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页 小说列表 排行榜 搜索

    《奉系江山》-第88页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温馨提醒:系统正在全面升级。您可以访问最新站点。谢谢!

      朝鲜跑过来的难民的确算是最早在东北种植水稻的一批人,前世的时候张廷兰还清楚记得家里头的老人讲过,他们种植水稻的技术还是向朝鲜人学的,而且还要给那些棒子点好处,简直就是客大欺主!

      “放心,等咱们都稳定下来,关内【创建和谐家园】也都过来了,咱们就让棒子从哪来回哪去。”

      几个人仅仅在外面看看,还是不过瘾,因此都随着张廷兰进入了温室里面。只见温室地面上摆满了一个个木质的长方形格子,这就是所谓的苗床,里面长满了嫩绿的幼苗,看得这些人都十分新奇。

      这时候张廷兰叫了来一个老农,让他给大家介绍一下情况。

      这个老农一脸的风霜,沟壑纵横,刚见到这些衣着华贵的公子哥,还有点害怕,不过提到了育秧,他就来了精神,笑着说道:“大体上都是按照张少给的法子再弄,我们先建立起来温室。然后又选了一批最饱满的稻种,先放到清水里面浸种,大约要经过一个礼拜,然后就进行催芽,一天多的时间,种子就钻了出来。”

      老农一边说着,这帮人都饶有兴趣的听着:“浸种的水温要凉一些,而催芽的就要高很多,按照张少给我的温度计测量,要到三十度左右,等到种子发芽之后,再不断降低温度,让芽更壮实。然后就要弄苗床了,一定要做到平、直、实三个字,选用的土也很有讲究,要用最肥沃的土,还要混上不少农家肥。张少又帮着买到了一批肥田粉,也都要均匀搅拌进去。”

      所谓的肥田粉其实就是化肥,目前中国还没有办法生产,张廷兰是从日本购买一些,紧紧当做试验而已。所谓庄稼一枝花,全靠肥当家。后世很多人都对农药化肥很是鄙夷,认为这玩意危害健康,要吃绿色有机的食品。

      要是把这些人都扔到了民国,他们就清楚了化肥的重要性,要是没有化肥的大量使用,人们追求的就不是吃得健康,吃得绿色了,而是要填饱肚子。

      就拿目前的奉天来说,上好的土地一亩产高粱也不过一百斤左右,如果种上了水稻,或许产量能高一些,但是也就二三百斤,才是后世的六分之一,在这种情况之下,绝大多数老百姓一辈子都挣扎在生死线上。

      一旦有点灾难,饿死人的事情也是再平常不过了,这个时候的人们绝对会疯狂的拥护化肥,不过健康不健康,先把肚子填饱才是最重要的。

      “把土办好之后,均匀的撒在苗床里面,然后压平压实,一定要浇透水。我们还用苇子编了了秧盘,里面装上一层薄土,再把秧盘放在苗床上,把发芽的种子均匀的撒在秧盘上。然后就是控制温度和浇水了,在最开始浇水的时候,还要附上一层草袋,防止水把土给冲走了!”

      听着老农一点点的介绍,张学良这帮人脑袋都有点大了,种田果然不是想象的那么容易,这才仅仅是育秧的过程,等到秧苗长好之后,还要去插秧,然后一路照看着,直到秋收,才能把粮食弄回家中,这里头究竟要付出多少汗水,恐怕就连农民自己都不清楚。

      这个老农介绍差不多了,又对着张廷兰笑着说道:“张少,这些稻苗长得挺不错的,咱们的水田地也弄好了,如果今年真能丰收,我们几个老伙计也想着来年在家里头试试,您看怎么样!”

      老农还有点犹豫,毕竟种水稻也是一个技术性十足的劳动,自己这也算是偷师啊。张廷兰却满不在乎的笑道:“不只要在你们家里头弄,还要更大范围推广,水稻亩产至少比高粱多出一半,甚至是一倍,也就是说同样的土地,能养活两倍的人口,这种好事自然要让更多人都学会才行!”

