安全,时不时还亲自动手挖掘一阵。挖出来的弃土被陆续运了出来,士兵们运到一个稍远的地方,就倒了。

      这一带的土质正如郭图所说的那样,松软,而富有粘性。非常好挖。只挖了两个时辰,就够了深度。再挖了两个时辰,就在地下前进了五十步。地道口距离城墙四百步。照这样的进度,再有十六个时辰,就能接近城墙。但田兰发话了,说是一定要往上掏个通风口。

      如此这般,昼夜不停,挑灯夜战,第二天晚上就挖到了城墙根。士兵报告说,遇到城墙的硬基,地道无法再往前挖了。田兰下去看了一下,说,拐弯,横着往下挖。

      第三日天还没亮,又有士兵报告说,过了城墙的基础。田兰说,那就再拐弯,往城内挖。天亮了,吃过早饭,士兵又来报告,说已经过了城墙。问又怎么挖。

      这下田兰没有主意了。往城内挖就是郭图分析的那种结果,那是肯定不行的。不挖了,不挖了又干啥呢?于是田兰说,干脆就顺着城墙挖。

      第二卷 第140章 地道深意

      田兰到底是打的什么主意?郭图怎么猜也猜不到。郭图也曾下到地道里面去察看。却见地道根本就不像是寻常的地道。寻常的地道是比较窄小的,能够走人就行了。田兰吩咐士兵挖的这个地道,非常宽敞。每掘进三尺,就用木板护住顶部并拿木桩顶住。倒是够安全的,完全不用担心塌方什么的。但这样做是为什么呢?郭图想不明白,若问田兰,又因为害怕而不敢问,于是就只有等待了。郭图想,无论田兰想的是什么,时间总会揭晓答案。

      但是,事情往往是这样,越是聪明的人,就越是好奇;越是琢磨不透的事情,就越是琢磨。刚开始,地道不同之处也就仅仅是宽敞而已。郭图虽然下地道去看,次数也不多。到了后来,从下面挖过了城墙,却不往城里挖了,反而顺着城墙挖,这又是在做什么呢。郭图所能想到的地道,无一例外都是要往城里挖的。顺着城墙挖。就算是挖一大圈,回到原地,又如何有助于攻城呢?田兰的安排也太不符合情理了。

      越是不符合情理,就越是真意所在,郭图是这么认为的。郭图感觉到谜底马上就要揭晓了。于是郭图就一改前几日的做法,泡在了地底,只是偶尔上来透一下气。郭图就看着士兵们,在穿过城墙底的地道里,横向挖掘。本来就宽敞的地道越来越宽,逐渐往正方形发展。支撑顶部的木桩也越来越多。这时候走路就需要注意不要撞上木桩了。

      第三日夜里,城墙里的正方形又变成长方形了。只不过这一回,长的方向与城墙相一致了。亢奋的郭图还在下面。借着无数的火把,郭图看着那些忙碌的士兵,郭图的眼睛也带上了光彩。如今的地底,已经不能说是地道了,而是好大一片地方。不说它是平地,是因为有无数的木桩限制了人的走动。在地底挖出这么大块地方,真是想前人所未想啊。花费如此的劳力,一定有特别的用处,一定有!但却是什么用处呢?

      猛然,一阵野兽似的咆哮声自郭图的嗓子里发出。郭图终于想明白了,奇才呀奇才,原来田帅还有如此的奇思妙想。郭图兴奋得脸上每一块肌肉都颤抖了起来。郭图立即告诫自己,要镇定,要淡定,千万不要撞到木桩上了。

      郭图从地道里出来,是第四日的凌晨。天还没有亮。由于地道的挖掘。就在地道口附近设立了营帐。八千士兵有五千都在这里。田兰也在这里。郭图当即就往田兰的帐篷里奔了过去。

      两名蹲在门口的亲兵发现了郭图,站起来拦住了。“喂你什么,不能进知道吗?”“天还没亮,进帐就杀头,这是军法。”嘿,郭图一愣,还真没办法进。那么就等吧。郭图就在门口的附近走过来走过去,就如同动物园里下午四点半的狼。

