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醒:系统正在全面升级。您可以访问最新站点。谢谢!
张梁去整编骑兵去了。张角又把张宝叫了过来,让张宝押阵,监督张梁。张宝说自己这段时间身体不舒服,建议就在城墙上了望。正好,张角自己也有点不舒服,就相信了张宝。同意张宝在城墙上了望监督。
底下的喽罗很快就把这个消息告诉了张梁。于是,张梁未出城门先上城墙,找到张宝。兄弟二人安排士兵抬了个桌案就开始喝上了。酒过三巡,士兵问到骑兵出城的事情。张梁这才下了城楼。
骑兵头领共有三人,分别是李焕、简宗和董太。三人各领一千骑兵。黄巾军并没有多少马匹。好不容易才收集到三千匹战马。骑兵队的建立,张角说,是为了三个兄弟以备不时之需。实际上,骑兵的控制权一直就掌握在张角一个人的手里。张梁和张宝是喊不动骑兵的。
这时,张梁下了城楼,就把李焕、简宗、董太三人叫了过来。说,张角交待了,最好是吓走,以免有人伤亡。随即,叫了一个士兵,前往田润营寨传信。让三千骑兵就地休息。
安排了这些,张梁就又回到城楼上跟张宝喝酒了。过了一阵,骑兵等不耐烦了,李焕、简宗、董太三人就上来催。张梁当着张宝的面,说自己不舒服,去不了。要去,三人就自行带人去。
李焕、简宗、董太三人正不知如何是好,张梁想起李焕在田润军前胆怯的事情,又说:“李焕不行,懦夫。简宗,你为大。董太,你也要帮忙看着李焕。”李焕当时就火了,嘴一张,却被简宗捂住了。然后简宗和董太,把李焕拉下了城楼。
三人商量了一下,不再理会张梁了,打开城门,直接驱赶田润去了。
城楼上,张梁张宝继续推杯换盏,醉生梦死。忽然,田润的军营传过来一阵喊声。两人急唤士兵了望。过了一会儿,士兵回报说,很混乱,可能是打起来了。
“幸亏我没去,”张梁说,“那个田泽坤,有些妖法。青州城,一天就攻下来了。我看我们这三千骑兵,够呛!”张宝说:“这倒不一定。听说青州城是没有官军把守的。田泽坤无非就是击退了幽州的万把援军而已。咱们不是也打退过好多次官军的吗?”
两人继续东拉西扯,谈天说地。过了一阵,再叫士兵去望望。士兵回报说,已经平静下来了。能看到自己的骑兵。
张宝说:“平静下来,说明胜负已分。看来,双方都没有尽全力。只是试探性地打了一下。能看到骑兵,就说明我们的骑兵已经胜了。如果他们没胜,战马肯定会被田泽坤夺去。”
张梁道:“也好。是我叫他们去的。他们办成了,就是我办成了。”
约莫再过了一炷香时间,了望的士兵报告,有马车从田润寨后驰出。张梁、张宝听了,精神一振,一同走出城楼,到城墙边了望。
“我这就给大哥报信,如何?”张宝问。张梁道:“不可。万一大哥一高兴,到城门口来迎接一下,就暴露了我没同去的事。”张宝道:“那好。等骑兵返回,要到城门的时候,我再去报信。”
接下来,张梁、张宝二人脚杆都站麻了,那些骑兵还是没有回来。
第一卷 第29章 一场屠杀
“怎么回事?这得派人去叫啊。”张宝道,“亲兵,过来。”张梁道:“有点诡异,最好多派点人去。”张宝道:“然。”
两人合计了一下,召集了五千人,浩浩荡荡地出了西门。才走出十丈之地,张梁就勒住了马,叫士兵横向让开,等待后面的兄弟。“用得着这样小心嘛?”张宝嘀咕了一声。
好了,五千人都出来了,全部挤在一块了。“走!”张梁一声令下,继续前行。
不紧不慢地走了三里多地之后,看见骑兵了。同时,骑兵也看见了张梁、张宝所率的五千人。
那些骑兵动了,开始往远处逃跑了。这还了得!这说明,广宗的骑兵已经全军覆没;这说明,眼前的这些骑兵,全都是田润的人。想到三千骑兵全军覆没,张梁的心里就是一阵疼痛。偏偏自己喝酒了,没有出征。兄长张角得有多生气?
