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页 小说列表 排行榜 搜索

    《女主三国》-第33页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温馨提醒:系统正在全面升级。您可以访问最新站点。谢谢!

      据说有句话,叫做“兵败如山倒”,是形容败兵的溃逃好像山体滑坡那样的猛烈而迅速。但眼前的情况绝对不是。眼前这些败兵的速度就跟昆虫爬行的速度差不多。

      其实也怪不着他们。他们已经快过了,已经倒过了。然后再走两百里,能走得动就不错了。

      这……这是谁家的败兵?是孙坚、曹操的,还是刘岱、孔伷的,抑或是袁遗、张超的?最好的情况,是王匡的。袁绍、袁术、陶谦、孔融、韩馥、鲍信、张邈人人都在琢磨。

      不过,可以肯定的是,这绝不是田润的败兵。因为田润总共只有两千人,变不出这么多败兵。

      第二卷 第91章 五部混战

      十万人是个什么概念?兵法云:当兴兵十万,出征千里之时……十万,就是大军。起兵十万,就有一种战无不胜的气势。

      在一般道路上,士兵迁徙时通常排成四列向前进发,前后相隔三尺。十万人,共七万五千尺。由于队伍越长,就越容易受到攻击,将领们往往会增加每一行的人数,以期缩短队伍长度。像此时,自洛阳撤离,每一行士兵就达到了八人。前后距离又缩短到两尺。十万队伍的长度就变成了两万五千尺。

      前者五十里,后者十七里。河洛距离虎牢关五十里,岔路口四十里。诸侯军队十六支。通常刺史带兵较多,郡守带兵较少。多者三万,少者一万。总体兵力,近三十万。如今,诸侯战董卓已经结束,折损了一些人马,但仍然有二十多万。因此,田润料定,除了单个诸侯闯关的情形之外,会出现两次十万士兵闯关的情况。埋伏圈,只针对十万人的情况而发动。

      由于不知道诸侯会走哪边,两条路的埋伏都是一样的,每一边三千五百人。又因为十万人将会拉成二十里左右的长度,三千五百人是不可能实行沿线密集埋伏的。其中一千人,埋伏在距离关口约二十里左右的山峰之上,主要负责投掷小型火油罐,形成燃烧带,断绝诸侯退路。因为投掷小型火油罐的动作无法秘密进行,肯定会被诸侯所发现,所以这一带的山体进行了一定的加工。尽管如此,还是不能排除诸侯围攻伏兵的情况发生。因此,另有五百人就埋伏在旁边的山峰之上,负责在诸侯围攻投掷油罐伏兵的时候,背后施放冷箭。

      剩下两千伏兵,在二十里道路沿途也不是均匀地埋伏的,而是根据地形的变化,有疏有密,分列两旁。

      今日这十万人马,因为张超的豪放而组合在一起。人一多,胆气就壮了。本来没想闯关的刘岱部也跟了来了。曹操更是插在了队伍的中间。

      刘岱部队的尾部,正好在二十里这个地方。火油罐投掷下来,就成了第一受害者。好在队伍处于行进状态,远远没有拥挤到只能挨烧的地步。士兵们当即往前面挤了上去。

      刘岱看了一眼投掷油罐的地方,心里面也迅速转了转念头。如果围攻那些伏兵,肯定会付出很大的代价。而向前躲开之后,伏兵对自己似乎就没有好办法了。于是,四万人马在刘岱的带领下向前冲出。

      道路很宽。孔伷的士兵八人并排行走,两旁均有空地。刘岱的士兵往这些空处冲了上去。随即,刘岱的士兵还是与中间的孔伷士兵发生了冲撞。孔伷的士兵挥刀杀向刘岱的士兵,刘岱的士兵也立即予以还击。由于周围都是刘岱的士兵,孔伷的士兵死伤甚为惨重。走在稍微前面一点的孔伷士兵就把边上的路堵了,对刘岱的士兵进行全面截杀。刘岱见前面受阻,后面还没有逃离火海,就叫前面的刀牌兵让开,调弓箭手前去放箭。两军立即开始了大面积的混战。