      田兰心里抓瞎,睡得不安稳。门口亲兵跟郭图说话,田兰就醒了。田兰就叫,进来一个。然后问什么事情。亲兵说是郭图来找。而且看郭图的样子,急匆匆的,好像有要事。问田兰见不见。田兰一听,猜测郭图是要问自己地道的事,便说不见。

      亲兵出帐了。没过一会儿,亲兵就又进来了。给田兰说,东方已经发白,天马上就亮了。郭图就在附近徘徊,看样子天一亮就要撞帐而入。

      田兰干脆把另一名亲兵也叫进帐里。说:“你俩就在这儿给我盯着。我再打个盹。贼来十步乃呼我!”不时,天已大亮。郭图走到帐前叫了几声,然后掀帘而入。两女亲兵大叫曰:“十步矣!”田兰又道:“五步乃呼我!”两女亲兵又曰:“五步矣!”田兰无奈。睁开了眼睛,坐了起来,还自嘀咕道:“唉,典韦这招数还真是不好用啊。”

      郭图几步趋近,纳首便拜,连磕十几个头,才道:“主公英明,主公奇才,图愿誓死追随主公,纵是肝脑涂地,也在所不辞!”田兰诧道:“什么呀公则,你吃错药了吧?”

      郭图道:“图愚钝,图惭愧。图直到方才,才突然明白主公所挖地道的深意。图有负行军教授之职责……”田兰打断道:“算了算了,我觉得你称职,你就称职。”

      郭图再磕了一下头,道:“谢主公。图愿【创建和谐家园】,负责地道内后续的安排,保持不伤一名士兵。”田兰一听,郭图居然没有追问自己地道又该怎么挖,忙道:“准了、准了!亲兵,快给他令箭。”亲兵一阵手忙脚乱,才找到了令箭,抽了一支递给郭图。郭图接了,道:“主公,图去也!”起身就走了出去,步伐显得非常果断。

      “吓死我了,”田兰拍了拍胸口,道。“哎,你们两个知不知晓地道的深意啊?”两个亲兵都说不知。一亲兵反过来让田兰透露一点。田兰故弄玄虚地说:“既然是深意嘛,就得埋深一点。到时候你们就知道喽。”

      田兰起来了。因为要钻地道,所以就只是简单地梳洗了一下。梳洗之后,到亲兵那边,把值夜的亲兵换了,另外带了两个亲兵,就往地道走去。

      下了地道,田兰看见,已经没有往外运土了。这说明挖掘已经停了。士兵们在清理地道沿途的通风口。田兰不知道这是做什么,也没敢问。问了,深意就会变成郭图的而不是自己的了。

      下面转了一圈,上到地面,刚好郭图带人到了。郭图向田兰打了个招呼,继续带着人,往地道地面搬东西。田兰瞟了一眼,是布匹。

      过了一会儿,郭图上来了,对田兰说:“主公放心吧。最迟午时,就能把最底下的木桩包完。我们就午时吃饭,未时进攻,不对,还得晚一个时辰才行。应该是未时吃饭。申时攻城。”田兰听了,脸上波澜不惊地道:“公则办事,最是妥当不过。既如此,我就到别处转转了。”

      田兰随便转了转,派人把马楼那边的三千士兵全部调了过来,下达了未时吃饭、申时攻城的命令。士兵一听,立即就兴奋了起来。

      士兵嘛,还是爱打仗的。战斗力旺盛的士兵,尤其爱打仗。田兰这支部队,除了在田兰这里受过委屈,战场之上。还从来没有吃过瘪。对于他们来说,打仗,是一件很过瘾的事情。

      未时到了,饭做好了。田兰有权力先吃,就毫不客气地先吃了。吃过饭,田兰又带了两个亲兵下了地道。田兰想看看郭图到底弄的是什么深意。

      地道内的士兵看见田兰,只点头,不说话,这是田兰吩咐过的。地道内如果人人都打招呼,就会太吵。田兰一直往里走,路上碰见好几个士兵空着手从里面出来。

      下完城墙边上的斜道,再一拐弯,就到了城墙底下。但见平时火把林立的下面完全变了样,火把只剩下十几枝了。待要细看,郭图就过来了。郭图道:“主公放心,我盯着呢。一定要先弄熄火把,然后再往布匹上浇油。保证不让一丁点火星子溅到油上。不会出事的。”田兰听了,再借助微弱的光线细看,这才看见了浇油的士兵。

