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醒:系统正在全面升级。您可以访问最新站点。谢谢!
紧接着,一阵整齐的喊声响起:“汉军威武!”“汉军威武!”“汉军威武!”……犹如大海的波涛,一浪高过一浪。这……这是多少万人在喊哪!
抬望眼,但见沿着黄巾军奔逃路线的左面,沿着山脉,出现了人影。人影不是一排。看到的部分,少说也有五十排。排列的人影随着蜿蜒的山脉扩展开去,无穷无尽。实不知有多少人马。
接下来是一通鼓声擂响。时间不长。鼓声一停,汉军的喊声也骤然停下。噗噗噗噗噗噗……天地间充满了类似于蝗虫鼓动翅膀的声音。黄巾军奔跳的身影也随之模糊。
下雨了?
这时,田润的一千八百名骑在马上的步兵,本来跟着刘备、孟恩,正在追杀黄巾。莫名其妙地就栽倒了好多人。身处其中的刘备、孟恩自然清楚,这哪里是下雨?或者说,雨倒是雨,不过却是箭雨。
刘备、孟恩当即急退,以躲避箭雨。退出箭雨范围之外,一千八变成了一千五,这还是出于汉军有意避开不射的原因。黄巾军就没有这种待遇了。箭雨所到之处,几乎无一生还。少说有两万具尸体,就这样填充了山谷。
田润脸都吓白了。直到汉军停止了射箭,改为步兵推进,田润才反应过来。说:“快,鸣金收兵!”李建啊了一声,也才跟着从震惊中醒过神来,忙返身去敲锣。
其实这时候,刘备、关羽、张飞、高顺、孟恩及其一千五百兵丁都在返回途中。鸣不鸣金,都会收兵的了。
田润道:“李建,你派几个人,注意汉军的动静。其余人返回车队,让车队准备起程。我们往东面寻地扎营。”李建问:“主公你呢?”田润说:“我等他们。”李建说:“好,主公注意安全。”然后去了。
当初招降的时候,李建表现得很没有骨气。田润招降李建,打是兖州的主意。田润认为,李建这样的怕死鬼,一吓,就会听命。到时候去诈开兖州的城门,是一定行的。后来,因为孔融的交涉,不用打兖州了。李建的事情就拖了下来。
刚才战场上,刘备和孟恩的表现是对的。但是,田润不相信孟恩带兵的本领以及对战场的见识能够胜过高顺。高顺固然是错的,但高顺对兵法有那么一股执着的劲儿。这股劲,其余将领中,只有关羽略微有些。孟恩是没有的。因此,田润猜测,孟恩就是怕死。
对于孟恩怕死的猜测,田润并不肯定。但刘备怕死,却是必然的。刘备这人,胸怀大志。越有大志,就越是怕死。而今,刘备和孟恩,因为怕死,而没有突出个人,发挥了集体的作用。可以算是歪打正着了。
历经此役,田润对于怕死有了进一步的认识。怕死是可以原谅的。只要自己用人得当,怕死也会变成优点。这不,让怕死的李建去安排撤退的事情,就是对的。如果换个不怕死的,说不定就会掉以轻心。
东面,也就是来的时候的方向。汉军伏兵自战场的西面出现,说明汉军营地在西面。田润安排往东面寻地扎营,也就是想要离汉军营地远一点的意思。
如果那些汉军伏兵没有出现,黄巾败势已成,田润的一千八准骑兵沿途追杀五六里,也许能够累计杀死近万名黄巾军。但,这并不是田润所期望的结果。
田润所想的是,山谷里汉军的尸首少说也有五千具。自己总共四千人,却只有一千套甲胄。把黄巾军赶跑之后,把那些汉军尸首上的甲胄扒下来,四千人就能全副武装了。
没想到汉军还留有这一手。
高顺,已经算是沉稳之人了。一直等到追杀汉军的黄巾军大部分都停止了脚步,高顺才冲了出去。田润认为,黄巾军锐气消失,时机正好。没想到那些埋伏的汉军更能沉住气,一直等到黄巾军溃逃了,这才冒了出来。这汉军的统领之人是谁呢?
等到刘备等人撤到田润所在的山口,车队已经开拔了。当即,众人尾随着车队的影子,慢慢跟随。
走了一阵,前面车队停下,开始扎营。宿营地址是否合适,田润没有过问。田润想,怕死的人选择的地点,一定是利于保命的。
由于经过战场的厮杀,大家都累了。所以后面这一千五百人接近营地之后,就地休息。没有参与扎营。
帐篷还没有支起来,就过来了一小队骑马的汉兵。走在队前的一位将军模样的大汉喝问:“你们是哪里的人马?”