张宝也发觉了,向张梁道:“二哥,田润的人马也一定死伤严重。不如趁这个机会,追吧!”
追吧,也只能这样了。现在追上去,还打得过;等田润的人马缓过劲来,就不好说了。因此,张梁把宝剑一举:“追!”五千人马,就如潮水一般涌了上去。
追了几里之后,远处出现了山岭。山岭起伏,将不利于骑兵。张梁精神一振,叫道:“兄弟们,加把劲儿!”
远处的骑兵并没有进入山谷,而是拐弯向右跑。五千黄巾军衔尾急追。骑兵跑着跑着,再次拐弯,居然向着广宗城的方向逃跑了。张梁心道,这时候,如果城里再出来一队人马,两面夹攻,就太好了。可惜,城楼那儿没有将领。
骑兵停住了,就停在距离城门约两里远的地方,而且还下了马。他们这是要干什么?
张宝道:“那些人身上一定是有伤,经不起颠簸了。”张梁道:“对,就是这么个理儿。我们快追!”张宝道:“算了,我两个骑了马不觉得累。你瞧瞧下面的弟兄,累得都迈不动步了。不如,我们也休息?”张梁一想,也好。反正自己现在也算是把住了那些骑兵逃跑的必经之路了。那就休息吧。“原地休息!”
一圈跑下来,已经有十多里路了。五千黄巾军立即东倒西歪,就地躺下休息。
什么声音?打雷?不像。打雷的话,地不会动的。张梁抬起头来,四下一看,糟了,那些骑兵居然正面冲过来了。
李建手持长枪,一马当先。一千二百名准骑兵紧随其后。褐色的大地有如潮水般往后倒退,天地间仿佛只剩下这一千二百匹健马的马蹄叩击大地所发出的轰鸣。
大地在颤抖,天地在颤抖,五千黄巾军的心在颤抖,张梁的心也在颤抖。望着越来越近的骑兵,张梁没了主意。
五千黄巾士兵全部都站了起来,人人的脸上都被吓得失去了血色。站在靠近骑兵方向的士兵开始惊恐地左右张望,寻找逃跑的退路。还有一些人开始往后面挤。五千人都骚动起来。
张宝上了战马,喊道:“镇定!不要慌!田泽坤的人刚刚跟我们的三千骑兵打过一场,身上有伤,力气也没有恢复……”
就在这时,李建吼了一声:“杀!”一千二百骑兵跟着吼道:“杀!”如雷的喊声,把张宝的声音淹没了。黄巾军里有人开始发足狂奔。紧接着,如雪崩一般,五千黄巾全部转身逃跑。
黄巾兵,实际上就是农民。
其实很多士兵最初都农民。但是,那些士兵,在将领的带领下,经过血与火的洗礼,很快就能成长为合格的士兵。但黄巾士兵却没有。黄巾的将领,关心的仅仅是抢劫和占地,对于行军打仗,根本就不用心思考。这样的黄巾军,无论打多少仗,无论打的是胜仗还是败仗,打到最后,还是一群农民。
骑兵之利,在于其奔跑起来的气势。因此,在空旷平坦的地形,步兵遭遇骑兵,只能排列密集阵形,阻止骑兵的来势。骑兵正面冲击,必然受阻。一旦停下,因受马匹的制约,骑兵反而不如步兵灵活。
步兵遇骑兵,最忌转身逃跑。转身逃跑只能是自取灭亡。两条腿永远不可能跑得过四条腿。最后的下场,必须是全体被歼。
此时,这五千黄巾士兵选择的就是转身逃跑。
张梁、张宝眼看溃退已成必然之势。除了跟着溃逃,更无别的选择。虽然明知这样下去五千人必然难以逃过被屠杀的命运,可如果留在原地,却只能死得更快。值得庆幸的是,两人都有马,所以,两人都有希望逃过这一劫。