      虎牢关上,田润终于走到关墙的中间,探身出墙向下观看。张超一见,立即喝道:“田润,还不开闸放关,更待何时!”田润问:“你是何人?”张超道:“某乃广陵太守张超张景明是也。”田润问:“可曾拿到董贼的人头?”张超道:“不曾。”田润道:“既不曾拿到董贼的人头,就不应该退兵到此。本县忝为后军,执行军法,许进不许退。左右,放箭!”

      田润喊“左右”的时候,士兵们就拉弓;喊“放箭”,长箭就放了出去。张超想不到田润说打就打,措手不及,当即被射【创建和谐家园】下。张超所部万余人,靠近关墙的就有五千。三轮箭雨之后,只剩了一千余人向后奔出。

      孔伷部后面受攻,士兵飞马报告孔伷。孔伷当即命令前队照常前进,中间的调整队形。弓箭手向前待射,刀牌手向后阻敌。队伍稍微成形,即令弓箭手放箭。

      这时,孔伷前军侧面山上的伏兵越过曹操部,往袁遗部放了几十箭。袁遗部突遭此变,就质问曹操部。曹操部当即否认,说后面已经发生了混乱,也许是后面孔伷部射出的弓箭。正在这时,张超部败退,猛烈冲击袁遗部。又带着袁遗部,冲击了曹操部。曹操部人少,伤兵又多,没有抗住冲击。又冲击到了孔伷部。

      孔伷人多,当即调集几千弓箭手往前方曹操部射击。曹操部举盾挡箭,袁遗部旁边山侧上的伏兵又往曹操部后面放箭。曹操部伤上加伤,死伤甚重。

      真正地说来,田润的伏军并没有杀多少人。主要的杀伤还是来自于几部诸侯的自相残杀。二十里的距离,这边因为关墙上面的弓箭厉害,要退开一截。另一边因为火势凶猛,也要退开一截。战到分际,五部诸侯的人马已经交互交织,分不清明显的界线了。两旁山上的伏兵,见挑拨已成。只把弓箭往人多处射去就是。这么一场屠杀,让这个蜿蜒的山谷变成了修罗地狱。

      猪儿,不是猪,而是孔伷军中一个小伙子的外号。因为他壮实得像头猪,猪又好生养,所以她娘给他起了这么一个不雅的外号。我国老百姓给孩子起外号的时候,考虑的并不是好听。他们都担心,如果外号好听,或许魔鬼就会跑来勾了去。所以,一般都取不好听的,如狗剩之类的外号。

      猪儿就跟猪一样。什么东西都能吃,什么地方都能睡。当兵为什么,不就为了有吃有喝么。因而猪儿如鱼得水,逍遥自在。

      战场上杀人,对于猪儿来说,也不是第一次了。不过,很多时候轮不到猪儿动手。猪儿就是一个小兵。等猪儿冲上去的时候,基本上战斗就结束了。好几次剿匪都是这样。

      今天,猪儿的机会来了。猪儿不断移动着自己庞大的身躯,全身的感觉都调动了起来。周围是自己的战友,衣服颜色都是一样的。这个时候是安全的。应该提防弓箭。弓箭来了,猪儿可不敢用刀劈箭,忙将盾牌一举,帮的一声,挡住了。

      忽然一股人潮涌来。猪儿被带动了几步。好不容易脱离了人潮。这个时候,猪儿看见了穿不同颜色衣服的敌人。那个敌人显然也看见了猪儿。猪儿就对他笑了笑。这个笑,可是猎户罗大叔教的:无论杀什么野兽,先笑笑,就好杀了。

      那个敌人见猪儿笑了,以为不是敌人,就转身了。一转身,猪儿就一刀劈了过去。太爽了!