众人还没来得及答话,李建就凑了过去:“启禀这位将军,我们是青州田泽坤的部属。前来襄助汉军,平定黄巾之乱的。”看来,这怕死的人,也有冲在前面的时候。
那位将军模样的人回头与自己的跟随说了几句,想必是打听有没有听说过田泽坤。然后,回过头来对李建说:“那就叫田泽坤过来。”“是。”李建答应了一声,然后朝田润走过来。其实田润早就看见了这队汉兵,自然也听到了李建与他们的对答。见李建过来,田润也没阻止。直到李建走到身前,田润才说:“我知道了。你到后面扎营吧。”李建听命,往后面去了。
田润没动。那位将军模样的人看见李建动静,知道了谁就是田泽坤。等了一下,见田润还是没动,就有些生气,纵马就走了过来。接近之后,一瞧,不由得惊道:“怎么是个小丫头?”
此时田润等人正坐在地上休息。身旁的人见来者无礼,都站了起来,怒目相向。但田润还是没有动静。
将军模样的人见到众人的反应,略微收敛了一点,问:“请问这位姑娘,你是不是田泽坤?”田润道:“下马。”“啊,你说什么?”田润却不肯再重复了。
将军模样的人又等了一下,感觉到众人的怒气。好汉不吃眼前亏,就自己跳下马来,凑到田润的面前,蹲下。问:“请问这位姑娘,你是不是田泽坤?”田润答:“我是。你呢?”“我叫樊稠。”田润道:“我听说过。樊稠,猛将也。”
樊稠道:“不敢、不敢。多谢泽坤谬赞。泽坤今来投军,适才又立了功,这便跟我去见董中郎吧。”
田润道:“抱歉。我听说董中郎为人有些……我还是听调不听宣吧。”“既如此,我复命去也。”樊稠站了起来,上了马,带了那一队士兵绝尘而去。
果然是董卓!田润想,董卓什么时候变得这么会打仗了?
第一卷 第23章 挟持董卓
扎好营寨不久,饭也做好了。这是一日两顿的后面一顿。才下午三点多钟的样子。
吃过饭,刘备过来说,今日之战,事发仓促,将领们来不及召开军前会议;这会儿,想过来说说。田润记起,是自己让刘备提醒自己军前会议的事情的。
军前会议,照说,是没有顾嫂、黄川什么事的。但田润为了分化权力,就没有把这些来自黄巾的头领排除在外。因而,顾嫂和黄川等六人也来了。
没有凳子。就是几块毡子铺在地上,大家席地而坐。
人到齐之后,田润道:“今日之战,听说大家都有些想法。说说吧。谁先来?”李建道:“我来。今日,从我们发现战场,至伏义他们冲出,中间有很长一段时间。这段时间,我们就做了一件事,把两千准骑兵分为六股,交给六名将领带领。我们想当然地认为,战场之上,就只有逃跑的汉军和追击的黄巾军两方面的人马。没有派出侦骑对周围进行巡察。最后我军丧失三百人马,当属此因。”
李建说完,田润暂时没有接话。众人听李建话语所指,乃是最高指挥者的失误。针对的是田润。一时之间,都不方便接口。想知道田润的态度。
其实田润根本就没想那么多。田润是现代人,对于别人指出自己的失误,早就司空见惯。再加上李建的言辞又比较委婉,因此田润一点也没有生气。田润此时想的是,如果没有这个失误,派出侦骑,能不能侦察到那些埋伏的汉军,而又能活着回来。
想了一下,田润认为,侦骑应该能够侦察到伏兵。但一定会被伏兵射杀。那么,自己这边就应该事先规定好侦骑返回的时间,才能发现异常。而不是简单地派出侦骑,就算了事。
想通了这一节,田润才道:“很好。李建记一功。”
看见田润如此好说话,众人都舒了一口长气。刘备道:“备有一事不明,还望泽坤指教。”田润说:“请讲。”刘备道:“有道是‘两军相逢勇者胜’。泽坤今日为何不速战呢?”