田润的一千二百名骑兵虎入羊群一般扎进了五千黄巾军溃逃的队列。锋利的长矛像扎稻草一样洞穿了一个个黄巾贼的身体,雪亮的砍刀如切西瓜一样砍下了一个个黄巾贼的脑袋。血腥的屠杀,拉开了序幕。
张梁和张宝紧紧地握住缰绳,没命地往前狂奔。他们不敢停下来也不敢回头。连绵不断的惨叫声从身后传来。不用回头他们也知道,五千黄巾士兵正在一个一个挤上通往黄泉的道路。怎样向张角交待,已经不是现在需要考虑的问题了。现在需要注意的是,不要被溃逃的黄巾士兵挡住逃亡的去路。
就在这样一个下午,就在广宗城西门的正面三里到二十里的路上,李建把张梁、张宝带出城的五千黄巾士兵杀了个干干净净。张梁、张宝则骑着快马,从山谷里逃走了。
带领这支准骑兵队伍的李建,依然是当初那个没有骨气的人。一个贪生怕死的人,制造这么一场屠杀,从情理上讲,有点不可思议;从道理上讲,却又是理所当然的。
海不择细流,故能成其大;山不拒细壤,方能就其高。怕死的人有怕死的人的用处。田润让李建带领这支骑兵,其本意还不是要制造这么一场屠杀,而是要最大限度地保存自己。既然李建怕死,那么李建就一定会避开有危险的战斗,不会蛮干。这一场屠杀,实际上出自田润交待的“敌进我退,敌驻我扰,敌疲我打,敌退我追”十六个字。
田润的营地里,一千多名原来的黄巾骑兵被关押在几十座帐篷里。帐篷的外面,不断传来动静,表示一直都有人看守。张梁、张宝最先出城的时候,就只顾着追击骑兵。没有派人到营地来查看。最后,李建的骑兵回转,黄巾俘虏仍然呆在帐篷里面。
第一卷 第30章 广宗换人
一场屠杀,让那李建率领的一千二百名准骑兵对死亡变得麻木起来,人性之中添加了狼性。打扫战场之后,人人都换上了长兵器。绝大部分是枪,只有极少数的长刀。这主要是因为,枪,就只有枪头较贵。整支枪,甚至比砍刀还要便宜。因而黄巾士兵里,用枪的远比用刀的多。
广宗城黄巾军这边,对于城墙上面巡逻了望等诸般事宜,都只有个大概的指派,而没有明确具体的安排。当张梁、张宝把西门城楼附近的黄巾士兵都带出去之后,西门这一段的城墙曾经出现了短暂的真空现象。但时间并不长。不久,就有人从其它地方转了过来。
黄巾士兵都知道,城西有一支人马驻扎,也知道城内正在派人与之交涉。因此,转到这边之后,就必然会往远处张望。
当张梁设想,如果城里再出来一队人马两面夹攻的时候,西门城楼这边还真的有人。只可惜这些人只是最低级的黄巾士兵,都没有出战的权力。
屠杀开始了,城墙上的黄巾士兵也看见了。虽然没有出战的权力,但报告的权力还是有的。立即就有人报告了张角。效率不可谓不高。
假如张角立即出兵,那五千黄巾士兵绝对不会被杀光。可惜,张角听到报告之后,哎呀一声,栽倒了,人事不省。等到缓过劲儿来,李建的准骑兵已经打扫完战场了。
张角一缓过劲儿来就立即传令,所有人,西门外【创建和谐家园】,一定要把田润田泽坤一干人等全部杀死。
命令很快就传到广宗城的每一个角落。靠近西门一带的黄巾士兵最方便,直接往城门走,出城就行。靠近东南北城门的黄巾士兵,知道城里人多,走西门还不如走最近的城门,然后再从城外绕过去。多数的,城中那些十三不靠的黄巾士兵就不一定了。有往西的,也有往东的。还有的先往南走,被堵住了,再调头向北的。整个广宗城立即陷入混乱之中。