      第一百九十九章龙虎聚会

      想要大规模种植水稻,必须有足够的水利设施,东北虽然不缺水,但是也要有引水渠深水井才行。而目前为止,不少老百姓的基本饮用水都没有解决,很多人都喝着苦咸水,根本没有钱去打井。

      所以在最近的两三年之内,水稻注定了只是实验性种植,等到第一批的农场建立起来,那时候水利设施也修筑差不多了,老百姓手头也有钱了,而且农村也有了组织,这样政府再适当的引导,大规模的推广水稻的时机就成熟了。

      不过除了水稻之外,张廷兰已经准备尽快推广另一种作物了,那就是玉米,东北俗称苞米棒子。玉米的产量比高粱高,而且更适应东北的农业条件,后世三大黑土带都是重要的玉米产区,而且玉米病虫害更少,管理更容易。

      早在安顿辽阳的灾民的时候,张廷兰就已经安排专人采购优质的玉米种子,按照今年的气候,已经差不多到了播种的时候了,而且根据张廷兰的建议,同样要采取催芽的办法,在播种之前,就让让玉米发芽。

      别小看这一点处理,就能让玉米小苗用最快的速度长出来,到了秋天的时候,棒子更加成熟,能提高不少产量,按照张廷兰的估计,一亩地玉米的产量应该在一百八十斤到二百斤之间,几乎才是后世的十分之一。

      对于这种产量,张廷兰也没有太好的办法,要想增产,只有大量使用化肥,这是唯一可行的途径,只有把养分供应上去了,才能够生产出足够的粮食。这就是生物学的铁律,和别的一点关系都没有。

      “你们可别光看着好玩啊,过两天就要下地插秧了,我可是圈出了好几百亩的土地,需要人手不少,你们谁也别想跑啊!”

      张廷兰这话一出口,这帮纨绔非但没有为难,相反还跃跃欲试,他们显然不知道种地的辛苦,一天插秧下来。估计腰都要折了。当然张廷兰也没有必要点破,乐得这帮少爷羔子感受一下农家的辛苦。

      这边一大溜,几十个温室,光给水稻育秧,就显得有些浪费了。后面有几个温室专门种上了各种蔬菜,小白菜。青辣椒。茄子,黄瓜,豆角之类的。

      张学良眼尖,离着老远,就看到这几个温室里面花花绿绿一大片,急忙冲了过来。其他几个人也不落后,全都跑到了里面,一看这些长势喜人的蔬菜,他们都忍不住露出了狂喜之色。其实也不怪这帮少爷发神经,实在是现在冬天能吃到的蔬菜太少了。

      除了鼎鼎大名的酸菜之外,就是萝卜、白菜、土豆之类的,最多吃点绿豆芽,黄豆芽。别看张学良他们都顶着少帅的名头,冬天也比普通人强不了多少,苦挨了一冬天,现在刚开始播种,距离能吃到新鲜的蔬菜还有很长一段时间。

      因此见到这些蔬菜之后,眼睛里头都冒着绿光,张学良毫不客气的揪下了一根巴掌长短的黄瓜,直接就开始大吃大嚼了!

      其他几个人也不客气,全都一起上手,把把黄瓜和西红柿都揪下了不少。

      “拙言哥,你不知道啊,我爹那边天天吃豆芽,现在一看,我都快吐了!”张学铭在一旁大声的抱怨:“你早点告诉我们,何苦在家里头受罪啊!”

      “早点告诉你们也没用,还没开花结果,难道你们还能像兔子一样,光吃秧子不成,等到今年冬天吧,一切都好了,我都建一些温室,就是到了冬天,咱们也能吃上新鲜的蔬菜。”

      其实张廷兰也十分感慨,在后世就算是普通人家,在冬天也不缺蔬菜,可是到了这个时候,他们算的起是权贵阶层了,到了冬天,一样要忍着。其实张廷兰也早有弄温室的打算,至少年前太过繁忙,根本抽不出一点空,直到要种水稻了,才想着利用温室种上一些蔬菜,满足一下口腹之欲。

