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页 小说列表 排行榜 搜索

    《女主三国》-第35页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温馨提醒:系统正在全面升级。您可以访问最新站点。谢谢!

      水能灭火,但如今三部联军并没有多少储水,眼前又是油火,如何还能灭火?片刻之后,关下阵地只见一片赤红,更无半分杂色。遍地煌煌烨烨,便如电掣红绡;漫天灼灼辉辉,却似霞飞降绮。更有缕缕黑烟,尽因处处赤焰。直烧得架架云梯翻成火梯,七井栏变作灯笼。

      三部联军顿时大乱,仓惶失措,西撞东奔。高顺眼见七架井栏已倒,一声令下,千余守军士兵站了起来。先不探身出墙,而是以弓箭收割远方溃退联军的性命。

      韩馥原以为就算攻关失败,也仅仅是前面距离关墙较近的士兵有危险。没料到大火一冲,就到了跟前。慌得连忙上马,向后逃逸。哪知却被人流所阻,一时还动弹不得。关墙上的弓箭向天射出,充分利于关墙的高度,射到了韩馥的近前。韩馥这时这深深地感觉到文武殊途。下定决心,今后再也不上战场了。

      当日三部联军后退。韩馥军退了二十里,孔融退了三十五里。陶谦部再往后退,已是焚场。于是陶谦就想着再多退一程,到通往虎牢关的道路上扎营。哪知,到了岔路口,却遇着袁术的部队。袁术的部分扎营的时候没有留出通过的道路。陶谦交涉了一下,士兵说袁术已经睡了。陶谦闷闷不铁,只得率部在焚场一带宿营。

      三部联军攻汜水,直接战损约六千余人。自相践踏损失两千余人。共损失八千余人。这当中,韩馥的损失就达到六千,损失最为惨重。

      次日,在没有井栏的情况下,三部联军再次联手攻了一次。陶谦因为住宿的是焚场,心惊肉跳,没有睡好。早晨起来,受了风寒。这时,也只好带病坚持。

      这一次的攻关,韩馥因为前日伤亡惨重,只出了弓箭手。攻关主力由孔融部和陶谦部担任。

      三部联军已经知道关墙上面的弓箭能够射到两百步以上的距离。因此,这次就在更加遥远的位置整队。整队完毕,战鼓擂响,便开始了冲锋。

      高顺见三部联军冲进两百部以内,没有任何表示。这是因为,联军有大量的步兵。步兵的盾牌能够拦住绝大部分弓箭。高顺就一直等着。等到联军冲到一百步,才命令道:“目标七十步,开始。”

      高顺说的是开始而不是放箭。这是因为关墙上面的士兵要执行两个动作。原来守关的一千二百名士兵要放箭,临时抽调上来的两百名河内降兵要投掷小油罐。两个动作相辅相成。攻关的三部联军举盾就不能防火,避火就无法举盾。命令攻击目标为七十步,是因为等到油罐投到、弓箭射到的时候,三部联军也正好跑到七十步的位置。

      这一遭,与头天不同。汜水关一上来就针锋相对,以牙还牙。由于关墙太高,从下面往上射箭,射程大受影响。要距离关墙五十步左右才能保证羽箭能够射上关墙。而自七十步开始,就是死亡地带了。很快,三部联军堆积了一道高高的尸山之后,再次撤退了。

      这一次的攻击,陶谦部阵亡三千余人,孔融部阵亡一千余人,韩馥部阵亡了几百人。

      第二卷 第97章 积雪不化

      王越自孙坚大营出来之后,展轻功,到一僻静之处。点亮火摺,查看那个盒子。打开一个,里面有个印。只不过这印是个金印,不是玉石做的。翻转之后一看,文字不认得,但很明显,没有超出五个字。王越没有看过传国玉玺,但听田润说过,上面有八个字,还缺了一角。因此,王越便知道这是个假印。

      假印,通常外观与真印一致。传国玉玺,是玉做的,假印就应该也是玉做的。传国玉玺缺了一角,假印也应该缺一角才是。如今相差这么大,只能说明,这并不是孙坚事先做好的假印,而是临时以其它印信来代替冒充的。也就是说,这块印,实际上也是个真印。只不过不知道它是什么印而已。

      王越到孙坚大营夺印,还有一个目的,便是想引孙坚来追。如今,七个剩下的诸侯均已上路,就孙坚部按兵不动。倘若在自己关门打狗的时候,孙坚部再从外面进攻,就不方便了。如今,孙坚并没有派人来追,同时也没有动身的迹象。接下来又该怎么办呢?

