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醒:系统正在全面升级。您可以访问最新站点。谢谢!
……
……
骆讲郎的寝舍在西厢中段。贾环敲门进去,骆讲郎正在堆满文卷的书桌处批改文章。
这间讲郎寝舍面积宽敞,约有七八十平米。床铺、书桌、书橱、衣柜、窗边的桌几依次而列。洗漱的用具木桶、木盆等在墙角。当真是有些清贫。
骆讲郎是一名中年短须的男子,穿着简朴的玉色生员衫,斜着小眼睛看贾环一眼,从纸堆中抽出一张纸,“将这道题在我这儿做一遍。”
“是,先生。”贾环上前去书桌边拿起题目,上面写着诗经的句子: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虽不能至,心向往之。出自诗经·小雅·车辖。这是要他在这里写八股。
贾环在骆讲郎这里取了笔墨,坐到桌几边,开始思考破题、承题、起讲……
一个时辰后。午后的阳光静静的从窗户透进来,落在硬土地面上。
贾环绞尽脑汁写出的一篇八股放在骆讲郎面前。骆讲郎粗粗的扫了几眼,很“毒舌”的道:“你这样的文章水平要是能过宛平县县试,我叫你一声先生。”
贾环:“……”
骆讲郎捏着鼻子点评,很伤人感情的一个动作,道:“文辞匮乏,文理尚可,文气平平。粗粝凌乱。不得时文文法。你既然只有这样的水平,还敢急着下科场?啧啧,勇气可嘉!”
贾环只能无语的苦笑。他虽然最近叶讲郎的教授下苦练八股文,但是练的四书题。五经题,他是摸瞎。靠他真实水平来写的。
县试最重要的是第一场考试:考四书五经时文各一道,试帖诗五言八韵诗一首。这三道题目中以四书题的重要性最重。临阵磨枪,自然是优先突击四书题。
骆讲郎从文卷里抽出一张纸,放在桌面上,手指点一点,“拿出吧。若非看在叶兄的面子上,我定要收你10两银子。”
贾环疑惑的将那张纸拿过来一看,顿时脸上露出喜色。竟然是县试报名需要用到的保结。保人是宛平县县学禀生骆宏。骆宏想必就是骆讲郎的名讳。
贾环本以为叶讲郎会帮他找五名参加宛平县县试的童生互结。没想到是托骆讲郎的门路。更令他没想到的是,其貌不扬的骆讲郎竟然是宛平县县学禀生。
通过院试的童生都被称为生员,就是俗称的“秀才”。秀才分三个等级,禀生(廪膳生员)、增广(增广生员)生、附生(附学生员)。禀生是县学中的佼佼者,每月都能领取朝堂的廪米,有点公费生的意思。而且,在岁末的考试中只要考到二等,就能取得乡试资格。
贾环心中有些无语:不愧是毒舌骆讲郎啊。本来叫他来是件好事,却生生的将他给骂了一番。
骆讲郎见贾环一脸的喜色,哼了一声,说道:“童生试不糊名。按理说,我闻道书院的院首过县试毫无问道,理当争县试第一。偏偏你的时文功底……我知道你心里的算盘。山长与宛平县知县赵俊博多有往来。你如今是院首,跟在山长身边伺候。但我要送你一句话:万言万当不如一默。”
沉默是金。这其实是指点。因为,以贾环的年纪,能以院首的身份站在山长张安博的身边,就足以让人记住他。年龄就是他的名片。无需雄辩争锋。只是骆讲郎说话,非要损人不可。
贾环行礼道:“谢先生。”
骆讲郎摆摆手,将贾环打发出去。
贾环从骆讲郎的寝舍中出来,看着手中的保结,心中感慨。他现在算是明白古代科举的保送流程。竟然是不糊名啊!这简直是把暗箱操作明面化。
只要和知县提前打好招呼,过县试难否?不难!
八股文虽然有格式上的规定。但到底是属于语文作文的范畴。是主观题。给多少分,考官有很大的自【创建和谐家园】。果然是,读书人的事情,你懂几个问题?
贾环现在算是明白叶讲郎计划的全部。首先,他要取得院首的头衔,获得跟随在山长张安博身边的资格。其次,山长会和知县交游,他要在知县面前留个印象。
如此操作下来,只要他的八股文不是写得狗屁不通,或者犯明显的行文忌讳。县试必过。
回廊中,贾环长长的吐出一口气,曙光出现!