      浇油干嘛?浇油肯定就是要烧的。此时这一段城墙的重量已经完全落在这些木桩的上面,而这些木桩却包上了烧了火油的布匹,下面还以同样的布匹连接了起来。一旦点火,所有的木桩同时燃烧。总有一个时候,支撑不了城墙的重量。那城墙呢,不就该倒塌了?至此,田兰才算是弄明白了自己挖掘地道的深意。

      “哇,我真是聪明啊,连这种办法都想得出。”田兰禁不住感叹出声。郭图没听清楚,问:“主公说什么?”田兰忙道:“我是说,你真聪明,连这种边熄火把边浇油的办法也想得出。我先前还没想过呢。”郭图道:“这只是小伎俩。主公是懒得想,只要一想,绝对想得出。”

      不久,城墙底下木桩上的布匹全部都浇上油了。剩下的就是往导火索一样的引火布匹上浇油。还是先熄灭火把,然后烧油。不过,进度就快了许多。一个又一个守护的士兵撤了出去。田兰、郭图则跟着最后浇油的士兵一起,走在最后。

      出了洞口,田兰道:“先别忙着点火。我去【创建和谐家园】队伍。”很快,队伍就集结完毕。田兰突然想到,自己这边【创建和谐家园】的时候没有擂鼓,城内的敌军还不知道。怎么办呢?原地踏步?万一把木桩震垮一些,压断了引火布匹就不好了。罢了、罢了,还是等烧起来之后再原地踏步吧。然后田兰下令点火。

      实际上田兰【创建和谐家园】队伍,鄄城的守军是知道的。正如郭图分析的那样,由于大军压境,鄄城十分警惕。加之鄄城士兵又多,于是就分作几班,轮渡值守,提防敌军爬墙。【创建和谐家园】队伍的动静比爬墙大多了,又怎会不知?

      挖地道的动作也早就被荀攸等人发现了。通常攻城用的地道都是保密的。或在树林中开挖,或者干脆就在军营内开挖。因为掘地而产生的大量弃土,往往还要进行伪装,避免被城中守军发现。但田兰就在距离城墙四百多步的地方公开挖掘,这是要做什么呢?荀攸、曹洪略一合计,就达成了“明修栈道、暗渡陈仓”的共识。城内还是照样埋设了水缸,监听攻方地道的挖掘情况。听到后来,地道果真没有挖进城内。事实充分说明,攻方大张旗鼓地挖掘地道,只是布置的一种假象。

      但真相又是什么?这就猜不出来了。鄄城三面被围,围三阙一。瓦解军心之意,一望可知。无兵的北门之外,也肯定藏有伏兵。围城数日,除南面挖地道,东西两面都只是骂阵。因而主攻多半来自南方。猜不到南面敌军的用意,就只能在南面城墙上多布置一些军队了。

      点火了。火蛇顺着引火的布匹很快就窜到了地底,几千根木桩几乎在同一时间被点燃了。从地面可以看见,大量的烟雾突然从城墙边沿的一排通风孔喷薄而出。烟雾蒸腾,使得鄄城被笼罩了一层神秘的色彩,如梦似幻,宛如仙境。

      自田兰的攻城部队方向看过来,那是相当的美丽。而城墙上面的士兵就不觉得美丽了。烟雾太呛人了,迷了眼睛,塞了咽喉,人人凝噎,带泪无言,就好像自己的婆娘变了隔壁的婆婆一样的难受。

      荀攸这时候恍然大悟,原来敌军挖掘地道就是为了施放毒烟!荀攸当即喊道:“伏低、伏低!”荀攸自己先就伏低了。爬下之后,荀攸感觉好一点。但是,倘若敌军利用自己的这些士兵爬下的机会,架梯攻城呢?想到这儿,荀攸又站了起来。一望,还好,刚才的伏低命令听见的人不多,大部分士兵都还站着。荀攸实在忍不了烟雾,就冲进了城楼。

      城楼内有水缸。荀攸冲过去喝了几口,又得了主意。立即派人扛布匹上来,浸水打湿,撕成布条,分发士兵以堵塞口鼻。做完这一切,荀攸又回到了城墙边沿。遥望城外部队,心道:这下我看你们还有何计!