田润道:“汉军败,黄巾军乘胜追击,气势很旺。以我军之勇敌黄巾之勇,不划算。因此,我等到黄巾军一鼓作气,再而衰,叁而竭,贪财捡物,慢下来之后再命令军士出击。士气彼竭我盈,故克之。这个,伏义应该知道吧?”
高顺答道:“说来惭愧。属下原本不知,直到主公命令让我掌握出击的时机,我才恍然大悟。”
关羽道:“今日战阵之上,我观大哥玄德之法,杀敌胜过羽和与翼德许多。羽、翼德、伏义三人肯定是错了。不过,大哥的驱使之法也未必全对。我军马匹良多,没有训练骑兵,实在是暴殄天物。不知哪位将领会带骑兵?”
众人相互看了看,都摇了摇头。田润心道,赵云就会带骑兵。这当然是不能说的。于是道:“看来,骑兵的将领,只有今后再留意了。大家还有没有?”
高顺道:“今日杀敌之时,士兵们突然自行离开将领。这当然有将领的责任。但士兵应该也有责任。兖州军中如果发生这样的事,是要杀头的。”
张飞道:“这个就算了。有道是‘法不责众’。一千多人一下子跑开,还追究什么责任。都怪我们仨自己没做好。”
田润道:“‘法不责众’是对的,我们不追究。但是,治军不严,也是不行的。今后可以管严一点。”说到这里,田润忽然想起,张飞好像就是因为酒后鞭打士兵而在睡觉的时候被士兵杀死的。但是又没法开口了。
邹靖问:“我想问泽坤,为何不去见董中郎呢?”田润道:“董卓其人,自大傲慢,残忍嗜杀,倒行逆施,虐刑滥罚,贪财好淫,败坏……”忽然想到败坏朝纲的事情董卓还没做,便改口道,“总之见之无益。”邹靖奇道:“莫非泽坤认识董中郎?”
田润正准备扯个谎,有士兵进来报告,说董卓亲自来了。就在营前。
既然董卓亲自来了,再躲着不见就不行了。因此,田润道:“全体披挂,列队出迎。”田润的意思,是想拖延一下时间。
然而,再怎么拖延,总有到尽头的时候。最后,还是不得不走出营门。
田润骑马走出,待众将就位之后,问道:“那位是董中郎?”董卓,也是经过许多阵仗的。对于田润的列阵,没有一比挂在心在。闻言之后,纵马突前,朗声道:“老夫便是。”
毕竟不是打仗,名义上还是来投靠的。田润只好下马,伏拜于地,口称:“青州田润田泽坤,率乡勇共襄国难,平定黄巾。乞求将军收留。”
“唔,”董卓道:“近前答话。”
近前答话,这可危险!田润起身后,转身看了关羽一眼,再向前行。关羽便催动马匹,跟在后面。
董卓压根就没把关羽放在眼里。说来也奇怪,照理说关羽相貌堂堂,一看就是英雄。当初刘备便是看了关羽的长相,而“邀他同坐,叩其姓名”的。然而,演义中关羽请战华雄的时候,袁术曾说:“汝欺吾众诸侯无大将耶?量一弓手,安敢乱言!与我打出!”袁绍也说:“使一弓手出战,必被华雄所笑。”如今,关羽又被董卓“华丽丽地无视”了。
董卓见田润上前,仔细打量,见其虽非绝色,然英姿飒爽,别有一番风味。田润再次拜倒,口称:“青州田润田泽坤,率众前来投军。还望将军收留!”董卓翻身下马,扶起田润,说:“泽坤毋须多礼。既来军前,便亲如一家。来、来、来,且随我同归大营。”扶起田润的时候,托着田润的手臂。扶起之后,就改成抓住手臂。一通话讲完,换成左手抓田润右臂,右手往田润腰间搂去。准备揽着腰返回。
“将军小心!”“将军小心!”董卓所带来的人马一阵惊呼,董卓下意识地以为田润要行刺自己。忙将田润的手臂一丢,往后跳开三步。甫一落地,关羽的青龙偃月刀就架在了董卓的脖子上了。
关羽这一刀,挥得极快。田润以为,董卓的人头一定会被斩下。吓得眼睛闭了一下。再睁开,却见没有。心思急转,要想出解决目前困境的办法。
董卓这个人,在历史上可是有一笔的。如果杀了,历史的进程会不会因此而改写?如果改写了,自己因为穿越而获得的洞察先机的优势是否会丧失怠尽?董卓其人,专横跋扈。如果不杀,必遭报复。眼下董卓大军在手,自己这点人马,根本就不是敌手。有了。趁董卓现在跟随的人马不多,把他关押起来,作为人质。那几万汉军就不敢找自己的麻烦了。只不过,恐怕自己又要变成黄巾了。
“田泽坤,你待如何?”这是董卓的喝问响起。田润正想命令士兵把董卓捆起来,突然,“轰隆”一声号炮响起。紧接着,一阵熟悉的喊声从四面八方响起:“汉军威武!”“汉军威武!”“汉军威武!”跟着,山岗、山谷、树林……汉军从各个地方冒了出来。把田润的营寨团团围住。田润眼睛一扫,围过来的汉军肯定上万人,就不知道具体有几万。
“汉军听了:有胆敢上前者,关某必斩董卓人头!”关羽昂然不惧,向汉军发出警告。
第一卷 第24章 忍气吞声
一阵令人心寒的鼓声照例擂响了。田润等人亲眼所见,战场上鼓声一停,箭雨即倾泻而下。是以人人脸上都变了颜色。
鼓声停了,却没有箭雨。田润等人舒了一口长气。董卓还在关羽手上呢,汉军又怎会射箭?