      夏侯惇和李典重伤,在一架马车上。夏侯渊就守在马车的旁边。曹操那边,由曹洪保护。

      人潮涌动,挤过去挤过来。夏侯渊曾经一度被挤开,随即自己斩杀了曹军几个小兵,依然牢牢地守住马车。这辆马车有棚,车棚有效地防住了弓箭。这让夏侯渊省掉了不少力气。谁知,不知道什么地方又射过来几支火箭,弄得夏侯渊手忙脚乱,不停地灭火。而最后,还是没能灭了火。

      队伍已经混乱,找木板用人抬是不行的了。甚至想用马驭,都找不到马。夏侯渊在混乱的人群中叫出两个亲兵,叫亲兵背负夏侯惇和李典二人,出了马车,走了一截,靠山壁休息。夏侯渊策马一旁保护。

      忽然一队骑兵冲了过来。这队骑兵有好几百人。夏侯渊的战马跟着骑兵的马跑了一截。等到夏侯渊约束住马匹赶回来的时候,却发现夏侯惇、李典及其背负的亲兵都不见了。

      只得找呗。夏侯渊没走几步,一支冷箭划过长空,插在自己战马的脖颈之上。战马连跳带蹦,发狂了。夏侯渊就跳下了战马。刚一落地,就有人持刀斩来。夏侯渊以刀杆一架,顺手以刀尖将那人刺死。

      忽一股人潮涌来,夏侯渊被挤得动弹不得。唯有双脚不断移动,让自己不至于跌倒,受万人践踏。就在这移动当中,夏侯渊看到自远方山上射来一箭,直奔自己脑门而来。夏侯渊猛一使劲,让开了头,箭插在右肩。

      哇,这是谁,箭法这么了得!要是再射一箭,此命休矣。但是夏侯渊没有办法,根本就动不了,只得随着人潮向一个方向涌去。

      突然之间,人潮就散了。突然就不挤了。夏侯渊身子是斜着的,连忙急冲几步,站稳身形。最后夏侯渊冲到一个人面前,刚好站稳。夏侯渊不认识这个人,但也看出了这个人不是曹军士兵。一般来说,只要不对自己出手,对于小兵,夏侯渊是不屑一杀的。

      这个时候,夏侯渊见到这个人对自己笑了笑。好,既然没有敌意,夏侯渊就回转了身体,想要再次去寻找夏侯惇和李典。刚一转身,朝自己笑的那个小兵就挥刀斩向自己脖子。夏侯渊依然准备先用刀杆格挡,然后以顺水推舟的招数把对方杀掉。哪知右肩有伤,极大地削弱了右手的力量。刀杆还没竖起来,对方的刀却先到了脖子。立即,夏侯渊就血溅五步了。

      第二卷 第92章 硝烟间隙

      那日河东太守王匡率步后撤,不顾陶谦、孔融、鲍信的劝告,依然前行。还没到虎牢,就遇到燃烧带。过不去,就转向汜水关。

      到了汜水关,王匡住马叫喊。关上高顺出来答话。但是王匡却听不清楚高顺到底说的是什么。于是,王匡便打马走近、再走近。然后,高顺一声令下,千余弓箭,全部射向王匡一人。顿时把王匡射成一个刺猬。

      司隶州河内郡士兵一直由方悦统带。士兵们仗着方悦的名声,一向眼高于顶,耀武扬威。哪知,虎牢关前,方悦五个回合,就被吕布刺于马下。众兵六神无主,惶惶不可终日。跟着王匡,当然是因为王匡乃是太守,粮饷就是王匡发的。眼前,王匡一下子就被射死了。士兵们又跟谁呢?

      高顺喝道:“投降免死!”这一次,声音清清楚楚,传进每一个河内士兵的耳中。由于王匡一再趋近关墙,此时,处于关墙弓箭射程范围内的士兵就有五千余众。后面的士兵无所谓,降不降还在考虑之中。前面的士兵可不能考虑了,当即便有人弃兵器于地,高叫:“愿降!”