      借用田润的话,那就把他打残!

      王越看了看天色,估计离天亮还早,便又重新回到孙坚大营的营外。先在远处看了看,见孙坚大营灯火通明,显得很有防备的样子。王越自己在心中盘算了一下进出的路线,然后便向军营射去。

      王越没有走门,而是自栅栏而入。王越跃起一丈有余,过了数尺高的栅栏。在空中便拔剑在手。落下来时,正好是一座帐篷的顶部。王越挽了一朵剑花,划开帐篷的顶结,再将身一纵,又朝旁边的帐篷飞了过去。飞了一路,毁了十几座帐篷。

      帐篷倒了十几座,里面的人自然就醒了。由于前面有挟持人质夺印之事,士兵们首先想到的便是刺客。于是“抓刺客”的喊声响彻了整个军营。

      对于王越来说,担心的是什么?担心的就只有万箭齐发。因此,如果前方有一队弓箭兵张弓待射,王越就会退避三舍。而这个时候并没有出现那样的情况。

      有一队负责巡逻的士兵跑了过来,王越不躲不闪,迎了上去。巡逻的士兵眼见一个服装不同的人向自己走来,厉声喝问:“干什么的?站住!”王越不答,更没有站住,身形电射,穿过了这队巡逻兵。随后,这队巡逻兵就一个个地倒了下去。

      王越继续毁帐篷,动作很快,又弄翻了十几座帐篷。然后王越觉得差不多了。回转身,便朝当初进来的地方奔去。

      这一边,因为帐篷倒塌,熟睡的士兵们都已经爬起来了。王越杀的便是站立之人。杀了一路,居然未见一名硬茬。想必,将领们都躲起来了吧。然后,王越心中盘算了一下,觉得差不多了。便离开了孙坚的军营。

      王越找了个地方,胡乱睡了一觉。醒来已是中午了。吃了口干粮。回到黄河边上,见孙坚的军营已经不在了。便顺着痕迹寻找。

      王越追寻着痕迹,走着走着,一抬头,发现居然是通往洛阳城的方向。王越就有些不高兴了。这孙坚,怎么不就往东撤了呢?

      王越加了把劲,向前猛赶。追了一阵,追上了孙坚的人马。王越也不多说,挥剑就杀了过去。昨晚王越毁帐杀人的时候,主要是制造紧张恐怖的气氛。只杀了几十个人,杀人并不多。这时,王越动了真怒,宝剑每挥一下,至少杀掉一人。一路翻翻滚滚,一直杀到孙坚安排的弓箭兵准备得差不多了,这才离去。

      其实孙坚并不是不往东撤。孙坚最先的打算,就是要对付袁绍。只是袁绍兵多,足有五万人;袁绍本人也一直没有离开过军营;孙坚就一直没有逮到机会。五千败兵的事情,孙坚知道。也抓了几个败兵,询问情况。只不过孙坚没有觉得有什么大不了。等到袁绍率部东撤之后,孙坚便有意尾随其后,断其后路。但因为兵力相当悬殊,孙坚得延后两日才能动身。

      王越闯营擒住韩当,索要传国玉玺。当时程普便找了自己的大印装在传国玉玺的盒子里,糊弄过关。随后,王越毁帐杀人,使其难以安稳驻扎。于是,天明之后,孙坚便拔营南下西行。

      孙坚等人均没有料到王越在光天化日之下,一个人也敢追杀自己的队伍。这让孙坚等人大为头疼。结阵之后,倒是能挡住王越。但一支部队总不能一直结阵吧。只要行军、只要驻扎,就不能保证安全了。这日子没法过了。