      田兰忽然发觉,通风口出来的烟雾不那么有力了。想必地底也因为烟雾太大,而熄了火苗。看看巍然屹立的城墙,怎么就不倒呢?哎,刚才不是想过一招吗?田兰立即驱马走到队伍的前面,大喝:“士兵们!”这三个字之后,刷的一声,全体立正,这是规矩。接下来,田兰不是说“稍息”了,而是“听我口令,原地踏步——走!一二一,一二一。”踏、踏、踏、踏……八千士兵整齐地开始原地踏步,“一二,用点力,一二,用力踏!”田兰继续喊道。

      大地,随着八千士兵的踏步,出现了轻微的颤抖。忽然,大地猛烈地摇晃了几下。田兰一回头,一股灰尘夹带着轰隆一声巨响正好迎面扑到,让田兰连退了几步,差点摔倒。再一睁眼,却见鄄城的城墙已经倒塌。

      第二卷 第141章 兵潮涌动

      “冲啊——”这一声。是不得不喊的。八千士兵本来就面对城墙,看见了城墙的倒塌。人人都像是绷紧了的弓弦,蓄势待发。田兰喊声一起,士兵们便冲了出去。人丛之中的田兰这才有功夫咳嗽。

      城墙的倒塌,是两个原因共同作用的结果。但城内的守军却只知道一个,那就是田兰军队的原地踏步。同时,在他们的思维中,又被夸张为“跺跺脚,就把城墙震塌了”。因而守军的士气遭受到极为严重的打击。将领荀攸,又被倒塌的城墙掩埋在乱石之中。士兵无人约束,混乱之极。很快,田兰的八千士兵就越过了乱石堆。有的上了城墙,有的上了大街。

      这时,还有一个重要的事情要做,那就是打开东西城门,让关羽和张辽的军队迅速开进城内。以压倒性的兵力优势,促使城内守军尽早投降。

      田兰看看没自己什么事情了。自己这边就剩下辎重兵和最后一班挖地道的士兵了。田兰就对亲兵说:“我去补瞌睡了。贼来十步乃呼我!”

      东西城门的战斗虽然激烈,但时间都不是很长。

      城内田润士兵自街上和城墙上两个方向进攻,而守军的力量却只倾注于城墙,城门的防守都比较薄弱。很快就相继打开了城门。守西门的曹洪在杀死十几名主力士兵之后,被关羽劈于马下。

      接下来。就是对俘虏进行缴械了。缴械很简单,让俘虏们把武器扔出来,然后扒拉到一边就成了。缴械之后呢,就得把俘虏押出城外。换一个地方,俘虏更不容易造反。押送俘虏,就更简单了,更不需要说明了。但就是从这里开始,出现了问题。

      张辽的部队在对俘虏进行缴械之后,只是原地看守俘虏而没有押送。当田润的士兵们把自己看守的俘虏押走之后,就有张辽的士兵过来联系。让田润的士兵把他们看守的俘虏也押走。田润的士兵一想,也对,这鄄城,本来就是自己这边打下来的,多得点俘虏也是应该的嘛。于是就欣然接受了。

      押走张辽士兵看守的俘虏之后,一些士兵兴奋之余,就到了城西这边。想要问问关羽士兵看守的俘虏是不是能够也让自己押走。结果看了一圈没发现俘虏。说明关羽士兵已经将看守的俘虏押走了。