      有人带头之后,齐刷刷就跪倒一大片。高顺又道:“诸位既然愿降,从此后大家就是兄弟了。别的不敢说,有一事高顺可以向大家保证。那就是,跟着田润,每一顿都能吃饱饭。”

      武力胁迫之后,立即开始宠络人心。打开闸门,将河内士兵出关。一面迅速择地安置河内士兵。一面飞马传书虎牢关。河内士兵的兵器,暂时就不拿了。

      在通往虎牢关的山谷里,人们的喊杀声,兵器的撞击声,一会儿高上去,一会儿低下来。终于,太阳逐渐西斜。由于高山的遮挡,山谷中的光线暗了下去。不知从哪儿,飘过来一股雪白的水雾,为这个墨黑的山谷增添了一点空灵。东面较高的山峰,还在继续享受着尚未西沉的阳光。仿佛恬淡温馨的眼波,在苍茫的夜色中格外醒目。这让这些山峰上的伏兵都躲了回去。

      荒草、沟壑和山谷中的滚滚人潮,被苍茫锁定。慢慢地,人们分隔开来。劫后余生的士兵们,将要在这里渡过漫漫长夜。一阵晚风吹过东峰。坡上的荒草在那束类似于佛光的落日照耀下,随着微风涌动起来。就像被赋予了鲜活的生命,匍匐着,一步一跪,一个紧挨着一个前行,就好像朝圣的队伍。

      忽然,从西面山壁之上扔下几只小型火油罐。罐上的火苗,绚丽的彩霞之下,拖出了长长的尾巴。就好像流星划长漆黑的夜空那样,让人怦然心动。只是,没有人对着它们许愿。大概是因为人们早就预见到了,这几颗流星会绽开更加灿烂的鲜花。

      果然,鲜花绽开了。那是火花,又不是火花。不是只美丽不伤人的星星点点的火花,而是要让人双脚跳的烈火组成的花朵。盘踞收拢的几千人,因这几只火花的绽开,奔走呼号,迅速躲避,又宛如火花的外面多了一层花瓣。里面的人动了,外层的人没有动,因而里面的人就急了。有一名将军,也不管这些士兵本来就是自己人了,上马挥刀,直接就杀出了外围。可惜,他出了外围之后,转眼就倒在了另一个人群里射出的弓箭之下。

      接近平息的内战又开始了,小油灌的明火重新点燃了战火。山谷里的士兵,在不断的砍伐当中,迎来了真正的夜晚。当然,也是不眠的夜晚。

      当清晨的朝阳刚刚照亮东方的时候,虎牢关上的士兵来报,说是关下有人。田润到墙边一看,果然。昨天,田润记得清楚,关下的尸首不超过四千。这时望去,起码有一万多。于是,田润就命令,先往远处扔火油罐,然后就近弓箭射杀。

      最危险的地方也是最安全的。关下就是最危险的地方。山谷里的士兵在黑夜中东奔西跑,最后一些人竟然发觉了关墙下面这个好地方。也因此而享受了一个安稳觉。只是,好梦还未醒来,就被虎牢关上的将士直接引渡到了黄泉。

      这是兵困山谷的第二日。山谷里的士兵,活着的,已经不足四万。四万人,又分属五个诸侯,是不能集中力量对付伏兵的了。伏兵们吃过干粮之后,都公开站了出来,向山谷中的残兵放箭。

      由于伏兵遍布于四方八面,射下山谷的箭支也就来自各个方向。盾牌是挡不了的。只有组织盾阵才行。可一旦组织了盾阵,油火罐又砸下来了。盾阵也不得不分崩离析。

      由于伏兵厉害,五部诸侯之间的混战少了。士兵的消耗也慢了一些。第二日晚,有士兵见后方原来的燃烧带已经不燃烧了,偷偷回撤。哪知这边是重兵埋伏,每隔一段时间就会扔一罐火油下去查看情况。结果,想要突围的士兵被伏兵发现了。几百个士兵被全部射杀了。