      这帮少爷看到了好东西,绝对是不愿意走了,张廷兰也不得不招待他们,除了这些蔬菜之外,又准备了开江鱼,这时候江面陆续开始结冻,在水里头憋了四五个月的鱼全都出来了。经过了一冬天之后,这些鱼体内的脂肪消耗一空,各种杂质也都排空了,因此肉质极为鲜美,不肥不烂,肉质堪称冰晶玉洁,是难得的美味。

      张廷兰特意聘请了几个手艺高超的厨子,经过他们的烹调,把开江鱼本身的美味全都发挥出来。除此之外,张廷枢又跑到了后面拉来了两条土狗,俗话说狗肉滚三滚,神仙站不稳,既然养了狗,就逃不过他们的摧残。

      经过厨师的一番忙碌,满满的摆了一桌子菜,不只是他们,那些干活的老农也都有份,整个庄园上下全都敞开了吃,笑语欢声不断,简直比过年还热闹。

      有了好菜,就要有好酒,张廷兰这里虽然没有什么名酒,但是也有不少自酿的果酒,全都是按照山里人的土法酿制,滋味醇厚。

      就拿葡萄酒来说,用的是山葡萄,配得是野生蜂蜜,没有任何的污染,喝到嘴里头就和饮料差不多,因此大家伙也都没有客气,一碗一碗的畅饮,比起那些所谓的名酒,更加别有一番滋味。

      这时候张学良他们才有所理解,敢情弄一个这样的庄园,也是不错的事情,吃喝玩乐,什么都行。这些果酒虽然喝起来没有什么感觉,但是后劲儿十足,他们渐渐的都醉倒了。

      就连张廷兰双眼都有些乜斜,心情空前的放松。当然这帮少爷的好日子也没有多少时候了,经过一番紧锣密鼓的筹备,奉天讲武堂终于重新开课了。

      在前清的时候,在东三省总督徐世昌的主持之下,奉天讲武堂就已经开办了,前后办了三期。孙烈臣,张作相他们都在里头念过书,不过后来就中断了。

      老张掌控奉天之后,就接受了杨宇霆的建议,要搞军队正规化,要整军经武,用全新的理念,训练军队。其实让一个人彻底改变观念并不容易,好在老张是从谏如流的人,头脑也比较新。

      特别是这次辽南平叛,再加上对付冯德麟的战斗之中,老张彻底看出了旧式军队的弊端,因此奉军必须进行整顿,从军官到士兵,都要来一次彻底的大换血。

      因此筹办军校就成了最为紧要的任务,军校的大小事务全都有老张亲自把关,地址就选在了奉天大东边门以外,足足划出了四百来间房子充当校舍,而且老张还预留了相当大的空地,准备以后扩建之用。

      单从校舍的面积上,就看出了老张的关注程度,除此之外,老张还决定自己亲自出任校长,首任的教育长就是杨宇霆,张廷兰也顶了一个总务的名头,简单地说就是让他帮着设计校舍,解决学员的各种困难。

      虽然事务繁琐,但是张廷兰也乐得接了下来,这些军校学生未来都是天子门生,奉军之中的骨干,他们现在受到了张廷兰的恩惠,以后自然要给张廷兰办事,这可是培植人脉的好机会,张廷兰绝对不会放过。

      当然随着讲武堂的建立,两个关键人物也进入了眼帘,一个是郭松龄,一个是熙洽。

      郭松龄早年就在奉天陆军小学学习,成绩优秀,不过由于牵涉到了革命党的问题,差点被杀头,后来又考入了陆军大学,毕业后在北京讲武堂任教。

      本来郭松龄是有心去南方投靠孙文的,不过听说奉天自从老张掌舵之后,发生了日新月异的变化,奉军也在蒸蒸日上,而且老张几次和日本人发生摩擦,解决的堪称完美,郭松龄就有心投靠张作霖了,正好讲武堂开办,他也过来了。