进入酉时,广宗城内的黄巾士兵终于聚集在了城西门外。自城墙根往西站出半里,南北方向则绵延了五十余丈。
黄巾士兵数量的计算,与官军不一样。官军,是多少人就是多少人。一千官军,进驻一座无人防守的五万人口的县城,依然是一千官军和五万平民。之后,假如招募了三千平民。就变成一千官兵、三千义勇和五万平民。黄巾军则不是这样。黄巾起义刚开始的时候,还是自愿入伙。到后来,就是挟民为贼了。黄巾军往往采用烧屋的办法,逼迫平民加入黄巾。一千黄巾,如果流窜到一座无人防守的五万人口的县城,就立即变成了五万黄巾。因而,黄巾军人数上的增加速度是惊人的。当然,人心涣散也是必然的。
广宗城,张角号称十五万黄巾,其实就是全民皆黄巾共十五万人。最先与卢植的五万官兵对峙。双方伤亡都不大。后来,卢植换成董卓,黄巾战死两万多人,官兵战死一万多。那日一战,又杀死董卓官兵近万名,自身也伤亡近万。后遇田润的骑兵追杀,再遭到皇甫嵩的箭雨,又伤亡了近万人。今日,八千人丧失在田润的手里。最后剩余的黄巾士兵,接近十万。
青州黄巾因为发起的地方不同,分成大小几十股。总体上是一盘散沙,但具体到某一股,却还是有一定的组织性的。
张角这里就不同了。张角重视的是造神运动,提倡的是个人崇拜。他希望让每一个黄巾士兵最好只知道他张角,而不知道还有其他的领导。因而,自下而上的组织结构,就没有建立。张角高兴了,就把某些人提升为将领。但哪一个将领管哪些人,就没有下文了。
现在,将领就不少。张角道:“戴志、刘石,你率领一些人,从左面包抄。崔广、左校,你率领一些人,从右面包抄。袁深、季超、黄龙,率领所有儿郎,正面突击。”
既然是包抄,就必然要多走些路,并且还不是平路。仅仅就走路而言,包抄的活儿,就不如正面突击的活儿。就安全性来讲,黄巾士兵普遍觉得人越多,就越安全。因此,戴志、刘石、崔广、左校喊了半天,没几个人响应。最后,担心张角冒火,就各自带着已经响应的几百个人,包抄去了。不过,四名将领都打定了主意,只包不抄。这是因为,自己这几百个人,肯定不够田润塞牙缝。
张角实际上并没有看清楚包括的具体人数,只是看到包括的人出发了。然后就下令,正面突击的人出发。
于是,近十万黄巾士兵,走在后面的气势如虹,走在前面的胆战心惊,总体上浩浩荡荡,一齐涌向田润的营寨。
官军前进,有一种方式是大张旗鼓,那是为了让别人看见;有一种方式是鼓噪而进,那是为了让别人听见。黄巾军比较穷,旗子有,但不多,没办法大张旗鼓。黄巾军能够做的,就是鼓噪而进。
但是官军的鼓噪而进是有特定含义的。当官军准备偷袭敌方营寨的时候,是不可能鼓噪而进的。黄巾军的鼓噪而进也有一定的用意。现在,张角的十万黄巾士兵就正在鼓噪而进。因为黄巾的三千骑兵,一去就没了;五千步兵,眨眼间全死了。半数以上的黄巾士兵都有些害怕。为了胆壮,就鼓噪而进了。
逼近了田润的营寨,张角正想让乱轰轰的黄巾士兵排列一个阵势出来,却见田润军营寨门大开,一队骑兵冲了出来。
依然还是李建率领的那一千二百名准骑兵。骑兵们出寨之后,先排列了个横向的阵式,冲向黄巾军。冲了一截,突然右转,逃走了。