汉军远远地停了下来之后,斜刺里跑出一队步兵,约莫有两千人的模样,冲了过来。
“汉军但敢上前,关某必斩董卓人头!”关羽再次警告。
无奈,这队汉军就像完全没听见一样,脚步未缓,照冲不误。骑在马上的关羽想把站在地上的董卓往后面带一下,却不怎么方面。田润见了,拔出靴子里的小刀,走了上去,准备替换关羽的大刀,好把董卓往后带。一旁张飞冲了过来,下马急冲两步。抢过田润手里的小刀,再架到了董卓的脖子上。
紧接着,张飞把董卓慢慢带往后面,关羽提防汉军追击,田润则跑步返回。
等到田润返回阵中,上了马,抬头一望,不由得大吃一惊。那队冲过来的汉军步兵居然把董卓带来的人马给围住了。紧接着,还从三个方向冲出了数千弓箭兵,在汉军步兵的后面列队。列队完毕,有人带了个头,前面的两千步兵齐声喝道:“放下兵器!”立即,就响起了一连串兵器坠地的声音。
汉军发生了兵变?
有一队骑马的人来过了。人不多,大约二十几位的样子。观其打扮,应该是一群级别较高的将领。到得近处,一人朗声道:“董卓董仲颖,屡挫于贼,损我大汉天威。更两次抗旨,拒不还朝,罪不容赦。着即拿下!”有几个人留在原处,另外十几个人就朝关羽纵马过来。
关羽、张飞见此变故,都不知如何是好,望向田润。田润想起,董卓好像的确没有打赢广宗的黄巾。押回朝庭是迟早的事,正常。便向关羽、张飞点了点头。两人便放开董卓,退了下来。
十几个人把董卓捆绑之后押了下去。几个等候在后面的将领这才驱马走了过来。
“田润田泽坤何在?”一名老将问道。“我是。”田泽又问,“不知老将军是……”老将道:“老夫左中郎。”
这个老夫,还像个老夫,胡子都花白了嘛。左中郎是谁呢?好像在哪儿听过。对了,当初与兖州兵相遇的时候,兖州兵就自称是左中郎麾下。难道左中郎就是兖州太守桥瑁?“请恕我……请恕草民愚钝,不知道左中郎是什么意思。”
老将军说:“朝庭派到地方上平乱,共三人。北中郎卢子干,右中郎朱公伟,还有一位就是老夫,皇甫义真。”
原来是皇甫嵩,难怪!董卓怎么可能打得过黄巾军呢?原来,战场上的伏兵是皇甫嵩的人马啊。
以往,听男人们说,皇甫嵩武力、统率、智力等各项指标都很一般,在三国系列的游戏里,是个很不起眼的角色。后来,田润还专门翻了翻三国演义,发现也就是年代不同。皇甫嵩是三国初期的,没能活到三国混战的时候。而就初期而言,皇甫嵩还是总打胜仗的。
当下,田润翻身下了马匹。伏地拜倒,道:“青州田润田泽坤,率乡勇投军。还望老将军收留!”