      另外一个人就是爱新觉罗熙洽,他毕业于日本士官学校骑兵科,在这个时代,士官生就是一个金字招牌,放到哪里都是各方争抢的人物。当然也有人不惜假造身份,明明是振武学校毕业,偏偏要冒充士官生,还要让手下人一同帮着撒谎。

      熙洽这个士官生可是货真价实的,他在这之前担任过奉军的参谋处长,办事能力很强。不过由于他是满人,奉军上下都有些猜忌,特别是老张几乎都把宗社党连根拔除了,和满清贵胄可谓是死敌,对熙洽就更不敢重用了。

      不过熙洽这个人很奇怪,对此没有任何怨言,也没有想着投靠别人,还是在奉天兢兢业业,就连老张都有点看不透了。出于爱惜人才的考虑,老张思前想后,还是让熙洽出任了讲武堂的副教育长,给杨宇霆当助手。

      无论是熙洽,还是郭松龄,张廷兰从心里头都有所忌惮,郭松龄反奉,严重损伤了奉军的元气,熙洽更是一个十足的铁杆汉奸。不过偏偏两个人都是人才难得,张廷兰左思右想,觉得暂时还是先利用他们的才华,要是敢搞小动作,自己也有足够的把握拿下他们,不然岂不是丢了穿越者的脸。

      现在演员终于都上台了,大戏也就开锣了,讲武堂终于正式开课,奉军之中除了张学良,张廷兰这些二代子弟之外,不少中下级军官也都被招收进来,其中就包括马占山,张贺年等人,堪称是龙虎齐聚,奉系的大时代也开启了。

      第二百章浩气在天

      张廷兰他们这一期算是讲武堂的第四期学生,同时又是张作霖掌控奉天之后的第一期,偏偏又赶上推行正规化建设,可以想见,这批学生日后都是奉军的栋梁之才,只要毕业之后,就必定会一路扶摇直上。

      而且更为关键的是少帅张学良也在这一期,更加引人注意的是张廷兰也在其中,这位现在可是顶着旅长的头衔,同样要过来学习,其实也是给其他人一个示范,以后奉军想要升迁,就必须要在军校学习过,以往的那些野路子已经行不通了。

      正式开学的这一天所有学员全都衣着笔挺,第一期学生已经七十四人,大多数都在二三十岁上下,正式风华正茂的时候,穿上了剪裁得体的军装之后,更显得英武异常,朝气蓬勃。

      看着这些学生,老张也满意的点点头,奉军的未来,他的野心也都落在了这些学生身上。不只是张作霖,奉军其他高层也都是十分感慨,特别是这些人之中就有自己的后辈子弟,心腹爱将,他们也都带着殷切的希望。

      “各位学员,今天是讲武堂正式开课的日子,我想先说说为什么要办讲武堂,原因很简单,就是培养军事人才。奉天,乃至整个东三省目前的情况可以说是内忧外患,风雨飘摇,国家危亡,民族衰败,【创建和谐家园】尽失,民生凋敝。在这种时候,军人就要挺身而出,报国卫民!哪怕是马革裹尸,战死沙场,也要无怨无悔,做一个真真正正的军人,一个顶天立地的爷们!奉天的未来都在你们身上,千斤重担。你们能不能挑起来?”

      “能,能,能!”所有人都忍不住的振臂高呼,几乎使出了全身的力气,脸蛋涨的通红,恨不得把喉咙都喊破。这些年轻的学员身上,热血还在奔腾,正是渴求建功立业的时候,以听这番极具鼓动性的话,全都热血沸腾。场面十分热烈。

      老张看到这里,也十分满意,这次的学员全都精挑细选,其中一部分是最近奉军之中涌现出来的优秀年轻军官,比如马占山等人。

      第二部分就是从奉天招募的有志青年。去去年开始,老张手头资金充裕。就按照张廷兰的建议。不断的提高军人的待遇,不只是军饷一点不拖欠,而且还能得到其他众多的福利待遇。

      老百姓其实是最聪明,也最现实的一群人,以往军人没有地位,谁都不愿意参加。现在军人待遇提升了。连带着家人都能跟着收益,可不能再把军人当成丘八大爷了。

      而且这次还是军校招收学员,只要考上之后,就能够成为奉军的军官。前途光明,大家都对这个考试趋之若鹜。由于招收学员不只要求身体素质,还要有较高的文化程度,因此吸引了大量的青年学生。