      孙坚也不是没有想过擒住王越。孙坚估计,自己与黄盖、程普、韩当联手,应该能够占到上风。但王越身形漂浮,遇弱即攻,遇强即退,想将王越诱入埋伏圈,是相当困难的。

      最后,商量来商量去,众人还是觉得,须寻一谷地,以地形,限制王越攻来的方向。方向确定之后,再布置重兵。虽不能保证擒住王越,但起码不会有重大伤亡了。

      计议已定,寻何处谷地呢?东撤便是现成的谷地。于是,队伍再次拔营,急行军奔往偃师。

      袁术估计韩馥、孔融、陶谦等部攻打汜水关前途堪忧,这日起来便调整队形,让开了道路。将近午时,陶谦部撤了过来。陶谦当先而行。袁术迎住。简单地问了情况。袁术叫陶谦等部撤到通往虎牢关的道路上宿营。陶谦则向袁术索要粮草。袁术道:“诸部即折人手,原先两人吃,今只一人吃,应不缺粮了。反而是我部吃饭的人多,粮草颇为紧张。”陶谦没有多说,率部离去。

      陶谦部过后不久,孔融的北海军就过来了。简单说明了情况之后,孔融就离开了。没有找袁术要粮。

      北海军过完之后,袁术就等在路边,准备奚落韩馥。韩馥因为田润不听话,造成诸侯严重伤亡,感到颇失颜面。自己就混在伤兵里面,叫人抬过了袁术的军营。

      ¼½Öݱø¶¼¹ýÍêÁË£¬Ô¬Êõ»¹ÊÇûÓп´µ½º«ð¥£¬ºÜÊÇûȤ¡£±ã¸øÕÅåã¡¢±«ÐÅÈ¥ÐÅ£¬ÈöþÈËÂʲ¿¹¥´òãáË®¹Ø¡£

      张邈、鲍信得信后,有心想让袁术先攻,却因为自己实力不足,未敢妄言。张邈先行,过袁术军营之后,未加休整,直接就将队伍开到了汜水关。略微攻打了一会儿,损失了一千余人。然后抬着伤兵就回来见袁术了。

      袁术见了,未置可否。鲍信在一旁说道:“孟卓兄伤亡仅有一成,远胜其他诸侯,真乃用兵如神也。”张邈道:“允诚什么意思?是想我部多折损些人马么?”鲍信道:“岂敢。余观孟卓兄战果辉煌,乃由衷的敬佩。断无怀疑孟卓兄未尽全力之意。”张邈道:“好,我等着。等你部下来之后,你部但比我部多死人一,我部便斩杀一人。”袁术笑道:“二位说笑了。如今大敌当前,断不可自相猜忌。”

      ÓÚÊÇ£¬ÕÅåãÍùÈý²¿Áª¾üËÞÓªµÄ·½Ïò¶øÈ¥¡£±«ÐÅ¿ªÊ¼¹¥´òãáË®¹Ø¡£

      鲍信战败之后,就该袁术进兵了。因此袁术就一直等着鲍信的消息。哪知,鲍信这一去,直到夜幕降临,还是没有消息。袁术暗道:“这个小人,定是通关之后自行逸走了。”同时,袁术也感到一阵轻松。

      从曹操返回虎牢关那日算起,这是第三十日。如果最后这七部诸侯不进入山谷,那么,今天就是撤离的日子。如今,既然七部诸侯驻兵山谷,随时有可能进攻两个关口,田润的人马就跟他们耗上了。

      但袁术可不知道这些。袁术只知道鲍信的人马过去之后就没有回来。就鲍信那八千人,袁术是瞧不起的。鲍信随随便便地打个败仗然后撤回来的可能性是极大的。但偏偏鲍信就没有回来,事实足以说明,鲍信没有打败。

      是鲍信打胜了么?袁术可不敢这么想。前面那么多诸侯十几万人马都败了,偏偏鲍信能胜?倘若鲍信真的是打胜了,那么他一定会回来炫耀一番的。既然没有回来,就说明也没胜。既没胜,也没败,最大的可能,就是田润的人马自己撤走了。

      功劳谁都想要。但有可能丢掉性命的功能却没几个人敢要。因而,袁术为自己躲过这一仗而深感庆幸。心情特别好。早晨点卯之后,吩咐埋锅造饭,还宰了三十匹马,让士兵们打打牙祭。饭后,袁术拔营上路。