张角这边先是一惊,然后精神一松,继而胆气一壮,下令追击。正好,骑兵逃了不远,就遇到包抄的黄巾士兵了。
包括的黄巾士兵,其实并没有卖力气。他们只不过呐喊而已。他们只是想向张角表明,他们也做了事情。照理说,他们是阻挡不了骑兵的。
阻挡不了,实际上却阻挡了。这当然是李建故意的。现在的千余骑兵,已经经历了屠杀,已经成熟了起来。任何一个命令,都能够迅速得到有效的施行。而黄巾军则不同。简单一个追击,就像女人出门一样,半天动不了身。如果骑兵们全速逃跑,黄巾军眼见追赶无望,也许就不会追了。这与田润交待的“十六个字”是不相符的。所以,李建一看见包括的黄巾士兵,心里面就叫了声:来得正好。下令停止前进。
看看大队黄巾开始追上来了,李建再下令,把包抄的黄巾兵往前逼了一截,然后再停下。
就这样走走停停,一时之间,谁也无法奈何谁。
前面张梁、张宝带五千人出来的那一次,没有人到田润的营寨里检查。那主要还是因为人少了,怕落单,担心营寨里面有埋伏。这一次,十万人出击,人数够了。其中就有一些想偷懒的。而检查田润的营寨,就是个不错的主意。说不定偷懒的同时,还可以发点小财。
黄巾士兵里自发地分离出几千人,开始检查田润的营寨。于是,俘虏的黄巾原骑兵被发现了,放了出来。没有马了,黄巾原骑兵就等于一般黄巾了。没受伤的,也就跟着大伙一起干了。受伤的,则趁着天色未暗,往广宗城西门赶。
还有一些想要偷懒回城睡大觉的黄巾士兵也混到回城伤兵的行列。本来是六百多人的伤兵队伍,越走越庞大。进入西门,已超过三千人。
一个声音喝道:“所有人都不准动!”伤兵们一听,女声,必是田润,立即就地坐倒。
紧接着西城门被关上了。
第一卷 第31章 安排守城
的确是田润。高顺、张吉、陈康、朱义、罗望所带的两千士兵也全部混进城了。并且,关羽、张飞也在其中。
首先,是把自己的士兵跟黄巾士兵分离开来。这个好办。虽然田润并不认识每一个士兵。但是,就那么一嗓子下来,黄巾士兵就吓得不敢动了。而自己的士兵则神态自如。在这种强烈的对比之下,很快,黄巾士兵被赶在了一处。
接下来,张吉、陈康、朱义、罗望各带三百人分东、西、南、北,关闭城门并做好防守的准备。高顺率三百人找地方,以便关押那六百个黄巾伤兵以及跟着混进来的个别黄巾懒虫。关羽、张飞各带一百人,田润带三百人,对城内进行搜索。把所有的人都驱赶出来,择地关押。重要的物资,记清楚放在什么地方。
城内还是有人的。最后,被赶出来的接近千人。不过,基本上都是妇孺老幼。妇,也不是健妇。
找到了粮食,而且粮食储备还相当充足。足够十五万人吃上一年的。想来,应该是从各地抢来的。兵器库也找到了。不过,里面主要就是箭支。有一些铁枪枪头,还有少量刀具。没有盔甲。最后,居然还发现了几箱金银。
田、关、张把广宗城内梳理了几遍之后,把情况汇总了一下。
守城,最主要的武器是弓箭。现在有五百张弓,自有箭支八千。应该把黄巾兵器库里面的箭支搬到城墙上来。西门这一带,更要多放些箭支。
其次就是砖石。以往是黄巾守城,官军攻城。这些黄巾就拆房取砖。城门附近,就有现成的被拆毁的房屋。砖石是有的,箩筐也是有的。只需要抬到城墙上面,堆到需要的地方即可。