      田兰的士兵们心里就不太舒服了。但这时,他们还没有说什么。他们立即转入了下一项事情。那就是挨家挨户进行搜查。看看有没有什么特别的东西,如粮库、军械库等等。

      一名田兰的士兵进到一户人家,里外一转,没发现什么。这户人家有娘儿俩。女儿约十五,将近出嫁的年龄。母亲约三十。当然,这个三十,乃指这个年代风吹日晒之后的三十。士兵见那个女儿颜色俏丽,吞了一下口水往门外走。忽然又折了回来,刀往娘儿俩一指,道:“不准声张,声张就要你们的命。我也没功夫玷污你女儿的清白。让我抱一下。亲一口,我立马就走。明白不?”那娘儿俩都点了点头。

      士兵反手把刀插在了背后,走了上去。那位母亲推了一把,让女儿站了起来。士兵上前一把抱住。一股女儿香,让他激动得全身发抖。然后扭过头来,叭,亲了一口,叭,又亲了一口;接连就亲了七八口,还没有放开的迹象。然而,就在这时,强烈的刺痛自士兵的背心传上了脑际。士兵双手一振,姑娘被弹向了右边。士兵往前急跑两步,抽刀转身,这才看到那位母亲手持一把利剪,剪刀上正在滴血。

      哐啷一声,又有别的士兵进了院门。前面那名士兵就说:“误会了,大娘。我啥也没拿,啥也没抢,你女儿也好好的。我也没扒她衣服。我这就走了。”然后士兵往外走。士兵看见那位母亲坐到了地上。士兵走向屋门,其行进路线与那位母亲至少相隔三尺。一个坐着的妇女是不可能突然跃前三尺的。

      怎知这位母亲偏偏就跃足了三尺。在士兵经过的一刹那。一剪刀【创建和谐家园】了士兵的腰眼。士兵腰间吃痛,往旁边急让,顺手一刀,砍伤了那位母亲的手。

      剪刀掉落,在地上蹦跳的时候,屋门被推开了。进来的一名士兵亲眼看见受伤的士兵把刀脱手扔了出来,【创建和谐家园】了那位母亲的胸膛。“喂,干嘛杀人?”受伤的士兵不言,把后来的士兵推开,夺门逃了出去。

      后来的士兵跟受伤的士兵是一个队的,相互认识,但没有在一起玩过,也不知道名字。在田兰的队伍里,只是反复强调要尊重百姓,但却没有具体的规定。因而对于杀百姓的事情看法还没有达成一致。后面这名士兵,就认为杀个把百姓没什么了不起。而前面杀了百姓的那名受伤的士兵则认为自己有可能要抵命。

      后面这名士兵追了出去。是因为他看见同伴身上有伤,想要帮一下忙。前面受伤的士兵见到同伴追赶,以为是来抓自己的,就挣扎着往前急跑。跑了一段路,因为身上有伤,跑得不快,就要被同伴抓住,因此伤兵就拐了个弯,冲进了一个院子。

      后面的士兵追了过来,刚一接近院门,迎面就出来四名神情冰冷的士兵。其中一人喝道:“站住!这里是粮库禁区。擅自靠近者,杀无赦!”

      追赶的士兵被迫停住了脚步。抬头一看,见这四名士兵皆身披皮甲、腰佩钢刀。皮甲上缀着黝黑冰冷的鳞甲。铠甲里面还衬着鲜明的大红布袍。真是既威风又耀眼。这就是关羽所带的主力军。一身装备可比田兰这边的士兵好多了。

      士兵道:“啊,我追赶同伴呢。同伴受了伤。刚刚跑进去了。诺,这地上就是他流下的血迹。我不进去也行。你们让他出来吧。”

      “胡说!分明就是想强撞禁区,还要编造谎言!兵荒马乱的,到处都有血迹。血迹能说明什么?再不退开,休怪我等钢刀无情!”一名主力军士兵喝道。

      “呵,还挺凶的啊,”田兰的士兵道,“既然你们那么凶,为啥这城池是我们打下来的呢?还主力呢!”那名主力军士兵骂道:“打下城池有什么了不起?我警告你,再不退开,我就对你不客气。”田兰的士兵道:“嘿嘿,笑话!我们打下的城池,城中的粮库居然变成你们的禁地了。有种你放马过来!”