      太阳暖暖的挂在天空上。在这滴水成冰的初春,是难得一见的好天气。这一带纬度偏北。巍峨的峰顶依然积雪不化,笼罩在雾霭之中,静若处子。而山谷里却已经有刮上了和煦的春风。破土而出的新苗,郁郁葱葱,生机盎然,一直爬到山腰白云交织的边缘。宽阔的古道顺着沟壑,蜿蜒曲折,似一条腾云驾雾的蛟龙,指向汜水关。

      春风得意马蹄疾。袁术很快来到关前。一看,关闸紧闭。袁术暗道不妙。叫了个人,上前喊话。果然守军还在。这么说来,鲍信的人马根本就不是过关了,而是被全歼了。

      第二卷 第98章 军师田丰

      除了自己的队伍,就只有袁绍了。叫袁绍攻关?就这么叫,显然是不行的。必须得满足三个条件,即自己的队伍攻关的时间很长,自己的攻城器械丧失殆尽,自己的队伍出现重大伤亡。前两个条件没什么,只最后一个条件叫袁术有些受不了。

      袁术望着两旁高耸入云的山峰,再望望远处的汜水关墙,最后望到关前数不尽的尸首,突然有了个主意。叫过大将张勋:“你去,执白旗与关上接洽。得到允许之后,把尸首全部收过来。”

      张勋得令,执白旗上前,说是要收敛尸首。关上高顺准了。于是,袁术军开始收尸。

      袁术把军队往后面移了三里,并从军队中择其精壮,排列在路边。每收上来一具尸体,便让士兵与尸体对换服装。然后将身穿自己部队服装的尸体再往后运至五里处暂时堆放。忙活了一整天,制造了近万具自己部队服装的尸体出来。袁术觉得差不多了,吩咐安营扎寨。

      再日,袁术挑了些老弱残兵出来。在五千弓箭兵的催逼之下,扛着所有的八十多架云梯,攻往汜水关。

      袁术不知道关墙上面的弓箭能射到两百步的距离,叫五千弓箭兵前进到一百二十步停止。虽然射不到关墙上面,但只要能射那些老弱残兵就行了。关墙上面的高顺,也相当配合袁术的行动。首先做的第一件事,便是在云梯上面浇火油。在毁掉攻关器械上面,高顺与袁术的想法都是一致的。

      只不过,当所有云梯都燃烧起来之后,高顺随即下令向远处袁术的弓箭兵放箭。一波箭雨之后,袁术的弓箭兵掉头就跑,死了几百人,又有了几百个伤兵。

      这样的结果,也正中袁术的下怀。袁术吩咐,伤兵先不要裹伤。带着人马,就撤了下去。路上再搬了准备好的近万具尸首同行。到了岔路口原来的营址,扎住人马,立即往袁绍处送信。

      袁绍听说其余六部诸侯均遭重创,也不得不上前了。当即渡过洛河,往汜水关进兵。经过袁术营寨,见到那近万具尸首和几百个伤兵,袁绍语重心长地安慰了袁术一番。再往前走就是焚场。十几里地的骷髅头显示,这里的死亡将士更多。

      这一路走下来,不怕死的都怕死了。太影响士气了。袁绍当即安排择地扎营。由于这一段道路相对狭窄,袁绍人马又多,营地一地排开,有二十里地。

      从曹操返回虎牢关那日算起,这是第三十二日。清晨,点卯之后,袁绍问众将对于攻取汜水关有何计策,无人应答。于是,袁绍便带了帐下诸人,骑马先到汜水关。

      汜水关前,地势比较空旷。如果人挤人的话,完全可以挤得下四万人。当然,打仗不能那么挤。到了地方,颜良、文丑就有了主意。二人纷纷说,这里排两队弓兵,那里布置几个盾阵。说着说着,二人意见逐渐相左,还争论了起来。袁绍制止了二人的争论,谓田丰曰:“元皓天姿绬杰,权略多奇,当有所见。”

      田丰叹了口气,道:“军士听我令否?”袁绍道:“元皓多虑了。至今日,十几路诸侯均受重创,更有四五家诸侯全军覆灭。值此存亡之际,公有妙策,绍焉能不为元皓所驱。只要元皓愿意担当,自绍之下,无不遵从。”田丰问:“他二人呢?”袁绍道:“颜良、文丑,此役但听元皓吩咐,能做到否?”颜良、文丑齐道:“但凭吩咐。”