      经过严格的选拔,才顺利进入讲武堂。至于剩下的就是张学良这些二代子弟,他们虽然大多数比较纨绔,但是也都耳濡目染,甚至亲自上过战场。可以毫不客气的说,这些年轻人都是奉天最优秀的青年,每个人都是一个种子,等到这些种子长成栋梁,也就是奉军强盛起来的时候。

      老张训话完毕之后,教育长杨宇霆也发言了:“同学们,从迈入讲武堂大门的那一刻开始,你们所有人都没有任何特殊,完全要一视同仁,共同努力学习。再接下来的一年之中,我会用最严格的要求对待你们,你们主要学习的内容有两部分,一是学科,也就是讲怎么打仗,二是术科,也就是日常的实战训练训练。换句话说,在接下来的一年之中,你们要把自己变成一个合格的好兵,还要把自己变成了一个优秀的指挥官,接下来我们要划分一下学科!”

      讲武堂效仿日本的士官学校,设立了五个学科,分别是炮兵科、骑兵科、步兵科、工兵科、辎重科。按照习惯,炮兵和骑兵算是两个最好的学科。

      张学良和张廷枢都被分到了炮兵科,吴凯杰和马占山被分到了骑兵科,张贺年进了步兵科,其他的学员也都各有分派。

      张廷兰则比较特殊,他不单纯是学生,还是讲武堂的总务。就是老张也不会让他在学校里面不问世事的待上一年时间,随时都要找他商量事务,处理各种情况,所以张廷兰就选择了相对轻松的工兵科。

      在工兵科里他不只是学生,还有一个助教的身份,从独立旅建立的时候,张廷兰就很重视工兵训练,独立旅,乃至警备师,在野战工事上面也是奉军的翘楚。有很多新想法都是张廷兰提出的,因此让他担任助教,既给了张廷兰不少的自由度,还发挥了他的才能,正是两全其美。

      “拙言,经过我们大家的一致推举,你成为我们的年级长了!”

      “我好像还没有答应啊。”

      “不管你答不答应,这个任务必须交给你,别人根本就干不了。”

      “总要让我知道这是个什么玩意吧,你们想让【创建和谐家园】什么。”

      “很简单,代表我们和教官沟通,向学校反映我们的诉求。”

      张廷兰想了想,点点头:“我本来就是总务,这种事情就是我的分内职责,不过你们的要求必须合情合理,要是想在我这走后门,是绝对不可能的!”

      大家都点点头,张学良又继续说道:“还有就是咱们这些同学家庭情况,文化水平都不一样,既然都是同学了,就要互相帮助,有什么需要,也要帮着解决。”

      “这就更没有问题了,其实我也早就制定了相应的方案,学员进入讲武堂之后,就会按照现役军人处理,会得到相应的待遇。而且我还专门聘请了一批教员,咱们不能只是低头学习,还要抬头看世界,这些教员会讲述历史文化等等课程,增加见识,开拓眼界,甚至会提供外文原版军事著作,你们只管好好学习就成了。”

      张学良他们一看人家早有准备,索性就不提这些了。

      “还有一点,咱们在军校里头也要讲究劳逸结合吧,组织一点活动什么的,总要有人出钱吧。”

      张廷兰算是看明白了,这帮家伙就是想敲诈自己这个大户。不过他也乐得如此,同学感情其实是一笔很宝贵的财富,现在老张挂着校长的头衔,就是大家的老师,而自己就顶着大学长的头衔。

      只要自己把事情做得到位,赢得这些学员的尊重,日后他的威信也不一定比老张差,现在做点投资,日后绝对能得到丰厚的回报,因此张廷兰欣然同意。

      这些学员正在聚在一起相互了解的时候,一个三十来岁的文雅男子走了过来,这正是副教育长熙洽。

      他对着所有学员摆了摆手,让大家安静下来,然后说道:“诸位学员,校长刚刚传达了指示,明天是你们正式开课的第一天,要全都到文官屯,拜祭奉天忠烈公墓。”

      熙洽又转身对张廷兰笑道:“张总务,具体的事情你最清楚,你负责安排一下吧!”