      那名主力军士兵也笑了,道:“我偏不放马过来,你奈我何。兄弟们,撤!”然后与另外三名同伴消失于门后。那名田兰的士兵莫名其妙,尚自探头探脑。忽然门内就转出一小队张弓搭箭的士兵,连招呼都不打,一排飞箭就射了过来。那名田兰的士兵手忙脚乱地劈打了几枝箭矢,却因准备不足,功夫不到而倒在了血泊之中。

      城东这一带,虽然田兰的士兵较少,却也不是没有。院门外面的对骂。街上许多主力军士兵听见了,十几个经过此地的田兰士兵也听见了。假如是单对单的打斗,看了就看了。军营之中,经常都会有那样的斗殴。但事实却是主力军这边出动了弓箭小队,射杀了一名田兰的士兵。这就不同了,这已经不是斗殴,而是战斗了。

      现场附近田兰的士兵总共只有十几个。都是同一个队的。这里面还有个百人长。出了这样的事情,士兵们四下一望,就都朝百人长这边聚拢了过来。百人长当机立断,派出一名士兵奔赴城南报信,其余士兵攻击那所出事的院子。

      士兵们分散开来。这是因为他们的攻击方式不是从大门正面冲入。谁都知道大门那儿有弓箭兵。谁去谁找死。士兵们散开之后,接近了院墙。院墙不高,约有六尺。百人长以手势发令,十几名士兵同时奔跑,冲向院墙,然后纵身跳了进去。

      在战斗力方面,田兰的士兵并不等于后世的特种兵。就训练的项目来说,他们跟特种兵差得不多。但因为时间短,不够熟练;还有就是士兵的体力还不行。他们的体力,总体上还赶不上裁军之后的主力军。他们的优势就在于接受了不同的训练。就像这种六尺高的院墙,只要掌握了方法,普通人就能够一跃而过。没有接受训练的人,力气再大,也是跳不过去的。

      于是,小规模的杀戮,在院内展开了。

      田兰士兵的动作,也被街上的主力军士兵看见了。城西街上主力军士兵远多于田兰的士兵。附近的不仅有百人长,而且还有一名千夫长。千夫长当即吹哨召集士兵,很快,就聚集了将近两千人。千人长开始整队,让藤牌兵站到最前面,枪兵排列第二,刀校手排第三,弓箭兵最末。同时,千人长还将士兵划分为八个单元,由现场的八名百人长临时指挥。

      最后,千夫长喝道:“兄弟们,打起精神,不要让一人漏网……”刚说到这里,刷,一箭正中千人长的脑门。

      一名将领带了一小队士兵走了过来。小队士兵脚步声听上去非常整齐,闻所未闻。好奇心让主力军的士兵们自动让开了道路。那名将领道:“士兵们,我是田帅麾下大将颜良。跟你们一样,我们都是总督的队伍。有什么误会,有什么摩擦,自有上官处理。自相残杀是绝对不允许的。这名千夫长,要带你们杀进去。里面是谁。是自己人。自己人打自己人是不对的。诺,你们关将军来了。听你们关将军的吧。”

      颜良骑在马上,位置较高,老远就望见了关羽。主力军士兵听说关羽来了,一下子就老实了。眼中的杀意,都退了下去。这些主力军士兵本来就是关羽统率的士兵,对关羽的敬畏,那是远胜于对任何人。于是,士兵们纷纷让路,一条比颜良到的时候宽上两倍的道路呈现在关羽的面前。

      关羽骑着马,带着几个亲兵,缓步前行。距离颜良约二十步,指的是步行二十步距离,关羽突然加速,刀起处,颜良一下子就被劈成两半。

      颜良统带的小队士兵呆了,关羽统率的主力军士兵也呆了。关羽捻着胡须,打马回转,道:“哼,我的千夫长,只能由我杀!”然后又带着亲兵走了。

      关羽没杀那一小队田兰的士兵,也没叫主力军士兵动手。但关羽既然杀了颜良,那还是最好把小队士兵干掉的好。如果能够全部灭口,很可能田兰都不知道是自己这边杀的。

      因此,有人挥舞兵器杀向了小队士兵。随即,更多的人涌向了小队士兵。说是小队,也有百人左右。转眼间齐赴黄泉。

      杀完了小队士兵,主力军士兵就冲进了那座院子。然后把所遇到的穿戴不同军服的田兰的士兵一一杀死。再然后,主力军士兵就上了街,但凡看见田兰的士兵,就一拥而上,兵刃相加。很多田兰的士兵至死都没明白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