      田丰道:“颜良,如今你按自己所想,且去攻来。”颜良一愣,这是什么命令?往袁绍看了一眼,袁绍点头示意。于是颜良点了三千步军,往汜水关驰去。“文丑,你负责击鼓鸣金。”田丰道。

      颜良驱马关前,至一百五十步,叫停了兵士,自己向往前驰出五十步。立马喝道:“关上何人,敢与颜良一战乎?”关上一阵箭雨,均往颜良射到。颜良大刀回转,格挡弓箭。奈何大刀沉重,护了人,便护不了马;护了马,便护不住人。战马身中数箭倒下,颜良也因此摔在地上。颜良爬起身来,向后急奔。远处阵后的文丑也急忙敲锣鸣金。最后,颜良身中六箭,被人抬了回来。

      袁绍见此情况,认为田丰分明就是叫颜良送死,脸色便有些不好看。而文丑,则知道了自己与颜良的那些想法根本就行不通,没了主意。田丰道:“事实证明,一味强攻是徒劳无益的。主公且请回帐。我自调动三军。后日辰时,开始攻关。”袁绍听了,心中暗道,好,你傲,看你能傲到什么时候。表面上却没有说什么,自去歇息去了。

      田丰当即安排三军,对云梯和临冲吕公车进行再造。原来的云梯,也就是一般的梯子,只不过更长而已。田丰吩咐制作的云梯,底架以木为床,下置六轮,梯身以一定的角度固定于底盘上。并且,这种云梯除了主梯之外,还有一具可以活动的副梯,顶端还装有一对辘轳。这样的云梯,由于有主副两梯,登城时云梯可以沿着城墙自由地上下移动。不再需要人抬肩扛;另外,由于主梯采用了固定式装置。简化了架梯程序,攻城时,只需将主梯停靠城下,然后再在主梯上架设副梯,就可以“枕城而上”了,减少了战斗时架梯的危险与艰难。它还有一个很大优点,由于云梯在登关之前不需要过早地与关墙接触,守军对攻关器械的破坏作用将会大大降低;而副梯顶部的巨大铁钩,又可以使云梯靠上关墙后,牢牢地钩住墙沿。

      临冲吕公车,本来就是好东西。只不过汜水关的关墙太高,这才使得袁绍制造的临冲吕公车变成无用的摆设。袁绍根本就没有想过要使用自己制造的临冲吕公车。其主要的原因,就是临冲吕公车的上端距离关墙的距离太远。

      仅仅加长上端的天桥部分是不行的。于是,田丰对袁绍制造的临冲吕公车进行了修改。在上端,田丰叫人做了个活舌装置。活舌不伸出的时候,重心是稳的,这将有利于将临冲吕公车推到关墙下面。伸出活舌之后,重心不稳,临冲吕公车往关墙倾翻。活舌的前沿又有一排铁勾。铁勾挂住关墙之后,一种崭新的稳定状态便能够得到重新建立,只不过临冲吕公车由直立变成了倾斜而已。田丰还叫士兵将临冲吕公车内部的楼梯全部重做,以适应最终倾斜的使用状态。

      第三十四日,田丰预料的天气出现了。

      这注定将是一个悲惨的天气。绵绵的春雨,经过多日的酝酿,终于降临人间。苍天流泪了,汜水关关上关下的士兵人人眼前也随之呈现出一片模糊。春雨贵如油。在如油的春雨里,汜水关上的油火罐就不好使了。

      将近辰时,田丰准备开始进攻。但袁绍却没有到。派人去叫,袁绍说天气不好,叫暂歇一日,待雨停了再攻。田丰没有听从袁绍的命令,自作主张,调齐三军,开始了进攻。

      田丰安排的进攻,以步兵为主。人人手持盾牌,缓步推进。他们都没有奔跑。这是因为,人到,是次要的;东西到,才是重要的。临冲吕公车安排在中央部位。原来近两百架云梯改成的六十架新式云梯,集中安排在右侧。这是因为,田丰认为,均匀攻击,不如重点突破。