现在,他该回京城去报名参加考试了。
第79章 报名、消息
一夜春雨将山林间早春的景色染的清新、盎然。
清晨时分,小雨渐停。一辆马车摇摇晃晃的走在官路上,前往40里外的京城。马车中,贾环和公孙亮聊着天。
贾环昨天下午从骆讲郎手中拿到具结后,向叶讲郎请假回京城报名。但叶讲郎让他去向山长请假。山长张安博安排公孙亮第二天大早陪他一起去京城。
九岁的孩童自己去报考县试,只怕县署礼房的小吏会为难。
公孙亮翩翩君子,温文尔雅,为免旅途寂寞,和贾环聊着沿线的风土人情,“贾师弟,别看我们书院位置偏僻,但其实是山长喜欢妙峰山的风景。从东庄镇前行10里就是官道。从京城西山地区的西山煤就是沿这条官道运往京城。据《元统一志》记载,‘石炭煤,出宛平县西四十五里大谷山,有黑煤三十余洞,又西南五十里桃花沟,有白煤十余洞。’明万历时的大学士吕珅说:‘今京师贫民,不减百万。九门一闭,则煤米不通。一日无煤米,则烟火即绝。’古人说,柴尽煤出,诚然如此。”
贾环笑着道:“公孙师兄博闻广记,让人佩服。”
京城周边的木材被砍伐光,自然是需要使用新的燃料来保证数百万人的生活。贾环在贾府时就京城中四处考察过,使用煤炭作为燃料很普遍。
他制作的蜂窝煤只是提高煤炭的燃烧利用率。并不是首创使用煤炭。木炭、煤球早就在广泛使用。所以,他兜售蜂窝煤的时候,根本就没有加使用安全说明。
所以,他那天突然提醒秦可卿小心使用蜂窝煤会一氧化碳中毒,其实是多此一举。显得突兀。当然,这就是他想要的效果。他本意是提醒秦可卿小心贾珍做禽兽之举。
公孙亮性情温润如玉,笑了笑,道:“贾师弟,宛平县境内的山区隶属与太行山余脉,峰峦叠嶂,风景迤逦。以灵山、百花山、妙峰山的景色最佳。等我们今年科考结束。我带你去山上游玩。千岩竞秀、美景如画。”
贾环听的也有些向往,“谢公孙师兄。”
公孙亮是山长张安博的关门【创建和谐家园】,要传承其学问衣钵。闻道书院是山长心血所在。如无意外,数十年后,接任闻道书院山长一职的将会是他。
因而,书院中很多同学都戏称他是书院【创建和谐家园】兄。他也很喜欢这个称号。
一路说着话,旅途的时间很快就流走。官道上车马来往,不时的可见“煤车”。运输的车夫穿着短褂,满脸漆黑的炭色,充满了岁月的风霜、艰辛。
……
……
约下午四点时分,贾环和公孙亮抵达地安门西大街的宛平县县衙。二月初八并非放告日。县衙门口虽然人流不少但也不杂乱。
公孙亮、贾环穿着、样貌都像是读书人,没有衙役来拦他们,径直到县衙内。公孙亮熟门熟路的带着贾环到大堂甬道东侧的礼房办理报名手续。
一名书吏将两人带到一间屋子里备录。贾环当场填写了上三代履历,并领取了十页考试专用试卷纸和草稿纸,再给办事的书吏交上常例钱。
书吏熟练的收了钱,看看手中备录中的年庚一项,摇头叹道:“贾公子若是生在前明,可报一个神童上去,前途无量。可惜我朝没有褒扬神童的风气。”
贾环笑了笑,拱拱手,拿了纸张,和【创建和谐家园】兄公孙亮一起出了县衙礼房。
公孙亮还沉浸在贾环填写的显赫的履历的震惊中。父:贾政,工部员外郎。祖父:贾代善,荣国公。曽祖父:贾源,荣国公。倒是书吏见多识广,不当回事。
礼房外顺着甬道往外走,公孙亮看着瘦小的贾环感慨万千,“贾师弟,想不到啊想不到……”
贾环苦笑一声,“公孙师兄,不是你想的那样,我只是家中庶子,并无权势。”
公孙亮却是以为贾环要在书院里“装猪吃老虎”,善解人意的拍拍贾环的肩膀,“放心,为兄一定不会说出去。不过,以后喝酒都由你来请客。”
贾环见公孙亮不信,无奈的一笑,点点头。
两人正说着话,突然,县衙二门处传来争吵声,“呸,狗眼看人低的贱役。尔不识青衿乎?”
青衿是秀才的别称。就见一个国字脸的秀才,身材高大,穿着洗得发白的澜衫,正在二门外对着一个拦路的门子咆哮大骂。门子还要再分辨几句,那秀才一脚将门子踹开,径直闯入县衙中,昂首直入。
这么生猛的秀才?
贾环和公孙亮两人看得有点傻眼。充当门子的衙役当然不敢擅自打有功名在身的秀才。那是嫌命长。但秀才在县衙里横冲直闯,貌似也没有这种政治特权啊。
公孙亮感叹道:“真猛士也。”拉着贾环出了县衙。他是怕贾环小孩子性情要跟过去看热闹。
贾环又哪里会去多事。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好奇害死猫。
出了县衙后,公孙亮带着贾环在内城里的一家客栈里要了一间客房住下来。坐在客房的椅子上,公孙亮道:“贾师弟,我晚上要去拜访一位朋友。明天一早就回来。”
贾环瞬间就想到易俊杰的话:公孙亮寡人有疾,思慕佳人。嘿,哪里是什么朋友,怕是教坊司里的某位美女吧?