      到了第三日,从伏兵埋伏的山峰高处已经不容易分辨山谷里哪些是尸首哪些是活人了。伏兵的箭支也就放得稀疏了。

      第三日,山谷中的残兵没有人试着向后突围。第四日也没有。第五日,田润将河内士兵调上关墙。开了关闸,率自己的士兵进谷驱赶。山谷中零星残兵抵抗不住,不得不往后退缩。退到原来的燃烧带,居然没事。发一声喊,便加快了速度,跑了。

      其实,田润完全有条件全歼这些残兵的。

      虎牢关的士兵一直追击到河洛这才回转。随即,田润飞马传令,所以伏兵都从山峰上撤了下来,也包括汜水关方向的伏兵。河内一万余士兵先清理出一条走马车的道路,然后把马车开进了山谷,运送尸首和地上的残损物资。所有东西都运送到岔路口往汜水关方向原公孙瓒的营盘处。那儿地方相对宽敞,被田润作为火化场所。一整天,就这样忙过去了。

      次日,继续火化尸首和残损物资。田润还下令烧毁汜水关至岔路口沿途森林,并在两个关口距离关墙一百五十步、敌军有可能架设井栏的位置挖掘沟渠。以火油倒入渠中,浸泡泥土。

      再一日,尸首焚化得差不多了。田润命令王越带领原来的七千士兵,至河洛山林中埋伏。两千守关士兵和一千转运士兵归位。河内一万名士兵继续清理山谷。

      清理完了山谷,最后河内的一万名士兵撤出了虎牢关。剩下的诸侯没有过来的迹象。田润自己也回到了虎牢关,清点那日战骑兵的战果。

      那日杀马匹多。这些天来,吃了一部分,还剩了一些。初春,天气很冷,马肉不容易腐烂。倒是个好时候。

      当日敌军骑兵千余人,无一人走脱。擒住敌将一名,士兵两百余名。田润把名册拿了过来,看来看去,就满宠像是个熟人。于是田润到了关后,一间休息的屋子,叫人把满宠带了过来。

      满宠被带来了。士兵叫他跪下。满宠昂然不跪。田润道:“算了。跪不跪的不重要。你是叫满宠吗?字是什么?”满宠不答。田润等了一会儿,道:“不回答是吧?有骨气。这么说来,你是不怕死了。既然你不怕死,我也就不杀你。来人,脱了他的裤子。”士兵一愣,问道:“就在这儿脱?”田润回答:“就在这儿脱。”士兵上前就要动手。满宠急了,大喝:“且慢!”士兵暂且退开。满宠道:“好你个田润,脱了我的裤子,受辱的,不是你吗?”田润点头道:“是啊。难道你不愿意让我受辱?”满宠一怔,居然无言以对。于是便道:“你有什么话,尽管问吧。”田润点头道:“好,有这个态度就行了。我先问你的名字。”满宠道:“姓满名宠,无字,豫州谯郡高平县令。”

      “好。回答得不错,还多说了些出来,”田润道,“那天,你为何要进攻我呢?”

      满宠道:“想建功立业而已。既败于你手,既过了这些天你依然守住了虎牢,宠无话可说。”

      “哦,你以为我守虎牢不对吗?”田润问。满宠道:“守虎牢没什么不对。但是你大兴土木,修改了两关的攻防方向,与常理不合。”

      田润道:“我是诸侯联盟的后军。后军执行军法,许进不许退。后军的刀斧,自然是要劈向后退的诸侯。因而我调整关口,并没什么不对呀。”

      “但是据宠所料,诸侯联盟并不严密,进到洛阳之后,因为利益分争,极可能不欢而散。一定会有很多诸侯合理后撤的。”满宠道。

      “你说得不错,”田润道,“在这世上,还没有哪个人明知是错的还会去做的。他们当然认为他们后撤是对的。但我认为不对。所以我要挡住他们。”

      满宠冷笑道:“可是,您拦得住吗?”