皇甫嵩道:“免礼。把孔文举的信交出来吧。”田润一愣,对方连这也知道,消息传得可真快呀。田润当即掏信,手一伸,发觉根本就掏不出来。“不好意思,我消失一下。”然后径直转回,上了马,往大营驰去。进了一座营帐,脱了盔甲,这才把贴身保存的荐书取了出来。上马再出营,却见皇甫嵩面带怒色。其同行的汉军将领也脸色不善。
不就是等的时间长了点么?就算我错了,也是个小错吧。田润为了体现恭敬,远远地下了马,朝皇甫嵩走去。皇甫嵩这边,有两名将领也跳下马来,迎向田润。一人接了书信,交给皇甫嵩。另一人看似陪田润站着,实则戒备着田润。
皇甫嵩看信很仔细,许久才看完。将信收好之后,道:“投军得遵从号令。泽坤可想好了?”
田润听皇甫嵩这么说,脑袋嗡的一下,知道坏了。眼看笼子来了,自己要被套了,但皇甫嵩陈兵在侧,自己又能有什么选择?因此,只得道:“是!”
皇甫嵩道:“上午,战阵之上,有两名将领,善使兵卒。把他们叫过来。”
“玄德、孟恩!”所有将领都在注意着田润与皇甫嵩的谈话。田润一叫,刘备和孟恩即打马上前。到近前,参见皇甫嵩。
“这两人,我另有安排。泽坤可愿割舍?”皇甫嵩问。“这个……”田润不往下说了。田润知道,稍不留神,就有可能影响自己与刘备、孟恩的关系。回答愿意,代表自己无情;回答不愿意,则代表自己自私,阻挡他人前程。
皇甫嵩道:“这样吧。平乱之后,或去或留,任他俩自愿。”田润、刘备、孟恩齐道:“多谢左中郎。”
皇甫嵩摆了一下头。出来一名将领,道:“你们两个,上马,跟我来。”然后把刘备和孟恩带下去了。
在刘备、孟恩被带走的时间里,皇甫嵩什么也不说,状似发呆。田润也只好什么也不问。直到刘备、孟恩消失在视线之外,皇甫嵩才道:“留下一百车粮,十辆辎重,一百五十匹马。其余的粮车、马匹都交出来吧。”
田润闻言,喉咙莫名其妙地一紧,这是往自己身上割肉啊!但是,自己能翻脸吗?别说打不过这些汉军,就算打得过,就能够不管刘备和孟恩了吗?本来,在田润的心里,刘备和孟恩是不重要的,但自己却不能够流露出丝毫不顾这两人死活的迹象。这样,跟随自己的关羽、张飞、高顺等其他人才不会心寒。因此,田润道:“好。请老将军安排人手接收。我这就安排。”
田润走到自己马匹那儿,翻身上马,却没有能够上去。主要原因是心思恍惚,用力不足。正想加把力气重新上马,忽然又改变了主意。上不了马,好像还可以表现自己的伤感和脆弱。于是,田润就牵着马,走了回来。
田润沉声道:“照左中郎的意思办。留下一百车粮,十辆辎重,一百五十匹马。其余的粮车马匹都交出去。高顺,你负责安排一下。”然后就地坐了下来。双手扶额,头深深地埋了下去。
第一卷 第25章 得到弓箭
马匹、粮草车的移交,很花了一些时间。在这段时间里,田润一直没动,一直就坐在那儿。移交完了,顾嫂拍了拍田润。田润抬起头来:“嗯?”顾嫂道:“东西都移交完了。”“嗯。”田润心道,自己的东西往外拿,尽管在承受范围之内,还是这样心疼啊;当初北海、齐国两郡各县估计也跟我现在一样的心疼吧。接着往对面一望,远处皇甫嵩等人早已下了马匹,一堆人站着,不知道在说些什么。
顾嫂牵过马来,扶田润上马。田润刚想不让扶,又改变了主意。上了马,往对面驰去。近了,下马,走上前。这次,田润没有下跪行礼。就这么站着,问:“皇甫老将军,还有没有别的吩咐?”
“有。”皇甫嵩还真不客气,“你的人里面有多少兖州官兵?”“五百。”皇甫嵩接着道:“兖州兵曾经被抽调一空,尔后老夫又调了些人过去。你的兖州兵,其实是老夫的人马。所以,请你归还。”
“好,这事儿容易。”田润又回来,下了命令。很快,五百兖州兵,也就是原来孟恩所带的人马,分离了出来。田润亲自带到对方阵地。
没有叫辎重兵出来。田润的想法是能拖一时算一时,能留一点算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