当然,贾环倒没有嘲笑公孙亮的想法。高中读书那会,多得是男同学写情书追求女生。早恋的不是没有?等到大学时,学校周边的炮房遍布。公孙亮十八岁的年纪,天天给关在书院里读书,思慕佳人是正常情况。
问题在于,他一个童生,在教坊司混得开么?有钱留宿么?难道教坊司的姑娘们也可以刷脸消费?
贾环心里琢磨了一回,说道:“公孙师兄自便。我今天有些累了,自己在客栈里休息。”
公孙亮哪知道贾环想什么?和贾环说了一会儿话,得知他不打算会贾府,又叮嘱几句,穿着一袭白衫,潇洒的下楼,出了客栈,消失在夕阳中。
贾环笑了笑。他好不容易“逃离”贾府,那可能自投罗网的再回去?
……
……
¡¡¡¡Ò¹¼äʱ·Ö£¬ÔÝÍ£µÄСÓêÓÖäÀäÀÁ¤Á¤µÄÏÂÆðÀ´¡£
贾环叫丰盛的晚餐,在客房里自斟自饮。心里有些好笑的想着不知道此时公孙亮和他的相好见上没有。书院里的每个人都是活的那么真实啊。
山长宽厚,叶讲郎温和不失变通,骆讲郎心肠好,但嘴巴毒。还有一大帮出色的同学:公孙龙,乔厚道,罗君子,凤雏,易俊杰……老实说,他对书院的归属感,比对贾府的归属感要强得多。
“咚咚”敲门声响起。
“请进。”
一个青衣小帽的小厮推开门进来,一脸喜悦的向贾环行礼,“三爷,我得了旅店的伙计通知还以为我听错了呢。没想到真是三爷。”小厮正是贾环的长随钱槐。
贾环出府读书,他的长随、丫鬟、住房的待遇、配置都保留着,并没有被裁撤。这大概也是他在贾府斗争出来的威名所导致的结果。
贾环笑道:“行了。”指指饭桌边的条凳,“坐下来给我说说府里的情况。我娘、如意、晴雯、三姐姐她们都还好吧?”
“好。姨奶奶、三姑娘都好着……”钱槐依言坐到桌子边,一条条的给贾环说起贾府诸人最近的情况:
贾环屋里的丫鬟晴雯和如意都好着。因为贾环不在,她们日常很清闲。赵姨娘依旧是时不时的给王夫人立规矩、敲打。探春在贾府里并未受到贾环的牵连,依旧是好好的。这个姑娘是有智慧的。
因为贾环在书院里读书,贾宝玉据说也表态要取个功名。为此,贾母又将袭人赏回给他。不过,贾宝玉房里的大丫鬟如今是媚人。贾环心里清楚,这应该是他带来的蝴蝶效应。贾宝玉初试云雨的对象从袭人变成了媚人。去年冬天的时候,袭人被贾宝玉赶走还没回去。
夜雨阵阵。谈了一个时辰,贾环并没有留钱槐住下,问明情况,叮嘱他带话:让晴雯、如意帮他制作一些鹅毛笔。就打发他坐马车回四时坊。
钱槐走后,贾环一个人在客房里听雨。思绪万千。贾府里令贾环牵挂的不过寥寥数人而已。
他现在要是大几岁,真的可以考虑赚钱的计划,经营后路,就准备离开京城,离开贾府。问题是,他一个小屁孩,没有功名在身,什么都干不了。
现在的目标还是先过县试,再过府试、院试……顺着科举的路走下去,考到举人再回去。明年就是举人试,他希望高歌猛进,一举成功。不求名次,只求功名。
大周雍治九年,贾府里基本没有大事。
要说关注,贾环倒是想关注东府里那个娇媚美丽的【创建和谐家园】:秦可卿。她在今年是相当危险的。贾珍极有可能对她下手。他虽然提醒了秦可卿,但秦可卿躲过的概率很低。
贾环幽幽的叹口气。谁会喜欢悲剧呢?但他又能如何?他不过是一个过客。他回不去,但他心里还是想回到现代去啊。
关山难越,谁悲失路之人;萍水相逢,尽是他乡之客!
第80章 神童?
春雨绵绵,细雨如丝。
京师内城某处精美的私人院落中,数名士子聚在大堂里吟诗作对,分案而坐,觥筹交错,气氛热烈。每人身边有一位姿容出众的美人陪酒。
坐在首座中的是一名约三四十岁的男子,穿着儒衫,容貌俊朗,不时的放声大笑,作放荡不羁之状。
一袭白衫,面若冠玉的公孙亮坐在右侧第三个位置上,挥洒自如的与朋友、美人交谈。
……
……
第二天早上,春雨未歇。贾环和满面春风的公孙亮两人在车马行雇了马车,返回闻道书院。公孙亮心情极佳,一路说说笑笑,令人如沐春风。
贾环还以为公孙亮昨晚在教坊司很嗨,因而心情好,笑了笑。他昨晚感时伤秋偶尔为之即可。人总是要向前看的。
你认真的对待生活,生活就会认真的对待你。
回到书院后,贾环立即恢复三点一线的紧张生活,苦读备考。在叶讲郎的指导下,每天三篇八股文,积极准备着二十六日的宛平县县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