      巨大的喊杀声吸引了越来越多的人的注意,狂热的嗜杀情绪感染着每一名关羽的主力军士兵。很快,人流就扩大为七千多人。这些人又分为好几股。从几条街上分头往城南涌来,杀向田兰的士兵。

      由于没有谁拥有手机,田兰的士兵都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情。当人流涌来的时候,大家就呆呆地望着。直到有人被杀,才感觉不妙。而那个时候,众多的主力军士兵已经到了身前。

      田兰在帐篷里唱小曲。听说张辽来了,田兰就叫亲兵领过来。又多说了一句,让亲兵不要跟着。亲兵说,这个当然。稍许,张辽进到田兰帐中,二话不说,抱起田兰就往外走。田兰以为张辽想要亲热,结果却被抱出了营帐,挣扎着就想下地。张辽不让,一边加力抱住,一边说:“篮子,啥也别问。要问,呆会儿再问。”

      张辽把田兰抱上了自己的战马,两人共乘一骑。然后吩咐士兵,抓紧收拾,尽快转移东营。自己带着田兰,就先行一步了。

      第二卷 第142章 雌燕惊飞

      接近东营,田兰看见许多士兵围在军营之外。而军营之内却没有什么动静。张辽没有走营寨的大门,远远地,就绕营而走,最后从西北方向的后门进了军营。

      进了军营之后,张辽将田兰抱下马匹。本来田兰是能够自己飞身下马的,但既然有张辽在,就让他抱了。这时,一个校官迎了上来,抱拳道:“报告将军,自将军走后,那些乱兵放火箭,烧了我们十几座帐篷。”“唔,知道了。”张辽答应一声续往前行。校官跟着再道:“请将军让我率队驱逐那些乱兵。”“现在还不行,”张辽回头看了田兰一眼,“篮子跟上,”接着又对那名校官说,“马上安排,了望南方。田帅的人一旦过来,即刻出营反击乱兵。”

      田兰紧跟了一步问道:“士兵造反了么?”张辽道:“比这严重。”田兰又问:“到底怎么回事,说说。”张辽不答,闷声前行。田兰也没什么好办法。

      进了张辽的帅帐。一道人影向田兰扑过来。张辽没有阻挡。反而往旁边让开。把田兰吓得后退了两步。再一看,居然是文丑!文丑爬在地上,向田兰哭诉道:“田帅……田帅……”田兰见文丑眼泪鼻涕一把抓,一副丑态,就没上前搀扶,也没叫他起来,应道:“我在这儿呢。”文丑还是语无伦次:“田帅……哎呀!”举拳往自己的胸膛乱捶。

      田兰懒得纠缠了,就绕过文丑,继续往里走。又一个人向田兰跪下。这个人动作斯文了些,没有吓着田兰。田兰一见,是太史慈。便问:“免礼,起来。这是怎么了?”太史慈起身答道:“没什么。”

      田兰找了个地方坐下。这时张辽说话了。张辽说:“云长那边的士兵突然哗变,杀了你这边的士兵很多人。”“哦,原来营外的乱兵是云长的啊。他这兵带得可……”田兰道,“我的兵死伤不惨重吧?”太史慈道:“还好。多亏文远将军相救,我跟文将军才逃了出来。”“啐,我问的不是将,我问的是兵。”田兰道。太史慈道:“在文远将军的安排之下,我军很多士兵都跑出来了。”田兰追问道:“很多是多少?你这人说话咋没个准信。”太史慈答道:“有……有好几百人。”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技术支持:近思之  所有书籍
    北京时间:2025/10/14 08:11: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