      田润停了停,道:“你应该问我,为何不全歼他们才是。”

      “啊,全歼?”满宠很是吃了一惊。

      田润笑了笑,道:“也不是所有的诸侯。截止目前为止,来了曹操、公孙瓒、张超、袁遗、刘岱、孔伷、王匡七家。大前天,我开关进谷,把那几千残兵赶回去了。

      第二卷 第93章 拖延时间

      满宠心里一算,七家诸侯,怎么也上十万人马了。田润不仅守住了,而且还有意“把那几千残兵赶回去了”。为什么不全歼呢?满宠想不明白,最后,仍然不由自主地问了出来。

      “答案很简单,”田润道,“因为我不够强大,我不能随意树立。我需要表明,我的敌人就只是董卓。守关杀人,只是执行军法而已。”

      满宠问道:“那要是盟主来了呢?”

      “你是说,盟主有可能会罢免我的后军职务吧?”田润道,“其实不止是袁绍。我们冀州刺史韩馥到了,我也不太好办。故此,我将避而不见,就派手下人去应付。我吃定了,他们拿不出董卓的人头。”

      “为什么呢?”满宠随即又补充道,“我问得不太明白。我是说……我是说杀那么多的人,泽坤能得到些什么呢?”田润笑道:“那天你率千余骑兵攻我。如果你胜了,你又能得到什么?”

      是啊。满宠想,自己能得到什么呢?皇帝的封赏不就是董卓的封赏么?关东诸侯是不会封赏自己的,顶多就是一句好话而已。

      田润道:“怎么样,想明白了吧?你最多只能得到那些诸侯的赞扬之语。我呢,赞扬之语是甭想了。中伤是一定的。但是,此役之后,那些诸侯在我的面前,要想抬头,可就难了。”满宠道:“惭愧、惭愧,大家都是县令,所图之事却判若云泥……”

      正在这时,一阵惊天动地蹄声传了过来。田润叫士兵出去看看。过了一阵,士兵回来说,骑兵来了。田润问:“是我们自己的骑兵吗?”士兵说是。不久,门外传来声音:“末将卫永,率骑兵三千前来报道。”田润便道:“进来吧。”

      在满宠的心里,自己虽然败于田润,但却与田润是平等的。田润虽然有一万士兵,但自己有一千骑兵。一千骑兵的价值跟一万普通士兵相比,是相差无几的。即使是后来得知河内郡一万士兵投降之后,还是如此。这时,听说田润到了三千骑兵,不由得大为惊讶。

      卫永向田润见礼之后,田润问道:“领地内有没有重大的军事行动?”卫永看了满宠一眼,然后道:“鲜卑大军进攻云中、九原。雁门关将军已经率兵两万,前往救援。”田润想了一下,道:“行,你先安顿下来吧。最近这几天,可能没有行动。”卫永再施了一礼,然后退下。

      卫永一出门,田润就道:“嘿,满宠,跟【创建和谐家园】怎么样?”满宠听到田润的爪牙已经伸到雁门、云中、九原去了,正有些意动,因此道:“我正这么想呢,难得泽坤就提出邀请。不过,宠有一点私心。宠不想现在就拜在泽坤名下。”

      “行。”田润心道,这种不轻易认自己为主公的人,一旦认了,通常就不改了。“忘了问你了,你到底是文官还是武官?”满宠道:“文也文得,武也武得。”田润笑道:“既然你不知道自己的长处,就让我来发现吧。”满宠道:“但凭泽坤。”