      天上的云层很低,低得让人几乎喘不过气来。自袁绍车中推出的攻关器械,慢慢地显现出轮廓。关上的士兵都有些诧异,不明白那是些什么东西。一般来说,人们对未知的东西都是有一些恐惧心理的。于是,一种不安的情绪悄无声息地开始滋长。

      雨天,油还是可以燃烧的。只不过点燃的动作不太容易实现。往云梯上浇燃烧的火油,这个动作不受天气的影响。但袁绍部队的云梯,迟迟不靠向关墙,浇油的效果就差了。小火油罐,由于需要灌口布条点燃,雨天带来的影响甚大。

      当然,因为雨天,汜水关也多了一样防守的东西,那就是石灰。那些石灰,是在所有建筑完成之后,又继续烧制的。生产日期是不同的,强度也是有差异的,关键是对敌军的杀伤作用是未知的。当初,田润说雨天可用石灰的时候,高顺曾经问了一下。田润就只是说,石灰如果进眼睛,眼睛就看不见了。其它的并没有多说。这时,高顺见敌军逼近,便叫河内降兵把石灰袋子割开,提前把石灰倒了下去。

      倒石灰,腾起了阵阵烟雾。关墙之上,高顺叫士兵们闭了眼睛。关墙之下,袁绍部队没有闭上眼睛,但由于还有一截距离,又是雨天,石灰烟雾很快就消散了,因而也只有少数几个人被石灰模糊了双眼。

      第二卷 第99章 登墙肉搏

      汜水关上,守关的将士稍一愣神,关下袁绍的士兵便接近了关墙。直觉告诉高顺,最大的那个家伙应该是一件很厉害的攻关武器。当即命令所有士兵集中向中间的临冲吕公车投掷小火油罐。近处的士兵们照办了,远处的士兵由于臂力不够,就随意乱投。在几十个小火油罐的轰击之下,终于引燃了临冲吕公车。只是由于它体积庞大,一时半会儿的,还不影响使用。

      汜水关的关墙上面没有插铁棍。这是因为,如此之高的关墙,敌军自攀登,到登上来,需要很长的时间。等敌军登上来的时候,已经没有多少力气了。因而田润认为用不着插铁棍。插了铁棍,反而会影响守关的士兵向外泼火油。当时,虎牢关插铁棍,只是一种迫不得已的临时措施。

      关墙上面的河内降兵有两百多人。这些河内降兵没有得到指令,眼见关下的云梯一架架勾住了城沿,便再次扛着石灰包,到墙边倾倒。这一次倾倒的石灰倒是迷住了很多敌军的眼睛。但因为高顺并没有探身出墙去看,不知道石灰的杀伤力,就叫河内降兵都退下了。河内降兵退开之后,高顺叫左侧的士兵们往云梯上面浇火油,叫右侧的士兵往中间靠拢,继续以小火油罐打击临冲吕公车。

      几声怪响之后,临冲吕公车的活舌伸了出来。越伸越长,最后还越过了关墙的边沿。然后又是一阵巨大的怪响,临冲吕公车倾翻了。由于关墙很高,临冲吕公车中间部分太长,这中间的一部分就往下面坠了下去。最后,又被筋绳给牵住了。

      高顺一闪念间,感觉到如果烧断那几根筋绳,这个庞然大物也许就算是摧毁了。正欲下令,一队袁绍的士兵自上面活舌形成的天桥冲了过来。

      这一队士兵早就被安排在临冲吕公车的上面。车体的倾翻,让这些人五脏六俯都在翻转。然而战阵之上,刻不容缓。小队的百夫长大喝一声,身先士卒,毅然踏上了活舌,往关墙冲去。其余士兵也顾不得那么多了,连忙拿起兵器,随后跟上。

      高顺没想到敌军登关的时刻这么快就到来了。当来也来不及列队了,吼了一声“阻击!”就迎了上去。敌军百夫长刚刚跳下天桥,高顺长枪一指,就刺在其胸腹之间。随即大枪一抡,将其尸身抛下了关墙。

      紧随敌军百夫长身后的,是八名普通士兵。这几个人,到了活舌边沿的时候,居然还要停顿一下,再往下跳。高顺枪杆一扫,扫中六个人的脚踝。枪尖一点,又杀了第七个人。第八名士兵被赶过来的守关士兵一刀捅进了肚子,眼看也是活不成了。六名脚踝被扫的敌兵跌进关墙,迅速被守军杀死。