再然后是火油、挠勾和撑杆。黄巾人多,所能够架设的云梯必然也多。虽然眼下黄巾出城,什么也没带,但他们可以伐木制造云梯。对付云梯,主要是用挠勾和撑杆,拉倒或推dao云梯。火油主要是在城门洞的上方对付冲木。在火油比较多的时候,也可以用来对付云梯。现在广宗城内油料并不多,只能够用于对付冲木。挠勾和撑杆也不是很多,形势非常严峻。
田润随即分派了任务。四个城门的一千二百人,主要负责搬运砖石。并在城门洞的上方架设铁锅,准备煮火油。其余八百人搬运箭支等物品。五百张弓,东南北三面各一百张,西面两百张。
时间在紧张的忙碌中渐渐地流逝,夜幕在不知不觉之间降临了广宗。田润通知全体休息,煮饭,再吃一顿。
饭煮得很多,没有吃完的,就送到集中关押城内黄巾的两个地方,让俘虏也吃点。
饭后,正在清洁锅碗瓢盆的时候,城西传来了动静。田润道:“各位,请大家放心。今日黄巾出城匆忙,什么都没带。因此,今晚他们是不可能攻城的。呆会他们若是骂阵,我们得沉住气,不要回骂他们。”
“泽坤姐也太奇怪了,”张飞说,“你最多规定我们不得出城与之交战就是了,怎么连回骂都不许呢?”
田润说:“因为时间紧迫,军前会议就不开了。三哥的这个疑问,事后我才能解释。现在我命令,不仅不回骂,连火把都不要点。战时命令,如有违背者,斩!”
派人向东南北三处传信之后,田润带着那八百个士兵到了西门。还没上城墙,城外的吵嚷之声就传了过来:“小子,有本事出来和你爷爷我大战三百回合!”“再不打开城门,大贤良师就要派遣天兵天将,拿五雷轰你!”“乖乖地打开城门也就罢了。若是牙缝里蹦出一个不字,你爷爷我就要大开杀戒了!”
没有人指着田润田泽坤的名字叫骂。这是因为在黄巾军的心中,田润隐约间已经妖魔化了。大家都不敢骂。
田润上了城墙,说:“我们的人住口!”陈康及三百士兵立即禁口不言了。田润原地站了一会儿,待八百士兵都上来了,才说:“你们到边上望一下。”此时,城门洞一带的城墙边沿,早已被陈康的三百人站满了。故八百人迅速往两旁跑开。田润看看八百人基本上都出现在黄巾军的视野了,又道:“灭火把!”
张角带领黄巾军追击李建的准骑兵,看着快要追上了,偏偏准骑兵们又把包抄的黄巾军逼退了,继续奔逃。待要不追,包抄的黄巾军努力之后,又再次把准骑兵们拦住了。就这样一逃一追,赶了十几里。最后准骑兵们快马加鞭,从一条山谷逸去。追之不及。
没有追上,没有杀到人,但好歹算是赶跑了,也勉强可以算是达成了目的。张角下令就地休整一刻钟,然后返回。
谁知,走到西门,却见城门紧闭。叫门,没有动静。接近十万人的人群,后面一挤,前面的就被挤得密不透风。而这时,城墙上忽然砖头瓦块如暴雨一般飞下,黄巾军顿时大乱。前面的人哭喊连天,人人都往后面挤。紧接着,城楼上亮起了火把。在火把的映照之下,两百张弓箭又开始一箭一箭地收割远处黄巾士兵的性命。黄巾军无奈,一退再退,最后退到了弓箭射不到的地方。
时间不长。也就一袋烟的功夫,约三千黄巾士兵就永远地闭上了眼睛。这里,最大的原因是黄巾军站得太密了,城楼上的弓箭根本就不会落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