      约五千残兵逃到酸枣。袁绍等人立即开始分头询问情况。问完了,本来应该再聚拢来商议了,但袁绍并没有这么做。袁绍回到自己军营,唤别驾田丰议事。

      袁绍将知道的情况详细告诉了田丰,然后向田丰讨个主意。田丰道:“田润此行,号称遵从后军职守,许进不许退。然伏兵重重,却有备而发。况田润兵力,众人皆知。两千人马,分守两关,伏兵何来。今十余万诸侯东逝,还者仅五千,证明伏兵定有。伏兵不仅战场上瞒住了敌人,战斗之前亦瞒住了众家诸侯。田润定不止两千人马。两千之数,仅为示之以弱的伪数。如此非诚之人,遵从后军职守必为其托词。故我军断不可退。”

      袁绍道:“我军五万,也过不了关么?”田丰道:“田润军多少,未知。故我军能否过关,亦未知。”袁绍道:“倘若让冀州韩馥先行,如何?”田丰道:“多半无效。不信,将军可修书一封,调田润来此地,便知端倪。”

      袁绍道:“依别驾之见,该当如何?”田丰道:“东退,肯定不行。七家诸侯,退一个死一个。全退全死。驻守原地,却又因董贼坚壁清野,无有补给,耗费不起。西进,有弘农之城和潼关之险。弘农守兵十万,潼关守兵五万,互为犄角,互为守望。以剩下这七家诸侯,估计难有建树。”

      袁绍道:“你说了半天,这也不行,那也不行,你到是说个行的办法啊。”田丰道:“办法倒有一个,但恐怕无人愿意采纳。”袁绍道:“快快讲来。”

      田丰道:“全体投降田润。”袁绍愣了一下,问:“诈降?”田丰道:“非真降,亦非诈降。她田润,一女子尔。怎么管得过来?到时候还不是照样各行其是。”

      袁绍想了想,道:“屈身一女人之下,恐难翻身矣。”田丰道:“原本就无人会用此计。”

      袁绍没想到好办法,下来之后,就修书一封,遣人送给田润,免去田润后军职务,调田润到酸枣。

      袁绍依然没有召集诸侯商议。因为袁绍想到,商议的结果,韩馥先行是不用说的;自己也一定会指派为先行。先行者很可能会先死。

      于是,袁绍就叫士兵做攻城器械。什么费事就做什么。于是,他们建造的是临冲吕公车。

      临冲吕公车,这是中国古代的一种巨型战车,也是世界上最大的战车。最大的临冲吕公车,车高可达数丈,长数十丈。车内分上下五层,每层有梯子可供士兵上下。车中可载几百名战士。配有机弩毒矢、枪戟刀矛等兵器或破坏城墙设施的器械。临冲吕公车的形体笨重。受地形限制较大,很难发挥出威力。但这种战车的出现,对守城士兵有一种巨大的威慑力,突然出现,往往能收到奇效。

      这种巨型战车出现的时间极早,先秦时就曾使用过,不过当时的车体较小。周代军队用的大型战车,每车六十人推,下置四十八轮,车上竖旗立鼓,载武士三百,可用来攻城。

      因为所在地为洛阳城外的酸枣。临冲吕公车做成之后,还要推到虎牢关去。受道路弯曲的影响,临冲吕公车不能做得太长。最终校定为三丈。

      长度定了,高度呢?高度应该跟所要攻取的城墙高度相同才是。虎牢关高二十丈,于是袁绍的临冲吕公车也要建造二十丈高才行。

      虎牢关顶宽六丈,底宽十二丈,墙顶缩进六丈,单面缩进三丈。于是,需要临冲吕公车搭出三丈的天桥出来。

      说到这里,会画图纸的现代人一定知道,袁绍制造的宽一丈五、长三丈、高二十丈的临冲吕公车无论如果是伸不出三丈天桥出来的。没办法,重心太高了。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技术支持:近思之  所有书籍
    北京时间:2025/10/12 00:13: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