      高顺一纵身,跳上了活舌。长枪纵横,又连杀三人。然后高顺进了一步,守关士兵也跳上来了四个人。然后高顺说:“够了,四个就行。其余人往这个怪物的中间部分投掷火罐。”

      田丰得到的情报是,田润只有两千士兵。经田丰自己观察,认为汜水关上的守军也远远未及两千之数。其余士兵,应该是防守虎牢关去了。又经过焚场的观察,田丰估计守关将士主要的武器是火油。恰好,田丰又算到近日有这么个阴雨绵绵的天气,刚好能压制火油。

      攻关开始之后,田丰就一直在后面观察。对方倾倒的石灰,不知所谓,看上去也没起什么作用。田丰以步兵的盾牌去对付守关将士的弓箭,然后以集中的云梯,倾斜的临冲吕公车作为主要手段。田丰相信,只要自己的士兵冲上关墙,就一定能夺取最终的胜利。

      眼前,云梯上面的士兵被又一轮石灰所阻。掉下来好几个。剩下的也不怎么往上攀登了。是怎么回事,田丰不知。问也没办法知道。临冲吕公车这儿,倒是打开了局面。已经开始肉搏了。田丰道:“文丑何在?”文丑过来抱拳道:“末将在!”田丰道:“瞧见没有?临冲吕公车的上面,敌方守将甚为英勇。那里将是文丑将军建功的地方。去吧!”“末将遵令!”

      岔路口的军营实在是不怎么好。这一带,还是河洛扎营最好。那里有现成的房屋。虽然仅仅是土屋,但还是比帐篷强多了。袁术等袁绍进兵之后,就下令拔营启程,撤向河洛。

      刚至河洛,还没过洛河,就见对岸来了一哨人马。先头部队没敢过桥,就停在河边等待。袁术上前的时候,对岸的人马也到得差不多了。

      袁术见对岸人数并不是很多,也就三千多人的样子。自己这边可是接近三万的。因此不惧,叫士兵过桥。

      一队士兵刚刚踏上便桥,对岸便射出一波火箭。火箭主要目标是桥身而不是过桥的士兵,因而杀伤并不重,但这桥,眼看是过不成了。

      袁术喝问:“对岸是哪一家的人马,怎敢与我袁氏过不去?”

      这是孙坚的人马。孙坚原本防守王越。哪知东进之后,王越竟然匿无踪迹。召集几名将领一商量,都猜测来袭之人乃路过的游侠,如今已经走了。于是,孙坚再无迟疑,驱兵河洛。刚好把袁术堵了个正着。

      此时孙坚与袁术并无什么交情,有的只是袁术拒发粮草、孙坚被华雄劫营丧失了六千士兵和大将祖茂的仇恨。故孙坚越众而出,反问道:“袁公路因何拒发粮草,无端与我孙坚过不去?”

      袁术怒道:“那事早已揭过,进谗之人已斩,文台休要再提。”孙坚道:“进谗之人已斩,听信谗言之人还活着。斩一人,能抵我六千将士的性命么?”

      袁术骂道:“文台如今兵微将寡,左不过三千余丁,休得张狂。”孙坚道:“吾今拒守河洛。君不过河,两不相犯。但若犯界,刀下无情。”

      袁术冷笑道:“好。我看你怎么刀下无情。”言罢,不待孙坚应答,便退了下去。

      洛河在这一带的两岸,西面较平缓。孙坚虽然人马不多,就三千余人,但可以全面展开。河的东面相对陡峭。袁术空有近三万人,但却无法发挥出兵多的优势。

      退兵之后,袁术气不过,召集一大帮手下商量,怎么拿一点颜色给孙坚瞧瞧。部下提出往上下游两个方向绕道。袁术深以为然。当即叫人选择士兵中擅长攀越之人分别前往探路。大队人马,仍回岔路旧址宿营。

      过了一日,探路的士兵回转,报告袁术。上、下游均有道路可迂回到洛河河边。其中下游有树木架桥,但河面较宽。上游没有发现成型的树木。袁术听了,当即派了一万人到下游去架桥。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技术支持:近思之  所有书籍
    北京时间:2025/10/12 07:45: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