      熙洽交代完毕,就转身离开了,从头到尾,熙洽都是一脸的和蔼的笑容,对任何人都十分和气。看在张廷兰的眼睛里,心中就忍不住的开始寻思,这家伙能如此平和,要么就是毫不在乎满清,一心想要辅佐老张,要么就是暗藏诡诈,是个阴沉的笑面虎。

      对于知晓历史的张廷兰来说,熙洽多半就是个极度危险的笑面虎,他现在留在奉军之中,多半也是有不可告人的图谋,对于这样的人物,既要用,又要防备着反咬一口。

      “拙言,你看什么呢!”张学良在一旁捅了一下张廷兰,张廷兰回过神来。张学良笑着说道:“这个忠烈公墓是干什么的啊?”

      “就是一个墓园,主要安葬那些为了奉天的发展,为了守卫疆土而壮烈殉国的将士,以后任何一个奉军士兵牺牲之后,都要给他们妥善安葬,他们的家人也有得到政府的照料,还有让所有人都永远铭记他们,将他们的名字镌刻在石头上,与山河同在。”

      张廷兰说到这里,所有的学员全都静静的听着,这种事情他们也是第一次听说,有人小声的问道:“是每个士兵都有份么?”

      “在公墓之中,不分军官和士兵,所有为了奉天,为重中国献出生命的将士都要一视同仁,享受同样的哀荣。”

      这些年轻的学员或许还没有想过死亡是怎么回事,但是他们听到了这个消息之后,还是都沉默了下来,奉军的士兵不再是单纯的吃粮当兵了,他们有了自己的归属,有了自己的荣誉,也就有了自己的价值。

      真正的军人不怕死,而怕死的不值得,死得默默无名,其实士兵只需要一个能能他们信服的理由,就能够舍生忘死。

      转过天来,不只是这些学员,奉天上下的文武大员,各界代表,大量的士兵全都在老张的率领之下,直接赶到了文官屯的忠烈公墓。

      公墓设在了半山腰的一块开阔地上,在山脚下就有一个高大的石坊,雕龙画凤,大气磅礴,在上面还挂着两行大字:浩气在天,英灵永安!

      字体飞扬,气势沉郁,看到这八个字之后,所有士兵都不自觉的安静下来,每一步都迈得小心翼翼。

      第二百零一章枪炮机器

      穿过了石坊,众人爬到了半山腰之后,只觉得豁然开朗,整个墓园选在了一处风水极佳的所在,背靠高山,两边也有山峰环抱,正面十分开阔,正对着山脚不远处的河流,宛如一张龙椅宝座,面南背北,气象森严。

      一路走来,所有的人都被这种庄严肃穆的气氛感染,不敢多说一句话。老张带头向公墓的烈士进献花篮,然后所有人全都低头默哀。

      这套仪式都是张廷兰出的主意,如果按照传统方式拜祭,还有进献贡品,烧纸上香的,虽然热闹,但是却破坏了这种肃穆的氛围,倒不如这种新鲜的方式更好。

      公墓是新的,祭祀方式也是新的,正好能让大家印象更加深刻,牢牢铭记在心。默哀结束之后,老张又带头走过一座座坟墓,所有的坟墓全都是用统一的大理石墓碑,正面刻着牺牲士兵的姓名,后面简略的刻着事迹。

      这次在公墓安葬的士兵主要是平定辽南叛乱牺牲的,还有不少是同蒙匪作战之中殉国的,当然这里面还有几十个士兵是参与劫车行动的,那一次张作相和张廷兰亲自领兵,一共击毙了一个中队的鬼子。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技术支持:近思之  所有书籍
    北京时间:2025/10/16 15:38:43